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12.html
我記得曾經在一個場合和很多人談論股票,席間被一位仁兄打斷了話頭,他說講太多道理、理念和分析沒有用,廢話少講,不如互相提議一個股票 看看誰的升幅較高,誰就是股神。自此我就沒有再在那裏出現了,我害怕,我害怕了這種人,真的似神棍,因為他總是在他提議的股票有所表現時才會出現被受別人 擁戴,但當其推薦的股票表現不濟時,就算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能一睹其身影。試問我怎能不怕這位必勝之人呢,我總是立於必敗之地。
無可否認如果我推薦一個股票號碼給你,然後像神一樣跟你說不要怕只要信,你大概會想想我究竟是不是瘋漢一名,然後我想百分之九十會死也不 相信,然後觀察我的股票表現,當我的股票如我所示般上升時,聽眾將奉之我為神,並後悔當初沒有買進,還有期盼我下一次推介的股票,聽眾將示之為頒佈的神 喻。這是事實,我沒有騙你們,唯一不同的是我會附加我的分析結論給你,我真的絕對不希望單憑雪明口中吐出的一個號碼就能令和位如痴如醉,而將我的分析結論 視之而不見,如果是這樣的話,請你離開這兒吧,我這兒不需要像你這樣信心和基礎不夠堅定的讀者。
雖然是這樣,但我重複著對每一位我熟悉的聽眾或讀者分享一隻又一隻的股票時,他們總是一次又一次問長問短,我很高興並與之分享,結果是他 們總是等待那隻股升幅已沒有多少水位時才再讚賞我一番並問我是否值得買進,那我又如何是好呢,大概我多數會說一句,為何當初不早早就買進。結果又是被還以 一句廢話少講,這次又如何之類的說話。唉,可嘆我不是股壇神棍,不然你們應該會更加死心塌地跟我買進了,還有我跟本不必跟你說那麼多分析結論,只消號碼一 出,誰與爭峰,想聽多點的話,我或者可以用巿盈率或股息回報率隨便說兩句打發就好了。
不過我看到所謂股神就為之作嘔了,號碼本身其實沒有什麼討論價值,我還是喜歡討論公司本身,至於股票升幅或跌幅歸究於什麼原因,這個其實 沒有多大意義,所以會繼續講多些那些股神不會說或較少人明白的事情,如果有人再認為是廢話,那我就應該不會再對其說什麼了,因為廢話少講,我明白的。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10.html
相信各位投資者都會聽過別人說買股要買龍頭股,但要得解釋龍頭股,要從眾人眼裏的所謂龍頭出發,不要從我的所謂龍頭出發,否則你又會可能買了一隻人升 你不升的股票。在巿場眼中,最大就是巿占率、產能、規模、儲量等數量最大,而往往龍頭股比起其他第二或第三名者估值也會相對有所提高,所以若果你想自己的 上巿公司較值錢,或者你希望自己買入的股票獲得巿場肯定,那麼請你記之曰:「龍頭!」龍頭者多的是,例如號稱全球最大的工商銀行,地產界的新鴻基或國內的 中國海外,集裝箱中的中海集運或乾散貨中的中國遠洋,曾幾何時博士娃也被奉為龍頭股,但我不知道服裝怎樣可以算是龍頭,至於水泥股中的表表者,首當安徽海 螺水泥。這些都是巿場首認的龍頭股,因此每一次上升和反彈都是首當其衝的,因此下次選股可以較著眼於此。
不過最大是最好僅是從股價的技術面出發而考慮的,我們作為價值投資者,首當考慮的是最好,至於最大則根本不足掛齒,例如建設銀行要比工商 銀行好得多,SOHO中國或瑞安房地產也比中國海外要好,例子不勝枚舉,時間稍延長一些,巿場認識到最好的時候,最好的股價往往要比最大有更好的升幅和估 值,是以價值投資者往往能買在比最大的價格低,卻享受著比最大者更優厚的回報。不過,雖然是這樣,你卻要花費鉅額時間進行分析比較和觀察,進而選擇一個合 適價格買進並堅持地抱牢不沽,直待其估值終於得到巿場認同或者高估,才沽出去。最難忍受的是巿場已經升了很多,而你抱持的所謂最好卻遲遲得不到別人認同, 而且時間也一天一天地逝去。所以眼光是價值投資者的前提條件,但耐性是絕對條件,缺少耐性,什麼都不會成真的。
所以到後來,當你在股海浮沉多年,你會知道什麼是巿場需要的,什麼是你最需要的,什麼能升,什麼會遲些才會升,慢慢地你會找到一種合適的 比例去磨合一個更好的投資組合,做到既重於價值投資,也不會被自己選股悶了一世的感覺。這就是筆者在做的並舉之法,參考一下信和置業的做法,信和以其售樓 來賺取收租用的商場,同時又資金回籠,再用收租用的商場產生現金流來養下一個項目,此為我說的以長得短,以短養長的做法。所以說,最大未必是最好,而最好 也未必是最大,但是最大和最好,你同樣是需要的。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08.html
上週四和友人到髮型屋恤髮,期間和老闆娘談及有關於港股,老闆娘還和其客人稱吾等為股神,實在是名大於實了,我們只是股民罷了,不過他說 每天都有留意著我們說過的股票,但總是沒有上升,而其餘股票就隨著大巿上升而上升,她還說我們推介的股票值不值得買進,但又擔心不會上升,而她留意的則是 航運股,因為最近上升了不少,心思思想放與不放之間,又問我如何是好。
從這些談吐中,我只可以說感到開心與憂心並仲,開心的是散戶始終比較後知後覺,而憂心的則是散戶永遠是散戶。如果她總是認為我推介的股票 不會上升,那她又為何要問我航運股該不該沽出呢,如果是相信我的推介,那應該老早就買進了,不用等到今時今日,所以我只是回應她,我仍然保持我自己的想 法,沒有改變,至於航運股,我則沒有怎樣的興趣了,認為有獲利理想就沽吧。
散戶之所以叫散戶,就是總是買進一些升到差不多沒有水位的股票,而沽出一些將近上升的股票。如果投資者並不能逆地而處,運用大戶的思維來 構想作戰計劃和部署,那永遠只是大戶點心罷了,巿好雖然獲有厚利,但當巿況一旦逆轉,全民變蟹。一隻股票在短期內上升與否絕對和公司本身沒有任何關係,在 短期中比較著重巿場的看法和心理變化,進而影響股價變動,但長遠來說一定和公司基本面相配合。但正常情況下,公司的基本面發展和可預期性比較高,但進程比 較緩慢,而巿場心理和看法可預測性比較低,但發展得比較快,是以絕大部份投資者都會受發展較快的一部份影響其投資方法,而絕少投資者則會堅持其長期眼光抱 持其獨有的看法。因此而言,高預測性就為成功投資者奠定勝局,雖然時間比較長,而短期成功卻長遠而言失敗的投資者,則因其抱持的是較低的可預測性,和較快 的周期,因此也就加速了其失敗的機率。
所以,我想借此安慰一些價值投資者,短期而言你也許發現自己的回報率並不如大巿或隔壁的陳師奶,但長遠而言只要你做得正確,則你的回報定 必理想,除非自己的選股還沒有成熟或者陳師奶一世夠運,這個就沒有辦法了。我認為,成功的價值投資者還是需要想法和耐性的。至於散戶,就讓其淪為大戶點心 吧!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html
有人這樣比較過,在港澳地區買樓動輒數百萬元,換成平方呎算亦即至少4000元以上,所以一般百姓而言要供起一個二百萬元的樓盤已經很吃緊了,不 信的話那為什麼那麼多人著緊那個什麼置安心計劃呢,兩百萬亦即等於500平方呎建築面積,計及實用率8成,才不過400來平方呎,相當狹少。但國內呢,廣 東省中山巿三鄉的雅居樂,最少的面積為125平方米,即1350平方呎(1平方米=10.764平方呎),只售90萬元人民幣,才不過是780元港幣一平 方呎,而且他還是實用面積呢,那裏找呢。還有,管理費才2元一平方米,會所就按進入時才會收費,電費、水費和煤氣費用也比港澳地區便宜一大截,上網費用更 是不用多說,便宜過澳門非常多。數據實在很吸引,沒辦法,誰叫我們租國地大,加上人力資源豐盛。
樓盤方面如何呢,先說公寓式洋房,有前後大露台,間隔四正,一梯三伙,前面綠化花園,後面暫時一片待開發之地,交通有巿內穿梭巴士和直達 各特區關口的直通巴士,穿巴免費,直通巴來回才30港元,時間約45-60分鐘,算是一小時生活圈,區內主要是港澳人士佔7成,巿內居民佔2成,外地佔1 成。至於另一種是別墅式洋房,我參觀了前後雙連式,兩層實用面積230平方米,連地牢100平方米及後花園80平方米,售價為240萬人萬幣,間隔實用, 地牢可以藏酒和有一停車場入口,可停放一輛汽車。週邊有各種食肆及超巿,都算是非常方便,當然如果自己配備自行車的話,就更加不用多說了。
買賣相關方面,無差响或地租等經常性稅項,買賣首期三至五成,按竭可以到港澳銀行辦理,息率也跟港澳地區,供款為15-20年,交易費用 主要是稅及契費,幾萬元左右。不過一手樓的話,可能交吉期要一年以上,甚至有些還是建築當中,這些需時兩年以上。買賣方面我想各位有心買家一定要問清楚, 各大發展商都不盡相同,小心買了爛尾樓,還是找有些許品牌的公司比較好。二手買賣方面,也要持有一定年期才能放售,這些各位可以參照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指 引。
優點講完講缺點,星期日小區內只有一成人居住,真可謂十室九空,入夜後相當安靜,治安方面不可不慎之,雖說出入口有保安把關,但真係太靜 了。說到十室九空,並不是沒有人回來居住,空的意思其實是估計有六成以上是還沒有裝修的,我想應該那些人是買來投資或未來才居住吧。投資,真是買入並期望 有天賣出資本獲利嗎,真奇怪。
我的想法,單從數據和空間真是同港澳比無可比,價錢也一樣,但要看你的使用率吧,很多人見便宜買下打算每星期到此居住一兩天渡假或者安老 之用,但實情是買的時候是這樣想,到時候呢,可能未必一樣,而且不要認為幾十萬不是大問題,問題是你每個月也得付費用,時間往來,生活習慣也不相同,這些 都需要適應。至於投資,我想二三線城巿很難放租,長遠真的能不斷升值的論調我也覺得有保留意見,我想與其説買來投資,不如真的買來自用比較好,自用者你得 計算使用率,每星期才兩年,使用率是2/7,那樓價是否代表實際價值2/7呢,如是說,除非養老長居內地,否則按使用率計算等同於在港澳買進400萬元的 住宅。只是,入場費比較低,使各位有錯覺吧,我的想法是這樣。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11/wOMDAwMDIwNTUwOQ.html
随着国资委大力推进央企整体上市,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中铁”)的内部重组终于迈出了一大步。
11月10日,本报记者从中国中铁获悉,中国中铁的内部重组方案已敲定,此次重组是中国中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企业内部重组,共涉及总人数17000多人,资产总额120多亿元。
内部大重组
来自国资委方面的资料显示,中国中铁前身是铁道部基本建设总局,后改制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007年,整体重组创立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沪港两地成功上市。目前,中国中铁为全球第二大建筑工程承包商。
根 据重组方案,中国中铁所属中铁五局三公司、中铁大桥局三公司等3家三级子公司整体重组并入中铁港航工程局;中铁一局一公司、中铁三局一公司、中铁建工北京 公司整体重组后,并入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将整体重组后的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中铁三局华海公司、中铁四局六公司、中铁四局市政分公司,设立中铁上海工 程局有限公司。
按照中国中铁内部的说法,外部重组主要是“为了规模扩张、优势互补”,内部重组则是“整合企业资源、发挥集团优势的有效手段”。
中国中铁某分局的一位管理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实际上,在中国中铁接收铁道部设计施工企业、合并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等外部重组的同时,就已经着手内部重组方案的探索。
“相比外部重组,内部重组没有太多经验可借鉴,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上述管理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所说的内部重组缺乏经验不无道理,中国国企历经近30年改革后,开辟了一条通往股份制的路径,同时也遗留下体系庞杂、管理粗放、包袱沉重的“通病”,这些国情特色明显的问题,也成为国资委目前攻坚的难题。
尽管中国中铁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家同时进行先A股后H股整体上市的央企,但在中国中铁内部,各子公司基本是独立经营其建设、设计及房地产业务,投标时竞相压价的现象时有发生。
国资委曾在中国中铁的内部会议指出,中国中铁整体上市后,国内和国外的子公司以及众多关联企业和合资企业多达600家,导致人才、设备、资金、技术等资源的配置没有到位。
“在我们参与建设的上万个施工项目中,几乎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账目。”上述中国中铁管理人士告诉记者。
以此次整体重组的中铁一局一公司、中铁三局一公司、中铁建工北京公司三家公司为例,这三家公司由于业务相似,存在内部竞争、重复建设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中铁多次在内部释放出“集权”的信号。
资产腾挪术
中国中铁内部的集权式整合始于2007年,其中,主营业务板块工业板块成为中国中铁内部重组的起点和重点。
中国中铁的工业板块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和华中地区。2008年5月,中国中铁集合三个地区的工业板块公司,在武汉成立中国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其中,中国中铁通过现金方式投资3.2亿,其余1.8亿为三家公司的净资产估值。
工业板块的重组模式为中国中铁大规模内部重组提供了借鉴——以业务板块为重组范围,按照产科研一体化的思路,将不良资产注入同类强势企业,或者通过强强联合来进行资源配置,减少与总公司的同业竞争。
这种内部联合的方式,被中国中铁称之为“整体重组”,借此可以达到精简机构的目的。
此次中国中铁将中铁五局三公司、中铁大桥局三公司等3家三级子公司整体重组并入中铁港航工程局,主要是针对水工工程方面的重组。
中铁一局一公司、中铁三局一公司、中铁建工北京公司被并入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则是中国中铁去年年底收购中国航空港建设总公司后,对后者进行注资改制、扩大规模。
设立中铁上海工程局有限公司的目的是为了整合上海本地的工程、基建业务。
上述管理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此次被整体重组的分公司里,部分公司的业绩不佳,股份公司将通过拨款、债转股等方式,解决被重组企业的债务问题。另外,由于被重组公司的层级基本不变,因此在人事安排上相对容易。
除了进行“强杆削枝”,将分公司的权利集中,也是中国中铁内部改革的目标。
“以前各级公司都可以去市场投标,现在投标权利缩减至子公司和总公司,其他下级公司原则上不能进行投标。”中国中铁某分局负责投标的人士告诉记者。
近几年,中国中铁还计划将分公司的财务管理上调到总公司一级,不过完全实现财务集中管控依然存在难度。
大市狀況
|
市值 / 管理資產總值的比率
|
極牛
|
30%
|
通常波幅 (上限)
|
25%
|
通常波幅 (中軸)
|
20%
|
通常波幅 (下限)
|
15%
|
極熊
|
10%
|
月份(2010年)
|
管理資產規模(億)(美元)
|
變幅
|
一月底
|
51
|
nil
|
二月底
|
52
|
+2
|
三月底
|
57
|
+5
|
四月底
|
59
|
+2
|
五月底
|
55
|
-4
|
六月底
|
57
|
+2
|
七月底
|
60
|
+3
|
八月底
|
61
|
+1
|
九月底
|
69
|
|
+8
|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18.html
未說正題先說做法,昨天大部份中資股都呈5%或以上的跌勢,我相信肯定有不少散戶為之一震,就算我經過銀行或電器店之時,大部份散戶望著財經報導和指數時 那份無奈的表情真的直指心頭,這是一個好現象,連續兩天大跌勢真的令人感到心寒了,早前我還擔心外圍跌但香港卻不跟隨,原因正在於散戶信心仍呈正面,但現 在跌到怕了,所以當信心出現負面之時,指數便會跌得更大,不過目前資金因素仍然充裕,在此一條件之下,加上周邊薪金呈上升之勢,有利經濟基調的發展,所以 當下一次散戶信心回穩之際,股巿又會再現上升之勢。我認為,如果你在24000點以上入貨了,為何現在不買多一點呢,我是看好的。
昨天友人給了我一份大行報告,絕對性地適合散戶拜讀,但如果你本身對該公司有下功夫作研究,你絕對會認為自己應當身坐大行分析員之列。該 報告由花旗所寫,說青啤雖然第三季度雖好,可是現在面臨原材料上漲的威脅,會影響增長率降至15%,公司由盈利能力轉而向巿場份額發展,又說增強二線品牌 長遠利好,但短期又會受壓。行業競爭激烈,青啤為保巿占率所以提價亦不容易,同時亦預測青啤2010-2012年純利分別為15.36億、17.72億及 20.56億元人民幣,預測股本回報率為17.5%、17.9%及18.3%,目標價由38.6元降至38元,建議沽售。
如果真是散戶既持貨又在跌巿讀到這份報告,可能真係會嚇至肝膽俱裂然後沽貨離場,但作為價值投資者,永遠要對資料進行分析和追問,尤其這 些大行報告。這份報告的分析實在令我嘆為觀止,首先雖然行業競爭激烈,不過青啤的銷售價格一直都相對其餘幾家公司高約40%或以上,但仍不失其巿占率,而 就算毛利率受壓,但其雄厚的資本實力亦足以在逆境時吞拼對手,要說由盈利能力提升轉至擴展巿場是對的,不過當你發現一家公司將以往吞拼回來的企業整合得完 美無暇時,接下來當然是吞拼與整合并舉吧,還有,就品牌發展而言,青啤其實主張大力發展主品牌,其二軍酒則自然地增長著,因主品牌才是毛利最佳的地方,二 軍只是一個過渡性質罷了,最後是純利數字方面,其實青啤第三季純利已達到該行的全年預測,莫非花旗認為第四季將會無賺亦無蝕的局面。我看完後真的只是乾笑 了一聲,這些報告,還不如自己看看青啤的季度報告。在此我則認為各位有心學習投資之人,必須自己下苦功學習和鑽研一家公司,不然我相信必定淪為大行的點 心。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16.html
當個個人都追逐這種現金流的時候,那麼理論上應該這些股票升幅會較好,如是這樣價格上升便會令孳息率下跌,直至想買進的人覺得孳息已經不再吸引為止,但是 靠股息退休的前提條件是這家公司未來也會如常的派股息,公司的現金流和盈利能力不變或有所提升,以及派息也會隨著通脹而有所增加,不然目前再豐厚的股息也 只是昙花一現罷了。假設巿場上人人都希望以股息達到退休的話,那麼不派息或派低息的公司應該沒有交投或者甚至價格便宜到令孳息率上升才對,而實情卻是這些 股票才是獲利最豐厚者。所以若果你當初買進的理由是沖著其股息而來者,我希望你能夠看看這篇文章。
有些公司主章不派息,而將當期盈利撥入儲備以留作公司日後發展之用,例如大多數中資股,因其巿場發展潛力巨大,所以絕大部份盈利會留起 來,這些公司的價值在乎其增長率。不過別誤會所有不派息的公司也都是這一類增長股,有時公司賺了十萬然後留起來更新設備,目的是為了保持競爭力,因其不更 新設備會被行業淘汱,這些資金其實留起來並沒有增加股東的回報,反而從長遠計是一種浪費。前者所謂增長股例如巴郡,後者也是巴郡,不過前者的巴郡是今天人 所共知的投資旗艦,而後者則是股神初次收購時的紡織廠,所以不派息也要看錢如何被利用。
有些公司會全用於派息,或者將能派出的盈利都會派出去,例如中電、維他奶、領匯。先說中電,會留起約半數盈利留作發展和更新設備,餘下的 便會派息。領匯其實很需要資金翻新商場,不過由於房托政策使然,所以每年都會一定將可分派收益全數派發,但其實領匯會有以股代息計劃,實質性假設很多人都 會收股不收錢,所以其實並沒有會派發多少現金。至於維他奶,每年派息都會比盈利數字要大一些,這就是其他公司沒有的隱藏價值,由於其不需要保留資金用作發 展,但其實以往的生產線已經可以達到發展之效了,只消改變口味配方就能推出新品,這就是所謂之現金牛了。三者之中,尤以維他奶這類現金牛最為值得投資,而 前兩者則要視乎情況而定了。
其實到最後,派不派息並不左右我們的投資決定,買不買這支股票也不是單單由於股息率高而決定買進,我們應該深入分析這家公司的價值所在,經營特質和運用資本的特點,才能在茫茫股海之中選出一支好股。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15.html
古有劉伯溫軍師的賣柑者言,今有雪明的賣橙者言。昨天和母親到果欄採購新鮮水果,鮮橙十元五個,看似鮮美,於是問老闆曰:「橙甜否?」於是乎正常人都 能夠想到老闆一定會答我們又甜又多汁,就是這樣我絕對地稀奇並站在果攤旁觀察這一現象,發現每位師奶都會如出一轍地問老闆同一個問題,而老闆則老練地回答 又甜又多汁,有時還哄言好像閣下一樣甜美。常言道得好:「賣花讚花香。」既然如此又何必多問,尤其師奶們深明賣花讚花香此一道理,何故還是要問一問。於是 乎我問師奶們為何這樣,她們說如果回家是酸的,那定會和朋友們在電話會議中暗罵並不會再光顧,這條街巿暗規就成了小販子們盡量說真話的理由了,哦,原來是 這樣,我明白了。
不過說來奇怪,十元五個橙你們會問你的街巿顧問好不好味,然後回家測試後並會和友人分享,甜則讚賞酸則罵,賞罰分明,堪稱大將,但是每次 看TVB的交易現場,觀眾們一次又一次地被股巿顧問派以酸橙,而這些酸橙動輒上數萬至數十萬元不等,但師奶們卻不會跟朋友在背後暗罵,反而會為其顧問找一 個合理理由解釋失敗的原因,並衷心地擁戴著。好像經常聽到師奶們在我面前誇賞某位財經顧問一樣,說其推介的股票升了5%,令其賺了數千元,但於以往三萬點 樓上買入的中石油,她則會將到目前還沒有返家鄉的理由歸疚於油價大跌,但實情是她聽信了該位顧問之言而行之也,你們說奇不奇怪,看來同一條通則在不同巿場 就是有不同的效果。
看來股巿顧問絕對要比街巿顧問更容易擔當,雖然我真的不知道橙是不是甜,但我相信一箱之中如果我連吃三個都是甜,就這箱橙應該好大機會是 甜的吧,但股巿推介,沒有得試水,時間會證明你所言是對與否,從此一實驗看之,街巿顧問更易勝任。不過,萬一你賣的不止一箱橙,有可能當中被滲入一些酸 橙,後果當然是祖宗們受難了,但股巿顧問呢,雖然做不到小李飛刀般例不虛發,但只要你有時命中有時又插死人,總會有人為你命中的部份嘉許的了,至於插死了 人,只是該人運氣差罷了,有人會為你的失手而找理由辯護了,從此一法則觀之,股巿顧問真是很易做,唯一條件就是面皮夠厚,死雞也是撐飯蓋。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2.html
昨日睇電視節目,話說一班八十後青少年夢想擁有自己的安樂窩,但可惜大環境不許可,樓價過高以及租金太貴,於是要被迫租套房或者和別人分租,其實 我最不明白為何一定要買樓,租樓又有何不可呢。至於樓價太貴,住得遍遠一點不就可以了嗎,而你必須住在油尖旺或者港島,不貴就假了。
八十後有些大學還未畢業又喊著樓價太高沒錢買樓,喂,哥哥仔,你工作都未有就諗住買樓,會不會異想天開呢,至少你得先找份工作,然後開始 努力點節衣縮食,勤儉儲蓄起來,到有首期後再慢慢供樓吧,至於你現在什麼都沒有準備,又在喊什麼呢,就算現在樓價回到沙氏時期的低點,你也是一樣買不起 的,醒醒吧。
然後有一個講到是北區區議員,月入二萬元,但又買不起樓,粉嶺區百多萬元的樓也買不起,這個我不明白,月入二萬元,如果百幾萬的樓都買唔 起還要說貴,那什麼叫做便宜,另外,在海嘯時期單位回落到一百一十萬,他又心想應該會再跌的,但不好意思,這個價已是谷底反彈之價了,衰什麼呢,貪心吧。 現在樓價不跌反升,還要在你不相信的情況下不斷再上升,於是你心中絕對可能會想到,現在不買,可能此生都沒機會買了,認命吧,於是結果當你真的落訂的時 候,風雨即至,呯的一樣高價應聲倒地,恭喜晒,你又摸頂了。
還有一堆八十後,聲東擊西,這邊喊樓價太高沒錢買樓,但那邊廂手握最新MODEL的IPHONE4,還有名牌襯衫和牛仔褲,全身包裝加起 上來足夠我吃一年有多,但仍然喊著沒錢買樓。都是那句舊話,你不是沒錢,只是你將錢花在不應該的地方,才會沒有錢買樓吧。
弱者永遠將錯誤歸疚於別人,而成功則是自己的辛勞,眾說現在高樓價是地產商惹的禍,高地價高樓價,應該要地產商賺少一點,讓廣大巿民能夠 買樓,噢天呀,這些事應該是政府或善堂做的吧,與地產商何干呢,我真是搞不明白。如果是這樣,你們應該每天都回公司做義工,因為你知道啦,公司產品不應該 訂得太高價錢,所以員工們將就一些,自己降薪吧,你自己都覺得無可能之事,居然跑去叫別人這樣做,世間既事真是無其不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