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品會暴漲32% 的背後原因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05/59220.html
當大多數人又認為唯品會股價被高估時,唯品會再一次上演瘋狂:唯品會昨日開盤即股價大漲,當日報收於169.21美元,漲幅達32.4%,當日最高漲至182美元,漲幅達42.5%。i黑馬分享本文,讓我們一起看看唯品會瘋狂背後的原因。唯品會市值接近100億美元,超過網易,是新浪2倍、搜狐3倍,更是當當近7倍。唯品會儼然已成國內“大腕”,在上市互聯網公司中市值僅低於騰訊、百度、360等少數企業。支撐唯品會業績暴漲的是其第四季度財務數據。報告顯示,唯品會第四季度凈營收6.510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7.3%;凈利潤為254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00%。唯品會第四季度活躍用戶人數比上年同期的260萬人增加119.5%,至570萬人,及總訂單數量比上年同期的880萬份增加102.4%,至1770萬份。同為電商題材的當當在資本市場已上演瘋狂,已連續4天大漲,漲幅分別為31.49%、7.25%、5.48%、12.41%。當當股價大幅上漲的理由為2年來首次盈利,超出華爾街分析師預期。在阿里巴巴、京東這兩個國內電商巨頭謀取IPO、中概股回暖之際,電商分析人士認為,唯品會、當當這類電商股票正受到資本市場熱捧,未來股價有進一步攀升可能。遭受質疑的高估值從具體運營數據看,唯品會有很多值得稱道的地方。財報顯示,唯品會2013年第四季度毛利為24.5%,同期當當為17.6%,京東為9.8%。唯品會毛利率較上年同期22.9%增1.6個百分點。唯品會毛利率上升,主要由於采購規模提升,從而使其與供應商之間議價能力增強。唯品會第四季度運營利潤2960萬美元,唯品會第四季度運營利潤率為4.5%,上年同期運營利潤率為1.8%。唯品會運營利潤的同比增長,反映出公司業務規模的增長、毛利率的提高以及成本控制措施,同期當當運營利潤率僅0.4%,京東運營利潤率為-1%。唯品會還很少做廣告,基本只靠口碑傳播。與多數電商在一線城市“過重”不同,唯品會用戶群主要集中在二三線城市的女性用戶,占比達70%,來自一線用戶僅為10%。且2013年第三季度用戶重複購買率達到73.8%,這一數字上年同期為73.0%,2012年全年為63.9%。如唯品會副總裁唐倚智曾對騰訊科技表示,唯品會能獲高估值主要是業績支撐,這包括3個方面,分別是銷售額、利潤額和市場份額,尤其第四季度往往是電商一年業績最好時候。不過,真正讓唯品會受質疑的並非是唯品會的業績,而是其高估值。行業一直有聲音:唯品會背靠紅杉,紅杉是資本做局高手,在背後炒作唯品會股價,維持其高估值,否則唯品會有何資格獲得與其市場地位不匹配的高估值,市值領先於新浪、優酷、YY這些更優質企業。更有電商人士認為,當前阿里巴巴、京東並未上市,市場上有大量資金沒有好去處,只好追捧類似唯品會這類電商股,導致唯品會股價虛高。一旦京東、阿里IPO,唯品會股價會下跌。當京東宣布盈利並遞交IPO申請時,唯品會必須尋找新概念。今年情人節,唯品會與樂蜂網“聯姻”:唯品會戰略入股東方風行旗下樂蜂網75%股份,這也是唯品會上市以來首次大的並購投資。外界認為,這也是唯品會做實估值的重要舉措。對此,唯品會董事長兼CEO沈亞昨日在電話會議中指出,跟樂蜂和東方風行合作就是要補充公司化妝品品類,化妝品品類對唯品會來講是重要品類,公司增長已非常迅速,樂蜂加入以後,唯品會希望增長更為迅速,在這個品類上面要做到領先。合並對唯品會的刺激顯而易見,唯品會股價超過120美元,讓很多電商人士已對唯品會“目瞪口呆”。但當唯品會公布第四季度業績,一天股價漲幅超過40美元,股價接近200美元時,更多人認為,唯品會已“瘋狂”,而“地球人已無法阻止這場瘋狂”。實際上,投行美林今日發布報告,預計唯品會活躍用戶數量2014財年同比增長10%,支撐著約80%營收漲幅,並維持唯品會股票“買入”評級,但其目標價已低於唯品會當前股價。唯品會新故事:或與微信支付相關唯品會與樂峰網的整合很迅速,在2月14日唯品會宣布以75%占股比例控股樂蜂網後,樂蜂網的CEO和CFO就已被撤換,原唯品會北京負責人張婧任樂蜂網CEO。2月21日,唯品會宣布5580萬美元入股東方風行集團(自有品牌化妝品和傳媒業務),持有東方風行集團23%股份。樂蜂網財務數據也從這個月開始進入唯品會財務報表。唯品會與樂峰網業務層面合作也已展開,一起要打造今年桃花節,宣稱屆時將通過實體印刷、電子刊物及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推出“正品寶典”,用戶可查詢商品的中國大陸行貨正品樣式。當然,未來幾年唯品會依然是閃購故事。沈亞強調,唯品會未來還會專註閃購領域,不會變成非閃購。樂蜂不是閃購模式,跟唯品會戰略合作的網站會繼續保持他們的特色。不過,對於唯品會來說,與樂峰網的資本故事僅僅是開始,唯品會另一個故事更動聽的故事是移動電商,且與微信支付密切相關。那麽,移動電商對唯品會有多重要?沈亞在電話會議中透露,唯品會2013年第一季度移動端只占總銷售的8%,2013年第四季度增長到23%,最近一個月增長到超過三分之一,未來預計移動端銷售更加迅猛增長。在唯品會股價大漲超過30%同一天,騰訊旗下微信平臺給唯品會送了一個大禮:微信支付接口向通過認證的服務號開放。微信官方稱,唯品會公眾賬號及客戶端已支持微信支付。微信官方還以唯品會為例,稱用戶在唯品會下單後,直接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完成付款。這非常符合唯品會閃購的模式:既可幫助用戶快速下單支付、又能夠很大程度上增加唯品會用戶活躍度、刺激交易量的增長。唯品會通過微信支付可以給用戶更好購物體驗。微信支付對於唯品會來說,並非是移動電商渠道和支付工具那麽簡單。據唯品會副總裁馮佳路透露,未來微信平臺會上線閃購欄目,微信平臺閃購精選商品大部分都將由唯品會提供。馮佳路說,唯品會現在心境更高,要做全球領先的電商平臺。唯品會市值高只是一方面,在規模方面還要向其他電商企業學習,中國電商市場這麽好,唯品會要埋頭加速快跑。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佚名 | 編輯:luhaitian | 責編:陸海天
地方政府補貼的非主流原因 陳俊豪 - 中環馬戲團
http://centralmonkey.blogspot.hk/2014/02/blog-post_12.html蔡東豪及丘亦生多次寫過,中國政府把GPD看得太重,盲目追求大額投資和增長率。地方政府不斷補貼缺乏盈利能力及生產力的企業,以致出現嚴重產能過剩,扭曲了市場運作。道理顯而易見,但有違市場定律的補貼依舊存在。我能理解補貼大型央企的戰略意義,但為什麼地方政府不願放棄小規模的『雞肋』地方企業?最近,我跟負責研究內地A股市場的分析員討論到威華股份及昌九生化重組案,想到一個非主流的原因。
企業如果想在資本市場集資,第一步是上市。如果企業想走捷徑盡快上市,最常見的就是透過『借殼』上市。借殼上市操作簡單:非上市公司只需要買下一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權,賣掉原有業務,再注入非上市公司的資產,即可把非上市業務轉變成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因此,借殼上市的重點就是購得上市公司地位,這稱之為『殼』。在香港,不計及原有業務的價值,單單殼價便值3億元。最近香港多了很多集資額低於1億元的IPO,計及高昂的中介及專業費用、公司大量人力物力後,這類IPO可能並不划算。我認為這類IPO有很大程度是懂得財技的商人在『種殼』,過一段時間後就會賣殼套現。
中證監剛剛才取消暫停超過一年的A股IPO。過去一年多,不論公司大小實力怎樣,一律不能透過正式程序在A股市場上市。要在境內上市集資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借殼上市。因供求不衡,我的朋友告知,A股的殼價已經超過4億港元,靚殼甚至叫價到6億,遠遠高於香港的3億元。單單上市地位就值那麼多錢,所以很多企業都希望保住上市地位,他朝做到『金蟬蛻殼』就可以大賺一筆。對於地方政府,上市的地方企業就是個金礦。
眾所周知,國企缺乏競爭力,虧錢是平常事。惟A股市場有所謂ST (Special Treatment,特別處理)的退市機制。如連年虧損,公司會被標籤*ST,更有可能會被除牌。大路的做法是重組及改革。但重組及改革除了牽涉裁員、革職、有損既得利益層及和諧等常見問題外,有更深層問題。 賺錢的資產才賣得好價錢。所以,已經上市的地方企業一般是比較有經濟效益的項目,很難在原有的領導及國資委的監管下做得更好。用同情的了解去看這事,重組及改革需時長、風險高、操作複雜,要保飯碗的公務員很難做這樣對自己沒有好處的決定。
要保住ST地企的上市地位,又不用重組及改革,最簡單就是地方政府補底:蝕多少就補多少,補到賺為止。這樣,用有限的錢就可以保住數億元的『殼』,可以保住小金礦避免除牌。在買賣殼的途中,有大量內幕消息,有大量油水。如果重組賣殼成功,誰會管民營企業廠家的痛?
7個讓我們相信$Novogen(NVGN)$ 股價將會暴漲的原因 風雲資本
http://xueqiu.com/4292930805/29508795重點:
-Novogen將在今年下半年為兩種藥提交IND,並且它們有很大幾率通過
-癌症治療技術已經數十年沒有進步,Novogen的突破性技術可能會為根治癌症提供新的方向
-Novogen被很多大的機構投資者青睞,近期利好消息也不斷如果說你閱讀本文需要15分鐘的話,在你閱讀的這段時間裡,全球將有8位女性被檢測出患有卵巢癌,7個人被測出患有腦癌,285人將死於癌症,486人將被檢測出患有足以威脅生命的癌症。癌症,現在已經成為了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威脅,據統計,50%的男性和33%的女性將會在他們一生中患癌,而其中40%的人將在被確診為癌症後活不過5年。
卵巢癌是因癌症導致女性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美國大約有14000名女性死於卵巢癌。全球範圍內,每年新增卵巢癌患者數目高達270000,這僅僅是經過醫生診斷、有相關記錄得出的數據。卵巢癌的病死率一直位居婦科癌症之首,其主要原因是卵巢癌早期無明顯的病症。等到病人有意識去做檢查時,疾病大多已經發展至後期甚至是晚期,因此錯過最佳治療時間。一旦癌症細胞從卵巢擴散至腹腔,醫生基本上不可能通過手術方式將其完全去除,因為癌症細胞可以躲藏在紛繁錯雜的腹腔器官周圍。接下來的發展將會是癌症細胞通過血液進一步擴散至其它器官,例如肝臟和肺臟。著名電影明星安吉麗娜茱莉的母親就死於卵巢癌。目前,對卵巢癌最有效的治療方式為外科切除儘可能多的癌變組織,當然這也同樣適用其它所有癌症。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樣,卵巢癌的診斷往往是在其發病後期,這時外科手術已經無法完全切除癌變組織。因此,對於無法去除的癌症細胞醫生只能通過化療或放療的手段進行根除。令人失望的是,在過去的30年中,全球範圍內沒有任何一種特效藥能夠顯著改變卵巢癌的病死率。這樣的情況讓卵巢癌登上美國「頑固性癌症研究法案」的名單,由此可見卵巢癌藥物研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另外一種疾病,成神經膠質細胞瘤,也在美國「頑固性癌症研究法案」的名單上。這種腫瘤通常是極其惡性的,原因在於大腦中豐富的血管為細胞的快速增殖提供了條件。這也使得成神經膠質細胞瘤成為最為常見也最為具有侵略性的腦瘤。每年全球大約有240000人被診斷出患有成神經膠質細胞瘤。由於成神經膠質細胞瘤發生於大腦這個特殊的器官,通過外科手術對其進行治療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即使是在早期就被發現。這種病的症狀會令病人十分痛苦,包括癲癇、噁心、頭痛以及性格變化和神經功能缺損。據統計,目前這種疾病發病後5年的生存幾率為4.8%,屬於最致命的癌症之一。 成神經膠質細胞瘤的另外一個治療難點在於這種腫瘤內包含有多種細胞類型。其中一些細胞對治療的反應很快,並能夠被有效控制,而另一些細胞卻沒有反應。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醫生通常選擇多種療法並用的方式。成神經膠質細胞瘤作為一種疾病雖然非常致命,但是其在美國影響的人數相對有限(少於200000人),因此被FDA歸類為「罕見疾病」的一種。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針對這種疾病藥物研發進展緩慢的原因,市場需求不夠大。Novogen作為一家研製癌症藥物的公司,目前正在針對5種癌症進行研發。而Novogen今年即將提交IND的兩個新藥: Trx-1以及Trilexium便是針對這兩種癌症的藥物。我們相信,Novogen是目前市場中少有的股價被大幅度低估的公司之一。我們認為今年將會是Novogen股價開始上漲的起點,下面我們會從幾個方面來分析這家公司: Novogen處於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中
從Decision Resources的研究分析來看,癌症藥物的市場增長速度巨大,預期將在2015年時將會達到510億美元,而在2008年時,這個市場為250億美元。另外,分析指出,在2008年的時候,癌症藥物市場主要由Roche/Genentech, Novartis以及Bristol-MyersSquibb幾家領頭公司瓜分。但是近年來這個市場的競爭變得愈加激烈,更多的公司以及產品躋身搶佔一席之地。Clinical Pipeline的分析師指出,目前有142家公司正在研發癌症藥物。更詳細的來說,單單卵巢癌市場將在2022年達到16億美元。
Novogen被眾多機構性投資者青睞
散戶對NVGN存在的比較大的顧慮除了她較小的市值和不確定的前景外,非常重要的一點NVGN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實驗室,似乎沒有機構性買家為他護盤。在雅虎財經上顯示NVGN機構持有率不到2%。其實不然。首先,我們團隊相信公司本身是在意股價的,並不一味的只是研究藥品,因為公司歷史上都是通過股市融資的,並且數目相當龐大。另外,NVGN並不缺乏著名的機構性買家投資。在最新公佈的SEC文件13D中,公司就公佈了著名的Oppenheimer基金持有了6.11%的股份。另外著名的股東包括了Josiah T. Austin, El Coronado Holdings,Massachusetts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mpany和AndrewHeaton博士。這些投資者這都是在醫藥領域資深的投資者。這對NVGN的散戶投資者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更有趣的是,NVGN還有大量在資產表之外的融資。最有名的可能是去年資深資金HudsonBay Capital Management全部在未來2年內給NVGN投資5百萬美金的可轉換債券,按照現在公司24.55M的市值算當Hudson Bay全部轉換成公司股票後,將持有20%左右的公司份額。
查看原图上圖為三月底最新更新的Hudson Bay最大的6個投資品,可以看出第一,5M對Hudson來說已經並不是小數目隨便賭賭;第二,Hudson總體來說還是挑選以大市值低估值的企業。重金押寶NVGN實在是能看出基金對公司的信心。
除此以外,負責NVGN的Trx-1研發的Gil Mor教授也因為他在卵巢癌研究方面的貢獻,得到了美國聯邦政府500萬美金的研究經費贊助。這在大學的實驗室級別來說是天文級數字。要知道,美國癌症機構(National CancerInstitute)在2013年總共給出的研究資助預算是5billions,而這些將會用到十多種不同癌症的研究上,比如2012年,如下圖我們可以看到,全美最普遍的十種癌症中,甲狀腺癌的研發12年僅僅收到16.5Millions美金資助,而卵巢癌不在前十之列,Gil Mor教授的研究室卻得到了5millions的資助,我們可以得出結論,Gil Mor的卵巢癌研究在全美來講肯定是頂尖的。而Novogen作為一家澳洲企業能夠得到其研究室的幫助來研製藥物,更能說明其研究實力以及耶魯大學對於這個合作項目的十足信心。
查看原图Novogen的新藥將十分有可能通過IND經過18年的研發,Novogen的苯並吡喃藥物技術已經登上了一個新的台階。最新一代的苯並吡喃藥物被稱為「超級苯並吡喃」,它們同屬一個化合物家族,作用於細胞膜上不正常的質子移動。超級苯並吡喃的作用效果通常情況下達到上一代藥物的20到50倍。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藥物對癌症幹細胞及癌症體細胞的殺傷具有同等效力,因此為癌症藥物研發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在癌症治療過程中存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復發。一般情況下癌症細胞對初期治療非常敏感,經過一到兩輪的放療或化療之後便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很多癌症在治療停止以後又不可避免的復發。醫學界對此的普遍解釋為放療和化療不能殺死癌症幹細胞,而癌症幹細胞是癌症復發的最根本原因。在這種情況下,治療不但不能殺死癌症細胞,反而對具有抗藥性的癌症細胞起到了選擇的作用。因此復發的癌症通常更具有侵略性並對後續治療產生極強的抗性。這也使得醫學界認為治療癌症的關鍵在於殺死癌症幹細胞。
癌症治療的另外一個重大挑戰是病人基因型的多樣性。科學研究發現,同一種類的癌症很多時候是由不同的基因突變引發的。在這種情況下,用於治療某一種癌症的藥物對不同的病人就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效果。遺憾的是,目前市場上的抗癌藥物都無法識別個體病人的基因型,導致無效治療甚至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因此,研發出可以識別個體病人基因型,並對癌症細胞進行殺傷的藥物將會使癌症治療更加精準有效。這也是「個體醫療」概念的核心所在。
Novogen公司「超級苯並吡喃」家族的兩個新星藥物Trilexium和Trx-1為癌症治療重燃希望。科學家在前期實驗研究中發現,這兩種藥物能有效殺死各種級別的癌症細胞,包括癌症幹細胞和癌症體細胞。這是目前所知的第一類具有同時抗擊癌症幹細胞及體細胞效用的藥物。科學研究顯示,卵巢癌幹細胞和成神經膠質細胞瘤幹細胞對Trilexium和Trx-1的處理及其敏感,而它們對市場上現有的標準抗癌藥物如Paclitaxel和Carboplatin卻沒有反應。Novogen公司首席執行官在最近的一次研究進展更新中提到,Trx-1在一個非常嚴格的動物實驗中顯示出了良好的效果。這個實驗由耶魯大學醫學院的Mor教授設計,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從卵巢癌病人體內提取癌症細胞,然後將其注射進實驗動物的腹腔。經過簡單培養後,再用Trx-1和對照藥物治療實驗動物。結果顯示,Trx-1成功地抑制了癌症細胞的生長,而其它對照藥物沒有任何效果。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結果!因為很少有藥物在研發初期的實驗室測試中就能展現出比市場同類藥物高得多的效力。
除此之外,Trilexium和Trx-1還顯示出能夠識別個體疾病基因突變類型的能力。還原型輔酶(NADH)的一個突變體tNOX僅僅發現於癌症細胞中,而研究發現Trilexium和Trx-1可以有效的識別它。對這個突變體的作用會導致癌症細胞程序性死亡,而對正常細胞沒有任何影響。這使得Novogen公司可以通過改變「超級苯並吡喃」家族藥物的結構從而識別更多的基因突變體,讓特定突變導致的癌症有特定的藥物進行治療。Novogen公司的這項技術也許會對個體癌症治療產生革命性影響。
Novogen公司對2014年設定的目標是向FDA提交Trilexium和Trx-1的IND(新藥研發)申請。這兩種藥物分別針對卵巢癌和成神經膠質細胞瘤。公司的最新更新顯示Trx-7這種藥對黑素瘤和前列腺癌有良好的殺傷效果,因此Trx-7也可能被提交IND申請。我們對這幾種藥物通過FDA的IND申請非常樂觀。首先,這些藥物作為「超級苯並吡喃」家族的成員,和市場上現有抗癌藥物的作用機理不同,會給30年無進展的抗癌藥物市場帶來新的生氣。另外,這些化合物是目前僅有的對癌症幹細胞有殺傷效力的藥物,這有可能讓癌症治療發生根本上的改變。
現在買Novogen是最好的時機
從上文可以瞭解,FDA十分有可能會批准Novogen的IND申請,並且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作為藥物剛進入臨床階段的公司,股價的反應會十分的迅猛。從很多其他醫藥公司上我們可以證明這一點。
· FDA 在2012年8月7日批准了TherapeuticsMD,INC(NYSE:TXMD)的IND申請,股價受此消息影響從2.21最高上漲至9.01,400%的漲幅。
· FDA在2013年10月7日接受了LigandPharma (Nasdaq: LGND)對於2類糖尿病藥品的IND申請,股價從49.98上漲至最高80.42,64.2%的漲幅。
· 今年2月13日,FDA批准了Regado Biosciences, INC (Nasdaq: RGDO)的GEF2藥物IND申請,股價上漲140%。從5.88最高上漲至14.10。
因此臨近的IND批准很有可能會成為Novogen近期股價飆漲的催化劑。
Novogen很可能會成為其他大公司收購或合作的對象
Novogen強大的科研能力和在這個領域的專注度使得近期兩個候選藥品Trilexium和Trx-1通過IND的概率十分高。公司目前運行十分輕鬆,擁有有足夠的能力去研發這些藥物,它在擁有5百萬美金左右充沛的現金流的同時沒有任何債務。然而,重視長期發展而沒那麼在意短期股價表現的Novogen因此的市值十分小,只有2千4百萬美金。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Novogen的藥品通過IND,Novogen在這種估值下,很有可能會成為其他大公司收購或者合作的對象。很多大公司會收購這些在有發展空間的醫藥公司(不論大小)用來豐富自己公司的產品線。Novogen同時也很可能會有很多潛在合作夥伴願意與其一起發展這個領域的產品。在過去,有很多如Novogen這種重點研發卵巢癌藥品的醫藥公司被以很高的溢價併購或者進行合作。
比如醫藥行業的巨頭輝瑞製藥一直在尋找卵巢癌製藥公司等能夠潛在併購的對象,當然收購對象的規模從小到大都有。比如最近,輝瑞製藥在試圖收購英國的製藥公司阿斯利康,一家側重於肺癌和卵巢癌製藥的公司。儘管輝瑞開出的106B 美金的收購(10%的溢價)要約目前還沒有被接受,但是從中可以看出製藥巨頭對於卵巢癌製藥領域的關注,那麼如果Novogen的產品進入IND並且證明足夠優秀,Novogen的價格對於醫藥巨頭來說是九牛一毛。
阿斯利康是一家十分成熟的公司,因此收購他給出的溢價空間並不值得參考。一些中小板塊的公司經常能夠得到更高的溢價空間。正在研發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等藥品的美國公司Astex Pharmaceuticals(Nasdaq:ASTX)被日本製藥公司Otsuka Holdings Co以9億美金,48%的溢價收購。很多大公司面臨著專利過期等情況,因此他們需要收購小的醫藥公司尋找新的利潤來源。再比如,為了增加產品線,另一家日本製藥公司Eisai以3億美金收購了製藥公司Morphotek,一家處於研究卵巢癌Phase 2階段的公司。這些研發卵巢癌,也就是Novogen目前在著力開發的領域的公司都被以相對較高的溢價收購,這不僅給股東帶來了很高的回報,並且給公司藥品帶來了持續開發的生命力。
當然,Novogen也很有可能會有商業合作夥伴幫助其藥品進入市場,這對於其股價會起到很重要的催化作用。比如默克公司以十億美金收購了Endocyte(Nasdaq: ECYT)公司治療晚期卵巢癌藥物的全球經營權,1.2億美元的預付款,並承諾在得到里程碑式成功後支付剩下的8.8億美元。該公司可以同時在美國推銷並且分享美國銷售的利潤提成。受到這個消息影響,公司股價從7.62美元最高漲到了28.17美元。但是,由於該藥最後trial沒有通過FDA,股價暴跌回到了7美元左右。值得關注的是,默克公司的合作資金大大超過了Endocyte當時的2億美金左右的市值,儘管當時公司還在藥物研發階段。因此,Novogen的藥物在通過IND後很有可能得到市場關注,並且合作夥伴可能給出很好的條件與其進行合作,這對於股價也會有十分高的促進作用。
以Novogen目前的情況和市值,公司的藥通過IND後,無論是被以高溢價被其他製藥公司收購,或者得到更多合作夥伴的支持,概率是十分高的。那麼,無論是以高溢價被收購,或者是得到優秀的合作夥伴,對於股東來說,都會有很高的投資回報。
另外,Novogen對它推出的這些藥物都有完全的知識產權。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現有的大多數治療卵巢癌和腦癌的藥物都已經失去專利保護。那麼,作為一種全新概念治療癌症的藥物,Novogen產品的成功研發和投放,將會對現有癌症藥物市場產生巨大影響。另外,腦癌(GBM)作為一種orphandisease, 針對其藥物的研發也受到FDA政策上的照顧。目前最吸引人的政策則是,一旦藥物被FDA批准,其在市場上的銷售將得到完全保護,這樣的無競爭狀態會持續7年之久。而且,支持藥物研發的企業也將得到不同程度上的稅收優惠(taxbreaks)。這對Novogen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遇。
Novogen擁有業內最優秀的團隊
CEO Dr. Graham Edmund Kelly是Novogen公司的創始人也是現在的CEO,他本人在癌症領域做了超過30年的研究工作,經過他指導研究並進行臨床試驗的藥物超過了30種,可以說是極具經驗。在Dr.Kelly領導下,Novogen的市值曾一度達到5億美金。2007年,Dr. Kelly帶領兩位高管離開了Novogen並創立了Triaxial Pharmaceutical,原因是為了更專心的抗癌並研究有突破性的技術。在2012年, Dr. Kelly帶著全新的技術回歸併擔任CEO一職,而Triaxial的技術平台也成為現今Novogen主要研究的方向。在他帶領下,相信Novogen會達到並超越原來市值的巔峰。值得一提的是,DrKelly本人患有前列腺癌,而Novogen主推的藥物之一就是治療前列腺癌的,DrKelly曾說: 我曾經進行過化療等治療手段,而現在我通過服用Novogen自己的藥物來治療我的疾病,我的病正在好轉("I had radiology and chemotherapyand then I took it upon myself to treat myself with some of my own drugs. I'min remission.")(加鏈接)可以看出Dr. Kelly對自己公司的藥物十足信任,而這一點是我們認為Novogen比其他公司更能成功的原因,Dr. Kelly對藥物成功的期待不僅僅因為他付出了一生的努力以及這將是一個有劃時代性的藥物,更有著他對患癌痛苦的深刻理解以及對生命的無限熱愛。
Dr. Andrew Heaton (VP, Novogen 北美區CEO) 和 Dr. David Brown (CSO) 都是跟隨了Dr.Kelly超過20年,共同創立了兩個公司並在對藥物研發有著深厚經驗的癌症專家。
在Novogen的director中,Prof Peter Gunning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位。他目前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癌症研究部門的主管,而新南威爾士大學的醫學院也位居全球前30。他在癌症中專攻兒童癌症這一方面,兒童癌症是Novogen主要研究的五個方向之一。他已經研究出一種可以殺死癌細胞的方法,並且預計在18個月內會進行臨床試驗,這也將成為繼腦癌,卵巢癌進行臨床試驗之後的下一個NVGN股價的催化劑。目前,ProfPeter的治療方法通過試驗已經證明可以很有效的殺死目前最為普遍也是最為危險的一種兒童癌症—神經母細胞瘤。Prof Peter的豐富工作經驗也足以讓我們相信他是在這個領域最為權威和有經驗的人選,他曾leadershiproles as Chair of the Division of Research at The Children's Hospital atWestmead, Chair of the Westmead Research Hub Executive and Chair, Board ofBio-Link, a company established by the NSW Government to supportcommercialization of biomedical intellectual property。值得一提的是,Novogen是他唯一效力的盈利性藥物研究公司,可以看出他對Novogen以及藥物的信心十分大。
現在我們來看下Novogen在14年即將開始向FDA遞交IND以及人體試驗的兩種藥,Trx-1和Trilexium的研究實力以及負責人。上面我們也已經提及了IND通過的幾率非常巨大,這將是NVGN股價將在今年飛漲的兩大催化劑。
Trx-1的治療對象是卵巢癌患者,Novogen目前與耶魯大學以合資公司的形式共同合作開發此藥物,而耶魯大學醫學院的教授Gil Mor以及他的實驗室則成為了研發藥物的基地。GilMor教授是在研究卵巢癌方面的權威,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把卵巢癌癌症幹細胞隔離出來的人,他堅持希望找出殺死癌症幹細胞從而根治癌症的方法,他的研究成功使得這種設想變得可能。Gil Mor的卵巢癌研究在全美來講是頂尖的。而Novogen作為一家澳洲企業能夠得到其研究室的幫助來研製藥物,更能說明其研究實力以及耶魯大學對於這個合作項目的十足信心。
Trilexium是Novogen今年准備提交IND的將會用於治療腦癌的一種新藥。而Novogen在13年12月20號向外宣佈,將會以類似與耶魯合作的形式與康奈爾大學Weill醫學院合作來進行藥物的研究。Weill醫學院大腦與脊柱中心的主席,創始人以及教授—全球著名的神經病學專家Dr. Philip Stieg恰好是研究多形性成膠質細胞瘤(GBM)的專家之一,Dr. Stieg曾連續13年被Castle Connolly評為全美最優秀的醫生之一,他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另外兩位專家Theodore H. Schwartz, M.D.以及Dr.Susan Pannullo也是專精於研究腦瘤並且在業內十分有名的醫生。他們的實驗室將會很好的幫助Novogen藥物進一步研發,以及進行臨床試驗。Weill醫學院的病人涵蓋所有人種,能夠最好的使得Novogen的藥物能夠得到全面測試。
我們相信,在與這兩家常青藤醫學院的精英合作之後,Novogen的藥物研發項目將會如虎添翼。如果有藥物能夠將這些癌症根治的話,我們相信藥物將會出自Novogen之手。
Novogen的股價被嚴重低估
值得注意的是NVGN有非常靚麗的資產負債表。這對投資者來說可謂一顆定心丸,因為太多的醫藥公司是在缺少運營現金這個問題上腰斬。根據CEOKelly博士最新在紐約的演講顯示,現在NVGN擁有五百萬美金(超過市值的1/5),同時沒有任何債務。再加上之前提過的隨時可以調用的HudsonBay在三年裡給NVGN直接準備的五百萬。根據最新的10k顯示,NVGN的capex是2013年250萬, 2012年540萬 以及2011年390萬澳元。考慮到公司穩定的收入和花銷。NVGN有足夠的空間去進一步開發研究。
首先,用行業的p/fcf估值,我們得出公司的終值大概在10億美元左右。折算到今天就是1.37億,或24.77每股,這也是我們給Novogen目前的目標價。
另外,我們來看一下對於Novogen的估值,因為NVGN是一家醫藥公司,常規的總收入增長以及經營收入增長模型不能試用。所以當我們嘗試預測公司的未來收入時,我們需要首先看看市場有多大。
根據粗略統計,每年大概有15萬女性被診斷出卵巢癌,而在這15萬人之中,大概有22000來自美國,7000到8000來自英國,以及60000來自中國。
當今和癌症有關藥物的價格大概在每年5萬到12萬美金之間,我們的模型假設公司年收入在7億5千萬美金,而這個數字是公司的終值。
另外計算自由現金流折算率的時候,我們用的是計算出來的加權平均資金成本作為前五年的折算率,從第六年開始到第十年折算率逐漸趨向一般的公司(無風險利率+4.5%)
查看原图關於運營利潤率和再投資率,對應的我們用的是醫藥股行業的20%和1.13。在我們的假設下,自由現金流折算估值模型給出的公司的股權價值大概在15.92億美元。
另外因為從IND到FDA通過大概需要10年時間,所以我們的估值是10年以後的價值。那麼當把其股權價值折算到今天,NVGN在我們的模型下應該值106.87。
以上估值僅限於對於Trx-1,因為根據我們研究Trx-1更有可能通過FDA驗證。如果加上Trilexium 的市場價值,NVGN的估值會更高。
據上所述,在美國大概有20萬病人患有成神經膠質細胞瘤,我們保守估計只有10%的病人有能力支付藥物費用,又因為治療癌症每年花費大概在7萬到15萬美元, Trilexium能給公司帶來20億美元的收入。假設這20億分佈在從今年開始10年以後的10年時間裡面,那就是2億美元一年。在折算之後,我們得出Trilexium會給公司整體增加434.8萬的價值,讓其股價到達114.73塊。
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Novogen的價值被大幅度低估,在通過IND並且進入臨床試驗之後,在Kelly博士的領導下,Novogen將會再創輝煌,而接下來更多的新藥以及進入Phase1之後將會給出的臨床數據也會使得Novogen接下來的股價催化劑不斷。相信目前投資Novogen會是最好的時候,也有著最好的風險回報比。
中年回台創業 拉拔神隆成為原料藥廠龍頭兩個原因 讓馬海怡在巔峰閃退!
|
|
一手創辦台灣神隆的馬海怡,即將在七月底退休。她中年回台創業,在統一集團前董座高清願支持下,成為台灣首座FDA廠房認證藥廠。但績效逐步成長的神隆,也將面對世代交替的新考驗。 撰文‧周岐原 七月三十一日,成立十七年的台灣神隆(以下簡稱神隆),即將進入新里程:創辦公司的總經理馬海怡將退休,原職由研髮長陳勇發接掌。這家市值逼近五百億元新台幣的原料藥廠,是國內生技業界重要指標,當靈魂人物離開第一線,神隆未來的發展,頗令業界關注。 一九九七年,馬海怡與創業團隊在一片甘蔗田中,開始建廠。二○一一年,神隆掛牌上市,過去三年,公司稅後淨利從九.六億元成長至十二.七億元。展望未來,今年底癌症針劑廠預定投產,江蘇常熟廠也加入營運,績效更將大幅提升。為什麼業務起飛之際,馬海怡決定交棒?接受《今週刊》專訪時,馬海怡透露了一個小故事。 打開抽屜 竟堆滿過期泡麵「我在整理物品時,發現有一整個抽屜,裡面裝滿了泡麵。仔細一看日期,竟是二○○二年,原來全部是過期十幾年的泡麵。」馬海怡感性地說:「回想起來,那段日子我的確特別忙。每到週末,員工餐廳沒有營業,我常常獨自吃泡麵就打發一餐。」馬海怡指出,自己在神隆任職十餘年,從基礎工程、研發產品,到規畫股票上市,投入時間已經遠比當初設想得久。她形容,十餘年來自己全心投入工作,到「即使穿上睡衣,依然坐在床上回覆e-mail」的地步。然而,馬海怡不諱言:「好的公司,每過一段時間就需要換leader(領導者),才會有不同的視野。」於私,馬海怡坦承,自己母親已經高齡九旬,加上與家人長期分隔兩地,升格為祖母以後,馬海怡更加感覺到「我疏忽很多以前該做的、responsible(有責任)的事」,所以決心急流勇退,希望多陪伴家人。這是她萌生去意的兩個原因。 直到近兩年,生技股成為台灣當紅產業,股市陸續出現好幾檔高價新藥股。但早在投資人琅琅上口「生技股」三個字以前,神隆已在南科長期默默耕耘,如今才有實力在市場站穩腳步。馬海怡一開始就以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標準建廠,是成功的第一要件。 「一開始,她就把神隆定位為國際公司,軟、硬體建設都是國際級,格局訂得很高。雖然目前規模還比不上全球前五大藥廠,但也證明這個模式是成功的。」安全衛生技術中心董事長於樹偉博士指出。 早在神隆施工建廠期間,當年在工研院服務的於樹偉,就曾經到神隆簡報製程安全管理規範,當時他對這家公司的印象是:「實驗室內部完全以美國標準在做,所有規格都是美規;光是符合國內法規,他們並不滿足。」引進在美經驗 內升管理人才在疾病管制局前局長、現任神隆獨立董事蘇益仁眼中,神隆將建設一步到位、做到國際水準,也是公司得以挑戰全球市場的主因。蘇益仁回憶,當年他參觀過神隆內部後,認為公司不僅硬體規格在台灣數一數二,對馬海怡帶領團隊的管理風格,更留下深刻印象。 蘇益仁因此對時任統一董事長高清願形容:「神隆將是統一『皇冠上的寶石』!」於是統一集團決定再增資神隆,填補資金缺口。「有統一集團不斷支持資金,又按照FDA規格建廠,國際化品管、研發能力好,是最重要的關鍵,國際客戶才會相信你。」蘇益仁分析。 從人力制度,也能看出馬海怡著重長期經營的思惟。八○年代,馬海怡在美國孟山都(Monsanto)工作,由於廠區位在種族問題最嚴重的美國南方,公司為平衡陞遷機會,身為華人女性的她受到刻意栽培,六年內換了九個職務,從化學部門經理,一路升至晶圓廠長,為她日後的管理經驗打下重要基礎。 後來神隆營運初期,馬海怡就引進這套輪調經驗,創立「EMBA班」,專門培訓有潛力的儲備人才。目前這項教育計畫已開辦至第六期,為神隆打造一批位居管理階層的核心幹部。 進入「後馬海怡時代」,神隆有何挑戰?蘇益仁分析,近年原料藥市場變化快速,新藥物陸續問世,先前的藥品可能從第一線退居第二線,也就是逐漸被新劑型、新產品蠶食。神隆鎖定的抗癌藥,是市場最高級產品,但仍可能「像柯達被取代一樣」。蘇益仁認為,這是原料藥廠的最大威脅。 馬海怡為神隆規畫的未來,首先是往下游發展製劑,此外,神隆還將嘗試發展新藥,加上中國廠開始貢獻營收,「三年後會比現在成長多很多…,公司業務會更蓬勃。」馬海怡期待。 一三年底,通用汽車前總裁艾克森(Dan Akerson)宣佈提前交棒時,在聲明中這樣形容辭職的決定:「有時候,生命會朝你丟一個大曲球。」中年回台創業的馬海怡也是如此,當她放下成就,神隆日後繳出何種成績單,市場拭目以待。 馬海怡 出生:1947年 現職:台灣神隆總經理(將退休,未來僅任公司董事)經歷:美國Syntex藥廠副總經理學歷:美國李海大學化學博士 |
三大原因使得耶倫一鴿到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783
瑞信近日發布報告,指出三個導致耶倫維持鴿派立場的關鍵因素。耶倫將其稱為“不尋常的頂頭風”。
1.更緊的財政政策
政府支出的下降加上稅收的增加拖累了經濟增長。這種拖累的影響正在減小。但考慮到經濟複蘇依然波動,耶倫依然將其視為一個頂頭風。
2.按揭市場相對更緊的信貸
耶倫表示,現在如果你沒有完美的信用記錄,你就很難獲得按揭貸款。耶倫在其國會證詞中稱:
我覺得這是一個導致房地產市場複蘇緩慢的因素。
高盛將目前的按揭信貸狀況與2000年-2002年進行比較。結果顯示目前的新的信貸標準確實更為嚴格。
3.家庭收入增長預期處於低位
雖然美國家庭收入一直維持每年2%的增長,但增長預期受到壓抑。耶倫表示,家庭收入增長預期受到不尋常的壓抑,這壓低了家庭財政的信心,導致他們支出的減少。
中國才是油價遲遲不漲的最終原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4851
不論是與俄羅斯接壤的烏克蘭還是中東的伊拉克,近來石油與天然氣產地的地緣政治沖突頻發,按說油價應該高漲,可是到目前為止還比較平靜。
國際能源署(IEA)最近的以下石油市場報告圖表顯示,布倫特和WTI的價差都在收窄,表明資本市場預計長期油價還會走低,並沒有體現近來地緣政治風險的負面影響。

能源咨詢公司JBC Energy的分析師認為,油價預期不跌反漲的主要原因可能來自中國。
簡單來說,明天的預期和投資成本決定了今天的價格。華爾街見聞將這種觀點總結為:
中國開始實施新的能源戰略,要以清潔能源帶動經濟發展,未來天然氣使用量會增加。
雖然以中國目前的能力,還無法像美國那樣依托頁巖革命實現產量突破,但未來在開發頁巖氣的推動下,中國會更側重於天然氣生產,受這種預期的影響,油價會走低。
JBC Energy的分析師指出,中國政府在逐步引導國內天然氣價格走高,鼓勵國內開采和生產天然氣,最終目的是縮小國內氣價和進口氣價的差距。
下圖深藍色柱形代表中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規模,淺藍色柱形代表進口天然氣規模,深綠色線條代表液化天然氣月均價格,淺綠色線條代表天然氣月均價格。

去年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每千立方米上調了260元,中國發改委本周又第二次調價,宣布從9月1日起每千立方米價格上漲400元。
上述最新價格適用於消耗的前1120億立方米天然氣,超出部分的價格不變,仍是去年的水平。去年中國共消耗約1700億立方米天然氣。
中國政府預計,上述新的天然氣價機制將積極推動供應。但中國頁巖氣開發的大計卻因為現實的挑戰放慢了步伐。
本月初,中國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講話中提到,到2020年,頁巖氣的產量將達到300億立方米。這一數據與2012年能源局制定的“十二五”目標600-1000億立方米相去甚遠。
按可采頁巖資源規模排名,中國是全球第一,但由於國內地質條件複雜、專業技術與基礎設施不足,加之生產頁巖氣成本高,中國很難複制美國頁巖氣革命的成功。
對能源局此次下調2020年頁巖氣產量,有市場人士猜測,可能釋放出一種消極的油氣改革信號,中國政府將削減對頁巖氣產業的扶持力度,減少頁巖氣項目的總量。但也有人認為,減產正說明中國在頁巖氣問題上日趨理性,“十三五”最後產量預計與“300億方”不會有太大出入。
華爾街見聞昨日文章提到彭博報道的觀點,即頁巖氣開發改變了市場的供求格局,供應在增加,需求在減少。
文章稱,除了頁巖氣的繁榮,現在和以前相比沒有變化。頁巖氣革命使美國的開采量達到27年之最。
而本月公布的6月美國貿易逆差意外大幅收窄,主要就是源於石油進口規模創三年半新低。
花旗集團商品研究主管Ed Morse此前表示,北美曾推動了難以置信的原油進口量,其實世界並不需要那麽多。
中美資本市場不同的核心原因:基因
來源: http://xueqiu.com/3915115654/30938971
中美資本市場為何不同,過去的十幾年以來每年都有這方面的研究。隨著中國的資本賬戶未來必將放開,股市投資變得越來越全球化。過去一兩年,關於中美資本市場為何不同的研究也越來越多。過去幾年,許多來自於美國的優秀華人投資者都發現在中國市場水土不服,他們常常將這一切歸結於中國股市的各種制度不健全。而事實上,中國資本市場對於內幕消息的打擊是全球最嚴厲的之一。連基金經理也不能買賣A股。那麽到底是什麽造成了A股市場和美股的不同呢?筆者認為兩地市場核心的差異就來自於兩個字:基因。
“遺傳賦予每個種族中的每個人以某些共同特征,這些特征加在一起,便構成了這個種族的氣質”。這句話來自《烏合之眾》的開盤,大意是說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也或者說“劣根性”。而這種民族的基因正是造就了中美兩國股市差異的最重要原因。從整個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經歷來看,這是一個從貧窮走向小康的勵誌故事。可以說在1990年改革開放前,中國沒有任何的富人。但是在過去短短30年的發展中,中國億萬富翁的數量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然而由於中國人的天性還帶有貧窮的基因,也造就了我們這個民族更喜歡“投機”。大家都希望能夠一夜暴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無論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你都會發現賭場中有著大量的中國賭客。全世界可能只有中國人會去研究六合彩的規律,把這種娛樂性的賭博當做一門學問來看。究其原因,中國人都想賺快錢。而這種基因體現在股市中的表現就是大家都想賺取高收益。這也是為什麽在中國小盤股的估值能夠出現溢價的原因。因為一個市值30億的股票能給你10倍的想象空間,而一個市值1000億的股票即使基本面再好,大部分人也不願意去買了,因為想象空間不大。這也解釋了為什麽那些看不清的題材股能夠被爆炒,而真正業績穩定增長的優質價值股卻常常無人問津。核心關鍵來自於“空間”。無論是想象空間還是邏輯空間,由於A股的投資者具有很強的“賭徒”心理,他們都需要去買入空間更大的股票。
前面說到了“賭徒”心理,我們再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A股的基因。由於中國人強烈的投機心理,最終導致A股沒有那種長期沈澱下來的資金。為什麽?因為過去三十年中國的發展太過於迅速,大家從來不知道Old Money,只有New Money。這點和美國許多人的財富是依靠幾代家族積累完全不同。於是體現在A股的表現上,我們看到即使當某些公司一年能夠給投資者帶來穩定10%或者以上回報的時候,但其依然很難吸引大量的投資者去買入這種“幾乎無風險’的投資回報。這點和美國市場具有大量沈澱下來的資金每年去賺取6-7%的分紅收益率大為不同。相反,一旦某個主題或者行業出現引爆點時,我們卻能看到大量的資金湧入去賺取這“非常不確定”的10%收益率。所以A股體現出來的特征永遠是在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品種。此外,“賭場”還有什麽特點?就是對於賭徒來說,只要能贏錢,都是好的。體現在A股投資者,我發現大量管理層有問題,之前坑過資本市場的公司很容易“洗白”。為什麽?因為只有你的股價能漲,就有投資者願意進來參與。這點也和美國投資者長期註重公司治理和歷史上的誠信有很大不同。
許多人總是說A股由於不能做空,造成了大量的局部性泡沫。然而筆者還是認為,我們基因中的“投機”造成了這種情況。畢竟做空賺錢很難,單邊做多顯然更容易。而且在海外,許多人做空是用來對沖的。在A股我們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上到券商報告,下到財經媒體,都喜歡放大做多的聲音。這也導致了A股歷史上的牛短熊長。只要股票有任何上漲,大家都會加速放大其上漲動力,然後互相影響,將股票推向泡沫。如果我們去看一些由中國投資者主導的中概股表現,也會發現這個有趣的現象。筆者曾經和我的朋友說,雖然有做空工具,但是做空中概股的風險極大。其背後邏輯就是中國投資者都喜歡賺快錢的心理,以及身邊各種“股價加速器”,會導致股票的泡沫持續比較長時間。僅僅通過估值做空往往風險極大。也是從中概股的走勢我們看到,中國資本市場的單邊做多現象,其實和我們缺乏做空工具關系不大,更多來自於我們本身“投機”的基因。
如果我們理解了這種基因所導致的中美兩地股市差異,就能夠更加從容的在A股做投資。從行為金融學的角度看,最終股市的價格是全部投資者的內心世界反應。而由於我們中國股市投資者的內心市場長期存在著“投機”的基因,希望暴富以及賺快錢。未來很長的時間中,我們依然會看到大量的主題炒作,小盤股的高溢價以及對於治理結構有問題公司的高容忍度。
點拾原創。
1)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研究,請幫我們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不吝感激!轉載請註明出處哦!
2)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研究,請訂閱點拾,直接查找公眾號:點拾,也可查找微信號:deepinsightapp
3)本觀點僅供交流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
4)也歡迎您將自己的原創思考給我們投稿,投稿請發送:
[email protected]
新”債券之王”:一張圖看清耶倫不願加息的原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057
“我幾乎可以肯定,耶倫不願加息。”Doubleline基金創始人、擁有新一代“債券之王”之稱的Jeffrey Gundlach在最新的在線演講中表示。
他相信,美聯儲的加息時點將晚於一些人的預期,加息幅度也會低於預期。
美聯儲主席耶倫一直都強調她對勞動力市場健康程度的擔憂。在上個月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大會上,耶倫還發表了最新講話稱,考慮到美國目前的勞動力市場狀況,“在這一背景下並沒有一個簡單的合適政策”。
對Gundlach來說,一張圖可以清晰地解釋為什麽耶倫加息的意願要比很多人預期的低得多。
美國的工資占GDP比率仍然維持在過去幾十年來的最低水平,除非這一趨勢出現任何改善跡象,Gundlach認為耶倫並不會采取任何加息動作。
Gundlach還表示,對於美國收入最低的7%的人,2007年至2014年之間的實際工資不增反降了。“那麽多工人正在喪失購買力,要上調短期利率並非易事。”
許多市場人士似乎相信,美聯儲在今年10月結束QE後,將會在經濟增長和勞動市場改善的背景下,不得不提高利率。
但Gundlach認為,工資水平無法出現顯著增長,“這就是耶倫為什麽不想加息的原因。”

【專欄】蘇格蘭可能獨立的三個原因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126

本文作者是英國前歐洲事務大臣Denis Macshane。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授權華爾街見聞發布。
即將在9月18日舉行的蘇格蘭獨立公投可能會在英國引起一場憲政危機。英格蘭與蘇格蘭於1707年合並,並在此後一度成為世界強國。即使在今天,這個聯合王國也是一支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力量,然而,一切可能都要土崩瓦解了。蘇格蘭獨立的可能性漸增,有如下三個原因。
首先,英國執政黨保守黨在蘇格蘭政治活動的缺乏,使得蘇格蘭民眾對該黨派的印象不佳。而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又仿佛是精英階層的一個縮影。相對富裕和似乎處於特權階層的保守黨大臣們,在議會爭取在全英國範圍實施緊縮政策,這一行為讓蘇格蘭人感受到了階級偏見,進而使其有了被排斥之感。在他們眼中,英國如今經濟狀況不佳,遠在南部的英國政府只會削減工資、養老金和社會福利,沒有任何積極舉措。蘇格蘭人不禁質疑,自己為什麽要留在這樣一個國家里。
其次,支持留在英國的的工黨雖然依然在蘇格蘭有強大影響力,但他們對“留下更好”這一信條的宣傳擴散卻遠說不上成功。近三十年,工黨最為出色的政治家們都到了首都倫敦發展,英國前兩任首相布萊爾和布朗就是出生於蘇格蘭的政治家。而在英國政府中任職的蘇格蘭政治家更是不計其數。當工黨在蘇格蘭的人才大量流失之際,蘇格蘭民族黨卻吸收了大量才能出眾的左翼政客,這些政客遠比那些無趣的工黨政客更懂得怎樣將自己的信念以鼓舞人心的方式宣傳開來。
第三個原因,英格蘭竭力主張離開歐盟,其陳列的種種理由反過來也讓許多蘇格蘭人發現了將蘇格蘭從英國分裂出來,不受英國政府幹涉的種種好處。而英國在中東的政策也與大多數蘇格蘭人的主張背道而馳。這些蘇格蘭人反對英國參與到美國主導的對伊戰爭中,英國卻在打擊中東的聖戰分子行動中表現的相當積極。
如果9月18日蘇格蘭獨立公投通過,英國兩大政黨都將元氣大傷。蘇格蘭的工黨議員們是工黨中極為重要的組成力量,蘇格蘭一旦離開英國,工黨重回英國第一大黨的美夢將成泡影。而保守黨領袖、現任英國首相卡梅倫,可能不得不辭職。
蘇格蘭一旦獨立,歐盟將會糾結於蘇格蘭未來的地位,是保留其歐盟成員國的地位,還是要求其重新遞交加入歐盟的申請?是否允許其使用歐元?這些都將是歐盟所要審慎考慮的。而歐盟其他成員國中的分裂勢力也會進一步擡頭,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地區尤為如此。同時,英國退出歐盟的幾率也大大上升。而從全球角度看,昔日的日不落帝國能擁有的只剩下一個被嚴重削弱的、衰弱的國家。
種種後果,無一有利。9月18日,我們將知道,這些後果會否成為現實。
英語國家的學生數學差,那是有原因的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17
美國孩子學數學總比不過中國孩子,是因為不如後者刻苦嗎?也許未必!調查結果認為,用英語學數學,本身就是件難事兒!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報報道,最近一些調查顯示,複雜的英語數字詞匯可能導致兒童的計數和運算能力較弱。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家長可以通過遊戲和早期鍛煉等手段,來幫助孩子彌補這種差距。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從2003年開始每三年進行一次數學成績評估。在過去進行的四次評估中,美國從未超過平均,一直處於中下遊水平。在最近一次,即2012年進行的評估中,美國得分為481分,在接受評估的65個國家和地區中僅列第36位。而中國大陸、新加坡、香港、臺灣、韓國、澳門、日本等東亞國家和地區則包攬了第一至第七位。

有人指出,這種差距是母語造成的,從而引起爭議。也就是說,東亞國家語言的根源都是漢字,漢字的數字表達方式很簡單,所以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而英語並非如此。
和漢語相比,英語表達數字更複雜
美國西北大學教育和社會政策學院退休教授Fuson和得克薩斯農業與機械大學的中國數學教育專家李業平(音)幾十年來一直在研究漢語和英語的區別。
問題是從“11”開始的。英語有專門的一個名稱表示這個數字,而漢語(日語和韓語等語言也一樣)只要將10和1加起來就可以了。這樣理解數位就更加容易,同時也明確了數字體系是以十進制為基礎的。
英語中10以上的數字表示起數位來不那麽清楚,比如“17”這個數字,英語名稱就將十位和個位的先後順序顛倒了,這樣孩子很容易把17和71搞混。在做多位數的加減法時,用英語的孩子了解兩位數的組成就更困難,也更容易出錯。
例如,“11+17”這種兩位數加法,亞洲學生會很自然地將其分解成“10+1+10+7”,而美國學生則會看成“eleven+seventeen”,感覺計算起來很難。
Fuson博士說,這些看起來是小問題,但解決問題需要的額外腦力就會導致更多錯誤,耗費更多工作記憶容量。
相比講英語的孩子,講漢語的孩子在用十進制的加減法時感到更自然。在許多東亞國家,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就要學習十進制加減法。Fuson博士說,這種十進制的方法對於掌握更複雜的多位數加減法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除了語言因素,父母的教導也很重要
2014年的一項研究將59名說英語的加拿大孩子和88名土耳其孩子進行了比較,這些孩子的年齡在3歲到4歲半之間。結果顯示,英語的不利影響十分明顯。土耳其孩子在數字和計數方面接受的指導比加拿大孩子少,但在實驗室中進行了棋盤遊戲練習後,土耳其孩子的計數能力提高更快。研究作者之一、加拿大加利頓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的負責人LeFevre博士說,用本國語言學計數的土耳其孩子比講英語的孩子“掌握得更快”。
當然,不同地區孩子數學成績的差距有著比語言更為複雜的根源。
比如,中國的老師會花更多時間講解數學原理,並讓學生練習去解一些難題。根據香港2010年一項評估研究,中國的家長在家里會花更多時間教孩子運算,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更多應用數字。在家長的教導下,中國的幼兒園孩子在加法和計數能力上就已經超過了美國的孩子。到了高中階段,美國學生在65個國家和教育體系的學生參與的國際測試中僅排在第30位,排在最前面的是中國和韓國學生。
LeFevre博士進行的該項研究也顯示,那些父母常常陪玩數字遊戲並且表現出對數字興趣的孩子通常會有更好的數學技能。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