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成功貴在自省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3.html

 如果各位還記得自己每一次買賣的理由以及買入後和沽出後的後續發展情況的話,首先我恭喜你們,你們已經擁有了寶貴的成功的寶庫,如果能善加利用本身的記 憶,以及檢討原來買入和賣出後情勢發展和本身執行時判斷是相同或不同,然後加以改正,以達致近乎百分之百地準確預測後巿去向,以下將會為大家披露我以往一 些重要思想和買賣的行為。

        初次進場當然敏感度比較好,幾乎升跌一個價位已經心膽欲裂,對錢的發應太過緊張了,然後買進了建設銀行,至於買進的理由就是基本面很好, 而且相對交通銀行有更理想的數據而且估值更便宜,以3.2元買進後,突然整個巿況向下,因為美國加息,跌至3.03元,合計埋單連手續費虧蝕了1000 元,天啊,我平時節衣縮食,連食物都要最便宜的,怎麼這麼輕易就算了一盎官燕呢,唯恐再會蝕更多,於是止蝕。結果如何呢,如我買入時的計算一樣,不消一會 就到達五元的目標估值,我這次犯下了幾個大錯,第一是沒有判斷這次大跌是宏觀因素還是微觀因素,我太過關注價格了;第二是我對錢太過敏感了,以致我暫時性 的損失都覺得好像失去了什麼似的。

        第二個比較記得的是中國海洋石油,那時候人人都買進中石油,而我就是專門選擇沒有太多人買進的個股,於是我選擇了中海油,但往往巿場是炒 熱不炒冷,那管你是估值更低,巿場就愛追主流,此次我6.2元買進,但經常探聽報價,結果以6.25元沽出,賺少幾十蚊,天啊,雪明原來也曾經為幾十蚊利 潤而睡不著。這次的過錯其實也是對利潤太敏感,當然下跌時我堅信自己的信念了,但向上還是未得以免疫,結果沽出後股票如預期一樣升至8元,我知道我下次應 該放心坐著不動,直至升到目標後才執行吧。

        我一直對自己微觀分析感到自豪,但對於宏觀卻幾乎不通曉,直至海嘯時我也是憑著微觀心得跌逾半數沽出換馬,以微觀比較微觀,及後知道原來 即使微觀做得多好,只要宏觀一旦不配合,股價也會不理會你是好是壞,照單全收,於是目前而言我對利潤和虧蝕已經有一套法則了,至於分析時先微觀後宏觀,這 就是今天的我了。所以,你們其實需要做的是發現自己的問題然後糾正過去,否則你永遠不去問自己為何會虧損或獲利,那麼下一次你也會一樣不知所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02

整體策略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6.html

        一般投資者較著重每一隻股票的買入價與現價相對比是否值得沽出或加碼買進,不過有些時候除了這樣做,還得留意是否切合自己的整體策略。例 如投資者逢好必買,於是日子一久了組合便會百花齊放,不過問題來了,資金始終有限,一旦大巿回調,應該如何溝貨呢,你總不可能每一隻股都於約定價位向下買 進,因為受資金所限,你可能出現了的情況是能買A而不能再買B,於是由於過度的分散做成了把握不到向下買進的機會。另外一點是,當你認為巿況己屆高位以及 趨勢開始反轉之時,但持股卻又紋風不動未曾上升過,很多投資者也會說等一下子才算吧,結果調整浪來臨,又錯失一個買進的良機。

        為了每一隻持有的股票必須有升幅才沽出我想這種操作方法絕對很錯誤,當然無可否認有時候在你買進之時經過分析後認為低廉才會買進,所以才 會長期抱持直至價格反映有關價值,但是巿場實在太多股票可以買,一年之中也有幾個調整浪以及長期來說,譬如三至五年有一較大型的下跌浪,這些都是理想的買 入點,但如果你滿心是貨或者已經買進林林種種的股票後,如何溝貨就變得很難抉擇了。因此我認為需要做的是研究自己的整體策略,所謂整體策略就是說你要研判 自己希望能達成的年度目標增長率,以及持倉的百分比。

        例如目前而言我持倉水平不會超過百分之三十,因為我認為股巿已屆高位,但還會有多高我不知道,加上貨幣因素令自己暫時不能不持倉,所以約 定一個適合的持貨水平。還有每一次調整浪都會再研判一下三個月後的股巿應該會平穩還是向下,再將倉位加碼至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然後趁反彈沽出新增部位鎖定 更多利潤,從而降低本身核心持倉的平均成本。假若後巿真的如期下跌,譬如說調整30-50%,則我本身手持的現金可以購買原持倉的數倍股數,能夠向下買 進。當然核心持倉部份你也要考慮的可能是幾年後甚至十年後的長期經營因素和成長率空間等,以及公司在長時間內犯下大錯誤的機會率有多高,這是選擇的一個問 題。

        尤是這樣,在精選一堆你能熟知而且是充滿信心的股票,控制每一隻股票的持倉水平,還有從整體角度思考,配合宏觀大勢,適時調整現金和股票的持倉比例,一旦發現高位或者有機會反轉,即使股票還沒有上升,也可能需要沽出部份從而配合整體戰略思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31

理想的買入點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5.html

  我每天如常到一些財經網站觀看二十大跌幅股票及創52週新低者,也是希望某一天我心裏想擁有的股票無端百事來個急跌,於是昨天就給我機會買入了中國動 向(3818),真可謂好價錢3.86港元,對上一次想買入則是4.6港元,買入理由很簡單,一家公司並不需要在來年度再做無增長性資本開支的企業,而且 手握現金每股約人民幣1元,自由現金流又差不多人民幣0.2元,那麼我真是找不不到理由不買他吧。

        其下跌的理由層出不窮,例如下年度訂單增長率放緩,或者是陣前換帥,不過其新帥資歷遠勝舊帥,大行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什麼好的消息也 可以寫成負面,所以造成一天急跌至3.6港元收巿,噢,我的買入價也是早了些,但並不緊要,至少我本來就是希望接近這個價位買進的。

        我想說每一種股票都有其大跌的一天,如果你當初希望買進的理由沒有改變,以及公司和行業結構沒有什麼重大改變,那麼一個不知所以的大跌就 會造就一個最佳的買入點,你可能說這樣的例子並不多,但我跟你說例子其實在一年之中存在很多個案,關鍵是你能否在某一天得到大跌的消息的同時進行快速的審 查和分析,藉以在最佳時機買進,因為這種機本面沒有變得差的情況下大跌維持的時間相當短暫。

        例如股災是一個大環境下造就的理想買入環境,不過無可能每年都有一個股災的。而今年的例子則有比亞迪,騰訊,中國動向等,以我為例,我就 曾經買了騰訊和現在的中國動向,那時候騰訊傳出馬化騰做了大量期權,我已經忘記了是什麼,總之是要低位出清部份持股,這個消息令到股價大跌至近期權執行位 置,然後主席更揚言未來增長率會放緩,股價可謂雪上加霜似的下跌,不過我得認為主席做期權時的價位和環境跟今天不同,而且增長率放緩並不是停止增長或倒 退,放緩多少也是未知之數,但股價大跌加上公司回購,這不是一個買進訊號嗎,事實勝於雄辯,今天何價大家有目共睹。再來是中國動向,你會可能對其抱有和那 天的騰訊一樣看待,但我認為,這只是短暫的影響,我對其抱有信心,我買進並持有著,投以信心的一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32

義海豪情之股票風雲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29.html

  昨天睇到晴晴死都要死返去豬籠里,於是成班人坐三輪車返去,但最後晴晴死左係里口到,楊楊同晴晴坐在三輪車上不動幾乎數分鐘,其實我想問點解三輪車車 夫並不叫其下車或者剩勢跳錶,收多些錢,因為我們乘坐的士也會因為佔用車輛時間而需要跳錶吧,拍戲就不需要嗎。說笑吧,我這兒並非想交待劇情,我只是因為 這輛三輪車而找到了一個更能令人明白的股票定價的定義。

        其實一家公司的資產就等於車夫的三輪車,車夫就是總裁,只有當三輪車配車夫的時候才會達到最佳的營運效率和收入,而且一個好的車夫和一個 壞的車夫,能夠招來的生意成長也就不同,可持續性也不同,好的車夫生意長做長有,差的車夫客人們都說下次不用指意再光顧,好的車夫羸得別人的口卑,差的車 夫被人唱通街,好的車夫懂得維修和保養,延長車的壽命,從而減少重置和重大的資本開支,而差的車夫很快就要再買一輛車規換,增加現金流出。

        其實當你買一家公司的時候,資產、盈利能力、增長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競爭護城河、自由現金流等各重要指標亦都要參考,資產價值幾本上 你需要等一家公司清算時才會有其實質意義,否則幾乎是多項之中最不重要者,例如車夫的三輪車巿場價值為100元,車夫用它一年賺一萬元,IPO時定價為十 萬元,巿盈率為10倍,因此我們更加關心的是這位陀手會不會很快退休,或者說三輪車的競爭力將會是如何,十萬元之中的另外99.9%的溢價包含這位總裁的 經盈能力和品牌價值等。而經盈能力亦要和自由現金流對等,否則盈利數字只會是一個虛數。業務一定要有前瞻性和可持續發展力,否則過去的數字幾乎不具有什麼 參考意義。競爭力護城河指的是即使你的產品面臨巿場競爭,消費者仍願意在同一質量下以較高價錢購買或在同一價錢之下優先購買公司的產品,這就是品牌的護城 河,可能是幾於信心或者歷史緣由,例如大家熟知的L.V.和Lafite等。幾本上一家公司如果都具備各項重點要素,那麼請你抱持他並等待一個更好的價錢 或各項因素出現扭轉時才考慮出脫吧。

        巿場上很喜歡用ROE和PB來比較內銀股是否抵買,其實這兒要說的是銀行生意幾本上已趨近相同,但品牌優勢和陀手並不同,今日ROE高者 並不保證明年ROE一定會高,而單純PB也是一個沒有太多意義的數字,銀行業的關鍵仍在於放貸員的眼光和審慎程度,所以請大家多些比較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79

我的股皇 雪明資產管理世界

http://thesnowshine.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30.html

  真想說一聲自從我喜歡葡萄酒以來,我一直認為Lafite等波爾多八大庄才是最好的,原來布根地的DRC也很值錢,要數值錢的名酒實在太多,不過買名 酒基金好似有點怪異,買實物我又暫時不能一箱箱地買來存儲,因為儲存條件和資金的問題,另外交易的問題也都太煩鎖了,最後決定放棄了。從那時候起我無酒不 歡,劈如轉而研究威士忌和伯蘭地,從便宜的入手至到上千元一支的都有,後來也是價錢和酒友的問題,還有正值夏暑之時,啤酒真是深得我心,每天幾乎都與啤酒 為伍,例如百威、青島、啤京、嘉士伯等等,還有高級一點的白啤酒,正因如此我找到了一隻令我賺了很多箱啤酒的股票,一直有留意我文章的讀者肯定知道那一隻 吧。我幾乎都是在買我喜歡的產品同時也都會一同研究此家公司,如果條件許可,我會買進該公司的股票,有什麼比起在你消費的同時也保證增加業績更好的呢,我 想不到。

        但是我今天說的股皇,並非我手上持有的酒股,而是我望穿秋水卻能看不能買的酒股,那就是中國酒中之皇者,擁有國酒之稱的貴州茅台(上 海:600519)。有什麼了不起之處呢,首先是三高,高邊際利潤率、高資產回報率以及高現金流量,在我接觸它之時股價仍然是人民幣150元,截止此稿之 日已升至人民幣211.9元,我看樣子還是有機會漲下去的,不過資本利得並不重要,好股不應該只是幾十個百分比就能滿足的。應該明天起茅台和五糧液等大酒 就會再度提價,原因是成本上漲,其實提價也並不會阻止其銷情的,因為能喝此等白酒之人,絕非普通平民,所以消費者對價格的邊際性比較不敏感,另外,可能從 前喝開洋河大曲等白酒之輩,條件許可後也會轉而喝茅台或五糧夜,所以品牌的價值真是很驚人。然後接下來如果你有到過國內的宴會的話,台上必有三樣事物,長 城干紅、青島啤酒以及茅台(也可能是張裕、燕京或五糧液)。台下則是還有幾箱必備之物,當你看見別人茅台如水渴之時,你必定會興嘆為何當初不買進呢。

        可惜的是我並沒有機會也並不能買進貴州茅台,所以只能在此說了一個沒有意思的貼士給大家,或者冬天將至,買支茅台回家喝喝抗寒也都不錯的,只好如此,一醉解千愁,我發現股皇但不能買,你說愁不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80

中国历史上有谁征收过资产税? 吴晓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877cc60100nuww.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79

中海油拣食BP资产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04506&time=2010-12-04&cl=115&page=all

中海油入股阿根廷Bridas公司半年之后,收获意外之喜
《新世纪》周刊 记者 陈竹

 

  今年上半年以31亿美元入股阿根廷Bridas公司,中海油是期望以此为平台,拓展它在拉美的业务。当时谁也没想到,BP墨西哥湾深水钻井平台事故,会给中海油带来绝佳的时机。

  11月28日,Bridas宣布,拟以70.6亿美元价格,收购BP持有的泛 美能源公司(Pan American Energy,PAE)60%权益(不包括玻利维亚的资产),加上此前Bridas已持的40%股份,Bridas已全资收购泛美能源。这意味着,在 Bridas持股50%的中海油将间接持有阿根廷第二大油气生产商泛美能源总计50%股份。

  收购完成后,中海油的探明储量与平均日产量预计将分别增加4.29亿桶油当量 和6.8万桶油当量。中海油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华对这桩交易十 分看好,公开表示,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该交易都会为中海油带来益处。“PAE拥有世界级的油气资产组合及优秀的管理团队,我相信,此次交易后我们在 该地区的业务将进一步加强。”

  市场分析机构普遍认为,收购时机和价格对中海油颇为有利,当然,阿根廷的投资风险也不容忽视。

  鉴于阿根廷政府规定油气开采商的油价上限为42美元/桶,摩根大通报告认为,该项交易仅使中海油每股盈利增加约1%。

  这是中海油在2006年收购优尼科失利后,间接参与的最大一次海外收购。机会来得确实有些意外。

BP的失误

  4月20日,“深水地平线”(Deepwater Horizon)钻探平台发生爆炸,BP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约40英里外海域的Macondo油井漏油,11名工人丧生。这场持续了几个月的恶性原油泄 漏事故给BP造成了高达400亿美元的损失,BP被迫考虑在2011年末前出售其250亿美元至300亿美元的资产用来偿付。

  BP究竟会出售哪些区块,一直是市场猜测的热点。7月20日,BP承认将先期出售位于美国、加拿大和埃及价值约70亿美元的资产,接手人是总部位于休斯敦的美国阿帕奇石油公司。与此同时,市场也在传言,BP正考虑将在阿根廷的油气资产卖给中海油。

  8月上旬,本刊记者从中海油高层证实,中海油的确对BP旗下泛美能源资产深感 兴趣,双方正在紧张谈判。关键是价格。参照今年3月的市场行情,这 部分股份可能作价93亿美元。中海油希望尽量压低。中海油还要仔细考虑,由自己直接收购,还是通过其与布勒格罗尼(Bulgheroni)家族 Bridas能源控股公司(Bridas Energy Holdings,下称BEH)各持50%的合资公司Bridas来完成。

  如果直接收购,中海油将占有泛美能源高达80%的股份。这一度引起资本市场的担忧,投资者认为阿根廷业务回报低、监管风险高,过度依赖这一地区的产量和储量并非上策。

  中海油最终选择了更稳妥的路线,通过Bridas间接收购。为此,中海油全资 附属公司中海油国际和BEH将分别向Bridas注资约24.7亿 美元,合计49.4亿美元,用于支付上述收购价格的70%。收购对价其余的30%,约合21.2亿美元,将由Bridas自行安排的第三方贷款或由中海油 国际和BEH进一步注资补足。

  交易还需取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并满足其他先决条件,预计将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中海油首席财务官钟华11月29日对外透露,中海油目前现金流充裕,但不排除在适当时进行债务融资,“相信不会进行股权融资”。

  中海油不算捡到大便宜,但基本得到市场认可。总价70.6亿美元,意味着中海 油收购价格为9.1美元/桶油当量,较今年3月中海油和BEH之间 10.6美元/桶油当量的交易价要低14%,更是远远低于亚洲油气勘探开发上市公司储量估价的中值——15.6美元/桶油当量。

  BP似乎也对最终谈判结果比较满意,其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鲍勃•杜德利 (Bob Dudley)在当天新闻公告中表示,“协议进一步展示了BP全球资产的高质量和吸引力。”BP中国区总裁陈黎明也在12月2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透露, 截至2010年11月底,BP已通过处置资产筹资210亿美元。“从BP的角度说,资产处置的过程,也是资产优化的过程——其他人眼中的优质资产,未必是 BP的核心资产。”陈黎明说。

潜力资产

  对于有意发展拉美业务的中国油气生产商来说,泛美能源可算是最佳收购对象之 一:油气储量最大,约14.3亿桶油当量;2009年日产量约 22.7万桶油当量,在拉美仅次于西班牙石油公司Repsol-YPF。此外泛美能源也是阿根廷近年来能保持增长的少数几家公司之一。

  2001年至2009年,阿根廷全国石油总产量下降了20%,但泛美能源却逆势成长,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47%和101%。阿根廷正在运行的11个油气区块中,有7个属于泛美能源,包括阿根廷最大的油气区块Cerro Dragon。

  尽管阿根廷国内油价控制得很严,但泛美能源2008年总收入的50%来自出 口,部分抵消了这方面的市场风险。据巴克莱银行去年9月的一份报告, 阿根廷政府新近推出的油气税收抵免政策也将带来利好。与阿根廷其他油气生产商相比,泛美能源资本支出稳定——2008年和2009年资本支出分别为10亿 美元和7亿美元——储采比近十年来在拉美石油公司中名列前茅。泛美能源拥有阿根廷最优的公司信用,融资不成问题。

  上述相对优势,正是促使中海油今年上半年耗资31亿美元,获得布勒格罗尼家族 旗下阿根廷Bridas公司50%的股权的根本原因。Bridas 当时持有泛美能源40%的权益,这正是中海油最看重的部分。在BP遭遇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之前,中国公司很难指望能从BP手里获得泛美能源的任何份额, 布勒格罗尼家族是惟一的突破口。

  据一位接近交易人士介绍,早在2005年,中国几家石油公司高管就同布勒格罗 尼家族接触过,后者一度考虑以50亿美元转让泛美能源40%的股 权,但那次接触未能修成正果。2009年10月,中海油和布勒格罗尼家族再度商谈,傅成玉提出通过注资Bridas寻求共生共赢的方式,得到布勒格罗尼家 族认可。就在他们3月签约前的一刻,中海油的竞争对手中石油也还没有放弃追求。

  据中海油决策者介绍,他们最看重泛美能源的不仅是当下产量,还有未来潜力。泛 美能源的储采比为17.2,这意味着交易最终达成后,中海油的储量 开采寿命将延长大约九年。此外,泛美能源的勘探前景也十分诱人,拥有San Jorge海湾GSJM区块90%的权益,而GSJM区块与已经被证实富含油气的陆上区块处于同一盆地。

  3月15日,时任中海油总裁的杨华在当天早上的电话会议上尤其强调了这一点。“特别是阿根廷近海海上区块,我们看了资料,觉得令人激动。”杨华说。

区域风险

  中国石油企业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走出去”。十多年来,它们在中亚、北非等地已有相对成熟的布点;而拉美却是薄弱环节。委内瑞拉的重油、巴西的海上区块,都是诱人的上游资产,但上述地区政局的动荡、对外资的抵触,以及日益高涨的资源民族主义情绪,又令人担忧。

  去年7月,市场一度盛传中石油要以170亿美元竞购阿根廷第一大油气生产商Repsol-YPF公司75%的股份,中海油也有意参股。最终,这件事没有结果,一是因为价格未能谈妥,二是因为中方公司没有信心,Repsol管不好的资产,自己也没有把握就能管好。

  此次Bridas收购BP持有的泛美能源60%权益的交易中,并不包括泛美能 源在玻利维亚的资产。据JP摩根分析报告,如此安排,很可能是顾虑 到玻利维亚国有化政策造成的资产所有权争议。2009年,玻利维亚政府宣布国有化Chaco公司(Chaco SA)经营的区块,该区块油气储量占泛美能源总储量的约10%。

  如果从投资安全角度看,阿根廷也非善地。自2001年发生1000亿美元债务 违约后,许多投资人认为阿根廷风险过高。立场偏左的阿根廷总统费尔 南德斯推行的多项政策,也令市场担忧。近年来,阿根廷政府对经济干预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金融、航空、铁路、能源等领域,政府角色不断强化,对公共产品和 能源产品实行严格的价格管理和补贴政策。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阿政府更加认定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应该加强而不是削弱。

  在阿根廷投资的中国企业有深刻教训。据新华社去年7月的一则报道,中冶集团 2006年曾收购阿根廷南部内格罗河省赛拉格兰德铁矿70%的股权。 但投入数千万美元之后,该矿的生产能力仍未完全恢复。除阿根廷劳工经常举行罢工要求加薪外,当地政府承诺的水电供应也迟迟未能到位。

  在回应本刊记者采访时,杨华曾表示,风险的确存在,但要看“风险性是不是可控,是不是可以管理”。他认为相对于其他一些拉美国家,阿根廷的宏观经济及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市场机构多认同此观点,美银美林、高盛高华等投行都维持中海油“买入”评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0

融资新支点:五大电力密集分拆新能源资产上市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7/yNMDAwMDIwOTYyNQ.html

继2009年12月10日国电集团下属新能源平台——国电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916.hk,下称“龙源电力”)在港上市之后,2010年12月6日,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00958.hk,下称“华能新能源”)正式招股,迈出了赴港上市的“最后一步”。

而大唐集团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01798.hk,下称“大唐新能源”)也将于12月7日正式招股。至此,五大电力集团中已有三家将新能源分拆上市。

剩下两家——华电集团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虽然没有明确上市时间表,但本报记者获悉,华电集团已经通过福新能源有限公司整合了新能源资产,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则在香港控股了一家壳公司,计划将新能源资产分批注入。

“在五大电力企业的业务版图上,新能源正摆脱原来的配角地位,”能源专家林伯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随着火电业务瓶颈日益凸现,新能源资产正在成为电力巨头们重要的效益增长点和新的融资支点。”

密集上市

12月6日,华能新能源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公司自即日起招股,招股价在2.98港元—3.98港元,拟发行24.9亿股股份,拟集资74.2-99.1亿港元。


作为华能集团旗下子公司,华能新能源主要业务为风力发电,其战略投资者包括国家电网、淡马锡控股及中银集团等。

据一位接近华能集团的人士称,华能集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筹划新能源公司分拆单独上市,但受制于当时国资委希望央企实现整体上市的大思路而搁置。在去年国电电力旗下龙源电力在港IPO获得巨大成功后,华能迅速启动了新能源公司的上市工作。

几乎同时上市的大唐集团新能源资产,今年7月刚刚把大唐集团公司旗下除上市公司之外的风力发电资产整合成了大唐新能源股份公司。

接近承销团的人士透露,大唐新能源招股价介于2.33-3.18港元,将发行约21.43亿股,计划募资68亿港元。战略投资人包括中铝海外控股公司、鞍钢集团香港子公司、长江电力、国家电网国际发展公司等。

实际上,华电集团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的新能源资产证券化也是指日可待。

据华电集团旗下新能源子公司总经理方正近期在参加论坛活动时表示,华电新能源公司的上市工作正在紧张准备中,时间定在明年,地点依然是香港。方正表示,华电已计划将福建省境内的水电资产注入该公司,这将为华电新能源带来约4亿元以上的利润。

五大集团中唯一没有将新能源资产单独上市计划的中电投集团,实际上已先行一步。

早在2007年底,中电国际就收购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并将其改名为中国电力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中电投已实现对该上市公司的控股,未来将把旗下新能源资产注入到该公司中。

扎堆港交所

值得注意的是,在目前已经完成和即将实现上市的国电、大唐和华能中,几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香港作为其新能源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地”。

对此,国金证券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张帅表示:“这主要是香港的资本市场更为灵活,而且对新能源产业认可度也很高。”

“在香港上市,监管审核较快,而且融资频率和次数的限制少。” 张帅说。

据已经公开信息,2009年龙源电力上市时,融资目标仅为100亿,最终超额募集到177亿元,创下中国电力企业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融资额最大、市盈率最高等多项第一。

一 位投行人士则对记者解释称,新能源产业还处于新兴发展状态,目前利润还不高,且盈利不稳定,而国内A股上市有连续3年盈利等要求,对于新能源企业来说很难 达到要求。此外,这些央企的新能源子公司往往是集团业务重组而成的,在A股市场涉及重大业务重组的公司短期内不能上市,而在香港H股上市则不受这些限制。

一 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则认为,在电价机制没有理顺的情况下,电力集团用传统能源资产融资难度较大。而在华能新能源和大唐新能源之前,龙源电力、新天绿色能 源等以风电为主的新能源企业在香港上市后,融资情况不错,显示出资本市场对香港上市的清洁能源的需求要高于内地火电资产。

做大新能源

本报记者了解到,国电、大唐、华能作为五大电力集团新能源资产上市的先行者,同时也恰好是我国风电投资运营企业的前三甲。其中,国电集团目前风电装机约为560万千瓦、大唐集团风电装机约为300万千瓦、华能集团风电装机186.2万千瓦。

“当初,几大电力巨头发展新能源,出发点大多是出于获得更多火电项目的目的,因为国家规定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必须在本企业的电源结构中达到一定的比例。而到现在,几大电力集团已经开始将新能源作为一个独立的重要产业来运作。”林伯强说。

目前,酝酿一年多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上报至国务院。根据上述发展规划,初步计划到2020年中国风电装机要达到1.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达到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要达到2000万千瓦。

大唐新能源公司总经理胡永生表示,大唐新能源公司目前已在内蒙古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在役风电场——赛罕坝风电场;在上海建成了国内首个海上风电场——上海东大桥海上风电场;并把内蒙古东山风电场建成了国内首家电网友好型风电场。

华能新能源总经理赵世明表示其正在加拿大、新西兰等地进行风场前期研究,物色海外并购机会。另海上风电方面则已有2000万千瓦的项目进行测风,太阳能方面则正进行13个前期准备工程。

“从长远来看,新能源的成本将越来越低,而传统火力发电的成本则越来越高。对于处在原料和电价夹缝中的五大电力集团来说,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林伯强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42

深圳中航收购母公司地产等资产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2-6/1NMDAwMDIwOTM1NA.html

深圳中航集团(00161)5日宣布,向控股股东中航国际、深圳公司及北京瑞赛订立协议,以总代价不超过45.66亿元(人民币,下同),购入目标 集团及资产。收购代价以每股3.15元发行约4.37亿股内资股,及或发行按兑换价3.47元之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支付,涉及股份约9.19亿股。集团申 请今日复牌。

目标集团的资产包括从事贸易物流、制造业及地产业,如水泥生产线、石化设备、电力设备等贸易物流、工程承包、进出口贸易、劳务 合作和房地产开发,以及生产高强度螺栓、精密螺丝。地产方面,发展位于上海、苏州、成都、合肥、宁波等住宅项目。根据初步估值数据,今年6月30日,目标 集团之初步估值约为 41.51亿元。

根据该协议,收购完成时,代价将由集团分别按发行价每股内资股3.15元(约3.66港元)配发及发 行4.37亿股该等代价股份;及或发行可按初步转换价每股内资股3.47元(约4.03港元)转换为不超过9.19亿股转换股份之该等永久次级可换股证券 予中航国际、深圳公司及北京瑞赛支付。发行价每股该等代价股份3.15元(约3.66港元),较每股H股於最後交易日於联交所所报之收市价3.79港元折 让约3.43%.

集团称,收购将使集团扩大在贸易物流行业、房地产行业的基础,在多个行业之间形成协同效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46

银行早启动资产保全措施 “天宝系”在沪已被诉至法院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1209/2100766.shtml

  每经记者 李静瑕 发自北京
继12月8日本报披露2009年周天宝与其旗下公司涉及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两起贷款官司之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12月8日)再获悉,上海方面有银行也已将“天宝系”相关企业推上了法院。
一位银监系统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于“天宝系”贷款“上海早就起诉了,现在已经到了法院的阶段。”
相关分析人士指出,该事件进入到司法程序,银行追债的可能性增大,这对“天宝系”涉贷企业,必定是致命的一击。
旧案加新案“天宝系”官司缠身
“天宝系”贷款风险披露出来时,各大媒体竞相报道了周天宝过去的资本运作及其旗下公司面临的资金困境。
“其实,这个案子已经属于陈案了,并且是多年前的陈案。最近两三年,中国银行业协会也在进行风险批示。”上述银监系统人士向记者透露,监管层选择现在将信息披露,可能是考虑到相关企业的从业人员的影响。
2009年初,“天宝系”下北泰创业由于与多家银行的外汇合约造成了2400万美元的亏损,而合作伙伴的3.266亿元的债务索偿令北泰创业最终在香港股市清盘。彼时,“天宝系”资金链危机已经被提及。
与招商银行首体支行,以及中信银行总行营业部的两起追债官司,则又提示了“天宝系”贷款的相关风险。并且,在这两起官司中,均涉及东普汽车工业 (上海)有限公司、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北泰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及周天宝个人。其中,几家公司的担保角色频频出现,也预示了“天宝系”银行贷款的担保风 险。
似乎,资金困境将周天宝引向各种借贷款渠道筹借资金,而恰恰是资金的困境,让“天宝系”官司缠身。
据记者了解,上海方面银行系统对“天宝系”行动较早,早已对“天宝系”相关企业提起诉讼。由于各地区情况有所不同,且“天宝系”所涉及的公司众多,其风险显露的时间也有差异。
除银行贷款的官司,“天宝系”与合作企业的官司也将其推向了艰难的境地。北泰创业的清盘,正是与其合作了8年之久的大客户上海工业投资集团向法院申请要求北泰创业偿还3.266亿元预付款、相关费用和利息,这将北泰创业推向了绝境。
也就在昨日,记者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的公告中看到,一家与“天宝系”相关企业合作的技术开发企业也将其告上了法庭。9月18日该法院刊登的公告, 向中顺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恒巨汽车配件(上海)有限公司以及周天宝本人发出通告称,受理上海屹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诉上述企业以及周天宝技术委托开发合 同纠纷一案。
银行早做资产保全总体不良率或可承受
“其实,相关的监管措施以及银行的保全措施已经启动很长时间了。”对于银行此次可承担的风险,上述银监系统人士向记者透露。
由于目前消息称,在“天宝系”贷款中,最大贷款行为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并为群内提供贷款金额6.31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1.12%,记者便向建行方面致电了解情况。
建行总行相关人士称,建行目前还在进一步了解情况,并会在拿到相关情况之后,在第一时间发布。
“像这样的企业,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如果贷款不断也许还可以维持。不过既然风险已经暴露,那么最终爆发可能在所难免。而且,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也证明了该企业体系实质的业务并不牢靠。”一位分析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如果 “天宝系”真的崩盘,那么,相关银行是否能够承受这些不良贷款?
一位银行分析师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按照目前披露的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总共32.86亿元来看,即使都成为不良贷款,相对于目前整个银行业存在的4500亿不良贷款,不良率仅仅上升不到0.01%。
“目前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差不多在1.2%左右,如果上升0.0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所涉及的47家银行可以承受。”该分析师认为,“不过,涉及‘天宝系’贷款的银行,其贷款金额的涉及程度不同,不良贷款的影响将因不同银行而异。”
该分析师还称,建行尽管可能涉及贷款较多,不过已经做了相应的保全措施,应该可以“高枕无忧”。“保全的资产可以拿来出售,而建行能够做出资产保全,就说明其贷款中的互相担保比较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4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