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家駒大愛 葉世榮:抹去悲傷迎快樂 2016-06-03
1 :
GS(14)@2016-06-06 02:11:43http://skypost.ulifestyle.com.hk ... %AB%E6%A8%82/218459
【晴報專訊】 「要延續家駒的愛」,葉世榮在訪問中說了不下十次,說得鏗鏘有力。近年主力在內地發展的世榮,去年以發起人身份,一手一腳籌備紀念Beyond已故靈魂人物黃家駒的慈善演唱會,可惜昔日戰友黃貫中(阿Paul)和黃家強年前鬧翻,三子再次同台變得遙不可及,但世榮仍盼奇迹出現,「我在家駒墓前跟他說,這個騷一定會很成功!」
家駒已離開逾22年,餘下三子亦於早年分道揚鑣,各自追尋音樂夢想。發展重心早已北移的世榮,談到每年看到不少「山寨版」的紀念家駒活動,內心都感到戚戚然,令他萌起舉辦籌款紀念騷的念頭,「《家駒延續愛心慈善演唱會2016》定於家駒6月10日生忌當天舉行,現時已超過20位歌手及樂隊參與。自從家駒離開後,每年在不同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紀念活動,但我發覺當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雖然是籌款騷,但從沒聽過將善款捐給哪個機構。」
盼Paul家強放下成見
世榮續說:「慈善騷除了紀念家駒外,我們的主題應該是延續他的愛心才叫完美,所以倒不如我以身作則做個榜樣,搞一個歷來籌款最多、最大型、最成功的紀念家駒慈善活動,而主題最重要是延續他的愛心。」
這次籌備紀念活動過程中,最令大家關注的,是已解散的Beyond三子會否再在舞台上重聚,「一早答應演出的阿Paul已參與錄製演唱會主題曲《延續》,家強則以工作為由拒絕出席,但我會盡最後努力游說他,希望他的行程可以改變,很希望可以給予歌迷一個驚喜。」
三子於03和05年曾走在一起做世界巡迴演唱會,世榮憶述:「當年我在後面打鼓,中間位置永遠是空的(因沒有了家駒),(我內心)真的很辛苦!」雖然延續家駒大愛精神的路並不平坦,但世榮抱着一個希望,「很希望阿Paul和家強各自放低成見,我們可以一起做慈善騷,然後每場都『帶』家駒出來,將傷心化解成為善心,即是,延續家駒的愛,會抹去我們的悲傷,變成快樂。」他又表示,經常夢見跟家駒一起夾Band及研究音樂,夢境非常真實。
服裝指導:Joey Keung
場地:HMV Bar & Restaurant
撰文:倪小珊
攝影:梁細權
編輯:黃寶恩
設計:鄧俊明
髮型:Matthew Kong/Damon Lai @ Headquarters
化粧:Jennifer Chan @ Annie G.Chan
《冇愁報》延續毋忘精神
1 :
GS(14)@2016-06-06 02:58:13【本報訊】六四屠城後10年,他們才陸續來到世上。這群中學生不僅沒將六四視作久遠的故事,更善用學生身份,自發搜集資料,製作校報講解六四始末,冀身邊同齡人延續毋忘六四精神。中四學生李樂軒去年加入學校公民教育組,今年負責製作校報《冇愁報》,秉承傳統於六四前,向同學派發講述六四內容的新一期校報。該報雖沒採訪各界人士,僅將網上、報章資料等內容集合,但李樂軒認為學生一手一腳製作,有助同學認識事件,「學生都鍾意速食文化,我哋整《冇愁報》,簡單啲容易啲畀人了解」。中四的鄧瑋妍亦指,雖未親身經歷過六四,但以同齡人身份舉辦六四活動,較只由老師推廣有好處,「大家會反思,都係求學時期,點解我哋會做呢樣嘢呢?」
今年加論「建設民主中國」
六四,對他們來說是歷史,卻沒有遙遠的距離感。鄧瑋妍直言六四對其影響深遠,六四後內地言論自由嚴重收緊,「如果蓋住呢啲真相冇人提,香港就可能好似中國咁,冇人知咩事」。李樂軒亦認為六四與本港息息相關,內地民主情況直接威脅本港言論自由,「呢啲都好影響住我哋生活!」他續稱,今年該報加插學聯與支聯會就「建設民主中國」的爭議。李樂軒指,家人向來熱衷社會事務,故自小學起已參與六四晚會,但他深明這並非同代人的普遍情況,「問同學六四係乜,佢哋答唔出」。他希望更多同學了解及思考六四的影響。鄧瑋妍則指,參與舉辦六四活動後,自己亦深化對六四了解,期望同學將悼念六四的訊息傳播開去。除了製作校報,他們會於六四前的上課日,播放《自由花》、《媽媽我沒有做錯》等歌曲,又會將黑底白字的「毋忘六四」橫額放在操場讓同學簽名,讓未能參與六四集會的同學感受悼念氣氛。為該校公民教育組提供意見的通識科老師張銳輝稱,部份學生未了解六四事件前,會抱唔關我事心態,但當他們認識事件後,即使未曾經歷過亦會受觸動,「唔係要同學接受一個立場,係希望認識咗,將來點思考立場會闊啲」。■記者蕭洛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2/19637816
孩子接力 延續良知
1 :
GS(14)@2016-06-06 03:05:12■集會結束後,社運人士及大專生舉起「鄧李楊」頭像道具,遊行往中聯辦追究屠城責任。夏家朗攝
【六四27周年】【本報訊】「忘不了的,年月也不會蠶食」。年復一年的六四燭光悼念集會,一代又一代延續燭光。雖然學聯及各大專院校缺席今年燭光集會,但仍有不少年輕人堅持參與。他們說,六四不止於中國歷史事件,更關乎正義,集會是聲討中共屠殺人民重要場合,希望齊集維園重提平反六四未竟之志,同樣拒絕遺忘,民主之火薪火相傳。記者:鄭啟源
六四燭光集會缺少大專學界代表,但仍有不少年輕一輩決心延續民主之火。11歲的鄭一恆及8歲的李浩藍,在集會中負責扶花圈及火炬,象徵薪火相傳。
■11歲鄭一恆及8歲的李浩藍,在集會負責扶火炬,象徵薪火相傳。許頌明攝
11歲童︰中共須承認罪行
鄭一恆父親是支聯會逾20年的義工,已是第3年與父親出席集會,一恆直言中共必須承認六四罪行,不認同大學生指悼念六四要有終結,認為港人要爭取民主,悼念活動更不應停止,「1989年香港百萬人上街遊行,已經係香港人嘅歷史。2047年香港會隨時變返一國一制,香港人會失去自由,所有係有關連」。90後的阮小姐今年第6次出席集會,雖然有大學生另起爐灶用其他方式悼念六四,但她認為六四夜晚,維園集會始終最有標誌性,多年來內地人也視集會是聲援內地爭取民主的活動,雖然遍地開花是好事,惟抗爭並非玩遊戲,不是鬥新意的事,最重要是表達香港仍有大批人集合抗爭,自己也會繼續到維園。首次參與維園集會的90後梁小姐也指,維園集會是舉辦多年,最具代具性的六四悼念活動,最能凝聚社會各方來自不同階層的悼念會,不希望力量分散,令活動受關注程度下降。「六四不止是中國人的歷史事件,放諸世界也是重大的人道問題」,認為港人有無數理由為北京的亡魂做悼念,今年她受朋友影響參與集會,未來也希望自己能影響其他人來集會,集會必須一代又一代的延續,直至六四成功平反,確保血腥歷史不會被埋葬。
內地青年藉旅遊出席集會
現年17歲葉小姐,自11歲起已是維園集會常客。她以往由父母陪同出席,今年則首次一個人參與集會。她坦言,身邊沒有朋友參與集會,有感她這一代對六四的知識比較缺乏,擔心六四終有一日,會被刪改、淡忘。自己會堅持參與集會,若集會最終消失,只會加快令六四被忘記。香港年輕人堅持平反六四的決心,也令內地年輕人感欣慰。在深圳工作的內地居民陳先生,藉來港旅遊參與維園集會,六四屠城那一年,他只有3歲,成長階段完全沒有接觸過六四。六四被列為網絡敏感詞,反刺激內地年輕人去探索真相,「真相實在令人無法置信,在內地年輕一輩,幾乎不知有六四事件」。他慶幸香港能在中國國境內,保留唯一可以公開悼念六四的集會,也有香港年輕人的接力關注,期盼中國有真正民主一日。
大專生白小姐「我反對為悼念六四畫上句號。一起舉起燭光,先可以令中國政府知道香港人要求平反六四嘅聲音係團結嘅。」
00後陸同學「學校無教(六四),我都感到六四離我好遠,所以我理解90後大學生嘅想法,但係因為時日太遠,所以我想知道更多。」
80後李先生「六四發生咗就係發生咗,點忘記?另一意義係爭取言論自由,香港係唯一可悼念嘅地方,我哋唔做唔通等大陸做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05/19641989
翠華勵志故事延續篇上集 高仁
1 :
GS(14)@2016-08-22 02:38:492016-08-15 HJ
各位「巴打」,戴Sir最近寫了一篇〈「一生一世」羅生門〉的文章,談到翠華控股(01314)原先打算陪伴消費者「一生一世」,但控股股東突然宣布擬賣盤的羅生門。「高仁指點」話你知,翠華是一個香港人奮鬥向上的勵志故事,現在就要看看該勵志故事能否延續下去。
該故事原先劇情是,翠華主席李遠康是一個有理想、有拚勁的冰室「外賣仔」,「外賣仔」初出茅廬便一邊做、一邊學,之後有機會與其他「巴打」(即其他股東)接手經營翠華,便勵志圖強,分店愈開愈多,可以上市集資,「外賣仔」的理想是把翠華做到最好,上市編號寓意陪伴消費者「一生一世」,市場觀感偏向正面。
翠華上市初期股價持續攀升,但自由行威力逐漸減退,導致業績倒退,派發特別股息被指明益控股股東兼鋪路賣盤,商舖租賃關連交易被質疑左袋交右袋,控股股東獲洽購控制權又被懷疑「骨水」走人,令市場觀感開始轉變成略為負面。
主席實際權益僅26.3%
翠華控股股東被懷疑「骨水」走人,主要是董事局接獲股東翠發、恩盛、騰勝告知,該3名股東接獲獨立第三方洽商出售控制權,相當於翠華已發行股本約62.28%。
有鑑於控股權接獲洽購,翠華需要根據《收購及合併守則》(簡稱「收購守則」)第3.7條【小檔案】,向股東刊發可能要約的公布。不過,主席李遠康向傳媒否認賣盤,強調翠華會繼續營運、繼續做生意,令事件成為羅生門。事先聲明,高仁無意站在翠華、控股股東或市場人士的任何一方,但希望透過公開資料及一般公司做事慣例持平地分析,作為各位「巴打」消除對翠華的4個可能誤解。
派息與否兩面不討好
第一個誤解是,翠華主席李遠康的「外賣仔」形象可能是太過「入屋」(深入民心);加上「外賣仔」努力打拚晉身上市公司主席的勵志故事,李遠康順理成章成為翠華的icon,亦令市場誤以為李遠康是控股股東。
但實情是,翠華控股股東的62.28%股權,是由李遠康及另外4名創辦人共同持有。其中,李遠康、何庭枝及張汝桃透過共同持有的翠發持有翠華54.57%股權,但以李遠康持有翠發約48.19%股權計算,李遠康在翠華的實際權益(effective interest)僅約26.3%,故李遠康並不完全等同翠華及翠發。
第二個誤解是,翠華截至今年3月底止最新業績呈現倒退,全年純利按年大跌54.5%,至7168萬元,末期息每股派1.5仙,另加派特別息每股1.6仙。有市場人士質疑,翠華業績倒退,卻豪爽大派特別股息,可能是明益控股股東李遠康,以及可以讓控股股東鋪路賣盤。
高仁覺得,翠華被指豪派特別息,可能是市場人士對「男生」(翠華)顯露出「港女」性格。如果「男生」不派錢(股息)的話,就會被指性格「孤寒」,不讓她買「包包」,不夠愛她;相反,如果「男生」派錢(股息)的話,又會被指亂花錢,沒有打算儲錢買樓,沒有考慮兩人將來。哈!哈!總之派息或不派息都不討好。
誠如之前指出,李遠康並不完全等同翠華(上市公司)及翠發(上市公司控股股東之一),其在翠華的實際權益僅約26.3%,其他股東實際權益卻合共高達73.7%,翠華豪派特別息明益控股股東之說難以成立;再者,翠華現金流量相當充裕,派發股息與股東一起分享,實屬合理。
高仁要向各位「巴打」先「耍冧」,雖然還有兩個可能誤解尚未拆解,但受到文章篇幅受限,要留待下周進一步分析。
本欄逢周一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收購守則」第3.7條──可能要約的公布
小檔案
?在就有意要約的確實意圖發出通知之前,如果有意要約人或有關受要約公司發出簡單公布,表現正在進行洽商或某名有意要約人正在考慮作出要約,則該公布通常已符合《收購守則》第3條所指的責任。
?假如在發出可能要約公布的1個月內,有關方面仍未就有關要約或可能要約發出進一步的公布,則必須發出公布,列明就該可能要約進行的洽商或有關考慮的進展。該項責任將一直維持至作出要約的確實意圖或決定不繼續進行有關要約為止。
?
#高仁 #財經拆局 #財圈識真假 - 翠華勵志故事延續篇上集
翠華勵志故事延續篇下集 高仁
1 :
GS(14)@2016-09-07 22:17:332016-08-15 HJ
各位「巴打」,翠華控股(01314)原先打算陪伴消費者「一生一世」,但之後發生一連串事件,控股股東突然宣布擬賣盤的羅生門,市場對翠華產生4個可能誤解。高仁已於上集駁回第一個誤解,「外賣仔」主席李遠康並非等同翠華,以及第二個有關派特別股息的誤解。
「高仁指點」話你知,除了上集提及的兩個可能誤解之外,市場還對翠華有兩個可能誤解,如果能夠釋除所有誤解,「外賣仔」的香港人奮鬥向上勵志故事將可以延續。再次重申,高仁無意站在翠華、控股股東或者是市場人士的任何一方,只是希望透過公開資料及一般公司做事慣例作持平分析,為各位「巴打」繼續消除以下兩個可能誤解。
租舖關連交易手續麻煩
第三個誤解是,翠華之前提早棄租由李遠康妻子陳彩鳳持有的尖沙咀赫德道舖位,租期原本由2014年10月30日至2017年10月29日,但被網上「巴打」踢爆該分店早於去年7月至8月已停止經營,惹來翠華納空租近1年明益主席妻子的質疑。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要向關連人士租賃物業,不但要出通告向小股東交代詳情,又要找獨立人士做物業估值,還要經過INED(獨立非執行董事)評估及批准,手續相當麻煩。如果真是有心食「大茶飯」,可以搵「人頭」去做,乾手淨腳。
第四個誤解是,翠華一方面公布,控股股東接獲獨立第三方洽商出售控制權;但另一方面主席李遠康卻作出否認,強調翠華會繼續營運,令戴Sir都覺得事件是羅生門。高仁作為金庸的粉絲,李遠康只擁有翠發48.19%股權,相當於翠華實際權益僅26.3%,就好像武林高手以一敵眾,不排除出售控制權一事是由其他人洽商,可能再「氹」李遠康根據收購守則第3.7條刊發可能要約的公布,令翠華被「點穴」一樣。
武林高手要成功解穴,約莫都需要1個月時間,因翠華需要每月公布可能要約的進度。更勁的是,《收購守則》第4條【小檔案】的禁止阻撓行動,受要約公司是不可以配股,或者進行出售或處置資產交易,翠華動彈不得、不可反擊,李遠康也可能被迫就範。
守則令翠華動彈不得
各位「巴打」,翠華控股股東擬賣盤一事撲朔迷離,「外賣仔」接受傳媒查詢後就再沒有正式交代過事件,不排除有可能是TVB最愛拍的宮廷劇真實版,即是內訌逼宮的招數。如果「外賣仔」可以確認上文及本文就4個可能誤解作出的推論屬實,包括(一)李遠康於翠華實際權益僅約26.3%,他並不完全等同翠華及翠發;(二)翠華派發特別股息是為了與股東一起分享成果;(三)翠華租舖關連交易只是尊重合約精神;(四)控股股東獲第三方洽商賣盤,可能是其他股東打算出售股權,而非「外賣仔」心意;這或者可以釋除市場對翠華誤解。
各位「巴打」,今時今日屬於港人的勵志品牌已經為數不多,儘管近年香港風風雨雨,高仁真的希望此勵志故事能得以延續。
本欄逢周一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小檔案 :「收購守則」第4條──禁止阻撓行動
受要約公司董事局接獲真正的要約,或當受要約公司董事局有理由相信,可能即將收到真的要約時,在未獲得受要約公司股東在股東大會批准前,受要約公司董事局在該公司事務上不得採取任何行動,其效果足以阻撓該項要約或剝奪受要約公司股東判斷該項要約利弊的機會。
特別是受要約公司董事局如果未取得該等批准,不得作出或協議作出以下行為:
(1)發行任何股份;
(2)就該受要約公司股份增設、發行或授予或批准就該公司股份增設、發行或授予任何可轉換證券、期權或認股權證;
(3)出售、處置或取得重大價值的資產;
(4)在日常業務過程以外訂立合約,包括服務合約;
(5)促使該受要約公司或其任何附屬公司或聯繫公司回購、購買或贖回該受要約公司的任何股份,或為任何該等回購、購買或贖回提供財政協助。
#高仁 #財經拆局 #財圈識真假 - 翠華勵志故事延續篇下集
《十年》延續出影碟
1 :
GS(14)@2016-09-13 08:04:21今屆金像獎最佳電影《十年》被譽為「香港預言書」,得獎後被香港電影商協會和香港影業協會聯手打壓,更因此動議修改選舉規則,當然最後不獲金像獎董事局通過。等了大半年,《十年》終於推出影碟,有普通版和boxset兩個版本,《十年》監製蔡廉明昨接受電話訪問,他說:「期待嘅,對於成個《十年》計劃係一個總結,boxset版入面有本《十年。內外》,整理呢大半年由上映到攞獎。最緊要搵咗5個作家,就住原本5個故事有新創作,希望係一個延續,唔係總結咁簡單,畀觀眾有多啲想像。」另外,《十年》已通過今屆台灣金馬獎初選,下月一日將揭曉最後入圍名單,蔡廉明表示《十年》能否入圍都是抱平常心。採訪:何永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13/19768719
李卓人 方約恆 延續廿年男人浪漫拍住上搞智庫
1 :
GS(14)@2016-10-10 04:25:02■擔任議助廿載的方約恆(左)笑指李卓人「唔係好老闆」。邱仲權攝
【本報訊】立法會新界西選舉結果出爐後,敗選的李卓人哭成淚人,「本來我冇嘢㗎,一見到佢我就喊……」引淚人是方約恆,當日同樣哭紅了眼。1996年開始協助李卓人,前後夾攻20年;回歸前通過集體談判權,最低工資立法成功闖關,方約恆一直是李卓人背後的男人,直至李敗選始走到台前,攙扶老闆離場。廿年情緣不會就此煙消雲散,兩人稍後在智庫再續情緣。男人的浪漫,豈止豆腐火腩飯?雖然方約恆說,「佢唔係一個好老闆!」記者:許偉賢
■上月於立法會新界西敗選的李卓人,在方約恆攙扶下離場。
邀約於咖啡室訪問之時,方約恆不知李卓人會中途出現,「咦,點解你會喺度嘅?」問號配上的卻是依舊的冷靜。「佢成日都喊㗎喎……」50歲的方約恆續以淡然腔調,回應老闆因他「流馬尿」,「我就好少喊,但嗰時,真係㩒都㩒唔住」。方約恆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兼是研究生,好端端的公務員鐵飯碗不要,連搵真銀的商界也沒興趣,於1996年在蔡耀昌介紹下,選擇到劉千石、李卓人、梁耀忠及曾健成的聯合議員辦事處落腳,「呢個係我一生中最錯判嘅決定,哈哈」,碰巧李卓人同年要趕在立法局提出集體談判權法例,雖是新丁但仍獲派赴英,與協助英國撰寫此例的劍橋教授研究如何將法例在港適用。
爭集體談判權 最低工資
方約恆憶述此行磋商,教授打了兩通長途電話給李卓人之後便拍板定稿,草案最終竟然獲通過,方笑稱:「都有啲成功感嘅,咁都過到。」縱使最後被廢法,但也成了香港歷史。其後的最低工資立法,一爭長達10年;開波之初,方約恆曾想轉工,「覺得自己年紀唔細,再唔轉,留喺度變庇護工場咩……而且1997年後私人法案近乎冇得做,冇約束力嘅議案齋吹水,覺得冇乜突破可以做到」。出走,卻純粹是念頭,加上最低工資開了頭,「都想搞埋先」。結果方約恆議員助理身份維持長達20年,直至上月選舉主任宣佈李卓人落選,「當時真係冇諗自己份工點,點都唔死得嘅!」「選完之後,最先諗嘅梗係佢。」李卓人說來不無歉意,議員助理待遇一直偏低,去年有傳媒報道李卓人最高薪助理薪金近3.5萬元,相信不少港大生會抹一額汗,但方約恆對錢不以為然,稱「同佢心照」;在旁的李卓人哈哈笑,「男人之間乜都唔使講」。李卓人也將方約恆當成「人肉數據機」與「歷史資料庫」,「唔記得就問佢」。冷不防方約恆說李卓人不是好老闆,「佢唔會逼啲人做嘢,好hea又得,好有興趣做都得」,更自爆試過忘記撰寫港台節目《給香港的信》文稿,「甩咗底都冇鬧喎」。畢竟風雨同路20載,李卓人敗選後不久,即探問方約恆意向,最終決定在職工盟成立智庫,兩人繼續拍住上,「希望可以將佢咁多年嚟做嘅嘢傳承落去」。「吓,乜原來落實咗嗱?」方約恆聽罷半帶質疑問道後,下一句是「最快明年初先返到工噃」,原來要專注行山。「咁我代你返住先啦」,說完又是李卓人的哈哈哈。20年的默契,就是如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09/19795485
【馮仁昭四圍超】阿Sam個唱延續獅子山精神
1 :
GS(14)@2016-10-28 06:24:27現年68歲「歌神」許冠傑(阿Sam)一連3場嘅演唱會,噚晚喺紅館開鑼。頭場吸引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趙雅芝夫婦、戴夢夢同陳奕迅等捧場。阿Sam嘅四面台設計好特別,有棚架同廣告牌,舞台上有街道水龍頭同郵筒等道具,充滿香港懷舊街道特色。8點半準時開騷嘅阿Sam,穿上以獅子山剪影嘅紅白藍長褸、捧着結他自彈自唱,由升降台升上嚟,台邊都圍住經典紅白藍帆布,阿Sam第一首唱出《鐵塔凌雲》,然後係《獅子山下》同《加價熱潮》。
■歌神阿Sam自彈自唱《鐵塔凌雲》,為演唱會揭開序幕。
■阿Sam雖係天主教教徒,但噚晚都有上香同化寶,祈求演出順利。
拜神遲45分鐘
另外,阿Sam都依傳統開騷前喺後台進行拜神,儀式原定6點開始,但就遲咗45分鐘,阿Sam由林建名、糖妹、譚詠麟(阿倫)同何傲兒陪同下出嚟,現場圍觀嘅粉絲好熱情,大叫阿Sam。身為天主教教徒嘅阿Sam都隨俗有上香,之後佢拎住點燃咗嘅衣紙準備化寶,但又分心行去同粉絲握手,工作人員即醒目幫佢拎走衣紙,阿Sam同粉絲握完手後,切埋燒豬,前後十分鐘就返入後台。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28/19814234
【香港小丑王】小丑學院畢業 文員延續18年歡樂
1 :
GS(14)@2016-10-30 14:37:25小丑Wing Wing梁健榮(Tony)。
特大號的鞋、五彩繽紛的服裝,再加上鮮艷奪目的大紅鼻,在街上遇到有人如此打扮,想必很快會聽到有童聲叫嚷:「是小丑哥哥!」而他可能會摘下帽子,拿出髮梳,理所當然地梳理那太陽下閃閃發亮的光頭,瞇起眼笑說:「哈囉,我是小丑Wing Wing!」化妝後的他是小丑Wing Wing;卸妝後,他是梁健榮(Tony),是一名學校文員,「當初其實我準備辭職當全職小丑,但家人認為小丑工作不穩定,希望我有一份正職。在學校做文員只需五天工作,工作量不大,又配合到小丑工作旺季,所以問題不大。」現年36歲的Tony,早於18年前,在海洋公園小丑學院學做小丑。之後遠赴美國著名的Mooseburger Camp小丑學院學藝,在2012年第二屆香港小丑節贏得冠軍,成為香港小丑王,「不是隨便化妝、穿上漂亮衣服、會扭汽球,就可叫自己作小丑。我們做小丑是演活單單一個角色,演好小丑這個角色。我們在不斷令這小丑角色成長。」
小丑Wing Wing襟章。
最具標誌性的小丑鼻。
特大號小丑鞋。
小朋友愛惡搞 小丑趣劇要論盡
2015年,Tony與兩位同是資深小丑的友人江靖山及黎貴來成立「LWS小丑團」,舉辦不同類型的訓練班,由學習化妝、動作神態、傳統小丑劇、雜耍、魔術、扭汽球等,應有盡有。課程最近更獲世界小丑協會(WCA)承認,是首間受認可的海外小丑課程計劃團體,「我們看到坊間缺少讓小丑受正規訓練的渠道,所以想透過課程,與學員分享我們自身做小丑的經驗,教授他們做小丑的精神──分享快樂給小朋友。」課程以外,小丑團更會表演趣劇。今年初小丑團表演的首齣趣劇《反轉非常校園》,是Tony最難忘的小丑經驗,「我們一直想放下各自擅長特技,不用魔術、雜耍、扭汽球,用我們各自的小丑元素,去演一齣舞台劇。我們組團目的就是希望有更多機會,讓一群小丑相聚玩趣劇,或玩平時冇機會做的事,可以有不同變化及更多表現空間。」鍾情於趣劇,只因Tony認為最得小朋友歡心的,並非高超的技能表演,而是把小朋友遇到的日常情景,惡搞後呈現在他們眼前,「小丑一定要有技能,同時要滑稽笨拙,相輔相成。小朋友不是想看我們有多厲害,反而想看我們有多笨拙。」《反轉非常校園》中的其中一幕,就是小丑扮《冰雪奇緣》中的Elsa唱《Let It Go》,逗得小朋友大笑歡呼。
Tony與小丑友人組成的LWS小丑團。
小丑八寶箱,內有雜耍球、轉碟、魔術棒、扯鈴等用具。
老了也要做小丑
將歡樂帶給他人,似乎不會受年齡限制,會否打算做小丑做到老?Tony立即拍手說會:「我常想,如果60歲仍做小丑會怎樣。小時候去讀書,看到一位馬戲團小丑,平常在台下要輪椅出入,化妝後卻像變了另一個人,很活潑、很精神,進入狀態。如果以後可以像他們做小丑到老,相信會幾過癮。」雖然如此,近日歐美恐怖小丑橫行,令不少人怕了小丑。問及有沒有小朋友看到他反而感到害怕,Tony說經常都有,如何令他們在短暫接觸的時間,由抗拒到最後捨不得他離開,是很好玩的遊戲,「如果可以令他們很喜歡你,滿足感會很大。這也是我們的使命,將小丑形象好好推廣,不要令小朋友怕了我們,我們都不想做恐怖小丑,想做將開心分享給小朋友的小丑。」
到美國受訓的Tony。受訪者提供圖片
在小朋友面前表演的小丑Wing Wing。受訪者提供圖片
記者:封愷瑜攝影:黃子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30/19816474
唐焱﹕寬鬆策略將延續 緩經濟下行壓力
1 :
GS(14)@2016-12-29 08:10:32【明報專訊】中國2016年四季度實體經濟獲得較為穩定的回漲,符合市場的預期;四季度內地經濟增長較為平穩,我們維持之前的預測,預計2016年全年中國GDP增速為6.7%。進入2017年,增速可能會小幅回落至6.6%,惟整體發展仍屬平穩,符合2016年經濟工作會議定下了「穩中求進」的總基調,表明2017年政府將會重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風格:寬鬆的財政政策將得到延續以及擴張,以緩解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而今年年初所確立的全面寬鬆的貨幣政策則會發生方向性變化,趨於中性偏緊。
貨幣政策穩健中加「中性」
相比於2015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的表述,本次工作會突出了「更」字,而貨幣政策卻在穩健後面增加了「中性」。這顯然符合「穩中求進」的方法論。中國目前面臨着經濟下滑、通脹上升和匯率貶值的三重壓力。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可以促「進」經濟增長,同時也為適度收緊的貨幣政策營造了空間,進而「穩」定通脹和匯率。
料美明年6月加息
美國方面,12月中美聯儲如期加息25個基點,無論是耶倫講話還是點陣圖均相對鷹派,對美國經濟非常樂觀。預計2017年美聯儲加息將不低於兩次,我們預計明年首次加息的時點或在6月。在當前通脹水平相對溫和的情形下,名義利率快於通脹的增速意味着實際利率的抬升,不利債券表現。另一方面,特朗普減稅及財政政策推出的預期增强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復蘇的信心,通脹預期明顯提升。未來經濟增長及通脹演變將是影響美聯儲加息路徑的重要因素。我們認為,未來美國經濟增長超預期的亮點可能來自基建投資對中長期勞動生產率的提升。新總統的基建投資對中長期勞動生產率的提升,不僅是對需求的刺激,而其減稅計劃也將促進企業投資。
歐洲央行持續施行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與提振措施已經初見成效。首先,截至10月,歐元區通脹率已經連續7個月實現增長,歐元區似乎有望脫離低通脹困擾;其次,歐元區失業率高企的現象得到了抑制,近6個月以來連續保持10.1%的平均失業率水平,為2011年8月份以來的最好表現;第三,歐元區10月份採購經理指數(PMI)達到了今年以來的最高值,為53.7,顯示歐元區製造業回暖,經濟開始出現整體擴張,這一勢頭可能在2017年持續。歐盟經濟事務專員莫斯科維奇表示,歐元區內經濟增長雖仍存在不平衡現象,但今年以來區域內投資回升,預算前景看好。
港股明年合理目標24000點
儘管多項不同政經事件在四季度發生,惟市場在此期間整體上仍維持恒指成分股今明兩年的盈利預測。我們認為這是由於利淡和利好因素大致互相抵消所致。按12.0倍2017年預測市盈率計,基本情况下的恒指合理目標是24,000點。
中國光大證券(國際)研究部主管
[唐焱 中資股攻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068&issue=20161229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