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肥龍發功都唔掂周融自毀台長夢

2008-2-28  NM




「唔可以俾歧視拼搏精神的人得逞!」港台名嘴周融週一打着反歧視旗幟宣布申請廣播處處長一職。 本刊揭發,政府上周降低台長入職學歷要求,的確如外間批評所說是為周融度身訂做,而搭路人是他老友、綽號「肥龍」的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

面對各方批評,周融以「歧視」轉移視線,扮受害人在記者會大聲疾呼,但這犯了政府「低調行事」大忌,看來,周融創辦教人搵工的《Recruit》,今次自己卻見唔成工。

記者會上,周融首先向記者派履歷,強調自己由「瞓板間房」爬到「上市公司主席」。周融自詡是前任廣播處長張敏儀請他出山開咪,「睇番個(廣播處長)廣告,照牌面睇(十五年傳媒經驗),我夠資格有餘。」

讚完自己, 周融就拍枱大罵港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主席麥麗貞、立法會議員張文光及劉慧卿,指三人話無學位的人不應當廣播處長的言論,是絕對歧視。「係咪無學歷而去做某份工,係侮辱咗份工、侮辱咗個機構呀?我唔可以接受呢啲歧視及侮辱。」

言 論一出,馬上惹來批評。有港台員工大罵:「都唔知佢做乜拖張敏儀落水,算係搵阿一姐嚟壓我哋呀?未做台長已經同工會撐到咁行,咁第日仲使旨意佢開明納諫接 受我哋意見咩?佢根本自知做唔成處長,乘機開個記者會嚟增加自己政治本錢啫,擺明方便第日去大學氹啲後生仔,又講吓自己有幾成功啦!」

「唔通我請中學畢業生,我就歧視小學生,工作經驗要十五年,我就歧視十年經驗嘅人?……係有人轉移視線,政府點解無端端降低門檻,我希望政府解釋,唔係走個人出來話被歧視。」張文光反擊:「我哋係質疑政府在招聘處長上,為何將原有要求突然改變,係咪為人度身訂做。」

搵過陳志雲甘國亮

對 於「內定」一事,周融一概否認,然而,消息人士指,政府降入職門檻原來跟綽號肥龍的前政務司司長許仕仁有關。自從朱培慶去年因醜聞辭去廣播處長,政府派政 務官傅小慧任署理廣播處長,並於十月便公開招聘,接觸過的人,包括曾當政務官、又在港台工作過的無綫總經理陳志雲,但不少人嫌《公營廣播諮詢》遲遲未出 爐,台長一職前途未卜,故一個也傾不成。政府後來找獵頭公司「光輝國際」Korn / Ferry幫忙。

「光輝國際」接觸過前新城電台行政總裁甘國亮、商業二台節目總監鄭丹瑞及周融等,才知道這班老行尊都沒大學學位,不符合廣播處長D5職級要有大學學位的要求,於是向政府建議降低學歷要求。消息人士指:「周融見完獵頭公司後,知道政府第一輪請唔到人,就約埋許仕仁同陳德霖傾,幫手游說政府降低台長門檻。」

肥龍兩度引薦

原 來周融與肥龍自七十年代起共事於廉政公署,當時周任社區關係主任,肥龍是社區服務總處長,周融也承認:「所以大家幾好感情,許仕仁仲係我個仔嘅 godfather(教父)。」周融也因此結交了肥龍「契仔」、特首辦主任陳德霖,周、陳兩人不僅是高球波友,更結伴去美國加州拜師學藝。

○ 五年曾蔭權上台時要物色新聞統籌專員,遭心水人選、前TOM出版總顧問劉細良推卻,當時鄭經翰及許仕仁分別再向煲呔引薦何安達及周融,最終煲呔請了畢業於 中大英文系的何安達,一直恨做官抓大權的周融當官無望。事隔三年,周再找肥龍幫忙,這時肥龍雖已不是政務司司長,但他與許多官員熟稔,加上行政會議成員身 份,連同陳德霖的特首御用智囊身份,游說政府降低入職要求。

對政府來說,最理想是空降政務官(AO)進駐港台,方便日後操控,但又怕招「殺台」話柄,結果寧願降低門檻引入周融,萬料不到最反對周融的聲音,竟來自港台員工。

港台最高薪

有 港台員工說:「我哋做節目一向講批判性,像吳志森、《頭條新聞》和《鏗鏘集》,唯獨周融嘅節目好擦鞋,影衰埋我哋個朵。」周融喜歡耀武揚威,他曾說過自己 入港台時,知道吳明林是人工最高的DJ,就要求人工要比他多十元,就是為做全港台最高薪DJ。周承認自己「騷」錢全台最高,但不透露幾多,港台亦以私隱為 由拒絕披露。

事實上,建制派人士曾多次表示,上港台時事節目「梗係上周融嗰個好過上吳志森嗰個啦!」○二年周融當旅發局委員,○五年他加入 策發會,翌年更獲頒銅紫荊勳章。周融雖否認自己親政府,但有策發會委員透露,「好多曾經在會上衝撞過特首幾句的成員,第二次委任時都被踢走;周融無頂撞過 特首,所以第二輪策發會佢依然有得留低。」

靠攏政府之外,周融跟商界關係又千絲萬縷。據公司註冊處資料顯示,周融現時是七間公司董事,業務包括出版社和公關,其中一間智學系統有限公司因曾與教育局發展一個減輕書包計劃,曾廣被教育界認識。他自稱現時主力主持電台及電視節目、在報刊撰寫企業管理專欄、出書教人如何成功、擔任演講嘉賓及主持培訓工作。「出面搵我做嘢,唔係搵我本人,係透過我間顧問公司搵我,雖然裡面主力開工都係我一個。」

 

周融雖形容自己八面玲瓏,能為港台增加資源,但有員工批評:「我哋有好多節目都唔可以收出面的贊助,最好係要同商界無瓜葛,偏偏周融又曾經係上市公司主席,同商界啲人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試問呢類人點樣令我哋相信佢可以真係同商界斷絕所有關係?第日有關一些財團的新聞,我哋點知道會唔會有人叫我哋少啲鬧嗰個財團o架?」

由 於不得人心,港台資深員工上週例會上,聲言寧由AO出任台長,也不願周融擔當。周融見勢頭不對,於是周一絕地反擊,用公關伎倆,高調宣布申請台長一職,希 望轉移視線。可是,他把一句鐘記者會弄到似「抗爭」、「競選」演說,時事評論員李鵬飛勸周融應檢討一下自己記者會上表現能否被市民接受。有聽眾打上電台, 直斥他教壞細路,「就嚟會考,你咁講係咪即係話俾啲細路知,無學歷都可以做台長吖?」

周融將早已極度政治化的廣播處長人選,再扯到「歧視」上,惹來全民指責,不合政府想「低調解決港台」的目的,看來肥龍一番心血都白費。如今港台員工講明「寧要AO、不要周融」,正中煲呔早前想找AO執掌港台的大計,待周融事件塵埃落定,煲呔便可安插適合AO入主港台。

周融簡歷

年齡︰56

家庭︰先後與林寶蓮及陳儀芬結婚,但皆離婚收場。

榮譽︰06年獲頒銅紫荊勳章

工作履歷

67年:中五畢業

67-74年:任英文《星報》記者,後升為採訪主任

74-83年:加入廉政公署任高級新聞主任,後升為總新聞主任

83年:創辦《馬經周刊》,三個月後結業

84-91年:任《英文虎報》總經理及總編輯,創辦《Job Market》,參與收購《快報》、《天天日報》、「文化傳訊」等 ,87年任星島集團總經理

88年:創立「阿二靚湯」,佔股9%,90年阿二靚湯以千四萬售予大家樂

92年:創辦招聘刊物《Recruit》

94年:成立「出版之友」印刷公司

00年:熊貓 Recruit 上市,任行政總裁

02年:被生意拍檔羅嘉瑞踢出Recruit後,創立周融顧問有限公司

05年:任策發會管治及政治發展委員會成員

現主持電台節目《千禧年代》、《與CEO對話》及電視節目《政改透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0

羅嘉瑞周融互片熊貓爭奪戰上演

 2002-9-26  NM
 

 

由傳媒人周融一手湊大、鷹君集團副主席羅嘉瑞背後支持的'Recruit',兩年前在創業板,以熊貓——Recruit為名上市。憑着在地鐵站派發的專營權,Recruit生意本來還撐得住,但隨着今年七月地鐵專營權被南華早報搶去後,今年剛好十歲的Recruit,兩位拍檔卻面臨大決裂。一向是Recruit大老闆之一的羅嘉瑞,聯同勤達印刷前董事總經理劉竹堅,計劃入主熊貓,一腳踢走周融。而周融亦非省油的燈,市傳已與生意上的拍檔泛華進行反收購,一場惡鬥已揭開序幕。過去兩年以來,熊貓——Recruit的累積虧損逾八千六百萬,一星期出版兩次的主要業務Recruit,七月份亦喪失了地鐵派發專營權,公司前景黯淡,股東之間因而出現微妙的變化。熊貓原有三位主要股東,分別是瑞士Publicitas Asia,佔兩成四;鷹君的羅嘉瑞,佔兩成;以及佔一成半的周融夫婦。九月十二日,羅嘉瑞突然通知周融,劉竹堅以一間叫ER2公司,提出以每股一仙半,認購熊貓十六億新股,較現股價折讓四成二,完成後ER2佔熊貓五成八股權。這無疑將周融所佔股份,攤薄至百分之六。傳媒人出身的周融即時反擊,於上週一召開記者會,炮轟身為創業板上市委員會主席的羅嘉瑞出價過低,有罔顧小股東利益之嫌,因每股熊貓起碼值三仙。上週四從國內公幹回港的劉竹堅,立即來個反擊。由獵頭公司進軍傳媒印刷業的他,似乎有備而來,對熊貓的財政狀況瞭如指掌。他說:「每股值三仙?他是根據六月底的中期報告推算出來。但Recruit自七月失去地鐵專營權後,跳上報攤來派,由十八萬加印至二十八萬,以每本三元成本計,每期多花三十萬元,而廣告收入並無增加。加上每月近六百多萬Recruit的廣告開支,又臨近招聘淡季,Recruit根本連三仙都不值。「過去八個月,熊貓得十六萬元成交,根本就是有價無市。市值不等於資產值,周融是行政總裁,應該很明白。」

周融夫婦年袋六百萬創辦Recruit的周融,對公司本有功勞。那時是九一年,當瑞士的Publicitas Asia拿到地鐵的專利刊物合約後,找來周融做顧問。豈料兩星期後,瑞士公司想放棄,周融遂建議出一本招聘的刊物。他做傳媒時因認識瑞安主席羅康瑞,透過他的介紹於是認識了羅嘉瑞,並以三百萬入股。熊貓一直由周融打理,羅嘉瑞只派李澄明做代表開會。直至二○○○年中,熊貓趁網股熱潮上市,羅嘉瑞出任主席後,積極參與公司運作。熊貓成立招聘網站,並與廣州《羊城晚報》合作搞招聘會,又在廣州出版招聘刊物「熊貓賢才」。其後香港經濟衰退,公司大量裁員,招聘市場萎縮,上年熊貓在中國亦蝕了五千萬。但周融作為行政總裁,與任董事的太太陳儀芬二人,上年度支取酬金達六百萬元。過去五年,兩夫婦一共支取逾千八萬薪酬,今年,夫婦倆連買愉景灣海澄湖畔三個單位,共一千二百六十萬元,這令劉竹堅忍不住,向周融多踢一腳。「周融幫熊貓建立一個好好的品牌,但是靠打入很多葡萄糖(資金)養大。我自己打理勤達期間,雖然每年有三、四億營業額,每年賺二、三千萬,我的年薪都少於八十萬元,十年只是八百萬。」劉竹堅暗示周融在熊貓支取不合理報酬。

反擊羅嘉瑞絕情被插公司表現差,而自己人工高,周融趕忙於中秋佳節當日,在山頂餐廳向記者訴苦。「話我人工高,我的人工是董事會給的。我同我太太都已經減薪三成,其他高級員工都是減一成。如果嫌我人工高,咪炒咗我,不須做咁多嘢。」周融氣憤地說。劉竹堅說若ER2入股成功,自己可以免費幫熊貓打兩年工,周融不屑地回應:「不收錢不代表就是好人。是不是要全部員工都不收錢?這豈不是返回奴隸制,去查我值幾多錢!」周融愈說愈有氣,並對劉竹堅和羅嘉瑞的收購建議,感到很詫異。「羅嘉瑞說不看好公司,轉頭又用低價錢入股,話看好公司未來的前景。他這樣做是合法,但不合情、不合理。當你有三千四百元(羅嘉瑞的鷹君市值三十四億),不需要去鬆踭、去推開人來爭十六元(熊貓市值一千六百萬),不需要去得太盡。」周融連珠炮發地說。周融與羅嘉瑞合作多年,雙方於九月十三日會面,就熊貓收購一事商討後,便一直未有聯絡,默默然結束了十年的拍檔關係。周融對此酸溜溜:「這個社會有四種人合法賺錢:第一種是有高尚情操,自己賺少些,讓別人賺多些。第二種則公平分配,大家賺一樣多。第三種則是在你不為意的時候,賺埋你嗰份。最後一種是自己賺多些,只分小小給人,你都會問,這種人點解會咁㗎。」

羅氏明益劉竹堅周融今次被「飛起」,事前早已有預兆。五月份,羅嘉瑞辭退主席兼董事一職,一切關於熊貓事務,都交由下屬李澄明處理。今年七月,熊貓現金不足,周融要求供股,每股兩仙,卻遭李澄明否決,反映羅嘉瑞無意再玩,但其實他是以退為進,引入劉竹堅合作,由劉氏佔收購財團的八成,計劃進駐熊貓,飛走周融。羅嘉瑞肯賣這個順水人情,是由於劉竹堅亦來頭不少。劉竹堅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修讀社會學,七四年回港後,加入貿易發展局做市場主任。一年後轉職機場空運站,負責聘請員工的工作,初次接觸「求職市場」。八○年,劉竹堅又跳到胡應湘弟弟胡應濱的大寶地產,任職人事部。八一至八四年間,加入獵頭公司SGV-Byrne,幫客戶物色人才,開始做獵頭工作。劉竹堅於八四年做獵頭公司老闆,成立ERI。兩年後,公司被國際大型獵頭公司雷文管理(Norman Broadbent)收購,他取得一百萬之餘,又佔兩成合併後新公司的股份,兼負責管理新公司的生意。其間他認識了行政會議成員唐英年堂弟唐裕年,因大家都是做獵頭的行家,劉遂介紹唐裕年加入雷文做。劉竹堅任獵頭公司期間,認識不少上市公司老闆,包括鷹君的羅嘉瑞,對後來拓展自己事業大有裨益。至八九年,劉竹堅完成三年雷文的合約協議後,遂將兩成雷文股份售回給公司,為他套現一千萬元。

熊貓瘦田有人爭劉竹堅曾替怡和聘請人才,而認識其管理層William Courtald,從中得知怡和想出售非核心的印刷業務,遂與唐裕年等舊拍檔夾份,以一千萬元購入印刷業務,由劉佔六成,易名勤達,專印上市公司年報,並於九六年上市。前年,劉將勤達賣給莊士中國,賺得二千五百多萬元,去年在完成合作協議後才離職。玩厭印刷業務後,劉竹堅去年又成立ER2,以分佣形式,承包上海女性雜誌《大都市》。今年六月,亦獨家代理東方航空及南方航空兩本機上雜誌的廣告權。七月,又承包《中國空港》及《上海家居》兩本刊物。一年間,劉竹堅染指五本雜誌,由印刷業轉行傳媒業。追溯劉竹堅的往績,ER2下一次必然是「上市」。外間估計,一旦劉竹堅入主熊貓,最終將中國的雜誌業務注入熊貓套現。「憑我的經驗、網絡,可以在上海辦一份Recruit雜誌,同時準備搞消閒性,同女性雜誌。」他說。「我有挽留周融,但我相信如果周融離職,對公司影響不大,因為客戶是相信熊貓的品牌。」劉竹堅滿有信心地表示。然而周融對爭奪熊貓仍未言敗,並表示已有數個財團在洽商反擊。本週初,市場傳言泛華集團可能以每股二仙,向熊貓提出收購建議,而泛華與周融,共同擁有的「出版之友」,是負責《星島日報》的印刷工作,雙方一直是合作夥伴。「今時今日的我,不須為五斗米折腰,我有權選擇我的拍檔、朋友。」周融決絕的說。看來,市值只有二千九百萬的熊貓爭奪戰,已然掀開戰幔。

周融簡歷(51歲)1967中五畢業後,在英文《星報》當記者1970升為採訪主任1974加入廉署任高級新聞主任,後升為總新聞主任1983離開廉署,與友人合辦《賽馬周刊》,三個月後執笠1984加入星島集團,任《虎報》總經理兼總編輯,並創辦Job Market1987調任星島集團總經理1988創立阿二靚湯,佔9%1990阿二靚湯以千四萬售予大家樂1992創辦《Recruit》1994成立印刷公司「出版之友」2000熊貓Recruit於創業板上市,任行政總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614

周融﹕對壹傳媒勁蝕近10億的感慨

1 : GS(14)@2013-06-18 00:05:38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614/-6-2992807/1.html

【明報專訊】星期一看到壹傳媒去年勁蝕近10億元的新聞,想起和《蘋果日報》出版時的一些淵源,由《蘋果》盛極到今非昔比,及對報紙出版業的前景,不禁有些感慨!

80年代還可說是香港報業出版的黃金期。報紙收入有兩大來源,廣告收入高,相比銷紙收入低。在分類廣告執牛耳的報紙如《南華早報》(招聘)及《星島日報》(地產),相差可以是7比1之別。廣告費收7億,賣報紙則得1億元左右。

其他報紙的收入比率較低,賠本的當然不算,但總有3對1之比。比率愈低代表該報經濟前景愈差。唯一相反是馬經報,出紙1張(4版)單靠賣紙已生存有道,因此「發達」的報人亦大有人在。

談談往事淵源

稍後才和大家分析今天報紙的狀况,首先談談往事淵源。

黎智英1995年創刊《蘋果》前找印刷商,我並不認識黎,但剛好我創立了出版之友印刷集團,用來支撐自己刊物《Recruit》,正在廠房裝置印刷機,馬上毛遂自薦,cold call後在長沙灣會面。

肥佬黎氣燄十足說《蘋果》在他計劃中是相近《信報》,以文章取勝,黑白印刷已可,出紙也不用多,三四張紙(12至16版)已足,我的全彩色高速印刷對他全無作用。當時年雖不少但氣尚盛,竟然告訴他肯定會失敗收場。把自己對報紙出版意見說出後,放下一份建議書後離去。

記得肥佬黎面色愈聽愈陰沉,但沒發一言。旁邊一同開會的《蘋果》要員和黎的左右手見狀甚為不安。

想不到數天後,收到《蘋果》電話說黎智英決定接納我的建議,和我簽了約,跟着《蘋果》的成功故事不需重複了。

說起來《蘋果》在我的創業生涯也是個貴人。出版之友股東一共出資4000多萬,短短3年間買了近4億元的印刷機,用的是OPM(Other People's Money,銀行的錢),創業融資槓桿率差不多股本的9倍,靠的是一張印刷合約,可算是奇蹟。

到後來,黎智英決定自建印刷廠,因為他預計一天會日銷70萬份《蘋果》,而我們肯定沒有力量支持他。好來好去,大家也是再簽一份長約,待他建好廠後才分手。差不多兩三年後印完《蘋果》的最後一天,我特別從文華酒店訂了88個大蘋果派送去將軍澳作為臨別秋波。

當然最大的蘋果派是我和印刷廠吃了。那幾年,公司單一年的盈利已差不多達到總投資額,現金流進帳更驚人,因盈利始終受近4億元設備投資折舊影響。到了《蘋果》印刷合約完結,幾億元貸款的機器已差不多全供滿。

大家都賺了錢

跟着我們成為了《星島日報》的承印商,後來更把廠賣了給他們。投資者,包括我,大家都賺了錢,更高興的是創造了好幾百個職位,支撐了幾百個家庭。

看今天的《蘋果》,也很大程度代表了解收費報紙的未來,會怎樣?

肥佬黎台灣的問題不說了,只談香港報紙。10年前(根據壹傳媒的年報),《蘋果》2002/03上半年收入是6.5億(廣告加賣紙),銷量是35萬份(ABC核數)。10年後2012/13上半年單廣告收入(年報沒提總收入)是2.9億,銷量(非ABC核數)是25萬份,少了三分一。

收費報紙的未來

估計中2002/03上半年《蘋果》廣告收入是4億元左右,10年的通脹物價高了不計,《蘋果》廣告收入還跌了1.1億,大約27%。

未來又如何?

廣告不算了。壹傳媒年報說去年(2012)1至6月《蘋果》平均銷量是25.1萬多份。當然今年4月報紙加了價,由6元升至7元。我看《蘋果》在星期一自己刊出的印數是20.1萬份,少了5萬份。

今天香港便利店和報販賣不掉的報紙全可退回,平日看看剩下多少報紙大家心中有數。一般賣出八成半九成印量已算不差,當然星期四五會多印一些。加價後的《蘋果》是否日銷已跌破20萬大關,只剩十多萬份?假若如是,那《蘋果日報》的銷量已比1995年出版時更低,套上股市術語來說,已是跌破底價,潛了水。

銷量跌是肯定,至於多少,公道一點,還是等看過壹傳媒全年周年報告才作定論。但為何跌及是否跌得過急?是否加價影響或內容問題,還是因為愈來愈多香港人厭倦了一面倒的政治立場?不知道,不願說。

上文曾提及廣告和銷紙收入比率,最好時近7對1。10年前,我估計《蘋果》6.5億中,4億是廣告,2億多是銷紙收入,比率尚可算是2對1。到今天,一算之下,廣告收2.9億,銷紙大約1.7億,比率更跌至不到1.7對1。

(計算銷量收入一點也不難,用年報公布的平均銷量乘以半年日數再乘以報紙售價的六成三,報販賺三成,發行商賺7%。估計的數目報館只會少收,哪會多收,因促銷只會加折扣給零售。)

是否《蘋果》做得特別差?作為香港第二銷量大的收費報紙,交出這樣成績,只代表時移世易,報紙市場難上加難。在壹傳媒所有產品中,《蘋果》已經是最賺錢的生意了。相比其他香港收費報紙,相信比它好的少,比它差的多。

收費報紙的市場再過10年會是怎樣的光景?作為一個報紙出身的傳媒人,感觸說出來了。你們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78

竊聽,經濟學人及傳媒道德 周融

1 : GS(14)@2013-07-17 01:09:25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93%E5%BE%B7/101966
每個國家的傳媒,一般來說都是以本身國家利益作出發點,一個例外是當普世價值和國家利益相沖時,傳媒的道德立場就成為關注焦點。私利駕馭公義及法律是傳媒中人所不齒的。
所以早前讀到英國《經濟學人》7月12日版的社論時,我搖了搖頭,連看了三次才決定我的眼睛沒有欺騙我。我看到是真的。
它是一篇評論歐洲各國對美國竊聽歐洲盟國的反應,題目是「人家的生命」(The lives of others)。當然,事件是出自前中情局僱員斯諾登揭露美國違背法律的竊聽,及非法入侵其他國家及人民電腦的行為。
社論有三大要點。第一是歐洲何必這樣大反應,甚至說到有報復行動?理由是「虛偽」(hypocrisy)。經濟學人說,法國不也是經常從美國身上偷取情報及資料嗎?至於德國,美國從其他國家及人民竊取的情報,不也是和歐洲各國的情報機關合作取得?包括德國!而情報也不是與他們分享嗎?
第二是為了歐洲利益,還是「收聲」好!美國的保護網一向包括歐洲,當然是有代價的。不少美國人認為歐洲人麻煩,不肯多花費在國防上,又不和美國合作。美國目前把軍事重心移向亞洲,你多投訴,只會加速美國撤軍。
第三是「嘈也沒有用」!因為你嘈不嘈,甚至採取報復行動,美國也只會繼續做它的(非法)竊聽及入侵電腦行動。
大家覺得論據如何?當然,《經濟學人》不是美國傳媒,在我理解中,也不屬美資。但從社論中的一句,我才看到這份(以前)受敬重傳媒的心態。社論說,當然除了一些「真正密切」的盟友如加拿大和英國,美國對任何人都會繼續「做嘢」。最後它說和美國交惡,歐洲損失只會更大,所以何必開始?
這說法令我想起一種謬論。強姦犯入了屋,他和我相熟,所以不會「搞」我(佢以為)。當他強姦其他人時,我會勸告她們,你逃不了,也不要反抗,倒不如享受過程算吧!
唉,傳媒!唉,英國傳媒!
(本欄逢週二刊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377

渴望和平和憤怒—正負動力的交鋒? 周融

1 : GS(14)@2013-11-13 14:23:35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周融/007001004057/%E6%B8%B4%E6%9C%9B%E5%92%8C%E5%B9%B3%E5%92%8C%E6%86%A4%E6%80%92%E2%80%94%E6%AD%A3%E8%B2%A0%E5%8B%95%E5%8A%9B%E7%9A%84%E4%BA%A4%E9%8B%92%EF%BC%9F/116598
有人說憤怒是一種極強的動力。我當然認同。當怒火遮眼,鹵莽胡來的盲衝亂打,發洩不了情緒,徒然挑起更多憤怒。更因憤怒能令人忘掉理智,用極端手段去尋找發洩,甚至可傷害無辜的人。作為動力,它可以像病毒傳播出去,令更多人受感染。
其實回歸至今16年,憤怒可能比空氣污染出現在香港更多。有些人形容它為怨氣,無論如何,這股負能量對香港的影響不能說不大。問題是我們會否對症下藥,做些甚麼?
不少人認為當政府不犯錯,民憤就自然消失!那我們可能要找另一個地球來住了,因為地球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不會犯錯。也有人說有民主普選,那香港就得救了!可惜地球找不到一處地方,有了民主選舉就沒有問題。為甚麼人家沒有我們這樣憤怒?其實應更正為沒有像一些港人這樣憤怒!
可能他們本身是「怒」底,一如「燥」底或「涼」底。但這群憤怒的人似乎踏過了危險綫,開始鼓吹會傷害大部分無辜普通人的行動,任由他們自把自為下去,他們傷害自己事小,危害了大部分港人事大。
究竟和平是否一種動力?和平本身應該沒有太大能量,但渴望和平肯定是另一股動力。當和平受到威脅時,人們就會站起來保衞自己及家人的安全。這股力量絕對不能輕視。
似乎香港慢慢踏入了這種保衞心態了。一方面有人不斷鼓吹憤怒,此刻不「佔中」就甚麼民主都沒有了。但當人民開始憂慮個人及家人受影響時,他們也開始行動了。
未來這兩股力量會否正面交鋒?沒有人敢說,但更沒有人敢否定。無論如何,大家會確認憤怒是負面,更是破壞力強的情緒,套上個「負」字也不為過甚。至於和平肯定非常正面,祈求和平更是極大多數人的願望,把渴求和平而願意保衞家園的心境稱之為「正」沒有人會反對吧。
在此希望這兩股動力,一「正」一「負」繼續只是文鬥下去,而最後是負不能勝正!
(本欄逢周二刊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20

晨早電台節目和商台 周融

1 : GS(14)@2013-11-19 10:59:04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周融/007001004057/%E6%99%A8%E6%97%A9%E9%9B%BB%E5%8F%B0%E7%AF%80%E7%9B%AE%E5%92%8C%E5%95%86%E5%8F%B0/117286
商業電台把李慧玲從晨早節目調至黃昏,由志雲大師自己頂上,怎說也是大動作。但這新聞上周六沒上頭版,只是內頁頭,似已預告除非李慧玲出來大控訴,此事件極可能「大不了多少」。
大家看了這篇專欄的題目,以為我是在評論這次事件,有此感覺全不出奇。其實我意不在此,因為沒有「八」意,更沒有「八」料,只想借機談談電台節目而已。
香港地電視節目最黃金時間是晚上八至十,至於早上電視節目力度有多少,大家心中有數。電台則相反,黃金時間也是八至十,不過是早上。同類節目早上時段的聽眾可以和黃昏時段的相差三倍。在任何靠廣告收入為入息來源的電台,早上節目主持人肯定是整個台最重要的人選。這次商台棄李慧玲而取陳志雲,假如大家相信是政治理由,當然可以。但談到吸金(廣告)力強,說志雲大師能力高上幾綫也不為過甚。《明周》所說《晴朗》黃金時段廣告「不升反跌」,也許是陣前換馬理由之一。是耶非耶,自己決定好了。
電台利用hate radio作吸收聽眾及廣告工具在外國是常態,香港也不例外,用「仇恨」或「罵字掛帥」為吸引力也有十多年歷史,不過必須承認,似乎最高潮的日子已過。最近不少朋友已放棄早上聽某些電台節目,皆因愈聽愈煩,有理由罵人尚可一聽,有理無理天天找些東西來罵,自己心情也受影響,所以不聽不但沒損失,反而樂得耳根清靜。
商台這次改變是否也洞悉到此吸引力已今非昔比?千萬別誤會這是說社會有不公時,主持人也不會駡不能駡。其實交代理據再來分析,定其對錯,聽取解釋,先討論然後才駡,這才是有水平主持人所為。假如沒有以上前設,不分青紅皂白,對人不對事,凡事先預設立場,但求罵得就駡,那已是趕客。
陳志雲不論是自告奮勇,還是臨危受命,擔上了這個商台重中之重的位置,以志雲大師的EQ及性格,他肯定不會是hate radio的理想人選。不過加上了他的才智、學見及反應,最少我會被吸引去聽聽,看看有甚麼驚喜!
(本欄逢周二刊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62

張德江接見周融借勢狠批港獨

1 : GS(14)@2016-11-30 08:01:55

【本報訊】憑反佔中起家的「幫港出聲」昨率團訪京,罕有地獲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接見,召集人周融更與張並排而坐,張在會面中狠批港獨禍國殃民,不能養癰貽患,叫港人認清港獨本質,堅決與之鬥爭,但同時又表明希望與各界交流。而晚上就傳出消息指中央會向民主派人士發還回鄉證。張德江昨日與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陪同下,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待廳接見幫港出聲訪京團。張德江在會面時說了近十分鐘開場白,肯定幫港出聲的工作,為香港「沉默多數」提供平台發聲。之後話鋒一轉,狠批港獨禍國殃民,「不要以為現在是極少數人在宣揚港獨就無所謂,不能輕視,不能視而不見,不應養癰貽患,必須旗幟鮮明與此鬥爭,否則如果他們發難起來,首先吃虧的,首先倒楣的,是香港同胞」。張德江又說,釋法與《基本法》有同等法律效力,香港各方面應認真遵守、貫徹落實。


傳向民主派發還回鄉證

張又說,香港社會上任何人任何組織,只要堅持一國兩制,擁護《基本法》,熱愛國家民族,都希望與其交流和溝通,也歡迎到內地走走看看,真正了解國家發展和變化。昨晚無綫新聞隨即引述消息稱,沒回鄉證的民主派立會議員,只要提出申請,中央會發還回鄉證,但不包括港獨人士,亦有消息指其他民主派人士也可獲發還回鄉證,目前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支聯會主席何俊仁、秘書李卓人等均沒有回鄉證。李卓人批評北京發還回鄉證不代表真正和解,指之前北京以人大釋法破壞香港法治,現時發還回鄉證只屬假恩假義,民主派不會因此而改變立場。周融會後指張德江充份了解香港情況,表現出他駕馭到目前形勢。周說:「委員長講咗一句最重要,就係大家維護法治,維護法治,釋法係法治其中好重要嘅一點。」他又說沒討論特首選舉。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則指接見周融是「死亡擁抱」,令其他建制政團不是味兒,特別是傳統左派看不過眼「忽然愛國」者獲禮遇,分化多於團結。■記者陳雪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30/198501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576

民主派可領回鄉證 周融代中央公佈港府4小時後才確認

1 : GS(14)@2016-12-01 07:59:19

■「幫港出聲」召集人周融



【本報訊】日前有消息稱中央將向民主派人士發還回鄉證,昨日「幫港之聲」召集人周融與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會面後,代王光亞「發佈」有關消息,包括特首梁振英在內港府高層似對中央決定事前全不知情,要到4小時後、即晚上8時才發出新聞稿確認。民主派指有關消息並非先由官方發佈,令人覺得「成件事好糊塗」,又認為北京選擇這個時候「放行」民主派,旨在分化民主陣營。記者:陳雪玲前晚有傳媒引述消息,指中央將會向民主派人士發還回鄉證,不過特區政府似完全不知情。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昨早說未聽到有關消息,而梁振英中午出席活動時,亦未能確認中央是否真的有這個決定,但他仍然不忘領功,自稱上任後盡力促成泛民人士到內地與中央官員交流。不過訪京的「幫港出聲」下午與王光亞會面後,周融代替王確認及「發佈」有關消息,指中央同意讓沒有回鄉證的反對派人士申請證件回內地,希望他們回內地旅行、探親及交流,因中央覺得很多人不認識國家發展,只道聽塗說,但周又引述指支持港獨人士也可以申請,但中央未必批准,「港獨或曾干犯法律者未必得㗎」。


范太:中央政策與梁無關

周融「發佈」消息之後,港府到晚上8時才發出聲明,稱接獲中央通知,即日起放寬過去對部份立法會議員及其他人士實施進入內地入境限制,重新接受此類人士申請《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即回鄉證)。全國人大常委范徐麗泰相信,中央今次決定與梁振英無關,「我又睇唔到同佢(梁振英)有乜嘢關係,當然可能會有人話覺得靠行政長官爭取,但我覺得呢個係中央嘅政策」。范太又表示,如果中央對香港示好,香港應有回報,不可總一面倒批評。已廿年沒有回鄉證的民主黨主席劉慧卿也認為,梁振英在今次事件中沒有出力,批評梁為連任爭籌碼「唔係自己功勞都攬埋囉」。多名民主派人士對北京發還回鄉證反應冷淡,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在2014年雨傘運動時上京,被注銷回鄉證;他指對自己而言,回內地是相對危險的,即使他有回鄉證亦不會申請及返內地。羅冠聰認為北京現在拉一派打一派,民主派要堅定保護同伴,同樣沒有回鄉證的街工議員梁耀忠亦認同,「早唔畀遲唔畀,政治意味多於善意」。社民連梁國雄更指周融無公信力,現在非官方公佈消息,「成件事好糊塗」。不過民建聯主席李慧琼則指,如民主派有回鄉證,對增加互信溝通是有好處,但中央有執法權力,不保證每次都能暢通入境,可能某次入境與港獨、藏獨或疆獨有關,則會有合適考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01/198511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7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