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長谷川榮一:中小企業發展的日本經驗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2-14/100472537.html

  長谷川榮一 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

  舛友雄大 本刊研究員

[對話背景]

  中小企業難是一個世界性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當然,比之成熟的市場經濟,中國有其特殊性,中小企業基本上是民營企業,面臨各種體制障礙,在各種資源的競爭中往往處於劣勢。體制改革不易,但還必須看到的是,即使破除這些體制性障礙,由於中小企業自身的特點,它們依然需要克服其他困難。

  成熟市場經濟中的中小企業在面臨哪些困難和挑戰?它們是如何應對的呢?中國的中小企業無疑也在面臨或者必將面臨類似困難和挑戰。別國同行的經驗和教訓,當可提供重要的借鑑。

  本刊專訪曾任日本中小企業廳長官的東京大學教授長谷川榮一,解析中小企業的優劣勢、市場風險與應對之道。有策略、有原則的政府扶持當然也能提供很大的助力,但如長谷川教授所言,提高企業自身經營能力才是王道。

[對話摘登]

  財新:中小企業在日本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樣的?

  長谷川榮一:中小企業在日本經濟中發揮很大的作用。因為日本中小企業的定義較為寬泛,中小企業佔企業總數的99.7%,承載就業總人數的七成。在日本,中小企業很受尊敬,因為人們認識到中小企業在經濟社會各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再加上,不管外界環境發生什麼變化,經營者都試圖盡己所能,渡過難關。

  財新:中小企業是如何解決社會就業問題的?

  長谷川榮一:日本的大企業集中在大城市,它們不會把總部設在地方或非縣廳所在地。因此,地方的就業問題主要是由在地方紮根的中小企業解決的。比如,宮崎縣有大企業的工廠,但其員工不取決於當地,而取決於東京總公司的僱傭方針。日本大學生畢業後,很多人希望到大企業工作,但大企業畢竟有限。政府、大學和民間為了更好地解決就業問題,正在深入研究和著手措施,如何讓大學生選擇優秀的中小企業就業。我認為,大學畢業生在中小企業就職的可能性以及中小企業的僱傭能力都會增加。

  比如說,福井縣從事製造業的中小企業有了不起的技術。經營者的煩惱是,他們很想聘用福井縣最優秀的福井大學工程系畢業生,但以前大家都不在福井就職,而是到東京和名古屋這樣的大城市。這類大城市就業的機會正在減少,大學畢業生開始關注這些企業。

  財新:在日本,中小企業和大企業相比各有什麼優劣勢?

  長谷川榮一:中小企業能夠迅速決策,集中在某個領域展開業務,經營者瞭解決策如何被落實,還可以及時得到顧客反饋,並根據反饋決定堅持或者進行策略調整;中小企業機動性強,對方方面面都有很好的控制,也能知道員工的反應。這是大企業做不到的。可以做好產品的、擁有技術的中小企業能夠不斷地增長。大企業規模很大,這是其優勢,但人才可能被分配到不合適的部門而被埋沒,中小企業則不會浪費人才,所有員工都能朝氣蓬勃地工作,效率很高。

  中小企業最大的劣勢在於,無法掌控外在環境,一旦環境惡化,它們應對變化的能力比較薄弱。比如說,雷曼危機導致全球蕭條,中小企業訂單數量急劇下降。此刻,中小企業在確保資金周轉和現金流動方面存在劣勢。現金流匱乏有時會導致公司破產。其次,中小企業定位清晰,往往集中在某個領域,但這也導致它們的領域相對比較窄,不能直接瞭解市場變化。比如說,日本汽車很優秀,原因是零件很優秀,這些零件是中小企業製造的。它們雖然很強,但製造的只是零件,最後由大企業完成最終產品,因此,它們可交易的公司數量可能極少,而且不能直接得到消費者對最終產品的反應。由於只製造零件,它們製造的領域很窄,如何改善質量,或者在進軍新領域之際應該選擇哪些領域,都不能直接瞭解市場的反應。

  財新:大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是什麼關係?如何競爭與協作?

  長谷川榮一:傳統上,設計、製造、銷售最終產品的是大企業,爭取訂單、接受顧客反饋、創造新產品的也是大企業。中小企業從大企業手裡承包中間產品的定製。以汽車為例,大企業對某中小企業說,請製造發動機;此企業直接或者間接向更小的企業說,請製造發動機裡的圓筒、適合圓筒的強力材料,等等。傳統上,大企業和中小企業在汽車產業中是垂直系列。IT出現之後,有些中小企業獨自開始開發水平方向的系列,因為它們能夠接觸以前沒有接觸的人,能夠在短期內廣泛瞭解最終產品的動向。這種動向從上世紀90年代前半期開始萌芽。大企業和中小企業的關係原來是單線,但它們的複線化程度正在增加。

  財新:在日本,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是不是難題?

  長谷川榮一:企業情況不一,有存在三四百年的企業,也有不足一年就破產的企業。有時候企業不是破產,而是決定歇業,讓子女從事別的工作。這不容易簡單地分開,但通常,家庭個體經營的不太可能繼承給子女。他們很多時候允許子女成為醫生或是公務員等等。另一方面,有法人資格的中小企業,可以替換社長,但繼承能否順利,業績能否維持,在各中小企業都不一樣。

  財新:中小企業的困難表現在哪些方面?

  長谷川榮一:一言以蔽之,就是不能提高業績。經營者的經營能力不夠強,在沒有確定能大量銷售的情況下就開始投資;在周圍經濟情況不佳的情況下重新借款、擴大企業等。另外,也有經營者無法掌控的情況,比如說因為雷曼危機資金流緊縮,無法維持公司經營等等。

  財新:和世界其他國家的情況,日本的中小企業是否有所不同?

  長谷川榮一:日本市場規模在逐漸縮小。由於人口減少和老齡化,這是必然趨勢。中國也一定會呈現這種現象。我建議擁有優秀經營者和技術的中小企業的是,應對新環境進行技術開發並推出新產品是必要的,更要把擁有的好東西推廣到全世界去銷售,世界各國對優秀產品和技術有龐大的需求。重要的是在國內外都尋找新的發展道路。在這個方面,日本和其他國家的企業都有問題。日本企業最大的問題是語言。會英語的人非常少,無法對外說明自己有什麼優勢。而且對於走出國外、在其他環境下工作一事,他們懶得動彈。

  財新:中小企業融資難似乎是個世界性的難題,日本的中小企業是不是也有這方面的難題?

  長谷川榮一:融資難題比之前有所改善。全球各政府正在增加從央行到民間的資金供給。

  大企業從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前開始有意識地減少從銀行融資的比例,它們以公司債和股票的方式籌措資金。所以,日本金融機構,尤其是大銀行要尋找質量好、有經營能力的中小企業,把它們當作融資對象。

  財新:地方銀行給中小企業貸款很積極嗎?

  長谷川榮一:當然很積極的。比如,千葉銀行有提高千葉經濟的使命感。因為在地方的企業許多是中小企業,地方金融機構很熱情。隨著借方籌措資金方式多樣化,大銀行為了增加顧客也開始增加對業績好的中小企業的貸款。如果民間金融機構的貸款情況不理想,有政府聯繫的金融機構也可能會貸款。

  財新:中小企業自身又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

  長谷川榮一:從銀行融資的企業,首先必須提高業績。一兩年間突然提高銷售額、降低成本是不容易的,所以要制定三到五年的中期規劃,給銀行看規劃的實現程度,努力在有利的條件下接受融資。這是過去幾年政府一直呼籲的。若業績不好,企業也會替換經營者。

  財新:政府對中小企業有什麼政策幫助?

  長谷川榮一:雷曼危機後我正在擔任中小企業廳長官。當時,民間金融機構也對貸款持猶豫態度,因為不知道風險到底有多大。但如果什麼都不做,現金流動不足就會導致企業倒閉。因此政府增加向中小企業的融資限度,以不干預民間金融機構的經營為前提,通過信用保證的方式提供抵押,促進民間金融機構去融資。由於中小企業不穩定的風險在提升,如果企業不能付錢,政府來擔保(付錢能力),大幅增加抵押,敦促民間金融機構資金流向中小企業。我們實施的規模相當大。

  財新:除了融資難題,對於中小企業的問題,政府採取哪些幫助措施?

  長谷川榮一:政府幫助措施以幫助企業解決大難題為主,有兩個關鍵問題。第一是企業的繼承問題。企業經營者退休時,資產要傳承,政府為此採取減少相關遺產稅稅率等措施。第二是企業的國際化,擴展世界市場,政府會派出Jetro(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等機構支持貿易交流會和貿易談判,也會舉行相關培訓。

  財新:政府扶助中小企業的過程中,有哪些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

  長谷川榮一:我們不談成功還是失敗,而是堅持基本方針,那就是,如果因為資金周轉不夠導致公司經營不順利,那麼政府會提供幫助,但我們原則上不會補貼處於困境的所有企業。我們尊重企業自身的責任,履行自身責任的企業也因此被社會尊敬。另外,政府會造成促進企業與大學合作的空間,研究、評估尚未完成的技術作品等。此外,對於那些想要致力於新技術、新產品的小團隊,我們會提供補助。

  財新:除了政府的扶助,企業自己應該如何提高自己,來更好地應對市場的競爭和其他問題?

  長谷川榮一:為了應對新環境,企業要研發新產品,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企業也會組成不同的集團來致力於此。最近,中小企業聚集的東京大田區,製造商聚在一起,決定製造雪橇。日本隊參加過國際滑雪比賽,但之前沒有日本製造的滑雪工具。這是新產品,也是可以變成象徵性的東西。地方政府也支援他們,這樣可以顯示自己的能力。最近,東大阪的製造商製造人造衛星。為了與他們競爭,東京的中小企業則關注大海之下,試圖製造深海探索裝置。經營者自我意識到問題所在,並且主動應對、挑戰新的東西,擴大自己的價值。這種動向,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去支援。

  財新:在經濟不景氣的時期,比如最近十來年,日本的中小企業處境如何?他們是如何應對發展困境的?

  長谷川榮一:在經濟沒有增長率的時期,整體形勢很嚴峻。但也不意味著所有的企業都面對困境。企業會挑戰外國的新市場,為進一步減少成本而使用IT等,用較低的工資使用優秀人才,這樣有些企業能夠實現較好的業績。中小企業數量在減少,過去三年減少了二三十萬家,但這不意味著,強有力的企業在同比例減少。這些企業會收購其他企業,變得更強,而且不減少職員。也就是說,形勢嚴峻不代表企業很軟弱。不過,日元升值對企業的衝擊是很大的,企業在海外的競爭力因日元升值而下降,海外的收入兌換成日元也實際上在減少。不過我認為,日本擁有很優秀的領域——節能、環保、低熱量食品等,中小企業可以活動的餘地還是很大的。

  財新:中國的中小企業也面臨諸多問題,日本的中小企業發展有哪些是中國的中小企業可以借鑑的?

  長谷川榮一:總的來說就是三方面:挑戰新產品、挑戰新市場、尋找新夥伴。也就是說,致力於新的領域。當然,三個同時進行往往也難以辦到,所以可以研究集中在哪個來進一步發展。中國人很有毅力,我對此很羨慕。中國國內的購買力會繼續增加,這裡存在著大機會。中小企業應該充分利用這個趨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4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