本周一特朗普在白宮對各州州長發表演講。演講中特朗普透露了他在本周二的國會演講中的相關內容,包括基礎設施支出的方案,國防開支增加和稅改等。
特朗普在講話中重點談及了軍費開支,表示此次政府預算對美國軍費開支的增加將是“史無前例的”,隨後白宮行政管理和預算局的相關官員透露,特朗普將在首份預算提議中將國防開支增加540億美元,較上年度預算國防開支增長9%。據紐約時報報道,為了確保不增加赤字,特朗普預計將大幅削減美國環境保護署和美國海外援助項目的預算以平衡新增的國防開支。
特朗普還在講話中表示將大幅投資基礎設施建設,但關於稅改,特朗普表示只有在處理了奧巴馬醫改法案後才會發布他的稅改方案。
針對中國軍費開支事宜問題,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傅瑩表示, 2017年中國國防費用增長幅度為7%左右,占GDP1.3%。
傅瑩表示,每年是根據國防建設需求和經濟發展水平來定,2017增長7%,占GDP1.3%左右。中國能力增強是為了維護地區和平發展。
3月4日上午11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傅瑩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的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這也是她第五次擔任人大會議新聞發言人。
據新華社3月6日報道,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今日說,根據預算安排,2017年中國財政擬安排國防支出10443.97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長7%。
這位負責人是在當天就2017年中國國防支出預算問題接受記者采訪透露這些數據的。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傅瑩4日在回應中國國防費問題時表示,2017年中國國防費雖然增長7%,但在GDP中的占比僅為1.3%左右,而且這些年一直處於這一水平。而目前美國在主張提高軍費,北約也強調要把每個成員國的軍費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說,中國政府堅持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根據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和國防建設需求,合理確定年度國防支出。按照《國防法》《預算法》等法律法規要求,每年的國防支出預算都納入政府預算草案,由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準。
他介紹,在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全國預算執行情況和2017年全國預算(草案)》中,2017年,中國財政擬安排國防支出10443.97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長7%。其中:中央本級擬安排國防支出10225.81億元,比上年執行數增長7.1%。
這位負責人表示,2017年預算增加的國防支出,主要用於支持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改善基層部隊工作、訓練和生活保障條件等。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定於3月10日(星期五)9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委員柳斌傑、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勝明、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中卿、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袁駟、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修文、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秘書局巡視員傅文傑就“人大監督工作”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香港大公報記者:
謝謝主持人,剛才劉修文副主任您講到了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關於預算公開我們想繼續追問一個問題。目前各級政府的預算公開是不是有了明確的範圍?您剛才也講到了今年中央部門的預算將會全部公開,能不能詳細介紹一下今年國務院報送全國人大審議的中央部門的預算草案的範圍是什麽?怎麽界定的?部門的數量和資金之類的您介紹一下詳細情況。謝謝。
劉修文:
謝謝您的提問,謝謝您對這項工作的關註,您提了很多問題,我試著歸納一下回答。第一,各級預算的公開已經有了比較明確的工作規範。為了貫徹落實預算法和黨中央的有關要求,去年2月份中辦國辦發了一個通知《關於進一步推進預算公開工作的意見》,主要內容是要堅持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的原則,要求擴大預算公開的範圍、細化預算公開的內容、規範預算公開的形式、加大預算公開的力度。這個通知已經公開了,在網上可以查到,我就不多說。
第二,擴大報送全國人大審議的部門預算範圍已經明確。去年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推動下,財政部研究提出了工作方案,從今年開始,今後報送全國人大審議的中央預算部門是119家,還有一類是財政管理的其他預算單位39家,這些單位將根據改革的進展情況分別列入相關部門預算或者是不再作為一級預算單位管理。
第三,今年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審議的部分預算,除了涉密的部門外, 104家全部都提請審議。這104家預算涉及到資金的規模,占中央本級公共一般預算的60%,這個比重比去年提高了34個百分點,這些中央部門預算將全部依法公開。第四,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監督工作的力度,督促加快改革的步伐,確保預算法有關規定和中央有關要求能夠落到實處,謝謝。
——華爾街日報——
【非農數據靚麗,美元指數意外急跌】美國二月非農就業人數為23.5萬,大幅高於預期的20萬。美元指數在數據公布後急速下跌,收報101.28。歐元/美元順勢攀升至一個月來高點,報1.0672 。美股連漲趨勢也遭終結,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本周分別累跌0.44%和0.15% 。
——Reuters——
【移民案件堆積如山 ,美司法部新增50名法官辦案】周五,美國司法部申請額外增加50名法官處理移民拘留中心所積壓的近50萬起案件。自1月特朗普加快驅逐美國境內的非法移民開始,美國法院便出現大量代辦案件,移民拘留中心也人滿為患。據不完全統計,滯留在美國境內的非法移民多達1100萬人,其中大部分來自墨西哥。
——Bloomberg——
【大眾尾氣排放造假認罪,被罰款近300億】周五,德國大眾汽車承認違反3條聯邦罪狀,並與司法部達成認罪協議,將支付刑事和民事罰款43億美元及向受影響方賠款250億美元,尾氣排放醜聞初告一段落。 大眾汽車此前在58萬輛車中安裝秘密軟件,使其能夠在六年的時間內通過排放測試,但實際上排放量超出法律允許標準的40倍。
——CNN——
【特朗普內閣將推財政預算削減計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計劃削減財政預算,以完成總統特朗普在競選期間許下的承諾。特朗普的智囊團表示,在奧巴馬任期內,聯邦財政赤字大幅攀升,控制赤字成為新總統的重要任務。若沒有新增的財政收入和削減赤字計劃,聯邦赤字在2025年前就可以達到1萬億美元。特朗普內閣將在未來數周內公布具體的預算計劃。
——BBC——
【波蘭總理指責法國總統試圖以停止註資相要挾】波蘭總理希德沃(Beata Szydlo)指責法國總統奧朗德意圖要挾波蘭。在歐洲峰會結束時,希德沃稱奧朗德威脅道,如果波蘭在選舉圖斯克(Donald Tusk)為歐洲理事會主席這一事上沒有“表現得當”,那麽法國將會停止對波蘭的資助。波蘭雖試圖阻止圖斯克當選,但它失敗了。希德沃警告歐盟若不註意保護弱小盟國的利益,歐盟的分化程度將會加劇。
——英國金融時報——
【馬斯克自薦解決南澳洲供電短缺】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Elon Musk)向南澳大利亞提出在100天內解決其供電問題,如果不能在限期內完成任務,則不收取任何費用。南澳大利亞由於受暴風侵襲,局部供電停止,導致電價高升。馬斯克希望利用旗下的太陽能公司SolarCity提供太陽能供電方案,其中包括安裝功率為100~300兆瓦特/小時的蓄電池。
——印度經濟時報——
【沃達豐在印度推出移動充電設備】電信巨頭沃達豐宣布在印度部分城市首推名為“Private Recharge”移動充電設備,所有沃達豐用戶無需提供電話號碼就能免費在這些充電設備中充電,保護用戶的私隱以及提供7*24小時的便利服務是“Private Recharge”的最大優點,用戶只需發送特定短信至電信營運商即可便捷開通。
15日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發布2017年1-2月財政收支情況。其中,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4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69億元,增長14.9%。
一、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
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14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69億元,增長14.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267億元,同比增長19.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6187億元,同比增長11.1%。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高於地方8個百分點,主要是屬於中央收入的進口環節稅收快速增長,拉動同期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提高近7個百分點。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收入27833億元,同比增長16.6%;非稅收入3621億元,同比增長2.9%。
1-2月財政收入較快增長的主要原因:一是價格上漲因素,去年初PPI、大宗進口商品價格均處低位,而今年初則明顯回升,價格上漲帶動以現價計算的稅收收入較快增長;二是經濟運行顯現向好態勢,工業生產趨於活躍、企業盈利狀況有所改善、一般貿易進口明顯回升、居民消費穩定增長等,帶動相關稅收增收;三是今年春節放假比去年早,部分收入提前在前兩個月入庫體現增收。
主要收入項目情況如下:
1.國內增值稅10592億元,同比增長7.2%。其中,受營改增政策性減收影響,改征增值稅下降0.6%;受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上漲帶動(1-2月上漲7.3%),工業增值稅增長7.8%;受春節期間消費旺盛帶動,商業增值稅增長29.6%。
2.國內消費稅2267億元,同比下降0.3%。
3.企業所得稅6503億元,同比增長17.9%。主要受企業盈利狀況改善的影響。
4.個人所得稅2833億元,同比增長40.8%。主要是今年春節放假早於去年,集中發放職工年終獎金、分紅應繳的個人所得稅在前兩個月體現較多。
5.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2319億元,同比增長46.4%;關稅433億元,同比增長37.2%。主要受一般貿易進口大幅增長(1-2月增長41.5%)帶動。
6.出口退稅1868億元,同比增長1.4%。
7.城市維護建設稅879億元,同比增長7.4%。
8.車輛購置稅510億元,同比增長14.9%。
9.印花稅475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236億元,同比下降4.5%。
10.資源稅227億元,同比增長66.4%。主要是煤炭、原油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帶動。
11.土地和房地產相關稅收中,受部分地區前期商品房銷售較快增長等影響,契稅639億元,同比增長8.9%;土地增值稅872億元,同比增長25.9%;房產稅428億元,同比增長26.9%。另外,耕地占用稅171億元,同比下降4.1%;城鎮土地使用稅397億元,同比增長16.5%。
12.車船稅、船舶噸稅、煙葉稅等稅收收入154億元,同比增長7.5%。
13.非稅收入3621億元,同比增長2.9%。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
1-2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86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689億元,增長17.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支出3403億元,同比增長8.1%;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1457億元,同比增長19.1%。
從主要支出項目情況看:教育支出3945億元,增長16.7%;科學技術支出539億元,增長31%;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283億元,增長16.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883億元,增長25.9%;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850億元,增長26.5%;城鄉社區支出2059億元,增長4.5%;農林水支出1567億元,增長5%;交通運輸支出947億元,增長13.2%;住房保障支出691億元,增長34.5%;債務付息支出642億元,增長16.4%。
二、全國政府性基金收支情況
(一)政府性基金收入情況
1-2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736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66億元,增長29.2%。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637億元,同比增長3.8%;地方政府性基金本級收入6727億元,同比增長32.3%,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6196億元,同比增長36.1%。
(二)政府性基金支出情況
1-2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429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22億元,增長23.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本級支出129億元,同比下降0.5%;地方政府性基金相關支出4169億元,同比增長24.6%,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相關支出3763億元,同比增長26.4%。
——華爾街日報——
【美參議院: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特朗普被奧巴馬竊聽】參議院情報委員會領導人表示,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總統特朗普關於特朗普大廈在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被奧巴馬竊聽這一申訴,參議院情報機構成員將駁回特朗普的指控。但白宮發言人斯派塞表示,總統特朗普將會繼續保持他主張申訴的立場。
——Reuters——
【特朗普削減多部門財政預算,押註軍事開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1.1萬億美元預算設想將削減很多政府計劃,同時保留一些權利,例如社會保障制度不會變。同時,他主要增加了軍事和邊境安全的國防預算開支。
——Bloomberg——
【美財政部實行現金管理措施,避免債務違約】美國財政部長Steven Mnuchin重申他的觀點,即美元的長期強化是經濟的最佳利益,它反映了對世界儲備貨幣的信心。財政部將會實行進一步的現金管理措施,以避免美國出現債務違約。
——CNN——
【特朗普大刀闊斧削減農業部財政預算惹不滿】根據白宮預算文件,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建議停止對城郊清潔水倡議的供資,並減少縣級工作人員,削減農業部近21%的預算。美國農業部將削減一些統計和農村商業服務,並且鼓勵私營企業保護規劃。在減少47億美元的財政預算後,美國農業部的預算變為179億美元。一些農場團體警告稱,農民和相應社區可能因此受苦。
——BBC——
【聯邦法官再度打擊特朗普政府移民禁令】繼夏威夷州法官對特朗普政府頒布的新版禁穆令作出“暫停執行”的裁定後,馬里蘭州法官也加入了這場阻止禁穆令實行的行動中,解除了“6個穆斯林國家的公民90日不得進入美國境內”這一限制。特朗普辯駁道,新禁令已經緩和了不少,法院所為已屬司法越權。
——英國金融時報——
【英首相梅拒絕蘇格蘭獨立公投的要求:這不是時候】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周四拒絕了蘇格蘭再一次發起獨立公投的要求,稱“目前是退歐談判的關鍵時期,蘇格蘭的要求來得不是時候”。蘇格蘭首席大臣Nicola Sturgeon指責梅並沒有很好地回應蘇格蘭的公投的要求,而且蘇格蘭留在歐元單一市場的要求也被忽視,這違背了蘇格蘭人民的意願 。
——印度經濟時報——
【寶馬多車型4月起將在印度提價】德國寶馬宣布從4月起在印度出售的汽車售價將會提高約2%,寶馬印度負責人Vikram Pawsh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為應對全球經濟態勢的發展及持續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我們決定將稍微提高包括Mini和SUV系列車型售價。”
當地時間16日,美國政府公布2018財年預算案,大幅提高國防支出,並削減其他多個政府部門開支。
特朗普計劃將美國的國防支出提高到540億美元,並削減對外援助資金。而美國國防支出增加所需的資金將通過大幅削減其他部門的預算取得,這些部門包括國務院、美國環境保護署、能源部門、公共廣播公司。
首當其沖的是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該部門預算將削減30%,直接導致50個項目和3200個職位“消失”。特朗普總統不同意美國環境保護署提出的氣候變化和可再生能源計劃。美國環境保護署的計劃旨在讓美國履行巴黎協議氣候協議中規定的義務。
此外,特朗普計劃將美國國務院的預算削減約28%,並大幅削減公共廣播公司的資金。美國政府還計劃在食品和平計劃上節約更多資金。該計劃向遭受戰爭或自然災害的國家提供援助。
特朗普曾承諾要在美國和墨西哥邊境修建城墻,以阻止非法移民的入境。因此,此次預算計劃也包括了一項15億美元的邊境墻建造項目,用於支付邊境墻地址確認以及施工方面的花費。
特朗普還將削減公共教育、住房和城市發展部、以及運輸部門預算的計劃。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等社會項目占了美國聯邦政府的大部分成本。然而,特朗普在競選期間承諾維持這兩個部門的預算不變。
美國政府各部門預算變化情況 圖片來源:《華盛頓郵報》
美國加州高速鐵路計劃,在關鍵一環,又遭遇了致命一擊。
2月17日,在撥款決議截止日期的前一天,美國交通部下屬的聯邦公共交通管理局(FTA)宣布,將延後決定是否向加利福尼亞州撥付6.47億美元的補助,這一補助意在協助加州實現舊金山灣區的鐵路電力化。
在這片充滿憤怒的土地上,原本與總統特朗普建設美國的壯誌高度契合的加州高速鐵路建設項目,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高鐵項目處境艱難
1月24日,包括美國國會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在內的14名共和黨眾議員曾聯名上書美國新任交通部部長趙小蘭,試圖阻止上述撥款。信中說,加州高鐵項目耗費持續增長,建設範圍卻日益縮小,且無法吸引到私人投資。隨後,加州高鐵支持陣營迅速做出反擊。2月3日,代表加州的兩名美國國會眾議員與兩名國會參議員聯合另外35名眾議員一同致信趙小蘭,敦促其批準約6.5億美元的聯邦資金,以支持加州高鐵項目開展。
FTA宣布延後這一款項的批複決議,進一步凸顯出加州雄心勃勃的高鐵建設項目的艱難處境。
“我們將在美國各地建設新的道路、高速公路、橋梁、機場、隧道和鐵路。”1月20日的就職典禮上,特朗普站在華盛頓的國會山上曾如此振臂高呼,誓將大力開展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此後,一系列關於收緊移民政策的總統行政令將加州這個移民庇護重鎮推上了風口浪尖,抗議從機場蔓延到象牙塔,加州與特朗普的對立情緒逐漸加重。面對加州民主黨陣營的步步緊逼,特朗普多次以取消聯邦補助予以回擊。
誕生之初就備受爭議
作為美國當前規模最大的在建基礎設施項目,加州高鐵從誕生之初就備受爭議。旨在連結該州南北兩端的加州高鐵項目在幾十年前就已出現雛形,專門負責規劃監管這一項目的政府機構加州高速鐵路管理局(CHSRA,下稱“加州高鐵局”)也早在1996年就已經成立,但21年後的今天,這一項目依然在以龜速前進。
“高鐵跨越了過去和未來,跨越了南方與北方,真正把加州連成一體。”2015年1月6日,在較最初預期推遲數年之後,加州高鐵項目終於在加州中部重要農業城市弗雷斯諾(Fresno)破土動工,加州現任州長傑里·布朗(Jerry Brown)曾在動工儀式上對加州高鐵項目做出如此褒獎。在其任內展開如此宏大的基建項目,不僅是這位三屆加州州長在40年前第一次坐上州長之位時就萌發過的壯誌,更是其對同樣擔任過加州州長的父親的遺產繼承。在上世紀60年代,傑里·布朗的父親帕特·布朗(Pat Brown)擔任加州州長期間,曾主導過多項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一度讓加州處於世界基礎設施的領先水平。
上任後,傑里·布朗曾多次反對其父“建設、建設再建設”的執政綱領。之所以在高鐵項目上全力以赴,因為他尤其看重高鐵在節能減排上的突出效益,而環保則是他本人擔任加州州長期間的主要政績標簽之一。在加州高鐵的動工儀式上,布朗曾欣慰地表示,高鐵一旦開通將使加州新能源使用率由現在的15%增加到50%。也正因如此,當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提出發展高鐵計劃備受美國各州冷落時,唯有加州與之一拍即合。
加州高鐵是美國在建的第一條高速鐵路,一旦建成,它將幫助美國實現高鐵零突破。2009年4月,奧巴馬在上任後不久就向世界宣告了要在全美範圍內布局高速鐵路網的宏偉願景。2016年11月8日,特朗普在大選之夜的勝選演說中再次強調,將在就任後開展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中,包括在全國範圍內興建高速鐵路。發表就職演說時,特朗普再次明確表示,將在美國大興基礎設施建設,在他講話提及的各類項目中,鐵路設施赫然在列。
從奧巴馬到特朗普,興建高鐵似乎成了美國當前少數能夠彌合政黨分歧的計劃之一。不過,盡管上至總統下至地方官員都對加州高鐵表達了強烈願望,但該項目的開展卻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一向倚重汽車代步,且航空運輸發達的加州州內是否需要高鐵始終充滿爭議;另一方面,加州高鐵計劃的每一步推進都面臨層層關卡——預算撥款、土地征收、環境保護等。加州高鐵局在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的相關提問時表示,項目開展面臨的諸多法務糾紛以及在加州主要農作區中央谷地的土地征收阻礙,導致整個加州高鐵項目的開端顯得尤其緩慢。
資金籌集挑戰
加州高鐵局向第一財經提供的計劃書顯示,加州高鐵建設施工項目的整體框架由兩部分構成,其最為核心的部分,即第一階段或初始階段(Phase 1)簡單說來就是經由加州中部主要城市——包括加州中央谷地的主要農業區以及矽谷核心地帶——連通北加州與南加州的兩大核心城市舊金山和洛杉磯;第二階段(Phase 2)即核心階段基礎上的延長階段,包括北向連結舊金山與加州州府薩克拉門托,南向連結洛杉磯與南端的聖地亞哥。
加州高鐵第一階段的建設總里程為840公里,設計時速為350公里/小時,這意味著,從舊金山乘高鐵到洛杉磯的耗時將為2小時40分鐘,而當前使用汽車直通兩地的時間約為6小時,飛行時間約為1.5小時。值得註意的是,由特斯拉創始人及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投資構想中的超級高鐵Hyperloop項目的最高時速可達1200公里/小時,兩市直通時間僅為30分鐘。
另外,加州高鐵局向第一財經提供的信息顯示,加州高鐵項目第一階段目前總計有9個施工點,約192公里的路段正處於建設施工當中,已投入建設資金33億美元。按照加州高鐵局目前計劃,加州高鐵項目第一階段完全建成通車預計需要等到2029年,而第二階段依然未設時間表。這意味著,全長840公里、主要施工地位於平原地帶的加州高鐵項目一期工程需要耗時近15年。
相比之下,中國則在短短十年的時間內,建成了全長達12000公里的“四縱四橫”高速鐵路網骨架。加州高速鐵路管理委員會主席丹·理查德(Dan Richard)以及蘋果公司總部所在地加州庫伯蒂諾市市長張昭富等多位政府公職人員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多次感慨:“我們太羨慕中國在高鐵建設上的速度了。”
中國高鐵建設令加州高鐵局羨慕的恐怕不僅僅是速度,還有資金籌集的穩度。眾所周知,撥開重重困境之紗,制約加州高鐵項目推進最主要也最根本的阻礙是簡單的兩個字——沒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加州也難修無錢之路。加州高鐵局在2016年更新的最新預算報告顯示,第一階段項目的總耗資約為640億美元,這比此前估算的680億美元略有收窄,但距離最初擬定計劃的330億美元也接近翻番。
加州高鐵從計劃籌備到正式動工的近30年間,資金問題一直是最大難題。加州高鐵局在1996年就已經成立,原計劃於1998年或2000年就正式啟動民意投票,但公投計劃兩度遭到推遲。直到2006年,針對加州高鐵的第一次民意投票才得以舉行,但遺憾的是項目並未獲得通過。2008年11月的大選中,第二次面對公投的加州民眾才以52.5%的微弱優勢,通過了高鐵項目經費計劃,同意利用州政府發行的99.5億美元債券和部分聯邦撥款進行前期工作。
“資金籌集方面的挑戰對於加州高鐵項目以及任何一個如此大型的公共交通網絡建設來說都很常見。早在2008年通過加州高鐵建設公債發行計劃案(Proposition 1A)時,立法者、選民以及加州高鐵局就知道這個項目將引入多種資金籌集渠道。”在2016年5月份發布的最新版加州高鐵項目計劃書中,加州高鐵局在資金籌集一章的開頭如此寫道。
加州高鐵局對第一財經稱,加州高鐵項目的資金籌集主要有三大來源:聯邦預算撥款、加州政府支持以及私人投資。其中,比較穩定的公共資源中有33億美元的聯邦政府撥款來自《美國複蘇與再投資法案》(ARRA),99億美元的加州政府支持來自於上述2008年公投表決通過Proposition 1A,另外,2014年布朗簽署通過法案,加州高鐵項目還將獲得加州政府每年碳排放交易所得收入的25%作為支持,加州高鐵局向第一財經提供的數據顯示,這部分資金在2016年為4.57億美元。據估算,即使算上一些尚未許諾但潛在可用的各種聯邦或州政府相關資金,整個加州高鐵項目獲得的公共資金總額仍然不超項目總預算的一半。
值得註意的是,當初加州民眾公投通過Proposition 1A時,該項目是以330億美元的總預算為基礎,由於加州高鐵項目預算飆漲,關於其動用加州公債的合法性依然面臨數項未結的法律訴訟挑戰,而聯邦資金的使用也對加州政府籌資規模有嚴格的匹配要求。在2008年加州公投通過高鐵開建計劃時,其總預算為330億美元,私人資金來源的計劃占比約為18%~24%,而照目前的發展來看,私人資金來源或許將在整個加州高鐵項目籌資中占據高達50%的比例。
高鐵“美國造”是否可行
在回答第一財經記者關於特朗普上任之後對於加州高鐵項目是否形成潛在挑戰時,加州高鐵局回應稱:“加州高鐵局正在建設美國第一條高速鐵路,這是當前美國最大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總統特朗普曾經在講話中提到美國需要興建更多鐵路,他甚至還高度贊賞了中國的高速鐵路系統。我們有信心特朗普總統會認識到加州高鐵項目對於促進就業和國家經濟發展的積極影響。”該部門向第一財經提供的數據顯示,加州高鐵每年可創造1.99萬至2.36萬個就業機會,帶動35億至41億美元的經濟活動。
創造就業——這正是特朗普提出大興基礎設施以重新振興美國經濟的途徑和目的。放出4萬億美元基建豪言的特朗普從未為這雄偉的規劃藍圖勾勒出具體的實現路徑,但他多次強調,私營部門將在美國基礎設施項目計劃中發揮重要作用。考慮到美國當前的國情,這或許算不上謀略,而是唯一可行的出路。在離任前,奧巴馬通過的美國聯邦政府預算計劃顯示,2017~2018財年美國聯邦政府預算支出總額為4.147萬億美元,預算赤字為5030億美元。布朗在1月上旬公布的預算報告顯示,該州2017~2018財年的總預算為1795億美元,預算赤字可能高達20億美元。
在政府赤字面前,私營部門成了加州高鐵項目,乃至正在籌劃中的所有美國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必須倚重的資金來源。被特朗普欽點的趙小蘭曾在擔任美國交通部副部長時,尤其看重交通項目中私營部門的參與程度,私營資金在加州高鐵項目中的空缺為國際投資人帶來了機會。
“特朗普總統想要建高鐵,他沒有錢,但中國有錢。”在去年12月中旬的一次閉門圓桌會議上,加州舊金山市華裔市長李孟賢主動向在場媒體提及了正在興建的加州高鐵項目。去年早些時間完成了任內首次正式訪華的他,對中國公司參與加州高鐵修建表達了樂觀預期,據介紹,他在訪問中國時了解到,不少中國私營公司都對投資舊金山特別感興趣,尤其是投資這里的高科技產業和基礎設施產業。“在過去的很長時間以來,中國一直在用美國的錢發展自己,為什麽現在美國不能用中國的錢來建設自己?”在上述圓桌會議上,李孟賢提出這一問題,並表示,包括他以及洛杉磯市長在內的加州高鐵涉及的主要城市的管理者都極力歡迎中國資金參與加州高鐵項目建設。不光是加州地方政府的管理部門,加州高鐵局也在回複第一財經的郵件中稱,該局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一切國際資本參與高鐵建設及運營。
快速發展的中國高鐵,令加州高鐵局羨慕
不過,加州高鐵局同時強調任何參投協議都將以競購程序為基礎。更重要的是,加州高鐵局向第一財經默認,由特朗普總統提出的“Buy America”(購買美國貨)口號也是加州高鐵項目建設的一項要求:“加州高鐵局致力於與制造業、供應商及國會合作,以確保所有鐵路——包括高速鐵路——設施的投資和產品都是美國制造。”事實上,高鐵“美國造”的要求也被很多分析人士解讀為西部快線(XpressWest)在去年年中宣布與中鐵國際終止合作的一大根本原因。該項目計劃總投資額127億美元,原本被視作是中國在美國建設的第一個高鐵項目,最終西部快線以該項目“超出了中鐵國際及時有效推進該項目的能力”為托詞單方面撕毀和約。
在加州高鐵項目上,特朗普“購買美國貨,雇傭美國人”的保護主義口號與項目建設對國際合作與投資的客觀需求之間形成了難以調解的矛盾。這對矛盾該如何得解?在回應這一問題時,李孟賢表示:“特朗普提出了保護主義的口號,卻同時任命了身為華裔的趙小蘭擔任交通部部長,商人出身的他,自該懂得以經商的頭腦權衡利弊。”
自1月20日正式履職以來,特朗普尚未對他提出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做出任何明確指示。2月17日,FTA推遲相關撥款的決議為特朗普團隊求解加州高鐵難題拋出了一個試探性的問號,接下來,題該如何解,還需要等待特朗普進一步明示。正如李孟賢建言:“在美國,新總統上任第一年,不要看他怎麽說,看看他怎麽做。”
在廢除奧巴馬醫改失敗後,美國國會共和黨人可能會給總統特朗普帶來一些更壞的消息。為了讓新支出議案在國會通關,避免政府部分停擺,可能要刪除其中最具爭議的條款,即特朗普強烈要求的增加軍費和啟動美墨邊境墻修築工程。
避免和民主黨對抗
此前,盡管共和黨掌控國會參眾兩院,但特朗普和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Ryan)均未能說服眾議院最保守的共和黨人支持取代奧巴馬醫改的新議案,令特朗普遭遇正式就職來的最大的挫折,也展現了華盛頓的最新政治局面。
新的考驗很快就要到來。據美國媒體報道,4月底政府當前的融資法案將到期,而4月28日之前,議員們只有12個立法的工作日,他們需要通過新的支出議案,否則政府將部分停擺。
鑒於對黨內分歧的擔憂,共和黨高層擔心需要獲得更多的民主黨支持才能避免政府關門的局面。
在美國和墨西邊境築墻是特朗普自大選時期就廣為人知的言論和想法,他一直強調希望盡快啟動美墨邊境墻的修築,而該工程的開支必須在政府支出議案中通過。目前,民主黨領導人均堅決表示將阻止任何哪怕是包括一分錢修墻開支的議案。
有謹慎的共和黨高層近日放風稱,考慮不直接將修墻相關資金加入到新支出議案中。因為在共和黨內部,人們擔心特朗普無法承受另一次重大的立法失敗,一旦如此,將是特朗普不長的總統生涯中的又一次災難。
盡管目前共和黨領導層尚未作出最後決定,但共和黨議員很有可能在議案中刪除具有爭議的條款,避免和民主黨人產生對抗。如果他們這麽做,特朗普築墻資金今年春天要想獲批,希望就非常渺茫了。
美國參議院撥款委員會成員兼參議院共和黨領袖布倫特(Roy Blunt)暗示,4月底的新支出議案可能去除兩項最具爭議的條款,即增加軍費和美墨邊境墻修築工程。他說,該議案中沒有這兩項可能會更好。
瑞安則稱,當前的融資法案在4月28日到期,考慮到必須通過新支出議案確保政府運作,在新議案中,眾議院可能不會試圖削減美國計劃生育聯合會相關資金。該基金會為婦女提供健康服務。
不討好的邊境墻
“還有待觀察。”參議院多數黨黨鞭科爾尼恩(John Cornyn)說,“我想要看到的是一個如何花錢的計劃,關於邊境安全的真誠的討論。我們之前缺乏這些。”
在被問及政府資金前景時,科爾尼恩確定地說:“不會出現(政府)停擺的情況。”
本月早些時候白宮提出了將國防開支增加300億美元的一攬子計劃,其中包括14億美元的美墨邊境墻資金。而在特朗普的首份預算藍圖中則將國防預算增加了540億美元,以兌現自己保衛美國安全的承諾。而共和黨人預計美墨邊境墻最終的開支將超過200億美元。
問題在於,民調顯示邊境墻在普通民眾中根本不受歡迎,尤其是需要美國為此支付高額費用,自然也遭到民主黨的強烈反對。在政府可能部分停擺的情況下,要讓普通共和黨議員再對邊境墻表示支持就更加困難。有共和黨人表示擔心重蹈2013年的覆轍,當時圍繞醫保法案的爭執就曾導致政府部分關門,共和黨則因此被多方批評。
參議員格林厄姆(Lindsey Graham)支持為修墻提供資金,他認為應該將其作為幫助年輕非法移民合法化和加強執法的一部分。但他仍表示:“邊境墻可能不是一個聰明的投資。”
有消息人士稱,現在還不清楚特朗普是想就美墨邊境墻向民主黨人開戰,還是努力避免政府部分停擺。白宮管理與預算辦公室主任馬瓦尼(Mick Mulvaney)最近幾周一直表示,未來政府將更多地關註美墨邊境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