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俄羅斯聯邦旅遊署署長薩福諾夫29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據統計,今年前9個月到俄旅遊的外國遊客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中國遊客增幅尤其明顯。
薩福諾夫說,今年前9個月通過團體免簽方式來俄的中國遊客人數同比增長逾40%;過去3年里,中國遊客數量更是翻了一番。“俄方對此非常高興,我們正盡一切努力讓中國遊客在俄羅斯過得舒服。”
俄旅遊署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是俄羅斯最大旅遊客源國。2015年俄接待中國遊客超過120萬人次,比上一年增長87%,中國遊客在俄消費逾133億元人民幣。
薩福諾夫說,外國遊客赴俄旅遊一次的平均開銷約為1200美元,去年外國遊客共計在俄消費120億美元。為刺激遊客消費,俄財政部和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引入免稅制度,並有望於今年12月提交政府審議。
據介紹,俄旅遊客源主要來自亞太、北美和歐洲3個地區。為吸引更多遊客,俄旅遊署已開始實施“好客俄羅斯”旅遊計劃,其中包括“友好中國”和“友好印度”等。此外,為滿足亞太遊客的需求,俄羅斯近年特別重視發展康體療養產業,在全俄範圍內擁有各類療養院1200個,尤以位於克里米亞、西伯利亞、北高加索和遠東的療養院最受歡迎。
據韓聯社援引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文體部)消息,韓國政府最快將於下月向選購韓國高價旅遊產品的中國遊客簽發“韓流簽證”,持該簽證的遊客5年內可隨時訪問韓國,每次最長可停留30天。
凡購買價格在3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以上旅遊產品(以韓國四日為準)的中國遊客便有資格申辦。這是今年1月文體部在中國舉辦“2016韓國旅遊年”活動開幕式時發布的簽發“韓流簽證”具體內容。
文體部介紹,簽發“韓流簽證”旨在消除“傾銷旅遊”現象,吸引更多中國富有階層來韓旅遊。除了簽證措施之外,政府針對中國高收入階層還正在積極開發高檔旅遊產品。高檔旅遊產品內容包括提供5星級酒店、自由購物等,日程涵蓋美容、體檢、觀看韓流和文藝表演、參加電影節等活動。
昨天,日本下了一個大賭註。
15日,國會眾議院在激烈的爭論聲中通過了一項延宕已久的法案,廢除了賭場禁令,為賭場經營合法化鋪平了道路。按照這一法案,日本將允許在國內綜合度假區內設立賭場,以吸引投資和各國遊客。
在日本流行的一種類似賭博遊戲的“彈球盤”
而堅定支持賭博合法化的,正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早在2014年,安倍就參觀了新加坡的賭場度假村,稱期待能成為日本經濟增長戰略的“亮點”。
有分析稱,無論對希望吸引中國等國際遊客的安倍晉三政府,還是一直覬覦日本賭博市場的國際巨頭來說,該法案的通過都是一項重大的勝利。
支持者認為,允許賭場在日本合法經營將幫助實現安倍到2020年吸引4000萬遊客的增長戰略目標。部分源於來自中國的激烈競爭,隨著消費電子等產業勢頭減弱,旅遊業已經發展成該國一股強大的勢力。今年,日本吸引了超過2000萬外國遊客,其中許多是來自中國的新興中產階層。
自1999年日本開始就賭場合法化進行辯論到今天,大量國際賭客,尤其是富裕起來的中國人,帶著大量資金湧向了亞洲最早開放賭場的澳門和新加坡。現在,日本希望靠賭場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和他們的錢包。
不過,也有反對者指出,因中國經濟增長放緩、過度投資,亞洲博彩業的發展總體上已經失去了勢頭,而日本把賭博合法化將犯下同樣的錯誤。另外,除澳門和新加坡外,韓國和菲律賓也在興建自己的賭場,吸引著同一群中國人。
賭場合法化在民間也很受質疑。一些媒體評論稱,此舉相當於“打開潘多拉的魔盒”。此前,日本已有些合法的賭博活動,如賭馬等。一種類似賭博遊戲的“彈球盤”也遊走在灰色法律地帶,生意非常紅火。他們指出,日本已經是個賭博成癮率極高的國家,合法化賭博不僅會增加這一趨勢,還會帶來有組織犯罪等社會問題。
根據日本廣播公司的民調顯示,44%的日本民眾反對賭場合法化,支持的人只占到12%,另有34%的人舉棋不定。此外,在野黨也對解禁博彩業表示強烈反對。
“你們(安倍晉三政權)準備打破從古至今天皇決定的事情嗎?日本嚴禁賭博是傳統,近代立法精神也繼承這一傳統,我不明白為何要打破它?”日本眾議院議員憤怒地表示。
那麽,日本執政黨為何頂著重重壓力,也要打開“賭博”這個潘多拉的盒子呢?原因很簡單,日本經濟持續下滑,博彩業可以來救火。
此前,日本經濟的重要動力在於中國遊客的“買買買”,但如今盛況卻不再。近來有媒體報道稱,日本多家百貨“一夜回到解放前”,外國遊客營業額同比減少兩成以上。有分析認為,中國遊客的“爆買”時代正在終結。
中國遊客此前爆買場面
失去了中國遊客,日本十分著急。《紐約時報》中文網15日標題稱,“不能光靠中國人‘爆買’,日本打算解禁博彩業”。報道稱,日本多年來十分羨慕大量金錢流入澳門和新加坡的華麗賭場,更眼紅那些中國消費者。
《紐約時報》中文網截圖
博彩業帶來的巨大利潤,也深深吸引了日本。據日本官方估計,若是以賭城作為觀光資源,可為其帶來每年1.5億日元的利潤。此外,還可以吸引五萬億日元的外資,制造10萬個就業機會。
日本生產力中心(Japan Productivity Center)的數據顯示,去年日本彈球盤行業收入超過了2000億美元,而內華達大學數據顯示,同期美國博彩業收入僅為400億美元;澳門博彩監察協調局數據顯示,澳門同期收入為290億美元。
法國里昂證券本月一份研究顯示,在日本人口密集的地方開設兩家綜合性賭博度假村,就足以帶來100億美元的收益;若賭場遍布日本各地,該行業的潛在價值將高達300億美元。
而這次日本寄希望於,中國人能從“爆買”變為“爆賭”。
“2013年日本大張旗鼓地推行‘安倍經濟學’,現在已經窮途末路了。如今,安倍政權打算在日本各地設立賭場,以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安倍身邊的國會議員表示,安倍政府期待2020年東京舉辦奧運會的那一年度,成為日本經濟複興的嶄新開端。
不過,取消賭場禁令不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在日本開設賭場。據《紐約時報》報道,日本政府可能會向兩到三家集賭場、酒店、會議中心、購物中心於一體的綜合性度假村發放牌照;另外,對競標、發放牌照過程以及賭場運營的監管細節,預計國會將於明年出臺單獨的法律。一些分析師因此認為,賭場真正在日本開始營業可能要等到2023年。
據中新社報道,記者從成都市商務委獲悉,2016美食之都成都火鍋文化月將於本月28日正式拉開序幕。同時向全球遊客發出邀請—“飛到成都吃火鍋”,感受成都作為“世界美食之都”的魅力。本次成都火鍋文化月將持續18天,從12月28日延續至1月15日。主辦方針對在元旦小長假期間來蓉的省外遊客,憑機票+身份證,就能夠在成都上千家火鍋門店享受最低8折優惠。
本屆火鍋文化月活動主打火鍋情懷牌,以“吃成都火鍋,當盤成都人”為主題。以“全城火鍋狂歡‘6+5’城市商圈聯動”開展福利優惠、火鍋文化創意展、火鍋才藝秀等不同的“火鍋主題”活動,營造出“成都200個火鍋品牌參與,上千家火鍋門店聯動,上百萬人次消費體驗”的成都美食旅遊有序互動的節日氛圍。
12月27日消息,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今日表示,今年訪韓外國遊客有望達到172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分析認為,訪韓外國遊客大增主要是因為中國遊客增加,日本遊客回流。
去年,受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疫情拖累,外國遊客同比減少6.8%,今年則恢複至正常水平。據預測,訪韓中國大陸遊客到年底將達804萬人次,同比增加34.4%,首次突破800萬人次;臺灣遊客將達83萬人次,同比增長60.4%。日本遊客將達229萬人次,同比增長24.8%。
分析認為,今年訪韓外國遊客總數增加主要得力於中國遊客增長。雖然第四季度起中國遊客訪韓人數增幅有所放緩,但全年中國遊客增長30%以上。另外,日本遊客自2012年9月以來一直減少,今年2月止跌回升,原因是一度降溫的韓日關系回暖,且日元升值。
隨著中國遊客來韓旅遊方式從隨團旅遊快速轉為自助遊,韓國有關部門迎合這股潮流開發主題旅遊產品,加大網絡宣傳力度,免收隨團遊客簽證手續費,通過人氣韓劇開展營銷活動等推高了韓國遊熱度。
另一方面,會獎旅遊團創下歷史新高帶動今年外國遊客增長。據預計,今年會獎旅遊團人數將在年底達到30萬人次,同比增加50%。今年累計接待郵輪入境遊客有望達到220萬人次,截至10月底中國遊客占72%,帶動今年郵輪遊客大增。今年乘遊輪訪韓的中國遊客同比增加129%。
為了延續外國遊客增長勢頭,韓國政府計劃針對散客開展營銷活動,向選購韓國高價旅遊產品的中國遊客簽發“韓流簽證”,持該簽證的遊客5年內可隨時訪問韓國。凡購買價格在3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73萬元)以上旅遊產品(以韓國四日為準)的中國遊客都有資格申辦該簽證。
韓國政府還將針對中國高收入階層開發高檔旅遊產品。高檔旅遊產品內容包括提供5星級酒店、自由購物等,日程涵蓋美容、體檢、觀看韓流和文藝表演、參加電影節等活動。此外,為了消除低價團,明年3月韓中將舉行副部長級監督會議。
2016年中國遊客如何在旅遊度假上花錢消費?
1月11日,攜程旅遊集團發布《2016年國民旅遊消費報告》,披露了年度旅遊“賬單”。2016年中國遊客在旅遊上花了4.66萬億元,消費總額上海排第一,人均消費北京奪冠。隨著互聯網消費成為生活方式,國人手機里的旅遊賬單也越來越壯觀,單次最高138萬元。70後消費能力最強, “旅遊帝”一年出遊20次、100多天。
網上旅遊花費突破6000億
報告根據國家旅遊局以及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分析,2016年全國一共有45.6億人次旅遊,相當於13.6億人口人均旅遊3.3次。其中,絕大部分人還是在國內旅遊,人次達44.4億,占了97.4%;只有約2.6%的人次是出境旅遊,達1.22億人次。相當於每年人均出境旅遊不到0.1次。
中國遊客一年在旅遊上花了多少錢?
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國民的旅遊消費總計達到4.66萬億元。其中,國內旅遊總收入3.9萬億元,同比增長14%;出境旅遊花費1098億美元(約7600億元人民幣)。而外國人去年在中國旅遊花了1200億美元,旅遊服務貿易順差102億美元。
隨著電子商務和移動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旅遊消費越來越轉移到互聯網和手機端上。遊客手機里的旅遊賬單也越來越壯觀。攜程旅遊報告引用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16年遊客在線旅遊預訂的花費達6026億元,同比增長34%。而全國旅行社的交易規模約在四千億元左右,也就是說國人通過攜程這類在線旅行社預訂消費的規模,已經遠遠超過傳統旅行社門店消費。
從研究數據看,遊客在網上預訂旅遊產品,主要在三個方面花錢,最多的是交通,特別是機票,其次是酒店住宿,第三是旅遊度假產品,跟團遊、自由行、門票、郵輪等。
從人均消費指數看,報告根據用戶調查統計,2016年遊客在攜程網上報名旅遊,每次人均消費超過3000元。2016年我國網絡旅遊消費最高紀錄是攜程旗下鴻鵠逸遊推出的“頂級環遊世界80天” 旅遊團,人均消費138萬。消費最低的訂單是1元門票。
攜程報告顯示,消費者的在線預訂習慣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從跟團遊、自由行等打包產品的在線訂單看,遊客中60%以上通過攜程APP預訂支付,相比前一年大幅增長。門票、玩樂等產品,90%以上通過手機端下單。
消費總額上海排第一、人均消費北京奪冠
哪些人群更熱衷旅遊?
報告顯示,目前旅遊主力是60後到90後,其中70後消費能力最強,預訂攜程度假產品的平均訂單金額最高;其次是60後、80後。這說明有錢有閑的中老年人士、高收入階層旅遊消費最給力。90後、00後的年輕一族,則是增長最快、網絡旅遊最活躍的群體。
2016年最高紀錄是,一位遊客預訂攜程國內遊、出境遊產品出遊超過20次,一年用在旅遊上的時間達100多天,可謂“旅遊帝”。
從在線旅遊企業的情況看,2016年旅遊者年齡最大的達101歲,乘坐郵輪去日韓旅遊。
哪些城市的市民旅遊消費多?
攜程旅遊報告的2016旅遊消費城市排行榜顯示,從度假產品的訂單金額看,2016年旅遊消費總額前20名的城市為:上海、北京、廣州、成都、杭州、深圳、南京、天津、武漢、重慶、西安、昆明、長沙、廈門、沈陽、鄭州、濟南、青島、哈爾濱、合肥。
值得註意的是,報告顯示,2016年人均旅遊消費城市排行榜前20為:北京、上海、沈陽、溫州、大連、烏魯木齊、長春、蘭州、濟南、銀川、南京、呼倫貝爾、杭州、天津、寧波、無錫、福州、鄭州、武漢、泉州。
北京人以平均每人每次旅遊花費超過4100元位居第一,上海以3892元居第二。隨著二三線與中西部地區出境遊的快速發展,沈陽、溫州、大連、烏魯木齊、長春、蘭州等城市躍居人均消費榜前列。
泰國成出境遊大贏家
從在線旅遊者的花費看,中國遊客越來越熱衷出境遊。從攜程旅遊的統計來看,2016年,超過65%的賬單花費是出境遊,35%是國內遊。
中國遊客被稱為“移動的錢包”,去哪些國家旅遊花費最多?報告根據業內規模最大的攜程出境遊訂單數據,發布了2016年中國遊客花費總額最多的十大出境目的地國家和地區依次是:泰國、日本、韓國、美國、馬爾代夫、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意大利、馬來西亞。
其中,距離中國最近的泰國、日本成為大贏家。以泰國為例,去年攜程用戶花費了數十億元預訂泰國遊產品出行。泰國統計顯示去年中國內地遊客達到877萬人次,帶來4392億泰銖(約合856億元人民幣)收入。預計隨著簽證便利、航線增加、網上產品豐富以及性價比高,國人會越來越傾向於出境旅遊消費。
攜程國內遊度假產品的數據顯示,2016年旅遊消費總額前10的國內目的地為:三亞、昆明、麗江、九寨溝、廈門、北京、桂林、成都、上海、廣州。總體看,環境與氣候好、具有休閑度假特色、適合一年多次出遊的目的地,花費相對更高,特別是海南、雲南、四川,國人最熱衷掏腰包去旅遊。攜程每年組織赴三亞的遊客高達幾十萬人。人均金額大部分在3000元到6000元之間。雲南也是最熱門的目的地之一,攜程組織的跟團遊單月最高達2萬人。
2017年,國民在旅遊度假上的花費還將更上一層樓。根據國家旅遊局的數據,報告預計2017年全年我國國內遊、出境遊將突破50億人次,其中國內旅遊48.8億人次,出境旅遊1.23億人次,國民在旅遊上的花費也將首次突破5萬億元的新紀錄。各大在線旅遊公司將分享數千億的大蛋糕,掘金國內遊與出境遊市場。
1月16日消息,據新華社報道,上海迪士尼項目開園7個月來取得了一張優異“成績單”:截至1月中旬樂園接待遊客人次已將近600萬。
上海市政協常委、上海申迪集團董事長範希平16日對記者說,開園7個月來,中美合作方對目前上海迪士尼取得的各項成績表示“符合預期”,未來還將不斷提升園區現場管理和服務品質,滿足中外遊客不斷增長的多樣化需求。
在政協上海市十二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範希平委員就上海迪士尼運營狀況進行了簡要介紹。據了解,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迪士尼入園遊客達560萬人次,已成為全球迪士尼旗下各樂園遊客人次最快突破500萬的樂園之一。
來自第三方的遊客滿意度調查顯示,選擇“非常滿意”和“滿意”的遊客相加,達受訪遊客總量的八成。此外,開園以來,迪士尼配套酒店客房的入住率超過九成,中文版《獅子王》演出場次超過220場,刷新了百老匯單部音樂劇在中國大陸駐場演出的場次紀錄。在中外旅遊業界,上海迪士尼不僅收獲了好口碑,其多個景點及“夜景秀”還榮獲國際大獎。
範希平認為,通過各類數據分析,開園7個月來,上海迪士尼的整體表現符合中美合作方預期。他說:“過去7個月來,我們共同收獲的、最重要的是——信心。其一,信心來自於中美合作方時刻密切配合,使雙方對‘原汁原味迪士尼’和‘別具一格中國風’的完美融合充滿信心;其二,信心也來自上海本地消費市場和中國整個旅遊市場的積極反應,未來中美合作方還將不斷努力,提升樂園現場管理和服務的品質,進一步探索‘迪士尼標準’與‘上海最佳實踐’的有機結合之路。”
上海迪士尼項目於2011年4月8日開工,2016年6月16日樂園和度假區正式運行。
1月17日消息,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觀光廳今日發布的訪日外國人消費動向調查顯示,2016年訪日遊客的旅遊消費總額累計達到3.7476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80億元),比上年(3.4771萬億日元)增加7.8%。從全年的數據來看,創出了歷史新高。
按國家和地區來看,中國大陸遊客消費額占整體的39.4%,占比最大。消費額增長4.1%,達到1.4754萬億日元。中國臺灣遊客的消費增長0.7%,達到5245億日元,而韓國增長18.9%,達到3578億日元。另一方面,人均消費額下降11.5%,降至15.5896萬日元。中國提高關稅和截至秋季節前後的日元升值構成壓力。
同時發布的2016年10~12月訪日外國人消費動向調查顯示,訪日遊客的旅行消費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1.3%,達到8922億日元。此外,人均消費額下降12.2%,為14.7175萬日元。按國家和地區來看,中國大陸的旅遊消費總額為2926億日元,下降7.3%。中國大陸的人均消費額下降21.6%,降至21.4136萬日元。
北京時間2月8日,華特迪士尼公司公布了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2017財年第一季度報告。在第一財季,華特迪士尼公司營收為147.84億美元,凈利潤為24.79億美元。
值得註意的是,迪士尼方面透露,上海迪士尼樂園迄今已接待遊客超700萬;新春期間幾乎每日最大承載運營。
華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艾格在電話會議中重點提到了上海迪士尼樂園:“隨著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開幕,我們在2016年最大的成功之一來自樂園和度假區。上海迪士尼樂園最近在與遊客共賀中國農歷新年期間展現了其巨大的受歡迎程度——在幾乎整個新春假日期間,樂園都以最大承載量進行運營。這一財年中的兩個高峰季過去後,迄今我們已接待超過700萬名遊客。我們對於這樣的表現無比激動,樂園有可能在開幕一周年之際累計接待遊客超過1000萬名。上海迪士尼樂園持續快速增長的人氣、極高的遊客滿意度、以及中國農歷新年期間的巨大客流,進一步增添了我們對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在本財年實現當年收支平衡的信心。”
羅伯特·艾格進一步表示,樂園和度假區業績優秀,而影業在去年取得破紀錄票房後,繼續在2017財年給全球觀眾帶來了三部熱門電影,其中包括今年首部10億美元票房大片《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
“伴隨著我們久經考驗的成功策略及無與倫比的品牌和人物系列,我們對公司長期創造顯著價值的能力極富信心。”羅伯特·艾格說。
據悉,星球大戰主題園區定於2019年在加州迪士尼樂園及華特迪士尼世界好萊塢影城開幕。2017年將迎來即於3月17日在國內上映的迪士尼真人大片《美女與野獸》、漫威《銀河護衛隊2》、《加勒比海盜5》、迪士尼·皮克斯《賽車總動員3》、《雷神3》、《星球大戰8》等電影。
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指出,華特迪士尼公司這幾年的業績壓力其實並不小,雖然電影業務表現不俗,但是市場整體競爭已經很激烈。
“不過上海迪士尼樂園的開業的確給迪士尼公司帶來了新亮點。根據目前其公布的財報來看,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有超過700萬人次進入上海迪士尼樂園遊覽,那麽可以預估該樂園有望在第一年達到1000萬人次的客源量,這個數字也是之前對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客源預測數據。關鍵是該樂園還拉動了更多其他相關衍生產業的消費。”趙煥焱認為,主題公園的價值曲線在開業之後的幾年會逐年下滑,因為如果沒有新項目則無法吸引回頭客,這一問題在很多本土主題公園有所顯現。
“迪士尼在東京的項目回頭客就很多,這需要依靠項目更新和遊客強烈的內心文化認同感。所以上海迪士尼如果要保持高客流和良好的業績,則必須註意新項目的建設以及打造優質內容來引發客人的內心文化認同感。”趙煥焱坦言。
2016年香港旅遊業表現低迷,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也不例外。據新華社報道,香港迪士尼樂園20日表示,樂園2016財政年度凈虧損1.71億港元,為連續第二年虧損。同期入場人次為610萬,同比下跌近10%,其中香港本地遊客及內地旅客人數均出現下跌,但國際遊客有所增長。
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當日召開2016財政年度業績發布會。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行政總裁劉永基表示,2016財政年度期間,樂園業務收入為48億港元,凈虧損1.71億港元。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7.15億港元。
面對接連虧損,香港迪士尼樂園積極應對:全球迪士尼樂園首個以漫威為主題的遊樂設施已於上月開幕;“探索型”的度假酒店將於4月迎客;《冰雪奇緣》的城堡也在擴建當中……諸如此類的全新項目都將在2017年陸續登場。
根據迪士尼樂園發布的業績公報,香港迪士尼酒店入住率維持近八成。為吸引更多遊客在樂園停留更長時間,樂園度假區第三間酒店——迪士尼探索家度假酒店將於4月30日開幕。
新開張的酒店將以“探索”為主題。酒店樓高7層,共有750間海景或園林景觀客房,新酒店價格從2200港元起,4個主題庭園設計各具獨特的異國色彩。
除了新開張的酒店外,上月開張的全球迪士尼樂園首個漫威主題遊樂設施也賺足眼球。劉永基表示,該遊樂設施在港正式開幕後,顯著推動了農歷新年假期遊客數量的增長,樂園入場人次同比增加13%。
據了解,漫威主題遊樂設施主要包括“史達科技展”和“鋼鐵俠飛行之旅”。其中,“史達科技展”主要呈獻各項史達工業的科技發明,包括鋼鐵俠戰甲、防衛科技建設、“方舟反應爐”和“鐵甲號”飛行車等。
“鋼鐵俠飛行之旅”則更為刺激,香港迪士尼樂園團隊花了超過3年時間構思和打造,將香港元素貫穿於整個遊樂設施。遊客戴上“智能眼鏡”,登上飛行車後,就可以與“鋼鐵俠”穿梭於西九龍及香港鬧市,並飛越青馬大橋、維多利亞港等多個香港特色景點。
此外,香港迪士尼樂園已提出109億港元的全新擴建發展計劃建議,正待特區立法會審批。計劃包括增建漫威超級英雄及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兩大主題區,擴建城堡及廣場,推出日夜兩場全新匯演,探險世界也會加設新體驗。
香港迪士尼樂園計劃由2018年開始至2023年,幾乎每年都推出新元素以吸引遊客。在擴建及發展計劃完成後,香港迪士尼樂園的園區數目會由7個增至9個,而設施的總數則會由約110項增加至超過13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