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窩團招股書透露了哪些信息 李成東
來源: http://xueqiu.com/1363266695/36151883
北京時間1月31日,國內最大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之一窩窩商城(原窩窩團)更新了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網的招股書。更新文件顯示,窩窩計劃通過本次IPO交易融資6500萬美元。
此次更新招股書首次披露的融資額雖然高於之前外界誤讀的4000萬美元,但與去年美國上市的幾起中概股的融資額度相比, 6500萬美元的融資額實在不高。但如果是為了公司未來發展快速打開一個融資渠道、搶占O2O第一股的市場地位的話,窩窩的這種IPO策略就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先抑後揚的融資策略 在美國資本市場融資額不高的公司也並不鮮見。1月13日啟動IPO的DNA測試公司Invitae擬籌資8630萬美元,但其2013年營收只有區區14.8萬美元,2014年前9個月營收也只有72.9萬美元。
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中,不乏IPO時高歌猛進,隨後股價一路下挫,估值被拖累的先例。行業標桿Facebook 上市後一年半的時間里股價都徘徊在IPO發行價之下,令投資者產生其是借上市套現的疑問,直到2013下半年以後,股價才有了起色。如果當初定價低一些,也許就不會遭遇如此尷尬,損失不少信譽。不管怎麽說,股價還是要靠堅實的業績為支撐。
當然,也有一些機智的公司在IPO時將估值定低,上市後贏得開門紅。
Zendesk是位於美國加州的為客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SaaS客戶服務/支持管理軟件。2014年5月以6.31億美元的估值上市。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低於Zendesk在私募投資市場上的估值。上市首日,Zendesk股價大漲49%,市值也水漲船高地攀升至9.43億美元。
去年美國上市中概股中比如途牛、陌陌等更是在虧損的情況下成功IPO,唯品會更是從“流血上市”到“滿血複活”上演了一場資本神話。
唯品會2012年IPO時,將IPO發行價定為6.5美元,融資規模僅7150萬美元,機構投資者DCM、紅杉資本、人人網各自認購1000萬美元,占唯品會IPO發行總金額的40%,可以說上市比較艱難。雖然上市初期股價表現不佳,但隨著美國資本市場對中概股投資風向轉好,加上唯品會上市後又兩次增發股票,這些都刺激了其股價上漲,甚至最高時漲至220美元以上。
窩窩會不會也成為這些神話中的一個?
窩窩的投資價值在哪里 要弄懂這個問題,就先要清楚美國股市的估值邏輯,搞明白美國人更看重什麽。美國人買互聯網股票看重三點:一、公司未來的投資價值,二、抗風險能力,三、生態效益。雖然亞馬遜一直都不賺錢,但估值依然很高,就是因為亞馬遜基於零售建立起的客戶端(kindle)、開放平臺,以及AWS搭建的生態體系,建立起不可動搖的市場地位。
美國股市更看重公司的未來增長速度,而非現有盈利能力。比如,網易目前盈利能力已經超過三小龍小米、京東、360的總和(網易2013年營收超過98億人民幣),可是目前網易的市值只有97.71億美金,低於360的104.26億美金,甚至還低於還在虧損的京東。究其原因,360在pc端以及移動端的取得不錯的布局,而京東跟小米更是代表了電商跟硬件廠商的未來,而作為老牌互聯網公司的網易近年來做移動端幾乎毫無作為,對於未來的應對不夠,嚴重影響了網易的估值。
窩窩在招股書中提到,其是為生活服務商家提供在線交易平臺的電子商務企業。這樣看,中國有多達5000萬的中小生活服務商家,而隨著線下商業電商化進程的加快,這些商家將都是窩窩的目標客戶。如果按窩窩所說的每個商家每年5000元的平臺使用費計,除去信息化水平實在太低的城市的商家,按1000萬商家計,窩窩每年僅平臺使用費亦可進賬500億,這個數字夠誘人。
企業需要使收入多元化以抵禦商業世界風雲變幻的風險。比如國內的BAT互聯網巨頭們,在PC時代是霸主,但在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當下,卻沒能延續優勢。於是紛紛通過資本手段或收購或入股具有移動互聯網基因的公司,搶占移動互聯網門票,以給投資者們一個交待。
從窩窩的招股書中我們可以看到,窩窩當前的收入來源主要有二部分:傭金和平臺使用費。窩窩從團購進入生活服務電商,雖然現在團購已不是其主要業務,但商家還是有以團購做營銷的需求,所以這部分收入還是存在的。平臺使用費是在窩窩商城平臺上開設在線商店的商家所支付的費用。生活服務商家需求千差萬別,未來總會有部分商家有個性化的需求,到時候窩窩再提供些增值服務,又多了一項收入來源。
更重要的是,如平臺使用費和增值服務費這些收入,是一旦商家入駐平臺,就會有長期性收益,而不像團購,平臺需要不斷說服商家進行促銷,以保證收入穩定。
生態效益即國內O2O圈經常談論的商業閉環,這在財務報表中是看不出來的,但投資者一定會去仔細了解企業。比如阿里已經形成了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如果菜鳥算上的話,的確是個大生態。
窩窩打造的是基於本地生活服務的電商生態,瞄準的是用戶生活半徑內的服務。
窩窩招股書寫道其當前三大核心產品:窩窩商城、移動客戶端、窩窩電子商務操作系統。招股書還提到,通過窩窩電子商務操作系統,商家可以隨時收到來自互聯網各主流入口的用戶訂單信息,也可以將進店消費的用戶通過二維碼驗證轉化為線上店鋪的會員。通過這樣的方式,窩窩幫助商家實現了線上線下的營銷閉環。
窩窩這次提交IPO申請有些出人意料,但是從招股書看,還是有些料的。如果成功上市,窩窩就是中國O2O第一股,占據有力的地勢,這將對其品牌、市場各方面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看來O2O行業在2015年的市場註定不會平靜了,各種爭奪將開始上演,各家公司都得加快步伐,快跑了。
【關於東哥】 李成東,電商天使投資人,前派代、騰訊、京東電商戰略分析師
【怎麽聯系東哥?】 優秀的創業者,打算創業的,以及傳統企業轉型的!
如何加入我: 搜索微信號dgjdds;
如何聯系我: 搜索東哥個人微信號
787977470 (請說明個人OR公司背景)!非誠勿擾!
今日IPO個性化治療IDGX招股說明書 美股招股說明書
來源: http://xueqiu.com/5703081132/36234080
$ALTHEADX, INC.(IDGX)$ 是專攻個性化治療、個人基因組和藥物基因組學的商業化分子診斷公司。我們的測序組合能夠為心腦血管疾病和神經疾病等臨床狀況提供個性化醫療建議。我們的生物信息算法平臺和藥物基因組測序組合被醫療機構用於為患者確定最佳藥物和最佳劑量。IDgenetix能夠使醫療機構替患者做出更加快速和精準的療法,通過減少突發事故和優化整個療程減少醫療支出。
2013年美國醫療系統在處方藥方面的支出是2600億美元,預計在2022年會超過4500億美元。在美國50%的人口,90%的老齡人口一年至少服用一次處方藥;10%的人口,40%的高齡人口一年至少服用五次處方藥。我們估計美國個人基因組測序市場規模高達1500人/次。
我們認為傳統藥理學存在很多隱患和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美國每年因為服用處方藥死亡的高達12萬例,發生嚴重不良反應的的高達200萬例,因此產生的醫療支出高達1360億美元一年。通過個人基因組測序和伴隨診斷可以選擇更好的治療藥物和劑量,減少突發事故的發生,從而降低醫療支出。
2013年10月,我們出售了第一份IDgenetix服務。截至2014年9月30日,我們累計提供了13500份IDgenetix服務,其中有7500份是在2014年第三季度完成的。IDgenetix包括新陳代謝和混合藥物藥理兩部分,它能給醫生提供每個患者的很多關鍵酶代謝和靶向藥物的信息。我們的算法平臺能夠檢測多個處方藥、OTC藥物和中藥的不良反應和環境飲食因素改變的藥物代謝。我們目前提供心腦血管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的13種檢測服務,同時也在努力拓展針對於其他癥狀的檢測服務。
我們也為機構客戶提供藥物基因學個人基因測試的長期服務。這些機構客戶需要藥物基因學測試來管理大量的患者。這些基於單個患者定價和單個療程定價的機構客戶正在想法設法降低醫療成本。我們在癌癥領域與一些生物公司合作,我們利用下一代基因測序和生物信息計算能力去分析患者樣本,流程包括臨床前和臨床試驗整個環節。
我們認為以下幾點促使我們的商業計劃得以成功:
——IDgenetix的強大市場需求。由於不良藥物反應和過度使用處方藥這兩個因素,以“試錯法”為特征的傳統藥理學急需改革,我們認為藥物基因組學不僅是醫生和患者的傾向,也是提高醫療系統運作效率的良方。FDA要求將某些藥物的藥物基因學信息整合進藥物標簽里面,並且鼓勵患者在服用這些藥物時進行基因檢測。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也成立臨床藥物基因學促進聯盟,旨在幫助醫生將基因測序實驗成果用於幫助臨床治療藥物的選擇。
——拓展測試組合能夠提供全面的患者信息。IDgenetix被設計成為評估酶代謝基因編碼和生物藥物靶點。IDgenetix能夠臨床檢測到基因的刪除和複制,目前已經涵括了19種基因中的85種突變,我們不斷改進算法平臺,爭取評估更多的基因。擴大基因評估範圍對於醫療服務機構是一個巨大的吸引,患者病患狀況的種類確實很繁多,全面的信息更有利於醫生進行綜合考慮,制定更加精確的藥物和劑量。
——便捷性。患者通過臉頰拭子收集樣本,然後寄送到實驗室分析。我們的實驗室人員收到後,開始發現和解釋狀況,然後輸送信息到醫療服務機構。整個環節只需要兩天。一份複雜的基因,藥理,環境分析變成了一份簡單易懂的臨床參考資料,以供醫生使用。
——減少醫療系統開支。我們給醫療服務人員提供了一個工具,這個工具可以制定最優的藥物組合,減少醫療意外的發生和縮減醫療時間。這對於減少藥物支出是非常有意義的。
@股市之豬老白ISIG @an小安 @今日話題 @富途證券 @MCorleone
古怪的招股時間 老狐狸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5/03/03/%e5%8f%a4%e6%80%aa%e7%9a%84%e6%8b%9b%e8%82%a1%e6%99%82%e9%96%93/
如果大家有留意老狐貍的文章,可能知道小弟在公司的其中的一件工作是為新股貸款訂PRICING,所以日常對公開認購招股上市的公司點都叫略懂略懂,每早八點回到公司掃完報紙後就睇交易所公告,以便第一時間搞掂D野給各前線同事去聯絡客戶,但老狐貍除左D大野會去抽少少擺係個戶口內之外,平時都唔係好抽新股,因為新股往往太假了,有時就算我好唔鍾意既股票偏偏INITIAL RETURN會好驚人,而我睇好的就PK。
事實上,作為公司一個小小的管理人員,隻股票得唔得老狐貍唔會好大CONCERN,而小弟關註的往往係D同事交唔交到數。好多人以為老狐貍一定係好高層,其實老狐貍好多時都係帶埋阿狐貍媽番工的,好多人都會好關心佢,成日問住佢,股票行業比起其他行業更加明顯見到一個現象:「識人好過識字」,「外行管內行」的情況比比皆是,有時望下自己個老頂,可能係股票係乜都唔知,只會捉你問呢問路,但佢就同大老細關係好,你吹咩?
講番平時的新股,由招股開始到公開截飛一般會有3日半,例如隻香港寬頻 (1310.HK),佢由2月27日開始招股到3月4日中午十二點截飛一共有3日半,但今日偏偏有隻新股玩野,呢隻係華夏動漫角色 (1566.HK),佢由2月28日 (星期六)開始至三月五日中午截飛,平時做股票的,除左試機之外,邊有人會無LALA番星期六架,佢就偏偏星期六開始招股,如果星期六你都當係BUSINESS DAY的話,呢隻野就比其他多左一天了,所以今日同老細交代時,又俾人問點解佢會星期六招股架? 老狐貍心想:「XYZ…..你估間公司我架咩?點知喎?」
呢隻野做D乜?講起佢又唔同一般既網股或手遊股,佢係中國發展動漫遊樂園的,而佢第一個項目就係獨家係上海開JOYPOLIS室內動漫遊樂園。
後生的你未必知JOYPOLIS係乜,話說老狐貍曾經都係哈日族,當年去日本的其中一站就係去臺場個世嘉JOYPOLIS,當年呢個地方令小弟玩到流連忘返的地方,宜家世嘉係中國最大旅遊城市,亦係最有米人口之一的地方開,似乎呢個概念得得地喎,不過咁,呢間上海JOYPOLIS雖然已經開幕,但建築面積只有1000平方米,而全個8,000多平方米的場會去到2016年第一季開得,即係話上市第一年呢個遊樂場只係比一間大少少的遊戲機舖。另外,世嘉都計劃係青島開另一間JOYPOLIS,但又未必同佢合作喎。至於佢其他業務,包括電影投資、音樂動漫演唱會同線上娛樂等等,都係未成氣候。
如果你問老狐貍呢隻野賭唔賭得過? 講真我就覺得佢D業務未到收成期了。當然,股價同業績未必掛勾既,但如果俾我賭,我寧願賭隻公開發售只係280萬股,頂頭槌飛都只係707萬錢既KTL Int’l (442.HK),點解?賭之嘛,買隻易乾D 好少少。
(利申:老狐貍不會申請上述提及的新股,一股不持)
如大家有興趣,歡迎大家加老狐貍的FANPAGE交流下啦
https://www.facebook.com/oldfoxfanclub
老狐貍
投資第一要務——必看招股說明書 孥孥的大樹
http://xueqiu.com/8592131633/39871539
【招股說明書,作為企業開始講故事的第一份演講稿,我們必看!如果,連故事都沒法講好,我們棄之。此文章適合新手,無知的小散,想在投資有所長進的人,不適合「腦殘」粉。】
近期,市場異常火熱,各類新手不斷入場,各類「股神」不斷出現。其中,不缺少,搞點名堂,美其名曰,交流學習,從中收取費用的「壞銀」。這類「壞銀」在雪球,以粉絲略多為優勢,便要開始收費,針對人群——新手,新手中的新手。實在看不下去,於心不忍,小散本來就慘,還任人漁肉。
前幾天,球友
@土地堂 ,寫了關於研究思路的文章,覺得不錯,這一類文章可以真正做到「授人以漁」。我在其中,回覆到,我關於個股研究跟蹤的思路順序,第一,為看招股說明書,第二,才看年報,半年報;第三,才看券商的研究報告及其它資料觀點。今天我講一講,如何看招股說明書,我認為這是一份最好的研究報告,正是有了這一份說明書,所有的分析師便開始了對該企業的研究、分析、跟蹤及下定結論。所以,招股說明書是重中之重。對於,將幾年才上市的企業,招股說明書更具投資參考意義。同樣,這也是我對一支股票研究開始的第一步。與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更多的小散儘早離開無知,在投資路上有用。我始終相信,在投資界只有前輩,但沒有什麼大V。只要在智商正常的情況下,你肯花時間研究,肯定能在投資上有所心得。孔子說得對,三人行必有我師!
先講一下招股說明書跟招股意向書的區別。招股意向書和招股說明書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招股意向書是發行之前公告的,那個階段還在進行詢價,因此招股意向書其實是不含有價格信息、承銷費信息的招股說明書。鑑於我從本月IPO名單30家企業中挑了廣生堂為案例進行撰寫此文,用的是廣生堂的招股意向書,所以做以上簡單解釋。
本月IPO名單近30家,據傳未來會越來越快,越來越多。所以先講講,我簡單粗爆的篩選新股上市的監測跟蹤名單(本人從未打過新),步驟如下:
第一:看公司所處的行業,初步判斷是啥類企業;
第二:看公司主營業務介紹;
第三:看公司行業競爭格局;
第四:公司分產品毛利率及綜合毛利率;
以上的四個步驟,快速的打開企業的招股說明書後,按住CTRL+F,輸入關鍵字搜索即可,如輸入「毛利率」則跳轉至毛利率有關字樣,看一下企業的毛利率的水平。如若,你已經是一個研究老手,積累夠多,對於企業的行業很熟悉,那便可判斷企業所處行業的情況,基本可以判斷企業的整體水平。不過,現階段,個人對一般毛利率40%以下的新股,我僅會基本掃過,先把40%毛利率以上的企業分析完,回過頭再來看毛利率略低的企業。從以上四點篩選條件,我認為有兩點,其一,是對新股的跟蹤積累;其二,則是考驗一個人知識的積累程度,你是否能一看到該公司處於某一行業,而你對這行業相當瞭解,那就是牛B了,你積累的夠多,這個時候你就是投資界的前輩。當然,第二點是源於第一點。沒有第一點,第二點談何而來,所以投資需用功,真不是開玩笑。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接著講,監於主板與創業板性質的不同,與年報一樣,分為兩個版本,主板的招股意向書為17章,創業板的章節為13章。其實,關鍵的內容基本都一樣。今天,我們以廣生堂的招股意向書為創業板的模板。整體上,不影響我們對招股意向書關鍵內容的汲取。
為什麼我說,招股意向書是最好的研究報告。其一,你可以瞭解這家公司;其二,你可以知道公司所處行業整體發展情況,包括政策,發展趨勢;其三,你可以知道有哪些機構會經常對這個行業進行監測跟蹤,他們發表的數據具有權威性,在未來你同樣可以在百度中搜索到;……此處省去的內容如下,下面開刷,圖文並茂:
首先,提示一下,任何一家企業在新上市之前,都會對過去三年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潤色加工。竟然是必然工作,咱們就信這是一份最原始的數據,而招股意向書,則全面真實的披露了公司的整體情況。
第一節:釋義,你基本可以掃過,基本上是一類公司、專業名詞縮寫的解釋。 第二節:概覽,共有五個點; 第一點為發行人簡介:從中我們可以知道廣生堂企業的主營業務,主營產品以及公司的主要特點,具體內容如截圖所示,我都用黃色高亮將關鍵信息標出來。大家看招股說明書的時候,就可以將重點信息,標顏色這樣再回來找的時候,就可以有看重點。
第二點,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簡介 從這一點大家可以看出企業背後的靠山是誰,顯然,這一家企業是家族氏企業,沒有什麼大背景。當然,民營企業的投資環境在未來十年將好於之前。 第三、第四點,分別為發行人的主要財務數據、本次發行情況、在這裡可以簡單帶過。但廣生堂這份招股意向書第四節直接跳到第六節,董秘該好好批評下。 第五點,本次募集資金運用在這裡應該重點關注,是本次上市IPO的重點,可以看出公司的募集資金是為了擴產、全國佈局擴大營銷用。 第三節,本次發行概況。由於此次用的是招股意向書,很多信息需要等到詢價之後才會公佈。在這裡大家可以看到企業發行上市的相關重要日期。
第四節,風險因素 這一章,講了企業可面臨風險因素,風險因素的多少可以由企業自己分析。主要是儘可能的風險都列舉起來。這次廣生堂列舉了十八類風險,算是較多的了。由於在風險因素這裡往往講得太過於刻意,大家讀一遍即可。
第五節,發行人基本情況 這一節,主要重點介紹發行企業的設立情況,股權架構等信息。個人認為,比較重要的是第四點,發行人及關聯方股權結構,這部份的組織架構圖可以理清公司的股權結構。總的來說,這家企業的背景比較普通。有些企業背後的大老闆是國資委,則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有國資委背景的企業則有存在國改概念的影響。大家可以看這簡單的幾個結構圖,此節的後續文章更多的是對各個關聯方進行解釋,看不清楚的,看這幾個結構圖就夠了。
此節的第七點,發行人股本情況,還要特別注意的,如此次發行後,持股比例的變化,是否會造成的相關影響。
第八點,員工的情況 由於藥企,多為高新企業,在研發方面人員的素質結構構成還是要關重要的,這部分要稍微關注一下。同時,也可以為以後長期跟蹤,企業人員素質結構的變化做一個跟蹤比較。
第六節,業務和技術 前面是鋪墊,這節才是企業講故事的重點,上市公司在這一節將公司的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情況展現給大家,所以需要我們字字斟酌,關鍵是看看企業講的過去的故事好不好,未來還能不能講下去。同時,還講了行業的整體情況及競爭格局。
如此節的開篇,講了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什麼,乙肝病的主要治療方法有哪些,公司的三個藥的產品主要是屬於乙肝哪一類治療方法,同時還提到公司是高新技術企業。在這裡注意一下,提公司好的,如是評什麼獎,評什麼獎的,個人認為帶過即可,除非是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類級別的。
接下來的內容講到了公司的主要產品及用途、及近三年來營業收入情況。關於藥的,大家可以上一號藥店等醫藥電商網站實際調研下,看看銷量啥的。充分利用互聯網網絡的調研方法!
接下來,則是對其三大藥物進行詳細的介紹:從這點看,大家可以判斷其三類產品的藥效,用途及彼此之間的對比。
主要業務模式分為採購模式、生產模式、銷售模式。
採購模式,主要講到供應商方面,公司特別提到主要選擇了莊龍澤製藥有限公司,其實在這裡主要是看公司在採購的時候會不會受到原材料的影響。生產模式的簡單瞭解就行,醫藥企業一般都是遵從GMP規範。
銷售模式需要重點提下,廣生堂提到經銷模式、直銷模式兩種,同時還涉及到收入的確認方法,這是瞭解一個企業關鍵的一個信息點,就是看什麼樣的情況才可以算收入。
經銷模式公司給出了定義及模式,在這裡對於經銷的概念,還講到了公司經銷模式覆蓋的區域。關於概念的,大家也可以吸收下來,這就是整個醫藥行業相通的情況,屬於行業知識。像這樣,在招股意向書中講到的行業的知識就是積累下來的。
以下是直銷模式的概念。在這裡只是對經銷,直銷概念的介紹,但在招股意向書後續的內容中,則其中講到直銷模式跟經銷模式產生銷售費用的不同,帶來的營業收入效果不同的對比。這都是需要大家認真讀,分析的。
收入確認方式 除了常規的,在後面還提到了在競爭激烈地區,則採取了先發貨後收款的方式。看到這,我們是否能這樣想,公司在未來拓展中,是否會採取這樣的激進銷售方法,雖然市場份額打開了,應收帳款增加了,壞帳風險就多了,這是我們現階段看說明書得出的疑問,問題可以記下來,如若你對此股有興趣,在未來幾年你可以長期跟蹤監測,則這些問題都是未來企業的表現應該可以解答的。
此節的第二大點,講的是發行人所處行業基本情況行業的情況在前面已經講到,在這裡會重複,招股書就是有些內容前後一置,重複的大家可以略去不看。
第三大點,行業發展情況,一般都會講國外的發展情況、國內的發展情況。講完之後,都再講公司涉及的產品在整個行業中的應用情況。這部分的內容比較關鍵,就是看公司產品在應用上是否有空間,有優勢!像這裡特別講到公司三類乙肝產品在行業應用中的市場份額,整體挺高,空間還是有的。同時,還做了一個對乙肝產品未來應用的預測,以提一下大家的期望,對未來行業的空間充滿想像。
接下來,講到行業的週期性、區域性或季節性特徵,個人認為這也是關鍵點之一。我們可以看到企業沒有什麼週期性等特點。之前研究過康得新,則其提到膜,呈季節性的影響。
此節的第四大點,講到的是行業市場的競爭格局,這是重中之重,有時候則可以直接對標一些企業在A股中上市的,則用該企業與現在的企業對標估值是一個比較好的參照方式之一。當然企業與企業對標估值不能只採用一個點,而是需要充分應用多年的歷史數據進行對標。招股意向書中,分別介紹了其市場競爭中佔有率靠前的幾家企業,我百度了下,多為合資公司,也沒有在A股上市,所以暫無法對標估值。
下圖可以看出,公司 在這個細分行業中排名第六,但離前面幾位仍有較大的距離,有動力也有壓力。公司多次提到,目前,公司是國內唯一同時擁有前述三種核苷類抗乙肝病毒原料藥及製劑注 冊批件的醫藥企業。公司將依靠豐富的產品系列、不斷擴展的營銷渠道,快速提 升收入規模和盈利水平,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佔有率。這是公司講故事的核心內容之一。
第五點,講到了公司競爭的優勢及劣勢
優勢可以稍微帶過,關鍵是看劣勢。大致分析一下,公司需要錢擴張,這樣才有戲。所以需要IPO。
對了,忘記一點,一般都會講到技術壁壘的,這個東西,一般公司都會介紹其壁壘比較高,難進入。但這個需要進一步鑑別。但有時候,非行內人士很難鑑別。當然,醫藥行業,特別是向廣生堂這種治大病的藥物,個人認為還是比較高的。
跳轉到第八點,行業與上、下遊行業之間的關聯性。這一點非常關鍵,講到行業的上游 下游,往往可以判定公司 是否有議價能力就看所處的位置,及上下游 行業的競爭情況。
第三大點,講的是主要產品的銷售情況
廣生堂就針對其三類乙肝產品近三年的銷售情況進行分析。看得過程中,由於我對數據的敏感性,標紅色框的地方,結果我繼續往下看,廣生堂都有一一對應解釋為啥增速 放緩。
公司銷售的十大客戶,可以稍微關注下,看是否公司,存在著過度的客戶集中情況。當然客戶過度集中更多是由於行業的情況決定的。我們可以看到廣生堂的客戶並不明顯集中,但如果大家研究過歌爾聲學,其客戶集中度就異常高,因為手機行業高度壟斷了。
公司未來的發展,講的是未來的故事,概念有了,讓我們跟蹤觀察。估計設定的目標,以未來幾年的年報中都會不斷的重複。因為,其它公司也一樣。有目標的公司才是好公司。
直接跳到第九節,財務會計信息與管理層分析 。
財務分析的三張表都放在這裡了。
讀財報,是投資的必修課,培養數據的敏感性是必修課之後修煉的成果。
如在資產負債表中,我就注意到為啥預付帳款增加這麼多。在利潤表中為啥銷售費用多了這麼多。繼續往下讀,在後續的財務分析中,則有提到近兩年的預付帳款為購置土地用的誠意金。如向這類企業沒有對異常數據解釋的,則是需要慎重的。
公司近幾年的主要財務指標,已經幫你統計好了,公司財務指標粉飾的好不好,故事講的好不好需要結合數據來看。ROE,賊高!
在後續的財務狀況部分,需要大家詳細閱讀,這都是最根本的數據分析內容,常規的財務分析,如負債率等,資產結構等都有一一分析。如若有相關疑問,公司沒有正面解決的可以記錄下來以作跟蹤,進一步分析。
在看的過程中,看到應收帳款,那裡應該有一定的爛帳出現了,沒有收回來,反正錢不多,呵呵。錢多則要注意了!
此外,公司在介紹其化學藥品時,講到了化藥需要研發的環節如下:這些都是行業的知識,都可以好好積累下來。
公司在分析的最後部分都會有一些對標公司的,由於細分行業沒有專門以乙肝藥品為集中主營業務上市的企業,則公司擴大了以製藥相關的企業為對標。這樣,大家在做研究的時候,可以將這幾家企業與廣生堂做進一步對比研究,以判別該股是不是值得投資,特別是在估值方面可以做一個參考。
可以看到,在這裡只做了一個毛利率的對比。
第十節募集資金運用 則是重點講述了將IPO的錢投到哪裡的具體細項內容。
內容太多了,寫這文章,一下子也沒整理完整,僅刷了二三個小時,每個企業的招股書結構一樣,講的內容大同小異,每一章都需要稍微過一下,尤其是第九,第十節,講到公司財務及IPO的資金用途,則更需要細緻的看。同時,充分結合自己的分析能力及行業積累的知識,邊看邊想個為什麼,長期以往,你會在投資的水平上更上一層樓,而不再輕易聽信大V的胡言亂語。自己懂,才是真的懂。
招股說明書內容都這麼多了,雖然有粉飾,但這真的是一份好的研報。
$廣生堂(SZ300436)$ 碼字不易,希望各位投資好手,多多幫忙轉發,拯救更多無知的小散,收功,感激萬分,洗澡,睡覺!
從聯想控股IPO,從招股書看聯想龐大的產業集團版圖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063
從聯想控股IPO,從招股書看聯想龐大的產業集團版圖
作者:虎嗅
註:聯想控股昨晚(4月15日)提交了IPO招股書,擬赴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據湯森路透旗下IFR估計,此次IPO預計將於第三季度進行,將募資20億美元-30億美元,有望成為今年亞洲最大規模IPO之一。這個IPO進度符合聯想控股此前說的2014-2016年上市的預期。
柳傳誌此前曾表示,聯想控股上市時的市值將會有一個較大的折扣,原因主要是聯想控股現在的很大一部分利潤來自投資高回報。“屆時想要得到一個好市值,關鍵就在於核心運營資產那部分。”為了保證聯想控股上市後每年有30%以上的利潤增長以支持市值,聯想這幾年加大了對現代服務、金融、化工板塊的投入力度。從目前情況來看,IT收入為聯想控股貢獻了絕大部分收入,而除了IT業務,金融、投資、房地產、投資也為聯想控股的利潤貢獻良多,農業與化工板塊目前是虧損狀態。按照柳傳誌一貫的思路,後者會是聯想控股上市後發力的“二級火箭”?
以下是從聯想控股招股書里采集來的信息,有助於你了解這家龐大的產業控股公司的版圖——直到現在,很多人還把聯想控股與聯想集團混為一談。
聯想控股業務範圍
聯想控股業務範圍涵蓋IT(聯想集團)、金融服務(正奇、漢口銀行、聯保、拉卡拉、蘇州信托)、現代服務(拜博口腔、增益物流、安信頤和養老、神州租車)、農業與食品(佳沃、豐聯白酒)、房地產(融科)、化工與能源材料(聯泓、星恒電源)、財務投資(聯想之星、君聯資本、弘毅投資)等
投資情況
對聯想集團持股30.55%;
對正奇持股92%;
對漢口銀行持股15.33%;
對聯保持股48%;
對拉卡拉持股36.44%;
對蘇州信托持股10%;
對拜博口腔持股54.9%;
對增益物流持股94%;
對安信頤和持股100%;
對神州租車持股23.87%;
對佳沃持股92.2%;
對豐聯白酒持股93.3%;
對融科持股100%;
對聯泓持股90%;
對星恒電源持股50.77%。
財務概要
聯想控股總收入從2012年的2263億元增至2014年的289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3.1%,主要由於IT業務和房地產業務收入增加;
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從2012年的22.88億元增至2014年的41.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4.8%;
總資產從2012年底的1979億元增至2014年底的289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0.8%。
聯想控股大部分IT業務和部分農業與食品業務於海外發展,另外還投資美元基金,2012年至2014年,聯想控股53.6%、57.1%、62.7%的收入來自海外。
2014年,IT業務的收入貢獻率為94.2%,金融服務0.3%,現代服務0.3%,農業與食品0.5%,房地產4.0%,化工與能源材料0.7%。毛利率分別為13.8%、19.9%、34.2%、31.4%、4.9%。
IT業務收入由2013年的2305億元增加18.2%至2014年的2723億元,主要由於主要產品銷量增加、收購摩托羅拉移動 及x86服務器業務後合並了其財務業績。2012年至2014年,IT業務的凈利潤分別為37.02億元、48.23億元、54.11億元。
金融服務連續三年收入分別為5070萬元、9.97億元、13.1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33億元、6.08億元、10.80億元。
現代服務連續三年收入分別為5800萬元、2.75億元、8.5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81億元、2.12億元、10.73億元。
農業與食品業務連續三年收入分別為9.74億元、16.85億元、15.31億元,凈虧損分別為7340萬元、2.01億元、9.48億元,其中2014年白酒業務產生6.21億元的減值虧損。
房地產業務連續三年收入分別為75.35億元、91.42億元、114.9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7.35億元、15.15億元、9.83億元,其中2014年產生7.55億元的減值虧損。
化工與能源材料業務連續三年收入分別為14.61億元、12.82億元、19.09億元,凈虧損分別為7400萬元、2.28億元、7.69億元,其中2014年中銀電化產生4.77億元的減值虧損。
財務投資業務連續三年收入分別為272.78億元、278.72億元、317.18億元,2012年凈虧損分別為5.15億元,2013年和2014年凈利潤分別為21.07億元、21.13億元。
連續三年獲得的政府補助分別為6.06億元、10.98億元、13.16億元。
股權架構
中科院國科控股持股36%;
聯持誌遠持股24%;
中國泛海持股20%;
聯恒永信持股8.9%;
柳傳誌持股3.4%;
朱立南持股2.4%;
寧旻持股1.8%;
黃少康持股1.5%;
陳紹鵬持股1%;
唐旭東持股1%;
董事及高管
聯想控股執行董事包括柳傳誌(董事長)、朱立南(總裁)、趙令歡(常務副總裁),非執行董事包括吳樂斌、王津、盧誌強,獨立非執行董事包括馬蔚華、張學兵、郝荃。
(轉自虎嗅網)
思考的碎片--20150527寶鋼包裝招股書有感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2vkm1.html
思考的碎片--20150527 寶鋼包裝招股書有感
因為百潤的巴克斯酒業的緣故 今天一時興起看了下寶鋼包裝的招股書。
胡亂翻出來的只有到2013年的數據
看完 我突然明白了我的好友@啄木 的一句話 股票漲著漲著經濟就好起來了。。。
是這樣。寶鋼包裝的資產負債表幾乎是沒法看的
30億銷售 1個多億凈利潤。。。應收款還有2-3億。。。
那麽問題來了為何說漲著漲著就好了呢?
有趣的地方是這里。這樣的接近10%毛利的行業 本質上算大宗商品
技術含量有限,然後寶鋼包裝我看下來已經國內第一 行業領先和老外差距最多三年之內,設備都是一流的
配套都是一流的國際供應商。
那麽問題就來了 這樣的行業 如果用中國證券市場高PE註入資金(漲著漲著)
貌似老外完全就應該退出這個行業,然後寶鋼包裝就應該外延式擴張,把生意做到全世界去。
已經收購了越南和意大利的公司。
未來簡單 吧公司開到印度去。然後逐步淘汰老外 10%毛利的行業 本來就不應該有老美和歐洲人存在。。。
用我們的儲備資金直接南征北戰 幹掉老美。。。
我想這就是牛市泡沫的意義
今天看了鐘偉 鐘光頭關於泡沫的文章
鐘偉的意思是有些泡沫是有意義的比如00年美國的internet 泡沫
我突然發現 A股的泡沫也是有意義的。
當然限制發行價 最後獲益的只是中獎的股民未必合理。應該放開IPO的PE限制 讓資金影響實業 外延式發展
不斷增發。。。這才是這次泡沫存在的價值和理由。。。
可以在破滅後留下火種。。。
當然 我不喜歡泡沫這個概念
因為泡沫的語境是承認所謂公司有所謂固定價值。。。
那套很類似馬克思的價值和價格。。。這個我不認同。
我相信 價格是邊際決定的 價值是預期決定的
我從來只相信破滅之後的泡沫 我從來不承認先驗的泡沫
那麽牛B 知道泡沫你怎麽不去做空呢。。。
空談泡沫屬於清流。。。鄙視之
作為赴美上市的P2P第一股,宜人貸的招股書藏了這些秘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118/152854.shtml
導讀 : 宜信公司旗下P2P平臺宜人貸正式向SEC遞交首次公開招股文件,公開募集最高1億美元,預計最快將於12月登陸紐交所上市。
i黑馬 訊 崔婧 11月18日報道
宜信公司旗下P2P平臺宜人貸正式向SEC遞交首次公開招股文件,股票交易代碼“YRD”,向公眾公開募集最高1 億美元,預計最快將於12月登陸紐交所上市。招股書顯示,摩根士丹利、瑞士信貸和複星資本將擔任承銷商。一旦申請通過,宜人貸將成中國P2P在海外上市的第一股。
招股說明書能讀出哪些內容?
在IPO之前,宜人貸流通股總數為1億股,持股方為在開曼群島註冊的母公司CreditEase Holdings (Cayman) Limited。其中,宜人貸創始人及CEO唐寧擁有公司4343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43.4%。該公司的其他股東包括IDG、凱鵬華盈,以及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通過招股說明書,我們還可以了解以下內容:
1 、營業收入增長驚人。 根據招股說明書,2013年,宜人貸虧損834萬,2014年虧損450萬,到了2015年6月末,僅半年時間宜人貸總凈營收7900.7萬美元,凈利潤為1730.4萬美元,成功扭虧為盈,而且增長驚人。
招股書顯示,宜人貸的收入來自於其平臺收取的來自借款端的交易費及投資端的服務費。其中借款端的交易費占其中的大部分,至2015年6月,其借款端交易費為1.2361億美元,投資端的服務費為384.7萬美元。
2 、投資者和借款人來源。 宜人貸的借款人來自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其線上借款人主要通過大數據甄別,在線下,宜人貸主要通過其母公司宜信獲取線下借款人,宜信將合適的借款人推薦給宜人貸,宜人貸支付給宜信一定的推薦費。
就數量而言,線下與線下借款人的差別不大,但就金額來說,線下借款總金額是線上的兩到四倍。以下是招股說明書數據:
2014年全年,宜人貸平臺的借款者總數為39344人,線上渠道20422人,線下渠道18922人。投資者總數為34527人,線上渠道為25093人,線下渠道為9434人。2015年上半年,宜人貸平臺的借款者總數為62131人,線上渠道為30393人,線下渠道為31738人。投資者總數為59185人,線上渠道為50193人,線下渠道為8992人。
2014年全年,宜人貸完成的貸款達到3.59億美元,其中線上渠道為1.44億美元,線下渠道為2.15億美元。2015年上半年,宜人貸完成的貸款達到5.98億美元,其中線上渠道為1.92億美元,線下渠道為4.06億美元。
3 、所有人 P2P 行業人最關心的不良貸款率情況。 根據招股說明書,截至2015年6月末,宜人貸逾期60~89天的貸款占比0.40%、逾期30~59天的貸款占比0.70%、逾期15~29天的貸款占比0.90%。
近年來,中國P2P借貸行業不良貸款率快速攀升已是業內共識,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曾說過,國內P2P市場的壞賬率為15%~20%,宜人貸的較低。
4 、收費標準: 宜人貸使用了一套由宜信開發的信用評級系統,借款人按其信用分數分為A/B/C/D四個檔次,A檔風險最低,D檔最高,借款人支付給投資人的利息在10%-12.5%,但宜人貸所收取的交易費則根據檔次不同而有所差異,A/B/C/D四檔的交易費分別為5.6%、18.5%、26.4%、28.2%,借款人貸款的年利率分別為16.9%、27.4%、33.5%、39.5%。
2015年8月,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民間借貸年利率超36%部分利息無效,宜人貸利率借款手續費的收法高過了36%。
拆分宜人貸備戰上市
眾所周知,宜人貸是宜信公司旗下P2P平臺,屬於普惠金融板塊,除此之外,宜信旗下還有財富管理的板塊。宜信公司創建於2006年,KPCB、IDG資本和摩根士丹利亞洲投資基金(MSPEA)都是宜信的投資方。
作為國內最早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之一,宜信的版圖已經超越了一般的P2P借貸平臺,涵蓋數十家子公司,一年的交易規模超過500億量級。宜信一直在進行內部整合與梳理,線上、線下業務進行了分離和重組。
據媒體報道,宜信將集團的創新產品研發、P2P平臺運營、線上理財業務等都歸屬於一家新成立的普信恒業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普信恒業“),而原有的線下業務,即潛在政策風險和輿論爭議較大的部分則留在了另一家公司。
宜人貸最初也是普信恒業內部獨立發展的網貸業務部門,2014年12月25日,宜人貸官網發布公告,宜人貸所屬新主體公司為恒誠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下稱“恒誠科技”)。
招股書中提到宜人貸的很大一部分客戶是由宜信推薦過去的,基本占宜人貸貸款比重的六成以上。其實也就是宜信把自己集團內比較優質的線上業務部分,包括從宜車貸、宜房貸等品牌拆分出來的一些線上資產和資源都拿給了宜人貸。
實際上,早在2014年第4季度,宜人貸就開始備戰上市,2015年春節後,第一次向納斯達克遞交材料,7月,第二次遞交申請。當時,正好遇上中概股回歸潮,人人網、盛大遊戲、陌陌等企業紛紛宣布要從美國退市,海外估值持續低迷。
但對宜人貸來說,在美國上市是最佳選擇,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原因一:P2P平臺在國內IPO的阻力來自上市的規定。公司開業時間3年以上,最近3年連續盈利。此外,獲得美元基金投資的互聯網金融企業,還會面臨程序複雜且耗時很久的VIE結構拆除。
原因二:P2P網貸行業中有不少公司處於灰色地帶,也給整個行業的上市進程帶來阻礙。
原因三:在風險較高且處在發展前期的P2P行業,上市對於品牌的背書是宜人貸看重的因素。一旦順利登陸美股,“海外第一P2P股”的頭銜將在用戶中帶來很好的品牌宣傳效應。
原因四:在招股書中,宜人貸將自身定義為“中國市場領先的線上消費金融平臺”。此前,已有Lending Club和On Deck Capital兩家美國本土P2P網貸公司在去年成功上市。
但是,宜人貸和Lending Club等所處的市場環境並不相同。美國的信用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為本土P2P公司的獲客和風控提供有效的信用數據支持,Lending Club就是受益於美Experian、TransUnion和Equifax三大信用管理局提供的信用服務。而在國內,信用體系還不完善,導致欺詐成本較低,在線上做風控較有難度。
IPO 後影響幾何?
宜人貸在美IPO給P2P行業帶來幾點思考:
第一,這是一個重新梳理機制的機會。今年9月《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P2P等網絡借貸平臺被界定為個體與個體之間的直接借貸的“信息中介”機構,平臺方不得提供征信服務或非法集資。此外,所有互聯網金融類從業機構應選擇銀行類機構作為資金存管方。
第二,為國內P2P平臺謀求上市開辟了新的路徑,一旦成功或能引發國內平臺向其模式努力。但其估值的高低和市值變化也會產生重要影響,一旦估值過低,可能打擊國內P2P平臺謀求海外上市的積極性。
第三,P2P網貸開始進入規範穩健期。第三季度網貸行業數據顯示,非理性畸高利息收益在回落,不規範的問題平臺正在收縮,整個行業風險意識提高。
第四,從行業發展來看,尋求自身補充資本、增加實力,增信背書的舉措實屬必要。宜人貸赴美上市,並擬公開募集1億美元就是最直接最實在的增信措施。
第五,中國企業在美國頻頻遇冷,今年大批中概股選擇退市回歸,LendingClub今年也沒能扛住股價腰斬的命運。宜人貸在美股的境遇也不會那麽樂觀。
第六,宜人貸為國內P2P平臺謀求上市開辟了新的路徑,一旦成功或能引發國內平臺向其模式努力。但其估值的高低和市值變化也會產生重要影響,如果估值過低,可能打擊國內P2P平臺謀求海外上市的積極性。
第七,無論P2P網貸平臺是否上市以及選擇哪一地點上市,網貸平臺本身的風控和運營能力才是獲得市場認可的關鍵。美國資本市場寬進嚴管的體制意味著上市以後的挑戰將會更大。
附:宜人貸發展歷程
2006年5月,唐寧創立宜信公司。
2011年12月,方以涵加入宜信,並牽頭創立宜信互聯網部,進行宜人貸平臺的搭建研發。 2012年3月,宜人貸網站正式上線。
2013年9月,宜人貸推出能夠在手機上完成P2P借款全流程操作的宜人貸借款APP。
2013年9月,宜人貸推出智能理財服務“宜定盈”。
2014年9月,宜人貸推出針對IT互聯網從業人士的個性化借款咨詢服務“碼上貸”,引領P2P在垂直細分領域的創新。
2014年9月,宜人貸借款端累計交易促成金額超過10億元。
2014年10月,宜人貸推出基於大數據風控的極速模式借款服務,在手機上實現1分鐘授信,10分鐘快速批核。
2014年12月,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成立,宜信當選會長單位,積極推進網貸行業的自律和互律。
2015年5月,宜人貸平臺總體累計交易促成金額突破50億元。
2015年6月,宜信與廣發銀行達成P2P資金托管合作。
2015年7月,宜人貸推出兼具靈活性和理想收益的P2P理財服務“節節高”。
2015年7月,宜人貸累計註冊用戶超過500萬。
2015年9月,宜人貸累計註冊用戶超過600 萬
青島銀行IPO啟動招股 一大波城商行“尾隨”赴港上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5105.html
青島銀行IPO啟動招股 一大波城商行“尾隨”赴港上市
一財網 羅琦 2015-11-22 15:38:00
市場人士稱,選擇此時登陸港股,主要是因為目前港股市場的投資氣氛不算太差,同時也可以補充銀行資本金。
在香港IPO市場開始回暖之時,青島銀行(03866.HK)搶先登陸香港市場,是今年在香港招股的第一只內地城商行股份,而尾隨青島銀行的,還有錦州銀行和鄭州銀行。市場人士稱,選擇此時登陸港股,主要是因為目前港股市場的投資氣氛不算太差,同時也可以補充銀行資本金。
根據青島銀行的銷售文件,青島銀行將發行9.9億新股,其中有9000萬股為舊股,由社保基金出售,公司的招股價將在4.75至5.21港元之間,集資規模將達到47億至51.58億港元之間。
匯業證券策略師岑智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近期市場氣氛開始轉好,加上央行下調分支行常備借貸便利利率(SLF),預計將為市場創造有利的投資氣氛。
市場人士稱,青島銀行作為今年在香港上市的第一家內地銀行股,預計表現不會太差。青島銀行從11月20日開始招股,預計12月3日在主板掛牌。
青島銀行行長王麟在香港的記者會上表示,雖然內地經濟進入新常態,但內地經濟增長放緩不代表衰退,對內地及山東省經濟前景充滿信心。他認為,山東省作為經濟大省,正進行轉型升級,相信業務會持續良好增長。
截止6月底,青島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為1.19%,但期內的不良貸款主要來自制造業及批發零售業,分別占該行不良貸款總額的37.7%和50.2%,青島銀行副行長楊峰江解釋道,山東是制造業大省,向有關行業提供貸款是必須的業務,但下一步會在貸款安排方面調整策略,包括優先發展零售業務,並在公司領域上發展和民生相關的資產業務,比如醫療等。
青島銀行董事長郭少泉則稱,該行正與青島地鐵集團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定,發行可用作地鐵票使用的IC卡,相信可以支持該行的零售業務。青島銀行自2012年起獨創“接口銀行”的業務模式,通過與政府收費系統、大型客戶、同業的服務平臺對接,令該行獲得大批客戶,增加交叉銷售機會。
除了青島銀行,另一家城商行錦州銀行也好事將近。錦州銀行最初於4月份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但後來因牽涉漢能集團貸款問題而被延遲上市。有消息人士透露,錦州銀行已經重啟了在香港的IPO,10月14日,錦州銀行又在港交所網站上傳了最新的申請文件。
目前,錦州銀行已經向投資者發出銷售文件,公司計劃銷售13.2億股H股,集資規模在7億至8億美元(約54.6億港元至62.4億港元 )之間,有望在11月23日開始路演。
銷售文件顯示,此次錦州銀行的IPO股份相當於經擴大後股本約24%,其中90.9%為新股,9.1%為舊股,獨家保薦人為建銀國際,聯席全球協調人及賬簿管理人包括巴克萊、野村、招銀國際及中信建投國際。
根據港交所文件,鄭州銀行在9月30日已經在港交所網站上傳了申請上市文件,消息稱,目前鄭州銀行正在等待上市審批,計劃下月初開始招股,暫定12月21日在香港正式掛牌上市。
不過,在H股上市也好像“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內的人想出去,2014年3月31日上市的城商行哈爾濱銀行(06138.HK)就計劃回歸A股,該行在11月16日宣布其回歸A股的計劃,如果一切順利,將成為首家實現“A+H”的城商行。
而其實翻查資料,在香港上市的城商行表現不甚理想,以哈爾濱銀行為例,其股價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情況下,11月20日收報2.39港元,較上市價2.9港元降17.6%。而徽商銀行(03698.HK)股價也一直潛水,11月20日收報3.43港元,而當時該行上市價為3.53港元。
編輯:林潔琛
4399再次提交招股書 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07/157233.shtml
4399再次提交招股書 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麻策
2016-07-07 12:05
i黑馬 訊 7月7日消息,近期,四三九九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4399”)再次提交招股說明書,再次上市沖刺。
據本次招股書顯示,4399擬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3333.34萬股。
4399最新披露數據顯示,其2013~2015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4.7億、15.4億和16.5億元。截至2015年12月31日,4399遊戲平臺的累積註冊用戶數已經超過5億人次,4399遊戲盒累積下載量達4000萬次,月活躍用戶數突破800萬人。
2014年12月,4399曾在國內創業板提交IPO招股書,次年3月,證監會披露文件,稱因其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原因,中止審查。
[本文作者麻策,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4399
上市
創業板
贊(...)
分享到:
光大證券開啟港股招股之旅 市況不佳公開認購堪憂?
繼東方證券(03958.HK)之後,港股即將迎來今年第二個中資券商。光大證券(06178.HK)從8月8日開始招股,使光大集團在港股再添一員,上市公司數目增至四間。
光大證券8月8日起至8月11日展開招股,根據公司招股文件,公司計劃發行6.8億股新股,集資最多90億港元,預計8月18日掛牌。上市之後,光大證券也將成為中資券商大軍中的第17將。
光大證券此次招股價介於11.8至13.26港元之間,以8月5日A股收市價16.81元計算,折讓大約24%至32%。從基礎投資者的占股比例可以看出,光大證券此次赴港上市已經做足準備。
招股書顯示,光大證券為H股引入了8家基礎投資者,共認購3.39億股,占已發行H股約68.9%,涉及金額2.1億美元,8名基礎投資者中,包括廣東恒健、中船重工、中國建築、中國人壽、交通銀行旗下的BOCOM Investment、The Prudential Insurance Company of America、大眾交通(香港)、以及三商美邦人壽。
在光大證券計劃發行的6.8億新H股中,有90%是配發給機構投資者認購的國際配售,而10%是給散戶投資者的公開發售,不過基礎投資者已經認購了68.9%的股份,還剩下的31.1%股份未賣出。
不過,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基金經理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由於中資券商股在香港市場普遍估值不高,而且同質化太過嚴重,光大證券此次能上市已屬不易。與光大證券同期上市的澳至尊(02031.HK)由於國際配售包銷商出乎預期地認購不足,讓公司最終無法上市。
而翻查近年在香港的多支中資券商股,大部分都還在“潛水”中。廣發證券(01776.HK)曾在上市時引發軒然大波,但目前也較上市價18.85港元還有近6%的折讓,華泰證券(06886.HK)也較上市價還有33%的折讓,7月初上市的東方證券(03958.HK)則險守在上市價的邊緣,較上市價有1%的溢價。
光大證券稱,公司在募集資金後,會將所得的35%用作發展貫穿公司全業務的資本中介業務,35%將用作現有境外業務的營運等,20%將用於發展公司等財富管理以及機構證券服務業務,約10%用於營運資金、後臺搭建與其它企業用途。
在近期股市行情原本就不太好的當下,光大證券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59%,至6.2億元。光大證券副董事長兼總裁薛峰稱,A股上半年日均成交量依舊處於歷史高位,目前已進入常態化水平,與經濟基本面接近,主要經濟數據轉好,加上新興行業快速增長、中產家庭掘起,對A股給予重大力量。
薛峰稱,上半年A股市場日均交易量約為5700億,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 51%,但是去年同期是非常態市場行情,如果只是單獨看2015年上半年的行情,當時日均交易量5700億是2014年同期的1.7倍,2013年的3倍,所以目前高位回落屬於正常情況。
光大證券於去年六月,以40.95億港元收購香港券商新鴻基金融70%的股權。公司有意在日後分拆香港業務獨立上市,不過暫時還沒有時間表。薛峰稱,香港業務具有較強的獨立性,分拆將有助該業務的品牌鞏固、本地化及國際化,屆時光大證券依舊掌握控制權。
不過,一般而言,新股3年內不可分拆新業務上市,但光大證券已取得香港聯交所豁免,而分拆仍需提交股東批淮。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