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要買那些產品受歡迎的公司 投資界紅小兵

http://xueqiu.com/1525548107/25624497
開頭我想引用William O'Neil的一段原文「essence of the Big Stock Principle is that in any economic and market cycle certain companies appear on the scene that represent the leading edge of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economy with respect to the new industries, new economic developments, and other themes that serve as essential drivers for the economy at any given point in time. In turn, because of their status as key companies representing the niches of growth, whether broad or narrow, in any given economic cycle, institutions have no choice but to own these stocks」

毫無疑問,20世紀最偉大的投資者就是巴菲特,全球成千上萬的投資者想模仿學習他,每年巴菲特的股東大會都會有上萬的人從全世界的各個角落去參加,膜拜心中的股神,這種狂熱一點都不輸給每年去麥加朝聖的景象。巴菲特20世紀最成功的投資大部分來自消費股,包括可口可樂,吉列剃鬚刀等。當然也有富國銀行這樣的「神股」!20世紀也是美國甚至全球消費股的大牛市,包括麥當勞,沃爾瑪,耐克等等。然而21世紀的股神會靠什麼領域發家呢?我個人的觀點是來自於科技股。

我個人的觀點一直是投資要買那些產品受歡迎的公司,過去的許多大牛股包括可口可樂,麥當勞,耐克,通用汽車,甚至沃爾瑪等等都有這樣一個特徵。那麼我們就需要去想,消費者們會去買什麼樣的產品?20世紀是以美國為代表的全世界進入小康生活的階段,這個時候簡單的衣食住行是人們消費的第一步驟。所以20世紀的大牛股許多都來自於消費領域,而美國因為有強大的連鎖模式,可以快速複製,包括快餐連鎖,服裝品牌連鎖,CVS這樣的藥房連鎖等,美國的許多牛股也具有這種連鎖特徵。說的簡單一些,就是人們需要滿足簡單的生活需求。拿麥當勞舉例子,從某種意義上麥當勞也是滿足了人們簡單的生活需求,而同時麥當勞的全球擴張也受益全球經濟步入小康水平。拿中國舉一個例子,我91年媽媽帶我去麥當勞人民廣場第一家分店吃的時候,是獎勵考試成績特別好,因為一頓麥當勞要吃掉媽媽十分之一的工資。現在隨著收入的提高,麥當勞產品等於是變相降價了,大家都是隨便吃吃,也導致了麥當勞在新興市場國家的快速增長。還有一個現象,就是20世紀的大牛消費股都是具有強大品牌的護城河。大家有了基本需求,想買「安全的選擇」。比如喝飲料,you can't go wrong with coke。而且可口可樂強大的品牌本身又代表一種美國文化。在這種情況下,強勢品牌消費股會出現正向循環,強者更強。

而進入21世紀的新消費,人們在滿足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後,會尋求更高層次的消費。這時候科技股的強大特徵就被顯現出來了:因為科技能創造消費!什麼意思呢,也就是當我不知道我要消費什麼東西的時候,科技能創造出消費。比如曾經的蘋果iPhone。傳統的手機僅僅會增加一些功能,比如打電話之後還能有攝像頭,甚至還能聽音樂。而蘋果iPhone的出現是創造了新的消費。他告訴你,原來手機還能控制汽車,學習知識,社交,點評餐館等等功能。這種創造出來的消費是超越傳統想像力的。我們以前買手機是知道我需要手機有什麼功能,然後去店裡比較。而iPhone的橫空出世直接讓許多不知道自己有什麼需求的人加入了他們的消費大軍,因為iPhone能創造出各種各樣的需求!再比如今年特別火的Tesla汽車。由於他強大的科技性,讓許多根本不需要電動車的人成為了他的買家,而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輛車實在太酷了。Model S和任何任何一輛其他牌子的汽車都不一樣,開著Tesla你會感覺you are not like anyone else!而這本身就是高科技創造出來的需求。再舉個例子,最近很火的可穿戴設備。現在我每天在朋友圈都看到這個人跑了50分鐘,那個人跑了一個小時。而我這種很少運動的典型宅男也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是不是要改善,前兩天也上網訂了兩條Fitbit的手環和健康秤。這本身也是科技創造的需求。不像衣食住行,我知道自己有什麼需求,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產品的性價比以及品牌去滿足自己這些基本的需求。而科技往往是我並不知道自己居然有這種需求,因為強大的創新告訴我,原來我還要買這些或那些的產品。

科技另一個優勢就是永遠不會後退,並且會不斷爆發。什麼意思呢?比如蘋果創造了真正意義上的智能手機(雖然日本人很多年前就已經在蘋果之前發明了智能手機,但並沒有大規模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然而在喬布斯去世後,蘋果的創新源動力開始枯竭,公司漸漸變成了沒有人敢打破喬布斯定下「perfect size」的官僚企業。而我相信蘋果公司在多少年後也會變成摩托羅拉,諾基亞這些被世界遺忘的公司。但這並不代表智能手機行業會後退,相反會有新的公司起來,創造出更優秀,更超越想像力的產品。而那個新公司的股價也會出現蘋果過去十年上漲幾十倍的行情。這就是科技創新的爆炸力。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宿與愛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五類。在再底層需求滿足後,後面的需求才會顯示出其激勵作用,慢慢向上發展。本身從全球生產效率的提高看,未來如果沒有戰爭,整個全世界人民的財富還是會增長的。越來越多的人脫離貧困,進入小康,甚至中產階級。隨著財富的增加,全世界的人們在最低層需求得到滿足時,開始追求新的需求。而科技的創新正是符合這個大趨勢。

最後結尾和開頭呼應一下。回到開頭O'Neil的那個觀點。當一個科技成為這段時間經濟體中最領先的技術,或者代表新經濟的方向時,這種big stock科技公司往往會有很高的估值,許多人都會認為他們太貴。但這些創新的公司會持續創出新高,而機構投資者中的許多人也必須持有這種代表未來產業方向的公司。這個過程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回報。事實上,曾經的福特,波音都是強大的科技創新公司,如同今天的Tesla,亞馬遜等。但科技股的浪潮終究會結束(雖然創新不會),所以在投資科技股的巴菲特一定不會長期永遠持有,而是不斷去買入代表未來的公司。

個人一些粗淺的觀點,不一定正確,和您交流,討論,希望帶來幫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982

尋找投資中的平台型公司 投資界紅小兵

http://xueqiu.com/1525548107/25889526
隨著移動互聯網對於中間環節的打破,今年越來越多的傳統和科技公司開始將自己打造成平台型的企業。在這裡「平台型」公司是泛指的,畢竟中國互聯網真正的平台型企業不多,一線的騰訊,二線的奇虎,而我個人很喜歡的歡聚時代可以算三線的平台型公司吧(最近股價也是出現了大跌)。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比如零售中的蘇寧,紡織服裝中的一些品牌等等都希望通過O2O將自己轉變成一個平台型的公司。今天,我想說兩點自己對於平台型公司的感悟。

首先從直觀的角度看,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能夠迅速整合行業,通過這種行業的整合,可以讓真正擁有客戶黏度的一方迅速將流量轉化為收入,甚至盈利。當然從移動互聯網的角度看這也很容易理解。比如去年當微信剛剛開始全面進入我們生活時,騰訊的股價就開始不斷上漲。那時還有朋友給我做了詳細的分析,認為市場給微信的隱含市值太高了,況且這還是一款不知道怎麼賺錢的工具!然而,隨著微信5.0的推出,市場對於微信如何賺錢的疑慮完全打消。看看韓國的Kakao,就明白微信可以在網購入口端,手游,表情販賣等多個行業賺錢。只要每天有那麼多人活躍在微信上,騰訊就一定有辦法通過這個平台去賺錢。市場突然發現,越來月度活躍用戶才是最重要的資源。

包括我之前寫過的美國排名第一的「約會」工具Tinder,僅僅一年時間就產生了130億次的互動。雖然這個軟件還沒有任何收入,但創始人一點不著急,只要有客戶,就一定能有錢賺。是的,這種感覺如同99年互聯網泡沫時期大家對於搜索引擎的看法,那時覺得只要有流量,就足夠了,就能賺到錢。然而,對於移動互聯網我覺得這種客戶的流量質量要遠遠高於搜索引擎時代。那時,許多流量來自於彈出窗口,是被迫的。而現在的移動互聯網流量是主動的。我們每天看微信的次數可能超過幾十次。那麼微信上的遊戲我們也會去玩一玩,微信販賣的表情才幾元一個,我們可能也會去買。而購物的時候,我們也開始習慣用掃一掃。

所以我個人覺得平台型公司最強的地方就是能試錯。畢竟最大的資源來自於用戶數量,而通過這些強大的活躍用戶,平台型企業可以嘗試不同的盈利點。即使失敗了,機會成本很低。比如微信上,可以嘗試很多不同的盈利模式。只要有一塊業務做起來了,對於騰訊未來的貢獻可能是巨大的。因為公司最大的資源就是用戶。

而說得再遠一些,我們把平台型公司的定義放得再廣一些,我個人覺得一些品牌消費公司也是平台型公司,比如上海家化。家化通過佰草集已經建立了一定的客戶粘性和自己的品牌。與此同時,家化完全可以開發更多的系列,打造全系列的產品。即使這種產品最後失敗,他的機會成本也不會很高,而是可以轉而去開發新的東西。而一旦某樣產品獲得成功,對於家化的利潤增速可能帶來爆發性的影響。又或者是像當年的康師傅。通過方便麵在消費者心中迅速打開品牌知名度後,就通過這個「消費者平台」開發和推廣更多的產品,包括礦泉水,飲料,休閒食品等。

總結而言,平台型公司的特質是具有強大的客戶粘性,可以將這些客戶粘性化為收入甚至利潤。而平台型公司的優勢是可以不斷在產品創新上「試錯」。只要不是客戶特別討厭的產品,即使新產品不成功,但是這種「失敗」的成本是很低的。而一旦成功,往往會給公司的收入增長帶來巨大的幫助。這就是平台型公司的優勢。我個人粗淺的認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平台型的公司。而由於試錯成本低,這些公司的ROE都具有快速爆發的潛質。當然,我個人的想像力還是有限。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超越大家想像的平台型公司出現。而這種變化背後的邏輯就是:1)建立品牌的成本越來越高,本身具有強大品牌者會形成寡頭壟斷;2)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對於各種行業的整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231

對於《Hedge Fund Market Wizard》中如何控制風險的一些總結思考 投資界紅小兵

http://xueqiu.com/1525548107/26033374
關於《Hedge Fund Market Wizard》的翻譯基本上要接近尾聲了。截止到本週,我已經翻譯了十三章,還有兩章以及一些trading rule就要結束了。翻譯是一個讓自己提高,加深印象的過程。我很喜歡做一些翻譯也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好的去理解大師的精華。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那些trader對應風控的重要性。許多表現優異的對沖基金,他們年復合收益率也就15-20%,在今年的局部性牛市中,隨便抓幾個翻倍股就能大幅戰勝這些基金。然而他們的共同點是最大回撤很小。許多對沖基金最高的回撤(peak to trough drawdown)只有10%。而更有一些對沖基金,在長達十年的交易中,單月虧損4%以上的次數不到5次。所以風險控制,成為了長期能夠跑贏市場的最重要一環,而如何控制風險呢?我自己翻譯中的一些體會和大家分享:

不要賭博。客戶把錢交給我們並不是讓我們去賭博的,這裡說的賭博是概率在一半一半的投資。很多交易員在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虧損時,喜歡孤注一擲,希望靠某個東西快速回本。這個動作如同在賭場的時候,當我們累積輸掉1000美元後,會一把用1000美元押一把百家樂,希望一次翻本。從長期看,這個習慣是最終會導致交易員破產的。

不要和趨勢抗爭。這點我個人也覺得非常重要,甚至是投資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一。看對得太早有時會害了我們。比如書中關於的網絡股泡沫,那些在4000點看空納斯達克指數,甚至做空的人最後都死了。真正能活下來的是5000點下跌到4000點,然後跌破後才去做空的人。裡面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太深刻了「Will You short Nasdaq at 4000?You can't short something JUST BECAUSE its overvalued」. 同樣的道理,我們不能僅僅因為便宜了就大舉買入。那些在1987年黑色星期一當天全部買進低估值家電股伊萊克斯的交易員最後也是虧損出局的。許多優秀的交易員會參與泡沫,不與泡沫或恐懼抗爭,但是他們清楚地知道基本面,然後在市場反轉的時候出擊賺大錢。另一方面,優秀的交易員,基金經理都是很謙卑的,千萬不能自大。既然錯了,就懂得向市場認錯。那些覺得自己永遠不會錯,和趨勢抗爭的人最後都是死得很慘。這裡我又要舉Mr. Copper賓中泰男的例子。能夠一手控制全球銅交易5%倉位的人,對於銅的基本面視而不見,相信自己能夠左右市場,最後依然無法抵抗趨勢的力量。

懂得止損。買方投資和賣方推股票是完全不同的。賣方推股票,比如一個股票從10元上漲到40元,可以自我吹噓推了一個多麼牛的股票,上漲了4倍。但是大部分股票的上漲都是有波動的。有些人會選擇下跌10%止損。看清楚方向後再進去。雖然買入價格可能比賣出的時候還高一些,但有些人願意去支付這個溢價,因為這個溢價能告訴他們方向,也讓買入更加安全,所以許多人覺得支付這個溢價是絕對值得的。

做大概率的投資。這個我感覺也是最核心的。無論是從止損,還是倉位控制,或是其他方法,最核心的是讓賺錢的概率超過虧錢的概率。而在賺錢的時候儘量多賺,虧錢的時候儘量少虧。過去十年,那些優秀的對沖基金經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在2008年的大熊市沒有虧很多。08年的次貸危機把許多對沖基金都wash out了。即使在牛市賺得再多,但是虧一次錢就是死。這也和德州撲克的理論很像。你贏過再多次,一次All In失敗就是出局。每個人適合的投資方法,框架是不同的。一定要多做那些我們在賺錢的方法,對於一直讓我們虧錢的投資方法,我們必須減少甚至不做。What works for everyone is different.  適合別人的,未必適合我們自己。

總結而言:投資是藝術和科學的結合。賣方基本面研究更加偏向科學,而買方實戰投資更加偏向藝術。控制風險的第一要素是止損。每個人的止損線不同。有些是組合的3%,有些是個股的10-15%。許多人對於虧損看的是單月的虧損幅度。而一旦某一個月做得不好,就清倉休息。所有偉大的投資者,都沒有在大熊市中虧大錢,畢竟虧一次,就死了。投資是長跑,重要的不是一次賺了多少,而是長期看,一直在賺錢。做大概率,有把握的事情。

個人一些粗淺的總結,當然我自己沒有真正的組合管理經驗,也非常歡迎各位能夠分享自己關於如何控制風險的心得,讓我們彼此都一起進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1158

尋找優秀的基因 投資界紅小兵

http://xueqiu.com/1525548107/26144367
開頭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我最愛的體育運動是美式橄欖球NFL,橄欖球和其他運動相比戰術性非常強,而許多技術以外的成分對於比賽結果的影響又很大。最重要的是,橄欖球比賽中,垃圾時間很少,許多比賽要到最後一分鐘才能決定結果。NFL每一年的選秀又幾乎是所有體育比賽選秀最複雜的。球員要做許多測試,包括30米衝刺跑,原地起跳,臂力測試,甚至推汽車等。在過去十幾年的歷史上,有兩位親兄弟四分衛都是那一年的First Pick:Payton Manning和Eli Manning。Payton Manning是1998年狀元的不二人選。當年他來自於田納西大學,在大學聯盟幾乎每個數據都是最好的。而更重要的是,他的父親Archie Manning曾經也是聯盟最優秀的四分衛之一,只可惜在超級杯中輸了比賽。然而98年那年來自於Washington State的四分衛Ryan Leaf也被認為有巨大的潛力。他在選秀前的測試中展現了驚人的臂力和運動能力。我記得那年的Sports Illustrate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到底誰應該是當年的選秀狀元。於是,印地安娜小馬隊以第一選秀權選擇了Payton Manning,而另一隻再重建的隊伍聖地亞哥電光則用了大量未來選秀權交易來了no.2 Pick的位置,選擇了Ryan Leaf作為他們未來的四分衛,並且和他簽下了上千萬美元的合同。後來的結果可能許多人都知道,Payton Manning成為了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四分衛,也帶著小馬隊奪得了超級碗。而Ryan Leaf在第一場比賽就有三次被抄截,兩次掉球的低級失誤。並且在面對記者採訪時破口大罵。之後的表現也根本無法適應NFL的節奏。最後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後來有人經常在高爾夫球場看到他)。6年之後,Payton的弟弟Eli Manning也進入的選秀。由於頂著剛剛的光環,他是那年毫無爭議的no.1 Pick。只是他明確表示不會去擁有第一輪選秀權的聖地亞哥電光。於是紐約巨人在選秀日把第四位的pick Philipp Rivers,連同多個選秀權交易至電光換來Eli Manning。在他前幾年的表現中,他遠遠不如當年第四的四分衛Philipp Rivers。許多人都說這是一個失敗的交易。然而多年後,Eli Manning終於帶領紐約巨人奪得了超級碗。Eli和Payton是唯一親兄弟都奪得超級碗的四分衛。因為他們同時擁有優秀的基因,來自於純正的四分衛之家。而他們優秀的基因在多年後慢慢發酵出來。在一篇很長的開頭之後,我想說說今天的主題:尋找優秀的基因。

最近在看一本非常好看的書《浪潮之巔》,就多次講到了公司的基因。一家公司的基因往往決定了他的命運。比如蘋果的基因就是他們封閉的操作系統。早在喬布斯第一次開創蘋果時,他的Mac PC就不允許別人造兼容機,而這種封閉的系統也成為蘋果之後敗給微軟的最重要因素。然而封閉系統這種基因也幫助了蘋果的二次創業。我記得讀大學時,喬布斯二次創業後的新Mac PC開始在美國風靡,靠著他時尚的外觀和強大的IOS系統。由於IOS是一個封閉的系統,那時甚至不和微軟的office兼容。許多用慣了蘋果電腦的人無法使用其他電腦了,學校的圖書館也是買了一半的蘋果電腦,另一半是普通的Dell電腦。這也造成了蘋果建立了巨大的客戶黏性。只有進來的客戶,而幾乎沒有流失的。而之後蘋果所有的產品也在這種封閉體系中不斷積累有效客戶,從iPhone到iPad。即使在安卓為主的智能手機市場,蘋果也是統治著高端機市場,安卓體系只能在低端手機上發展,直到三星Galaxy系列的問世。無論成本,蘋果封閉體系的基因決定著這個公司的起伏。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微軟。微軟的成功來自於他把軟件銷售做到了極致。一開始微軟是按照每台機器軟件收很少的費用,甚至幾乎免費按照給客戶。漸漸的,當微軟的操作系統獨霸天下時,由於太多數量的電腦都在用他的軟件,這種模式也給微軟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但是由於賣軟件是微軟發家吃飯的商業模式,這也導致微軟的MSN做了那麼多年一直就沒成功因為互聯網的模式是免費的。而Google,Yahoo什麼一做就成功了,因為互聯網的模式就是做入口價值,然後通過廣告收費。再比如Netflix。微軟在智能電視行業其實耕耘了很多年,然而他從來沒有想到靠賣內容賺錢,或者從來沒有意識到內容才是智能電視的王道,最後這個行業被netflix給做出來了。這也是微軟這個公司的基因所決定的。再說一個我們身邊的例子,就是今年的大牛股長城汽車(當然最近有很大的回調)。長城汽車的基因就是做SUV。那麼多年他是國內最會做SUV的。而其他汽車廠商要麼車型過多,要麼就是直接拿合資方海外的車型過來賣。所以在這波中國消費者對於SUV的消費啟動後,長城是最受益的。這個公司的成功,也來自於SUV的基因。如果哪天SUV不行了,長城說要做小轎車了,那麼這時候反而需要去思考,這個公司是否具有SUV以外的基因。

說的廣一些,我對公司的基因有兩層的理解。第一部分是好公司和壞公司的基因。在A股,所謂的「流氓公司」特別多。有些管理層根本不把股東利益放第一位,每年就是為了圈錢,讓自己發財。這種壞公司的基因往往也是根深蒂固的。我常常和一些朋友聊天,他們的一致感受也是從「壞學生」身上賺錢很難很難。有時候往往這些「壞學生」估值會大幅折價,也會出席估值修復或者困境反轉的行情,有些賣方研究員就開始積極推薦了。但是通過我自己的觀察,在「壞學生」身上賺錢是小概率事件,這就是這種公司,這種管理層的基因所決定的。在對立面是好公司,」好學生」的基因。那些有著夢想,真正想把企業做大的管理層,他們的好基因也往往意味著這種公司的擴張,轉型等都會成功。而當市場出現熊市甚至金融危機時,買入具有優良基因的「好學生」往往會賺大錢。比如星巴克,這個有著優秀管理層的公司,股價在2009年1月見底7美元左右,而在四年多後,股價上漲到了80美元以上,是真正的Tenbegger。海外基金做投資時,非常看重所謂的corporate governance. 這就是要選取具有優良基因的公司。

第二層理解是,要買主營業務發生變化,打破估值體系的公司。比如段永平當初買的網易,比如Netflix,以及另一個公司奇虎,當然蘇寧7元多的時候也符合這個特徵。但是在買這種主營業務發生變化的公司時,必須去思考這類公司有沒有轉型的基因。比如蘇寧的物流體系一直被人詬病,我也開始懷疑,並且需要時間去驗證,這個公司是否僅僅還是做傳統零售店的基因,這種基因是否決定了他很難向一個移動互聯網平台公司做轉型。所以有些時候必須要驗證自己的這種判斷。《浪潮之巔》中說了很多沒落的公司,像摩托羅拉,AT&T,惠普等,他們的轉型最後都以失敗告終,就是因為他們的基因決定了根本無法轉型。包括這本書沒有講到的Dell電腦。這個公司的「印鈔機」模式在過去幾年被平板電腦打得落花流水,但是Dell創建開始後就一直是賣個人電腦的。這是無法改變的基因。

回到開頭。NFL的選秀中有很多量化的數據,比如臂力,速度,彈跳力等。但是基因是內在的性格,如何面臨壓力,工作態度,和對比賽的積極性。這些都是無法良好的,也有很多源自這個人的基因。這種基因也造成了Manning兄弟成為NFL最成功的四分衛。在尋找公司時,我們也必須去找到那些具有優秀基因的公司,這種基因未必馬上體現在報表上,但一定會在某一天轉換成為利潤,以及我們的巨大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20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