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漢:中梵對話人間典範 學者:教宗應了解中共詭計
1 :
GS(14)@2016-08-07 01:54:32湯漢
【本報訊】中梵即將簽訂建交前期協議,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發表8,000多字文章護航,聲稱中梵正共同尋求雙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形容雙方關係發展是天主教會的多年努力,「終於逐漸取得中國政府的改觀。」湯漢又指,教廷與北京的協議是「人間對話的典範」,堪比天主與人類對話,並暗示梵蒂岡可能會為中國度身訂做有中國特色的主教任命方式。記者:張嘉雯
湯漢昨午罕有以中文及意大利文發文,談及中梵關係發展,明言中梵雙方協議的內容仍未公開,變相證實過去半年來傳媒報道的協議確實存在。他在文中以天主與人類對話的方式來類比北京與教廷間的對話,包含了溫和、謙卑、真誠、耐心,「聖座與北京之間的協議是人間對話的典範,是雙方關係正常化的開始,相信雙方今後會繼續本着彼此信任將對話進行到底」。他形容兩國關係發展是幾代教宗努力成果,聖座與北京的初步協議正是對話的果實,「是雙方從不理解與不信任走向理解與信任,是雙贏的局面,因為朋友之間會相互扶持,且豐富對方的生命」。
憂政權控制合理化
湯的文章強調,教廷無數次向中國伸出橄欖枝,希望通過對話指出天主教會尊重國家的合法主權,尊重執政者的正當權力、責任及國家法律,透過談判「使中國政府不再心生疑慮,進而撤銷對中國教會種種不必要的管理措施」。字裏行間透露梵蒂岡對建交的渴望,多次主動出擊,祈求得到中國政府的信任。湯在文末特別引述地下教會信眾的言論,突出地下教會亦同意建交的目標,認為中梵之間關係正常化是大方向,「這為中華民族有利,為中國天主教會有利」、「是廣大中國天主教友樂見之事」,「地下教會必然會獲得更大的信仰自由」等。路透社上月報道,指梵蒂岡可能赦免自選自聖的8名非法主教,當中一人有女朋友,一人有子女,嚴重違反教會獨身聖願,教廷卻計劃讓8人繼續保留主教銜頭,只是不再執掌教區職務。湯文未回應赦免非法主教安排,亦未提近年內地拆十字架事件。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解釋,國際間的建交過程各異,可以先有一份諒解備忘錄或定期的高層互訪、聯合聲明作基礎,最嚴謹的正式協議可以用條約的方式進行。對於湯漢嚴詞批評教內人士對建交的質疑,陳指教會應以歷史為鑑,過去東歐共產政權就曾利用建交的機會把對教會和神職人員的控制「合理化」甚至「合法化」。本身是天主教徒的他認為,教宗應了解中共的詭計謊言,「特別係大陸官方同宗座同佢嘅代表講原則可以好動聽動人,形式都可以好有彈性」。他指中共針對不聽話的神職人員、教堂、教友的打壓和抹黑沒有底線,「中共各級同地方人員嘅宗教修養不足」,指後果比向歐洲共產國家妥協更嚴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05/19723723
葉建源:學生有權了解港獨
1 :
GS(14)@2016-08-13 14:31:49【教育界論壇】在立會教育界競逐連任的教協代表葉建源,昨出席商台教育界選舉論壇時,多次質問對手、與教聯關係密切的獨立候選人蔡若蓮是否支持梁振英連任,蔡拒正面回應,更反問:「其實贊唔贊成梁振英連任,同教育有乜關係?」葉指兩者關係極大,外界劣評如潮的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正是由梁委任,並會決定教育資源分配。蔡若蓮被主持問到香港年輕人對中國奧運支持度冷卻,是否與國民教育失敗有關時,她說中國是2008年奧運主辦國,學生當年更多關注是正常,指現時歐洲有恐襲問題,「(學生)專注力或者引開咗」。
蔡若蓮:影響身心發展
葉建源則認為,香港不只學生,不少市民對國家隊興趣亦降低,認為反映近年港人與中國疏離感增大。對於有中學生成立本土關注組討論港獨,葉建源強調不贊成港獨,但認為學生有權自發了解港獨,老師如覺學生認識不夠全面,可與學生交流,但不應將個人想法強加於學生。蔡若蓮則指,學生現時功課考試壓力已很大,若仍要討論是否支持港獨,會令同學身心發展受影響,又稱討論要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進行才不算違法。■記者林俊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812/19733325
楊冪突返內地開工劉丹唔了解新抱安排
1 :
GS(14)@2016-09-09 05:36:50楊冪上月底就俾《蘋果》獨家影到佢喺香港,同奶奶一齊湊囡囡「小糯米」返學,當時楊冪就話自己暫時會留係香港湊女,佢仲話老公喺內地做緊嘢,言猶在耳,第二日有傳媒影到送小糯米返學嘅,竟然係劉愷威,並唔係楊冪。一向表現恩愛嘅愷威同楊冪,點解結咗婚後會成日被傳婚變呢,有周刊就指引述知情人士話,佢哋拍拖嗰時係好sweet,成日喺社交網到貼相放閃,當時佢哋就仲未有小朋友,兩公婆都自由啲,之後楊冪有咗小糯米後,楊冪就開始停工,生完BB後即刻開工。知情人士話,內地好多演員架嘛,少啲露面就會被取替,而楊冪就諗住小糯米有老爺同奶奶照顧,所以都好放心咁去做嘢,老婆要拚搏,做老公嘅愷威又可以點喎!就係咁,佢哋兩公婆就各有各忙,好少見面。而報道又講到,愷威同楊冪先後俾傳媒影到送小糯米返學後,本周二(6日)就變返只得劉媽媽送孫女返學,劉媽媽就話佢哋都已經返咗內地工作。老爺劉丹被問到個仔同新抱成日前後腳喺香港,好少一齊現身,佢就話各有各忙,楊冪返咗去開工,阿仔得閒返嚟,咁咪前後腳囉!至於楊冪講過話會暫時留港,劉丹只能說,可能佢臨時有事要返內地,佢啲工作安排,做老爺嘅都唔了解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09/19765150
高息亞債基金回報超亞股 作退休配置 宜先了解風險
1 :
GS(14)@2016-09-30 08:03:37【明報專訊】強積金產品常常採用「目標日期」投資策略,每過幾年就調整資產類別配置,隨年齡增長調低風險,債券比例增、股票比例降,投資回報亦隨股票配置的減少而降低。然而這一鐵律或被打破,亞洲高息債券基金回報就超過亞洲股票市場收益,成為坊間零售基金中受投資者關注的高息產品之一,惟投資者需先了解風險,再進行適當配置。
香港投資基金公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香港市場的各資產類別總銷售額,股票佔三成,債券佔五成,而7月份股票佔比縮至28%,債券增至52%。債券產品中,環球債券與亞洲債券銷售額最多,風險較大的高收益債券亦錄得增長。今年首兩月,高收益債券因外圍環境因素,分別錄得2億和1億美元淨流出,隨後由3月到7月持續錄得淨流入,其中,7月單月錄得2.5億美元淨流入,當月總銷售額更超過今年首季3個月總和。
投資高風險債為主
根據投資者教育中心資料,「高收益債券基金」或「高息債券基金」,一般是透過投資高息債券或垃圾債券、不獲評級的債務證券、陷入財政困難公司所發行的證券或選擇違約的債務證券,一些高息債券基金可能投資於可轉換債券及結構產品。高息的同時,此類產品涉及更高的違約風險、流通風險及波動。另外,為了確保和維持高分派比率,高息債券基金可能從資本或總收益中分派部分股息,導致基金單位淨值減少。因此投資高息債券基金應從多方面衡量其風險與收益。
管理費與股票基金相近
信安發言人表示,因為現時息口低,派息產品、高息債券、高息股票都受到投資者歡迎。高收益債券作為風險較高的資產類別,近年回報表現良好,有高收益債券配置的基金組合回報往往更佳。但對於做退休準備的投資者而言,積金局有嚴格規管,非投資級別債券並不在強積金組合的投資範圍內,因此需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判斷是否投資此類基金。他續稱,因為高收益債券相對投資級別債券風險更高,因此基金管理費用與股票基金相近,但從過往幾年的紀錄看,高收益債券的波動低於股票。
未必適合退休人士
風險承受能力是投資決定中的重要因素,高收益同時意味高風險,尤其當投資組合內有債券出現違約,投資組合可能出現較大損失。康宏理財聯席董事張言銘建議控制配置比例,畢竟其波動較大,去年油價下跌就令美國高收益債券大跌,配置三成左右為宜,但主要還需因應投資者自身風險胃納作出調整。
張言銘又稱,就債券基金而言,同級別債券基金,以澳元與紐元結算的基金回報最高,但同時要承擔更多貨幣風險。因此,若持有上述貨幣可以考慮投資,但若需要兌換,需將貨幣風險納入考慮。
除考慮貨幣,不同市場的高收益債券風險和回報不同。根據晨星數據,今年以來高收益債券基金中,環球高收益債券(歐元對冲)及亞洲高收益債券表現最佳,分別已錄得12.5%及12.34%回報,無對冲的環球高收益債券錄得10.21%回報。
惠理料明年大中華區高息債息率跌
現時亞洲高收益債券回報超越亞洲股票,過去12個月,以摩根大通JACI非投資級別企業債總回報指數代表的亞洲高收益債券錄得13.7%回報,高於MSCI明晟亞洲日本除外指數的13.2%回報,以5年度回報計,兩者回報分別為54.6%及20.8%。惠理投資董事葉浩華預料,明年大中華區高收益債券息率將下跌,因為現時主要由中國房地產債主導,摩根大通中國高收益指數中58%為房地產債,隨着現時很多內房房企陸續將高息債贖回,倘明年有6厘至8厘回報已算很好。
姚丁鈺 明報記者
[姚丁鈺 退休綢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384&issue=20160930
鄧穎芝同新歡了解中
1 :
GS(14)@2016-10-15 12:12:21鄧穎芝(Vangie)六年後再推出新歌《BREAK IT!》,由製作到拍MV,以致宣傳都是自己一手包辦,Vangie表示共投資六位數:「我儲咗好耐,而家終於夠錢,總共做咗三首歌,《BREAK IT!》係唯一嘅快歌,搵咗徐浩幫我寫歌,Crystal(張紋嘉)同我填詞。」日前Vangie被雜誌拍在商場舌戰新男友:「嗰吓係蜻蜓點水箒,邊有啜爆喎。」她承認對方是新男友,不過因為是圈外人,所以不願透露詳情,只表示對方是健身教練:「了解中,都係識咗兩個幾月。」情路一直不太平坦的Vangie,指新男友對她好好:「佢知道我好欠缺安全感,所以會自動波滿足我嘅求知慾。」採訪、攝影:曹家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15/19801160
港年輕測量師 宜多了解內地
1 :
GS(14)@2016-10-27 05:36:44【明報專訊】凌嘉勤在研討會上被問及,本港年輕測量師如何把握內地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機會?他表示,在內地過去30多年城鎮化的過程中,取得的經濟及社會發展成就,在人類歷史上堪稱奇蹟,過程中內地城市規劃師及相關專業人士做出佳績:「雖然他們也會犯錯,有不少改善空間,但他們在大部分重要的事情上是做對了,否則內地城市不會像今日一樣井井有條,而是像某些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一樣貧民區林立。」
內地城市總會注視香港模式
雖然內地城市規劃做得不錯,惟凌嘉勤指出,本港的城市規劃有「緊密、高密度及交通方便(Compact、High Density 、Transit-oriented)等三大特色,例如由鐵路站步行500米內便覆蓋全港45%的住宅與77%的寫字樓及商場,90%的人口由其住宅步行400米即可抵達公園或公共空間,被公認為全球最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因此,從他與內地業界日常交流得知,他們普遍仍視本港的城市規劃為學習對象:「內地城市總會注視香港,並且希望複製香港的成功模式。」
凌嘉勤總結說,內地正在進行巨大的「城鎮化實驗」,他建議本港測量系的學生,除了多看報紙新聞外,更可親身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內地最新發展的實况,以及努力裝備自己以參與其中。
[名人樓市論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50&issue=20161027
劉鳴煒:願了解青年為何有港獨想法
1 :
GS(14)@2016-12-03 04:36:19【本報訊】教育大學全球城市圓桌會議昨日舉行,學聯前副秘書長岑敖暉及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分別獲邀出席作分享,二人不約而同談及港獨議題。岑敖暉否認港獨是偽命題,除非人大更改8.31決定及不再釋法;劉鳴煒指港獨是不可能,但不主張以強硬手段打壓港獨人士。
岑敖暉:有釋法 議題難消失
岑敖暉在會上否認港獨是偽命題,強調只要人大8.31決定及人大釋法存在,港獨議題都不會消失。被問到對特首梁振英連任的看法,他坦言感悲觀,但指即使換特首亦不會改善本港情況。對於近期宣誓風波,他指梁、游明顯挑戰中央底線,但因二人無足夠政治能量對抗中央,他相信未來或有更多位議員被剝奪議席。劉鳴煒亦獲邀出席,民主黨劉慧卿是座上客,她更舉手發問,指近年不少青年傾向港獨及武力對抗,源於不滿港府施政及中央干預,問劉身為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該如何向政府反映。劉鳴煒回應稱,對方高估青年事務委員會的地位,「而個委員會真係small potato(小人物),只不過喺雨傘運動之後,大家見到同青年有關嘅嘢就塞落嚟而到。」劉鳴煒亦承認曾有青年向他反映港獨、自決訴求,但他指有關訴求不會被中央接納,「港獨係不可能同有反效果」。不過,他強調自己不主張以強硬手段打壓港獨人士,「我情願去了解佢哋背後點解會有咁嘅諗法,單靠強硬手段係解決唔到問題。」■記者紀靜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203/19853651
報復鬧大加深了解「我們需要強力國防」中國禁韓適得其反 韓人反薩德變力撐
1 :
GS(14)@2017-04-04 08:55:51■中文老師李蘭姬和丈夫趙大熙對於南韓應否安裝薩德意見相反。陳善南攝
【中韓反目 《蘋果》直擊 三之二】「限韓令」適得其反!中國政府用經濟制裁報復南韓、中國人盲目服從及瘋狂反韓情緒,都令南韓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有點生氣。《蘋果》首爾走訪韓人怎看禁韓,發現不少南韓人因「中國反對」開始關注、甚至支持部署薩德。記者:楊倩、陳善南
首爾中文教師李蘭姬的培訓班有30個學生,最近有幾個告訴她,不想學漢語了。「我說要看未來吧!他們只是最近看新聞覺得不高興。」作為老師的李同樣有很多不理解:「我想問中國朋友,為甚麽國家不讓他們去旅行,他們這樣乖乖的聽話?一個國家對國民太詳細的干涉,這也是不對的吧?」
■南韓國內反薩德聲音也不小,但落後於支持一方。陳善南攝
「國家對國民太干涉不對」
李過往的學生三分之一在免稅店工作,中國客不來了,他們開始擔憂未來生計;另外三分之一學生會去中國留學,新聞上看見中國人的激烈反韓情緒,也令李擔心他們的安全。「現在可能是兩國建交後關係最差的時候。」李蘭姬1995至97年到南京師範大學進修中文,是韓中正式建交後最早一批往中國留學的南韓人,學成回韓後一直在中國貿易相關的公司工作,到7年前開了自己的中文培訓班,她見證了兩國交流日益頻繁。「可現在很多中國人討厭南韓,我覺得很遺憾。」李一向不關心國防,最近中國的報復措施,令她好奇並查找相關新聞和資料,更從反對部署薩德變為支持:「我是普通南韓人,以前反對薩德就是覺得沒經過民主過程決定,但現在看到中國這樣報復,才知道我們也需要有強力的國防。薩德不能取消。」李的丈夫趙大熙卻是堅定的「反薩德」者,趙說:「我支持和平的東北亞關係,問題需要通過談判去解決。」趙是社運紀錄片製作人,2005年曾隨韓農來港反世貿,自稱左翼「思想進步人士」。夫妻和而不同。趙也坦承,在薩德問題上,自己是小眾一方:「中國制裁反而讓南韓人覺得薩德是需要的,現在過半民眾支持設薩德。」趙認為南韓國內目前反中情緒尚算微小,不過他提醒,南韓人的民族主義會來得快且猛:「南韓人愛國心一向很強,一旦國家或民生發生問題,遊行說起就起。」
拒報復中國 指太孩子氣
李蘭姬最好的中國朋友現也定居南韓,兩人日前討論過中韓現在的情況,有點火花,李告訴《蘋果》:「她說:『姐姐這個問題很大,南韓為甚麼做薩德呀?!』我說問題不是中國說得那麽大。我告訴她中國也有跟薩德一樣的雷達,而且有四五個之多,幾年前已能看到南韓、日本地區整個情況。她說:『是嗎?我不知道呀!』她有點尷尬。」朋友在南韓住了15年,對薩德問題的反應卻和中國國內人一樣,李認為太感情用事:「他們主張:南韓為甚麼要看中國?我覺得沒有說服力。詳細看會發現中國也有很多國防設備,可他們不想考慮這些,他們考慮感情。但這不是感情問題,是國與國、外交問題。」不過,李蘭姬不會因此與中國朋友反面,也認為報復並不解決問題:「網上有人寫『我們也不要喝青島啤酒吧!』如果中國人報復韓國人,所以我也同樣對付的話,是孩子氣。我不願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4/19979392
庇護城市係咩?Q&A了解影響可以有幾大
1 :
GS(14)@2017-04-22 10:41:51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後,美國政府緊縮移民政策立場明顯;從限制穆斯林國家公民入境、建築美墨城牆、移民及海關執法局(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ICE)進入社區大舉拘捕人直、再到最近的提高H-1B工作簽證門檻,都讓很多擁有美國夢的移民心裏惴惴不安。很多引起關注的移民議題之中,庇護城市(Sancturary City)更是許多人在意的焦點。究竟它代表的是甚麼?《蘋果》透過Q&A的方式,帶大家一次過了解庇護城市的意義與影響。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
Q:到底甚麼是庇護城市?
A:庇護城市並沒有單一的解釋。蒙市市議員陳贊新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即使地方政府都宣稱自己成為「庇護城市」,他們也可能有不同的政策與作為。從目前的情況看來,與其從法律意義上來解讀「庇護城市」一詞,還不如把其視為一種人道象徵,更能夠確切地瞭解其含意。這樣的概念可以被套用在任何的行政體系之中;例如去年底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教授桑切斯(George Sanchez)發起的「避難校園」概念就極其類似,只是將城市的範圍所小至學校。USC學生莫莉就表示:「正式宣佈成為庇護都市或校園,可以喚醒民眾去正視非法移民的議題,並了解他們心中的恐懼」。
Q:以目前的氛圍來說,正式宣佈成為庇護城市將可能造成預算與政治上的問題,為何還是有人希望能夠這麼做?影響為何?
A:即使ICE日前發出聲明,表示遣返對象「以危害社會以及國家安全者為優先」,但是這個界定仍然顯得相對模糊。由於遣返非法移民可能造成很多家庭破碎、妻離子散,很多地方議會及政治人物可能因為人權考量,而向地方單位施壓,希望他們不要與ICE配合。因此,以目前的情勢來說,地方執法部門其實十分尷尬。一旦正式宣佈成為庇護城市,地方執法單位的尷尬立場將可大大獲得舒緩。然而由於各城市情況不同,地方政治人物也會有不同考量,影響的層面也各不相同。例如蒙市市議員陳贊新就說,這樣的決定會涉及許多預算議題,尤其蒙市一直以來都倚賴中央預算,對這樣的決定一定要從長計議。而聖蓋博谷(San Gabriel Valley)市議員廖欽和則認為,聖蓋博的政策向來對移民就採取包容政策,因此沒有必要正式標榜本身是「庇護都市」的事實。
Q:以非法移民議題而言,地方執法部門是否有義務與ICE配合?他們的做法又是如何?
A:以加州來說,地方警局多半不會主動與ICE聯絡。除了不會主動要求民眾出示移民文件,即使警察懷疑拘捕的疑犯是非法移民,他們也不會特意將疑犯留到ICE前來為止。其實ICE本身有所謂針對疑似非法移民的「拘留令」,可以要求地方執法單位將犯人關柙到他們前來拘提為止,但由於並未與ICE簽署協定,加州大部份都市都視這份拘留令為無效,只會遵循法院所發出的命令。目前全美共有16個州與ICE有簽署合作協議,但是加州不在此列。聖蓋博市市議員廖欽和就表示,該市的警方不會主動詢問嫌疑人的移民狀態,也不會要求出示移民文件。目前加州所有都市的執法單位中,只有奧蘭治縣縣警局(Orange County Sehriff’s Department)與ICE配合。
Q:部份人認為,除了ICE之外,其實各地執法單位也應有權圍捕非法移民。以目前政治氛圍來說,是否可能成為事實?
A:《蘋果》曾實際諮詢洛杉磯市、蒙特利公園市、以及聖蓋博市三地議員,得到的答案皆口徑一致:以大洛杉磯地區的執法單位來說,除非ICE與聯邦政府以及法院合作,直接下達配合命令,他們不會主動搜捕沒有證件的非法移民。以這些城市的執法體系來說,除非相關部門直接在目睹移民犯下了非法跨越邊境或是海關等現行罪行,否則是不會直接進行拘捕。那如果這些非法移民在境內犯下重罪呢?此時就是聯邦執法單位出面的時候了。通常這些聯邦執法單位會迅速掌握這些非法移民的行蹤與情資,並立即通知該地執法部門進行拘捕;然而會不會因此通知ICE來進行前返,則是由聯邦單位自行決定,並沒有固定方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1/1999709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