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Wifi蛋要識揀租金最貴網速未必最快

1 : GS(14)@2015-11-17 08:26:49

在「手機不離手」的年代,即使到外地旅遊,消費者亦時刻想利用社交平台向親友分享遊歷,但數據漫遊收費高,使用不當甚至會帶來「震撼帳單」,故租用pocket Wi-Fi和購買預繳式外遊數據卡成行成市,其中消費者委員會檢視市面上11間提供租用Pocket Wi-Fi的服務供應商的資料,發現收費和使用條款有極大差異,令消費者難於直接比較。以到日本外遊4天為例,租用費由$140至$260不等,相差近一倍,但不過價錢愈貴未必等同所提供的上網速度愈高。消委會表示,Pocket Wi-Fi網速主要受各公司於外地的合作網絡營辦商的網絡覆蓋情況所影響。然而,商戶在銷售時未必有提供pocket Wi-Fi完整的傳輸速度資料,部分公司清楚列明最高網速數值,其餘只標示使用3G或4G網絡,甚或沒有提供資料。同一公司在不同地區提供的網速亦不一樣,消費者選擇時應細心比較。此外,不同供應商的使用量限制也各有不同,包括無限使用、3天1GB、每日400MB等。由於Pocket Wi-Fi可同時連接3至15個流動裝置,故消費者容易出現在不知情下,使用超出限量而受「公平使用政策」限制,令上網速度減慢、被中斷上網服務或導致額外收費。而預繳式外遊數據卡方面,消委會呼籲市民留意啟用限期;是否有每日用量限制;是否必須先在香港啟動,是否不支援網絡共享功能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117/1937637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855

開三方會 ATV員工申破欠未必批

1 : GS(14)@2016-03-11 00:45:04

■近40名被拖糧的亞視前員工昨與勞工處和臨時清盤人德勤開會。易仰民攝


【本報訊】近40名被拖糧的亞視前員工,包括工程部、製作部、配音組與幕前藝員,昨與勞工處和臨時清盤人德勤召開三方會面。3小時會面無果,員工能否藉破欠基金取回血汗錢仍然未能確定。勞工處迄今已接獲350宗亞視前員工申請破產欠薪,但未能確定申請是否成功。


■前亞視藝人蔡國威(左)及馮家俊昨出席會議。

須先證明資不抵債

亞視員工在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陪同下,與助理勞工處長(勞資關係)陸慧玲、亞視臨時清盤人德勤代表黎嘉恩及積金局總經理翁世新會面。經歷3小時會面,陸慧玲指現時亞視情況不穩多變,呼籲員工宜自行申請亞視清盤。她指截至昨日共收到350宗相關人士申請破欠基金,惟必須經由嚴謹法律過程,證明亞視資不抵債才能啟動,未能明確答允讓員工申請破欠。亞視欠薪關注組召集人曾憲國表示,對是次會面結果並不十分滿意,但也不是全無結果,起碼勞工處承諾一旦確定破欠可「出糧」會加快發放;他又引述黎嘉恩在會上坦言,亞視資不抵債,成功重組的機會也不大,指黎願以書面形式提供這兩點證明予勞工處,期望局方諮詢法律意見後,有助員工加快取回薪金。積金局表示不評論個別個案詳情,但指局方自2014年10月起,一直監察亞視有關供款狀況,亦已成功向亞視討回2015年10月前的ORSO(職業退休計劃)和強積金供款。局方會繼續留意和跟進。■記者馬志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10/195235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437

樓價跌 申請者:新居屋抽到未必買 超購近11倍差過去年

1 : GS(14)@2016-03-15 14:19:32

http://www.skypost.com.hk/%E6%B8 ... %85%E8%B2%B7/209901
【晴報專訊】3,677伙新居屋申請昨晚截止,房委會截至昨午5時收表4.35萬份、超額申請10.8倍,預期整體申請宗數較上次13.5萬為少。樓市下行,不少申請者明言居屋不是唯一置業希望,會在私人市場上尋找置業機會。
房屋署截至昨午5時,累計收到約4.3萬份白表及500份綠表申請,但強調仍在點算中,最終數目須於稍後才可確定。
等劈價私樓 上車選擇變多
新婚不久的陳先生坦言,原計劃在私樓一片「劈價」潮下尋減價的二手單位,惟與太太商量下「轉軚」,期望買入新居屋元朗屏欣苑,估計月供1萬元,但於7月揀樓前,如樓價再度下跌,都會尋找合適的二手單位。而有意在兩年內結婚的卓小姐,亦以白表單身申請,她坦言只是「試下」,正等待樓價下調約20%,期望以200萬、300萬元購買荃灣私樓。
另外,胡女士與女兒以白表家庭申請,她於離婚後曾3次入表都落空,現與女兒以每月7,000元租樓,她指除居屋外,亦已輪候公屋3年,「睇下邊樣快。」
綠白表額可互撥 不會浪費
祥益地產總裁汪敦敬指,留意到近期有意置業的人士「游走」於居屋與私樓,以及一手與二手之間,貨比三家;認為居屋申請不如以往熾熱是好事,增加有急切需求的居屋買家上車機會。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稱,社會普遍認為樓市下行,持觀望態度,相信整體收表量較上次減半,估計會有逾6萬宗申請。他又提到綠、白表配額有互撥機制,估計超額至少23倍的白表人士有能力購入綠表多出的配額,「消化3,000多個單位應該不是難事。」
屬遠期樓花 7月揀樓想清楚
新居屋申請者7月才會揀樓,有地產業人士指,市面上不乏與新居屋定價相若的選擇,學者亦提醒申請者於買入居屋前要考慮清楚揀樓時及建成後的樓價。
城大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建議,準買家在7月揀要考慮當時樓價:「如到時跌多10%,折扣率就是9折」,形容申請者於7月的決定「不容易做」,指居屋是出售遠期樓花,提醒申請者亦要考慮屋苑建成後的樓價。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雖然春節假後的二手樓成交量好轉,尤其中細價樓,但買賣雙方態度審慎,還價頻密,預測整體樓價短期內再跌5%,全年料跌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883

老火湯未必好營養師話滾湯仲補

1 : GS(14)@2016-03-16 08:43:41

港人愛煲老火湯,但在營養學角度,老火湯材料經長時間及高溫烹調,營養會逐漸流失,故老火湯營養價值不太高。註冊營養師潘仕寶建議愛飲湯的市民,平日不妨多滾湯,可「食埋未變韌嘅湯渣」更佳、更慳,如冬瓜瘦肉薏米、蕃茄薯仔三文魚湯。潘續稱,中國人愛在老火湯加入豬骨,希望「以形補形」,惟豬骨的鈣質本身不容易在水中溶解,故市民飲用豬骨湯未必達到此效用。加上傳統常煲的豬骨湯、連皮雞湯等,飽和脂肪均較高,長者、長期病患者不宜經常飲用。她推介市民可在家簡單滾湯,因為煲湯時間不多於1小時,湯渣不會變老變韌,故適合食用。例如蕃茄薯仔三文魚湯、紫菜豆腐肉片湯、豆腐魚尾湯、冬瓜瘦肉薏米湯等。飲剩的湯水及湯渣又可以用作煮米粉、煮麵的湯底,毋須浪費。記者梁麗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16/195318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088

周顯:經濟變差 股市未必跌

1 : GS(14)@2016-05-24 05:13:1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什麼是最壞的情况呢?答案不是最壞最差的時期,而是剛剛開始壞的時期,因為還有排捱也。這好比一個人坐牢,最壞的並不是坐了一半的日子,也不是臨出獄的那一晚、吃盡了苦頭的日子,而是還未吃任何苦頭,剛剛進獄的那一刻。

今日香港的經濟狀况,正是剛剛開始衰退,大家還未正式吃到苦頭的時刻。這好比你要我回到舊日,我會寧願回到2003年,也不願意回到2001年,因為2003年已經是否極泰來了,但2001年還有2年的困難日子要捱。相對來說,現時的港股並不算太差,原因很簡單,在近幾年來,(除了去年大時代短短兩個月)港股從來沒有好過,長期處於低估值的狀况,因此自然差不到什麼地方去。第二個原因,則是港股的大部分市值來自中國業務,因此香港衰退對它的影響也大打了折扣。

中港經濟非完全融合 股市卻加快合併

不過,如果香港樓市大跌,相信沒有誰會好過,因為整個社會的大部分財產都是來自房地產市場,只要地產一死,香港人沒有誰會好過。我看未來的地產市場,恐怕還有好幾年的下跌趨勢。

但有一個可能的情况就是香港人愈來愈窮,市况愈來愈差,但股市居然不跌反升,原因很簡單,只要交易所一直收緊上市要求,減少新上市公司的數目,減少供應量,中國的經濟又不太差,股市是可以和經濟現狀脫節的。總之,中港經濟沒有完全融合,兩地又使用不同的貨幣,但是股市卻在加快合併,深港通又快來了,這種自相矛盾的金融結構,是什麼奇怪的事都會發生的。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166

廖偉強:樓價大跌未必是好事

1 : GS(14)@2016-06-20 05:26:11

【明報專訊】樓價從上年9月的高位,回落至今,已經大約有13%的跌幅,但在這兩個多月,樓價橫向徘徊,沒有多大的變化,成交量依然偏低。

筆者在上一篇文章都有建議政府,可以考慮放寬雙倍印花稅(DSD),業主在1年內,無論有多少物業,只要是用一換一的方式去置業,就不用繳付DSD,這樣就可以增加物業的流通量,同時亦不會額外增加需求。

每當有人建議政府在現時放寬打擊樓市的措施,政府的態度都會強烈反對,認為目前的樓價仍然高企,直至回落到某一個水平(一般的估計是2012年特首梁振英剛上任時的樓價),市民可以負擔得起,才考慮減辣!

筆者完全明白政府協助小市民上車的意向,但是,如果樓價真的下跌三成或以上,首先,是否真的有很多市民可以受惠而願意入市,甚或有能力入市呢?相反,假如樓價真的下跌三成或以上,已經入市的市民,是否活該要面對負資產;他們是真金白銀,慢慢積蓄努力得來的成果,而這批市民,政府完全沒有幫助,兼且要令他們去面對未來的困苦!

政府應集中精神在公屋

對於未上到車的市民,政府當然可以考慮用不同的方法,去資助這批市民(私樓從來都是靠自己努力的),住屋方面,政府可以集中精神在公營房屋,沒有必要在自由物業市場花時間、費心神!

當然,如果樓價急劇上升,並存在風險的話,筆者亦贊成遏止樓價升勢,藉以穩定樓市。但是政府無必要這樣的有為,一定要令樓價跌到去某一個水平!這樣會導致已經入市的市民,承受人為的風險,令金錢損失慘重,需知道這批市民不靠政府幫助入市,亦沒道理要他們承受政策所帶來的損失!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05&issue=201606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153

【男女之間】拍緊拖仲搵前度?專家話未必係想翻撻

1 : GS(14)@2016-07-09 06:51:59

有些人明明已有另一半,仍喜歡和前度聯絡,唔係話唔信你,但世界咁大咁多人,點解仲要同前度聯絡呢?唔係想翻撻唔通仲有其他原因?有,原來真係有。


思健心理諮詢中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趙思雅(Zanonia)解釋,有伴侶仲搵前度其實有好多原因,未必一定係想重燃愛火,「第一個原因可能是雙方和平分手,大家保持着良好的朋友關係,這個最常見是在一些之前的戀愛關係較長;第二個原因可能是一個補償心態,例如一些前度有的特質,在現任身上沒有,所以有些人會透過和前度來往去取得補償。」至於第三個原因,可能真係想舊情復熾,不過當然還有很多其他原因,例如他們在工作上要合作,一定要來往。所以另一半和前度有來往,未必代表他想和前度復合。面對這些情況,雖然呀媽係女人,但都係嗰句,伴侶相處應該坦誠相對,有咩都要拎出嚟講,訂下清晰界線究竟咩可以做,咩唔可以做,和最最最重要一個字--信。既然揀得佢,就應該信佢,再唔係,就搵個冇前度的另一半,搞掂。記者:陳倢攝影:蕭志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708/1968595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055

【DSE放榜】副學士一定衰?未必嘅!

1 : GS(14)@2016-07-14 08:10:19

Catherine於去年出版了她第一本書,研究有關愛滋病對中國和印度的國家安全威脅。



經評審專上課程資料網顯示,2016/17學年提供自資全日制本地副學位課程的院校有十九間。不少報導指出,近年學額增加,收生門檻較寬。不少同學都會擔心副學士課程會否不夠他人競爭。


縱使副學士的認受性備受質疑,但都有人證明努力能夠改變命運。於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副學士傳理學系畢業的麥濠麟(Colin),現職商業電台當節目主持和兼任多間雜誌專欄作者。他形容,外間普遍認為那些讀書不好的,又不算是最差成績的同學在沒有選擇之下才會報讀副學士。他解釋,父母是典型家長,希望他可以二十四小時對住書本,自己卻偏偏不太受落,在課本面前都只會心不在焉。直至中五那年,他開始對前路有概念,希望從事媒體行業。可是,傳理系的學士學位收生門檻高,所以「退而求其次」報入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的副學士。他認為,副學士反而給他時間和機會可以慢慢摸索,開拓不同的路讓他選擇,提供工作相關的知識。副學士可以打開夢想之門,有人就藉此一步一步得到學術成就。由副學士讀到上博士的盧鈺苹(Catherine),現於香港城市大學亞洲國際學系人文社會科學院當研究員。當年中七高級程度會考結果,是三D一 E一F,對未來沒有特別計劃,唯一有興趣和合乎報考資格的,就只有城大副學士的公共行政管理。她認為A level只是一個遊戲,而她更加不懂如何玩這個遊戲,堅決不重讀。可是當年副學士認受性低,Catherine的老師說只有20%的人可以銜接學士學位。她憶述,中學畢業後曾獲邀返中學分享,卻被學校其中一位老師責備:「他問我們為甚麼回來叫師弟妹讀副學士?為甚麼教壞他們?其實你們讀副學士都是逃避現實!」讓她不禁質疑自己當初入選擇副學士的決定,認為根本無出路和浪費時間:「當時我都面對不了自己,留低的同學都是失敗者。」自知資質平庸,唯後天努力補上:「學海無涯,唯勤是岸。努力是必要的。每個人各有不同,資質不同、讀書方法不同,但一定要勤力。」Catherine知道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負責任和努力做好,心態和信念都要調整。她認為,持續進修是一張世界通行的入場券,它可以帶你到更遠的地方,從不同領域去了解更多。「入場之後,你怎樣去活就是你自己的事,你可以在遊樂場裡面經歷所有,亦可以甚麼都不玩坐在一角。」隨着不停努力、等待和昐望,最後都成功考入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學士學位。她總結,卓越是一種心態。她提醒同學:「你要用一個讀學士學位的心態,去讀副學士,你就會成功。」記者:謝詠琳、李嘉韻攝影:黃子偉、許先煜Tag:



Catherine當時副學士CGPA差0.01就可穩入城大學士學位。但她沒有放棄,繼續爭取面試機會,最後成功入讀香港大學社會學系一年級。

Colin認為個人興趣和專才是需要時間慢慢發掘和鑽研。

浸大國際學院校園電台提供了廣播實習的機會。Colin說:「在副學士期間,其實都是慢慢摸索,相比中學時期所讀科目當然有趣得多。讀副學士開始,才開始得到和工作有關的知識。」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714/196936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716

泛民本民前拒簽封殺港獨確認書 引述選舉主任:唔簽未必不能參選

1 : GS(14)@2016-07-17 15:53:56

■獲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抬轎出選新東的林卓廷,批評確認書限制表達政治主張的權利。何家達攝


【立會選戰】【本報訊】為期兩周的立法會選舉提名期昨開始,首天接獲33份參選表格,當中以只得五個議席的超級區議會界別最熱鬧,民主派及建制派共七張參選名單,而主流泛民政黨及本土民主前線參選人昨一致拒絕簽署「僭建」要求擁護《基本法》的確認書,並引述選舉主任指,不簽署也不一定不符合參選要求。記者:林俊謙 呂浩然



昨日半天辦公時間內,當局共接獲14張地方直選參選名單及19名功能組別參選表格。地方直選方面,六席的港島區有五張名單率先報名,包括民主黨許智峰、新民黨葉劉淑儀、工聯會郭偉強、民建聯張國鈞及熱血公民鄭錦滿。議席多達九席的新界東及新界西則分別只有四張及兩張參選名單。當局突然在今次選舉提名期前要求參選人簽署確認書,確認擁護《基本法》中香港屬中國不可分離的部份等針對港獨問題的條文,被質疑「僭建」參選要求。選管會主席馮驊昨於提名期首日,於港台節目《香港家書》解釋選舉廣告定義及票站調查等問題,卻對惹爭議的確認書隻字不提。



■梁天琦形容確認書是「衰仔紙」,拒絕簽署。

■經民聯梁美芬報名期間即場簽確認書。




梁天琦形容為衰仔紙


主流泛民政黨及主張港獨的本土民主前線參選人昨全數拒簽確認書。於新東報名參選的本民前梁天琦形容確認書為「衰仔紙」,拒簽是要「睇吓佢(政府)點對付我」,批評當局政治審查,「去到選舉論壇,佢(政府)隨時可以用呢一樣嘢(確認書)嚟取消我嘅參選資格,又或者選舉期間告我虛假陳述。」他承認若因無簽確認書而被取消參選資格,提出司法覆核的成功機會亦不大,因現時參選人亦要聲明擁護《基本法》,確認書不過將個別條文抽出並重複簽署。同樣於新東參選、獲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抬轎的民主黨林卓廷批評確認書「畫蛇添足」,指香港是法治社會,當局不能施加額外限制影響參選人表達政治主張的權利。林與在港島參選同樣拒簽確認書的黨友許智峰均指,當場選舉主任沒有明確回覆不簽署有何後果,只希望他們提名期完結前補回;林卓廷則引述選舉主任指,若不簽署也不一定不可能參選。報稱獨立再戰新東的方國珊亦拒簽,認為確認書沒有法律理據。循超區出征的公民黨陳琬琛、街工梁耀忠及民協何啟明,同樣沒有簽署確認書。身在北京的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饒戈平則形容此為「政治性要求」,認為要求參選人簽署確認書是符合《基本法》及國家憲法。昨報名循九龍西出選的經民聯梁美芬,則特別在報名前安排即場簽署確認書環節,指擁護《基本法》等如擁護法治,參選人如拒絕簽署「係違反咗選舉指引同要求」。葉劉淑儀則指政府有責任解釋不簽署確認書有何後果。選舉事務處發言人回覆指,若參選人沒有簽署確認書,選舉主任會視乎每個個案,諮詢法律意見,有需要時要求參選人提供額外資料;若參選人未能提交,選舉主任會按需要諮詢法律意見,據相關法例及資料就該提名是否有效作決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7/196984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999

細價股一周:殼價殘未必蝕硬

1 : GS(14)@2016-08-04 04:02:08

紡織股廣豪國際(844)控股權易手,公司大股東兼主席王建陵出售58.7%股權,每股定價1.59元,涉及3.85億,買方是永泰控股董事長王廣西。永泰控股業務廣泛,其為永泰能源控股股東,後者主營煤炭開採,A股市值達500億元人民幣。是次交易反映廣豪殼價僅值3億元,較正常水平5億至6億元為低。主要歸因於廣豪股權較為分散,公司第二大股東何堅、執董王韶及非執董衛金龍合共持股15.9%,卻沒有簽訂售股協議。其中何堅於賣盤消息公佈後,隨即按市價減持股份。以往亦曾有不少低價賣殼例子,例如前年易主的安域亞洲(645)、去年順龍控股(361)及至卓國際(2323)。其中安域交易涉及現金1.3億元,作價輕微高於公司每股資產淨值。買方是華彬集團主席、泰國華藉富豪嚴彬。事件曾引起傳媒廣泛報道,據傳更有小股東寫信予監管部門投訴。無論背後原因如何,低價易手至股價升不起,難免令小股東大失所望,但其實中線來看相關公司股價未見受影響,仍能錄得可觀升幅。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持有以上股份梁杰文財技學人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03/1972019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2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