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初創公司Snap今天IPO首日,收盤價一舉突破24美元,比17美元的發行價飆升了44%,在美國公司長期缺乏科技公司IPO的時期,緩解了資本市場的饑渴。
Snap在IPO中融資34億美元,並以17美元的發行價發售2億股份。24美元的收盤價令Snap的市值達到330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的250億美元。目前另外兩家最大的美國社交媒體上市公司Twitter和Facebook的市值分別是110億美元和3950億美元。
對於長期缺乏科技公司IPO的美股市場而言,Snap的IPO意義重大,將為今年其它公司的上市樹立參考標桿。去年美國IPO創下了金融危機以來的低谷,然而隨著美股今年年初以來屢創新高。美國IPO資深顧問Lise Buyer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除非美股真的出現暴跌,Snap的上市對投資人來說無疑是好事。”
不過現在的問題是,這家年輕的“閱後即焚”社交媒體是否能夠持續吸引投資人。公司去年虧損達到5.15億美元,並且強調公司可能“永遠都不會盈利”,這讓一些華爾街分析師給了“賣出”的評級。
Snap創始人是年僅26歲的Evan Spiegel,當年拒絕了來自紮克伯格30億美元的收購邀約。他清楚地意識到:“當有人給你一大堆錢,並要求你走開的時候,這意味著你在做一件極其有意義的事情。”
看好Snap的投資人也是對Spiegel的遠見充滿信心。IPO首日收盤後,Spiegel和他的聯合創始人Bobby Murphy的財富又各自增加了15億美元,兩人身價已經超過53億美元,在富豪排行榜中的排名大幅上升。Spiegel已經與未婚妻、比自己大7歲的澳大利亞超模Miranda Kerr在洛杉磯的Venice Beach購置了1000萬美元的豪宅。
Snap的總部位於洛杉磯,除了運營“閱後即焚”的App Snapchat以外,公司還有AR眼鏡和電影廣告等產品,吸引年輕的消費者。Snap的發展很有可能獲得和Airbnb或者Uber一樣的成功,彭博社知情人士透露,Snapchat IPO的股份超額定購就達到12倍。
IPO首日,Snap的換手金額達到50億美元,與Twitter上市時不相上下,不過遠低於Facebook IPO首日230億美元的換手額,也遠低於阿里巴巴IPO首日250億美元的換手額。
根據數據調研機構FactSet的數據,2011年5月19日,LinkedIn上市,收盤價94美元,比45美元的發行價翻番,交易價格3.5億美元;2012年5月18日,Facebook上市後股價收盤價格幾乎與發行價持平,為38美元,交易價格160億美元;2013年11月7日,Twitter上市,收盤價位45美元,比26美元的發行價高出超過70%。Twitter的交易價格為18億美元;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上市,收盤價為94美元,同樣高出68美元發行價近40%,交易價格217億美元。
上市首日股價飆漲並無法說明太多問題。Twitter在上市後就一度出現股價暴跌,最低跌至15美元,比上市首日價格跌去超過40%。Facebook上市後第一年的股價也比發行價跌去了超過30%,但是現在,Facebook的股價已經比IPO上漲了兩倍多。
Snap要取得持續的增長,就必須尋求新的盈利模式。公司在IPO申請書中表示,Snap很大程度上依賴谷歌的雲計算技術,未來5年將投資20億美元使用谷歌的雲計算服務。此外,由於大多數Snapchat的用戶使用手機應用,因此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iOS系統對公司業務發展至關重要。
不過,Snap也面臨激烈的行業競爭。谷歌和蘋果本身就是Snapchat的競爭對手,Snapchat其它的競爭對手還包括Facebook的Instagram和WhatsApp以及Twitter。
“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SnapChat母公司Snap Inc.隔夜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的聯合創始人26歲的伊萬·斯皮格(Evan Spiegel)和27歲的包鮑比·墨菲(Bobby Murphy)敲響開市鐘。前者的名模女友米蘭達·可兒到場助陣,謀殺膠片無數。兩人的身價也同時飆漲至50億美元以上。
Snap Inc.第一筆交易在開市後近2個小時才撮合成功,以每股24美元開盤,較發行價大漲超過40%,公司市值飆升至330億美元。相比之下,推特市值113億美元,Facebook市值達3,952億美元。
SnapChat擁有龐大的年輕人用戶群體,備受廣告商喜愛;於此同時,在包括Facebook、Instagram等的競爭對手擠壓下,該公司用戶增長已明顯放緩。目前,SnapChat日均活躍用戶為1.61億人,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的日均活躍用戶分別為13億、4億和1.4億(預測)。Snap在招股書中也表示在可見的未來公司將繼續虧損,去年Snap凈虧損5.15億美元。
Snap Inc. IPO發行價定為每股17美元,超出此前設定的14-16美元發行價區間上限,融資34億美元,成為繼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後美股最大單的IPO。雖然拜特朗普行情所賜,美股自去年11月以來屢創新高,但IPO市場卻並不景氣。據Renaissance Capital統計,美股IPO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866億美元驟降至2016年188億美元。不過,作為本年度最受關註的科技股IPO,Snap對華爾街的吸引力依然很強,超額認購達12倍之多。
開盤首日,Snap高收在24.48美元,大漲44%。誠然,首日收漲並不意味著高枕無憂。2012年5月Facebook上市時由於交易訂單量暴漲導致納斯達克系統一度奔潰,開盤當日僅小幅上漲0.6%;推特於2013年11月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開盤首日大漲73%。然時至今日,Facebook股價上漲至136美元附近,大漲360%;出售無門的推特股價則徘徊在16美元以下,較當初26美元的發行價下跌62.5%。
SnapChat究竟將成為下一個Facebook,還是下一個Twitter……
A股
為解決同業競爭,天壇生物擬18億元向控股股東出售疫苗業務
在停牌3個月之後,3月2日天壇生物(600161)宣布擬進行重大資產出售及購買,擬以現金14.03億元的價格向控股股東中生股份出售北生研100%的股權,並以現金4.03億元的價格向中生股份出售長春祈健51%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天壇生物不再持有北生研和長春祈健的股權,中生股份將直接持有北生研 100%的股權及長春祈健61%的股權,並通過其全資子公司長春所間接持有長春祈健39%的股權。
另外,本次資產購買交易為成都蓉生以現金3.61億元向中生股份購買貴州中泰80%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天壇生物間接持有貴州中泰80%的股權。本次交易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
天壇生物之所以要進行重大資產出售及購買,主要是為了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如果本次交易能夠順利完成,天壇生物疫苗制品業務的相關資產將全部轉移給中生股份。不過,天壇生物與中生股份在血液制品業務方面的同業競爭尚未完全消除。根據中生股份的承諾,該等同業競爭應該在2018年3月15日之前消除。
海信電器獲證金社保加倉,恒大人壽新進前十大股東
3月2日,海信電器(600060)披露的2016年年報顯示,凈利潤同比增長18.14%。在股東方,“國家隊”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證金公司”)和社保基金在2016年四季度都大幅加倉,恒大人壽新進前十大股東行列。
年報顯示,證金公司持有2597.1785萬股,占海信電器總股本的1.98%。2016年度總共增持了588.9984萬股。
恒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萬能組合B此次也進入到前十大股東行列,以持有0.76%的股份位列第九大股東,為2016年度首次進入前十大股東。年報顯示,恒大人壽的這個賬戶持股數量與2016年度總共買入數量等同。
保齡寶:部分股份完成過戶,戴斯覺成為新實控人
3月2日,保齡寶(002286)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劉宗利及副董事長薛建平、楊遠誌、監事會主席王乃強已將持有的2708萬股,占總股本的7.33%,以20元/股的價格過戶至永裕投資名下。同時,上述股東擬將占總股本12.79%的表決權委托給永裕投資。過戶完成後,永裕投資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戴斯覺將成新的實控人。
新三板
天涯社區定增募資6600萬元,引入房地產企業股東
以產業新城為主業的華夏幸福(600340)近日投資了互聯網增值服務平臺運營商天涯社區。
2月22日,ST天涯(833359.OC)公告稱,以非公開定向發行股票的方式發行普通股300萬股, 每股22元的價格,共募集資金6600萬元,其中包括華夏幸福100萬股。天涯稱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建設泛文化娛樂平臺、研發移動端產品、升級雲計算大數據平臺及補充流動資金。
市值超770億元的華夏幸福,以2200萬元非公開認購100萬股,占股超1%,未進入前十大股東。有別於此前以旗下子孫公司認購新三板易雲股份(836286)、秋實農業(834384)等,此次華夏幸福以母體身份直接參與認購。有分析認為,華夏幸福此次投資更像是對市場的試探,畢竟“全球華人網上社區——天涯”名聲在外。
天涯社區創建於1999年,以廣告收入和增值收入為主要營收。天涯社區曾捧紅了當年明月、十年砍柴、芙蓉姐姐等第一代網紅,引領發酵朱令被毒案、山西黑磚窯、方韓大戰等社會熱點事件,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孔二狗的《黑道風雲20年》、熊頓的《滾蛋吧腫瘤君》、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等諸多超級IP,最早都出自天涯社區。但天涯社區並未將IP變現,隨著其他社交媒體的崛起而日漸式微。
中概股
京東剝離京東金融,劉強東只占4.3%但有多數表決權
3月2日,京東(JD.NSDQ)宣布,剝離旗下京東金融,京東集團將不再擁有京東金融的法律所有權或有效控制權。
依照協議。京東出售京東金融68.6%股份,將獲得大約143億元現金。劉強東將按照和其他第三方投資人一致的價格購入京東金融4.3%的股份,依然擁有京東金融多數表決權。
另據澎湃:京東金融拆除VIE,估值逾500億元,尚無上市時間表。京東在美股價收盤漲0.85%,報30.93美元,盤中其股價一度上漲逾5%。
國際
Snap在紐交所上市,首日暴漲44%
3月3日,美國“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的母公司Snap成功登陸紐交所,代碼為“SNAP”,開盤報24美元/股,收盤價為24.48美元,相比17美元/股的發行價上漲44%。Snap的首次公開招股是自2014年阿里巴巴集團IPO以來,美國證券市場最大的科技企業IPO,也是自2012年5月Facebook上市之後美國企業最大規模的IPO。
IPO首日收盤後,Spiegel和他的聯合創始人Bobby Murphy的財富又各自增加了15億美元,兩人身價已經超過53億美元,在富豪排行榜中的排名大幅上升。
今日輿情
根據新財富輿情小夥伴們的監測,從3月2日21時到3月3日11時,共有36條負面新聞登上今天的“上市公司負面新聞榜”,涉及多達37家上市公司。登上今日負面新聞榜首的是安碩信息。
2015年1月1日至5月13日,安碩信息股價大幅上漲,期間累計漲幅高達703%,股價最高達473元/股,成為當年A股市場與全通教育齊名的妖股之一。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安碩信息是如何漲到473元的?
安碩信息原本僅為一家以金融IT軟件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不到一年時間,在主業沒有根本轉變的情況下,搖身一變為互聯網金融業務公司。這種外部形式上的重大變化,原因是公司編制從事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這一具有誘導性的故事。
在研究咨詢等人員的配合下,安碩信息從編故事,到講故事,再到信故事和炒故事,屬於這家上市公司的“故事會”,不僅短期內吸引了大量基金及個人投資者紮堆買入公司股票,導致股價短期內大幅上漲,更嚴重偏離市場指數,擾亂了市場秩序。
然後,安碩信息的“故事會”盡管邏輯縝密,終究還是被監管層拆穿,公司及高管遭到行政處罰,涉及配合公司炒作概念的券商研究人員亦受到相應的懲罰。其中,對安碩信息給予警告,並處以六十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高鳴給予警告,並處以三十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其他人員曹豐給予警告,並處以二十萬元罰款;鄭奇威二人則分別被責令改正,並分別處罰15萬元和20萬元。
公司負面新聞熱度TOP10
整合自證券時報、Wind、彭博環球財經、和訊股票、新浪財經、中國證券報、財新、新財富輿情中心
掃描下載新財富APP,深度投研,大咖講座,盡在新財富:
紐約當地時間3月2日,社交網站Snapchat的母公司Snap(SNAP,NYSE)正式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首日大漲44%至24.48美元/股。截至收盤,高值283億美元,期間最高市值超過300億美元。
這不僅是進入2017年以來,美股第一只科技股IPO,也是繼阿里巴巴上市後全球互聯網行業最大的IPO。Snap的成功上市,使得生於1990年的創始人埃文·斯皮格爾(EvenSpiegel)成為全球最有錢的90後。以Snap當天收盤價計算,其個人身家超過55億美元。
從財務數據來看,Snap委實算不上突出,甚至與跟它體量相當的Twitter相比也沒有任何優勢,而且還是四家公司中IPO前虧損最大的,也因此招來了市場部分投資者對其高估值的質疑。唯一算得上亮點的,是Snap日活躍用戶高於Twitter,而這也成為Snap受到市場力捧的主因之一(附表)。
盡管成立迄今不到6年,但Snap它已擁有高達1.58億日活躍用戶。而且,與Facebook和Twitter不同的是,作為Snap旗下應用的Snapchat在18至34歲用戶群中擁有超高人氣(圖1)。這些年輕用戶的活躍度極高,每天分享圖片和視頻的用戶比例高達60%,生成的Snap內容超過25億條,使得Snapchat成為追求年輕用戶廣告主的必爭之地。
拒絕被收購與Facebook“相愛相殺”
作為社交應用的後來者,彼時Facebook舉行盛大IPO之際,尚處於小打小鬧階段的Snapchat用戶規模剛剛突破100萬,還不到前者的一個零頭。大概誰也沒有預見到,Snapchat日後會成為Facebook相愛相殺的競爭對手。
Facebook是崛起於PC端的社交網站,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它在移動端的天然缺陷使其時刻充滿憂患意識,而在移動端擁有大量青少年用戶的Instagram、Snapchat自然成為Facebook的心頭大患。
成立早於Snapchat的Instagram,在2012年前是照片分享應用領域的領跑者,創建一年半就擁有接近4000萬的註冊用戶。為了防止Instagram壯大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同時也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用戶,Facebook在2012年9月耗資7.15億美元收購了當時註冊用戶已超過1億的Instagram,隨後又盯上了躥升勢頭更兇悍的Snapchat。
Facebook揮動手中的鈔票,試圖將Snapchat收歸囊中,不過個性十足的Snapchat在當時還沒實現1分錢營收的背景下拒絕了Facebook30億美元的誘惑。此後Snapchat又拒絕了谷歌4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成功堅持到上市。
話說自從拒絕了小紮的收購要約後,Snapcha開始遭遇Facebook的狙擊。Facebook先是在2012年底推出與Snapchat功能類似的FacebookPoke,不過卻慘遭打臉——“山寨”的Poke不僅沒有對Snapchat帶來一絲負面影響,反而對增加Snapchat的曝光率和知名度帶來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不甘心的Facebook後來又模仿了Snapchat的濾鏡功能並在收購後的Instagram上推出由Snapchat開創的Stories功能。可惜,都無法撼動Snapchat已在年輕一代身上建立起的優勢。
作為一家創意十足的公司,Snapchat並沒有活在Facebook的陰影下,它最大的制勝法寶就是一切新產品功均能牢牢抓住青少年用戶的使用需求,使得Facebook不得不直接使用克隆大法來阻擋Snapchat的前進步伐。“重點不在於誰發明了這種玩法,關鍵點是如何更好的把這項功能與產品結合起來,賦予它產品氣質。”這套說辭顯然是來自Facebook方。
被Facebook收編的Instagram有樣學樣地推出Stories應用後,依靠更龐大的用戶基數,Instagram確實對Snapchat帶來明顯的沖擊。Snapchat的招股書顯示,其用戶增長速度從2016年二季度的17.2%下跌至四季度的3.2%,這期間剛好是InstagramStories的大力推廣。
Snapchat在2016年把自身定位為一家相機公司,而不再強調應用開發。隨後Facebook也調轉方向,小紮在2016年11月表示,相機將成為Facebook的主要分享渠道。
就在Snapchat上市前夕,Facebook再度發力圍剿,Facebook旗下的拳頭產品WhatsApp推出WhatsAppStatus,這其實也是另一種形式的Stories功能。憑借WhatsApp在全球超過12億的活躍用戶,此舉勢必會影響上市後Snapchat在全球的擴張。
在競爭對手全方位的打壓下,加上市場擔憂Snapchat2016年下半年用戶數量增速放緩,以及新發行的股票沒有投票權等影響,Snapchat的上市估值從200億-250億美元調整至195億-223億美元。
雖然質疑聲音不斷,但Snap用上市首日的強勁增長回應了一切,以每股17美元發行的Snap,最終大漲44%收盤。當年Facebook上市首日僅微漲0.61%,此後幾天更是跌破發行價。不過隨後數年Facebook逐漸證明它自身的價值,如今的市值已近400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圖2)。
不得不提的是,全面打壓Snapchat的Facebook,或許最終可以擊垮Snapchat,但它旗下的多款重量級產品功能高度重合,並不是一個好兆頭。
跟用戶一樣任性:從社交網站到硬件制造商
Snapchat以90後和千禧一代為主要用戶群,其創始人斯皮格爾本身也是一名90後,這讓它的DNA自帶“任性”基因。據說斯皮格爾成功融資後立刻買了一輛法拉利,買完還向眾投資者們發郵件顯擺並表示感謝,真是real任性的典範。
壯大起來的Snapchat逐漸淡化其社交屬性,不再強調“閱後即焚”這一曾經的制勝利器。後其又相繼推出資訊平臺Discovery和智能眼鏡Spectacle,並把公司改名為Snap。
就在上市前夕,Snap把自己重新定義為一家“相機”公司,這讓一眾基金經理深感意外。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它都是一家社交應用公司,如今卻“搖身一變”成了硬件制造商?鑒於可穿戴設備的前景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Snap在倫敦的路演就遭遇部分投資者的不信任。
此外,Snap還在招股書中披露,其2016年的總收入4.045億美元,凈虧損5.14億美元,盡管收入比2015年增加了6倍,但虧損額卻進一步擴大。對此,Snap看似毫不在乎,並表示公司未來可能永遠“難以盈利”,絲毫沒有討好投資者的心思。Snap劍走偏鋒並不是機構投資者習慣的模式,而這也為Snap的IPO遇冷添上了有趣的一筆。不討好、不攀迎,骨子里都透著90後的個性。
當然,Snap有它任性的底氣。
招股書顯示,Snap2016年全球移動廣告收入為660億美元,到2020年將增長至1960億美元。Snap2016年4.04億美元的營收中,高達96%來自廣告。擁有1.58億忠實粉絲的Snap將受益移動廣告市場的爆發,高盛預計Snap2018年的營收將達到20億美元。
被寄予厚望的智能眼鏡Spectacle,作為Snap涉足硬件的嘗試,銷售方式同樣是別出心裁。為了吸引更多年輕用戶的關註,Spectacle只能在擁有一張笑臉的黃色販賣機(Snapbot)上才可以購買,而且它是以“遊擊戰”的方式出現在街頭的。尋找神出鬼沒的Snapbot,成為了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活動,使得Spectacles剛一推出就極為火爆。
直到2017年2月20日,Snap才把Spectacle安份守己地放到官網銷售。這款售價為130美元的太陽鏡能夠拍攝10秒的視頻,並自動將視頻傳至手機進行分享。Spectacle雖然算不得有多高科技,但它內置的攝像頭擁有115度廣角,比一般手機擁有更廣的視野,也更加接近人眼所能看到的畫面。
Snap並不指望依靠銷售Spectacle賺錢,只是希望借此吸引用戶更多的停留在Snapchat應用上,從而獲得更多的收入廣告收入。
或許是因為過於任性的緣故,雖然Snapchat已具備撼動Facebook在社交網絡的根基,卻仍然很難完全獲得華爾街機構投資者的認同。
研究機構PivotalResearch的分析師BrianWieser在Snap上市當天給予了“賣出”評級,目標價更是低至10美元/股,僅為它當天收盤價的40%。Wieser表示,雖然Snap是一家前途光明的初創公司,未來面臨重大機遇,但它同時也是一家面臨大型公司激烈競爭的行業新星,核心用戶群增長並不強勁。野村證券同樣不看好Snap的未來,把它的目標價定為16美元/股。
市場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招股書顯示,Snap2016年四季度收入達到1.657億美元,同比增長406%,然而跟前三季度相比,增速出現大幅下滑。與之對應的是,Snap用戶增長率從2016年二季度的17.2%下跌至四季度的3.2%(圖3)。未來用戶增速下滑是否會導致廣告收入增速的下降呢?
小編倒是很看好Snap的未來。雖然說青少年會有點喜新厭舊,但他們才是未來消費的主力軍。作為當前最受美國青少年追捧的App,日活躍用戶每天花費25到30分鐘在Snapchat上,而且每天的訪問次數高達18次,但北美地區每個用戶的平均季度收入僅為2.15美元,遠低於Facebook的19.81美元,可提升的空間十分充足。
(延伸閱讀)
閱後即焚起家,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Snapchat的創意來自於創始人斯皮格爾好友布朗的一句牢騷——布朗對一張已經發送的照片耿耿於懷,並感嘆如果照片在人們看完後就自動消失就好了。
斯皮格爾的靈光就此乍現。他與布朗一道,夥同另一好友墨菲,三人共同創立了Snapchat的前身:閱後即焚應用Picaboo,並於2011年7月正式在AppStore上線。
當時的環境其實並不利於Snapchat的發展。Facebook已統治了美國的社交網站,Instagram、Flickr等照片分享網站也割據一方,留給Snapchat的機會並不多。到2011年底,Snapchat的用戶數僅為2000人,不抱希望的斯皮格爾也只好回到學校繼續他的課程。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直在小範圍傳播的Snapchat,隨著用戶數的逐漸增加,有趣的一面開始像病毒一樣席卷美國校園。在沒有做任何推廣的情況下,到2012年4月,Snapchat已擁有10萬活躍用戶,而用戶幾乎都是校園的學生。
與Instagram和Flickr等應用相比,看似雷同的Snapchat,最顯著的特點是用戶將照片與朋友分享時,可自行設定照片的顯示時間(從1秒到10秒),用戶點擊查看後,照片會在規定時間內自行消失,這一特色被形象地稱為“閱後即焚”。
因為上傳的照片不會被永久保存,用戶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在Snapchat上跟朋友分享個性、搞怪甚至一些大尺度的照片,而不用擔心留下任何把柄。憑此一招,Snapchat就把人們在現實中的樂趣帶到虛擬世界,因為誠如埃文所言,在Facebook等社交網站,大部分人都不得不努力塑造完美的形象,以至於所有有趣的怪癖都消失了,社交因而失去了應有的樂趣。
“閱後即焚”的特點,使得Snapchat能夠在很好地保護用戶隱私的同時,提高用戶的互動性,這也是其廣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在個人信息不斷被曝光的年代,能切實保護隱私成為用戶最看重的訴求之一,而Snapchat則能在滿足用戶“曬”心理的基礎上做到隱私保護。
為了盡可能突出這一“賣點”,Snapchat進行了諸多個性化的設置。例如,接收到照片的好友想截屏保留照片,Snapchat就會立即向照片發布者發送提示信息。假如接收者想用其他手機拍照“存檔”,則不僅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找到另外一部手機,而且一旦松開放在手機屏幕上的手指,照片就會立馬消失。
憑借“閱後即焚”的賣點,Snapchat成功搶到美國青少年一代的關註。市場調研機構MoffettNathanson的最新報告顯示,Snapchat覆蓋了美國70%的18-24歲年輕人,58%的Snapchat日活躍用戶年齡為13至24歲。對廣告主而言,這是一個關鍵的群體,而這也成為Snapchat立足的根本之一。
時至今日,Snapchat已不僅是當初那個單純的閱後即焚聊天應用,而且它也不滿足於以一個功能去俘獲年輕一代的青睞。2013年底,Snapchat推出了SnapchatStories,該功能類似微信的朋友圈,它允許用戶發布一系列的照片或者視頻,講述自己每天的故事,而且這些內容將保留24小時。Stories在推出半年後,其日瀏覽量就超過10億次,成為Snapchat中最受歡迎的功能。■
(完)
掃描下載新財富APP,深度投研,大咖講座,盡在新財富:
本周一,新三板協議交易引入漲停板的首個交易日,有兩只協議股票滿格上漲100%,5只協議股票下跌50%。祥雲飛龍(837894.OC)因首日交易周一價格漲幅超過10倍 ,當天沒有出現一分錢成交的股票。
上周六,股轉公司發布新規,決定對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設置報價限制,以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範一分錢交易等異常價格申報和類似寧波水表烏龍指事件的投資者誤操作。
規則要求,股票申報價格應當不高於前收盤價的200%且不低於前收盤價的50%。這意味著從3月27日開始,新三板協議股票交易有了100%的漲停板和50%的跌停板。
本周一,海爾思(838260.OC)和啟鑫新能(835941.OC)上漲100%,另有9只股票漲幅超過90%。同時,京博物流(834616.OC)、水木環保(838877.OC)等五家協議轉讓股票下跌50%,觸及跌停線。
第一財經新三板金融主編宣繼濤認為,由於漲跌停新規出臺得比較突然,為了讓協議價格回歸到之前的價格中樞,所以進行了一些手拉手的交易,具體調整都會在規則允許的範圍之內。
手拉手交易是協議轉讓方式的一種,交易雙方可以商定的股票價格和數量,然後在盤面上進行一對一成交。目前,新三板上有一萬家企業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由於一直沒有漲跌幅限制,協議股票可能會以任一價格成交,此前一分錢交易和烏龍指現象頻繁發生。
在今年3月9日,寧波水表烏龍指事件發生後,股轉公司有關負責人將從制度和技術層面研究優化協議交易方式,防範此類事件再度發生。
不過,洪三板董事合夥人曹水水告訴第一財經,協議轉讓和競價交易、做市交易有較大區別,錨定前收盤價未必合理,應參考更全面的交易數據、歷史增發價格等,設定更加公允的錨定價格。
他認為,一旦公司收盤價大幅偏離價格中樞,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恢複到正常價格,並且新規可能仍然無法阻止各種目的下的價格操縱。大股東可能拉高價格不讓小股東賣來,或者配合大股東減持。大股東也有可能拉低價格以增加投資者數量。
唯一超過漲跌幅限制的協議股票是祥雲飛龍,公司股票周一上漲1081%至13元,總成交金額為8857萬元。由於是首日交易,公司不受漲幅限制。
祥雲飛龍董秘辦人士告訴第一財經,周一的交易情況是股東行為,公司並不知情,將按照股轉公司要求在兩個交易日內發布異常波動的公告,表明交易對手雙方。
3月22日,公司發布股票解除限售公告,共有22名股東持有的1.76億股解除限售,占解限售後公司流通股總數的99%以上。
該董秘辦人士告訴記者,限售是股東自願鎖定6個月,解限售到期沒有全部打開,大股東就沒有一筆交易,大股東還是繼續鎖定狀態。
另一個值得關註的交易現象是協議轉讓股票族興新材(830854.OC),公司周一雖然停牌,但是仍然有五檔買單,有投資者以2元價格掛出3萬股買單。這意味著只要有賣單,公司在停牌狀態下也能成交。
去年4月7日,族興新材在創業板上市並IPO的申請獲得證監會受理,公司股票隨即在新三板暫停轉讓。最新資料顯示,截至上周,族興新材的IPO審核正處於已反饋狀態。
公告顯示,公司計劃於3月28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財務審計報告和利潤分配議案等。
(第一財經實習生王天然對本文亦有貢獻)
3月31日9:00,中國境內首只場內商品期權品種——豆粕期權將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正式上市交易。緊隨其後的白糖期權也將4月19日正式上市。這是繼上證50ETF期權推出2年後,國內期權市場邁開的又一大步。
部分機構已經嚴陣以待,搶這商品期權第一單。有業內人士也對豆粕期權上市首日開盤作出設想,若用波動30%估算,7月2800期權的認購(call)價格即使豆粕價格不變,也能從98漲到145,9月2800期權的認購(call)價格能從124漲到189。而如果期權價格突破這範圍買方投資者不宜過分追高。
然而絕大多數投資者則對國內的這一新生市場保持謹慎心態,“先觀察上市後的交易情況再看是否入市”成為其心聲。
在永安期貨期權總部總監張嘉成看來,商品期權上市初期都是穩妥預期,投資者適當性部分也卡得較緊,初期交易量應該不會大,但經過一段時間市場較為成熟之後,相關規定會慢慢放開。其表示,在國內商品期權上市之後將主要關註整個市場的氣氛、交易量以及期貨和期權的市場規模大概會是怎樣的分配,參與者的結構又會如何發展。
入市須知
自去年12月份,證監會批準大商所開展豆粕期權交易、鄭州商品交易所開展白糖期權交易之後,市場便對國內的場內商品期權予以期待。經過3個多月的籌備,豆粕期權將首先落地,預熱市場。
大商所將在3月31日白盤上市掛盤期權合約,豆粕期權與豆粕期貨合約交易時間一致。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方便全市場進行期權上市準備,大商所將在上市前一晚,即3月30日晚暫停大商所全部期貨品種的夜盤交易,豆粕期權合約將在3月31日9:00起上市交易。且根據交易所節假日安排的有關規定,3月31日當晚也不進行夜盤交易,4月5日當晚恢複豆粕期權及所有夜盤期貨品種的夜盤交易。
豆粕期權的首個掛盤合約月份為2017年7月,即首批掛盤的期權合約月份為2017年7月、8月、9月、11月、12月,以及2018年1月、3月。
在掛盤基準價方面,大商所根據BAW美式期貨期權定價模型計算新上市期權合約的掛盤基準價。據通知,新上市合約的掛盤基準價於上市前一個交易日結算後,通過會員服務系統隨結算數據一同發布,也可通過大商所網站查詢。
對於交易指令方面,上述大商所負責人表示,豆粕期權合約上市初期僅提供限價指令和限價止損(盈)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數量為100手,暫不提供期權市價單指令。
交易所對持倉限額管理也設置了較為嚴格的要求,據了解,期權合約與期貨合約不合並限倉。非期貨公司會員和客戶持有的某月份期權合約中所有看漲期權的買持倉量和看跌期權的賣持倉量之和、看跌期權的買持倉量和看漲期權的賣持倉量之和,上市初期分別不超過300手。具有實際控制關系的賬戶按照一個賬戶管理。
以豆粕期權行權價格來看,大商所規定豆粕期權行權價格範圍應覆蓋其標的期貨合約上一交易日結算價上下浮動1.5倍當日漲跌停板幅度對應的價格範圍。期權行權價格的不同,行權價格間距也有不同,期權行權價格不高於2000元/噸時,行權價格間距為25元/噸; 期權行權價格在2000元/噸至5000元/噸之間時, 行權價格間距為50元/噸; 期權行權價格大於5000元/噸時, 行權價格間距為100元/噸。
此外,在行權與履約方面,交易所提供期權行權、履約、雙向期貨持倉對沖平倉、雙向期權持倉對沖平倉等服務。
目前獲批的兩個商品期權都實行做市商制度,第一財經了解到,大商所已經選出10家公司作為豆粕期權的做市商,自期權上市當日起,做市商將對豆粕期權合約提供雙邊報價,通過持續報價和回應報價為市場提供流動性。
近期,大商所進行了最後一次全市場聯網測試,意味著一切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此次測試中,共有152家會員參與測試報單,演練了整個期貨市場的交易、結算、行權、保證金數據報送等各項業務以及極端行情,其中期貨單邊成交18.54萬手;期權單邊成交33.52萬手;行權申請3.01萬手,行權執行2.55萬手。
上述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期權上市之後,交易所將根據市場實際運行情況,進一步研究最大下單手數、手續費標準、適當性知識測試分數線標準以及限倉標準等參數的調整方案,擇機進行調整並向市場公布。
豆粕期權首日開盤設想
明天商品期權將正式上市交易,這是中國期貨市場發展進程的重大事件。部分機構已經嚴陣以待,搶這商品期權第一單。
不過對於投資者而言,不要過於盲目入市,對於剛進入期權市場的投資者一般會選擇期權買方,然而過多的買方進入也很有可能期權首日像中國式新股上市一樣出現虛高局面。因此了解期權合理定價區間是買方投資者的關鍵。
海通期貨期權部總經理助理王洋告訴記者:“根據大連商品交易所掛牌價格7月是看漲/看跌期權的報價在75/56,而9月看漲/看跌期權報價在75.5/86.5,這個掛牌價格相對偏低,這樣有利於產業客戶套期保值。7月合約2800的看漲/看跌期權價格可能在97/80點,9月合約2800的看漲與看跌,約在119/120點。”
上海陸家嘴期貨進修學院副院長林洸興告訴記者:3月30日1707合約收盤2802,比主力合約高17點,平價期權是2800認購(Call)期權實際上是輕微價內合約,以交易所的歷史波動率20%估算報價大約98點。9月豆粕期權,到期日130天,主力合約對應的平價期權也是2800,但認購(Call)是輕微價外,對應20%波動率的價格約124點。
林洸興提醒投資者,這些都是用3/30下午收盤價計算的結果。由於3/30日沒有夜盤,許多機構將會用菜粕當作豆粕的避險交易工具,也就是說夜盤期間豆粕漲跌多少再加上CBOT美豆的波動幅度,隔天3月31日一開盤就會完全反應到豆粕開盤價上,因此開盤時記得做修正,別認為平盤才是合理價。
目前來看,上市第一天的波動率不會太低,除了買方賣方力量不均衡外,還有美國農業部USDA報告因素,3月31日晚上美國農業部將發布“種植展望”和“季度糧食庫存”。這些數據對於美豆價格極為敏感,以往往往會導致美豆出現大幅波動,而豆粕的波動情況又和美豆關聯較大,因此期權價格應該不會便宜。
林洸興表示,若用波動30%估算,7月2800期權的認購(call)價格即使豆粕價格不變,也能從98漲到145,9月2800期權的認購(call)價格能從124漲到189。而如果期權價格突破這範圍買方投資者不宜過分追高。
為避免尚未準備好的投資者盲目入市帶來意外損失,目前交易所對投資者入市門檻也設置了一些要求,規定開通期權交易權限前5個交易日每日結算後保證金賬戶可用資金余額均不低於人民幣10萬元,同時還需要滿足具有期權仿真交易經歷、行權經歷,並通過知識測試等一系列條件,大商所在上市初期要求期權知識測試分數需達到90分及以上。
“我們這邊目前大概就幾十個客戶開戶。”張嘉成表示,因為交易所開戶的權限開通是在上周五開始,且開戶存在一些難度,目前客戶開戶數量還不比較少,再加上其實有些客戶並不急於在豆粕期權上市第一天便開始交易。
在張嘉成看來,商品期權上市初期都是穩妥預期,投資者適當性部分也卡得較緊,初期交易量應該不會大,但經過一段時間市場較為成熟之後,相關規定也會慢慢放開,這個市場會怎樣成長還待看。
謹慎備戰
相較部分機構投資者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多數普通投資者則對將推出的國內商品期權抱謹慎的態度,且如何備戰商品期權成為多數投資者目前關註的一大問題。
“新市場的品種總有個不穩定期,我先看看交易情況。”一位杭州的期貨投資者表示,其目前較為關註期權的一些實用策略,觀察商品期權上市交易之後實際應用中會出現怎樣的問題和機會,然後有把握了再去參與。
一期貨公司投資人士也表示,對於商品期權總體感覺比較謹慎,但是也非常期待,可以管理頭寸,也讓投資選擇更加豐富,但操作難度也增加了,操作不好的話存在一些潛在風險。
有市場人士提出,國內的豆粕期權和白糖期權推出之後,與國際對應品種期權會否有聯動性?對此,張嘉成認為,國內白糖和國外白糖基本上是割裂的,兩個價格沒有太大的關系;豆粕部分可能關聯性會高一點,因為美盤的豆粕期貨和國內的豆粕期貨有一些貿易上的習慣存在關聯性,但美盤的豆粕期權交易量並不大,具體的關聯性還待進一步觀察。
茂隆實業發展公司首席策略師許哲近日在第一屆中國(國際)金融衍生品峰會上則提出實戰技巧,其表示,因為國內和國外對風險管理、保證金管理、參與者的水平和做市商方法、交易限制、結算限制等方面存在不同,“我們將在外盤和內盤看到兩個活動曲面,一個是芝商所豆粕期貨期權波動率曲線,第二個是國內豆粕期貨期權波動率,在相近交割日,如果內盤價格低,外盤價格高,我們賣出外盤價格,買入內盤價格,反之來進行交易。將兩個波動率曲面疊加,一旦產生比較多的高度差,就是一個套利機會,內盤和外盤存在隱含波動率,我們可以進行近似無風險的套利”。
目前上證50ETF期權已推出有2年的時間,已對市場投資環境有所培育。張嘉成認為,投資者如果不是將商品期權用來做貿易端的采購或者風險管理,而是當成一個資產管理工具的話,上證50ETF期權的一些交易策略可以移到豆粕期權和白糖期權上來用,有一定的複制性。
億信偉業基金公司首席顧問江明德則提醒投資者註意風險,冷靜面對期權投資。他表示,對大多數普通投資者而言,期權並非是你能參與的一個新品種,認真評估一下自己的投資經歷,如果在股票、期貨上經常受挫的話,建議你期權還是不碰為好。
江明德還建議期貨公司,千萬別把期權當成經紀業務開發的重大抓手,可以作為新增長點但絕不會是重大增長點,期權的複雜程度遠非一般投資者能夠理解和接受,在現有監管條件和市場狀況下,“業務穩定”是基本要求,遠的有權證,近的有個股期權,投資者可以仔細分析一下。
昨日早8點,蘋果三里屯零售店向預約到店的購機用戶打開大門。一位白襯衫男士率先購機完畢,不過他婉拒了媒體采訪轉身離開。另一位男士則表示自己4點多就過來了,還是希望第一時間拿到新機。據現場目擊網友表示,真正一早趕來購買iPhone 8、8 Plus的用戶人數寥寥,門外等候的人中一些是前來觀察報道的媒體,也有三三兩兩貌似等生意的“黃牛”,還有一部分圍觀者表示是想看看新機發售的場面。
“這次沒有黃牛,沒有排隊”,有網友將現場早間拍攝的一段小視頻上傳社交媒體並配文寫道:“一樣的歡迎儀式,王府井店一共就四個人”。
上午9點半左右,大悅城零售店外記者看到有提前布置的十余米雙層導流圍欄,但同樣並沒有看到排隊情況,多名蘋果店員在入口處等待。期間有大約兩三個手持預約信息的購機者走到入口處,驗證信息後直接被工作人員指引到店內。另有一兩個提著蘋果標誌性手機軟包裝袋的貌似購機用戶,離店後走開,沒有看到有黃牛或者媒體尾隨詢問。
類似的情況持續到近10點,工作人員多數回到門內,由於沒有排隊人群,工人和安保將圍欄逐一撤開並搬走。十點整,伴隨店內工作人員5、4、3、2、1倒數,店門正式面向所有顧客打開,數十位店外等候的非預約客戶進入店內圍住新機展臺。一位現場“觀摩”新機的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用的是iPhone 7,計劃等下個月iPhone X上市時換臺新機,今天是路過來看看。
多名網友“播報”信息顯示,昨日早間,上海國金店、蘇寧中山公園店現場,未見果粉排隊場面,“早上來門店取貨的消費者只有零星幾個”。對此,有零售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買iPhone 8/8P仍然需要線上提前預約,並不能直接到店購買,“大家可能習慣預訂了,也不會都擠在一個時間了”。
據港媒報道,香港iPhone 8首發也場面冷清,“今早7:30分,香港知名購物中心希慎廣場(Hysan Place)的Apple Store直營店門口,僅有3人排隊,冷清得讓人咋舌。”另有直播媒體蹲點香港蘋果零售店報道稱:“截至上午8點,排隊人數在20人以內,場面比此前任何一代iPhone都要冷落。”
有疑似黃牛昨日在蘋果店外小聲吐槽表示:“感覺有點賣不動啊”。根據蘋果國行官方價格,iPhone 8 5888元起售,iPhone 8 Plus 6688元起售。而據最新相關市場信息顯示,iPhone 8發售首日已有黃牛報價“破發”,個別款型出現交易報價低於國行官方價格,降幅有80-100元不等。舉例來看,官網售價為6688元的64G iPhone 8 Plus,有黃牛報價太空灰色版6800元,銀色版6770元,而金色版則為6600元。
開售前日有媒體援引美國市場知情人士的信息:“自上周五啟動預訂以來,iPhone 8和iPhone 8 Plus的預訂量目前看令人失望,“許多消費者可能在等待更高端的iPhone X”。
蘋果上周在新品發布會上發布了iPhone 8系列和iPhone X三款新手機。其中iPhone 8和8 Plus在上周五啟動預訂。有分析認為,這兩款機型與iPhone 7和iPhone 7 Plus外觀基本一致,只是配備了全新的處理器、更好的攝像頭以及玻璃後殼並支持無線充電。而相比去年的前款機型,iPhone 8系列在售價上又有小幅提高。
相形之下,iPhone X系列擁有全新的外觀,有評論稱該機型“令人眼前一亮”。據介紹,iPhone X系列將在10月底啟動預訂,11月3號正式上市。
不過,北青報記者從國美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昨天18時,國美全渠道iPhone 8系列銷量同比去年iPhone 7系列首日銷量,增幅達317.6%。據悉,截至18時,通過國美租租、美易分、以舊換新、購買理財產品獲贈手機等新型購買方式獲得iPhone 8系列手機的銷量,占比已經超過15%。
從香港往內地帶貨的水客昨天已經開始上崗,北青報記者昨天從海關方面了解到,深圳皇崗海關昨天中午在福田口岸旅檢入境大廳查獲首宗旅客違規攜帶iPhone8 手機入境案件,共查獲原封iPhone8金色手機4臺,以及原封Apple Watch series3手表一塊,均為昨天新上市產品。據該內地女子交代,自己是收取代購費幫人帶貨的,每臺iPhone手機或手表收取100元的“代購費”,共收取500元。據海關方面介紹,手機屬於應稅商品,旅客在境外購買該類產品並攜帶入境時應自覺申報,目前該案件已移交海關相關部門進一步處理。
文/本報記者 任笑元 張欽
繼海南航空、東方航空為手機飛行模式“解禁”之後,昨日,南方航空、廈門航空、山東航空、春秋航空、祥鵬航空也陸續宣布允許乘客在飛機上使用手機的時間表。南方航空和廈門航空分別宣布將於今日起實現“空中開機”;祥鵬航空已於1月18日解除“手機禁令”;山東航空將於1月22日允許乘客使用手機;春秋航空則將於春運首日2月1日起“解禁”手機飛行模式;中國國航正在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方案,未來也將實現“空中開機”。這意味著2018年中國民航將進入“手機時代”。
南航:今日起旅客可在機上使用手機
南方航空公司發布公告稱,從1月19日起,搭乘南航實際承運航班的旅客,可以在飛行過程中使用手機、平板電腦(Pad)、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便攜式電子設備(PED)。旅客在空中使用手機時,需設置為“飛行模式”。南航方面表示,由於南航航班量較大,修訂後的機上安全演示錄像和安全須知卡將在客艙內逐步更新,請以客艙和駕駛艙廣播為準。目前,南航擁有的15架空客A330-300客機上已實現客艙衛星上網服務。WI-FI服務是免費的,旅客可通過官方APP、飛機客艙內部標識或咨詢乘務人員了解所乘坐航班是否提供互聯網服務。
廈航:波音787寬體機隊可用手機上網
廈門航空公司表示,1月19日零時開始,乘坐廈航所有航班的旅客均可在飛行全程中使用具有飛行模式的移動電話(智能手機)和規定尺寸內(長、寬、高三邊之和不超過31厘米)的便攜式電腦或平板電腦、電子書、視/音頻播放機和電子遊戲機等小型PED設備,需打開手機飛行模式。值得一提的是,廈航的波音787寬體機隊已全部具備機上WI-FI功能,並早在2015年就開始向旅客提供免費體驗服務,當時只能用Pad或電腦登錄。手機限制放開後,乘坐787機型執飛的航班,旅客可提前申請獲得密碼,在空中使用手機接入互聯網服務。
山東航空:22日起解除“手機禁令”
山東航空發布公告稱,1月22日起,搭乘山航實際承運航班的旅客將可以在空中飛行階段使用手機、平板電腦(Pad)、筆記本電腦、電子閱讀器等便攜式電子設備(PED)。
春秋航空:“手機禁令”春運當天“松綁”
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澤表示,今年2月1日春運正式開啟,春秋航空所有國內國際地區航班將同時“松綁”手機禁令,屆時,旅客可在飛行全程使用開啟飛行模式的手機。
雲南祥鵬航空:昨日已放開手機限制
昨日,據雲南祥鵬航空官微發布的消息,祥鵬航空在一架B737、航班號為8L9857的航班上正式宣布:“祥鵬航空作為西南地區首家空中試行開放機上手機等電子設備使用的航空公司,現在,您可以將設備調整至飛行模式,並全程享受暢玩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的無窮樂趣。”
昨日,東方航空MU5137航班從上海虹橋機場起飛,目的地為北京,這是一架能提供空中WI-FI的航班。如需使用空中連接WI-FI,需連接CEAIR-WIFI,在蘋果自帶safari瀏覽器中輸入航班座位號、證件號後四位,搶到預約名額後即可使用WI-FI。
乘務員表示,此次航班只開放近100個連接WI-FI的名額。乘客劉先生吐槽說,WI-FI速度太慢,無法登錄網頁,勉強可以用微信,發文字可以,圖片要5-10分鐘才能發出去。
北京喜樂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李洋表示,民航局統計數字顯示,去年國內民航旅客運輸量超過4.88億人次。中國人均航線時間約為2.5小時,這也就意味著,每年中國人大約有超過10億小時在飛機上,如果通過互聯網把這些時間利用起來,將產生巨大的商業價值。有機構預測,2020年擁有WI-FI服務的飛機將覆蓋全球,將催生約1300億美元的新市場,惠及航空公司、硬件設備供應商、內容提供商、零售商、酒店出行服務商以及廣告商。
面對巨大的經濟前景,航企會爭先恐後地增加WI-FI航班嗎?有業內人士表示,受到成本、技術以及衛星數量和可能提供的“總帶寬”限制,短期內並不會增加大量的WI-FI航班。首先,國內商業航班安裝WI-FI設備分為線裝和改裝,線裝即是航企購買新飛機時安裝上,由於訂單周期1-2年以上,當時受“手機禁令”限制,多數行業並未要求安裝此設備;而改裝將更加麻煩,除了設備高達100萬美元,訂購周期也要半年,還需飛機進廠安裝,整個安裝周期15-30天,以寬體機為例,每天停止商業運營將損失100萬元人民幣,航企很難下決心大規模加裝。
其次,我國各家航企飛機WI-FI服務均處於試驗階段,還沒有航企獲得正式商用牌照。而衛星上網需從衛星接入服務商處購買,一個3.5小時左右航程的航班所需的1G流量大概也要10萬左右。航企沒有“商業牌照”,不被允許在WI-FI服務上收費,只能算入成本,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
第三,航班上的WI-FI速度慢,真不怪航空公司,主要原因是飛機上帶寬“瓶頸”難破。由於國際電聯給每個國家分配KU衛星的軌道位置,受此限制衛星能提供的總帶寬是有限的,相當於“蛋糕不變,越來越多人分”,航班入網的越多,速度越慢。
另據了解,國際上,全球機上WI-FI的覆蓋率也並不高,估算機上WI-FI僅能覆蓋全球航班中30%-40%的航程。本版文/本報記者藺麗爽
湖北荊州涴市鎮800噸的生活垃圾距離長江幹流只有350米;監利縣約1000噸生活垃圾堆存雨季時滲濾液存在進入長江風險;湖北天門嶽口鎮漢江灘塗掩埋含有強酸性的廢渣,數量約300噸,填埋點位於天門市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上遊500米左右……
生態環境部10日通報,9日是“清廢行動2018”督查組在各地全面開展摸排核實工作的第一天,共摸排核實372個固體廢物堆存點位,發現208個堆存點存在問題,涉及江蘇、湖北、四川、重慶、浙江、安徽、湖南、貴州8省市。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生態環境部已對比較突出的24個問題實施掛牌督辦,督促地方限期整改,其余問題直接交當地政府處理。
“清廢行動2018”從5月9日開始至6月底結束。環境部從全國抽調執法骨幹力量組成150個組,對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傾倒情況進行全面摸排核實,對發現的問題督促地方政府限期整改,對發現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全面公開問題清單和整改進展情況,直至全部整改完成。
生態環境部環境監察局上述負責人介紹,2017年以來,廣西、河南、安徽等地接連發生多起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案件,影響了傾倒地生態環境安全,給當地人民群眾正常生產生活造成極大困擾。尤其是發生在長江銅陵段和池州段的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和堆存案件,嚴重威脅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引發社會高度關註。
2016年8月,貴州當地環保執法人員在某企業危險廢物存放點檢查。攝影/章軻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後發現,24個問題中,涉及湖北省的問題最多。包括:
湖北武漢青山區武惠堤外灘地堆存工業礦渣約1000噸,疑似部分轉移至堆存點西側200米處空地並取土加以掩蓋,剩余部分就地推平。該堆存點西側200米處,除堆存轉移來的工業礦渣外,還有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堆放,其中含有部分疑似危險廢物廢機油桶。
湖北天門嶽口鎮漢江灘塗掩埋含有強酸性的廢渣,數量約300噸,廢渣淋溶水為強酸性。該填埋點位於天門市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上遊500米左右。
湖北天門嶽口鎮漢江灘塗堆存有約3000噸的工業固體廢物,初步認定為天門福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硫精砂礦渣,周邊還掩埋有大量硫精砂礦渣。堆存點及填埋點均位於天門市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上遊約500米處。
湖北天門宜佳建材有限公司南側農田(黃潭鎮西廟村)工業廢物堆存於農田間,數量約100噸,積水呈強堿性,且不斷有堿性生產廢水從天門市宜佳建材有限公司內通過暗管排出。
無人機巡查發現,湖北天門黃潭鎮東河橋有一生活垃圾傾倒點(約50米長,10米寬,深度不詳),一臺挖機正使用土方對該傾倒點進行掩埋,該傾倒點緊鄰東河,距入漢北河入河口約250米。
湖北襄陽原襄樊市磷肥廠產生的大量磷石膏廢棄物,堆存於襄州區張灣街道辦事處漢江張灣堤防老西灣堤段堤外(小清河東與漢江北交匯處),堆放場未覆蓋、地面無硬化,部分位於最高水位線以下。廢棄物對周邊水體、地下水、土壤、空氣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環境影響。
湖北荊州涴市鎮松滋江堤外側50米,有約800噸的生活垃圾,距離長江幹流350米;湖北荊州石首市筆架山街道勝利垸外幹堤垃圾填埋場,庫存大量生活垃圾。該填埋場現已封場,僅簡單覆土,雖設有滲濾液導流處理設施,但整體未做防滲處理;湖北荊州公安縣埠河鎮荊南長江幹堤內距長江500米灘地堆放生活垃圾約200噸。
湖北荊州監利縣容城鎮半路堤排澇河西側約100米處堆存有約1000噸生活垃圾。該排澇河設置有閘門,在水量較小時水流流向洪湖,在城區積澇需要泄洪的時候拉閘排往長江,雨季時滲濾液存在進入長江的風險。
湖北潛江遠達化工有限公司東側廠界內危廢(保溫石棉)與建築垃圾混存,在其廠界東側圍墻外,還發現較大滲坑,坑內廢水呈強酸性(pH值2-3)。該公司原料硫鐵礦堆場淋溶水未經收集處理,通過雨水溝直排漢江,溝內殘液呈強酸性(pH值2-3)。
此外,督查組在江蘇省也發現,揚州江都區大橋鎮喬梓村西砂料場北側堆存固體廢物約3500噸。其中,煤矸石、粉煤灰約2000噸,鋼渣約1500噸,存在汙染聖容河隱患;江蘇鎮江句容市下蜀鎮六里村東三河加油站附近堆存建築垃圾約15000噸。
在浙江省,督查組發現,浙江麗水青田縣臘口鎮浙江麗水浙江友邦鋁業有限公司拆除軋機過程中的廢機油、油泥等危險廢物,在廠界外露天堆存,部分灑落在未進行防滲處理的地面;浙江麗水青田縣臘口鎮鑫昌線纜有限公司內存有10余噸廢機油,未按規定貯存;浙江舟山定海區臨城街道王家墩村距海邊約30米建築垃圾大量堆存,總量約10萬噸。
在重慶市,督查組發現,重慶南川東城街道龍巖河居委工業園區,原雙贏集團公司北固磷銨廠生產磷銨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磷石膏堆存於河岸兩側,滲濾液處理站雖正常運行,但是防滲措施不完善,堆場未見覆蓋;重慶豐都龍河鎮觀音寺二組石廟梁子堆存生活垃圾約8000噸,有焚燒痕跡。
此外,督查組還發現,四川成都邛崍市羊安鎮工業園區,四川省高宇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磷銨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磷石膏渣,堆放於距離斜江河(岷江支流)邊,距離河道最近處不足10米。堆存場地未采取防滲措施,渣堆未完全覆蓋。渣場建有水導流槽及收集池,收集後的水直排斜江河河道;江西鷹潭貴溪市濱江鎮,距離信江約150米處有一非法廢舊塑料破碎加工點,現場堆約10噸廢舊塑料,並混有農藥瓶、醫療廢物、廢機油桶、廢油漆桶等危險廢物。該堆放場無任何防滲措施,加工點清洗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安徽宿州泗水鎮航運公司碼頭露天堆放約1000噸建築垃圾;湖南株洲天元區馬家河街道應家圍子原鵬達攪拌站和銀力攪拌站,堆存數量約400噸建築垃圾,該堆場距湘江馬家河段約20米,地理位置低於馬家河的最高水位線,雨季湘江水位上漲,堆場內固體廢物存在流入河體的風險;貴州畢節威寧縣六橋街道辦事處草海湖集雨區域面積內因拆遷產生的約20萬噸建築垃圾在拆遷現場堆存;貴州黔南州甕安縣銀盞鎮磷化公司玉華6號和8號礦井邊共露天堆存約2000噸礦渣。
生態環境部環境監察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限期整治,溯源調查,依法查處。對企業環境違法行為依法查處,並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對監管失職瀆職人員,依法依規問責追究。
未來是什麽?未來在哪里?誰將引領未來?5月17日,以“讓未來發生”為主題的2018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盛大開幕。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傅新華、第一財經董事長李蓉以及墨子號量子衛星工程常務副總設計師王建宇院士、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富士康工業互聯網公司副總裁高啟洋、菜鳥網絡副總裁陳威如、銀泰商業集團COO王福琴等知名科學家、投資人、創新領袖們聚首上海,發現並分享未來技術的前沿動態、未來商業模式的新銳觀點、未來產品與應用的廣闊前景。
這是第一財經第三年舉辦技術與創新大會,第一財經首席執行官周健工說:“過去兩年來,第一財經搭建起了新經濟企業與企業家傳播觀點、案例的平臺,這一平臺立足上海與深圳,向世界發出中國聲音。今年我們更加關註技術向實體經濟的靠攏,在經濟重構中成為更加重要的、全新的要素,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化,中國崛起成為全球創新中心的趨勢不可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2018技術與創新大會還揭曉了最佳國際創業者榜單,這是第一財經第二年推出這一榜單的評選,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之一,不僅吸引全世界的風險投資,也在吸引全世界的創業者,第一財經希望通過客觀、公正、嚴謹的評選,發掘和褒揚中國創業的優秀外國創業者。
量子技術新突破
在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上,墨子號量子衛星工程常務副總設計師、衛星系統總指揮王建宇院士現身分享了量子通信技術的最新進展與應用突破。
2016年8月16日,我國發射全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墨子號”搭載了四個有效載荷,其中一半都是由王建宇院士領導的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牽頭研發。
當年的《科學美國人》將“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發射成功評為全球的十大創新技術,這也是唯一一項美國本土以外的技術。對此,王建宇院士表示:“量子衛星做成以後,給該科學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帶來希望,我們國家現在要立一個專門的重大專項,來研究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
他稱,在國際上,歐美和中國在量子技術方面正在交替領先。“德國、歐盟馬上立了很多項目,他們說不能落後於中國人。美國為此專門開了聽證會,確保美國在量子技術中的地位。所以我們壓力也很大,要跟他們競爭,保持我們的領先地位。”
王建宇透露,“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去年已經完成了三大任務:第一個是密鑰分發,第二個是量子糾纏現象的確認,第三個是隱形傳態的實驗。
在2017年9月29日,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正式開通。通過這條結合了“京滬幹線”與“量子號”的天地鏈路,中國的科學家成功地和奧地利實現了世界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
談到中國式的創新,王建宇院士提出了四點:原創的科學思想是靈魂;管理層的快速決策是資源保障;兵團式多團隊聯合的工程管理以及科學團隊的交叉融合。
王建宇院士在提到量子通信的產業化問題時表示:“量子通信是一種補充,不是全面替代(傳統通信方式),它將率先用於國家安全領域。”
“解密”富士康工業互聯網
作為“打個噴嚏”都能讓蘋果感冒的富士康,在A股上無疑是最引人矚目的新星。
在2018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演講中,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高啟洋更是分享了關於富士康工業互聯網的“野心與布局”,表示富士康關註的不是單一企業的自動化或者是流程的改變跟優化,而是要做整個從供應鏈端到客戶端循環的一個生態系統。
“借由這整個生態系的帶動,包含所有的產業鏈,跟我們合作的中小企業一起來提升。這樣的提升對工業鏈是革命性的創新,而不是簡單的持續性改善。”高啟洋表示,富士康工業互聯網結合人工智能,包含數據感知、深度學習的工具,希望打造的是一個生態系統,把富士康在電子產業的技術跟資訊收集的過程跟手法應用到各個行業,帶來直觀的變革。
他稱,富士康整個工業互聯網想要追求的並不是一個單一產業或者單一公司的成長,而是形成不同行業間的連接,產生的相關聯的應用。“比如說我把感測技術和食品行業結合,運送可以更及時。過去食材的浪費,在未來會慢慢減少。另外我們把自動化和IT相整合,甚至把電子業高精密的技術,假設用建築業,精密度會提高,成本也會降低。”
高啟洋還分享了對“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概念的看法。
他表示,中國制造2025更強調利用智能技術和網絡技術提升中國制造業的產品質量、技術水平和商業模式,從而調整制造業產業結構,提升制造企業競爭力,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轉變。而德國工業4.0則強調在滿足高度定制化需求的同時,保持生產線的高效率和低成本。通過企業內部各個環節的縱向集成和外部價值鏈上不同企業間的橫向集成,實現從開放端到需求端的一致性和靈活性。
熱議獨角獸
2018年獨角獸公司呈現爆發式增長,迎接獨角獸回歸成為資本市場重要話題。
作為中國較早成功的獨角獸公司代表,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一上場就犀利地說:“我在市場上看到很多市值在10億美金以上,在我看來完全不具有獨角獸資格的那些公司。”
在他看來,“獨角獸”只是一個數字性的定義。其實核心的問題是,首先有沒有發現趨勢和機會,第二是有沒有開創了技術和模式。“如果不具備技術和模式開創性,僅僅是一個跟隨者,我覺得你的獨角獸只是數字意義上的獨角獸,而不是社會價值上的獨角獸。”
他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直言:“如果你把使命感忘記了,最終只是從業務層面取得了成功,取得了壟斷,我認為並不值得驕傲。”
除了分眾外,德勤中國、複宏漢霖、西井科技等企業代表將暢談當下獨角獸公司登陸資本市場時所面臨的競爭、機遇與挑戰。
“資本其實是個翅膀,賦能讓我們的獨角獸能夠飛得更高更遠,但它不能成為抽打獨角獸的鞭子,讓我們失去了方向,只是為了更高的資本回報。這個當中的平衡和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德勤中國創新主管合夥人劉明華表示。
西井科技COO章嶸提到,打了個比方,在資本的尋求方面,跟人的婚姻一樣,要想長久地走下去,價值觀一定要一樣。西井科技主要通過引入AI技術結合港口的操作環節,提升港口效率。
複宏漢霖生物技術總裁兼CEO劉世高則表示,從2014年至今,社會上對生物醫藥的行業的關註、投入是前所未有的,而資本市場高度的重視、高度的投入,與環境的天時地利有關。“中國癌癥的病患可能比美國和日本加起來還要多,但是5年的存活率連美國的一半都不到。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是巨大的。”
同在制藥行業的基石藥業高級副總裁王辛中表示,做腫瘤藥物的研發有“三高”:風險高、門檻高,最後回報也會高,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過程,而這些離不開資金。
學霸君技術副總裁苗廣藝也提到,從社會的認可度上來說,教育行業在國內上市比國外上市有更大的優勢。但是因為先前的政策不夠開放,或者對創新性和包容性沒有那麽多,導致大家沒有條件在國內上市。但現在也看到一些比較好的信號,例如小米在港股上市是非常好的作用。“我覺得A股也需要有對創新企業包容的機制,是不是可以做一些試點?這些試點不是簡單地對一些公司進行特批,再一個或者兩個公司先試一下,讓大家看到這個希望,然後有這樣一個希望繼續跟進,不斷地推廣。”
新物流與新零售
從電商到新零售,中國正在引領一場全球的零售革命,不少實體店如何向新零售轉型,與電商和社交巨頭合作,把零售變成科技,把消費融入場景。與此相關聯,是物流業正在變得日益智能化,從支持電商到連接制造,物流業正在通過提升效率、跨界創新,通過供應鏈金融等創新,支持新經濟發展。
在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圓桌論壇中,菜鳥網絡副總裁、智行院院長陳威如,百世集團高級副總裁、百世雲總經理張硯冰,羅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張晟等與會嘉賓將圍繞新物流、新零售等話題展開討論,探討技術如何改變行業,場景如何重塑消費。
百聯集團董事會秘書兼戰略中心高級副總監趙陳斌認為,零售不應該那麽明確去區分新和舊,其實就應該回歸它的本質,如何更好地滿足我們的消費者。因此百聯提出了是要做全渠道業務。
而在銀泰商業集團COO王福琴看來,如果沒有把人貨場進行數字化,並且不用大數據去營運,也沒有致力於供應鏈優化的實體店,可能真的沒有未來。王福琴仍然堅定地認為實體店是有未來的,但是銀泰必須跨越一些階段和完成一些事情,例如人貨場的數字化,就是銀泰重要的戰略。供應鏈進一步深度的優化,也是銀泰堅決要做的事情。
大潤發新零售COO袁彬則坦言,在2012年以後,大潤發的確受到一些新渠道的沖擊,也受到了一些線上業務的沖擊,整個實體碰到了一些困難。但過去幾年大潤發在商品升級、門店的效率提升,以及渠道的拓展、業態的創新多個方面進行提升。
袁彬提到,阿里巴巴和大潤發半年合作當中,阿里把踩過的坑,得出的經驗,毫無保留地給了大潤發,少走了很多彎路。“阿里搭建了一條高速公路,我們車子開上去,可以快速狂奔了。不是給點水泥、石子,你自己造路吧。”
值得註意的是,無人零售也成為一大趨勢。對此,羅森(中國)副總裁張晟認為:無人零售一定有未來。但非常遺憾,無人零售現在是早產兒。“我們今天這些做無人零售的,其實很多都在宣揚怎麽把便利店的人工成本降下來。比這個更重要的是一個,如何讓消費者真正的滿意?今天的無人便利店也好,無人貨架也好,我發現沒有找到真正的痛點。”
從新零售到新物流,在百世集團副總裁,百世雲總經理張硯冰看來,新零售場景下的物流服務,需要智慧的頭腦、敏捷的神經、自動化的技術、高效的管理閉環。他透露,從去年開始百世已經開始使用智能調度的技術,來進行全部要素的調度。從實際應用結果來看,部分區域產生了30%左右的成本節省,同時客戶體驗也有較大提升。
而菜鳥網絡副總裁、智行院院長陳威如則認為,數字化時代,是整個物流行業在歷史上遇到的最佳黃金時代。和美國相比,中國在專業的服務跟數字化的人才上面還需要再多一點積累,但是中國的物流的彈性、敏捷性,這種能力可能比美國更加強烈。
最佳國際創業者榜單揭曉
2018技術與創新大會還揭曉了最佳國際創業者榜單。這是第一財經第二年推出這一榜單的評選。中國正在成為全球創新中心之一,不僅吸引全世界的風險投資,也在吸引全世界的創業者,第一財經希望通過客觀、公正、嚴謹的評選,發掘和褒揚中國創業的優秀外國創業者。
去年9月的蘋果秋季發布會上,第一財經評選出的2017中國最佳國際創業者Directive Games公司創始人Atli Mar Sveinsson,帶著公司出品的AR遊戲《The Machines》出現在了蘋果新品發布會的演講臺上。
今年的2月份以來,第一財經收到了來自項目創始人、投資人、風險投資機構、孵化機構以及第一財經編輯團隊所推薦的很多優秀國際創業者的申請材料,從領導力(leadership)、創始人(founder)、團隊(team)、創新(innovation)、技術(tech)、商業模式創新(bizmodel)、成長(growth)、規模(scale)以及融資(valuation)這九個維度建立了一個綜合的評選體系,並且評出了今年的10位獲獎者。
其中獲獎者空中雲匯是一家新興的金融科技公司,專門從事國際支付業務。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ack Zhang稱,空中雲匯已經建立涉及到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網絡,可以讓跨境交易在幾秒鐘之間就可以實現,而成本不到SWIFT(銀行結算系統)的10%。
而Mobio Interactive聯合創始人Bechara Saab博士曾是蘇黎世神經科學中心的教授,他所創建的Mobio可以通過攝像頭來判斷用戶的呼吸和心跳頻率,並通過算法結合用戶自我評估結果,為用戶推薦合適的冥想訓練課程。他稱,“數字科技在快速地推動醫療健康的革命浪潮,如果回歸本源,是我們在教自己如何來治療自己。”
曾經在三家公司擔任高管並一路從創立到陪伴它們上市的nHack創始人Richard Robinson,則作為創業顧問和天使投資人長期活躍在亞洲。他在演講中說,創業這件事非常棒,也非常殘酷,但對社會非常必要。“有時你覺得很糟,甚至覺得肯定要碰到失敗,但這是人類進步必須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