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4-11-28 09:05 編輯 全面認識微信:微信020行業解決方案
【前言】微信作為手機生活的重要平臺,可以開發出很多行業應用,改變人的生活,值得投資者關註。
|
17.png (144.94 KB, 下載次數: 1)
18.png (152.05 KB, 下載次數: 1)
19.png (162.22 KB, 下載次數: 1)
20.png (183.79 KB, 下載次數: 1)
21.png (164.29 KB, 下載次數: 1)
22.png (129.72 KB, 下載次數: 1)
23.png (196.74 KB, 下載次數: 1)
24.png (198.58 KB, 下載次數: 1)
25.png (181.89 KB, 下載次數: 1)
26.png (156.93 KB, 下載次數: 1)
27.png (177.24 KB, 下載次數: 1)
28.png (204.02 KB, 下載次數: 1)
29.png (161.54 KB, 下載次數: 1)
30.png (162.77 KB, 下載次數: 1)
31.png (229.61 KB, 下載次數: 1)
32.png (198.01 KB, 下載次數: 1)
33.png (219.77 KB, 下載次數: 1)
34.png (252.18 KB, 下載次數: 1)
35.png (156.37 KB, 下載次數: 1)
36.png (214.2 KB, 下載次數: 1)
37.png (156.05 KB, 下載次數: 1)
38.png (204.32 KB, 下載次數: 1)
39.png (223.89 KB, 下載次數: 1)
40.png (158.15 KB, 下載次數: 1)
41.png (182.94 KB, 下載次數: 1)
42.png (228.06 KB, 下載次數: 1)
43.png (256.47 KB, 下載次數: 1)
44.png (228.02 KB, 下載次數: 1)
45.png (287.42 KB, 下載次數: 1)
46.png (158.66 KB, 下載次數: 1)
47.png (180.5 KB, 下載次數: 1)
48.png (189.73 KB, 下載次數: 1)
49.png (196.51 KB, 下載次數: 1)
50.png (156.71 KB, 下載次數: 1)
51.png (171.65 KB, 下載次數: 1)
52.png (215.55 KB, 下載次數: 1)
53.png (155.91 KB, 下載次數: 1)
54.png (174.44 KB, 下載次數: 1)
55.png (195.76 KB, 下載次數: 1)
56.png (158.9 KB, 下載次數: 1)
57.png (166.34 KB, 下載次數: 1)
58.png (180.96 KB, 下載次數: 1)
59.png (264.61 KB, 下載次數: 1)
60.png (158.31 KB, 下載次數: 1)
61.png (175.33 KB, 下載次數: 1)
62.png (241.98 KB, 下載次數: 1)
63.png (221.66 KB, 下載次數: 1)
64.png (237.13 KB, 下載次數: 1)
65.png (181.72 KB, 下載次數: 1)
66.png (162.59 KB, 下載次數: 1)
67.png (168.63 KB, 下載次數: 1)
68.png (144.38 KB, 下載次數: 1)
69.png (159.27 KB, 下載次數: 1)
70.png (219.17 KB, 下載次數: 1)
71.png (157.48 KB, 下載次數: 1)
72.png (183.8 KB, 下載次數: 1)
73.png (169.13 KB, 下載次數: 1)
74.png (201.5 KB, 下載次數: 1)
75.png (158.21 KB, 下載次數: 1)
76.png (207.71 KB, 下載次數: 1)
77.png (217.54 KB, 下載次數: 1)
78.png (231.48 KB, 下載次數: 1)
79.png (224.58 KB, 下載次數: 1)
有支持全民退保者說,即使長者富有,有積蓄有層樓,也怕太長命,不知要活到幾多歲,而不敢花錢,樓要住不能賣,於是無錢使,要搞全民退保。其實,這個問題可靠私人市場解決。
這個世界有樣東西叫年金(annuity)。例如你有一百萬存款,你可以拿七十萬出來,去銀行或保險公司買年金,其他的以備不時之需。銀行會根據你的積蓄加上投資回報及利息增長,計算出每月定額退休金,由銀行或保險公司每月支付,直到過身的一天。當有足夠人數購買時,有些人較長命,有些人較短命,短命者就可對沖長命者的風險,每月發放穩定的老年金,達到每月出糧的效果,如果夠長命的話還可以倒賺。這就不怕因為長壽風險(longevity risk) 而不知道每月可以花多少積蓄了。年金還可隨通漲增加,也不怕越來越不見使。至於有病要急用錢,現時已有年金和保險的混合產品,買年金可附加疾病傷殘保障。有些年金比較彈性,若有需要可中途提取一部分資金。新加坡有規定退休後部分公積金必需用來買年金,確保所有人不會因為太長壽、不小心花掉而老無所依。隨著老年人口越來越多,相關的產品會更發達。
有層樓的人,明明有財富,但卻不能將財富的價值釋放。折衷之計是,把大樓出租,自己租住小房子;或者,賣大買細,套現現金。這使生活質數下降。較好的方法是逆按揭(reverse mortgage)。退休後,將層樓按給銀行,銀行會讓你一直住,並每月按樓宇價值發放老年金,直到過身才將物業收回。
這個方法可以保持退休居住質素,在美國非常流行,但香港的個案非常少。根據金管局的數據,2013年只有500多個申請者[1]。逆按揭在2011年推行,但市場仍未開發,宣傳不足,市民無此資訊亦不理解。如果香港能廣泛推行,就能解決很多問題,也沒有長者生活津貼自住物業不計入資產審查之說了。
如果想把物業留給下一代,那就是家庭內部的事。上一代可以考慮自節衣縮食,或者要求下一代以供養作交換。如何使用私人財產從來是個人選擇,因為想惠及自己的下一代,所以不願意用可行方法釋放資產的內在價值,是個人選擇。但以這原因,要求政府及廣大納稅人為他的退休生活負責,是不合理的。而且從政策效益角度看,對於這些極希望把財產留給子孫的人,政府供養無助改善他們的生活,因為他們只會把錢儲蓄起來,留給子孫。
工聯會及公共專業聯盟全民退保方案,根據周永新教授的研究,到2036年都會爆煲負債,根本不能持續落去。支持全民退保者也說香港的稅制不能支持社會援助制度的擴大。香港有部分老人非常富貴,與其給他們退休金,倒不如叫他們在私人市場解決,將資源集中幫助最貧窮的30%老人。到時不止是三千元,甚至是四千元也付得起,這樣才能免於爆煲的危機,又能皆大歡喜。
以上做法,在香港知易行難。有人會擔心銀行或保險公司條款多多,欺騙長者。這就有賴監管機構的有效監管和廣泛教育,令市場成熟運作。這些方法在外國實行多年,都是可行而有效的制度。如果因為政府無威信,管治失效,私相授受,監管不力,導致市民不信任監管機構,就是誠信問題,
[1] http://www.hkma.gov.hk/eng/key-information/press-releases/2014/20140530-4.shtml
港大經濟金融學院助理講師
阮穎嫻
周二,希臘財長表示,歐央行任何形式的QE都有助於希臘經濟,但都不足以解決希臘的流動性問題;若歐央行QE規模為5500億歐元,則其中有159億歐元用來買希臘政府債券。
據路透社報道,希臘財長Gikas Hardouvelis出席某經濟論壇會議,期間表示,單獨歐央行QE不足以解決希臘經濟中出現的流動問題。QE是貨幣政策措施的一種,它有助於提高流動性,提高人們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
Hardouvelis表示,如果歐央行推出QE的規模為5500億歐元,那麽其中將有159億歐元是用來購買希臘政府債券的,該規模不會受希臘主權債務評級以及其他因素影響。
Hardouvelis預計,希臘2014年經濟增長為0.7%,高於0.6%的目標。
目前,市場普遍預期歐央行將於本周四的會議上推出QE。據彭博新聞社報道,斯洛伐克副財長Vazil Hudak表示,歐央行QE項目包括政府債券、機構債券,比如EIB(歐洲投資銀行),希臘在QE之中的參與應當取決於該國選舉情況。
希臘將於1月25日(本周日)進行議會選舉。據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最新民調顯示,希臘反援助的極左翼聯盟Syriza優勢擴大,很有可能贏得大選。
Syriza計劃放松財政緊縮的情況,並與國際借款人談判,減計希臘債務。投資者擔心,若Syriza選舉成功,可能會引發希臘政府與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間的僵局,進而催生新一輪金融危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周三,也是歐洲央行有望公布QE的前夕,前英國央行行長Mervyn King講話稱,更多的貨幣刺激無助於世界經濟回歸強勁增長。
這是2013年6月King卸任英國央行行長職務以來首次公開講話,他擔憂全球經濟需求長期疲軟。
“我們經歷了一系列史無前例的大規模貨幣刺激,但我們依然沒能解決需求疲弱的問題。(金融危機以來)貨幣刺激持續了6年之久......對我來說這不像是正確答案。”
不像美聯儲和英國央行,歐洲央行之前一直沒有使用國債購買手段來為市場註入資金,直到去年態度才轉變。
歐元區經歷了幾個月的負利率以後通脹和經濟仍未見起色,市場廣泛預計歐洲央行將在本周四的會議後公布首個量化寬松政策。
英國財政部長奧斯本和King的繼任者卡尼都曾表示他們支持類似的政策。
但是King質疑更多的刺激是否有用,他認為各個經濟體之間經濟失衡壓制了需求,簡單的降低利率或者使用貨幣刺激將無法解決這些問題。
2009~2011年間,King領導下的英國央行曾購買了3750億英鎊的政府債券,King曾表示這只是緊接危機之後的政策,但使用寬松的貨幣政策將支出提前並不是長久之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高鐵若由政府接管,所須付出之社會成本極高,若不想墜落破產懸崖,高鐵還有哪些路可以走? 各界提出的方案眾多,但多是治標不治本,回歸合約精神,處理爭議後再凝聚社會共識,提出務實財改方案,才是可行之道。 撰文‧鄧 寧、鄭閔聲 「我希望在我離開之後,高鐵還是能在合乎全民利益的前提下,永續經營。」一月十三日傍晚,交通部前部長葉匡時在離職歡送會上許下這個心願,而這段話,想必也是多數台灣民眾的共同期盼。 只要看過財報的人應該都會同意,高鐵虧損源於嚴重的「先天失調」,這一點,政府與股東都無法撇清責任。我們若想要高鐵安穩地永續經營,需要的是一套能徹底改善公司體質的解決方案,而非反覆上演有如無限迴圈的短期資金紓困。 因此,交通部與高鐵公司研議長遠的財務改善方案,方向正確;但基於公平正義原則,在徹底重整財務前,應先以合理方式,解決過去十八年的紛擾,才能使政府與民間股東心甘情願面對財改問題。 商業仲裁後研擬特許年限與減增資金額高鐵原始股東、大陸工程董事長殷琪目前主張,政府在招標期間提供的運量評估數字失準、九二一大地震造成高鐵興建成本提高、政府未支付老殘優惠票價補助差額三項「不可抗力情事」,認為政府應支付高鐵公司三千億元;若政府有不同意見,應交付商業仲裁,兩造視仲裁結果,再進一步研議減增資與特許年限問題。 根據《高鐵興建與營運合約》第十五章規定,若高鐵公司遇上足以影響營運的「不可抗力情事」,有權與政府協商「雙方合意之適當補償方式」。既然殷琪主張的三項情事,皆有直接或間接造成高鐵虧損的可能性,尤其老殘優惠票價補貼原本就不在合約文本之中,政府沒有理由不支付營運以來至二○一四年六月,積欠台灣高鐵超過一百億元票款短收差額;並且,亦該就另外兩項情事與台灣高鐵進行協調,甚至進行公正的商業仲裁。 無論仲裁結果為何,完成仲裁後,高鐵公司的財務狀況都將更符合「實際經營成果」,屆時再研議財務改善方案,不僅更具正當性,也能計算出更符合大眾利益的特許年限,與減增資金額。 至於仲裁後再進行財改是否會拖慢高鐵改革腳步?台灣高鐵董事長范志強表示,三項爭議情事仍在協調委員會階段,二月十六日後才能經董事會同意提出仲裁,但最晚也會在三月十六日前提出。 退休基金認股利益全民共享非圖利財團為了替高鐵在破產與交通部財改方案以外尋找第三條路,社會各界近期熱烈發表各種解方,其中又以「以債作股」的討論度最為熱烈。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就建議交通部協調公股行庫,將手中特別股轉為普通股,以解決股東不願增資的窘境。金管會前主委施俊吉等人則主張,由政府協調銀行團,讓高鐵動用保障債權計畫專戶裡的四三二億元現金償還特別股本金。 這些解決方案,只像是替奄奄一息的病人注射一劑強心針,實際上並沒有解決高鐵因為折舊攤提成本過高,導致營運入不敷出的病徵,度過了眼前的考驗,還是得找出一套可長可久的財務方案。更何況,要求公股銀行以「特別股轉普通股」,或動用計畫專戶,形同拉無辜的企業、銀行一同跳進高鐵財務黑洞,有「道德風險」,也不符合公司治理專業原則。 至於殷琪曾在○九年提出將高鐵資產提早移交給政府,再由高鐵公司租回營運的建議(即ROT模式),近期又有立委提出類似構想,但交通部始終認為,要政府編列超過三千億元預算提前買回高鐵資產,且有立委認為此舉有圖利原始股東嫌疑,實務上幾乎不可行。 由此可見,在政府與高鐵公司釐清興建、營運期間引發的爭議責任後,重新提出一套可行的財改方案,應是解決高鐵財務危機,並實現永續經營的最可行方向。 朝野政黨對化解高鐵危機也有共識。民進黨立委柯建銘透露,他近期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會面後,蔡英文正認真思考「對國家與社會最有利的處理方案」。即將接任國民黨主席的朱立倫則呼籲,「高鐵財改不要摻入太多情緒和指控,應詳細徹底檢討,提出短、中、長期的方案。」再加上立法院長王金平承諾願以個人身分邀集朝野討論。一套有效的財改方案,看似仍有機會在高鐵破產之前出爐。 有學者建議,既然交通部在這次的財改方案中,已拋出現金增資對象會優先考慮勞退、勞保、退撫等基金參與,未來上市還要全民認股;未來若重新推動財改方案,不妨考慮「完全」由勞保、勞退、退撫基金參與認股,以目前規畫每年五.九%的報酬率,有助於拉高各基金的績效,也能讓全民共享高鐵盈利,並且杜絕無謂的「圖利財團」質疑。 救高鐵!各界方案比較 方案 重點 爭議點 以債作股 特別股轉普通股 特別股股東須認列折價損失,恐涉背信解凍銀行債權專戶 讓高鐵動支專戶現金,償還特別股本金 銀行團債權無法確保, 明顯違反公司治理 高捷模式─ROT 政府提前買回高鐵,再交由原公司營運 交通部認為會加重政府財政負擔 交通部 財改案 1.原始股東減資六成2.延長特許年限40年 外界擔心圖利特定對象 整理:鄧 寧 |
上週中國財政部確認了置換地方存量債務的傳聞。外媒評論認為,通過這種創造性的方式,中國政府希望解除償還逾3萬億美元地方債務的擔憂,這麼做實質上是拖延問題。
本月8日上週日,財政部新聞發言人表示,近期財政部已下達地方存量債務人民幣1萬億元的置換債券額度,允許地方把一部分到期的高成本債務轉換成地方政府債券,政府債券利率一般較低,匡算地方政府一年可減少利息負擔400-500億元。兩天前,華爾街見聞援引中國三大經濟類報紙之一《經濟觀察報》網站發佈的消息稱,財政部批覆置換的存量債務總額為3萬億元,其中1萬億已批覆到各省財政廳。
彭博新聞社報導認為,財政部上述置換存量債務的方法還有些問題懸而未決,比如投資者會不會被迫要參與債務置換、地方債務有多公開透明、這類負債會不會導致全國財政緊張。該報導援引瑞穗證券亞洲有限公司(Mizuho Securities Asia Ltd.)預測稱,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約有25萬億元,超過整個德國的經濟規模。
今年中國政府預算的地方債自發自還試點總額度為6000億元,其中一般債5000億元,專項債1000億元。上述報導援引穆迪旗下評級機構Moody's Investors Service的觀點稱,這6000億元還無法滿足地方政府融資平台今年的融資需求。該機構駐香港的高級副總鐘汶權(Ivan Chung)認為,
地方政府自主發行債務將為中央政府解決地方債務問題爭取時間,過渡期需3-5年。上述1萬億元置換存量地方債務將能滿足今年地方到期債務的再融資需求。
對於上述地方存量債務置換的方法,彭博報導總結了以下五大問題:
1、投資者會不會被迫將地方融資平台債券轉換成低收益的市政債?
法國興業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姚煒認為,置換存量債務近期將緩解地方政府面臨的流動性風險。鐘汶權認為,小型地方融資平台的前途未卜,平台債的收益價差可能擴大。
2、置換存量債務是會提高還是會降低地方債務的透明度?
管理固定收益投資人民幣20億元的上海耀之資產管理中心首席運營官王鳴預計,市政債的信息披露將符合財政部設定的標準,今後幾年透明度會提高。市場會歡迎增加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3、哪種地方融資平台債券能置換為市政債券,這類平台債支持的項目是否可以歸為地方政府債務類別?
去年10月初,國務院公佈《關於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當月財政部出台相關甄別地方債務的辦法,將存量債務分為地方政府應償還和不應償還兩類。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中誠信)預計,在地方融資平台債之中,劃分為不屬於地方政府償還債務的佔比達30%。中誠信的分析師認為,高鐵、地鐵、公用事務等符合公共利益的項目可能歸為地方政府債務。
今年1月,中誠信副總裁韓巍向《21世紀經濟報導》表示,經該司測算,今年全年到期的地方融資平台債務規模約為1.4萬億,預計今年地方政府債的發行規模為7000億元,其缺口需通過項目收益債、PPP項目其他融資方式進行補充。
4、用於置換的新發市政債券將得到哪種主權保障?
穆迪昨日的報告認為,中國31個省和5個計劃單列市的債券信用與他們同中央政府的密切關係有關。他們的評級可能較集中,不會比中國主權評級Aa3級低兩級以上。
5、置換存量債務會不會導致政府財政緊張,影響信譽度?
數據供應商CMA數據顯示,昨日,體現違約風險的中國信用違約互換(CDS)跳漲5個基點至92基點,漲幅創今年1月9日以來新高。渣打去年6月估計,中國公債與GDP之比為251%。
本月6日,中國財長樓繼偉提到,按預算收支口徑,今年中國政府預算赤字與GDP之比將由去年的2.1%升至2.3%,按實際收支差額口徑,今年的赤字率約為2.7%。
野村駐香港經濟學家張智威認為,置換存量債務這種重組有助於償債,但無助於支持今年投資所需的債務增長,而這類增長與GDP增長的關係更大。還不清楚中央政府會不會將市政債納入其資產負債表。
鏈農創始人劉源
食材采購是餐飲商家的剛需,但國內農產品流通鏈條過長,不僅導致價格高企,損耗也非常嚴重。
如今,鏈農打算改變這種狀況。它為中小餐飲商家提供一站式、全品類食材采購服務。它匯集商家的需求後,到一級銷售地進行大批量采購,因此可以縮減中間環節,降低采購成本。此外,鏈農還可以為商家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鏈農創始人劉源是一個連續創業者,2000年大學畢業後,先後在瑞星和江民兩家殺毒軟件公司做程序員,後來曾創辦過折扣網和西米網,但都遭遇“小敗局”。2011年10月底,西米網正式關閉,劉源把域名還給了天使投資人姚勁波。此後兩年里,劉源一直在反思創業過程,同時尋找新的機會。
有一次,他和北京國貿地區的一位餐飲店老板聊天,對方抱怨農產品價格太高,還需要負擔人力和運輸成本,加大了企業的負擔。
這讓出身河南農村的劉源眼睛一亮,他意識到,“中國農業產業鏈需要變革了”。目前,中國的農產品鏈條非常長,從種植到消費經歷了四五個環節,每個環節都加價百分之幾十,這就造成了“菜賤傷農,菜貴傷民”的現象。由於產業鏈條長,也導致農產品腐損率高達20%-30%,而在歐美國家這個數字還不到5%。
劉源認為,“中國80%的食材流通方式依賴於農貿市場,而美國僅僅是20%。我們可以像歐美那樣,建立很多連鎖超市,也可以利用好互聯網。”劉源對電商情有獨鐘,於是從去年開始打造基於電商的鏈農項目。
鏈農首先聚焦於解決中小餐館的食材采購問題。通常,中小餐館由於采購量小,導致議價能力弱。鏈農匯集大量中小餐館的需求後進行集采,從而增強了議價能力,可將食材價格下降20%左右。對於餐館來說,這意味著可以簡化采購流程,減少采購人員,節省運營成本。現階段,鏈農的食材都是從二級市場(批發市場等)采購。在需求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鏈農打算直接去一級市場(蔬菜源產地)采購,以進一步優化采購鏈。
食材采購之後,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快速送達,鏈農為此專門建立了配送團隊。商家通常會在晚上下單,當訂單信息確定後,鏈農會在淩晨發車進貨,第二天把食材送貨上門。
劉源認為,鏈農的模式具有較強的可控性。“由於B端訂單數量相對偏小,所以物流配送壓力不會像餐飲外賣那麽繁忙,而B端用戶還具有位置和品類的穩定性,可實現定時定點配送,也大大降低了庫存壓力。”在他看來,這種商業模式決定了鏈農的采購渠道和服務商戶相對穩定集中。“需要做的僅是了解市場需求,然後整合、采購、分揀,最後定時上門配送。”
要實現鏈農的願景,必須依靠團隊力量。劉源總結前兩次創業失敗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團隊不夠強。“我這次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網羅人才上”,劉源說。
為了將更多的人才招致麾下,劉源使出了渾身解數。為了邀請一家知名美股上市公司的CTO加盟鏈農,劉源多次登門拜訪,最終打動他加盟鏈農負責IT系統和產品研發。“他原來年薪近百萬,而且在上一家市值數十億美金的上市公司還有股份。我就拿出很高的股份給他,講我們的發展前景來說服他。現在他來到鏈農年薪降了一半以上。但是,他被我的誠意和公司的前景打動,願意跟我一起為實現這個夢想而奮鬥。”
目前,鏈農已有200多名員工。核心團隊加上劉源一共三人。其中一位“曾經帶過大型技術團隊,對電商非常有經驗”;還有一位“熟悉用戶需求,負責供應鏈對接和采購。”
創立至今,鏈農已經拿到了58同城CEO姚勁波、雄心資本創始人王冠雄、360創始員工曾強的種子投資;險峰華興的天使投資;以及紅杉資本800萬美元A輪融資。劉源的願景是把鏈農做成中國的SYSCO(美國最大的食品配送企業,市值231億美元),成為一家市值百億美元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