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資趁早鎖定低息 境外發債激增 一周規模逾360億 包括中再保信達

1 : GS(14)@2017-03-04 10:09:40

【明報專訊】中資機構在港發行美元債陡然進入高潮,僅僅昨日便有中國再保(1508)、中國信達(1359)等多家中資公司宣布在港發債,本周中資公司合共發債近50億美元。有債券基金指,本地市場需求旺盛,美國加息步伐可能加快,也令企業提前發債鎖死利率。另有業內人士透露,外管局已大開綠燈,鼓勵企業在境外發債,再將資金班資回朝,擴充外匯儲備。海外發債已經成為一項「政治業績」。

明報記者 顧冷冰

昨日,中再保公布發行8億美元5年期債券,利率3.375厘。公司指「市場反響强烈,投資者踴躍認購」,公司更指出,發行最終票面利率為3.375厘,信用利差(為補償信用風險而增加的收益率)較初始定價指引收窄了0.25厘。

認購達3.5倍 銀行佔47%

此次發行的認購倍數達3.5倍。投資者當中,銀行類機構佔47%、基金佔33%、主權或保險機構佔16%、私人銀行佔2%、企業佔2%。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信達昨日則公布發債規模30億美元,利率則根據年限由3厘至4.1厘不等。

加上本周前幾日發債的北京建設(0925)、中國飛機租賃(1848)和華南城(1668),中資機構在港發債至少規模已近47億美元(約366億港元)。

拔萃資本﹕港美元債需求大

摩根士丹利前亞太區董事總經理,現任拔萃資本總裁馮兵表示,2月以來,中資機構在港發債已經明顯增加,近來呈現高峰。他認為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來是香港市場對於公司美元債需求大,「發多少就吃多少」,導致中資公司發債的信用利差大幅收縮 ,長端收益率也縮窄,實際上降低了境外的融資成本。他又稱,信達債價昨日急速炒上,連他這種整日盯市的投資者也十分驚訝。

另一方面,市場相信,美國3月加息是大概率事件,不少中資公司希望在加息之前成功發債,從而鎖死息率。另外有業內人士透露,近來發債猛增,主要是今年初人行、銀監會和發改委明確鼓勵境外發債,並且允許將外債搬回國內兌成人民幣使用。

業界﹕防外匯儲備過快下跌

中國外匯儲備年初已跌破3萬億美元,採用這種擴大外債的方式,可以增加境內資金,防止外匯儲備過快下跌。有地方政府來海外發債,在路演上就明確說:「我們省長希望確保發債成功,利率高點低點無所謂。」該人士指,目前在境外發債已經成為一項政治任務,也成為內地官員的政治業績。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107&issue=201703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661

何濼生:港可考慮「世界貨幣單位」發債

1 : GS(14)@2017-06-21 07:45:11

【明報專訊】由於一帶一路的國策已如火如荼落實,香港亦已成為亞投行的成員,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很自然香港應分擔各基建項目和其他有效益的項目融資的責任。其實,這任務既是責任,也是機遇。筆者特別關注的,是香港如何好好利用這個機遇發展債市。

很多人着眼於以人民幣為計價單位的債券。推廣以人民幣為計價單位的債券,這固然有助人民幣國際化,但筆者認為,更理想的做法是推廣以WCU為計價單位的債券。

WCU即World Currency Unit,或世界貨幣單位。筆者早於2000年在《World Economy》發表了第一篇關於WCU的文章,其後於2008年在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的網頁創立了每天報價的服務。2017年網站移到珠海學院,並即將因應人民幣納入SDR而把人民幣亦加到WCU 的貨幣籃子。

可視作穩定全球購買力單位

WCU像SDR(Special Drawing Right)也是一籃子貨幣,但它有三個與SDR不同之處。一是所包含的貨幣較多,加元和澳元這些商品貨幣亦納入籃子。二是以GDP作加權的因子,並每年更新權數(SDR每5年才更新一次,SDR的權數參考各貨幣在國際貿易上的使用量和各中央銀行的儲備組合)。三是每種貨幣會因通脹指數每月調整,藉以確保WCU的購買力不變。因此,WCU可視為穩定的全球購買力單位。

WCU不是一種獨立的貨幣,但它是絕佳的國際計價單位(international unit of account)。不但債券可以以WCU計價,商品買賣亦可以以WCU計價。由於WCU值多少美元、歐元、日圓,或人民幣等均有公價可本,交易可以任何貨幣結算。以WCU報價可以讓交易雙方更清楚知悉實質價錢(real price)的變化,實質價錢的透明度上升,有利經濟效率的提升。

國際結算銀行報價 確保獨立權威

推廣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雖然有利人民幣國際化,但亦不利於提高互信。長期以來,很多國家對美元的超然地位頗有微言,認為是超級大國從中漁利的手段。如果發債轉為以WCU計價,國與國之間非常平等,舉債國可以任何一種可自由兌換的貨幣結算,大大有利於「民心相通」和「資金融通」。當然,要以WCU計價,WCU的報價要有權威性和獨立性,最理想的是由國際結算銀行提供。作為學者,我們只是證明報價操作簡單可行,並會對全球金融基建有正面作用。

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

[何濼生 濼觀天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947&issue=201706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108

海航系「撲水」 嘉耀發債籌1.2億

1 : GS(14)@2017-09-25 04:08:37

【明報專訊】中港兩地銀行「閂水喉」,市場上對海航系資金鏈緊張傳聞不斷,除了出售資產外,海航近年在港大舉「掃殼」下,股本融資或是另一可行渠道,其中海航旗下嘉耀(1626)昨公布發行可換股債券,集資1.2億元,至於東北電氣(0042)則出售原有電容器業務,套現1.35億元人民幣。

東北電氣售電容器業務 套1.35億

去年底獲海航入主的嘉耀,昨日突然宣布集資,透過發行可換股債券集資1.2億元,每份債券換股價2至2.1元,最多可換成6000萬股,相當於擴大後股本約16.7%,以海航目前持股65%計,假設以配股形式集資,集團公眾持股量即跌至低於25%水平。

以航空起家的海航集團,本身在境內外擁多個上市平台,融資渠道多元化。當中,海航在港近年收編多隻殼股已多次派上用場,像2016年4月才入主的香港國際建投(0687,前稱泰昇集團),當時市值僅數十億元,卻負責連奪兩幅分別55.3億元及74.4億元的啟德地皮,亦隨即進行一供二集資92.5億元。海航名義上為供股兼包銷,但變相將買地資金錢流轉境外。

海航已抵押不少上市公司股權

有基金經理指,倘若銀行融資受阻,出售資產及利用上市平台集資,是可以選擇的其他途徑之一,不過,由於海航旗下不少上市公司股權已抵押融資,加上在港多間上市公司持股逼近75%,估計可供集資空間亦不會太多。

中國有意打擊走資,近年已密集式推出招數堵塞漏洞,包括由源頭勒緊企業資金來源,收緊內保外貸、境內發債,甚至連本來不受規管的境外債都需向發改委備案,又規限10億美元以上收購需備案等;而海航近年併購包括地皮、銀行、上市公司股權、保險、娛樂文化等,但有內房開發商直言,海航和萬達一樣踩中「敏感地帶」,「中央不大想太多的錢離開中國而投資在外面,尤其是地產和娛樂項目。」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19&issue=201709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356

中國風險拖累 標普降港評級 公營機構發債或受影響

1 : GS(14)@2017-10-09 03:47:05

■標普稱中港關係密切,當內地面對中期風險時,本港亦有潛在溢出風險。 資料圖片



【本報訊】一如市場預期及穆迪早前做法,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在調低中國長期信貸評級後,基於中國因素對香港構成「溢出風險」(spillover risks),昨早宣佈將香港評級由最高級別的「AAA」,調低一級至「AA+」,前景展望由「負面」轉「穩定」。財資界認為,本港優質企業發債甚受投資者歡迎,料息率成本不太受主權評級下降影響。記者:劉美儀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就標普基於內地主權評級調整,隨之下調本港評級做法,「對此並不認同」,他指本港已建立完善制度,有力防禦標普所指內地的溢出風險。對於內地信貸情況,他認為近期已明顯改善,隨着監管部門收緊措施,影子銀行活動亦已減弱。因應本港主權評級下調,標普相應降低4間公營機構評級至「AA+」,包括機管局、按證公司、港鐵(066)及市建局,另外3間中資銀行及3間中資保險公司評級亦被降。惠譽則確認之前對中港信貸評級「A+」及「AA+」看法。穆迪5月份降中港評級,分別是「A1」及「Aa2」。標普全球亞太區主權評級資深董事陳錦榮表示,儘管本港財政狀況穩健,但中港關係密切,當內地面對中期風險時,本港亦有潛在溢出風險,故中國評級下降,香港亦需調低。惟他重申按展望評估,未來一兩年本港評級不會再下調。陳錦榮重申國內信貸增速必須穩定下來,亦相信中央會繼續去槓桿,惟他預期信貸增長不會在一兩年內見頂;至於在十九大召開前公佈,他指兩者沒有關係,標普只考慮中國經濟政策及金融穩定性。


中國財政部:令人費解

港交所(388)上市主管戴林瀚指,香港從不定位為中國的競爭者,而是後者與國際接軌的大門,他認為香港必須展示與中國的差異,例如法治、企業管治等,同時須承認與內地有協同效應。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稱,本港評級被降對市場影響溫和,屬預料之內,但公營機構如機管局日後若就「三跑」發債,或略受影響,惟幅度有限,昨日港元拆息亦變化不大。港元拆息1個月定盤價昨報0.55厘,較前日僅升1點子,1周拆息則因新股借貸期近完結而回落,息率跌10點子至0.42厘。傍晚7時,港滙跌至每美元兌7.8097港元,貶0.07%。標普前日下降中國主權評級,中國財政部昨回應稱是錯誤的決定,令人費解。財政部指標普關注的信貸增速過快、債務負擔等問題,都是信貸評級機構長期以來所持的慣性思維,和基於發達國家經驗對中國經濟的誤讀。財政部強調,標普將融資平台公司債務全計入政府債務,從法律上是不成立的。按照《預算法》,地方國有企業(包括融資平台公司)舉借的債務不屬於政府債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3/2016172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266

財政部發債不取評級疑報復標普穆迪 息率影響微

1 : GS(14)@2017-10-22 17:46:58

【本報訊】今年兩大評級機構先後降中國主權評級,疑似惹來中國財政部報復。彭博昨日引述消息指,中國財政部來港發行的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債券,將不會尋求評級,分析相信部份機構或因非投資級別而未能投資,但由於中國具財政實力,對息率影響大約只有10點子。記者:周家誠



一般企業或機構發債券前,承銷銀行都會呼籲先向評級機構付費獲取評級,以便投資者知悉信貸風險,並根據級別去判斷息率水平;如果未有獲取評級,則屬於非投資級別(non-investment grade),部份投資者未能參與,息率正常會較具評級的高。



擬列作非投資級別

彭博引述消息指,中國財政部將發行兩批分別5年期及10年期美元債券,並會於本月26日定價,不過罕有地不尋求任何評級。報道引述一名機構投資者指出,雖然不拿取評級較為少見,但所有投資者均相信中國實際有良好投資評級,相信美元需求仍熾熱。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認為,今次事件與早前評級機構相繼下調中國主權評級有關,財政部或希望藉此測試在未有評級下,對美元債銷售的影響。他估計10年期債券息率將較美國10年期國債高50點子,而實際影響則是約10點子。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是次反映中國財政部不認同早前評級機構舉動,不過現時基金會參考中國整體信貸狀況,例如外匯儲備等才作投資決定,故此實際影響不大。他又以大型債券基金PIMCO為例,亦是參考內部信貸模型多於評級機構意見。



溫傑又指出,機構投資者投資前,本身應有投資授權,例如小部份百分比可以投資於非投資級別債券,故此較為靈活。不過野村信貸分析師指,小部份機構未能投資尚未評級的債券,但由於是次美元債發行量細,暫時不足為懼;又相信債價在發行後,因為評級未能上調或下調而減少波動。上月評級機構標普將中國信貸評級由AA-降至A+級,5月另一間評級機構穆迪將中國信貸評級由Aa3降至A1級,分別針對信貸急增及經濟下行所帶來的風險。不過兩間機構同遭財政部駁斥指評估方法不當,是其他國家對於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的誤讀。就今次中國財政部舉動,穆迪及標普在截稿前未有回覆。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9/201876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144

國儲能源子公司多次來港發債

1 : GS(14)@2017-11-13 04:05:33

【本報訊】中國國儲能源化工(國儲能源)背景神秘,作風低調,自前年起透過境外子公司,數度在港發行短期美元及港元債,年息率高逾6厘。《華爾街日報》早前指,集團其中一名股東──中國經濟聯絡中心(持有國儲能源15%股權),為直屬中國共產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中共中聯部)組織;但亦有分析謂,國儲能源在港發債成本甚高,加上在港子公司只位處西環較簡陋辦公大樓內,外界對其股東有黨中央組織背景及水源充足評估,未知是否需要調整。

年息最高逾6厘

市場人士引述,去年國儲能源透過在港子公司發行美元債的債務文件內顯示,集團簡介中國經濟聯絡中心時,稱此乃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轄下,中共中聯部負責對外經濟合作事務組織,而中共中聯部在中委有關國家能源安全決策上,是有份參與。消息說,國儲能源號稱是中石油(857)、中石化(386)及中海油(883)企業以外的「第四桶油」,過去兩年,曾透過子公司在港發行數宗短期債,債務多沒有信用評級。前年5月,集團經海外子公司在港發行總值2億美元的3年期無評級債務,票面年息率為5.25厘;去年1及11月,傳聞分別發行4億美元債及3年期美元債,後者票面年息率達6.25厘。另外前年首季,該集團亦在港發行7年期20億元港元債券,票面年息率6.3厘。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10/202099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202

阿里發債546億元 今年亞洲最大規模

1 : GS(14)@2017-12-05 01:08:40

【本報訊】阿里巴巴發行70億美元(約546億港元)債券,將超過中國恒大(3333)今年6月66億美元的發債規模,成為今年亞洲非銀行企業發行的最大一筆美元債券,同時為阿里三年來第二次通過債券市場融資。據《華爾街日報》引述參與交易人士稱,阿里周三發行了多批期限5.5年至40年的債券。數據提供商Dealogic稱,該交易是今年亞洲發行人進行規模最大的離岸美元債券發行交易,也是史上第二大離岸美元發債交易。是次阿里分五批發行債券,期限為5.5年,最長達40年,其中2027年到期的10年期債券收益率較同期限美國國債高1.08個百分點;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周三結算價報2.376%。公司是次集資趕在美國本月可能的加息之前進行,因當利率上升通常會推高債券收益率,迫使發行人提高所發債券的利率。據匿名人士指稱,投資人的認購金額達到460億美元,超出近6倍。花旗、瑞信、高盛、摩通和大摩將共同負責阿里是次債券發行交易。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1/202315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930

海航旗下公司 發債息逾8厘

1 : GS(14)@2017-12-10 20:12:48

【明報專訊】據彭博報道,海航集團在面對融資成本上升下,繼續大增境內融資,當中雲南祥鵬航空在11月底發行的270日超短期融資票面息飈至高位,達8.2厘,較公司今年5月底及3月初發行的270日超短期融資票面息分別7.2厘及4.8厘大增。

債券研究公司:或損信用狀况

至於同系公司情况亦堪憂,據上海清算所資料顯示,同屬海航系下海南航空、天津航空、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均出現超短期融資票息升溫的情况。當中,天津航空今年共發行5期超短期融資,2月底發行的首期10億元(人民幣‧下同)票面息4.74厘,其後第二期10億元額度的超短期融資票面息已升至4.9厘,4月及5月發行的兩期5億元額度超短期融資票面息已分別達5.98厘及6.15厘。最近在11月22日發行的10億元超短期融資票面息更升至7.6厘。

彭博引述債券研究公司Bondcritic指,其大量融資反映集團資金需求,可能會損害其信用狀况,海航已債台高築。評級機構標普上周在一份報告,將海航集團信用評級從「B+」降低一級至「B」,理由是海航未來幾年將有大量債券到期,且融資成本上升。

海航短期負債升至1852億

海航在截至6月底止半年的利息開支按年已增加1倍,達至156億元(約24億美元)的高位,短期負債升至1852億元(約280億美元),超過其現金餘額。海南航空上周表示計劃在本月6日發行10億元永續債,據彭博匯總數據,這將是海南航空1個月內第三次進行境內發債。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55&issue=201712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004

龐寶林:稅改減美企發債需求 利債價

1 : GS(14)@2017-12-18 03:35:05

【明報專訊】隨着美國聯儲局的貨幣政策及稅改政策逐步浮上水面,美債的格局變化可能超過投資者的預期:在時間長短的縱向維度上,長短期息差已經在逐步收窄;在不同債券的橫向維度上,公司債與政府債券之間的息差,可能因特朗普的稅改計劃令息差逐步擴大。

筆者曾經在此前提及,中美長短期國債的息差自今年初起愈行愈遠,美債長短息差(10年期國債相對兩年期國債)從年初的130基點連續下滑至現時不及60基點,最低觸及52個基點,顯示投資者正在縮短債券組合的時間暴露,減少長期債券而押注短期債券,令美債孳息率曲線趨於平緩,是金融海嘯以來孳息率曲線扁平化的最快速度。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之一是,對於聯儲局加息的預期不斷升溫,美國經濟仍處於快速上升軌道,第三季度GDP增速3年以來最快,受企業與政府投資的帶動按年升幅達至3.3%,個人收入及就業數據均在溫和增長。聯儲局很可能在新官上任之後加快加息步伐,高盛等機構預計明年可能加息4次,筆者也認為在3次及以上,但加息路徑的不確定性較大,使得投資者希望規避這一風險而謹慎看待長期國債。

孳息曲線扁平化速度 金融海嘯後最快

與此同時,聯儲局貨幣政策盯住的通脹指標卻尚未水漲船高,令短期美債相對其他發達國家債券還有絕對的溢價優勢,吸引海外投資者不斷進入,例如中國持有美債在近期也由跌轉升。若美國經濟繼續保持高增速,而通脹相對溫和,聯儲局態度偏鷹派,美債的收益率曲線可能進一步趨於平緩。

稅改或抑制公司債息差

特朗普的稅改議案順利通過參眾兩院投票,若能落實,這將可能是美國史上一項史無前例的大幅減稅計劃。從歷史來看,減稅一般可以刺激疲軟的經濟離開下行軌道,但此次特朗普減稅的經濟背景大不相同。

在經濟環境佳的背景下,企業稅率從35%將至22%左右,可幫助企業「解放」一大部分原先計劃用於稅負的資金,緩解企業的短期融資壓力,尤其是中小企業。在現行會計準則中,債務利息可用於「抵稅」,因此企業稅降低反而相當於增加債務融資的成本,也就是說那些稅負較高的企業通過發債而獲得資金的方式將變得更為昂貴,發債需求自然也會降低了。如果新債的供給減少,政府債券受加息負面影響大,現有公司債券的價格則很可能上揚。

對於大型公司而言,稅改計劃中仍包含將海外資金一次性帶回美國的稅收優惠條款,稅率可能在14%至14.49%之間,遠遠低於此前劃一的35%稅率。據估算,美國非金融企業在海外持有的現金接近1.4萬億美元,是10年前的兩倍之多。此前因稅率高企,很多跨國公司大量現金留在海外,反而在美國以更低的成本發債融資,用於研發及股票回購等。若稅改通過,大型企業可以低廉的成本將現金帶回美國而不再需要大量發債。

美國公司債券市場非常龐大及成熟,是第二大的歐元企業債券市場的3倍之多。資產管理公司路博邁(Neuberger Berman)的全球投資級信貸主管David Brown斷言,稅務改革可能會在幾十年內對企業融資產生最大的影響,在結構上將會改變公司尋求融資的方式,債市的供需平衡將有機會被打破,而公司債券的價格亦可能隨之上揚,令公司債券與政府債券的息差也趨於平緩。

(本文意見只供參考,東驥基金及東驥基金管理的基金組合,有可能持有文中提及的基金。)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

[龐寶林 債市情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14&issue=20171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35

5億主力推動債市 吸企業來港發債

1 : GS(14)@2018-03-01 08:09:35

【明報專訊】本港金融市場一向被指過分依賴股市,債市相對不算蓬勃,因此預算案預留5億元,作為未來5年推動金融服務業發展的專用款項,當中大部分預計用於下列多項推動債市的發展,希望讓香港成為海內外機構的發債基地。

首次發債獲資助最多250萬 略勝星洲

預算案提出,推出為期3年的債券資助先導計劃,若首次在港發行債券,政府會資助每次債券發行費用的一半,最多為250萬元,每家企業最多可就兩次債券發行申請資助。政府消息人士表示,要參與此項計劃,尚需符合兩項資格,首先是發債規模不少於15億元,第二是主要的專業工作,包括會計、法律顧問及財務顧問等,必須在港進行。而其餘包括資金用途、債券幣種及年期等不限。

消息人士稱,新加坡也有類似的措施,而預算案提出的250萬元資助,略高於新加坡的40萬坡元(約236萬港元),相信具吸引力,可吸引中外資金來港發債。

買賣債券可獲稅務優惠

預算案亦建議寬免買賣債券的稅務,現時香港投資者在投資債市時,買賣7年期或以上的債務票據才可享全額稅務豁免,政府建議投資所有期限的債務票據時,利息收入及買賣利潤均享有稅務優惠。

同時,合資格債務票據的範圍亦建議擴大,除了現時須由金管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託管和結算的票據,亦建議包括在聯交所上市的債券。

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表示,現時發行債券的包銷費率,一般約為0.5%,若發行5億元的債券,已觸及250萬元資助上限,因此相信債券資助先導計劃對業界幫助有限。反而他認為,寬免投資者的稅務優惠,能更有效地激活本港債市。

另一方面,有鑑於綠色債券的發行,除發行費用外,認證費用亦是主要成本,因此預算案建議,設立綠色債券資助計劃,向合資格的綠色債券發行機構,提供每筆債最多80萬元的認證費用補貼,且不限次數。

港府擬發1000億綠色債

政府亦將帶頭發行綠色債券,今年建議將推出借款上限1000億元的綠色債券發行計劃,集資所得將撥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並希望首批政府綠色債券在2018至2019年度發行。政府消息人士表示,預計首批綠色債的資金用途,將用於防洪、排洪及綠色建築等項目,一般而言,政府債券的發行規模,約為5億至10億美元。

[2018/19財政預算案]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55&issue=201803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1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