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加設防護欄解決爆炒新股問題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2uw13.html
懶得寫東西,很多話都說過了,比如爆炒新股問題、政府對於房地產救市的糾結、經濟刺激政策出台的必然性,等等,以往寫過不少這方面的文字,雖然也有一些新的觀點冒出來,但不願意炒冷飯。再說了,寫出來相當於廢話,管理層該幹嘛幹嘛,沒空聽我們建議,除非處在自娛自樂的寫作狀態,不然寧願閉嘴的好。
最近開車少了,常騎自行車出門,有一個小小發現:道路上的防護欄增加了不少。北京餐廳旁是一條很窄的路,勉強兩個車道,以往中間沒有防護欄,路上總停不少車,遇到錯車,常常堵死。開車肯定會避開那個路段,騎車就不怕,經過到那裡我看到窄窄的馬路中間也裝了半人高的防護欄,呵呵,再也看不到有車停在路上,交通明顯改善……
前年我曾在美國開車自駕兩千公里,作為有二十年駕齡的我剛開始很不習慣,朋友說,在美國開車千萬不要沒事踩剎車,很容易被後面的車追尾,可我還是無意識地總將腳放到剎車上,在中國已經養成了隨時防患行人或摩托突然竄到前面的習慣。上帝保佑,沒有車跟我追尾,更讓我吃驚的是,在美國開了兩千公里,從洛杉磯到舊金山,再回到洛杉磯,我沒看到一單交通事故,哪怕是小小的擦碰,開車兩千公里長途旅行沒看到交通事故在中國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印象中美國的道路很少有防護欄。
防護欄在中國推廣很快,它的出現相當於否定雙黃線和代替雙黃線,不光雙黃線,單實線大多也變成了防護欄。道路上加設防護欄是中國交通管理最大的特色,而對房地產的限購限貸、在股票市場上的T+1和10%漲停板限制本質上跟交通管理加設防護欄是一回事,是對參與者給予硬性限制。這些做法,在出台後都取得明顯效果。試想:沒有限購限貸,大城市的房價這幾年恐怕早漲到天上去了;沒有T+1和10%漲停板限制,大鱷們更會如魚得水,小散們寶馬進去自行車出來得更快,當然,有了股指期貨後又是另外一回事。
最近發生了兩件可笑的事:一是IPO重新開啟,上市的公司不多,發行價格相對的市盈率卻比上一批明顯降低(據說是窗口指導的結果,呵呵),上市當天遭到爆炒,對於這種事,除了呵呵一下,都懶得再議論;二是呼和浩特市發了一份文件,取消房地產限購,網上把紅頭文件都了貼出來,過了一天,政府說由於打印錯誤,文件撤回,哈哈,用疑似說謊的方式給自己解圍已經成了大家慣用的方式,政府也不能倖免,中國何時才有誠信的氛圍?難怪防護欄如此之多!
要解決爆炒新股問題,有兩個辦法可以選擇:一是監管部門當好警察,打幾隻大老虎,並真正落實退市制度,而不是喊口號,這是治本的辦法,但正如從理論上說不加防護欄也能解決道路交通管理問題,實際上卻不可能;另外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加設防護欄:限賣,新股發行三年後上市交易,呵呵,有了這一條,我就不信爆炒新股問題解決不了,可是……他們不會聽我的。
我很反對用防護欄、限購、限賣的方式進行管理,這些做法會讓可貴的誠信越來越缺失,而且成本高,就拿防護欄來說,隔三差五要請人擦洗,呵呵,看到太陽下一幫民工身著黃背心在馬路中間擦洗白色防護欄,我就覺得好笑。用防護欄的做法就如現代社會在戰場上身穿盔甲用刀砍人,不過,關羽用慣了青龍偃月刀,實在不擅長用機關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948

小區裡的動物園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2uxlk.html

夏天了,窗外蛙聲四起,非常吵鬧。住戶紛紛投訴,把物業管理處的電話都打爆了。住了幾年,每年都是這樣,夏天剛開始的時候大家不習慣,打電話投訴,可總沒解決。

那天,在樓下花園看到一位老奶奶喂貓。老奶奶拿著貓食,遠遠的就「喵、喵,吃飯了」地叫著。一隻野貓聽到叫聲,警惕地從草叢中走出來。老奶奶把貓食放在地上,野貓美美地吃著。我移動腳步,想走近看看野貓,野貓馬上躥到草叢中躲了起來。老奶奶對我說:「最近物業管理處下了藥,想毒青蛙,可青蛙沒毒死,毒死了幾隻野貓。只剩下這一隻了。它怕生人,只認我,只吃我的東西,你還是走遠一點吧。」

我住的小區養狗的比較多,每天都會碰到遛狗的住戶,隨時還會聽到狗的叫聲。有一隻狗每天早上六點就開始叫,一定是很大的一隻狗,因為叫聲很大,吵得人不得安寧。我去物業管理處投訴,管理處的人說很多業主都在投訴那條狗,他們跟狗的主人溝通了,讓他無論如何要管一管,不然,說不準哪天那狗會被忍無可忍的小區業主給打死。可每天早上六點,那條狗還是準時「旺旺」地叫。時間長了,我也習慣了。

顯然,與那隻野貓相比,狗是幸運的,主人管吃管喝,還給寵著。青蛙也是幸運的,不知道吃沒吃毒藥,反正沒毒死,還生兒育女,每年夏天從早叫到晚,聽叫聲感覺他們很快樂。野貓形單影隻,卑劣地活著,好在有個老奶奶還惦記著它,可那個老奶奶要是哪天離開了這個小區,或者是病了,野貓又如何生活?

聽說物業管理坐處又要下毒了,這次死的是野貓還是青蛙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6889

股市的冰火兩重天現象為何持續不消?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2uy5e.html
2009年10月創業板第一批股票上市後,創業板和藍籌股按市盈率計算的估值一直存在很大差別,從2013年上半年開始,這種差別進一步拉大。目前,上證50的動態市盈率中值為13倍,16家上市銀行的動態市盈率中值為4倍,而創業板的動態市盈率中值為71倍。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為什麼會這樣呢?
1、跟國家的政策導向有關
中國股市前二十年主要是為國有企業脫貧服務的,而中小板尤其是創業板主要是為民營企業服務,是想鼓勵創新、鼓勵中小企業發展。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特別是本屆政府上台後,更強調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創業板推出後,股市的生態環境發生巨大變化,這種背景下,藍籌股還存在大小非的巨量減持,受到冷落。
2、跟肖鋼上台後急於重啟IPO有關
肖鋼在2013年3月17日擔任證監會主席時,股市處在一波小牛市後的短暫歇息階段,當時上證指數為2278點,創業板指數為854點。2014年7月21日,上證指數為2054點,創業板指數為1307點。肖鋼上台前,IPO已經暫停,市場聞IPO色變。一般而言,IPO應該在牛市重啟,當時經濟正在走下坡路,整個股市牛市無望的情況下,讓創業板進入牛市倒是不錯的選擇。這中間發生的事情可以參考我的上一篇博文(想起了去年六七月份的股票市場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2uxy6.html)。
 3、跟資金和賺錢效應有關
具體就不多說了,昨天看到網友云蒙貼出來的基金持有銀行股的數據,轉帖如下(來源:http://xueqiu.com/3037882447/30326286。多謝云蒙!本人未對數據進行核實):
         股市的冰火两重天现象为何持续不消?
4、跟上市公司性質和治理有關
藍籌股中,國有控股比較多,公司高管一般會有一份很好的薪水和待遇,他們挖空心思從資本市場拿好處的人有,但不多,也不會太過分。創業板中主要是民營企業,其中很多公司上市並非是因為缺錢,而是套現的需要。私人控股和國有控股的控制人差別很大,有些人整天就琢磨如何進行所謂的資本運作:裡通外合把本公司股價炒高,一方面方便套現,另一方面可以高價增發,或者可以將自己的股票(包括限售股)質押融資,弄來更多的錢搞收購兼併。其中就有違規行為。更多非國有控制人出現,監管有沒有及時調整和加強?我不知道。雖然監管部門有大數據分析,但我以為,違規坐莊不會禁絕,正如有了電子眼還會有人沖紅燈。老股民應該還記得,十三年前對億安科技的處罰可謂本世紀初大熊市的導火線,2004年德隆的崩盤更是驚心動魄。呵呵,所以有人說,老股民買藍籌股,年輕股民炒創業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093

股市的風向變了 坐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2uzk9.html
六月份寫過一篇博客《熱鬧六月會有驚喜》(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1g2ck.html),兌現遲了一個月:七月份上證指數稱霸全球。
回過頭來看,經過五月份的詭異,從六月份開始,風向明顯有變化:三駕馬車中投資開始發力,出口走出低谷,消費隨著股市風向的變化也透出樂觀趨勢。8月1日證監會發言人罕見地談及近期股市上漲的三個理由,顯露出政府對股市的呵護之情。是啊,三駕馬車中的投資完全靠政府發力沒有民間力量支持是靠不住的,消費要起作用更離不開股市尤其是藍籌股的上漲所產生的財富效應。嗯,唯一讓人不踏實的是房地產,現正在政府救市中找平衡,看來,經過一段時間後,產生地區分化、有漲有跌是最可能的新常態,也是高層希望看到的結果。那麼,只要房地產不出現全面崩盤,中國經濟再紅火幾年沒什麼大問題,作為中國股市的投資人,自然應該來分享其中的好處。
最近聊股票的人多了,這是風向變化的自然反應。有人專門根據股民的預測對股市漲跌做判斷,他的依據是大多數人的預測是錯誤的,因此認為8月份上證指數會跌,甚至指出可能是先漲後跌。在股市處在震盪市和結構性調整階段,這種預測是有道理的,可如果在牛市剛啟動或者熊市剛到來時,這樣的預測很害人。我以為,現在判斷牛市到來似乎早了點,但這一波行情應該沒有結束,短時間內即便上證指數進行較大調整,甚至補上7月28日的跳空缺口,也不能下定論說行情結束。
因為,風向已經變了,久違的南風吹來,草木逢春,大地復甦……但願這個春天不會被扼殺在搖籃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078

從董秘到投資人/十二年商海蛻變實錄(21) 坐關 坐關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2v1o6.html

【深陷泡沫】

做生意和做投資從本質上來說是一回事,如同種樹,尋找合適的時機和地點把樹種上,澆水施肥,等果子成熟之後收獲。

那時候,每年從三、四月份開始,我們就要考慮年底旺季最暢銷的產品是什麽,然後開始設計。2001年旺季最暢銷的產品是生肖馬和鼎,同行中做得好的工廠單件產品的銷量可以達到十萬件,每件凈賺30元,利潤就是三百萬元。那一年我們剛進入這個行業,自己開發的產品銷量不怎麽樣,只好把市場上賣得比較好的產品拿來仿造,賣給小中間商,他們從正牌廠家拿不到貨,只好找小廠拿,質量雖然差一點,但價格便宜。2001年靠著仿造活著,整個工廠是不賺錢的。

春節之後是淡季,主要靠減少工人、減少加班壓縮成本,整個行業一般要虧到八月底。淡季的主要精力是做產品開發。我發現生肖產品銷量大,2002年上半年的主要精力就用在了生肖羊的開發上。那時候還沒有真正搞清楚這個行業的訣竅,不知道一些基本的東西,比如怎麽減少生產成本,如何形成批量生產能力,產品的體量多大才最佳,最後,生肖羊的開發也是交學費。這中間的訣竅是外行看不到的,必須在行業里摸爬滾打一兩年,吃過虧,有了經驗,才能真正明白。正因為有這段經歷,現在我對不熟悉的行業,尤其是看似簡單的行業,都心存敬畏。也對那些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從事投資,當基金經理,掌控十多億資金的投資能力表示懷疑。我常想,他們都沒做過生意,不知道生意是怎麽回事,怎麽能去投資做生意的企業呢?在報紙上看到某些政府領導對企業家指手畫腳,告訴他們應該怎麽做,我更是覺得好笑:一個沒有生意經驗的人,憑什麽去給生意人當老師?

2002年繼續虧損,但比上一年虧損數額少了許多。我把虧損當成是交學費,我總是想,交了學費,才算是邁進行業門檻,以後而且很快,我們會把扔進去的錢賺回來,加倍賺回來。

2003年開始,我們基本掌握到了這個行業的訣竅,開發出的產品也逐漸對市場路子,同行也開始重視我們。這時候遇到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做這個行業的工廠越來越多,老廠也在擴大規模,產品供應量越來越大,利潤率明顯下降;二是暢銷的產品被別人仿冒,難以上量。那一年,我們開發的兩款產品在淡季的銷量都很好,但算下來,從春節到8月底還是虧損。

為了把以往年份的虧損補回來,我們加大了生肖猴的開發力度,投資了四十多萬元用於猴的設計、打樣和開模。我決定用鋼模技術來生產生肖猴。開鋼模容易批量生產,電鍍質量有保證,還不容易被仿冒,因為開模到批量生產至少要兩個月,等仿冒品出來,銷售的高峰期也過去了。

第一步是設計圖紙:翻遍能找到生肖猴的所有資料,包括小人書、年歷、網站圖片,然後請設計師畫平面圖,再討論修改。第二步是打樣:根據反複討論修改的平面圖,定出幾款覺得不錯的,做成手板,翻成樹脂,電鍍好,配上底座。第三步是征求意見:我常把打樣好的東西放在車上,碰到朋友,就拿出來讓他們提意見。這些朋友都不是這個行業的人,但一款產品好不好,他們總能給出一些意見。一般而言,幾款產品對比一下,好的東西很容易被發現。我還發現,有幾個朋友的眼光特別準,他們看好的產品在市場上一定會好賣。除了給朋友看,還會拿給信得過的員工看。第四步是確定產品體量和裝配方案,找一個最佳方案:產品體量要適度,太大成本高運輸難,太小消費者又會覺得小氣,送禮送不出手;產品的裝配要盡量簡單,但過於簡單又容易被仿造,而且缺乏新意。確定產品體量和裝配方案後,就可以知道生產成本大致是多少。

後來我從事房地產顧問,常要求開發商對產品進行測試,比如按設計圖紙找塊平地把房子的戶型畫出來,甚至用磚把墻建到半米高,然後找人提意見,修改完善後再定稿。還有,把外墻磚貼在墻上,貼幾個方案,進行比較,再確定用哪一種。這些做法幫助了我服務的開發商。沒有工廠這段經歷,我是不可能對產品這麽挑剔的。我認為,營銷的關鍵是產品,設計出價廉物美、對市場路子的產品是營銷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當然,我投資一家企業,也會重點去看它賣的是什麽東西,看它賣的東西和它的同行相比有什麽特別之處。

最後,我們確定了兩款生肖猴產品,都是孫悟空的造型,非常經典。對十月份深圳的禮品展我也很重視,請專業人士設計展位,在展位布置上同樣是先出圖紙,進行比較,測算制作成本。在2003年的展會上,金亮成了工藝禮品行業的一顆明星。同行公認,我們的兩款猴子是最好的。

但我們得到的訂單卻不是最多。這容易理解,中間商不光看重產品好壞,還有其他很多方面,我們畢竟入這個行業的時間不長,還有就是其他廠家可能給中間商的政策更好。不過,我們從展會上得到了很好的評價,信心滿滿。

為了在年底實現理想的銷售量,我們開始備貨,這需要投一些錢。上一年生肖羊供不應求,那些產品暢銷的廠家備貨太少,該賺的錢沒賺到。到了2003年,全行業都很重視備貨。那一段時間,電鍍廠每天二十四小時輪班,貨還出不來。我們只好去給電鍍廠管事的人送紅包、請吃飯。貨一車一車地拉回來,我們工廠也是二十四小時輪班進行裝配。

庫存太大,怎麽辦?先發給客戶,大量的貨在展會之後就鋪給客戶。到了11月,找客戶結款,客戶說貨還沒賣掉,賣掉了馬上結,順便還告訴我們說別的工廠降價了。一打聽,很多產品價格已經降到只有10%的毛利。到這時,我才意識到有問題,但為時已晚。怎麽辦?只好降價。降多少?很糾結,本來的定價毛利是30%,如果降到10%的毛利,算下來全年就是白幹。但同行降了,你不降,肯定不行,於是降到10%的毛利。我對自己的產品還是有信心,我堅信,同樣的毛利,我們更有競爭力。

但很快,同行中有人虧著本賣。等到最旺的銷售時點元旦來臨,猴產品已經泛濫,不光廠家虧著賣,中間商更是虧著賣。幾乎所有的廠家都還有大量的貨在倉庫放著。春節放假前,一批一批的貨被中間商退了回來。一般而言,廠家都是在春節前和中間商把一年的款結清,可我們一催款,貨就退回來,最後都不敢催,只好借錢把工人的工資獎金付了,打發他們回家團圓。

2004年春節後,手上還有不少猴子庫存,總琢磨怎麽把它們全部賣了,即便虧一些處理掉也比賣材料好。客戶還陸續有貨退回來。我讓業務員跟客戶打電話,讓他們盡量不要退貨,能便宜賣出去就賣,再低的價格都認。其實,客戶早就便宜賣了,200310月我去跑市場就發現有些客戶的賣價已經低於我們的出廠價,我還納悶地問他怎麽回事,他說是想幫我們多走貨,當時我很幼稚,心想,也許是他們賣貨的策略吧。

2004年夏天,客戶該退的貨都退了回來,我們把所有的猴子都賣給了收購鋅合金材料的人,然後算帳,不計以往的累計虧損,我們在猴這一款產品上的虧損高達100多萬元。

這個行業,從馬、羊兩款生肖產品上賺大錢的工廠有好幾家。這幾家工廠的老板僅僅兩三個月時間,身家暴漲近千萬,座駕很快由桑塔納換成奔馳、寶馬。但從猴、雞、狗上賺小錢的有,賺大錢的一個都沒有,在猴產品上大虧的不少,那幾家工廠,在馬和羊上賺的錢後來又在猴上面全虧了進去,甚至虧得更多。這段經歷,讓我近距離感受到泡沫的形成和破滅。身在其中,先是滿懷希望,然後指望保本,最後希望破滅,斬倉退出,斬得不夠堅決的還要虧得更多。人性的弱點之一就是在人多的地方感覺安全,中國人尤其從眾,其實,人多的地方常常是最不安全的,做生意和做投資都要謹記:“旱則資舟,水則資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210

從董秘到投資人/十二年商海蛻變實錄(22) 坐關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2v4kl.html

【應收賬款】

李普是我在2003年五一節期間認識的一個供貨商。當時,“非典”正肆掠中國,政府宣布,為確保疫情不會進一步擴散,原定於51日開始的五一黃金周暫停施行一次。那段時間,開車上下班,幾乎不堵車,商場人丁稀少,大家都願意呆在家里,去公共場合,很多人會戴上口罩。

我們是做禮品的,人們應酬少了,生意自然受影響。政府說五一節沒有黃金周,可金亮有,而且不是一周,是十天。我很郁悶,腦子里總有不好的念頭:要是“非典”持續一兩年不退,金亮就得關門大吉。

52,我正在藝展中心逛遊,“非典”期間我特喜歡去商場,人少,在工廠值班的Jack給我電話,說工廠來了客人,指名點姓要見我。這人就是李普,三十來歲,一米八的個子,非常帥氣。他是做水晶生意的。金亮的產品都要配底座,樹脂產品體量較大,配木底座,合金產品體量小,配水晶底座。義烏浦江是水晶之都,我們的水晶底座都是那里供貨,其實浦江的水晶廠家並不出產水晶,他們只是從連雲港將水晶采購回來,再按照我們的要求進行切割。

李普跟我說:“感染‘非典’的概率比出車禍的概率要小很多,我根本沒把它當回事。”我喜歡跟與眾不同的人打交道,當場決定將水晶底座都交由李普供貨,條件是他的價格不能高於其他供貨商。

李普做得不錯,價廉物美,供貨及時,對於有瑕疵的產品退換無怨言。

10月底,我去義烏跑市場,考慮到我們的金猴銷量會很大,怕李普的水晶底座供不上貨,想跟他當面溝通,就給他打電話,他開著豐田佳美來接我,上車後我發現這車其實是比亞迪F6。李普非常熱情,招待我的飯局是我做工廠期間檔次最高的一頓。酒飽飯足後,他問我準備賣多少只金猴,我說至少兩萬只,十萬只也有可能。

李普的金猴底座供貨非常及時,我跟他是貨到付款,我的付款不會超過收到貨後的兩天。

金猴泡沫破滅後,我自掏腰包給工人發工資,讓他們回家過春節,我的情緒就如看了一場悲劇,沈浸在劇情中難以拔出,這時接到李普電話:“我這里還有一萬個金猴水晶底座已經做好,你們什麽時候要?”我說:“我倉庫里有幾千個底座沒有用,客戶那里源源不斷的貨退回來,我早就沒生產金猴,肯定不要底座了。而且,我們沒有向你訂貨啊,你怎麽就做好了?”客戶向我們訂貨,或者我們向供貨商訂貨都要發傳真,雙方留一個憑據。

2004年春節後,一切又重新開始,李普沒再提金猴底座,我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他繼續做我們的水晶供貨商,配合仍然很好。只是有一點變化,他時不時地在我們這里訂貨,那時我們的情侶禮品賣得不錯,他跟我說他除了做水晶,還順帶做點禮品批發生意。我們之間的生意都采用貨到付款,雙方的信用非常好。

中秋節後的某一天,Jack跟我說,發給李普的十萬塊錢貨到了十幾天,他沒有付款,我趕緊給李普電話,李普說,手頭緊,請我寬限一段時間。我當時沒在意,過了幾天,Jack說我們下的水晶訂單李普沒發貨,我意識到出問題了,讓Jack去浦江,水晶沒發貨無所謂,無論如何把十萬塊錢貨款要回來。

三天後,Jack從浦江回來,說李普很熱情,好吃好喝招待,就是不願付款,理由是手頭緊,他還跟我說,李普帶他去倉庫看了給我們做好的一萬個金猴水晶底座,仍然齊刷刷擺在那里……呵呵,一萬個水晶底座的價錢大致是十萬元。

回過頭來看,我做工廠階段的虧損很多都是出在應收賬款上,客戶大多不說不付款,他們喜歡用“手頭緊”的理由拖著,時間長了,有玩失蹤的,更多的是用退貨沖抵欠款,甚至把一些別的廠家的貨退回來。這些貨退回廠家,只能當廢品賣。有了這些教訓,我們後來決定堅決執行現款現貨政策,客戶必須付款後才能提貨,這樣一來,銷售額大減,但心里踏實許多。

應收賬款是債權,這個世道,“楊白勞”好當,“黃世仁”不好當。但其實,負債經營也是一把雙刃劍,碰到好的時候,可以帶來很大收益,遇到危機,先死掉的必然是那些把杠桿延伸得很長的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561

從董秘到投資人/十二年商海蛻變實錄(23) 坐關 坐關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2v81l.html

【找尋出路】

2004年開始,我感覺整個行業的好日子已經過去。鍍金產品越來越多,價格越來越便宜,消費者已經明白鍍金其實沒想象的那麽貴重,廠家之間惡性競爭和仿冒讓大多數廠家都處在虧損邊緣。我開始琢磨轉型,也做過很多嘗試。

那一年,金亮開發了一種新產品,將鍍金產品進行彩繪。為了推廣這種產品,我們註冊了一個新品牌:“嘉福彩金”。“嘉福”是英文“CORLORFULL”的諧音。工藝其實很成熟,以前主要用在外銷飾品的生產上。那段時間我去惠州石灣比較多,那里有個臺灣廠,專門為國外生產飾品,所用工藝就是電鍍後再進行彩繪。當時這些外銷企業大多沒做國內市場,國內市場的產品跟他們的產品相比,設計上土得掉渣,工藝水平也差了許多。嘉福彩金的產品開發思路就是把我們的老產品和他們的產品在設計和工藝上進行整合。

那時候,房地產開始活躍,我感覺,家庭飾品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有幾個同行轉做飾品,也比較成功。我們做嘉福彩金是一個嘗試,但最後還是不成功。做工廠是行業最前端的鏈條,我們的客戶都是做禮品的,跟家庭飾品的渠道完全不一樣,老渠道賣新產品總上不了量,基本上就是賣幾個樣品,連開發費都收不回來,只好放棄。

當時我投入不少精力做這個事情,每周去石灣好幾次,守在那里打樣。為了打樣能快一些,每次都請那里的主管吃飯。從布吉到石灣大約六十多公里,下了莞深高速後要過一個收費站。遇到收費站,我都會主動停下來交錢,收費不多,五塊錢。去的次數多了,我發現,大多數車都不像我們這麽老實,他們會沖卡。收費站有幾個口子,其中一個口子是本地車通道,那條道不收費,沒裝道閘,很多外地車為了逃避收費,就走那條道。有個收費員站在那里,看到外地車就上來攔。這時候要看誰膽大,要是開車的膽大,直往前沖,收費員會閃開,五塊錢就逃掉了;要是道閘旁的人膽大些,不讓,司機就會剎車,就得交五塊錢。我們覺得很好玩,也沖了幾次,Jack開車都能沖過去,我開車也沖過,可成功率沒他高。

不是交不起這些錢,是覺得這種收費跟搶錢無異,估計其他沖卡逃費的司機也是這樣想。不合理的還有深圳二線關收檢查費。我每天要經過二線關回家,不是布吉關就是梅林關,小車過關要交三元檢查費。每天交三塊錢不說,還要忍受關口的擁堵,很多時候,明明有五六條道,只開兩條道來收費。遇到這種情況,就有車鳴喇叭抗議,剛開始我會響應,但更多的車是不會響應的,大家已經麻木,註意力不是抗議開的口子少,而是跟別的車搶道。膽大的和開車水平高的能搶到前面,搶道免不了出現刮碰,那會堵上添堵。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麽過關還要交三塊錢,按說武警是老百姓的稅收養活的,我們的車也交了養路費、車船稅,更不知這種檢查費用去幹什麽了。一輛車三元,每天數不清的車過關,二線關成了賺錢機器。後來不知道什麽原因,關口的收費取消了,但過關還是擁堵。那幾年我上下班都正好碰到高峰時段,受夠了關口的擁堵。

想起來似一段血淚史,每天辛辛苦苦,早出晚歸,維持著工廠運作,可只有錢往外流,沒有錢往回拿,還要交各種莫名其妙的費用。回到蛇灣,如果時間合適,一般是去父母那里吃飯,他們一般會先吃,給我把飯溫著。吃完飯回到自己家,就癱在沙發上。

這個行業,產品開發是最關鍵的環節。我腦子里整天想的就是新產品。只要逛街,多半是逛禮品市場。去朋友家,也會註意朋友家里的擺件。我曾把朋友家里的一款瓷器情侶貓拿到工廠翻制,賣得很不錯。嗯,其實這也是仿冒。發現情侶產品有市場,我們做了不少情侶禮品,包括男女小孩親吻、情侶狗、情侶豬。後來,金亮在情侶擺件方面非常知名。情侶禮品跟生肖禮品比,產品壽命長很多,一年之後還有訂單。受此啟發,我想過專攻情侶或婚慶禮品,後來也是因為量上不去,沒有堅持往下做。

2004年開始,我已經深諳這個行業的訣竅,雖然虧損已經不大,但由於累計幾百萬的虧損就如一個體魄健康的人被抽幹血液,我的工廠已經沒有太多生機。我算是明白,資金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多麽重要,正是因為資金不夠充裕,我們尋找出路的種種努力最終都化為泡影,就如一個人明知道前面的路走不通,想換一條路走,可走到半路,由於體力不足,只好折回。如果當時資金充足一些,或者是膽量大一些,看準一條路堅持往下走,肯定能從黑暗走到光明。

更重要的是,我對這個行業已經沒有任何興趣,我知道只要堅持走下去,我可以走到光明,但我的興趣和特長根本不在這上面,從一開始都不在這上面。2005年春節後,我決定離開了工廠,回到蛇灣,專註房地產和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385

評民生銀行員工持股計劃 坐關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2v8l5.html

民生銀行在A股上市公司里是一家很特別的企業:唯一的民營上市銀行,股權分散,管理層對公司的控制力明顯強過幾家大股東。正因為如此,這次拿出來的員工持股計劃不如萬科和中國平安的方案,但終究還是不錯:二級市場股價基礎上打九折,但鎖定三年,還有,胃口不小,80億元不是小數,管理層是沖著幾年後要成為民生銀行最大股東來的。對於小股東來說,這是好事,不然,如現在這種治理結構,管理層短視,幾家大股東心懷叵測,民生銀行股價僵屍狀還會持續。

中國股市有幾個奇葩的現象:新股爆炒,監管手軟,上市公司高管拿著高薪卻不買自家公司股票……最近議論比較多的國企改革到頭來幹貨應該就是員工持股。相信藍籌股上市公司尤其是上市銀行將紛紛效仿民生銀行定向增發的做法實現員工持股,而不是萬科和中國平安直接從二級市場購買股票的做法。

員工持股浪潮已經到來,這股浪潮與滬港通疊加,將夯實藍籌股的底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58

牛市來了嗎? 坐關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2va0r.html

從今年八月初開始,幾乎不寫東西了,寫出來的書稿出版社提了修改意見,一直未動筆改,以後有時間有興趣再說吧。兩個原因:1、感覺牛市可能啟動,需要投入全部精力琢磨投資;2、坐關兩年,悟到聊投資和做投資是兩種職業,而且容易有矛盾,聊投資喜歡語不驚人死不休,可能會給自己戴上有色眼鏡,影響投資決策。

這幾天都說牛市來了,確實,已經很像了,至少跟人說自己在家看股票,人家不會用一種奇怪的眼光打量自己。那麽,這一波牛市到底有多高又有多長,議論非常多,其中很多是一些聊投資的人生產出來的垃圾,千萬不可當真。

人家美國股市連創歷史新高,A股熊市長了,老百姓意見很大,總是說啟動內需,資本市場萎靡,內需怎能起來?因此,從今年春夏之交開始,風向明顯有變(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2uzk9.htmlA股上一波大牛市是在2006-2007年,再往前是1996年(1999年的牛市可以看做是1996年大牛的後半段)。十年一個輪回,為什麽?政府的任期制,這就不多說了,明白人仔細想想自然明白。這一屆政府任期內來一波牛市是肯定的,現在開始也未嘗不可,如果從領導同誌的想法來說,慢牛可以,瘋牛則早了點,當然,很多事情並非完全如領導所願。

影響股市的因素主要有三個:長期看是企業盈利,中期看是資金面,短期看是市場情緒。目前這些因素似乎都比較樂觀,股市因此來了個量價齊升。

上一波牛市是股權分置制度改革之後才出現的。相信很多老股民也做好了這一波牛市要在註冊制改革完成後出現的準備。現在,牛頭出來了,會不會縮回去?如果說牛身都出來了,再縮回去難,2007年的530也沒把牛給趕回去,但如果在2006年就給牛頭來一棒呢?所以,需要關註這樣一些因素:

1、註冊制的具體方案和影響將會如何?

2、監管部門希望保持市場穩定,不外是漲多了潑潑水,跌多了澆澆油,其實,他們本沒必要在這上面操太多心,當好警察、多抓壞蛋才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可是,他們不會聽我的,作為股民,埋怨沒用,看清楚他們的行為就是了。

3、政府總想通過金融業向實體輸血來提振經濟,這是必須的,也是明智的。但具體做法會對上市公司盈利造成比較大的影響,比如用切銀行唐僧肉餵實業,會影響到銀行業的經營業績,而銀行在A股的地位舉足輕重。博弈的過程和結果需要觀察,好在一行兩會高層幾乎都是前金融企業高管。

4、滬港通數據。兩周以來滬股通成交前十大企業都是凈買入,有意思的是,這些企業買入當天的股價漲幅跟同行相比反而較低。以後肯定會出現當天凈賣出的情況。

5、融資融券數據。

6、美歐日等國家的貨幣政策,有可能吸引中國資金大量突然外逃。

7、板塊輪動。金融業是領頭羊,也是值得持有的;地產應該不會如上一波牛市那麽猛,甚至可能熄火;煤飛色舞受制於資源國際市場價格變化影響,會有來的那一天,但能不能趕上大部隊?高新技術和互聯網企業等新經濟概念股,由於普遍估值較高,要再大漲,也是鳳毛麟角;國企改革概念股和消費股,是這一波牛市很有意思的兩個板塊,其中可能會出現不少十倍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331

牛市在半山腰 坐關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f1d7b2e0102vivk.html

前晚降準消息出來時感覺很突然,我原先的判斷是這個周末公布,正好為新股發行打點強心劑。要放到以前,這種消息出來前股市會有明顯反應,這次保密工作做得前所未有的好,說明反腐工作確已深入金融領域。昨天股市高開低走是預料之中的事,派遊擊隊打打遊擊,開盤時賣一點,收盤前再買回來,就如民生銀行行長被協助調查一事出來開盤時買一點,但主力部隊不動。我是小散,不幹過於冒險的事。

昨天的高開低走讓很多人失望,有人開始懷疑牛已走熊來了。呵呵,瘋牛了幾個月,管理層憋不住,出手拽住了牛,但,牛還在,在半山腰。

為什麽說牛市還在半山腰呢?影響股市漲落的因素主要有三個:估值、資金和市場情緒。

股價等於市盈率(估值)乘以盈利。藍籌股的估值水平修複了不少,但還不高,仍有提高余地;至於盈利,只要經濟轉好,也會有明顯提升。中國經濟現在確實不好,這很正常。領導上臺後致力於去杠桿調結構,去桿杠調結構這種事換一種說法就是把經濟打到谷底,沒有谷底就沒有上坡路,也就體現不了政績。時間已經過了兩年多,到了谷底,自然該走上坡路。這一波牛市就是這樣來的,股市總會提前反應,也算是給領導撐腰。

強調一下,我說的是藍籌股,沒說估值很高的所謂“成長股”。

資金狀況不必多說,未來一兩年利率水平下降和更多的流動性是大概率事件。

至於市場情緒,我一般不把它當成我買入賣出的依據,人太笨,關註太多容易短視。但我相信大部分人是追漲殺跌的,銀行股價在地板上時看空的人等到漲了50%後看多的人大有人在,很多都還是明星基金經理。

滬港通之後很多人會關註滬股通每天的買賣數據,這個數據很有意思,最近的凈買入額比較大,說明國外的機構投資者看好A股,歷史經驗證明,他們是先知先覺者。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每日盤中的滬股通資金余額正在被某些人操縱,變得越來越不真實。

讓我不放心的還是新股的供應,這事關註冊制和政府的那只手。還有就是創業板的高估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3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