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佩戴可穿戴設備帶來的三點啟示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04/153591.shtml
導讀 : 早在2014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就對媒體明確表示出了對可穿戴設備的濃厚興趣,不過當時並沒有明確會選擇哪款可穿戴設備進行嘗試。
早在2014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就對媒體明確表示出了對可穿戴設備的濃厚興趣,不過當時並沒有明確會選擇哪款可穿戴設備進行嘗試。之後,隨著可穿戴設備的不斷增加,包括蘋果的介入,最終奧巴馬選擇了Fitbit的一款產品進行嘗試。奧巴馬選擇Fitbit的可穿戴設備這一行為,背後給可穿戴設備產業帶來了三點啟示:
1 、專註的力量: 奧巴馬盡管身居總統之位,但也是一個普通消費者,其所購買的可穿戴設備不是國防設備,也不屬於辦公設備,只是個人普通生活的一款日用產品。因此,其購買行為自然也就是一個普通消費者的消費決策。在大眾消費決策中,尤其是在當前信息過量的環境下,消費者的心智空間較過去而言已變的越來越“小”。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對於一些新興領域的認知受外界的傳播影響較大,其中當然包括廣告的影響。
而Fitbit作為一家專註於可穿戴健身領域的企業,其品牌在市場上的宣傳過程中一直專註於運動健康追蹤這一理念,而這種聚焦的宣傳行為就極容易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並留下印象。這種在消費者心智中的印象,就會給消費者的後期消費決策行為造成非常重要的影響。直接的表現就是連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選擇購買可穿戴設備的過程中,都發生了直接的作用。當然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專註之後其產品所沈澱的技術更具優勢。
2 、健康追蹤成剛需: 隨著社會、經濟、生活環境等因素都在朝著給人類增加壓力與不良的方向演變,必然就會導致人體本身的素質開始呈現下降趨勢,或人體對抗環境的能力下降。尤其是身處當前的霧霾環境,如何通過運動提升我們自身的身體素質就顯得非常關鍵。可以說,在10年、20年之前,健康運動追蹤很難成為剛需,尤其是在農業社會時期,人類的勞動量已足夠充分,身體素質也相對較高。但當前的人體素質,尤其是對於我們國家的人們而言,不論是從工作壓力、食品安全,還是環境因素來看,都對我們的身體素質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因此,提升自身的身體素質對於我們國家的人而言就顯得非常關鍵。對於當前一些用戶對於當前停留在運動監測階段的可穿戴設備內心有更多的期待,希望能夠提供更多醫療級的功能,但從提升用戶自身身體素質的角度而言,具備運動監測功能的可穿戴設備就顯得非常重要。可以說醫療級的功能與產品,通常應用於身體狀況已經出現異常的狀況,但如何通過運動來提升用戶身體本身的素質,這或許比及時的發現疾病更為重要。因此,通過奧巴馬的佩戴也讓我們得到了一個重要啟示,那就是運動健康類的追蹤產品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剛需。
3 、數據安全隱患: 根據媒體的報道,奧巴馬身邊的團隊一直在試圖將Fitbit上面的GPS功能關閉掉。這就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的生活軌跡與行為方式,以及我們的生命體態特征都可以通過可穿戴設備數據化,可以說在大數據的世界里我們任何一位用戶都是“透明人”。尤其是在可穿戴設備的使用範圍與使用人群越來越廣泛的情況下,如何保障我們的數據安全就成為了可穿戴設備的一個關鍵問題,也是必須面對的問題。
可穿戴設備的數據安全問題相比於當前的手機或是PC都更為複雜,其安全不僅涉及到產品硬件本身,比如芯片、電池、傳感器等,還涉及到軟件系統環節,以及大數據采集、分析平臺。除了這些因素之外,還牽涉到數據通訊的安全,用戶使用數據的安全,以及開發者對於采集數據開放、挖掘的邊界等問題。而奧巴馬的安全團隊一直試圖關閉Fitbit的GPS功能,其核心因素也正是因為擔心可穿戴設備的數據安全。這種擔心不僅是奧巴馬身邊團隊的擔心,也是所有用戶的擔心,因為可穿戴設備不是PC或手機只是將一些使用工具數據化,而是將人體的生命體態特征以及相關的生活、行為方式進行了數據化。可以說,這是“貼身”的隱私,其安全也必然讓用戶更為關心。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陳根 ,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
奧巴馬將提名誰來補缺九人大法官?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61103.html
奧巴馬將提名誰來補缺九人大法官?
一財網 方向明 2016-03-13 19:53:00
據美媒報道,奧巴馬將在當地時間14日,從目前的3為候選人中做出最終宣布。
在大法官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2月13日因心臟病發辭世之後,美國司法中樞最高法院的九人大法官格局產生了一個空缺。總統奧巴馬的任務就是物色補缺人選。目前的候選名單已經縮小範圍至三個人,他們很可能已經或正在接受奧巴馬的“面試”。
這三個候選人是:斯里·斯里尼瓦桑(Sri Srinivasan)、梅里克·加蘭(Merrick Garland)和保羅·沃特福德(Paul Watford)。三者的共同點在於,都是美國司法界當之無愧的“老兵”。
據美媒報道,奧巴馬將在當地時間14日做出最終宣布,因此,他還有時間把人選範圍最後一次縮小。
美國最高法院
斯里尼瓦桑:討好亞裔?
來自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院的斯里尼瓦桑今年49歲,祖籍印度,但從小在美國堪薩斯長大。在小布什政府和奧巴馬政府的司法部均工作過,還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大法官桑德拉·戴·奧康納(Sandra Day O'Connor)當過法官助理。
堪薩斯大學法學教授麥卡利斯特(Stephen McAllister)認為:“如果要挑斯里尼瓦桑的毛病,那最多就是他既不夠保守派也不夠自由派的中立態度,而在智力、文書和法律綜合能力上,他幾乎無可挑剔。”
2013年,斯里尼瓦桑由奧巴馬任命進入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院,當時在參議院以零票反對通過任命。
曾經有代表自由派利益的組織在斯里尼瓦桑被任命進入上訴法院時提出批評,主要針對的是其在美邁斯律師事務所(O’Melveny & Myers LLP)工作時曾幫助安然公司CEO傑弗里·斯基林(Jeffrey Skilling)向最高法院成功提起上訴,以及為埃克森美孚和力拓礦業涉及人權的起訴案中為其辯護。
有評論稱,斯里尼瓦桑曾經捍衛公司利益的表現令他不太可能成為一個自由派衛士,但很有可能的是,他會像自己曾經的上司——大法官奧康納一樣,成為最高法院的一張搖擺票。
如果他最終進入了最高法院,那麽將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印度裔大法官,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第一位外國裔大法官。此外,他也將避開自己經手的兩起上訴,一件是對奧巴馬政府關於氣候變化的計劃發起的挑戰,另一件則是有關網絡中立性的案子。
另有評論認為,目前在美國聯邦上訴法院一級也只有4名亞裔法官,如果奧巴馬提名了斯里尼瓦桑,將有利於民主黨在11月拿到更多亞裔,尤其是來自南亞和太平洋島國的選民手中的選票。
加蘭:年齡或成障礙
和斯里尼瓦桑一樣,63歲的加蘭也來自於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院。20年前,參議院的76張贊成票(總票數100張)把他送進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院。2013年,加蘭當上了上訴法院的首席法官,被認為是目前最富經驗的溫和自由派司法人士。
加蘭的嶽父曾是紐約最高法院的法官,還曾當過羅斯福和杜魯門的特別法律顧問。2010年,大法官約翰·斯蒂芬斯(John Paul Stevens)宣布退休時,加蘭就被認為是奧巴馬力推的提名者。
媒體評論認為,加蘭中間派的作風將能夠取悅共和黨人,而且他的履歷和最高法院現任的其他法官也不相上下。而且,作為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院的首席法官,加蘭離大法官幾乎只有一步之遙。
當年參議院的76張贊成票中,有32張來自於共和黨參議員,而其中7人現在仍在參議院內。不過,加蘭是否能夠成功獲得提名也存在變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年齡,目前的大法官大多都是在50多歲進入最高法院。除了年紀最大的金斯伯格,她獲得確認的時候已經60歲。而且,與另外兩位潛在候選人比較,身為一個猶太人的加蘭在種族多樣化上並沒有優勢,因為現任的八名大法官中有5名天主教徒和3名猶太人。
沃特福德:第三位非裔大法官?
第三位奧巴馬可能面談的大法官候選人沃特福德今年48歲。2012年以參議院的61張贊成票被確認為第九上訴法院法官,此前曾在1995年~1996年當過大法官金斯伯格的書記員,還曾加盟過私人律所,也曾當過檢察官。如果獲得奧巴馬任命,沃特福德將成為最高法院史上第3位非裔大法官。
沃特福德是一名中間派法官,第九上訴法院的法律學者赫爾曼(Arthur Hellman)認為,比起制定法律,沃特福德對調解糾紛更感興趣。“他不為名利,他做的一切都是因為他覺得這份工作需要他這麽做。”
在2014年的帕特爾告洛杉磯市(City of Los Angeles v. Patel)一案中,洛杉磯市的一條律例授權警方在沒有得到經營者同意或者沒有持搜查令的情況下對酒店和汽車旅館的住宿登記進行突擊檢查。沃特福德認為洛杉磯此舉違反了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最終洛杉磯敗訴。第二年,最高法院也維持了判決。
參議院將受阻
白宮發言人恩內斯特上周表示,按照以往慣例,總統會對大法官候選人進行一番面試,但是對具體流程安排,白宮並未說明。
但是,即便奧巴馬提名了候選人,恐怕也會在獲取參議院確認時面臨一路坎坷,因為此前共和黨表示,將不會在參議院對任何奧巴馬提名的候選人做確認聽證(confirmation hearing),原因很簡單,這是由民主黨總統提名的候選人,而共和黨希望,若共和黨能在11月的總統大選中勝出,那麽將由一名共和黨總統來提名大法官候選人。如果按照這個進度,那麽九人大法官的唯一空缺得等到2017年1月才能得以填補。
持保守派立場、信奉原旨主義的斯卡利亞的去世令最高法院自上世紀90年代保持至今的五名保守派對陣四名自由派的抗衡之勢被打破,意識形態出現4:4的平衡,而奧巴馬的任命將有機會在幾十年里第一次把最高法院的司法軌道扳到自由派的軌道上。
此前,被外界認為最有可能成為繼任者的大法官候選人阿達爾韋托·喬丹(Adalberto Jordan)宣布自己由於“個人和家庭原因”放棄被提名的機會。稍早,美國司法部長洛蕾塔·林奇(Loretta Lynch)也表示自己將專註於司法部任期內的工作。
法官出身的內華達州州長、共和黨人布萊恩·桑多瓦(Brian Sandoval)也在得知自己也是潛在人選後,明確向白宮表示自己對大法官一職不感興趣。
斯卡利亞去世後,包括總統候選人以及民主、共和兩黨領導人為奧巴馬是否應該立即提名繼任者或是交給下一任政府展開了激辯。奧巴馬此前表示,將在“規定時間”里提名繼任者。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審理爭議案件詮釋法律、創制規則,甚至有權通過案例裁定各州法律是否違憲。因此,最高法院里9名終身大法官的構成以及他們各自的意識形態和司法理念,將通過爭議案件的裁決直接影響美國社會在各種事務上的導向。
從對一些諸如種族隔離、槍支管控、墮胎,甚至死刑案件的判決上,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可以分為自由派、保守派和中間派。在上世紀50~70年代間,持自由派理念的大法官在9人中占多數,因此自由派一直掌握主動,但是此後,保守派在和自由派的交替抗衡中大有高歌猛進之勢,自由派寄望於奧巴馬能給保守派“剎剎車”。
編輯:潘寅茹
任期尾聲人氣猛增,奧巴馬會是希拉里的貴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0696.html
就在總統生涯即將結束之時,美國現任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的聲望卻在持續上升。
希拉里或直接受益
周五,CNN/ORC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當下奧巴馬的民意支持率高達51%。自從2月以來,奧巴馬的支持率一直處於正區間——這是自2012年奧巴馬連任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49%的受調查者認為,國家一切運轉良好——這一比例自1月至今提升了7個百分點。
任期末尾突然人氣爆棚,這對奧巴馬本人無疑是一個好消息。這對希拉里•克林頓來說更是一個好消息——正與唐納德•特朗普展開激烈競爭的她需要利用大受歡迎的奧巴馬提振民主黨的激情。
盡管到目前為止,奧巴馬尚未正式提名希拉里,但他維護希拉里、抨擊特朗普的立場非常鮮明。“我們處於一個問題重重的時代,(美國總統)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工作。”在特朗普成為共和黨實質提名人後的第一個新聞發布會上,奧巴馬表示,“這不是娛樂,這不是真人秀,這是一場為美國總統進行的競選。”
盡管許多民主黨和共和黨人都相信,希拉里將取得最終的勝利——畢竟特朗普有諸多弱點——對女性的負面評價、缺乏政治經驗、有爭議性的言辭等等。但奧巴馬的評論反應了另一種事實——白宮的看法是,沒有不可能。“我們的觀點是,(特朗普)將會參加競選,將會像一個真正的提名人一樣,為人生最重要的競選去努力。”一位匿名的美國高級政府官員透露了白宮內部的想法,“因為這是參加總統競選所必須的。”
“挽起袖子”助力希拉里
“毫無疑問,總統將會挽起袖子,在夏天和秋天的競選活動中大幹一場。”白宮通訊主管Jen Psaki表示,“他已經募集了不少資金。根據他在競選中的參與計劃,我覺得人們可以預期,奧巴馬會的鞋子會破上好幾個洞。”
或許,奧巴馬會花時間討好那些曾兩次把他推上白宮之位的人——千年一代、拉美後裔、非裔美國人——這些都是希拉里在11月的總統大選中需要的。在搖擺州的大城市,例如克利夫蘭、邁阿密和丹佛,奧巴馬總統及其夫人米歇爾將會成為希拉里的重要宣傳者。在那里,特朗普必須從民主黨手中虎口拔牙才能贏得選票。
“在少數族裔眼中,尤其是非裔美國人中,奧巴馬總統和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是兩個最受歡迎的當選官員和非官員。”佐治亞州民主黨戰略家喬森(Tharon Johnson)這樣表示。他曾經運營奧巴馬2012年在南部的連任競選,現在正在支持希拉里。“面對少數族裔,奧巴馬總統不僅可以有特朗普的那些說辭,更有著紮紮實實的成功經驗——例如奧巴馬醫療、經濟的增長等,這些都會點燃民意。”他說。
同時,喬森認為奧巴馬也將成為團結民主黨的絕佳潤滑劑。目前,伯尼·桑德斯決心堅持競選,直到7月民主黨大會前的最後一刻。“要想動員桑德斯,沒有誰比擁有名望的在任總統奧巴馬更合適。”
鑒於不斷進步的民意支持率,奧巴馬也計劃闖入更多未知的領域,包括農村地區和中西部各州——白宮高官們表示,盡管這一舉動可能會直接引發他與特朗普的鬥爭。
希拉里顯然也完全理解奧巴馬對她的扶持潛力。盡管他不斷強調她不是在為奧巴馬的第三個任期競選,但在民主黨的觀眾面前,她始終不忘贊揚和維護奧巴馬總統。
未知風險仍需警惕
不過,未知往往並不遙遠。一個突發的轉折性事件,比如恐怖襲擊、全球性危機或者預料之外的經濟下滑都可能改變整個政治氣候。因此,完成最後的政治目標需要奧巴馬持續性的投入,而且最終,他本人無法決定的事情可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其中,值得警惕的經濟信號有可能突然削弱奧巴馬和希拉里的力量,反而助長特朗普的觀點——國家經濟引擎走錯了方向。上周五的就業報告遠低於預期;一個不盡如人意的增長數字——去年第四季度0.5%的經濟增長和疲弱的制造業數據都激發了更廣泛的焦慮感。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奧巴馬開始采取行動維護自己的經濟成果。在4月接受《紐約時報》的采訪時,奧巴馬越來越願意兜售自己的經濟成就,表示當前美國的就業市場、股票市場和銀行業都“超出了最誇張的預期”。
盡管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奧巴馬還有不少尚未完成的任務要補救:“我可以列舉出3~4件常識性的事情——我們本可以完成,我們本可以每年多做1%或2%;還有些事情,讓我夜里都睡不著覺。”無論如何,在未來的數月,奧巴馬也將更努力地定義其個人的政治地位,包括7月民主黨代表大會上的告別演說。
被蜜蜂針了兩下,就入宮見奧巴馬
一個人能合法地賣的東西,無外就四樣:賣資訊、賣錢、賣他人的注意力、賣自己的時間, 歸根到底,大家都是出來賣的。你能賣什麼,決定了你的收入最終落在什麼檔次。
這個可愛的黑妹妹被蜜蜂針了兩下,她的人生就開始變了, 11 歲擁有創收千萬的企業,兩次入白宮被奧巴馬接見。她現在是一名六年級的的學生,同時也是一名社會企業家、 NGO 慈善家、蜜蜂大使。 黑妹頭檸蜜Mikaila Ulmer 來自美國Texas 首府Austin ,出生於2004 年10 月,現在是一名六年級的的學生,她擁有自己檸檬水品 牌 BeeSweet Lemonade ,近年快速發展的飲料品牌,已經實現了 千萬美元 的年銷售額。
在2009 年。那一年,5 歲的Mikaila 被蜜蜂針了兩次,而且就發生在一個禮拜之內,這導致Mikaila 對蜜蜂充滿恐懼。但是,Mikaila 的媽媽D'Andra 沒有像香港的怪獸家長般拿殺蟲水殺蜜蜂,狂噴蜜蜂這個小壞蛋,也沒有告誡她以後遠離蜜蜂,而是建議她研究一下蜜蜂,看看蜜蜂為什麼會針人,為什麼讓她這麼疼痛。
由此,5 歲的Mikaila 在父母的引導下開始了對蜜蜂的關注。在對蜜蜂的不斷瞭解中,Mikaila 不但學習了關於蜜蜂的基本知識,知道了它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作用,還瞭解到一個可怕的問題 ---- 從20 世紀初開始,蜜蜂正在全世界急劇減少、甚至瀕臨滅絕!
人類三分之一的糧食、水果是依靠蜜蜂授粉的,在美國,蜜蜂授粉的農作物, 每 年產生的經濟價值超過 150 億美元。
但是由於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等問題,蜜蜂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災難。比如化學藥劑在農業中的濫用,導致蜜蜂死亡或神經系統損壞;農業用地的減少、山林的開發、氣候變化,導致蜜源植物的減少或花期異常等,使蜜蜂采不到蜜、活動週期不能適應環境;蜂農給蜜蜂使用抗生素藥物,導致其免疫力下降。以及更多人類行為被指影響蜜蜂的正常生活。如果蜜蜂消失,人類只能再活四年。
蜜蜂作為生態系統中至關重要的授粉昆蟲,其消失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莊稼、果樹、蔬菜都只會發芽、開花,但不能長出種子和果實。近年來,世界多國的蜂群數量都急劇減少,有的農業區甚至引進外地蜜蜂以保證作物產量。
瞭解到這些關於蜂蜜的知識和資訊以後Mikaila 對蜜蜂的恐懼變成了擔憂,她想拯救可愛的小蜜蜂,拯救蜜蜂,就是拯救我們人類自己!
一時想不出好點子的Mikaila ,滿腦子都是小蜜蜂“ 嗡嗡” 的求救聲。乾脆休息一下,喝杯檸水吧。然後,啟示性的一刻到來了……
Mikaila 喝的檸水可是真正的祖傳秘制。加入了亞麻籽的檸檬水製作方法,是她的曾祖母獨創的秘方,並記錄在上世紀40 年代的一本食譜裡,這本食譜不久前才到了Mikaila 的家中。
Mikaila 和92 歲的老奶奶一杯酸酸甜甜的檸檬水下肚後,Mikaila 心中茅塞頓開:「這麼美味的檸檬水,為什麼不拿出去賣呢?如果能用蜂蜜代替糖或者甜味劑,這樣的檸檬水不僅更健康,還可以支援養蜂人,拯救蜜蜂。」
得到父母的贊同和支持後,2009 年秋,Mikaila 開始了她的檸檬水生意。決心幹好這件事的Mikaila ,還用自己的存款買了一台榨汁機 。
Texas 每年均舉辦交易會,並設兒童專區,這個兒童創業活動為Mikaila 提供了商業嘗試的機會。Mikaila 從一開始就明確了檸檬水與拯救蜜蜂的關聯性,她以小蜜蜂的形象兜售檸檬水,向人們介紹蜜蜂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宣傳自己的蜜蜂拯救計畫。
從賣出第一杯檸檬水開始,Mikaila 就承諾,將捐出20% 的利潤給當地養蜂人協會,用以蜜蜂的保護工作。
Mikaila 的秘制檸檬水大受歡迎,在獲得了初步的成功後,她利用週末、節假日、甚至家庭作業之後的時間,開始到馬路邊、市場上售賣檸檬水,作為一個小小的創業家,隨著當地媒體的報導,網路上的宣傳、推廣,賣檸檬水的小姑娘有了越來越高的知名度,一些企業、論壇、會議等開始邀請Mikaila ,包括Microsoft.
希望她能分享創業精神,講講如何平衡工作和學習。
這個小小企業家的檸檬水生意甚至驚動了美國最大的天然食品和有機食品零售商全食超市Whole Food ,2014 年1 月,Whole Food 向Mikaila 發出了第一個訂單,這意味著BeeSweet Lemonade 要由手工製作、街頭零售,進入到了機器生產、訂單銷售階段。
薄荷、生薑、冰茶、仙人掌四個口味
如今,BeeSweet Lemonade 不僅在55 間超市售賣,還擴展到了餐廳、流動食品車和有機食品配送公司。支持、喜愛BeeSweet Lemonade 的客人,還可以在公司網站上下單購買。Mikaila 和她的團隊忙得像小蜜蜂一樣,但依然滿足不了越來越多的訂單需求。
2015 年3 月,Mikaila 和父親帶著BeeSweet Lemonade 來到了《Shark Tank 》的節目現場,《Shark Tank 》,是美國ABC 電視台的一檔真人秀節目。該節目是創業者和投資者的交流平臺。創業者帶著他們的發明或產品,向嘉賓講述他們的創意和商業計畫,嘉賓則根據自己的判斷決定是否對其投資。在該節目中,Mikaila 成功贏得嘉賓Daymond John 的6 萬美元投資,
Daymond John ,美國黑鬼服裝Fubu 公司CEO ,作為一名嗅覺敏銳的商人,他隨後還加入了Mikaila 的團隊,並持有25% 的公司股份。BeeSweet Lemonade 在商業上擴張的同時,沒有放鬆對品質的要求。為了保證產品的自然、有機性,更為了保護蜜蜂的生存環境BeeSweet Lemonade 檸檬水中加入蜂蜜,是嚴格監管下的當地蜂蜜,蜜源地不得噴灑除草劑、殺蟲劑等化學藥物。
「買一瓶檸檬水,拯救一隻蜜蜂」的廣告Slogan ,詮釋了BeeSweet Lemonade 誕生的初衷,隨著Mikaila 檸檬水生意的繁榮發展,她的捐款數額在提高,捐款範圍也延伸到國際組織。而且,Mikaila 還成立了保護、研究蜜蜂的工作室。
Mikaila 拯救蜜蜂、保護生態系統的行動,也引起了政府的關注和行動。2014 年,白宮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並拿出5 千萬美元的預算,專門研究和應對美國蜜蜂數量的急劇減少。2015 年7 月,Mikaila 受邀參加白宮兒童國宴,當然,她也沒有忘記和總統聊聊蜜蜂那點事兒。今年 3 月, Mikaila 再次受邀前往白宮,參加復活節滾彩蛋活動,她還在白宮現場製作起了檸檬水。
從兒童交易會上的小攤位,到如今的團隊化企業,Mikaila 對自己的生意可是認真負責的。雖然有爸爸在幫她管理財務,媽媽在幫她管理市場,但她盡可能的親力親為,父母也希望她能得到更多的鍛煉。
企業家Mikaila 一直在努力成長。但她並沒有因此丟下作為學生的學習任務,2015 年,Mikaila 一共請了10 天的假。媽媽見證了女兒的努力和辛苦,最令她自豪的,不是女兒在商業上的成就,而是她的善良和友好。
這些故事,很可惜,你永遠不會在香港見到,這裡只有貪、嗔、癡三毒,再沒有真、善、美 。
VIDEO
“大嘴”特朗普反對難民等言論遭奧巴馬暗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4000.html
不久前,共和黨總統提名幾乎板上釘釘的唐納德·特朗普表示,此前“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的提議“只是一個建議”。話音剛落,特朗普又警告稱,手拿“伊斯蘭國”資助手機的難民將在美國境內發動另一個“9.11”式的襲擊。
5月15日,在國家邊境巡邏署的無線電直播秀上,這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預提名者將對主持人表示:需要另一場“9.11”規模的襲擊讓美國人“驚醒過來,認真考慮邊境安全問題”。他表示,“毫無疑問”襲擊者們已經開始進入這個國家。
特朗普:難民用的手機是ISIS 資助的
“壞事將會發生——許許多多壞事情將會發生,將會發生你們都不敢相信的襲擊。發動襲擊的人正在進入我們的國家。我的意思是,你看看,他們都有手機。所以,他們沒有錢、一無所有,卻居然有手機?誰在給他們每個月付費,對不對?他們的手機上有旗幟,是ISIS的旗幟……領導我們的那些人要麽是無能,要麽就是沒有把國家核心利益放在心上。”特朗普表示。
迄今為止,特朗普反對、甚至恐懼穆斯林難民的立場已經為人所熟知,而且這也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拿他們有手機來說事兒。在2015年12月的一次共和黨辯論中,特朗普就曾指出:“數以萬計的人們拿著存有ISIS旗幟的手機。”
特朗普的“靈感來源”是當月的挪威新聞報道。當時,挪威警方在一些試圖進入挪威的難民手機上找到了諸多可疑形象和視頻——包括ISIS的旗幟、刑罰、死亡的兒童、嚴刑拷打場景等。不過,挪威當局也指出,手機中存在這些形象並不意味著手機持有者就是個恐怖分子,因為這些照片可能是一些剛巧在ISIS控制戰區生活、或者經過的人隨手拍下的,比如大量的敘利亞難民。不過,這些簡單的報道還是被右翼媒體渲染成了陰謀論。畢竟,挪威新聞僅僅指出關於此類事件有數百起報道,並未明確是否存在數以百計的難民,也完全不意味著“數以萬計的人們擁有著存有ISIS旗幟的手機。”
奧巴馬暗諷特朗普:無知不是美德
拿特朗普開涮的不只是美國媒體。5月15日,在美國羅格斯大學的演講中,盡管沒有指名道姓,奧巴馬總統卻結結實實地把特朗普暗諷了一番。面對可容納50000人的學校足球隊禮堂,奧巴馬長達45分鐘的演講時不時迎來觀眾們的熱情回應,而大多數的“爆點”都與特朗普有關。
奧巴馬表示,世界的互動正變得更加深度,而“建築高墻不會改變這一切”——暗指特朗普在美國南部邊境設立“長城”阻擋移民的言論。
他也不忘攻擊特朗普對“讓美國重新強大起來”的呼籲。奧巴馬表示,相比於過去,如今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生活在美國正是前所未有的最好時機:大學畢業率上升、犯罪率下降,相對而言,歷史上有更多的女性開始工作。“當你聽到有人留戀曾經的美好時光時,你最好半信半疑。”面對如雷的掌聲,奧巴馬表示,“姑妄聽之就好。”
在通篇演講中,奧巴馬指責了美國政治中的反智主義潮流——即拒絕科學、理性和辯論。他警告稱:“無論在政治上還是生活中,無知都不是美德。”這是明顯針對特朗普反對阻止全球變暖的態度。“不理解別人在說什麽並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奧巴馬表示,“這不是維持真實或者如實敘述的方式,也不是在挑戰政治的正確性。這只是不知道別人在說什麽而已。”
在今年的一整年中,奧巴馬都一遍一遍地在自己的演講中強調公民的責任,以及美國當下對政治辯論更加理性、互相尊重的需求。在他看來,當前的美國政治前所未有的粗俗,而且不乏毒害作用。
韓國強烈反對奧巴馬訪問廣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7762.html
自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計劃於5月底訪問廣島後,韓國國內便掀起巨大波瀾。作為美國在東亞除日本外的另一親密盟友,韓國擔心奧巴馬此訪傳遞出日本是戰爭受害者而非加害方的信息,從而被日本利用扭曲歷史。
擔心被日本利用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韓國一個代表廣島核爆幸存者的團體提出,在廣島和長崎核爆中,有成千上萬當年被日軍征召或被迫成為苦力的韓國人傷亡。
該團體在給奧巴馬的一封信中寫道:“我們希望你對廣島的訪問不會被利用,助長安倍政府塑造日本只是(戰爭)受害者的企圖。”
有外媒稱,韓國日益強烈的反彈不過是奧巴馬歷史性訪問引發政治危機的最新信號,戰爭傷害尚未完全平複,奧巴馬必須盡量平衡敏感的各方。
奧巴馬在接受日本NHK采訪時稱,他不會在訪問廣島時,就1945年美國用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和長崎而道歉。
“作為擔任了7年半總統的我知道,每一個領導人都有面臨艱難決策的時刻,尤其是戰時。”奧巴馬說,“我的目標不僅僅是回顧過去,而是重申戰爭中各方都有無辜民眾死亡,我們應當竭盡全力,保證全球和平對話。應該繼續為無核武及世界和平而戰鬥。”
廣島是日本本州西南部廣島縣的首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迫使日本政府迅速投降,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上空投下一枚代號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在巨大的沖擊波下,廣島市化為廢墟。根據日本相關部門統計,截至2010年,廣島因原子彈傷亡的人數累計達約26萬。
3日後,美軍又將代號為“胖子”的原子彈投到日本長崎,導致該市6成建築被毀,傷亡8.6萬。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至此結束。
要求向韓國受害者道歉
然而,首爾擔心的不是關於當年美方使用原子彈的決定,而是聚焦在廣島和長崎核爆後韓國公民受到的傷害被忽略。
在前述寫給奧巴馬的信中,該團體要求奧巴馬到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的紀念碑前對成千上萬的韓國受害者表達歉意。
根據該團體的數據,在核爆中共有約7萬韓國人傷亡,其中廣島有5萬,長崎2萬。
韓國另一民間團體“推進為核爆受害者及其子女制定特別法的連帶會議”近日則表示,奧巴馬不向日本受害者道歉是因為日本是戰犯國,而韓國是日本殖民統治的受害國,奧巴馬總統應該向韓國受害者道歉。
另據韓國媒體報道,韓國政府高層人士本月曾表示,韓美兩國政府一直在就奧巴馬訪問廣島進行緊密溝通。
在美方正式宣布奧巴馬將訪問廣島後,白宮副安全顧問羅茲(Ben Rhodes)對美國媒體表示,此訪將成為“悼念因戰爭而失去生命的所有無辜者的機會”。美方向韓國外交部說明稱,考慮到韓國受害者,使用了“所有無辜者”的表述。
歐亞集團總經理梅代羅斯(Evan Medeiros)稱,奧巴馬可以應付這些,比如可以結合良好的雙邊外交,在廣島發表措辭謹慎的講話。梅代羅斯去年辭去了奧巴馬亞洲問題高級顧問一職。
奧巴馬首次訪問越南不愛吃越南米粉?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7727.html
“廉價的塑料凳子,便宜但美味的米粉,涼爽的河內啤酒”。美國CNN旅遊節目主持人鮑爾戴恩(Anthony Bourdain)在他的推特帳戶中寫道。“和總統(奧巴馬)吃了一頓烤肉米粉(Bua Cha)總共花了6塊美金,我買的單。” 鮑爾戴恩說。
鮑爾戴恩是美國美食電視節目主持人,還是美國國內知名作家和前職業廚師,他所主持的CNN旅遊節目《未知之地》(Parts Unknown)前往世界各地探訪當地的美食和文化。鮑爾戴恩同奧巴馬在越南的晚餐和期間的訪談細節將在9月份的節目中播出。
在當天推特帳戶中,鮑爾戴恩還放了一張奧巴馬使用筷子的照片,並說,“奧巴馬總統很會用筷子。”
鮑爾戴恩所說的筷子,就和他所描述的該小吃店的其它設施一樣淳樸簡單,淩亂的擺在桌子右邊的一個紅色的塑料筷子筒里。
從鮑爾戴恩發出的照片看,兩人周一晚間在越南河內當地的一家名叫Bun Cha Huong Lien的小餐館用餐時雖然正逢晚餐高峰時間,但整個餐館的其它顧客似乎表現的非常鎮定,並未受到奧巴馬和鮑爾戴恩兩位美國客人的影響。
有趣的是,在鮑爾戴恩所發的兩人啤酒碰杯的照片里,雖然兩人的啤酒已經喝了大半瓶,但奧巴馬碗里的米粉卻基本沒有動。
美國媒體爆料說,奧巴馬當天所點的米粉是一碗烤豬肉米粉,以魚露為調料做湯,搭配米粉,香料和包菜,是越南北部的標誌食品。
雖然吃的不多,媒體還是拍到奧巴馬在走出餐廳時向該餐廳的主人豎起大拇指的照片。
該餐館的主人後來在接受越南媒體采訪時說,之前有執法人員到他們的餐館進行安全檢查,向他們預定了給“一個美國電影制作團隊”的50道菜。
這家餐館的主人所不知道的是,除了來自美國的電影制作團隊之外,這50人中還包括美國總統奧巴馬。
“因為當時裝菜的盤子太小,肉丸還從奧巴馬總統的盤子掉出來了,但他只是向我笑了一下並把肉丸撿了回去。”餐館的主人告訴越南的一家媒體。
在第二天同越南總統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奧巴馬還表示,除了很期待同越南人民見面之外,他還很期待能品嘗一下越南的特產“冰奶咖啡(ca phe sua da)。”
奧巴馬訪越恐暴露美國總統安保中的秘密細節?
自奧巴馬上周日首次對越南開始為期三天的訪問開始,越南國內媒體就開始對奧巴馬的訪問進行“事無巨細”的24小時跟蹤報道。美國媒體報道說,此次越南國內和當地媒體報道的程度之詳細恐怕都將影響到美國總統的相關安保保密細節。
首先,做為奧巴馬在越南訪問期間所使用的空軍一號,海軍一號和名為“野獸”的三輛地面運輸車輛都在一亮相就遭到越南媒體的大量曝光,多家越南報紙對這些車輛的安全特征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美國媒體表示,從奧巴馬周日晚間抵達越南首都的河內內排國際機場後,越南各大媒體就幾乎停止了有關越南國會和地方人民議會選舉的相關報道,而專門報道奧巴馬訪問越南的一切細節。除了奧巴馬訪問的正式行程之外,越南國內媒體更是對奧巴馬所停留的賓館住址以及他會到哪里就餐,以及這些地方所做的安保準備細節進行了詳細的曝光。
預計奧巴馬本周宣布支持希拉里 桑德斯可能本周宣布退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4498.html
根據美聯社和NBC周一晚間的最新估算,希拉里贏得的黨代表票數(包括超級代表票)已經達到2383張,讓她湊足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所需的票數,也將讓她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被主要黨派提名的女性總統候選人。
根據美聯社的報道,希拉里“周末在波多黎各和來自超級代表的票數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美聯社的報道指出,“希拉里在初選和黨團大會中贏得1812張代表票和571張超級代表選票。”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總共需要2383張選票。
美聯社的報道公布之後,NBC和ABC也公布了類似的選票估算結果,NBC和ABC還將希拉里稱為“預定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
在幾家美國媒體的估算結果公布之前,希拉里已經拿下2357張黨代表選票,離提名候選人的門檻只剩26張選票,而桑德斯只贏得1566張選票,距離提名還查817張選票。
美國初選將在本周二迎來最關鍵一戰,加州和新澤西州將決出475張和126張代表票的歸屬,數目之大被認為將會影響候選人的“去”和“留”。
雖然希拉里的黨代表票數已經占有絕對優勢並幾乎“鐵定”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對手桑德斯仍然“不言放棄”,並在上周末的競選活動中表示,“只要周二的投票率高,贏家就會是我們。”
白宮暗示:桑德斯該“讓路了”
在希拉里將迎來周二宣布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選票之際,來自民主黨內“最高級別聲音”,現任總統奧巴馬的支持也被正式提上日程。
白宮發言人周一表示,奧巴馬總統可能會在幾天之內就此發表正式聲明,但應該會在本周二希拉里在“新澤西,加州和其它四個民主黨重要州繼續鞏固勝利成果”之後。
白宮表示,無論希拉里在這些州的初選中同桑德斯的競爭結果如何,白宮都會在最近幾天做出正式聲明。
根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奧巴馬在上周日同桑德斯通了電話,討論桑德斯的“下一步打算”。
多家美國媒體報道,希拉里競選陣營一直在和白宮“積極討論”奧巴馬總統如何幫助希拉里競選的相關細節,比如應該在何時宣布對希拉里的支持,而找到一個“最合適的時間,讓渲染效果最大化”一直是雙方希望達到的目標。這個最合適的時間,最終被選做是在希拉里正式拿到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所需的票數之際,就是本周二在6個州的初選,希拉里能夠取得多個州的勝利之後。
2008年的6月7號,當時在競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希拉里發表“認輸”的退選講話,並表示支持民主黨候選人,當時還是伊利諾伊州的參議員奧巴馬競選總統。
8年後,仍然在競選民主黨提名的希拉里暗示,為了民主黨的勝利,桑德斯也應該“以大局為重,做同樣的事。”
一直重申“不到共和黨7月份黨代會舉行前決不退選”的桑德斯周一被一位記者嗆聲“擋了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的路”時仍然強勢回應,“我認為仍然有明顯的跡象表明,我才是對抗特朗普的最強候選人。”
但是,桑德斯也承認,他也將面對“數字對不上”的現實,並稱他在周二晚間不會前往初選舉行的各州,而是將會前往他的家鄉佛蒙特州,並將在各州計票結果公布後和助手們一起評估“他們的競選現狀”。
民主黨忙著“定人” 特朗普忙著罵法官
在民主黨內忙著整合力量蓄勢宣布希拉里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之際,共和黨則為他們的候選人特朗普傷透腦筋。
本來眾議院議長瑞恩已經暗示他“會在11月份投票給特朗普”,雖然沒有表明他對特朗普的“正式支持”,但瑞恩的聲明被認為是到目前為止,一直不看好特朗普共和黨內領導層對特朗普表現出的“最善意肯定”。
然而,特朗普馬上就又“闖禍”了。
起因是特朗普在特朗普大學的訴訟案上指責處理該案的法官是“墨西哥人”,所以對他存在“不公平的對待”。雖然有多家媒體在同特朗普直面時多次質問他“為什麽偏要將美國土生土長的法官說成是墨西哥人”時,特朗普仍“狡辯”說,“他的父母是墨西哥人,所以他對我說要在美墨之間修墻的事情有偏見”。
當有美國媒體向特朗普質疑,難道“墨西哥後裔”的美國法官就應該被質疑做為法官的合理性嗎,特朗普的回應是,“就應該被質疑。”
特朗普的言論一出,包括眾議院議長瑞恩以及很多此前多次表示支持特朗普的多位共和黨內重量級人物都紛紛出來表示,特朗普的言論“完全不合適”,並且“充滿冒犯性和種族歧視色彩。”
然而,特朗普最新回應,他沒覺得自己的言論有什麽不妥,也不會就此道歉。
奧巴馬執政8年 印度很滿意 日本給差評
美國總統奧巴馬8年執政期將結束。對奧巴馬8年來的政績,外界有何評價呢?
6月29日,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發布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對10個歐洲國家、4個主要亞太國家,再加上加拿大和美國的民調顯示,過半數受調查者依舊看好美國的領導力。該項調查始於今年的4月4日至5月29日,覆蓋上述16個國家的20132位受調查者。
盡管奧巴馬個人的領導力並沒有在全球得到普遍認同,但相對於其前任小布什,他的國際形象要好得多,尤其是以德國、法國、西班牙等為主的西歐國家,給予了奧巴馬較高的評價。
除美國外15個國家的調查顯示,與10年前相比,美國依舊是很重要、強有力的世界領導者。不過,有意思的是,約61%的日本受調查者認為,美國的重要性在過去10年間衰退了。相反,57%的印度受調查者認為,美國的作用與10年前相比更重要了。當然,在英法德等歐洲傳統盟友看來,美國領導的重要性與10年前相比,相差無幾。日本與印度也成為被調查國家中僅有對美國看法發生改變的2個國家。
調查還發現,鑒於小布什在任期內開啟的伊拉克戰爭後續影響依舊在發酵,美國當前在收拾伊拉克、敘利亞等戰爭誘發的爛攤子——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方面,收獲的是壓倒性的支持。其中,超過一半的受調查者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支持美國領導的對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ISIS勢力的打擊。
盡管美國經濟複蘇緩慢,但對美國經濟實力的認同正在反彈。這一點在歐洲尤為明顯。2010~2015年,在歐洲人眼里,中國經濟是一枝獨秀。但進入2016年,被調查的16個國家中,只有澳大利亞一國認為,中國經濟依舊擁有比美國強勁的優勢。
不過,從GDP增速、通脹以及失業率三個數據看,奧巴馬在任期內的經濟成效依舊比小布什時期亮眼。奧巴馬2009年上任時,全美失業率幾近10%的高位,但8年後,奧巴馬政府將失業率維持在5%左右,GDP增速也保持正增長。
在10個歐洲國家中,對奧巴馬的好感平均維持在77%,在瑞典、荷蘭、法國和德國,這一好感率甚至飆升到80%。這些受調查者認為,奧巴馬在任期內做了不少正確的事。
目前看來,歐洲人對正在角逐美國總統的兩位候選人——民主黨的希拉里和共和黨的特朗普,都不怎麽有好感。不過,相對而言,希拉里的受歡迎程度(59%)還是要比特朗普(9%)高出一大截。
美國發生什麽大事,迫使奧巴馬緊急終止北約峰會行程
哪些情況曾導致奧巴馬的外訪行程縮水?
發生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市的警察遭襲案愈演愈烈,甚至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外訪行程不得不因此縮水。
7月7日晚間,在得州達拉斯市的一場和平示威活動結束後,一位名為米卡·澤維爾·詹森(Micah Xavier Johnson)的美國陸軍預備旅隊員進行埋伏狙擊,並試圖槍擊12名警察和兩名平民,最終致使5名警察遇害。案發後,達拉斯警方在一處停車場碰到約翰遜,雙方隨之陷入對峙局面。7月8日淩晨,警方利用裝有炸彈的拆彈機器人炸死了約翰遜。
本以為約翰遜的殞命能為此次事件畫上句號,沒想到的是,鑒於達拉斯警方在處理該事件時利用拆彈機器人,因此也成為了美國史上警方首次利用機器人提供致命武力的案例。再加上約翰遜之前與警方談判時的說法,將警察作為襲擊目標是表達對警方近來槍殺黑人的不滿,因此,關於“種族歧視”、“警方濫用暴力”的論調又一次在美國社會點燃。
盡管美國仍然為5名達拉斯警察被槍殺感到困惑與震驚,但多地仍然爆發了示威活動,抗議針對黑人的警察暴力。而愈演愈烈的示威活動在紐約、費城、舊金山等地蔓延,由此也驚動正在波蘭參加北約峰會的奧巴馬,迫使其匆忙結束外訪,提前回國處理達拉斯襲警事件後續。
閃電訪問西班牙
原本按照白宮之前公布的行程,7月7日~9日奧巴馬將趕赴波蘭出席其任內最後一次北約峰會,之後將拐道西班牙進行訪問。這將是奧巴馬自2009年上任以來,首次對西班牙進行的訪問。但是,鑒於國內槍擊案後續難平,對西班牙的訪問只能大打折扣。
7月7日和7月8日,盡管奧巴馬身在波蘭,但得知國內襲警案發生後,兩次強烈譴責這一悲劇性事件,該事件也被定性為“9·11”之後美國警察傷亡最慘重的事件。奧巴馬在譴責之余也強調不會因此更改既定的對西班牙的塞維利亞、羅塔、馬德里三座城市的訪問。
但是,就在8日做出上述聲明後幾小時內,奧巴馬改變了主意。在10日匆匆結束對西班牙海軍基地羅塔的訪問後,奧巴馬便飛回美國,提前結束西班牙的行程。本來,按照既定行程,奧巴馬的空軍一號將在9日晚應該降落在西班牙的歷史名城塞維利亞,10日,在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六世(Felipe VI)的陪同下參觀這座城市。塞維利亞城市內的一些知名景點為了迎接奧巴馬的到來,早在1個多月前就開始進行各項安保工作。10日晚,奧巴馬還將抵達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與政客進行會面。之後還將在西班牙停留幾日。
不過,按照新的計劃,西班牙訪問的“主要行程”全部被取消,僅保留海軍基地一處。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本·羅茲(Ben Rhodes)在8日的臨時新聞發布會上確認了上述行程的更改,表示,“美國國內正處於史無前例的關鍵時期。”在回到美國後,奧巴馬將於當地時間12日,親赴達拉斯,吊唁遇難的警察。
外訪縮水不是第一次
當然,這不是奧巴馬第一次外訪行程縮水。
鬧得最轟轟烈烈的一次還屬2013年10月。當時,奧巴馬就因為政府鬧關門危機,不得不取消了對亞太地區的訪問。當時奧巴馬既定將參加在印尼舉行的APEC領導人峰會,隨後還將到訪文萊參加東亞峰會,並訪問馬來西亞與菲律賓。此次亞洲行被視為奧巴馬外交政策中“重返亞太”戰略的關鍵,但因為當時國會眾議院提出的臨時預算法案得不到民主黨掌控的參議院的通過,聯邦政府的關門危機從當年的10月1日一直鬧到了10月16日。對亞洲四國訪問的取消也導致了這些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不斷質疑,奧巴馬領導下的美國政府究竟把多少心思放在了亞洲。
2014年,恰逢埃博拉病毒肆虐與美國的中期選舉。美國國內出現第二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醫護人員使得埃博拉病毒可能在美國擴散的恐慌不斷加劇與蔓延。奧巴馬當天果斷取消前往羅德島等地的籌款活動,坐鎮白宮,緊急召開有關埃博拉問題的內閣會議,商討應對措施以安撫民心。
2015年1月底,奧巴馬既定訪問印度和沙特。當時,奧巴馬計劃在印度訪問為期三天,這也是他首次以美國總統身份參與印度的閱兵式。但就在訪印出發前幾小時,白宮方面宣布,在得知沙特國王阿蔔杜拉逝世的消息後,奧巴馬將縮短印度行程,奔赴沙特,以示對新國王的敬意。不過,這也使得印度總理莫迪精心為奧巴馬準備的行程付之東流。
當然,在奧巴馬8年任期內,也有其執意不歸的情況。今年3月,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遭遇恐襲。當時,奧巴馬正結束對古巴歷史性的訪問,開啟對阿根廷的訪問。有媒體報道,當布魯塞爾的警察仍在尋找恐怖分子藏身何處、當美國官員正努力查找有關美國公民在此次襲擊事件中的傷亡情況時,奧巴馬卻遠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參加一場豪華國宴,還即興跳起了“探戈”。
當時,包括特朗普和克魯茲在內的共和黨人再三批評總統應該中斷訪問行程返回美國應對布魯塞爾空襲案,但奧巴馬對此並不在意,只是表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並非美國“存在的威脅”,建立與阿根廷這樣的盟友關系才是重要的。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