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萬慶良單項受賄高達5000萬 反省時仍用經典排比句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0962.html

萬慶良單項受賄高達5000萬 反省時仍用經典排比句

一財網 林小昭 2015-12-25 16:37:00

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受賄案25日早上在該院開庭審理。萬慶良被控受賄1億1125萬余元。

去年6月落馬的原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曾因為各種段子而廣受各界關註。

據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受賄案25日早上在該院開庭審理。萬慶良被控受賄1億1125萬余元。

萬慶良

萬慶良

受賄過億

南寧市人民檢察院指控:2000年~2014年,被告人萬慶良利用其擔任共青團廣東省委書記、廣東省揭陽市人民政府市長、中共揭陽市委書記、揭陽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中共廣州市委副書記、廣州市人民政府市長、中共廣州市委書記、廣東省委常委等職務上的便利以及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為深圳市安遠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族遠、廣東創鴻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黃鴻明等十五個單位和個人,在企業發展、項目開發、規劃調整、職務晉升等事宜上提供幫助,本人直接或通過其特定關系人林穎索取、非法收受上述人員給予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1125萬余元,應以受賄罪追究萬慶良的刑事責任。

法庭調查階段,法庭就以下具體事實進行了調查:被告人萬慶良被控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直接或通過其特定關系人林某非法索取、收受深圳安遠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陳某某人民幣5000萬元,廣東創鴻集團有限公司黃某某港元3790萬元、價值人民幣705萬元的翡翠飾品25件,深圳市寶鷹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古某某港元570萬元,宜華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劉某某人民幣70萬元、美元33萬元,鄭某某港元220萬元、人民幣50萬元,廣東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馬某某港元200萬元、人民幣60萬元,歐派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姚某某港元190萬元、人民幣10萬元的購物卡,廣東省運通塑料(集團)公司莊某某人民幣150萬元。

被告人萬慶良被控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廣東巨輪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吳某某人民幣50萬元、港元50萬元、歐元5萬元,廣東廣潤集團有限公司李某某美元20萬元,中萃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林某某人民幣60萬元、港元30萬元,廣州市嘉裕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李某某人民幣90萬元,莊某某港元60萬元,廣州君益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黃某某港元30萬元,揭陽市宏和貿易有限公司吳某某港元20萬元。

單項受賄達5000萬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行賄人的名單發現,絕大多數行賄人來自萬慶良曾主政過的揭陽,以及揭陽所在的大潮汕地區。其中,深圳安遠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族遠、廣東創鴻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黃鴻明兩人合計行賄財務折合人民幣高達9495萬元,占據了受賄總額的85%。

早在去年6月萬慶良落馬的當晚,部分揭陽市領導就開始議論,萬或事涉“30億工程”腐敗。該工程名為揭陽市區城市設防綜合工程及配套市政設施建設工程,因引資30億元而得名,涵蓋防洪堤圍、市政道路、景觀等系列106個項目。當時,該工程還被廣東省水利廳宣傳為“廣東省治水歷史上引資規模最大的嘗試”。

該工程投資方為深圳市安遠投資集團公司,1993年成立,註冊資本2億元,以高速公路投資、高新技術為主的制藥和醫療器械生產、水電開發和礦山開發、旅遊為四大支柱產業。投資地域涵蓋雲南昆明、江蘇南京、江西贛州,廣東深圳、揭陽、惠州等地。集團董事長為陳族遠,1962年出生於廣東省揭西縣。

另一名巨額行賄者是創鴻老板黃鴻明是與揭陽鄰近的汕頭市潮陽人。發跡於揭陽的創鴻集團在萬慶良主政期間拿下了諸多核心地塊,一路從揭陽拓土至廣州。

2012年12月,萬慶良在揭陽的繼任者陳弘平因涉嫌嚴重違紀被查。將近一年後,黃鴻明因涉嫌巨額賄賂陳弘平被刑拘。隨後他與萬慶良的私交之源也浮出水面,兩人同為華南理工大學第三屆EMBA班同學。

公開報道顯示,萬慶良對“老同學”多有關照。2010年12月10日,創鴻與揭陽市政府合作建設的中國玉都廣場揭幕,已調任廣州市長的萬慶良還專門發去賀信。幾乎與萬慶良調任廣州市長同時,創鴻將總部移至廣州,頻繁拿地。

2010年9月,創鴻分別以1.57億元、2.06億元拍得廣州市南沙區兩個地塊。有媒體對比了廣州市國土局的土地出讓文件及創鴻集團官網信息,發現兩個地塊都增加了近一個點的容積率,理論上可為創鴻多賺6.12億元利潤。

今年4月,揭陽市委原書記陳弘平案在佛山開庭審理,公訴機關指控陳弘平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人民幣1.253億元、港幣1720萬元(共約1.39億元人民幣)為他人謀取利益。其中多次收受創鴻集團董事長黃鴻明給予的錢款,共計人民幣9500萬元、港幣150萬元。

陳弘平在庭審結束前再三乞求法院放過那些給他行賄的企業,他特別提到了黃鴻明,希望法院能夠放過羈押在廣西的黃鴻明,他自己收取黃鴻明等人的錢財罪有應得,他自己的罪自己消掉。

而黃鴻明這位揭陽地產霸主光是給萬慶良和陳弘平兩人的財物就超過了1.4億。

反省時仍用經典排比句

關於萬慶良,坊間流傳各種各樣的“段子”,其中流傳最廣的還是“600帝”。2011年初,萬慶良在省黨代會後主動找到媒體談“房價飆升廣州市民幸福嗎”,說年輕人要轉變觀念,從有住房變成有房住,不應該一味要買房,租房也可以,又說自己“工作了20多年,還沒有買房”,“還住在政府宿舍,珠江帝景130多平方米,每月繳租600元,政府補貼一些。”

此言一出,輿論嘩然。珠江帝景是廣州有名的臨江豪宅小區,130平方米的房子市場租賃價格最少在每月4000元以上。萬慶良“600元租住珠江帝景130平方米房子”的言論成為一時笑談。

25日,受賄高達1億1125萬余元的數據一公布,有網友驚呼:原來“600帝”是億萬富豪啊。

有意思的是,萬慶良酷愛詩詞,說話喜歡引用詩詞或是使用排比句,他的這一習慣逐漸廣為人知,即使已經身陷囹圄,這一愛好仍沒有多大改變。在最後陳述階段,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和罪名沒有異議的萬慶良再次使用了他最擅長的排比句式。

萬慶良說,他之所以從一名黨的高級幹部淪為違法犯罪分子,最根本的原因是嚴重缺乏政治定力、嚴重缺乏宗旨定力、嚴重缺乏理論定力、嚴重缺乏法紀定力。對自己犯下嚴重的受賄罪行,表示萬分悔恨,深感對不起黨,對不起人民,對不起家人。懇求法庭能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734

新三板掛牌企業突破5000家 明年看點更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30401.html

新三板掛牌企業突破5000家 明年看點更多

一財網 周宏達 2015-12-24 17:44:00

新三板掛牌家數突破5000家,今天新增掛牌家數超過A股上市公司總和,通過新三板,數千家中小微企業獲得直接和間接融資總額接近2000億元。

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今天將突破5000家將無懸念,僅今年掛牌的數量就已經超過了A股上市公司總和。通過新三板,數千家中小微企業獲得直接和間接融資總額接近2000億元。

從做市制度推出到分層方案落地,新三板自2013年底擴容到全國以來取得了飛躍發展。憑借包容性和市場化基因,新三板為中小微企業和初創公司提供了資本運作的平臺,也在中國金融市場化改革中發揮了試驗田的作用。

不過,也正因為過分的期待給新三板帶來了成長的煩惱。在經歷今年上半年的暴漲和暴跌後,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回到低迷狀態,呈現出一級市場熱、二級市場冷的景象。隨著掛牌企業數量越來越龐大,新三板看上去似乎只是一個投資未上市企業的股權投資場所。

今年11月20日,證監會出臺意見首次提出新三板是獨立的市場,不是轉板上市的過渡安排,但現階段既不降低投資者門檻、也不實行競價交易。明年新三板融資熱能否持續、二級市場靜悄悄能否改觀、掛牌企業會不會無限地增長下去,都值得市場關註。

資本市場的後起之秀

截至周四收盤,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已經達到4987家,按照每日20-40家掛牌速度,今天突破5000家毫無懸念。目前還有1500多企業在審,每月還有700家企業申請掛牌。市場預計,新三板掛牌企業將在明年底達到一萬家。

新三板融資額已經不容小覷,據股轉公司統計,截至本周二,今年以來新三板一共有1811家公司發行了股票2455次,累計募集資金1173億元,是去年的9倍,與IPO募資額相當,相當於今年A股市場總募集資金的十分之一。

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認為,新三板市場發展有利於企業部門去杠桿,同時也為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容納試錯、鼓勵創新的金融制度。他在社科院新三板投資峰會上表示,中國非金融企業部門的負債率上升到了較為危險的程度,發展包括新三板在內的資本市場是降低杠桿的主要途徑。

李楊表示,“當對一些獨特的決策和一些新技術必須做出評估時,新三板有非常大的優越性。A股的條框限制容易把上市公司變成面目相同的企業,新三板允許各種面貌出現,展示自己,如果做的好就留下來,如果做大對國民經濟貢獻也很大。”

由於不設置財務指標門檻、審查進度公開高效,新三板吸引了各種業態包括尚未盈利的新興產業,行業覆蓋面超過創業板。據股轉公司統計,掛牌公司中,中小微企業總體占比高達95%,民營企業占比96%,高新技術企業占比65%,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24%。

雖然沒有盈利門檻,但今年半年報統計顯示,八成掛牌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平均增長接近90%,超過創業板平均增長24%的水平。

剛剛掛牌的“足浴盆第一股”上海泰昌(834224.OC)的董事長王昌華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上新三板會促使企業的管理走上更加正規化。其次,新三板給企業開辟融資渠道,走上資本市場。我們儲備了很多技術、渠道和品牌,需要借助資本市場做強做大。”

新三板還是最為活躍的重組並購市場,由於掛牌企業都經過了券商梳理和規範,有一定信息披露,並且擁有眾多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因此新三板成為了上市公司首選的並購標的池。今年以來,湘財證券、新冠億碳、金豪制藥等多家新三板公司先後被上市公司收購。

掛牌公司也不甘於只做獵物,今年有多家掛牌企業逆襲收購上市公司股權。九鼎集團借殼中江地產(600053.SH),中科招商(832168.OC)、矽谷天堂(833044.OC)舉牌多家上市公司。百合網(834214.OC)預告通過定增融資100%並購競爭對手世紀佳緣(NASDAQ:DATE)。

據股轉公司統計,今年共有8家掛牌公司披露了92次的收購報告書,合計交易金額51億元,83家掛牌公司披露了84次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合計金額是269億元。明年新三板上的並購重組活動有望更加活躍。

超一半股票無人問津

流動性是衡量一個資本市場功能的重要指標,但這卻是新三板目前最大的軟肋。今年4月7日,新三板創下日均成交52億元的歷史高點,但由於監管收緊、利好政策推遲和主板市場劇烈波動等原因,新三板交易一度降至冰點,市場換手率只有20%。

隨著分層預期落定,新三板市場流動性有所改善,但日均交易額仍然在10億元左右徘徊。有超過一半的掛牌企業自登陸新三板以來尚未出現一筆成交,雖有一個股票代碼,但是在二級市場無人問津,不能形成價格。

為了提高流動性,去年8月,新三板開始引入做市商制度,寄望做市商報價能增強市場流動性和發現企業價值,也避免在協議交易下的暴漲暴跌。目前,做市轉讓已經成為新三板主流的交易方式。雖然做市企業只有一千家,但是占據了58%的成交金額和85%的成交筆數。

太平洋證券副總裁、企巢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認為,主板市場公司估值機制是根據信息披露直接定價,適用於傳統企業。而新三板高科技企業估值較難,前途難料,所以需要做市商這樣的專業機構來分析公司的價值和進行雙向報價。

不過,但隨著做市企業數量迅速增長,交投並沒有更加活躍,一些企業認為做市商沒有盡到維護股價的義務。實際上,很多做市商還是以自營的方式來運作,從企業低價取得庫存股後在市場上以更高的價格轉手。

目前,新三板上只有84家做市商。據萬德資訊統計,做市商一共能動員的資金只有大約100億元,對單個企業的投入往往只有數百萬元,做市商庫存股平均僅占企業總股本的1.3%。與此同時,做市商卻需要承擔總市值超過7000億元的1000多家企業提供報價和流動性。

申萬宏源證券做市交易總部總經理助理胡道紅認為,交易對手嚴重不足是交投冷淡的重要原因。他說,“做市商可以做的是不斷縮小買賣價差,希望能夠把人影調出來,但很多做市的股票還是沒有成交量,即使我們把買賣價差縮小到一分錢也沒有人參與。”

新三板對個人投資者設有500萬元金融資產的門檻,目前,新三板上合格投資者只有21萬戶,相當於A股一個星期的新開戶量。這21萬戶中還包括大約9萬只能買賣自家公司股票的公司股東和員工。而另外2萬戶機構投資者也沒有為市場成交做出多余的貢獻,只占成交量的10%。

多位市場人士認為,僅僅依靠做市交易不足以提升新三板成交量,還需要分層制度、轉板試點和投資者門檻降低等政策配合落地,發揮協同效應。

明年新三板看點多

如果二級市場長期冷清,勢必將傳導到一級定增市場,最終不利於企業融資,令新三板背離服務中小微企業和初創公司的初衷。

11月20日,證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若幹意見》,意見要求實施新三板市場分層,引入公募基金。但同時也指出,為防控風險,現階段暫時不降低投資者準入條件,不實行連續競價交易。

這樣,提升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只能依靠市場分層和發展機構投資者隊伍上。11月24日,股轉公司公布分層方案,將市場分為基礎層和創新層,業績表現優異、或者成長性好、或者流動性好的股票將被分入創新層,其中較容易達到的是第三條,6家做市商、6億元市值的流動性條件。根據方案,分層將會在明年5月正式實施。

股轉公司副總經理隋強認為,通過設置指標讓市場認可的公司進入創新層,提供差異化制度安排,客觀上會讓投資人把資源聚焦在頂層公司。但分層主要目的在於改善信息收集條件,頂層企業也有更高的信息披露義務。

據多方統計,目前能夠分入創新層的企業大約占掛牌企業總量的10%。雖然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和信批義務,記者了解到,多數企業都希望能夠進入創新層。進入創新層不僅意味著受到更多關註,未來創新層中如果孵化出更高層次,也將能優先體驗競價交易、轉板試點等制度。

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負責人諸海濱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明年新三板的整個流動性要比今年好。”他認為,一方面由於創新層對企業流動性有要求,未來希望進入上層的企業會主動和做市商、投資人一起提高換手率。另一方面,封閉式公募基金入場也會活躍市場,公募基金期限較長,能夠反映出企業的長期價值。

未來,新三板還有多項政策值得期待。在融資上,新三板將放開掛牌即定增時新增股東35人的限制,可以采取路演、詢價、網上發行等方式向合格投資人發行股票,相當於小型IPO。另外,掛牌企業很快將能夠發行非公開債券,高層企業還有望公開發行債券。

在交易方面,雖然競價交易的紅利暫未開放,但股轉公司表示,將完善現有交易制度,包括建立價格穩定機制和盤後大宗交易制度。不過,改善流動性最終要靠增量資金入場,有望最先進入的將是公募基金。另外,有多位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明年將會加大做市投入的人力、財力。

無論如何,新三板真正成為全國性證券市場只有兩年歷史,各項制度紅利釋放還需要一個過程。程曉明認為,新三板將會成為中國最大的證券市場。新三板的總市值有望在10年內超過深交所和上交所。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8757

輕松家電獲得5000萬註資,曾誌偉入股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3/153764.shtml

導讀 : 香港巨星曾誌偉先生以自然人身份投資,並將在未來三年免費擔任輕松家電代言人,輕松家電將會擇日公示曾誌偉的投資證明。

i黑馬 1月13日消息,家電後市場服務商輕松家電宣布獲得5000萬A+輪融資,領投方為雷雨資本,恒泰資本、曾誌偉跟投。這是輕松家電半年內獲得的第二輪融資。

創始人李偉表示,此輪融資融資將助力輕松家電打造輕松戰略2.0版本,推動輕松家電商業模式再次升級,純自營的重模式及到家服務成為輕松家電“入戶渠道”,輕松家電將借此渠道,從服務+體驗入手推動傳統電商銷售模式升級。

香港巨星曾誌偉先生以自然人身份投資,並將在未來三年免費擔任輕松家電代言人,輕松家電將會擇日公示曾誌偉的投資證明。

輕松家電創始人&CEO李偉還透露,輕松家電將會在2016年年中登陸新三板,目前券商和機構已經進場。 

據了解,輕松家電成立於2013年底,是一家家電上門維修的O2O平臺,通過家電保養、維修、回收、以舊換新等服務,打造家電服務閉環,通過互聯網的手段提升家電服務產業鏈整體的運營效率。

根據輕松家電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5年,輕松家電已經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一線城市,總用戶超過65萬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13

70後創業老兵闖入互聯網家裝,拿下大佬5000萬投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14/153780.shtml

導讀 : 互聯網家裝行業的市場空間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過去大家一直在用草根和個性化的方式做,相對零散,艾佳生活希望把家裝相關方都整合起來,用生態的邏輯和工業化、規模化的方式做大。

i黑馬 王亞奇1月14日報道

481675196350472028

艾佳生活創始人、黑馬營四期學員潘定國

剛剛過去的2015年對房地產和家具行業來說都是糟糕的一年,但我們也必須承認,由於互聯網巨頭、傳統家裝公司及眾多創業者的“攪局”,互聯網家裝行業在過去一年的市場關註度卻空前提高。

前有齊家網、搜房網等傳統家裝公司積極入局,教育市場,後有愛空間、蘑菇裝修等創業企業接連融資比拼價格,不過熱鬧的互聯網家裝市場似乎總給人“大行業、小企業”的印象。

“互聯網家裝行業的市場空間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過去大家一直在用草根和個性化的方式做,相對零散,艾佳生活希望把家裝相關方都整合起來,用生態的邏輯和工業化、規模化的方式做大。”艾佳生活創始人、黑馬營四期學員潘定國對i黑馬表示。

地產大佬投資5000萬

艾佳生活並不是潘定國第一次接觸房地產,早在2004年,想要改變生活的潘定國選的第一條創業道路就是做房地產的ERP軟件(公司名稱:江蘇明源)。這次創業一做就是十多年。潘定國透露現在這家公司仍有100多人的團隊和每年幾千萬的利潤。

不過,2013年底的一次美國之行徹底改變了潘定國此後的工作重心。潘定國回憶,作為黑馬營四期的班長,一直被班上諸如魔漫相機、豆果美食這些“天派”(互聯網公司,對應的是做傳統生意的“地派)熏陶。但是直到在美國的那段時間,才真切的感受到了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在他看來,一些傳統行業別人已經做了幾十年很難超越了,但在移動互聯網這件事上,全世界的年輕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線。

美國一回來,70後的潘定國就帶著一幫90後創建了五格貨棧,借著粉絲經濟賣車厘子,後來又相繼投資了十多家互聯網公司。

家裝項目“艾佳生活”真正上線是在2015年初。由於十多年的房產軟件經驗,潘定國很了解地產行業的痛點,比如買完新房後一兩年房子才能交付到用戶手上,但是用戶拿到手上卻沒法居住,還要再去了解建材、了解裝修、選家居,一通折騰下來效率低浪費時間不說,也不夠專業。

一次跟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和中城聯盟現任輪值主席陳俊兩個地產大佬的對談中,潘定國聊起了這個事,兩人都勸他跟移動互聯網結合再殺回房地產,並且作為天使投資給了潘定國5000萬人民幣。

有錢,有經驗,有人脈,加上房地產的資源和大佬的背書,潘定國覺得這個事能幹。

2014年12月,聚焦於樓盤構建F2C生態平臺的艾佳生活正式上線。潘定國透露,與市面上通過市場獲得用戶的家裝O2O不同,艾佳生活直接與開發商合作,在樓盤里獲取用戶,通過給樓盤提供1:1實景樣板房吸引用戶後,最終提供全屋的解決方案服務。

按結果付費

“硬裝方面我們跟金螳螂在合作,軟裝則是把中間代理商環節去掉,跟羅萊家紡以及眾多家具廠商達成合作。相當於搭建一個平臺做眾籌,最終按結果付費。”潘定國說到。

但作為居間撮合平臺,艾佳生活的難點不僅在於門檻不夠高,房產開發商資源整合難度大,如何避免觸動家居代理商利益,獲得家居生產商信任,同時把價格拉到最低等都要打一個問號。

潘定國對這一說法不以為意,他解釋,房產公司以前需要自己花錢做樣板房,一個樓盤就需要一兩百萬,並且這些精心定制的樣板房並不是真實的,交房之後用戶拿到的不可能跟當初看到的樣板房一樣。現在由艾佳生活幫房產公司做樣板房,一棟樓盤房產公司就能節省幾百萬,同時艾佳生活提供的樣板房是1:1實景的,用戶看到的就是房子交付時的樣子,對開發商賣樓作用明顯。據了解,目前艾佳生活已經與萬科、建業、泰達、金地、中南、正榮等在內的20多佳品牌房企展開了合作。

對於家居、電器的廠商,艾佳生活的合作邏輯是不收廣告費也不收進場費,只需要這些廠商把家居擺一件到樣板房。潘定國給我們算了這樣一筆賬,一個樓盤如果有1000家住戶,按房產公司成交比例百分之十算,則意味著要1萬組家庭來看樓盤才能把整個樓盤賣完。這麽多家庭看房自然會形成場景代入,這1萬組家庭中剩下的9千組家庭沒有在這個樓盤買房,也會去別的樓盤買,他們看到樣板房的家居品牌、電器品牌就會形成強烈的代入感,很容易變成這些品牌的潛在用戶。

對於艾佳生活來說好處是,地產開發商的售房人員會銷售房子的軟硬裝獲取提成,艾佳生活沒有場租費,不需要銷售人員,也不需要打廣告費,通過房產開發商的廣告就能免費獲得流量。

“我們把房地產場景價值最大化了,以前這個場景僅僅只做展示,現在既做展示也做交易,和專車得邏輯一樣,以前私家車只是自家用,現在不僅能共享還可以做點小生意。”潘定國表示。

不過,潘定國並不否認家裝市場在運營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難點,包括房地產公司和家裝公司近年來也在積極轉型和嘗試。但在潘定國看來,房產公司的主業始終是賣房子,房子沒賣好的情況下不會有心思考慮做增值服務。而在合作一開始,潘定國也跟房產開發商講得很清楚,就是來合作的,未來如果房產公司願意做家裝,艾佳生活可以把平臺開放給房產公司,最終按比例分成。

“艾佳生活重點追求的是流量,房地產商該掙錢你掙錢。”潘定國灑脫地表示。

低頻是不是致命傷?

毫無疑問,家裝是一次性交易,一套房子裝修完可能直到房屋使用權結束也不會翻新一次,怎麽把如此低頻的一件事做成做大呢?

潘定國認為,從投資人的角度來看,家裝市場的確在用戶獲取成本、消費頻率等方面存在疑慮,但是互聯網家裝最大的優勢是可以收集到用戶數據。

“家裝市場的量是足夠大的,痛點也足夠明顯,應該像阿里、騰訊、360一樣先把第一個階段的事做好,當有了規模之後,再在短線低頻的消費中植入長線粘性的消費就簡單得多。”潘定國稱。

融資方面,艾佳生活成立之初即獲得建業集團董事長胡葆森和中城聯盟現任輪值主席陳俊5000萬天使投資,新一輪融資將在春節後公布。

對於盈利和成交量潘定國並沒有透露,不過在預期收入上他則頗為自信的表示,2016年要做到流水10個億,2017年做到100個億。在他看來,之所以現在數字不夠漂亮是因為,艾佳生活剛剛步入正軌,大規模盈利還需要時間;二是硬裝軟裝存在市場差價,毛率凈率都是看放寬收緊的尺度,艾佳生活完全可以做成盈利的,但收取市場差價不是艾佳生活的本質目的。

“同一樓盤的戶型都一樣,用戶需求存在共性,因此批量交付本身成本就會降低;第二,艾佳生活沒有房租費、銷售人員成本、運營成本,自然可以出讓價格;第三作為電商平臺公司,規模和流量才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僅僅靠差價去賺錢。”潘定國稱。

在房地產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多年,潘定國想要結合移動互聯網改造傳統行業的決心是毋庸置疑的,在他的認知里這個行業有太多需要改造的地方,如何提供更極致的服務艾佳生活也一直在路上。

但是擺在面前的問題是,一二線城市消費者有太多的可選擇空間,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則有大把的時間折騰。因此,對於艾佳生活而言,如何教育好市場,把品牌口碑傳遞出去更為任重道遠。

黑馬檔案:

公司名稱:艾佳生活

創始人:潘定國

所屬行業:互聯網家裝

融資進度:天使輪5000萬人民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130

玉米調減5000萬種植面積 對種業和農資行業影響有限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6219.html

玉米調減5000萬種植面積 對種業和農資行業影響有限

一財網 邵海鵬 實習生 唐樂融 2016-01-31 14:37:00

2016年玉米面積減少1000萬畝,按照一畝地需要4斤種子計算,1000萬畝相當於4000萬斤玉米種子(即2萬噸),而我國一年玉米種用量約在110萬噸左右,僅占1.8%。

在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二連增”的背景下,中國農業供給側出現結構性矛盾,糧食高產量、高價格、高庫存的“三高”特征日益凸顯。為破解這一難題,日前公布的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要適當調減非優勢區玉米種植。

去年12月,在全國種植業結構調整工作會上,政府決定重點調減“鐮刀彎”地區的玉米種植面積。到2020年,調減5000萬畝,其中2016年力爭調減1000萬畝。

“鐮刀彎”地區包括東北冷涼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北風沙幹旱區及西南石漠化區,這三個地方在我國地形版圖中呈現由東北向華北-西南-西北鐮刀彎狀分布,因而得名。據統計,過去11年全國玉米種植面積增加了1.95億畝,其中“鐮刀彎”區域就占了四成,且“鐮刀彎”區域的常年玉米種植面積占全國的1/3左右。

對於調整全國的種植業結構,日前,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墾豐種業”)負責人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對此表示了肯定態度,尤其贊成國家啟動實施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只是這一問題相對比較複雜,他建議應更廣泛的征求各方意見,尤其是農業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意見。

墾豐種業於2015年1月27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成功掛牌,正式登陸國內資本市場。墾豐種業是黑龍江農墾集團的下屬公司,其從德國KWS(科沃施)公司引進的玉米德美亞系列品種,因為適合在東北地區種植而銷售火爆。據報道,2015年年初,黑龍江黑河部分地區,德美亞1號的售價由675元/袋上漲到1250元/袋。據其官網,2015年度,公司營業總收入19.9億,同比增長8.39%,營業利潤近4.5億,同比增長27.16%。

早熟品種推廣和積溫帶北移致產量增加

基於玉米出現階段性供大於求的事實,以及“鐮刀彎”地區是典型的旱作農業區和畜牧業發展優勢區,生態環境脆弱,玉米產量低而不穩,國家重點在“鐮刀彎”地區進行玉米結構調整、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馬鈴薯主食開發等工作,調減出的耕地將根據市場需求和農牧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地發展青貯玉米、飼草、雜糧雜豆等作物。因此,從地域上來看,黑龍江受到的影響尤大。

連續多年以來,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受玉米臨儲收購政策影響,種植玉米的比較效益明顯,玉米的播種面積不斷增加,糧食產量也隨之上升。黑龍江省之所以能夠在2011年一躍超過河南成為全國第一糧食生產大省,其中原因之一就在於棄種低產的大豆,改為玉米和水稻等高產作物。

當然,改種能夠成功,推廣早熟、中早熟品種功不可沒。中國工程院院士、玉米遺傳育種專家戴景瑞稱,在引進早熟品種之前,受自然條件限制,黑龍江第三、四積溫帶一般不能種植玉米。德美亞品種來自德國KWS公司(科沃施),因為德國緯度也比較高,所以研發玉米品種特別適合在我國同樣高緯度地區的黑龍江種植。隨著德美亞系列早熟品種的推廣,玉米種植區域逐漸向北挺進,種植面積由此增加近2000萬畝,僅此就增產近1000萬噸。

這其中的重要原因也要歸功於氣候變化。吉林省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韓福春曾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這幾年糧食產量增加,跟積溫帶北移和東北處於豐水期有關。“農業還是看天吃飯。”

數據顯示,最近50年間,東北地區平均每10年溫度上升0.38℃。晚熟玉米種植北界已由上世紀60年代的遼寧向北推移到目前的黑龍江西南部,而且近50年來東北地區初霜凍總體呈偏晚趨勢,這就使得玉米可生產期延長。

上述墾豐種業負責人表示,德美亞系列品種去年銷售很好,供不應求。今年德美亞系列品種的銷售不但不會受到調減政策的影響,還會促進種植面積擴大、銷量增加。原因在於,調結構包括調減鐮刀灣地區面積的主要目的是鼓勵適區種植、直收籽粒幹糧,所以這個調整有利於德美亞等適合全程機械化的早熟品種種植區域南移,有利於提高黑龍江省中晚熟地區的機械化水平,提升糧食品質,增加種植戶收益。

對於2016年“力爭調減1000萬畝以上”的玉米調減任務,這位負責人稱,要註意三點。

一是國家調結構應該更多使用市場手段來引導而不是要求以任務形式落實,畢竟我國土地是集體所有,土地制度是承包到戶,種植戶有種植自主權。

二是關於替代作物。“根據市場需求和農牧發展需要,因地制宜地發展青貯玉米、飼草、雜糧雜豆等作物”思路是對的,但同樣面臨著產業接續問題,如產品種出來,沒有深加工對接,將會造成新的積壓及更大損失。從目前情況看,如果調減的1000萬畝耕地全部種植以上作物,當前的產業承接能力不足,還需多產業協同,共同努力。

三是關於推進馬鈴薯主食開發。短期內就把馬鈴薯轉為主糧並讓消費者來接受,這一願望與當前國情不符。因為馬鈴薯傳入中國幾百年以來都是作為蔬菜等非主糧食用的,想要跟西方一樣將馬鈴薯當主糧並不是短期內就能夠做到的,難的是國人的飲食習慣和風俗的改變。

500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調減對種業、對產量影響有限

由於2015年玉米臨儲收購價格下調,再加上調減玉米種植面積,這勢必會影響到玉米種業市場和農資市場。不過,不論是行業分析師還是種業公司,均認為對行業的影響有限,有待觀察。

上海匯易咨詢股份有限公司玉米主任分析師張嫣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鑒於目前政府尚未出臺明確的政策,其執行力度有待觀察,短期對國內外種業和農資市場影響有限。2016年玉米面積減少1000萬畝,按照一畝地需要4斤種子計算,1000萬畝相當於4000萬斤玉米種子(即2萬噸),而我國一年玉米種用量約在110萬噸左右,僅占1.8%。當然從定性角度來看,玉米種子以及相關農資用量下降是一定的。

而在“十二連增”以後,調減對增產貢獻最大的玉米品種種植面積,對總產量的影響亦有限。張嫣認為,按照玉米畝產600公斤,2016年玉米面積減少1000萬畝,相當於玉米減產600萬噸,到2020年一年減產3000萬噸,這占每年國內玉米總產量的比例不足14%。

更為重要的是,在玉米階段性過剩的背景下調減,也是為了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和修複生態。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加強農業資源保護和高效利用,從根本上改變開發強度過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狀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部長葉興慶對本報記者表示,多年來的連增是以透支農業生產能力為代價的,采取調減、輪作、休耕、退耕還林還草還濕、替代種植等多種方式,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糧食的一些產量,但采取這些舉措是為了逐漸讓農業邊際產能退出,做到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最終也是為了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編輯:姚君青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12

中航工業子公司遭遇網絡詐騙 涉案金額約5000萬歐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2-04/982957.html

據奧地利新聞社近日報道,被中航工業集團收購的奧地利未來先進複合材料股份公司(FACC)最近遭受大筆資金網絡詐騙,涉案金額約5000萬歐元。

____.thumb_head

(原標題:在奧中資企業遭大筆資金網絡詐騙 涉案金額約5000萬歐元)

據奧地利新聞社近日報道,被中航工業集團收購的奧地利未來先進複合材料股份公司(FACC)最近遭受大筆資金網絡詐騙,涉案金額約5000萬歐元。

報道稱,FACC一筆約5000萬歐元的資金最近遭遇網絡詐騙,被匯入數個海外賬戶。該公司董事會認為,此次事件已經嚴重影響公司形象和運行,要求財務部門的主管辭職。據悉,該財務主管是一名德籍華人。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此案成為奧地利目前為止涉案金額最大的網絡詐騙案件。FACC公司一年的利潤約4200萬歐元。

目前,FACC董事會仍在就此案件出現的根源問題是否是制度漏洞進行排查,但未對此案件發表公開聲明。據記者了解,奧地利政府已開始相關調查,但由於案情複雜,並未向公眾提供太多信息。

FACC成立於1989年,位於奧地利上奧州,主要為空客、波音等世界民用航空客戶生產複合材料結構件和內飾件等,屬於高新科技企業。2009年,中航工業收購該公司逾90%的股權。此後,FACC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實現扭虧為盈,為當地創造上千個就業崗位。由於業績進步明顯,奧地利聯邦政府、上奧州政府均曾向該企業的中國籍高管頒發勛章。

  • 環球時報
  • 張喜威
  • 馮雲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891

雷柏科技斥5000萬元設立機器人智能裝備子公司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2357.html

雷柏科技斥5000萬元設立機器人智能裝備子公司

一財網 王珍 2016-02-22 15:34:00

2月22日,雷柏科技公告透露,擬以自有資金出資50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深圳雷柏機器人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這是雷柏科技加快從電腦外設產業向機器人產業拓展、轉型的舉措之一。

雷柏科技(002577.SZ)今天(2月22日)公告透露,擬以自有資金出資50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深圳雷柏機器人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這是雷柏科技加快從電腦外設產業向機器人產業拓展、轉型的舉措之一。

新設立的子公司的經營範圍包括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機器人系統和計算機軟硬件及外圍設備、機械電子設備、自動化系統與生產線開發等。

雷柏科技加快從電腦外設產業向機器人產業拓展及轉型(網絡資料圖)

作為工信部確認的首批國家智能制造示範點,雷柏科技牽頭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面向電子產品行業快速精密自動化裝配生產線”,並與行業內優勢企業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預測,目前中國是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增速最快的國家,2014年起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需求市場。截至今天,雷柏機器人業務所服務客戶超過40個,覆蓋超過20個行業,接獲最大的單一訂單金額超過6000萬元,具備了做大做強的基礎。

這次投資是雷柏建立專門整合機器人上下遊業務平臺的舉措,將有利於擴大雷柏機器人業務整合能力和市場拓展能力,提高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輸出水平,也有助於機器人業務人才團隊的建設。

設立機器人子公司,對推動雷柏的機器人業務有積極作用,但短期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影響較小。

創立於2003年的雷柏科技,主要經營鍵盤、鼠標等電腦外圍設備,近年積極引入機器人等設備推動自動化生產,並將業務向機器人領域拓展。據之前的業績預告,雷柏科技2016年第一季業績將扭虧為盈,凈利潤預計在800萬元-1200萬元之間,而其上年同期虧損475.86萬元。

雷柏科技表示,今年一季度扭虧的原因,一是外設業務重心轉向競技類產品,外設業務實現扭虧;二是公司新興的無人機與機器人業務,開始進入蓬勃發展期,成為新業務增長點。

今年1月,雷柏科技控股子公司深圳零度智能飛行器有限公司,還與騰訊達成合作協議,合作發展“騰訊零度無人機”項目;當月,雷柏科技還宣布,擬使用不超過1.5億元,發起設立產業並購基金,加快在智能制造、無人機、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布局。

去年12月31日,雷柏科技還與華為簽訂“關於智能制造聯合解決方案的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設計並推出完整的智能制造端到端解決方案,建設雷柏車間樣板點;雙方聯合對外進行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市場推廣和落地;雙方聯合完成智能制造和機器人管理平臺的相關標準制定和推進。

雷柏科技2015年1-9月,營業收入3.54億元,同比下跌13.5%;凈利潤虧損2291萬元,同比下跌135.12%。這促使雷柏科技加快向機器人行業的拓展與轉型。去年11月,雷柏科技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擬通過定向增發股票募資不超過11.95億元,用於機器人集成系統設備產業化、機器人技術研發中心、無人機產業化和無人機技術中心四個項目。

高工產業研究院金融服務項目總監張宏標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說,雷柏科技原來的業務缺乏看點,電腦產業現在比較低落,其鼠標等外設業務維持原有規模就可以了。因為雷柏在國內3C行業自動化生產領域是第一個吃螃蟹的,自動化改造效果好,所以就想向機器人行業轉型。中國制造原有的成本優勢在削弱,一些高端制造業回流到發達國家,中國政府正努力推動制造業升級,這給機器人、智能制造行業帶來重大機遇。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6426

5000港幣起家、40年4萬倍投資回報,他是怎麼炒股的?


「一生都對金錢饑渴」是曹仁超的一句名言。Sir5000港幣起家,歷經2次慘敗,但依然創下404萬倍的投資回報。其經歷不但是投資界的一個傳奇,更對廣大散戶投資者深具啟示意義。

香港著名投資家曹Sir (曹志明)因胃癌於221日逝世,享年68歲。有「香港股神」之稱的曹先生,既是香港乃至華人社會深具影響的投資分析家,也堪稱是香港乃至華人社會最會炒股的人。其經歷不但是投資界的一個傳奇,更對廣大散戶投資者深具啟示意義。特別為分享曹Sir的故事與思想。

一生都對金錢饑渴
「一生都對金錢饑渴」是曹仁超的一句名言。

對金錢如此渴望,因為他曾經實在是窮怕了。祖上曾是大商家的曹先生,3歲到香港,13歲喪父,靠在工廠做工的母親供養三兄弟,扣除房租、學費等必須開支,一家人每個月的生活費只有65塊錢。

曹先生回憶,除了白米飯,連續5年,一家人都只能吃每天2老的三菜一湯:「用鴨血、大豆芽菜和豆腐滾湯,然後再分別烹調這三樣食物。」

貧窮讓曹仁超的童年充滿憂慮甚至恐懼,擔心沒錢交租,要看包租婆的晚娘面孔,或沒錢交學費不敢返學。甚至,有鄰居不見了金首飾,也馬上懷疑是他偷的,要搜他身。最終,他被證明了清白,但對方不但不道歉還反而說他窮,偷雞摸狗是遲早的事。

曹仁超回憶說,那句話刺得他好痛,讓他發誓要爭氣,掙大錢。高中畢業,老師讓同學們談人生目標,很多同學談這個,談那個,曹仁超卻回答:賺大錢。後來認識女朋友時,他的承諾也是:我的夢想是富有,讓你過上舒適的生活。

「我永遠對金錢饑渴(hungry)和貪心(greedy) 」身為億萬富翁,財富足夠家人幾代生活無憂後,曹仁超說自己也依然是這種心態。

因為少年窮對金錢饑渴的曹先生,不但自己夢想賺大錢,也主張所有人理直氣壯去賺錢。


他討厭所謂的銅臭味這個詞,喜歡發達賺錢這些很多人認為充滿銅臭的詞。他說:「中國人一向主張安貧樂道,但貪心才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原動力。」並且舉例證明,1980年賺到第一個100萬元時,太太已叫他退休,如果不是他繼續對金錢渴望,可能很快比靠政府救助的人都不如。

曹仁超還開宗明義地說過,中國人有些假清高,這是不必要的。而造成這種局面,是因為輿論往往由寫字的人掌握,而中國寫字的人是很少有發達的,所以就以所謂金錢多了是煩惱來自我安慰。

沒有金錢,我們很難感到幸福,因此人人必須擁有一定財富才可快樂。惟金錢達到一定水準後,更多的財富並不能帶來更大的幸福感,則是事實。

只不過,超級愛財的曹仁超也強調,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貪得其所。而炒股,則是他的和他的

1967年高中畢業後,家裡窮,成績不好的曹仁超無心再念書。在母親的主張下,他進入當時紅火的紡織業學習紡織機維修,希望掌握一門技術,有個穩定的謀生之法。

但曹仁超受不了工廠的環境和工作強度,尤其是掙錢少且看不到出頭之日的苦,幹了半年就轉行去假髮行業繼續做工,並且認識了太太。

曹仁超對太太一見鍾情,而且心動就行動,沒有多想就跑到對方面前說,我要追你,直到與你結婚為止。沒成想,太太卻淡淡地回他一句:神經病。後來,在他瘋狂的攻勢下,太太有所妥協但提出條件,不能在工廠做工,要做上穿西裝的人的才行。

曹仁超非但沒有覺得對方嫌自己窮,反而借勢吹捧自己,這個太沒有問題了,我將來要帶你去希爾頓吃飯,上半島吃雪糕,搭的士入龍華吃燒乳鴿。

水吹出去了,但在假髮行業,曹仁超還是看不到什麼希望,加上一位老伯也告訴他說,工字不出頭,幹這一行沒有什麼大出息。於是,他又成天想著要再換跑道。
剛好,一位同學的伯父買了一個股票經紀的牌,需要一個認識英文的人幫忙打下手,於是曹仁超又進入到證券行業,從擦桌子掃地開始,一步步做,月薪220港元。

證券行業讓曹仁超大開眼界,也讓他認定這就是賺大錢的好管道。他抓緊積累本錢,每天兼做多份工作。不但投稿到報館賺稿費,又到股票行隔壁的洋行幫人打英文信,再到旺角教書,晚上替人補習英文。

1969年,存到了5000元的曹仁超用這筆錢做本,開始炒股票。

剛入市場的他,初生牛犢不怕虎,光腳不怕穿鞋的,不但專炒高風險,高回報的股票,還利用當時買賣股票可以在兩周後交割錢款的條件賒購大量股票,最高時曾經手裡拿著一百萬市值的股票但兜裡只有一萬元的現金。

他的運氣也特別好,趕上好行情,不但基本上沒有大虧過,而且曾經一天賺到3萬元,差不多兩年就賺到將近50倍。到1971年年中,他的5000元已變成20多萬元。而當時,普通香港人的月薪不過三、四百元。

曹仁超喜歡講:天要其亡,先令其狂。這是他從自己的經歷中總結出的血的教訓。

快速賺錢,讓曹仁超覺得自己就是股神,忘記了股市有漲也會跌的。1971年下半年,他開始學人融資炒股。結果,中國加入聯合國被市場解讀為利空,指數3個月跌了30%多,大量融資的曹仁超被打回原形,20多萬隻剩下了7000元。

這次慘敗,讓曹仁超體會到了控制風險的重要性。之後,他收兵休戰,並反復思考學習,看了很多關於股市尤其是技術方面的書,提升自己的作戰能力。

調整好狀態後,曹仁超重新再來,不久就王者歸來,到1973年已將市值做到了50萬左右。當時,恒生指數也相當瘋狂,3個月漲了超過40%,有了教訓的曹仁超變得理性,將股票賣掉換成現金,然後和太太到東南亞度了蜜月。

之後,恒生指數果然如他所料,從19733月的高點1774點一路往下跌。到19747月已跌到478點。躲過股災的曹仁超又開始找回投資天才的感覺,認為478點應該是底了,投下50萬買入了後來被李嘉誠收購的和記企業。結果,市場再次給他狠狠一耳光。在他入市之後,恒生指數依然跌跌不休,到197412月最低跌到150點時,他的50萬已只剩下10萬。


也就在那期間,因為經濟大勢不好,曹仁超還被公司炒了。股票蝕出血,還丟了工作,而現在已是拖家帶口的主人,這讓樂觀的曹仁超也無法接受。他還記得,跌到讓他無法承受的那個晚上,他一整晚沒有回家。(未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266

5000港幣起家、40年4萬倍投資回報,他是怎麼炒股的?(二)


蝕到啤啤夫,曹仁超在來到天星碼頭,呆呆地坐在那裡,看著城市燈火與船來船往,苦苦思索接下來要如何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又如何才能重新回到昨日的輝煌。想到從10萬回到50萬,是要升5倍,這是多麼的遙遙無期,內心就更是絕望。

不知覺中竟已是黎明破曉,曹仁超這才突然想起自己居然整個晚上沒回家。等他頭腦空白地匆忙回家,打開房門時,他看見母親和妻子已是淚眼朦朦。她們都知道曹仁超股票大虧,正在擔心,他會不會一時想不開,尋短見去了。

44萬倍,長持地產是關鍵
兩次慘敗,讓曹仁超成為真正成熟的投資者。後來,他多次對外表示,自己最感謝的就是兩次股災,尤其是第二次慘敗的經歷與和記企業那支股票。

因為這讓他在30歲之前就嘗夠了投資不理性的苦痛,不但知道了股市專治聰明人,投資需要永遠謹慎與反省,更從此悟出一個必須止損的道理,並一生受用。

也因此,曹仁超總告訴那些很早遭遇失敗的年輕人,說這是好事。人生總要「衰」一次,愈年輕遭災愈好。年輕輸得慘,買到教訓,還有時間把失去地找回來。


第二次慘敗後,曹仁超告訴自己,有生之年,絕不容許因為股災大幅虧損的事件再次發生,並始終牢記,一定要止蝕,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原則。

事實證明,他此後真的做到了這一點,直到生命終止。此後的30年,每次股災來臨,曹仁超都是「冬江水暖鴨先知」,並成功地逃過大災大禍。

長期持有地產股,是曹仁超將5000元變成2個多億,40年獲得4萬倍的里程碑事件。1980年代,香港地產起飛時,曹仁超看准這個趨勢,不但在報紙上寫文章呼籲股民買入房地產,更把自己的大部分資產配置到優質地產股然後長期持有。

1997年賣出最後一手地產股時,曹仁超當初投資的60萬已經變成兩千多萬,獲得超過30倍的回報,超過恒生指數超過23倍。除了炒股,他也在此期間買下多處物業,並在高點時一併拋掉,同樣是大賺。

從香港樓市股市套現後,曹仁超將一半資本轉移到英國,繼續用按揭的方式買入物業,之後又在高點陸續賣出,算上匯率、也是10年獲得超過5倍回報。2003年,曹仁超認為中國經濟進入了快車道,又買入大量國企紅籌股並在2008年之前的高點賣出,同樣獲利頗豐。

曹仁超個性豪爽,是個永遠的樂觀主義者。股市第一次慘敗,50萬變成7000塊以後,他不但沒有怎麼悲傷,反倒用剩下的錢大擺宴席,召集朋友慶祝人生首次破產,豪言壯語,要把剩下的錢都吃光。

飯店經理聽說了情況,低聲說,這班友癲L左了吧。但他卻不以為然,只覺得一定要豪氣一次!第二次失敗,在天星碼頭坐了一晚,不少媒體報導說,他差點自殺,曹仁超聽到也是急忙糾正:我從沒想過要自殺。

也因為樂觀,交際廣闊,什麼朋友都有,曹仁超還一度誤入歧途。1971年,他認識了一位前任探長。這老兄收了不少賄賂,正想辦法把黑錢洗白。聽說曹仁超的股市戰績後,探長決定跟他一起成立投資公司,由他操盤,還承諾給他幾十萬的年薪,一層豪宅,一輛賓士,甚至配保鏢。

渴望金錢的曹仁超,很開心地接受了這個機會,然後就轟轟烈烈的幹了起來。

但母親知道事情後,大罵曹仁超靈魂出竅,不忠不孝,並且以你要繼續幹,我就跳樓自殺來要脅曹仁超金盆洗手。內心不太情願,但為了母親,只得退出的曹仁超,於是找對方商談,結束這合作與交易。

結果,之前把他當貴賓的探長卻露出原形,威脅他脫身是不可能的。雙方約在酒樓談判,對方還帶了好幾名彪形大漢一同前往!被嚇得六神無主的時刻,曹仁超的母親拿著菜刀,以「不讓我個仔退出,我就砍X死你地」解救了他。

在母親的幫助及恐嚇,曹仁超退出了這個金錢遊戲。也因為這個,後來,他對交朋友,做事情,以及飛來的橫財都多了一份謹慎。

曹Sir性格活躍,為人開朗,喜歡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思想,也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剛入股市時,他就通過向媒體投稿分享自己的經驗。

因為寫稿投稿和發稿,曹仁超還與當時的《明報晚報》編輯林山木(更多人稱他為林行止,也被成為是香江第一健筆)成為知己。甚至,曹仁超這個名字,也是林山木給他取的,倒過來讀是「超人曹」。

後來,林行止自立門戶創立《信報》,曹仁超不但到《信報》上班,還入股其5%,並在信報開設《投資者日記》專欄。以風趣、幽默、輕鬆文風撰寫大量通俗易懂的文章,既分享自己的投資經驗,也分享自己對經濟資訊的解讀。其見解與文風,頗受歡迎,並成為《信報》最受歡迎的專欄作家。

再後來,寫出名了,曹仁超更在臺灣、內地等諸多財經媒體開設專欄或頻繁發表文章,直到去世之前,仍然時筆耕不輟。

曹仁超認為,踏准趨勢是股票投資炒作的成功保障,而最重要的趨勢,是全球經濟趨勢、政治政策的變化。要掌握這些趨勢,一定要對經濟和政策變化高度敏感。寫作,則為他帶來了掌握趨勢的最大便利。

40年中的相當長時間,曹仁超都是每週六天,每天要寫三四千字,這也讓他成為高產的作家。後來,他還將這些文章結集出版,代表作包括《論勢》《論戰》《論性》三書。從趨勢把握、戰略戰術到人性情緒控制,分享自己的經驗與心得,非常受人推崇。

和很多人想像中的炒股很輕鬆,每天只需看盤幾小時不同,曹仁超比絕大多數上班族和創業者還要辛苦。他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既從全球收集情報和觀點,也與眾多讀者分享自己的見解,同時還要運籌自己的投資。每週工作七天,而且持續三十年,真的很少見。

這種超常的付出,尤其是學習、思考,讓曹仁超這個高中生成為市場的大贏家和思想家。關鍵時刻,他的言論,很多財經官員、專業分析師以及基金經理,都會非常重視。而他的投資實踐,也被很多人仿效。

因為自己的經歷,曹仁超總是鼓勵世人,尤其是平民百姓投資者:任何人只要像他一樣堅持40年,每天工作、學習10多小時,都會成為億萬富翁。

或許是因為自己一個高中生卻可以在號稱精英戰場的股市有這樣的成績,曹仁超對所謂的高學歷、高知識或專家、教授不太感冒。他從來不認為讀書多就可以更成功。你如果要反駁,他會舉一堆例子來佐證,被他舉例最多的當然是他自己,其次是李嘉誠。

身體出狀況後,曹仁超進入半退休狀態。一生對金錢饑渴的他轉身幫助別人成就金錢夢想,同時還投入不少金錢、精力到慈善事業上。

賺錢,他學習西方的資本主義。賺到錢以後,他也向資本主義學習,以回饋社會作為成功標誌並贏得尊重。為此,身前他就已經將一部分財富投入到慈善基金中。不做窮爸爸,做個富爸爸和笑爸爸,則是他後來的人生目標。

投資最重要的是止
如果讓曹仁超總結投資經驗,並且只讓他選擇最重要的一條。他一定會強調兩個字:止。這是他兩次慘敗的教訓,也是他後來再也沒有大敗過的經驗。

曹仁超說,始終嚴守止損的紀律,是他不斷求勝的關鍵。Cut lost or cut throat!更是他四處宣揚的名言。

下跌到20%就必須出局,是曹仁超的鐵律。他說,股價就像電路,價格下跌15%,就是保險絲發出警訊。而一旦下跌到20%,他就會肯定是自己做錯了決定,無論什麼情況,都會不計任何代價與理由的割肉出局。之所以這麼做的原因是,無論如何,自己都不會有大的損失。留下8成實力,才有力搏翻身的機會。

曹仁超認為,很多投資者把套牢當成長期投資是相當錯誤的理念。在大熊市中,一個股票被腰斬是司空見慣的事,而一旦被腰斬,下跌50%卻必須上升100%才能回本。即使你能守得住,即使它能漲得回,但升回來,升了1倍才回本,又有什麼意義。

人一定會犯錯,但不可讓小錯變成大錯。

曹仁超說,如果不止蝕,就是把皮外傷最後成了致命傷。投資者如學不會理性止蝕,沒有人可以拯救他。與堅決止蝕相對的,是曹仁超的不輕易止賺,曹仁超在戰術上是個追漲殺跌的人。他說,一個股票一旦升,不要輕易獲利賣掉。很多股票,幾個月可以成倍甚至幾倍的上漲,但絕大多數人在20%30%就賣掉,這就是輕易止盈的結果。

對於升到多少賣,曹仁超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對上的股票,他比一般人要貪婪,基本上都是100%的回報才肯出局。當年買地產股,升到30倍才賣掉,堪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曹仁超喜歡買二線大牛股,尤其是在具有大潛力的行業挑選空間巨大的中小股,然後耐心等待他們長成大藍籌。他認為,你只要在5年內選中6只這樣的股,如果每次能翻倍出來,就算是1萬塊錢入市,也能成為百萬富翁。

不要輕易言退,只有這樣才能賺取最大利潤。贏錢時不怕去到盡,一旦輸錢就自動縮手,則是他對這一套投資理念的經典總結。
  
曹仁超經典語錄

l   只有身家過億的人才有資格分散投資,散戶一定要集中火力,才有機會賺大錢,把雞蛋放在太多籃子裡,很容易手忙腳亂。
l   決定借錢給朋友,便不要奢望有歸還之日,更須有失去這個朋友的心理準備。
l   千萬不要抄底,也千萬不要估頂,沒有人知道或者到底在哪裡。但是,趨勢是可以判斷的,把握趨勢,賺錢就成為很簡單的事。
l   常常聽人說,金錢不能買來快樂。這只是安慰那些沒有錢的人。貧賤夫妻百事哀,普通人所遇到的煩惱九成與錢銀有關,開門七件事都可用金錢解決。
l   投資者永遠要記著買什麼、何時買、買多少、何時賣,要麼賺100%以上,要麼蝕15%離場。所謂兵貴神速,股市用兵應速戰速決,有機會便全力進軍,在最短時間內賺取最大利潤。
l   怕失敗的人永遠成功無望、註定平庸一生。不幸地,社會上99%的人皆如此,只有1%人能從失敗中學習。
l   年輕時資金少、智慧不多,只有勇氣多,因此要博;年紀大了、資金多了、智慧多了,反而勇氣少了,因此要穩,因為已經輸不起。
l   成功者所以成功,是因為不怕失敗!失敗者所以失敗,是失敗後不再嘗試!
l   在困難的日子裡,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在瘋狂的時候,應時刻保持頭腦冷靜。

l   不怕失去機會,只要有資本,明天又有另一個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438

積極財政“組合拳”:赤字首破2萬億 減稅費超5000億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3/4758083.html

積極財政“組合拳”:赤字首破2萬億 減稅費超5000億

一財網 陳益刊 2016-03-06 23:06:00

李克強表示,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同時,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加大對民生等薄弱環節的支持。

為幫助經濟爬坡過坎,財政政策這次踩足了“油門”。

3月5日,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亮出積極的財政政策“組合拳”:提高財政赤字規模、加大減稅力度、增加地方專項債券額度、繼續推行置換債券,而每一拳比以往更有力度。

2016年,財政赤字率增至3%,創新高,赤字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比2015年增加5600億元。推出營業稅改增值稅(下稱“營改增”)全覆蓋等三項減稅降費舉措,預計全年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今年安排地方專項債券4000億元,比2015年增加3000億元。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市場預計規模不會低於去年的3.2萬億元。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誌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赤字率提高幅度基本符合市場預期,積極財政政策力度較去年明顯加大,下一步關鍵是如何發揮好財政政策效果,這與調整優化財政支出方向、結構密切相關。

李克強表示,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同時,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加大對民生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創新財政支出方式,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該保的一定要保住,該減的一定要減下來。

增支遠超2.18萬億元

在經濟低迷時期,政府會采用擴張性的積極財政政策,這主要體現在增加支出和減輕稅費。

經濟下行直接導致財政收入下滑,而在今年全面實行營改增等減稅費舉措後,將進一步拉低財政收入增幅。

根據《關於201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下稱《預算草案報告》),今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僅3%,創歷史新低,也遠低於經濟增速預期目標。

為了給減稅費提供空間,保證財政剛性支出,今年政府大幅提高財政赤字。

2016年全國財政赤字擬安排2.18萬億元,比去年增加5600億元,赤字率提高到3%。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4000億元,地方財政赤字7800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中國財政赤字率長期低於3%,遠低於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中國於2009年大幅提高赤字率至2.8%,也低於3%水平。今年財政赤字率首次達到3%,財政赤字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釋放了更有力度的積極財政政策信號。

增支並不僅僅體現在2萬多億元的財政赤字,中央今年還安排地方專項債券4000億元,比去年增加了300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主要用於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建設支出,不計入赤字。

同樣不列入赤字的還有結轉結余資金,根據《預算草案報告》,2016年中央將使用結轉結余資金1725億元,比2015年增加601億元。

另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發行地方政府置換債券。去年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3.2萬億元,降低利息負擔約2000億元,減輕了地方政府償債壓力。樂觀者估計今年置換債券會達到5萬億元左右。

減稅規模定在5000億元

楊誌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李克強提出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這個提法與以往有所不同,以前擴大財政赤字更多用於投資。

李克強在作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適度擴大財政赤字,主要用於減稅降費,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今年將采取三項舉措,預計比改革前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

一是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試點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並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範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

二是取消違規設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歸並一批政府性基金,擴大水利建設基金等免征範圍。

三是將18項行政事業性收費的免征範圍,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營改增去年減稅規模約為2000億元。瑞銀報告估算,2016年營改增覆蓋最後四大行業後,減稅規模約為3836億元。

在政府性基金清理方面,今年2月1日起,3項政府性基金起征點降為零或停征,7項整合歸並,同時教育費附加等3項政府性基金的免征範圍進一步擴大。財政部測算,2016年各項清理政府性基金舉措將為企業和個人減負約260億元。另外,按照國務院的決策部署,財政部已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了《清理規範政府性基金方案》。

《預算草案報告》稱,今年將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設基金的免征範圍,由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3萬元的繳納義務人擴大到10萬元的繳納義務人。

根據本報記者了解,2015年1月1日起,財政部取消或暫停征收12項中央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對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下同)免征42項中央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

而此次,上述18項行政事業收費的免征範圍,將從小微企業擴大到所有企業和個人,減稅規模進一步擴大。

財政支出做加減法

在財政收支矛盾突出背景下,今年積極財政政策也著力做好支出加減法,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李克強表示,適當增加必要的財政支出和政府投資,加大對民生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創新財政支出方式,優化財政支出結構,該保的一定要保住,該減的一定要減下來。

在政府投資方面,2016年中央基建投資安排5000億元,比2015年增加224億元。中央基建投資集中支持屬於中央事權的公益性基本建設項目,減少小、散項目支出。

中央財政今年還會加大對民生薄弱環節的支持。根據《預算草案報告》,2016年中央財政按城市、農村低保人均補助水平分別提高5%、8%對地方補助。今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今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40元提高到45元。今年中央財政扶貧資金增加201億元,增長43.4%。全年計劃棚戶區改造開工600萬套,農村危房改造314萬戶。

另外,中央今年嚴格控制“三公”經費預算,壓縮會議費等一般性支出。其中,2016年中央本級“三公”經費按零增長安排。

另外,《預算草案報告》稱,對收入高增長時期支出標準過高、承諾過多等不可持續支出或政策掛鉤支出,在合理評估的基礎上及時壓減。加大力度壓縮對涉及競爭性領域補助企業經營項目的支出,較大幅度壓減成品油價格補貼等不符合政策調控方向、效益不高的支出等。

積極財政政策還將支持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培育發展新動力。

《預算草案報告》顯示,中央財政安排1000億元獎補資金,用於推動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綜合運用兼並重組、債務重組和破產清算等方式,加快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

其中,今年安排獎補資金500億元,根據地方任務完成情況(主要與去產能規模掛鉤)、需安置職工人數、地方困難程度等,實行梯級獎補,由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統籌用於符合要求的職工安置工作。

另外,積極財政政策還將體現在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上,包括將政府性基金預算超出規定比例的結轉結余資金,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將水土保持補償費等5個項目收支由政府性基金預算轉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79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