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外籍學者被排除在英國政府脫歐事務顧問團隊之外,這種針對國籍的做法引發了大量爭議。
邀請國內一流學者就一些重要政治議題建言獻策一直是英國政府的慣常做法,但最近英國政府卻告訴一些外籍學者,由於他們不是英國人,所以被排除在顧問團人選之外。有分析提出,英國政府是否擔心外籍學者的意見將危及國家安全?
莎拉·哈格曼(Sara Hagemann)曾在布魯塞爾和哥本哈根任職任教,七年前受聘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歐洲問題研究所,目前擔任該所的助理教授。她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稱:“英國政府此前向頂尖學者尋求建議,但是最近卻告訴我和身邊的幾個同事,因為我們不是英國公民,所以不再需要我們就脫歐問題開展工作。”
有消息稱,目前已經有九位專家受到了政策變化的影響。
隨後,英國前任副首相尼克·克萊格(Nick Clegg)也在社交媒體發聲稱,英國政府僅僅因為國籍就拒絕專家的建議,這一做法“令人非常遺憾”。
7日晚上,英國外交與聯邦事務部(FCO)發表聲明:“脫歐公投沒有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其他改變。相關工作人員因為工作時長和性質,一直需要接受安全檢查……英國是個開放的國家,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接受來自各方頂尖學者的意見,不會對國籍加以限制。”
但就在外交部聲明之後不久,有人公開了一份內部備忘錄,內容顯示外交部通知學校,只有英國人有資格申請加入脫歐顧問團隊。
英國外交部對其下屬員工一直都有國籍限制,但這次把限制範圍擴大到了顧問團隊,其中透露出的信號不言而喻。有一些學校也向英國媒體證實,英國政府的確通知學校,不再需要外籍專家參與有關脫歐的研究項目。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是英國的頂尖學府,以社會科學及管理學見長,在全球享有極高口碑,校友和學者在政商經界具有很大影響力。
外界質疑,英國外交部是否已經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簽訂合約,而排擠外國人的這種做法是否符合與政府采購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也有部分外籍學者開始擔心自己的研究項目會因為自己的外國身份而受到影響。
上周早些時候,英國內政大臣安珀·魯德(Amber Rudd)還稱,政府正在研究提案,可能要求公司上報雇用的外國職工的名單。這兩個針對外國人的舉措均引發了軒然大波,可能意味著英國首相梅(Theresa May)所領導的新政府將在移民問題上采取強硬立場。
盡管英國學界大多支持留歐,但是在脫歐公投結果面前也不得不接受現實,但學界仍然對脫歐帶來的後果深表擔憂。因為脫歐可能會損害英國與歐盟之間的人員自由流動,使學術交流變得不便。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研究人員和留學生,還有歐盟對英國科學研究提供的資金支持。
牛津大學最近也表示,出於對未來研究經費的擔憂,部分學者可能已經在考慮跳槽。還有消息稱,不少外國大學可能已經盯上了目前在英國任職的優秀專家學者,準備挖墻腳。英國政府在這種情況下仍然對外國學者采取針對性舉措,顯然將增加優秀學者離開英國的可能性。
“沒有什麽比一個充滿恐懼的,富有的政治候選人更好的事了。”這是美國的一位政治科學家對政治顧問行業的一個描述。準確來說,這是該政治科學家從一位政治顧問處聽來的——對美國大選中“政治顧問的真正價值”的一個整體描述。
根據《大西洋月刊》的報道,2016年的美國大選從開始到結束,包括初選在內的兩黨多位候選人,在政治顧問上大約將耗費約60億美元。
雖然今年的大選現實是:在雇傭政治顧問團隊上耗費巨資的希拉里卻險些敗給桑德斯,同希拉里擁有“全明星陣容政治顧問團隊和競選團隊”相比,負責桑德斯競選的競選經理卻沒有任何競選經驗,此前只是一家動畫書店的店主;從共和黨方面來看也有類似之處,在政治顧問上耗費最多的傑布·布什只匆匆參加了3場初選就宣布退選,而留在最後的,是一直沒有雇傭任何政治顧問的特朗普。
那麽,總統候選人花了數十億美元,到底得到了什麽?都不是“政治菜鳥”的總統候選人們,不會只是想幫他們的政治顧問好朋友們把錢袋子裝滿吧?
總統候選人:給政治顧問的錢可不能省!
美國政治顧問行業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但直到1990年代晚期才真正引起公眾的註意,也就是在媒體開始關註那些“總統大選幕後的真正推手”——為候選人出謀劃策的政治顧問們的時候。
也是在這個時候,民主共和兩黨陣營都湧現出一批明星級政治顧問,包括被認為將比爾·克林頓一路送進白宮的“大功臣”、民主黨政治顧問卡威爾(James Carville),和被稱為“小布什大腦”的共和黨政治顧問勞夫(Karl Rove)。
這些在美國政壇具有極強影響力的政治顧問們,不僅影響過多位總統候選人的競選和政策,更是美國大選中左右風向標的重要力量。
所以,2016年大選一開始,兩黨陣營的候選人們都砸了重金打造自己的政治顧問團隊。在共和黨陣營,克魯茲的競選為政治顧問服務支付過超過600萬美元。另外一位候選人盧比奧和支持他的超級委員會則為政治顧問服務支付過1.05億美元。退休神經科醫生卡森為政治顧問服務耗費了7800萬美元。
斥巨資和一分錢沒花的極端案例
但是,最大手筆則來自於初選開始時最被看好的傑布·布什。在耗資1.039億美元雇了共和黨內的一批政治顧問後,傑布在參加了3場初選後就黯然退出競選,只贏得了4張黨代表選票,和大約3%的州內選票。
傑布的首席政治顧問、著名共和黨政治顧問墨菲(Mike Murphy)在傑布退選後表示,今年的大選不是為傑布這樣的人準備的。
美國媒體指出,在為傑布·布什擔任顧問的幾個月期間,墨菲被支付的顧問服務費至少為1400萬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傑布·布什的例子也證明了,有的時候無論一場競選有多少資金和多麽專業的團隊,很有可能的結果卻是,沒有取得任何結果。
同傑布斥巨資正好相反的是幾乎一毛不拔的特朗普。在初選期間,特朗普不止一次炫耀過自己沒有籌款也沒有超級委員會的支持。更誇張的是,他沒有雇過任何政治顧問和演講撰稿人。和他的競選人員框架基本不存在相比,他在電視廣告上也只花費過1900萬美元。不僅如此,特朗普的第一位競選顧問是完全沒有任何競選經驗的警察,他的新聞秘書是一位27歲的時尚公關。然而,他最終擊敗了其他17位被政治經驗成熟的政治顧問精心包裝的候選人,成為了今年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候選人被“趁虛而入”
多位美國政治科學家指出,大選的結果通常並不是候選人和他們的顧問所能掌控的,而且大部分的總統大選結果在後期都可以通過國家經濟的現狀和現任總統的支持率做出一個初步的推斷。
加州大學政治學教授瓦若克(Lynn Vavreck)指出,因為任何候選人都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會贏,所以政治顧問的主要影響力在於在宏觀上給候選人起“主心骨”的作用,決定競選的整體論調和為候選人提供相關培訓。“政治顧問的工作就是掌握候選人的個性,並讓他們做出同競選有關的平衡。”瓦若克說。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政治系教授史格特(Adam Sheingate)指出,政治顧問在美國政治中一直有效存在,是因為在政治競選中湧入的大量資金,這些資金“總要找到一個合理的去處”。
“政治顧問向候選人進行的是一種銷售。”史格特表示,“信心的遊戲講的是,候選人通常是有點恐懼的。他們總擔心他們會輸,這也是政治顧問們趁虛而入的時候。”
為了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本周會談前,找到後者的日本政策顧問,日本外交官員頗為“抓狂”。
有美國政府前官員稱,日本外交官一直在全力接觸特朗普團隊亞洲政策方面的顧問,但收效甚微,因為無法確認特朗普團隊成員的職責分工,甚至無法確認是否有真正的亞洲團隊。
“團隊尚未形成”
17日的會晤將是特朗普勝選後首次會見外國領導人,也是安倍破例在美國大選後如此迅速地出訪。
日本媒體報道稱,安倍之所以如此心急,是因為日方此前預測希拉里會取得勝利,並沒有與特朗普建立關系。今年9月,安倍訪美時只與希拉里進行了會談,而此行旨在迅速和特朗普構建信賴關系。
14日上午,日本首相助理河井克行已先一步飛赴美國首都華盛頓,與特朗普團隊相關人士舉行會談。受安倍指示,河井此行還將收集美國下屆政府的政策和人事方面的信息。河井將在華盛頓和紐約與“過渡團隊”成員、美國國會相關人士及專家會面。安倍還指示河井在會談中向美方傳達欲與特朗普迅速建立個人間信任關系的願望。
河井的任務執行得頗為艱難。有4名美國前官員均稱,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方面一直在聯絡接觸華盛頓的亞洲問題專家,以在當地時間17日兩人會談前,找出特朗普在日本和亞洲問題上的顧問。
其中一位美國前官員稱,目前為止接觸僅限於“和特朗普大廈的高管定會談地點和菜單”。另一位則說:“坦白說,我認為還沒有真正的亞洲團隊。”
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方面則稱,盡管和特朗普團隊的接觸要比和希拉里團隊少得多,但日本也已經“通過很多在外交和安全問題領域的重要顧問”,和特朗普團隊接觸了幾個月。特朗普和安倍的會談是之前那些努力的證明。
“我們相信這是對當選總統重申我們對同盟關系堅定承諾的第一次機會,我們希望會談能得出強大的共識為實際操作設定主要議程。”日本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冢田玉木(Tamaki Tsukada)說,“我們理解一個合適的過渡團隊有待形成,但我們有信心一個強大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團隊未來幾周內將會出現。”
特朗普在大選時的一些言論令美國在亞太的傳統盟友日本和韓國震驚。他曾說日本和韓國應該考慮發展核武器,以減輕美國在朝核問題上的負擔。他還說,可能考慮從日韓撤軍,除非日韓等支付更多的相關費用。
奧巴馬政府前高級亞洲顧問梅代魯斯(Evan Medeiros)稱,特朗普及其團隊現在和亞洲領導人接觸是積極的。“和領導人會談,理解這些關系為美國利益服務是積極的。”他如此表示。
可用之人緊缺
其實不光是日本,大部分華盛頓的外國大使館都面臨和特朗普團隊建立聯系的難題,一方面是因為在美國大選前,他們嚴重低估了特朗普勝選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在明年1月20日特朗普就任前,沒辦法確認誰擔任哪方面的顧問。
不過,特朗普和外國外交官同時面臨的一個問題是,數十個共和黨外交政策專家今年曾聯署一封信,表達對特朗普的強烈不滿和擔心。
一位特朗普的顧問稱,大部分在那封信上簽名的專家已經被告知,他們不在特朗普政府的考慮範圍內。有觀察人士稱,這樣一來,通常共和黨政府會考慮的專家組成員就所剩無幾了。
該特朗普顧問說,“過渡團隊”尚未公布亞洲和其他地區的國別專家名單,這讓外國大使館非常“抓瞎”。
在美國大選期間,曾擔任過美國國務卿的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手邊擺著一長串有經驗的亞洲專家名單,特朗普團隊的可用之才卻很稀缺。其中最主要的人物是加利福尼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納瓦羅(Peter Navarro),他是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曾在華盛頓從事能源和環境政策分析師,擔任MBA教學工作等,他一直對中國的貿易行為持批評態度。
另一位是戈瑞(Alexander Gray),曾是共和黨議員福布斯(Randy Forbes)的新聞發言人,今年8月被任命為特朗普競選團隊高級防務顧問。戈瑞2011年才從喬治華盛頓大學畢業。
截至記者發稿時,特朗普發言人希克斯(Hope Hicks)對此未發表任何評論。
商人出身的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不忘從商界汲取智慧。
近日,特朗普宣布組建一個專門委員會向其提供創造就業相關建議。該委員會的特別之處在於由美國各行業的大企業高管組成。
其中,美國投資公司黑石集團首席執行官(CEO)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將擔任該委員會的主席。
行業意見
“該顧問班子聚集了那些知道如何創造就業和促進經濟增長的CEO和商界領袖。”特朗普在宣布該顧問班子成立的聲明中稱,“我的政府致力於吸取私營部門的專家意見,削減政府部門那些阻礙企業招聘、研發和擴張的繁文縟節。”
海外媒體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上周早些時候,特朗普特意致電蘇世民,請他幫忙主持該委員會。兩人此前並不是朋友,也沒有一起做過生意,但卻一起擬定了這份顧問班子的CEO名單,之後蘇世民挨個請這些CEO參加。該知情人士還稱,他們可能每月舉行一次座談會。
黑石集團於當地時間12月2日發布的新聞稿中稱,特朗普宣布他正在組建一個總統戰略和政策論壇,該論壇由美國最受尊敬和最成功的商界領導人組成,由於當選總統將一直努力兌現其“把就業崗位帶回美國”和“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承諾,這些商界領袖將頻繁和總統會面,分享具體經驗和學識。
各成員將根據所在行業的獨特情況向總統提供個人意見,大致是關於政府政策如何影響經濟增長、創造就業和生產力等。諸多最優秀、最聰明的商界人士以坦誠、非官僚和非黨派的方式向總統提供直接意見。該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將於明年2月的第一個星期在白宮舉行。
特朗普此前曾表示,他上任的首要任務將包括削減影響企業業務條例,降低企業稅率等。這些得到了商界領袖的大力歡迎。
16人委員會
除了蘇世民外,該委員會還包括Patomak全球合夥公司CEO、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官員阿特金斯;通用汽車董事長兼CEO博拉;克利夫蘭診所CEO科斯格羅夫;根大通董事長兼CEO戴蒙;貝萊德集團董事長兼CEO芬克;華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CEO艾格;波士頓咨詢集團總裁兼CEO萊賽;沃爾瑪總裁兼CEO麥克米倫;波音前董事長、總裁兼CEO麥克納尼;全球基礎設施夥伴公司董事長兼管理合夥人奧古雷斯;IBM董事長、總裁兼CEO羅睿蘭;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管理委員會前成員瓦爾斯;安永全球董事長兼CEO溫伯格;通用電氣前董事長兼CEO韋爾奇;IHS Markit副董事長、普利策獎得主耶金。
美國總統經常會召集商界領袖座談開會,現總統奧巴馬就經常和大公司的CEO會面,也會在有大公司CEO出席的商業論壇上發言。
2011年,奧巴馬就召集了一個就業顧問班子和一個出口顧問委員會,前者由通用電氣CEO伊梅爾特(Jeff Immelt)牽頭,後者由施樂公司CEO伯恩斯(Ursula Burns)領導。奧巴馬在貿易、科技和移民等問題上都向商界領袖進行咨詢。
而特朗普顧問委員會的名單中有一些是奧巴馬團隊此前用過的“老人”,華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長兼CEO艾格(Bob Iger)、波音前董事長、總裁兼CEO麥克納尼(Jim McNerney)、IBM董事長、總裁兼CEO羅睿蘭(Ginni Rometty)等均是奧巴馬出口委員會成員。
有美國媒體提出,在特朗普的商界顧問團隊中缺少如谷歌、蘋果以及Facebook等領先的科技行業高管。熟悉相關事宜的人士稱,該委員會還將增加來自科技行業的商業領袖。
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前外交政策顧問卡特·佩奇日前到訪俄羅斯。他表示,美國和歐洲企業非常有意返回到俄羅斯經濟的一系列領域。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9日報道,佩奇於當日抵達莫斯科,並與數位企業家和政客舉行會談。佩奇稱:“美國企業和歐洲企業一樣非常希望返回俄羅斯市場,他們的興趣涵蓋廣泛的領域。”
佩奇還表示:“敵對地試圖通過西方制裁的方式懲罰俄石油以及其高級管理層並沒有達到目的,卻使西方企業受到損失。”
“本周的交易證明了這些限制,因為很多有潛力的戰略投資夥伴被排除在外”,佩奇說道。7日,俄石油總裁謝欽稱,俄羅斯最大石油企業19.5%股份的私有化交易已經完成,售價105億歐元,收購方兼戰略投資方為嘉能可國際和卡塔爾投資局。
佩奇
據新華社10日報道稱,佩奇在美國總統選舉期間擔任特朗普團隊外交顧問,被認為是親俄派。佩奇曾作為投資銀行美林的投資經理人在俄首都莫斯科工作,現在紐約運營一家名叫“全球能源資本”的咨詢公司,業務主要涉及俄羅斯和中亞國家的石油和天然氣。
值得一提的是,對佩奇的到訪,俄羅斯總統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克里姆林宮和佩奇沒有接觸,也不打算接觸。
佩斯科夫稱,克里姆林宮通過新聞報道得知佩奇一行訪俄,但他不知道佩奇將以何種身份在俄羅斯會客。至於是否與其接觸,他表示,“坦白說,我們沒有接觸,也沒有這方面的打算。”
大概連埃隆·馬斯克這樣的矽谷精英也不會想到,“劇情”反轉來得如此之快。
5個月前,他還和蘋果公司CEO庫克(Tim Cook)、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CEO佩奇(Larry Page) 等科技大佬聚集在喬治亞州海岸的一個私人小島參加頂級智庫論壇,會上他們加入一群資深共和黨人的討論,主要話題是如何阻擊特朗普,阻止其在大選中繼續前進。
到了今年12月,同樣的一群矽谷精英們來到紐約特朗普大廈,成為特朗普的座上賓。這天清晨,特朗普過渡團隊在一份聲明中說,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和優步(Uber)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已經加入了特朗普戰略和政策論壇,他們將定期與總統會面,就業務問題提供咨詢。
截至目前,這個成立於本月初的論壇委員會現在有19個成員,囊括了來自金融、醫療、零售、文娛、制造業、研究咨詢機構和科技等行業高管。如沃爾瑪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Doug McMillon)、IBM首席執行官羅睿蘭(Virginia Romett)、通用汽車CEO瑪麗·博拉(Mary Barra)、GE的前董事長兼CEO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凱文·瓦爾斯(Kevin Warsh)等。
如果以市值計算,目前特朗普的豪華企業顧問團身後的企業市值已經超過萬億美金。
當地時間2016年12月15日,美國紐約,Alphabet CEO拉里-佩奇、蘋果CEO蒂姆-庫克、Facebook COO雪莉-桑德伯格等科技界大佬出席特朗普舉辦的圓桌會議。
從“敵人”到朋友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在成為特朗普的顧問團之前,這一豪華團隊成員與這位新總統之間的關系可謂大相徑庭。
例如,商界傳奇人物GE的前董事長兼CEO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下稱“GE”)一直毫不掩飾對特朗普的喜愛之情:“這個億萬富翁說出了很多我們想說的話,他已經觸動了我的神經。”
“我認為他的評論是一流的,特朗普的稅收計劃中提到限制對富人的征稅,我認為這是一個以增長為導向的政策。” 傑克·韋爾奇說。
而埃隆·馬斯克則曾是希拉里的忠實支持者,不只捐款給希拉里,並在競選期間多次抨擊特朗普,認為這個電視真人秀明星“看起來並不具備代表美國的特質”。
一個多月前,一直對石油行業、全球氣候變化等問題直言不諱的他還在對外媒吐槽:“我強烈認為,特朗普可能不是一個正派而且可靠的人。”
值得註意的是,在特朗普宣布支持傳統燃油等主張後的一周,特斯拉的股票一度下跌了10%,不過後來又出現了反彈。
除了特斯拉之外,特朗普在此前競選演講中也曾公開指責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在墨西哥的投資與擴大投資主張,並且幾乎把矽谷的科技大佬們數落了一個遍,其中包括IBM 等科技巨頭將產業轉移海外,致使美國流失大量工作機會。
他更直言不諱地表示,“福特以為可以將汽車產能轉移至墨西哥,但當他們在墨西哥生產的汽車回到美國銷售時,我們要對這些汽車征收35%的關稅,或許這樣一來,他們就再也不會離開了。”
而在提及其顧問團成員吉姆·邁克納尼(Jim McNerney)的前東家波音公司時,特朗普曾抨擊波音“空軍一號”太貴,要求“取消訂單”。
不過,當特朗普大選勝出後向馬斯克發出加入新成立的經濟顧問委員會的邀請時,後者欣然接受,因為這意味著馬斯克向這位未來的總統先生強調清潔能源重要性的機會也來了。
而通用汽車也在11月對外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明了願意配合特朗普的態度,稱希望與當選總統特朗普以及新國會共同合作,一起研究可以支持強化美國制造業優勢的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IBM CEO羅睿蘭是首個入圍特朗普超級顧問團的科技公司總裁。就在特朗普上周召集科技公司會晤前夕,IBM宣布計劃未來四年在美國招聘2.5萬名員工,尤其是擴充美國籍員工的規模比例。
2016年《財富》500強中排名第一的沃爾瑪,其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Doug McMillon)也出現在名單上。
除了眾多市值千億的商業企業外,特朗普顧問團中不少金融界人士同樣引人註目。
貝萊德集團(BlackRock)的創建者及CEO Larry Fink
例如,貝萊德集團(BlackRock)的創建者及CEO Larry Fink,這是一個普通美國人都不會知道的名字,但是他卻是美國最有實力的金融家。
他所掌管的貝萊德集團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掌管著超過12萬億美元資產。此外,貝萊德集團已經成為美國政府對華爾街救助的主要經理人,監管這美國政府在貝爾斯登出售案和AIG救助中投入的1300億美元的有毒資產。
就連美劇《紙牌屋》的原著作者William Cohan也說道,Fink就好像幕後的那個“綠野仙蹤”。在次貸危機發生後,就連很多金融家和銀行家都不了解Fink和貝萊德是如何深入到政府對銀行的救助中。
而蘇世民所創立的黑石集團是目前美國規模最大的上市投資管理公司,管理著2萬億美元資產。在金融危機爆發後,黑石逆勢購入大量歐美地產項目,蘇世民也由此贏得了“資本之王”的稱號。2007年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30億美元入股該公司的消息再次讓“黑石”震驚世界。
除了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蘇世民還是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亞洲協會董事會成員,並且是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中的一員。他曾表示希望培養出一個知曉中國並能夠影響世界對中國看法的群體,從而化解中國與西方國家互信不足,消除誤解,從而避免不信任演變成未來世界的巨大風險。
與政府合作、博弈
有了包括金融、醫療、零售、文娛、制造業、研究咨詢機構和科技等行業高管的背後的專業“加持”,他們將為總統提供經濟建議,利用其在專業領域的經驗和知識幫助總統實施其商業計劃,以達到增加美國國內就業機會和重振美國經濟的目的。
“我的政府管理團隊將會與私營企業一道工作來改善美國國內的商業環境,並由此吸引更多的公司。從矽谷到美國其他心臟地帶,創造新的工作崗位。”特朗普表示。
可以看到的是,IBM 已經送上了擴充美國籍員工的規模的“大禮” 羅睿蘭這樣描繪了該公司填補美國技術職位空缺的願景:在美國新增2.5萬個工作職位,並將在未來四年投資10億美元。
此外,羅睿蘭建議新一屆聯邦政府運用數據分析來減少醫療保險欺詐,並通過放寬特許提供商之間的醫療數據傳輸來改進美國的健康保險項目。此外,新政府還可以運用強大的購買力來降低處方藥和病患護理的成本。
而沃爾瑪方面也對第一財經記者回應稱:“我們期望與這些備受尊敬的商業領導人合作,為國家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力。通過來自我們美國市場上千萬顧客和150萬員工的洞察力,我們對於經濟發展有著全面的理解,我們相信這有助於推動就業和增長。我們希望這些商業領導人寬廣的行業經驗和多種角度可以加強我們各地的經濟和社區發展。”
通用汽車CEO兼董事會主席瑪麗·博拉表示,當選顧問小組成員能夠使她向特朗普諫言獻策,幫助重塑有利於汽車行業發展的政策。特拉普希望通過多項政策提振美國的就業等問題,在11月21日她通過一段視頻推出“百日新政”,其中專門提到了汽車業:“無論是生產鋼鐵、制造汽車還是治愈疾病,我希望下一代的生產創新就發生在我們偉大的國家之內,為美國工人創造財富和工作崗位。”
目前特朗普有關汽車方面的政策導向包括承諾投資5000千億美元在美國的交通、橋梁、港口和其他公共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還有望建設利於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道路等相關設施。
特斯拉則將繼續在美國創造就業崗位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與其它汽車企業不同,特斯拉沒有大肆地去海外尋找廉價勞動力,而是把生產制造仍然保留在了國內,這顯然複合特朗普的要求。近日,特斯拉又宣布要擴大其在弗里蒙特工廠和加利福尼亞州的工廠規模,增加3000個就業崗位。內華達州的“電池超級工廠”也已開工,未來將提供9000個就業崗位。還有特斯拉位於布法羅的“太陽能超級工廠”到2020年也將計劃創造6500份工作崗位。
不僅如此,特斯拉正是步入新能源的關鍵時期,馬斯克當然希望得到總統的支持。加入經濟顧問委員會,正是和總統強調化石能源向清潔能源轉變的重要機會。此前,為了實現能源獨立,特朗普將放寬對傳統化石能源的開采和使用,對新能源財政的支持力度必然就會減少。特朗普公開表明將會削減對新能源車的補貼以及可能會取消碳排放積分交易政策,這對特斯拉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
此外,特朗普就業政策的選擇對於像Uber這樣的 “零工經濟”的初創企業將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事實上,特朗普和他的團隊在競選的時候就反複說到Uber,認為“零工經濟需要安全保障”。此前他已經明確表示,政府不會采取嚴厲的勞動監管法規。這將成為一些初創企業最大的福利。
像Uber CEO Travis Kalanick一樣,“零工經濟”的支持者敦促政治家們看到他們創造的上千萬個工作崗位,而不只是他們對傳統行業的顛覆。
【Tech|業界大事件】
組市值超萬億豪華企業家顧問團 特朗普欲刺激美國就業
特朗普戰略和政策論壇委員會現有19個成員,囊括了來自零售、制造業和科技等行業高管。如沃爾瑪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董明倫(Doug McMillon)、IBM首席執行官羅睿蘭(Virginia Romett)、GE的前董事長兼CEO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等,如果以市值計算,目前特朗普的豪華企業顧問團身後的企業市值已經超過萬億美金。而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在其選舉期間一直都在強調“將生產帶回美國”,來幫助提升美國本土的就業率。
為獲準開賣iPhone7 蘋果花億元在印尼建研發中心
據路透社報道,印度尼西亞政府稱,為了使iPhone 7獲準進入印尼市場,蘋果公司承諾未來三年將投入約4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億元)在印尼的一處研發中心。目前蘋果在印尼落後於其他競爭對手,據IDC報告稱,今年第二季度,韓國三星占據印尼智能手機市場的26%,中國OPPO為19%。
中國基因編輯技術等成果上榜《自然》發布本年度重大科學事件
據新華社報道,英國《自然》雜誌網絡版公布了其評出的2016年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事件,其中除了科學家首次探測到引力波的存在等重要科學發現外,中國在航天、氣候變化以及基因技術領域取得的多項重要成果也被《自然》雜誌認為產生了重大影響。
京東回應“倉庫火災事故”:沒有傷亡 或影響部分訂單
有網友稱,京東在河北固安的倉庫發生火災。對此京東官方微博表示,12月18日淩晨4時左右,京東位於河北固安的一處租賃庫房發生失火。此時庫房的生產作業已經結束,因此並未發生人員傷亡事件。由於該庫房失火可能會影響部分消費者的訂單履約,京東已經緊急協調北京等地資源進行了響應。
握手言和,三星將為新一代iPhone大量供應零部件
據福布斯報道,隨著蘋果和三星的法律糾紛最終塵埃落定,美國最高法院作出有利於三星的判決後,三星將在明年再次成為iPhone的主要零部件供應商。三星最初曾是蘋果的主要零部件供應商,供應NAND閃存和DRAM存儲芯片。但自2011年蘋果以侵犯專利為由將三星告上法庭後,根據iFixit的拆解報告稱,三星如今只向iPhone 7供應DRAM芯片。
Uber無視加州政府禁令 繼續在舊金山測試自動駕駛汽車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Uber似乎下定決心繼續在舊金山街道上操作自動駕駛汽車,無視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DMV)在自動駕駛汽車上的規定。此前加州總檢查長於上周五對Uber發出最後通牒,鑒於Uber並未獲得自動駕駛汽車上路許可,要求其立刻停止在舊金山公共道路上提供相關服務,如果繼續無視州法律,將對其發出法庭傳票。
珠海銀隆被傳正籌劃獨立IPO,近期將開股東會審核
據媒體援引內部人士說法稱,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擬自己登陸資本市場,此前董明珠、萬達集團等的集體增資入股,也可看作是一次Pre-IPO投資。珠海銀隆內部人士稱,該公司日前正準備召開股東會,過會後相關公告將在官網發布。
馬化騰最新演講:2017年春節前會推出“小程序”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第二屆深商大會“互聯與時代”論壇上透露,會在2017年春節前推出微信“小程序”。騰訊高級副總裁、微信之父張小龍早前朋友圈揭示了其對於“小程序”的想法:“ 什麽是小程序: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實現了應用“觸手可及”的夢想,用戶掃一掃或者搜一下即可打開應用。”
螞蟻金服宣布調整組織陣型:業務線總裁輪崗,支付寶啟動班委制
螞蟻金服集團宣布對其組織陣型進行調整:組建新的全球核身平臺,一些業務線總裁開啟輪崗,並將在阿里巴巴實踐過多次的“班委制”複制到支付寶事業群,由螞蟻金服CEO井賢棟擔任班長,曾松柏與倪行軍擔任副班長,班委成員包括鄒亮、袁雷鳴、陶瑩。
【Tech|奇點】
人形機器人進入家庭 至少還需要五年
清華大學教授趙明國在對於人形機器人商業化等一系列有趣的問題進行探討時表示,“未來5年結合驅動技術、控制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一定會迎來人形機器人在家庭應用中新的突破點,也會迎來產業應用的突破。”
北京時間周四(12月22日),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任命自己的競選經理Kellyanne Conway擔任總統顧問。
凱莉安·伊麗莎白·康威
凱莉安·伊麗莎白·康威(Kellyanne Elizabeth Conway),美國共和黨籍競選經理、戰略家與民意測驗專家。她是The Polling Company / Woman Trend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並曾任CNN、福克斯新聞與福克斯財經等頻道節目的固定政治評論員。康威亦曾作客《早安美國》、《馬赫脫口秀》、《與媒體見面》與《漢尼提》等節目。
12月23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阿里巴巴集團今日表示,該公司將設立一個品牌和行業協會顧問委員會,以改善旗下在線購物平臺的知識產權問題。 前不久,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重新將阿里巴巴列入年度“惡名市場”黑名單。
阿里巴巴發言人周五表示,該公司將與美國等地的國際品牌和中小企業的代表合作,以幫助剔除假貨銷售商,但沒有透露參與的企業或代表名稱。阿里巴巴稱,委員會成員的任期將實行輪轉制,將於明年3月召開首次會議。
阿里巴巴表示,在截至8月份的一年中,該公司已經下架了超過3.8億件假冒產品,是2015年的兩倍多。該公司還關閉了18萬個違規店鋪。阿里巴巴還稱,根據其打擊假冒產品的“誠信項目”,正與卡地亞和LVMH 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 SE (LVMHF)等1,100多個品牌合作。該項目允許品牌商通知阿里巴巴有產品侵犯它們的知識產權,並要求將這些產品下架。
美國時間12月21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布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報告,包括淘寶網等4家線上市場,和廣州白雲市場等6家線下市場被列入“惡名市場”名單。 在此之前,淘寶自2011年以來一直未被列入該名單。
特朗普有意大改奧巴馬醫改方案引起了外界的擔憂:奧巴馬醫改方案所惠及的數百萬群眾將不再受到此法案的保障,而更糟糕的是,雖然特朗普曾大談特談他的替代的法案將會是美國人民最佳選擇,但問題是新法案仍未呈現雛形。
奧巴馬醫改負責人Ezekiel Emanuel在接受CNBC采訪時提及,“據我所知,特朗普希望的不僅僅廢除部分奧巴馬醫改條例,同時亦要制定一個既能讓美國人為之感到驕傲,又可以讓兩黨滿意的法案”,“我已經可以預想到在特朗普推行新醫療法案後,人們不會有足夠的補貼和退稅政策去支付他們的保險賬單。”
對此,總統顧問Kellyanne Conway表示,候任副總統Mike Pence將會著手廢除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法案的核心的Pence將於周三會見國會共和黨人並探討奧巴馬醫改法案的取締細節,而奧巴馬亦會與民主黨商量如何阻止共和黨破壞自己心血的方案。
Conway說道,平價醫療法案確實為美國人提供了部分的保障,同時特朗普將會保留該法案其中某些核心部分,例如孩子在26歲以前一直可以享受父母購買的保險保護。但需要註意的是,奧巴馬醫改法案亦引起了對民主黨的大量不滿情緒,這就迫使共和黨加速取締舊的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