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8年到2015年的駐白宮記者協會年度晚宴上,奧巴馬的演說總能贏得滿堂彩。 (東方IC/圖)
“這是華盛頓自我表揚的夜晚,沒人表揚我們就自己來。”在2015年的駐白宮記者協會年度晚宴上,美國總統奧巴馬在22分鐘里接二連三的段子,已經被傳播得滿地都是。
有著九十余年歷史的駐白宮記者協會晚宴,目前已成為華盛頓最盛大的一個派對。每年4月最後一個星期六,華盛頓希爾頓酒店門口冠蓋雲集,聲勢不亞於奧斯卡頒獎典禮。和奧斯卡不同的是,走紅毯的不僅有布拉德利·庫伯、簡·芳達、劉玉玲這樣的好萊塢明星,還有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南希·佩洛西、前議長紐特·金里奇,尖叫的粉絲還能見到一大票媒體精英。也只有在這個晚宴上,才有機會看到影星蒂亞·麗奧妮、CBS主播鮑勃·西弗和前國務卿馬德琳·奧爾布賴特相擁合影,雅虎新聞的CEO凱蒂·克里克同最高法院大法官斯安東尼·斯卡利亞推杯換盞。
1914年,為了防止時任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取消例行的白宮新聞發布會,負責報道白宮新聞的記者們自發成立了“駐白宮記者協會”。1924年開始,記者們邀請總統出席協會的年度晚宴。從柯立芝總統已降,歷任美國總統都至少出席過一次晚宴,1982年至今,在任總統更是每年都要來捧場。1940年代,組織者開始邀請一些知名的演藝界明星在晚宴上表演助興,近年來喜劇明星表演脫口秀更成為約定俗成的壓軸戲。而在職業的喜劇演員出場前,晚宴的貴賓——總統也要發表講話。和一本正經的政治演說不同,總統的講話也要以講段子為主。
晚宴主辦方請來的表演嘉賓大多都實力超群,像曾四次應邀表演的NBC《今夜秀》主持人傑·萊諾、被中國粉絲戲稱為“囧司徒”的喬恩·斯圖爾特等,都是美國頂尖的笑星。
為避免被職業演員搶走風頭,同時也希望借機展現自己幽默風趣、平易近人的一面,歷任總統都格外重視這場活動,準備講稿的功夫,不亞於國情咨文。通常白宮的寫作班子至少要花一個月為總統準備段子笑料。近年晚宴的關註度越來越高,段子手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白宮會請來職業“外援”,NBC經典娛樂節目《周六夜現場》(Saturday Night Live)、喜劇中心頻道的《每日秀》都曾派人“進宮獻策”。
2011年曾發生過一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小插曲——白宮寫手大衛·萊特在演講稿中加了一個關於本·拉丹的笑話,奧巴馬過目後要求將這個笑話刪掉,但沒有解釋原因。2011年4月30日晚宴上,演出嘉賓柯南·奧布萊恩講了一個關於本·拉丹的笑話,奧巴馬在臺下不動聲色。次日,奧巴馬向全世界宣布美軍特種部隊在秘密行動中擊斃了本·拉丹。萊特恍然大悟:原來晚宴舉行時奧巴馬已經向特種部隊下達了擊殺本·拉丹的命令。
很多善於講段子的總統曾在駐白宮記者協會晚宴上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奧巴馬無疑是其中少有的具有專業水準的一位。許多白宮的工作人員說,即使不那麽精彩的段子,奧巴馬講出來,也顯得特別搞笑。他在節奏的把握、抖包袱的時機、同觀眾的互動上,都具有職業笑星的風範。
演說的內容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一般要笑議過去一年的熱點政治事件,對活躍在政壇的風雲人物進行調侃,還要取笑一番晚宴的東主——美國各路主流媒體,不過最最關鍵的,是一定要“自黑”。
自黑功夫最高的數前總統小布什。2006年演講時,小布什請來了經常在電視綜藝節目中模仿自己的喜劇演員史蒂夫·布里奇斯(Steve Bridges)。人們看到臺上身著一樣禮服、相貌神似、一舉一動如同雙胞胎的兩個小布什唱起了雙簧,不過,冒牌總統發言字正腔圓,真布什一張口卻發音不準、盡是語法錯誤。
奧巴馬也是自黑高手。2013年新醫保法案在施行過程中出現失誤,註冊網站一上線便出現大規模癱瘓,上百萬用戶不斷刷新,即使重啟電腦也難以完成註冊,奧巴馬政府因此飽受責難。次年的駐白宮記者協會晚宴上,奧巴馬拿此事開起了玩笑:“2008年大選時,我的口號是‘是的,我們一定能!’(Yes We Can),2013年,我的口號就變成了‘請同時按Control-Alt-Delete(重啟)鍵’。”
2015年的這次晚宴,奧巴馬也沒忘自我調侃,包括說自己和副總統拜登關系過於緊密,以至於,“一些印第安納州反對同性戀的披薩店都不願意賣披薩給我們倆了”。
奧巴馬也沒有放過自己的政治對手。前一陣退休的副總統切尼在接受采訪時稱,奧巴馬是他一生遇到的最糟糕的總統,奧巴馬在這次晚宴上回應:“我還覺得切尼是我一生遇到的最糟糕的副總統呢!”
3月初眾議院議長約翰·博納在沒有征得白宮同意的情況下邀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訪美,以圖在伊朗和談問題上向白宮施壓。奧巴馬在晚宴上諷刺博納:“我的頭發白了很多,我現在太老了,博納已經邀請內塔尼亞胡參加我的葬禮了。”
奧巴馬調侃的對象還包括曾經的對手兼戰友希拉里。希拉里在4月初宣布參加2016年總統大選後,曾和她的競選團隊開著一輛廂式貨車到衣阿華州競選。奧巴馬說:“現在經濟不好,我有一個朋友,幾周前還收入數百萬,現在卻住在衣阿華州的一個貨車里。”
其他2016年總統候選人也沒有被放過,談到曾自比伽利略的共和黨候選人泰德·克魯茲時,奧巴馬語帶諷刺地說:“伽利略相信地球是圍著太陽轉的,泰德·克魯茲卻認為地球是圍著泰德·克魯茲轉的。”
有線新聞臺是奧巴馬每年都不會放過的靶子,這次他不僅諷刺了MSNBC收視率屢創新低,還擠兌CNN為了追求收視率,大量報道沒有價值的花邊新聞,稱CNN的記者們只是一些模仿記者的娛樂明星,令臺下的CNN主播們如坐針氈。
從搭檔到政敵,從國會到媒體,奧巴馬在22分鐘里火力全開,把包括自己在內的華府精英們調侃了一遍。專門報道脫口秀新聞數十年的前《紐約時報》記者比爾·卡特發了條Twitter感慨:任何喜劇演員在奧巴馬總統之後登臺都面臨很大壓力,大家公認這位總統有過人的喜劇天賦。
2016年4月,奧巴馬將迎來在華盛頓希爾頓的“告別演出”,2017年離開白宮後,退休的奧巴馬完全可以考慮到好萊塢發展,成為一名“職業相聲演員”。
在已不足兩年的任期中,奧巴馬政府強烈希望能完成在貿易領域兩大旨在戰略防禦中國的談判: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議(TPP)以及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關系協定(TTIP)。
其中,為加速TPP談判,美國總統奧巴馬渴望獲得貿易促進授權(TPA),然當地時間5月12日,美國國會參議院在程序性表決中,最終否決了給予奧巴馬政府TPA的議案。
這反轉了外界對奧巴馬政府在任期內能完成TPP與TTIP談判的預期:就在不久之前,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在說服歐盟內民眾時,還表示奧巴馬政府正在為通過國際貿易條約建設“快速通道”,而包括日本與加拿大等國也考慮到奧巴馬政府在TPA方面的允諾而加速了談判。
本月,TTP將進行最後階段的沖刺性談判。包括加拿大在內的許多國家都表示, TPA所提供的“快速通道”是達成協議的必須條件。而在參議院否決了TPA之後,奧巴馬政府在任期內完成TPP和TTIP談判的前途渺茫。
民主黨試圖捆綁針對中國貨幣政策法案
此次投票失敗源於奧巴馬對民主黨失控。在投票中,擁有44個參議院議席的民主黨只有1人投贊成票。而參議院多數派共和黨站則站在奧巴馬一邊,54位參議院共和黨中有51人投贊成票。
根據規定,這項表決需要獲得60票才能通過。最終,在對TPA的程序性表決中,以得52票贊成,45票反對的結果,該項表決被否。
TPA法案,即“貿易促進授權(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可以被視為一種投票快速通道。
由於美國國會對美國政府在國際上進行談判的國際條約有法律影響力,TPA法案的“快速通道”意義在於,如果通過TPA,美國國會可以對最終的貿易協議進行贊成或反對的投票,但是將無權更改或阻撓上述國際貿易協議。
因此,通過授予總統“快速通道”權力進行談判貿易協定,國會簡化了流程,也為國外談判對手降低了對美國政治風險的預期。
在此次投票前,參議院民主黨就提出了投贊成票法案的條件:給上述TPA打包四個其他立法一起通過,他們分別是:解決匯率操縱法案(這一項針對中國),因外貿而失業的工人再就業法案,一項海關法案以及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貿易偏好法案。
在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中,兩黨曾經達成了對上述四個打包法案的共識,然而在參議院表決前的協商階段,參議院共和黨拒絕在TPA法案中將上述四個法案都加進去,這最終導致了民主黨的拆臺。
參議院民主黨領袖里德(Harry Reid)表示,打破僵局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把整個打包協議都加入TPA表決,這是個“簡單的向前走的方式”。
然美國政府和共和黨都憂慮,通過將一項強勢的治理匯率操縱法案同TPA捆綁,將嚇走貿易談判對手,如此,即使拿到了TPA授權,也無法談成TPP。
在長期來看,這也是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美國商務部長彭妮·普利茨克(Penny Pritzker)就表示,美國已經有財政部,不應該設置更多負責貨幣政策的部門。
白宮新聞發言人歐內斯特則直接表示,任何針對外國貨幣政策的法案都會削弱美聯儲權力。
奧巴馬政府在國內遊說TPP之時,一直強調TPP對於中國在亞洲的制衡作用。這一說辭則被其黨內反對者質疑,稱奧巴馬如真想應對中國,為何不直接制定一項針對操縱匯率的法案?
俄亥俄州民主黨參議員布朗與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所結成的兩黨聯盟強硬表示,如不制定針對中國貨幣政策的立法,就不會投票贊成TPA。
與此同時,更廣泛的民主黨內反對者則考慮到美國勞工利益。有數據表明,在1994年簽訂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後,美國喪失了近三分之一的制造業就業崗位,在外包時代來臨後,美國工薪階層的工資也停滯了。
宣布參選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前國務卿希拉里通常支持自由貿易,此次也對TPA議案態度謹慎,表示不能“為了貿易而貿易。”
TPP/TTIP前途暗淡
一向擁護自由貿易的共和黨對此投票結果感到驚詫,並指責奧巴馬在民主黨內沒有足夠權威。
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共和黨議員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在投票後表示,他對所目睹的一幕感到震驚,並原本以為可以獲得足夠票數。
與此同時,TTP正面臨最後階段的沖刺性談判。加拿大政府表示,奧巴馬政府拿到TPA授權是個前提:如果談成的TTP最後還是有可能被535名美國國會議員提出的修正案改來改去,那麽他們絕不會在農產品進口方面讓步。
另一方面,TTIP在歐盟區內遭受強烈抵制。力推TTIP的歐盟委員會已經喪失了核心成員國的支持。根據德國《商報》授權的一項專業調查顯示,被視為TTIP最大受益者的德國企業界正逐步失去對TTIP的興趣,只有38%的受訪企業表示關註。而歐盟委員會方面則希望奧巴馬政府在TTP問題上取得TPA,為TTIP談判註入一針興奮劑。
康奈爾表示,不知道接下來會如何。“我們希望能夠盡快把這件事情放在兩黨共識中,這事兒還沒完。”
民主黨參議員韋德在投票後則再次表示,“除非把打包的四項法案都通過,我們中的大部分人則不得不投反對票。”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一項調查發現,前總統小布什的民望高於現任總統奧巴馬。
根據周三發布的調查結果,52%的民眾對小布什持有好感,僅43%的民眾持負面觀點,這是過去10年來,第一次出現“大多數民眾喜歡小布什”的現象。
與當年的小布什一樣,奧巴馬第二任期的民眾支持率也在下降。在2012年大選中,56%的民眾支持奧巴馬,41%的人持反對意見。在最新的調查中,有49%的民眾支持奧巴馬,但也有49%的民眾反對他。
據統計,在世總統中,小布什和奧巴馬的民望位於卡特、老布什和克林頓 之後。克林頓和卡特的支持率自去年以來持續保持穩定。
對於總統民望的決定因素,一般認為是經濟。22%的民眾在8個被訪問題中認為,經濟仍是頭等大事。與1年前相比,在新的調查中,50%的民眾認為美國經濟正趨於複蘇或已恢複,該比例高於去年的43%,但也有23%的人認為,經濟仍處於低迷以及惡化階段。
盡管經濟仍是公眾主要關註點,但這並非是奧巴馬民眾支持率下降的原因。在對其處理經濟問題的態度上,民眾支持率與今年2月保持一致。但在“伊斯蘭國”問題的處理上,自2月以來,奧巴馬嚴重失分,支持率下跌了8%。民調顯示,63%的民眾反對奧巴馬處理“伊斯蘭國”的方式,其中34%來自民主黨人。
但民眾仍認為,奧巴馬處理得最好的是種族關系問題:50%對此表示贊成,47%持反對意見。
此外,根據民意調查,民主黨比共和黨更受歡迎。總體而言,47%的民眾對民主黨持有積極印象,而41%的民眾支持共和黨。
該民意調查是在5月29日~31日間隨機電話調查了1025名成年人得出的。
做為美國總統,奧巴馬一直未缺席過美國電視的晚間喜劇秀。從2009年剛剛宣誓就職後在《傑-里諾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 with Jay Leno)成為首位在任美國總統在喜劇秀出現之後,奧巴馬就一發不可收如過場般出現在艾倫秀(Ellen DeGeneres), 吉米今夜秀(Jimmy Fallon),大衛萊特曼秀(David Letterman)等幾乎美國所有的電視晚間喜劇秀中,奧巴馬也因為過於頻繁的出現在“和總統工作無關”的娛樂節目而多次受到共和黨人的批評,被共和黨指責已經從“三軍統帥”(commander in chief)變成了“喜劇統帥”(comedian in chief)。
圖片來自網絡
星期二晚間播出的司徒秀(Jon Stewart)將是奧巴馬最後一次參加這個節目,因為該節目的主持人將會在8月6號後離開。作為美國晚間脫口秀節目中影響力最大之一的司徒秀也被看作是在支持民主黨的年輕人群體中最受歡迎的節目。
為奧巴馬當總統立下汗馬功勞的司徒秀
奧巴馬在本周司徒秀節目的露面是奧巴馬第七次出現在這個節目中。2007年首次參加該節目的時候奧巴馬還是一位爭取在民主黨內獲得提名的總統候選人,而正是因為當年奧巴馬做了其他總統候選人都不做的“上電視喜劇節目”的舉動而讓他在其他候選人中脫穎而出,贏得了相當可觀數目的喜劇秀固定觀眾們的支持。
“包括司徒秀等在內的喜劇秀在美國有相當規模的群體在收看。”奧巴馬的前競選發言人維克特(Tommy Vietor)指出,“參加這樣的節目你會向那些數百萬計的聰明的,樂觀的,喜歡參與的年輕群體發送你想讓他們聽到的聲音。” 維克特說,而正是這些群體的大量支持者讓奧巴馬擊敗了當時的希拉里獲得了民主黨內的提名。
維克特說,當年在艾奧瓦州的初選中,奧巴馬獲得了決定勝利的關鍵票數,這些選票多來自年輕選民和首次參加投票的選民,正是當時參加完司徒秀之後,奧巴馬迅速的在這些選民中贏得了他們的支持。
而在2008年競選連任期間奧巴馬希望通過司徒秀推銷自己的意圖就更加明顯。從2007年到2008年,奧巴馬在該節目中3次亮相,其中還有一次是在總統大選投票的一個星期前。
“這些節目會讓那些平時領子上的扣子系的緊緊的候選人展現他們‘柔軟’的一面”,維克特說,“和要在選舉前給選民大批量寄信拉選票相比,在晚間喜劇秀中出現個5-10分鐘能夠更快的影響到更多的人絕對是聰明的政治。”
民主黨看司徒秀 共和黨看傑里諾秀
雖然大部分美國喜劇秀都被認為可以把最甜美的事情說到“酸”為止,喜劇秀數百萬觀眾的高收視率卻一直是不爭的事實。到晚間喜劇節目的嘉賓椅子上坐一個小時,和以搞笑見長的名人主持人就國內國際大事開上一番玩笑也成了每一個華盛頓政治玩家的必修課。
“晚間喜劇幽默已經成為選舉政治的一個秀場。”喬治梅森大學政治系教授里徹爾(Robert Lichter)表示,“候選人要擔心的不是新聞,而是那些笑話。”
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針對2012年總統大選期間晚間喜劇節目對選民影響的研究指出,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傾向於收看“星期六晚間直播”,“司徒秀”,“今日秀”等喜劇節目來追捧美國政治,而不是通過電視新聞節目或者報紙。
“晚間喜劇節目既是‘溫度計’也是‘恒溫計’,”民主黨競選顧問,已經為“今日秀”專門撰寫笑話22年時間的麥克斯(Jon Macks)說,“觀眾把對某件事情的‘溫度’在節目中傳給他們(嘉賓),他們(嘉賓)也可以通過節目把這個事件‘升溫’或者‘降溫’。”麥克斯說。
當然,並不能因此就認為美國的脫口秀節目必須只講政治。 傑-里諾今夜秀的主持人去年突然辭職,分析人士認為主要原因就是以“政治新聞達人”出身的傑-里諾就是因為對政治太過熱情,在萊特曼秀大炒萊溫斯基複出的八卦而引發大量觀眾關註讓收視率爆棚的時候,傑-里諾的節目被批還在講那些華盛頓都沒人看的政治新聞。
在喜劇秀多年來都傾向民主黨的形勢下,以政治“中立”為口碑的傑-里諾也是在共和黨內最受歡迎的脫口秀主持人,施瓦辛格還曾在2003年通過傑-里諾的節目宣布自己希望獲得加州州長的提名。
反之,傑-里諾在收視上的對手,萊特曼秀的主持人大衛-萊特曼一直因為公開批評和取笑共和黨成為民主黨方面最受歡迎脫口秀主持人之一,在他宣布將於今年退休後,奧巴馬還曾參加了萊特曼秀的最後一次特別節目。
目前美國民主黨內的最大“傳言”就是,副總統拜登將在10月1號前宣布是否競選下任總統。
這個傳言在星期六被多家美國媒體做出“喬-拜登”宣布競選“一觸即發”的報道,因為當天拜登同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的見面被廣泛的解讀成拜登是去邀請沃倫以副總統身份加入拜登的競選陣營。
還有媒體透露說,拜登已經開始招募更多的主要競選工作人員,他也已經同民主黨的主要捐款大戶舉行了會面。
星期一,白宮發言人在記者會上贊揚拜登對奧巴馬內閣的重要工作成績之後,“暗示”奧巴馬有可能會在民主黨的初選中指出自己支持哪位候選人,更是讓媒體幾乎毫無疑問的得出結論:拜登終於要宣布競選總統了。
奧巴馬的“魚”和“熊掌”
一位是自己的現任副總統,另一位是自己的前國務卿,在即將白熱化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大戰中,總統奧巴馬會支持哪位競選總統是最受關註的焦點之一。
目前,奧巴馬的態度仍然讓媒體和公眾琢磨不透。一方面之前稱希拉里“會是一位偉大的總統”,而另外一方面,奧巴馬也在本周同拜登的例行二人午餐中表示,如果他競選的話,拜登擁有“他的祝福”。
“從個人友誼來看,拜登無疑和奧巴馬更近。”一位前奧巴馬團隊的工組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兩位已經共同相處將近8年的時間,彼此熟悉,更建立了很強的工作和個人情感基礎,所以,如果奧巴馬最終選擇支持希拉里競選可能會讓拜登非常難看。”他說。
“並不是奧巴馬喜歡哪個人更多的問題。”他說,希拉里在幫助和支持通過奧巴馬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上,包括奧巴馬醫保法案,移民法案和伊朗核協議上立下過汗馬功勞。拜登也是如此,除了幫助奧巴馬度過一次又一次的立法難關之外,奧巴馬同拜登的每周午餐也是兩人從工作到家庭無所不談的時候。“所以,選擇拜登還是希拉里會讓奧巴馬在用心還是用大腦做選擇上非常為難。”他說。
人見人愛的“喬叔叔”
雖然同屬職業政客,拜登卻是和希拉里完全不一樣的人。他以“真性情,豪爽,直言不諱”而被同其他政客區別開來。選民們愛拜登,他也沒有希拉里的那些解釋不清,調查不明的負擔。他是普通人眼中的“喬叔叔”,是美國民眾相信能“和你坐下來喝一杯啤酒”的人。更重要的是,拜登在民主黨內的支持率非常高,而在一些主要的搖擺州,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相比的時候,拜登有和希拉里一樣的民眾支持率,甚至比希拉里還高。
其實,從希拉里一宣布競選開始,她不僅是民主黨候選人里的“領跑者”,更被認為能毫無疑問會獲得民主黨的黨內提名,並非常有可能會最終成為美國第一位女性總統。因為,誰能競爭得過希拉里,這位“民主黨內的貴族”。特別是,在2008年希拉里意外將總統提名輸給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奧巴馬的時候,似乎整個民主黨內都覺得“虧欠”給希拉里一個提名,是時候還給她了。
但是,整個夏天,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希拉里的支持率卻越來越低,不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最近,更讓人吃驚的是,一向非常善於同媒體打交道的希拉里上周在內華達州的一次公開見面中被媒體問到“是否把服務器里的內容抹掉時”,希拉里的回答是“用什麽?難道是抹布?”,聲音中的傲慢和諷刺讓多家媒體質疑:難道希拉里真的已經不對競選報信心了嗎?
希拉里也變得越來越不讓美國民眾信任。在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佛羅里達州舉行的民調顯示,有超過60%的民眾認為希拉里不誠實,不可信。
然而拜登就不一樣了。雖然經常因為“失言”而被外界詬病,“拜登也是普通人”的親和力卻是希拉里永遠無法比擬的。拜登不像克林頓夫婦一般富有,不像克林頓基金會有著大量的“金主”捐款,事實上拜登之前做為國會的重量級參議員多年一直到現任美國副總統身家卻一向眾所周知“非常謙虛”,他之前還多次公開表示自己“沒有存款,更沒有一支股票或者基金”,但“自己的退休金和工資還不錯。”
拜登的重要作用還在於,民主黨最終可能會急切的需要他。因為,希拉里的電郵風波極有可能讓她很快面臨司法和刑事指控,在參與接受各項調查期間很有可能會讓她沒法繼續參加競選。
歷史怎麽說
在美國歷史上總共產生過47位副總統,有14位最終成為總統,而其中有9位是因為總統去世或辭職而成為總統。自1960年開始,有6名現任或前副總統競選總統,但只有兩人(尼克松和老布什)取得勝利,所以,美國副總統最終“轉正”的比例只有28.5%。
而在尼克松和老布什之間,只有老布什一人是以現任副總統的身份競選最終獲得勝利成為總統。在參選前,老布什的民眾支持率為48%,而在當選為總統之後初期的民眾支持率上升到70%。
根據蓋洛普在8月份做出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目前拜登的滿意度為大約47%。
盡管這些數字似乎顯示拜登可能參選或者參選後的勝算可能不大,根據奎尼匹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公布的最新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誠實和可信度”方便,目前拜登比希拉里的支持率要高。
紐約時報報道說,拜登正在積極的進行最後的各項準備,如果最終拜登決定參加下屆總統選舉,他將在本周或者最晚下周宣布。
目前美國民主黨內的最大“傳言”就是,副總統拜登將在10月1號前宣布是否競選下任總統。
這個傳言在星期六被多家美國媒體做出“喬-拜登”宣布競選“一觸即發”的報道,因為當天拜登同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的見面被廣泛的解讀成拜登是去邀請沃倫以副總統身份加入拜登的競選陣營。
還有媒體透露說,拜登已經開始招募更多的主要競選工作人員,他也已經同民主黨的主要捐款大戶舉行了會面。
星期一,白宮發言人在記者會上贊揚拜登對奧巴馬內閣的重要工作成績之後,“暗示”奧巴馬有可能會在民主黨的初選中指出自己支持哪位候選人,更是讓媒體幾乎毫無疑問的得出結論:拜登終於要宣布競選總統了。
奧巴馬的“魚”和“熊掌”
一位是自己的現任副總統,另一位是自己的前國務卿,在即將白熱化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大戰中,總統奧巴馬會支持哪位競選總統是最受關註的焦點之一。
目前,奧巴馬的態度仍然讓媒體和公眾琢磨不透。一方面之前稱希拉里“會是一位偉大的總統”,而另外一方面,奧巴馬也在本周同拜登的例行二人午餐中表示,如果他競選的話,拜登擁有“他的祝福”。
“從個人友誼來看,拜登無疑和奧巴馬更近。”一位前奧巴馬團隊的工組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兩位已經共同相處將近8年的時間,彼此熟悉,更建立了很強的工作和個人情感基礎,所以,如果奧巴馬最終選擇支持希拉里競選可能會讓拜登非常難看。”他說。
“並不是奧巴馬喜歡哪個人更多的問題。”他說,希拉里在幫助和支持通過奧巴馬最重要的政治成果上,包括奧巴馬醫保法案,移民法案和伊朗核協議上立下過汗馬功勞。拜登也是如此,除了幫助奧巴馬度過一次又一次的立法難關之外,奧巴馬同拜登的每周午餐也是兩人從工作到家庭無所不談的時候。“所以,選擇拜登還是希拉里會讓奧巴馬在用心還是用大腦做選擇上非常為難。”他說。
人見人愛的“喬叔叔”
雖然同屬職業政客,拜登卻是和希拉里完全不一樣的人。他以“真性情,豪爽,直言不諱”而被同其他政客區別開來。選民們愛拜登,他也沒有希拉里的那些解釋不清,調查不明的負擔。他是普通人眼中的“喬叔叔”,是美國民眾相信能“和你坐下來喝一杯啤酒”的人。更重要的是,拜登在民主黨內的支持率非常高,而在一些主要的搖擺州,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相比的時候,拜登有和希拉里一樣的民眾支持率,甚至比希拉里還高。
其實,從希拉里一宣布競選開始,她不僅是民主黨候選人里的“領跑者”,更被認為能毫無疑問會獲得民主黨的黨內提名,並非常有可能會最終成為美國第一位女性總統。因為,誰能競爭得過希拉里,這位“民主黨內的貴族”。特別是,在2008年希拉里意外將總統提名輸給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奧巴馬的時候,似乎整個民主黨內都覺得“虧欠”給希拉里一個提名,是時候還給她了。
但是,整個夏天,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希拉里的支持率卻越來越低,不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最近,更讓人吃驚的是,一向非常善於同媒體打交道的希拉里上周在內華達州的一次公開見面中被媒體問到“是否把服務器里的內容抹掉時”,希拉里的回答是“用什麽?難道是抹布?”,聲音中的傲慢和諷刺讓多家媒體質疑:難道希拉里真的已經不對競選報信心了嗎?
希拉里也變得越來越不讓美國民眾信任。在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佛羅里達州舉行的民調顯示,有超過60%的民眾認為希拉里不誠實,不可信。
然而拜登就不一樣了。雖然經常因為“失言”而被外界詬病,“拜登也是普通人”的親和力卻是希拉里永遠無法比擬的。拜登不像克林頓夫婦一般富有,不像克林頓基金會有著大量的“金主”捐款,事實上拜登之前做為國會的重量級參議員多年一直到現任美國副總統身家卻一向眾所周知“非常謙虛”,他之前還多次公開表示自己“沒有存款,更沒有一支股票或者基金”,但“自己的退休金和工資還不錯。”
拜登的重要作用還在於,民主黨最終可能會急切的需要他。因為,希拉里的電郵風波極有可能讓她很快面臨司法和刑事指控,在參與接受各項調查期間很有可能會讓她沒法繼續參加競選。
歷史怎麽說
在美國歷史上總共產生過47位副總統,有14位最終成為總統,而其中有9位是因為總統去世或辭職而成為總統。自1960年開始,有6名現任或前副總統競選總統,但只有兩人(尼克松和老布什)取得勝利,所以,美國副總統最終“轉正”的比例只有28.5%。
而在尼克松和老布什之間,只有老布什一人是以現任副總統的身份競選最終獲得勝利成為總統。在參選前,老布什的民眾支持率為48%,而在當選為總統之後初期的民眾支持率上升到70%。
根據蓋洛普在8月份做出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目前拜登的滿意度為大約47%。
盡管這些數字似乎顯示拜登可能參選或者參選後的勝算可能不大,根據奎尼匹克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公布的最新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在“誠實和可信度”方便,目前拜登比希拉里的支持率要高。
紐約時報報道說,拜登正在積極的進行最後的各項準備,如果最終拜登決定參加下屆總統選舉,他將在本周或者最晚下周宣布。
如果說現任美國總統在任職期間被允許做的最危險的事情僅限於在高爾夫球場開開球車的話,奧巴馬在阿拉斯加的荒郊野地參加真人秀《荒野求生全明星》的錄制不僅是對奧巴馬本人是否是硬漢的一個考驗,更夠得上是挑戰了整個白宮特勤團隊的忍耐極限。
雖然白宮指出,本次奧巴馬的阿拉斯加三天行程是為了呼籲重視全球環境變化的相關議題,但對於美國民眾來說,大家唯一關心的問題其實是,和那個整天吃蟲子剝老鼠皮,被中國粉絲稱為“貝爺”的冒險家貝爾·格里爾斯(Bear Grylls)在野外一起挑戰生存極限的時候,奧巴馬到底喝了自己的尿沒有?
當然沒有。這是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的回答。“然而我不會否認大家有這樣的猜測,也就是格里爾斯團隊確實有過一些建議,但沒有得到白宮特勤人員的批準。”歐內斯特說。
白宮隨奧巴馬出行的記者團也是在臨行前不久才得知這次他們不是唯一拍攝和報道奧巴馬阿拉斯加之行的媒體,因為NBC目前非常火爆的一檔真人秀節目《荒野求生全明星》將全程拍攝奧巴馬首次野外生存測試的全過程,該節目被看作是今年夏季美國晚間10點檔中最受18歲-49歲觀眾群歡迎的真人秀節目。
一直因為不斷光臨各種晚間喜劇秀而廣受詬病的奧巴馬這次果然遭到更加猛烈的批評,有媒體調侃,奧巴馬就差沒去報名參加“黃金單身漢”(The Bachelor) 和“真實主婦”(Real Housewives) 這兩個真人秀節目了。
節目還未播 奧巴馬已經上了頭條
“奧巴馬總統‘熊口奪魚’”,“奧巴馬吃帶血的生魚”,“奧巴馬會吃多麽可怕的東西”等標題在這個星期幾乎搶占了所有美國媒體的頭條。雖然NBC已經表示該節目會在今年年底左右播出,但錄制之後的幾個“劇透”短片還是讓本就火爆的節目包攬了無數的人氣。
最受歡迎的一個短片是奧巴馬和格里爾斯在經過一條河的岸邊時,格里爾斯在河邊發現了被阿拉斯加棕熊吃剩的半條生鮭魚,當格里爾斯在奧巴馬驚訝的眼神中刮下一大片還帶著血的魚肉放在嘴里時,奧巴馬問道,“為什麽棕熊沒有把這條魚吃完?”,格里爾斯回答說,熊只吃了魚身上含有魚油的那部分。隨後,格里爾斯把這條已經被棕熊啃得面目全非的鮭魚放在火上稍微烤了一下遞給奧巴馬一片,奧巴馬似乎不放心地聞了一下才將基本還是全生的魚肉放到嘴里,然後評論說,“味道還不錯。”
一個是“渴急了連自己尿都能喝”的英國探險狂人,一個是自稱24小時生活在特勤人員“泡泡”保護中的美國總統,這個聽起來完全不搭的“阿拉斯加探險二人組”在合作奪得媒體關註上幾乎絲毫不費力氣。
應該說,在當前的美國政治新聞中把大家的目光從“特朗普這次又說了什麽”和“希拉里郵件門事件再次發酵”等熱點中搶奪過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別是和被看作已經進入“半退休”狀態的奧巴馬有關的時候。
是否吃了蟲子並不重要
格里爾斯的多部野外極端環境生存真人秀都被批“過假”和“太戲劇化”,其中“野島”(The Island)節目更被批評不尊重和排斥女性以及濫殺動物。所以,當奧巴馬宣布要參加該節目的時候,特別是要在阿拉斯加錄制該節目時還是讓很多人心生疑問:為什麽是阿拉斯加?
因為,通常美國總統很少用整整3天的時間前往一個州進行參觀,特別是像阿拉斯加這樣只有73萬左右的人口,和在歷屆大選中毫無疑問投票給共和黨的地方。
謎底在白宮公布奧巴馬行程後被一一揭開。在幾天的行程中,奧巴馬除了參觀阿拉斯加第一大城市安克雷奇(Anchorage)和迪林漢姆(Dillingham)等政治中心城市,並同當地官員舉行會談,還前往科奈寶島(Kenai Peninsula)等政客們通常不太會光顧的冷門城市。行程中,奧巴馬或是同當地的漁民見面,或是乘船考察當地周邊環境,有時還會步行前往觀看冰川地貌。
所有這一切都是因為奧巴馬希望推動任期內的最後一項立法任務:氣候變化。而阿拉斯加毫無疑問是白宮此項立法任務最有說服力的城市,因為它不僅有美國陸地最廣闊範圍的冰川,更將是受冰川融化影響最大的地區。
而白宮真正看上的,其實還是格里爾斯系列真人秀的“微戲劇化”和高收視率。因為,同環境變化議題有關的正式電視采訪奧巴馬在6月份的時候已經做過,所以,“義正辭嚴”的演講和穿著西裝出現在鏡頭前的奧巴馬絕不是白宮在阿拉斯加宣傳氣候變化的目的,反之,在被白雪覆蓋,鑲著藍灰色邊際的遠山襯托之下,同一位到過各種極地環境,而且非常具有娛樂精神的探險家討論在各種氣候下的生存之道也許更能引起民眾的關註。
更不錯的是,拿真人秀的主角奧巴馬的話說,“這幾天他度過了總統任期里很難得的開心時光。”
奧巴馬有多久沒有理普京了?粗粗一算,已經有兩年多了。
當然,並不是完全沒有通氣:去年六月,兩人還通了電話,簡單討論了烏克蘭局勢;去年11月,在北京的APEC峰會上,兩人也見了面。但這些都算不上是正式會談。上一次正式會談還是2013年6月在愛爾蘭。
不過,下周普京參加聯合國大會時,奧巴馬將和他見面會談。白宮新聞發言人厄內斯特在宣布這一消息時,特意說了這次會談是“應俄羅斯方面多次要求”而舉行。意思很明顯,是普京想找奧巴馬會談而不是奧巴馬想和普京談。
奧巴馬之所以在這兩年內和普京鬧這麽大的別扭,主要是因為烏克蘭和敘利亞問題。西方指責俄羅斯支持烏克蘭東部俄羅斯族武裝的叛亂,而俄羅斯則否認,並且認為西方在竭力拉攏烏克蘭,侵犯了俄羅斯的地緣利益。在敘利亞,西方過去幾年基本立場是敘總統巴沙爾必須下臺,而俄羅斯則一直支持巴沙爾。除了這兩大問題,奧普交惡還有個催化劑就是斯諾登,勇敢揭露美國政府監聽工程的斯諾登,流亡海外,美國政府一直想把他抓回,但俄羅斯卻給了他正式庇護。
如此這般因素結合起來,奧巴馬在2013年7月宣布取消計劃中和普京的峰會,用西方媒體的話說,公然冷落普京。兩年多來兩人沒有正式會談過。
沒有正式會談的同時,美國還在就烏克蘭問題,帶領西方發起針對俄羅斯的制裁,雖然今年二月德俄法烏四國達成有關烏克蘭問題的明斯克協議,但至今沒有完全履行,制裁也就沒解除;普京最近又有新動作,向敘利亞出售武器派遣人員,惹得西方非常不快。
那麽現在怎麽俄羅斯又會“多次要求”奧巴馬會見普京,而奧巴馬又回接受這個“要求”?原因也不複雜,兩年來國際局勢又有新變化。美俄之間似乎又能找到新的合作點,用厄內斯特的話說,奧巴馬想通過和普京會談,看看俄羅斯是不是找到新的領域,“發揮一些建設性的作用”。話是這麽說,實際上美國也是感覺到需要俄羅斯了。
與奧普之間恩怨有關的世界局勢,近兩年主要有以下變化:一,烏克蘭問題雖然沒有解決,但明斯克協議後,戰火確實沒有以前猛烈。問題主要在於烏克蘭內部的腐敗和潛在的金融危機。因此,過去一段時間,輿論的焦點是希臘債務危機,“伊斯蘭國”的威脅和歐洲難民危機,而不再是烏克蘭;二,中東局勢是,阿薩德沒有被趕下臺,反倒是“伊斯蘭國”勢頭迅猛,儼然成了該地區和國際社會的頭號威脅。阿薩德也趁機多次呼籲“別打我,大家一起對付‘伊斯蘭國’”吧。
西方主要國家也都意識到,“伊斯蘭國”威脅太大,難民危機的根源在敘利亞。而在敘利亞,阿薩德已經證明要想撇開他去實現和平,基本是不可能了。法國總統奧朗德周三說,敘利亞和談需要“能做出貢獻的各方參與”,而默克爾則說的更加明白,和談方可以“包括阿薩德”,美國國務卿克里則用另一種方式,他在上周說,美國雖然在四年前就說阿薩德一定要下臺,但這並沒有說要在“哪一天、哪一月”下臺——還有比這更委婉的說法嗎?
更有意思的是,敘利亞總統阿薩德的高級顧問博泰伊娜·沙班說,美國和俄羅斯已經在敘利亞問題上達成“默契協議”,現在的國際氣候是,大家想在敘利亞問題上“休戰”,找出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大概是奧巴馬和普京能夠重新舉行正式會談的基礎。
因此就有分析說,普京還是比較有“策略”,他在敘利亞搞動作,成功讓輿論把註意力從烏克蘭轉移到敘利亞,也讓美國感覺到俄羅斯的重要性。
不過正如《莫斯科時報》分析,普京堅定地認為,只有弱者才會表達舉行會談和達成妥協的意願,而如果白宮新聞發言人沒有撒謊的話,俄羅斯“多次要求”與美國會談,是不是說明他是弱者?
當然,國際關系中更重要的是現實,也許奧巴馬和普京都沒有服軟,只是要找到可以妥協的空間。
11月5日下午,三一集團在長沙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通報:美國東部時間11月4日,三一集團在美關聯公司羅爾斯宣布,羅爾斯公司與美國政府正式就羅爾斯公司收購位於俄勒岡州四個美國風電項目的法律糾紛達成全面和解。
羅爾斯公司據此撤銷了對奧巴馬總統和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下稱“CFIUS”)的訴訟,美國政府也相應撤銷了對羅爾斯公司強制執行總統令的訴訟。被輿論廣泛關註的,三一集團訴美國總統奧巴馬一案由此畫上句號。
狀告奧巴馬
2012年3月,羅爾斯公司收購了位於美國俄勒岡州的4個風電場項目。2012年5月美國海軍西北艦隊認為羅爾斯公司位於俄勒岡州巴特克里克的風力發電場影響其航空訓練,並對羅爾斯提出交涉。作為三一集團美國關聯公司,羅爾斯同意配合美國海軍,並將風力發電場南移約2.4公里。沒想到,之後卻一直風波不斷,直到當年7月,CFIUS頒布臨時禁令,要求羅爾斯公司停止風電場內所有建設,該禁令於當年9月28日奧巴馬簽署後正式生效。這也是美國近22年間,美國總統親自叫停的首例外資收購案,三一集團在向美國政府索賠無果之後,開始了訴訟之路。
面對奧巴馬政府的禁令,三一集團選擇訴諸法律。2012年10月1日,羅爾斯公司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方分區法院遞交訴狀,將奧巴馬總統和CFIUS列為共同被告,將其告上法庭。
美國東部時間2014年7月15日早上10時許,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回上訴法院就三一集團在美關聯公司羅爾斯因俄勒岡州風電項目被禁止訴CFIUS和奧巴馬總統案做出判決。在一份長達47頁的判決中,合議庭一致認定:奧巴馬政府在審查一樁外資收購項目時侵犯了三一集團在美關聯公司羅爾斯的合法權利。法庭判決美國政府需要向羅爾斯公司提供相應的程序正義,包括CFIUS或總統做出相關決定所依賴的非保密信息和羅爾斯公司在了解相關信息後作出回應的機會。法庭還判定允許羅爾斯公司對CFIUS限制收購風電項目的相關命令進行挑戰。
至此,通過近兩年的訴訟,三一集團及關聯公司在美維權取得歷史性重大勝利。
全面和解
依據上訴法院的上述判決,美國政府向羅爾斯公司提供了CFIUS 或美國總統做出相關決定所依賴的非保密信息,羅爾斯公司也對該信息提出了反對意見。美國政府隨後與羅爾斯公司及其律師團隊展開協商,並最終達成和解。
根據和解協議條款,三一集團在美關聯公司羅爾斯,可以將四個風電項目轉讓給羅爾斯公司選定的第三方買家。和解協議還明確指出,CFIUS已認定羅爾斯公司在美進行的其它風電項目收購交易不涉及國家安全問題,歡迎羅爾斯公司和三一集團就未來更多的在美交易和投資項目向其提出申報。
“與美國政府達成和解再次彰顯了三一集團在美關聯公司羅爾斯受憲法保護的權利,也使得羅爾斯公司可以將這四個俄勒岡風電項目轉讓給一個由羅爾斯公司選定的買方,”三一集團董事、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說,“我們從本案一開始就一直在捍衛美國憲法中賦予羅爾斯公司的財產權和程序正義的權利。面對在訴訟中聯邦上訴法庭已做出對羅爾斯公司有利判決的局面,美國政府與羅爾斯公司合作,共同處理解決CFIUS 關註的遺留問題。這是一個對雙方都有利的和解,是三一的勝利,也是美國司法制度的勝利。這為三一在美進一步開發風電項目,使用三一風機鋪平了道路。”
“我們很高興能夠與美國政府就本案達成和解,” 三一集團美國律師團首席律師夏廷康表示,這次和解有著重大意義,第一為三一正名,就是說三一到美國來發展,不會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任何威脅;第二,三一的產品在美國的進一步推廣和使用也不會對美國所謂的“國家安全”造成任何影響。“它會給美國的市場提供一個有競爭性的選擇。”
鏈接:事件回顧
2012年3月
Ralls公司從希臘電網公司Terna US處,收購了美國俄勒岡州Butter Creek風場項目,並取得了該項目建設的所有審批和許可。該項目包括四個相對獨立的風場,每個風場均成立了獨立的項目公司。
2012年5月
美國海軍西北艦隊以Butter Creek 項目中一個風場(Low Ridge)可能影響其空軍訓練為由,與三一交涉遷址事宜。
2012年7月25日
CFIUS以涉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對羅爾斯公司收購項目發出臨時命令,要求三一項目立即停工,禁止任何人進入,並禁止項目轉讓,直到CFIUS同意的美國人進入,移走設備為止。
2012年9月12日
羅爾斯公司基於對美國法律持有充分的信賴和尊重,對CFIUS在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方分區法院提起訴訟。
2012年9月28日
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發總統令,以涉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為由,中止Butter Creek風場的風電項目。
2012年10月1日
羅爾斯公司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方分區法院遞交按奧巴馬總統令更新修改的訴狀,將奧巴馬總統和CFIUS列為共同被告。
2012年11月28日
三一集團起訴美國總統奧巴馬及CFIUS一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地方法院舉行首場聽證會。聽證會持續了近兩個小時,最後,主審法官稱案件較為複雜,並未當庭做出裁決。
2013年7月11日
該案在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方分區法院再次展開庭審,庭審過程持續了大約一個半小時,法院沒有當庭宣判庭審的結果。庭審爭辯的關鍵在於羅爾斯公司對建於美國俄勒岡州的四個風電機組是否有確定的財產權,並且在禁令下達之前,CFIUS以及奧巴馬是否清晰地將原因告訴了Ralls公司並進行過有意義的溝通。
2013年10月9日
美國華盛頓聯邦地方分區法院駁回了羅爾斯公司對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起訴,三一集團董事、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當時表示,三一將繼續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13年10月18日
三一集團在美關聯公司羅爾斯公司就訴訟奧巴馬總統一案依法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庭遞交了上訴通知。
2014年7月15日
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法院由漢得遜大法官、布朗大法官和維會金斯大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就三一集團在美起訴奧巴馬總統和CFIUS一案作出判決,三一集團在美維權獲勝。
2015年11月4日
羅爾斯公司與美國政府正式就羅爾斯公司收購位於俄勒岡州四個美國風電項目的法律糾紛達成全面和解。羅爾斯公司據此撤銷了對奧巴馬總統和CFIUS的訴訟,美國政府也相應撤銷了對羅爾斯公司強制執行總統令的訴訟。三一集團訴美國總統奧巴馬一案由此畫上句號。
美國總統奧巴馬呼籲,要確保下周一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1)安全、如期舉行。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法方了解,在同COP21相關的活動中,目前所有被安排在比較容易確保安全的封閉場所的活動都將如期舉行。
同時,為了規避一切額外風險,法國政府決定取消原計劃於11月29日和12月12日在巴黎和其他城市街道上舉行的氣候主題遊行。
COP21如期召開元首照樣來
目前,歐洲各國提高了警戒水平。法國官員在近日4天內,兩次提出法國有可能遭到生化武器襲擊的可能性。同時根據外媒報道,巴黎一家醫院本周失竊12套防護服和超過30雙防護靴。
繼法國總理瓦爾斯表態之後,22日法國國防部長讓-伊夫•勒德里昂再次表示,不排除極端人員用化學或生物武器襲擊法國的可能。
目前,法國政府已經批準軍方向民間急救部門發放軍用化武解毒劑,作為COP21的預防性安保措施。
盡管烏雲重重,生活還要繼續。目前,沒有此前確定參加COP21的國家元首表示將取消行程。
根據法國方面的統計,到目前為止至少有130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將出席COP21,其中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印度總理莫迪等。
各國元首將在COP21的第一周參會,雖然不直接參與談判,但是他們將為氣候變化談判定調,適當為各國環境部長授權。
法國駐華大使顧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COP21會在如期舉辦的同時強化安全措施,已經有120個代表團確認參會,而各國元首也會如期參會。
各國談判或加速
對於此次會議的前景,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英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尼古拉斯-斯特恩勛爵表示,“我不認為會出現像以往大會中的對峙狀況。我認為這次可能還會更合作一些。”
“談判代表們會感到,他們必須談成。”斯特恩表示,“巴黎可以成為一個轉折點。”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為了確保COP21安全召開,法方和聯合國方面都在安保方面做出了更多努力。在其中,原本有6000多記者報名參會,在恐襲案件發生之後,考慮到安全隱患和接待能力,最終僅有3000名記者拿到了進入COP21會場的證件。
同時,法國政府也取消了戶外的遊行和慶祝活動。
不過,一系列在綠色經濟方面的企業以及全球各國的地方政府代表也將參加,“只要是涉及氣候變化談判的環節都會舉辦,”顧山表示。但是法國總理瓦爾斯也說明,要取消一些包括音樂會方面的周邊慶祝活動。
據記者了解,普通民眾仍然可以大量出現在COP21所舉辦的布爾歇會場,整個會議期間,這里的“氣候世代”(générations climat)空間將迎來300多場活動、辯論會和會議。
針對取消的戶外活動,法國政府稱,“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可能讓一些原本希望參加活動的人感到失望,但在當前情況下,保障安全是第一要務。”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