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護城市係咩?Q&A了解影響可以有幾大
1 :
GS(14)@2017-04-22 10:41:51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後,美國政府緊縮移民政策立場明顯;從限制穆斯林國家公民入境、建築美墨城牆、移民及海關執法局(U.S. Immigration and Customs Enforcement, ICE)進入社區大舉拘捕人直、再到最近的提高H-1B工作簽證門檻,都讓很多擁有美國夢的移民心裏惴惴不安。很多引起關注的移民議題之中,庇護城市(Sancturary City)更是許多人在意的焦點。究竟它代表的是甚麼?《蘋果》透過Q&A的方式,帶大家一次過了解庇護城市的意義與影響。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
Q:到底甚麼是庇護城市?
A:庇護城市並沒有單一的解釋。蒙市市議員陳贊新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即使地方政府都宣稱自己成為「庇護城市」,他們也可能有不同的政策與作為。從目前的情況看來,與其從法律意義上來解讀「庇護城市」一詞,還不如把其視為一種人道象徵,更能夠確切地瞭解其含意。這樣的概念可以被套用在任何的行政體系之中;例如去年底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教授桑切斯(George Sanchez)發起的「避難校園」概念就極其類似,只是將城市的範圍所小至學校。USC學生莫莉就表示:「正式宣佈成為庇護都市或校園,可以喚醒民眾去正視非法移民的議題,並了解他們心中的恐懼」。
Q:以目前的氛圍來說,正式宣佈成為庇護城市將可能造成預算與政治上的問題,為何還是有人希望能夠這麼做?影響為何?
A:即使ICE日前發出聲明,表示遣返對象「以危害社會以及國家安全者為優先」,但是這個界定仍然顯得相對模糊。由於遣返非法移民可能造成很多家庭破碎、妻離子散,很多地方議會及政治人物可能因為人權考量,而向地方單位施壓,希望他們不要與ICE配合。因此,以目前的情勢來說,地方執法部門其實十分尷尬。一旦正式宣佈成為庇護城市,地方執法單位的尷尬立場將可大大獲得舒緩。然而由於各城市情況不同,地方政治人物也會有不同考量,影響的層面也各不相同。例如蒙市市議員陳贊新就說,這樣的決定會涉及許多預算議題,尤其蒙市一直以來都倚賴中央預算,對這樣的決定一定要從長計議。而聖蓋博谷(San Gabriel Valley)市議員廖欽和則認為,聖蓋博的政策向來對移民就採取包容政策,因此沒有必要正式標榜本身是「庇護都市」的事實。
Q:以非法移民議題而言,地方執法部門是否有義務與ICE配合?他們的做法又是如何?
A:以加州來說,地方警局多半不會主動與ICE聯絡。除了不會主動要求民眾出示移民文件,即使警察懷疑拘捕的疑犯是非法移民,他們也不會特意將疑犯留到ICE前來為止。其實ICE本身有所謂針對疑似非法移民的「拘留令」,可以要求地方執法單位將犯人關柙到他們前來拘提為止,但由於並未與ICE簽署協定,加州大部份都市都視這份拘留令為無效,只會遵循法院所發出的命令。目前全美共有16個州與ICE有簽署合作協議,但是加州不在此列。聖蓋博市市議員廖欽和就表示,該市的警方不會主動詢問嫌疑人的移民狀態,也不會要求出示移民文件。目前加州所有都市的執法單位中,只有奧蘭治縣縣警局(Orange County Sehriff’s Department)與ICE配合。
Q:部份人認為,除了ICE之外,其實各地執法單位也應有權圍捕非法移民。以目前政治氛圍來說,是否可能成為事實?
A:《蘋果》曾實際諮詢洛杉磯市、蒙特利公園市、以及聖蓋博市三地議員,得到的答案皆口徑一致:以大洛杉磯地區的執法單位來說,除非ICE與聯邦政府以及法院合作,直接下達配合命令,他們不會主動搜捕沒有證件的非法移民。以這些城市的執法體系來說,除非相關部門直接在目睹移民犯下了非法跨越邊境或是海關等現行罪行,否則是不會直接進行拘捕。那如果這些非法移民在境內犯下重罪呢?此時就是聯邦執法單位出面的時候了。通常這些聯邦執法單位會迅速掌握這些非法移民的行蹤與情資,並立即通知該地執法部門進行拘捕;然而會不會因此通知ICE來進行前返,則是由聯邦單位自行決定,並沒有固定方針。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1/1999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