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電腦不如人腦?量化對沖基金難翻身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6316

由一群程序員主導的量化對沖基金自2009年來已經連續5年虧損,今年更是創所有所有對沖基金策略中最差表現,若短期內其表現沒有根本性的好轉,很多量化對沖基金可能在今年底就不得不關門大吉。

「趨勢追蹤型」量化對沖基金使用電腦程序自動追蹤市場動向並預測下一步走勢。開發人員會經常使用「交叉水平」、「動能速度」、「突破點」等專業詞彙。通俗一點理解就是,市場經常會出現週期為幾天或幾週的單邊趨勢,只要抓住其中一段,直到反轉前這些趨勢都是有投資價值的。理論上不管市場是上漲下跌,也不管你投資的是哪個品種,這種趨勢追蹤法看上去都有利可圖。

量化对冲基金算法

量化對沖基金在2008年取得了矚目的戰績之後,在2009至2010年間受到投資者追捧,規模迅速由910億美元擴張至2150億美元,當時Winton Capital、 Man Group的AHL基金,、Cantab、 BlueCrest等等都成為了資金熱捧的對象。

可現如今,情勢徹底反轉,投資者信心缺失,這些基金面臨資金流出的窘境。

設計者堅稱量化基金失敗的原因不是投資模型,而是市場。因為近幾年的市場變化嚴重受到各國政府及央行的影響,有時官員的一句話就足以改變市場的走勢,這與歷史上的模式是不同的,即使是設計最複雜的超級計算機也無法計算出美聯儲主席的腦袋中想的是什麼。

更糟糕的是,政府及央行的干預行動會造成股票、債券、商品的聯動走勢。比如今年五月份的時候,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暗示了聯儲可能近期縮減量化寬鬆規模,話音剛落,美國國債便隨股市一同大跌,一路追蹤股票和債券漲勢量化基金的收益瞬間崩盤。

AHL基金的負責人Sandy Rattray表示,自2009年以來依靠傳統策略的量化基金表現確實算不上好,但是也算不上很差。他指出,很多選股程序控制的量化基金在這幾年裡一直賺錢。過低的利率使安全資產變得回報甚微,這也讓量化對沖基金手握的抵押品無助於業績。

雖然趨勢追蹤策略在近年來的市場裡表現低迷,但是誰也說不準它在以後會不會再次發揮作用。基金經理們稱這些模型的虧損是暫時的,利潤終究會回來,只要市場恢復到由投資者的買賣決定走勢,而不是被政客左右的情況。

(趨勢追蹤型基金近年來表現)

如今很多的趨勢追蹤策略模型已經能夠在網上買到,這些交易模型的氾濫也會使相應策略逐漸失效。

使用量化策略的Winton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近期開始投資股市,成為少數幾個今年盈利的量化對沖基金之一。AHL基金則寄希望於一些不那麼「擁擠」的市場,繼續投資一些常人難以理解的資產,比如德國的能源或鐵礦石期貨市場。如今放眼全球,很難找到一個不受政策影響、只有交易來決定的走勢的完美市場。也許某一天趨勢追蹤型基金們會東山再起,但是就目前形勢來看,要走的路還很長。

量化对冲基金算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15

華亞科「認洋爸爸」 讓股價大翻身

2013-12-09  TCW
 
 

 

如果從今年的台股,選出最讓投資人喜出望外的公司,相信華亞科絕對榜上有名。一年前,華亞科的股價還落在約兩元的低點,但十一月二十九日,收盤價卻來到二十一.一元,足足漲了約十倍,更在十一月十九日脫離全額交割股,是台灣第一間被打入全額交割後,還能恢復正常交易的DRAM公司。

為什麼華亞科能在今年脫離「慘業」命運,讓巴克萊、花旗、瑞銀等外資都給予買進評等?

從大環境看,DRAM產業已是「三強鼎立」,三星、海力士與美光組成寡占市場,供需較平衡,價格好轉,加上海力士無錫廠大火,造成產能下降。

出運,脫離「慘業」行列從負債千億,變成外資搶進

從華亞科本身來看,則是美光取得華亞科九五%產能,成為華亞科「養父」後的效益。今年初美光對華亞科持股一度高達四成,市場解讀為美光取得華亞科主導權。此舉使華亞科標準型DRAM以外的產品比率增加,同時計價方式也改以市場價格制,利潤更佳。

但這齣「換爸爸」的戲碼,背後主因既不是市場先前解讀的,南亞科與台塑不願再金援華亞科;也並非投資銀行或管理顧問公司的建議,一切其實是華亞科董事長高啟全,兩年前開始醞釀的一紙提案。

二○一一年,DRAM產業景氣不斷下探,華亞科跟南亞科兩家公司的負債都在千億上下。

高啟全接受本刊專訪時承認,當時他明顯感受到危機,深知如果再不改變,「下一個下市的(DRAM公司)可能就是華亞科或南亞科,」於是開始有說服台塑方將華亞科產能讓給美光的構想。

關鍵,全在一紙提案力搏三贏,大膽轉移產能

高啟全解釋,南亞科市占率只有五%,很難跟三星、海力士及美光競爭,當時還要負擔華亞科一半的研發費用,成本高,賣價卻比人差;但如果由美光取得華亞科產能,未來南亞科只靠投資持股華亞科獲利,能省下龐大研發費,專注於利基型DRAM。

二○一二年二月,日本大廠爾必達宣布破產倒閉,更加速高啟全提出此計畫的決心。他預見,要是南亞科跟華亞科下市,美光將被連累,屆時DRAM市場可能只剩兩家韓國廠商獨大。

為拯救華亞科,也替DRAM產業留下非韓系大廠,高啟全在去年下半年提案,希望由美光取得華亞科產能,創造三贏的局面。

雖然結果證明,當時高啟全的決定正確,但提案時,卻花了一番工夫才說服台塑與美光。

畢竟對台塑而言,要「先蹲後跳」,面臨南亞科規模縮小的現實;對美光而言,雖然獲華亞科近全數產能,卻得擴大支出。

高啟全回憶,當時他將所有可能結果試算給台塑,分析利弊;另一方面,每天凌晨三、四點起床,開始寫e-mail跟美光集團溝通。經過半年協調,終於得到台塑與美光支持。

高啟全強調,美光先增加持股,拿下華亞科的產能,後續台塑加碼投資,雙方持股恢復平衡,這都是計畫內的事情。目前董事席次仍相當,台塑並未放棄主導權。

「現在所有美光儲存的功力,好的客戶或產品,都給了華亞科。雙方現在合作頻率很高,畢竟以前南亞科和美光兩間公司一起拿華亞科的貨,彼此間會防備;現在好的產品進來,美光可以放心安排,因此把很多好產品放進華亞科完全沒有保留。」高啟全解釋由美光取得華亞科產能後的差異。

工研院IEK半導體研究部經理楊瑞臨認為,由美光取得華亞科產能,的確對華亞科、南亞科和美光及投資人都好;台大副校長湯明哲也認為,要避免華亞科與南亞科倒閉,這在當時的確是最好的一條路。

考驗,還有一波在眼前美光再整合,華亞科恐失寵

雖然華亞科與美光目前合作無間,但市場上也有聲音認為,美光買下爾必達和瑞晶,二○一五年下個世代製程整合後,「嫡子」受到的關愛,可能會勝過華亞科這個有三分之一股權在台塑手上的養子。對此,湯明哲認為,只要華亞科的產能都供應給美光,最後的好處都能回到美光身上,那麼股權結構比例,不會是影響華亞科是否受美光青睞的關鍵。

雖然換了「養父」後,華亞科獲利改善,股價飆高,但未來是否能持續得到關愛,關鍵還是得回歸技術面,在新製程衝出好表現,才能抓住美光與投資大眾的心。

【延伸閱讀】「洋爸爸」美光帶旺,華亞科股價一路漲——華亞科近1年股價走勢

2012/12/32.33元近1年股價最低點

2013/2/226元華亞科私募案通過,美光持股4成

2013/11/1920.35元脫離全額交割股

註:數據統計自2012/12/3至2013/12/2資料來源:Google Finance 整理:吳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164

網購水果 讓胡定吾兒子事業翻身

2013-12-16  TCW
 
 

 

十二月二日,中國電子商務龍頭阿里巴巴集團派了四位高層來台,宣布旗下的團購平台「聚划算」,十七日將啟動「匯聚台灣II」活動,預計到時將有人民幣一千萬元(約合新台幣五千萬元)的台灣高端水果,在三天內賣到中國去。

這是台灣頂級水果首次利用網路,大量外銷中國市場,且價格看俏,以紅蓮霧為例,一公斤要價三百七十五元,是國內平均交易價的六倍至七倍。

對照阿里巴巴集團「淘寶網」甫結束交易額高達一千七百五十億元的「雙十一購物節」,這項水果界的創舉若打通了,意味著台灣水果將另闢一條攻占十三億人口市場的路。

打通這條路的操盤手叫作胡亦嘉,現年三十三歲。

你可能對他的名字很陌生,但他大名鼎鼎的老爸胡定吾,縱橫兩岸投資圈近三十年,曾任中華開發總經理、台北一○一大樓董事長,是陳水扁擔任總統時的跟前紅人,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則是他掛在嘴邊的「吾師」;如今,他出席兩岸經貿論壇,位置總在前面第一、二排,影響力可見一斑。

胡亦嘉是胡定吾次子,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哥倫比亞大學財務數學碩士,套句大陸用語,是個標準「富二代」。有胡定吾頂著,胡亦嘉要做這樁水果生意,理當不難。

拿到賦稅、通關優惠貪心進太多貨,卻賣不掉

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在今年初,由胡亦嘉擔任執行長的杰可斯,幾乎就要走上結束營業邊緣,縱使父親人面再廣,也幫不了他。

二○○八年,原本在華爾街某家對沖基金擔任分析師的胡亦嘉,因金融海嘯之故返回台灣,跟著在中國從事創投基金的父親邊做邊學。

二○一○年,中華民國工業總會與江蘇省政府合資在昆山花橋成立台灣商品交易中心,由工總常務理事之一的胡定吾擔任總經理,胡亦嘉掛名總經理特助,交易中心的目標是協助台灣商品進軍大陸,杰可斯為其子公司。胡定吾藉用充沛人脈和大陸官方打交道,爭取更多賦稅優惠和通關便利;胡亦嘉則拓展業務、招商等。

「當時的我,年輕、自信,覺得什麼都可以做,一下子膨脹太大,不夠專注、謹慎。」胡亦嘉接受本刊專訪時,一口氣列出三年前犯的錯。他野心很大,只要是台灣產品,不管糖果餅乾還是美妝、3C等,他都想引入中國賣,手上品項多達三、四百種。

他從「投資咖」轉做「實業家」,做得很起勁,但在通路決策卻犯了致命錯誤,他選擇了百貨公司、超市等實體通路,殊不知,中國零售業正在衰退,成長趨緩,二○一一年成長率逾二二%,二○一二年是一○%。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統計,二○一三年一月,中國五十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一二%。

「有貨,擺上去,但不見得賣得出去!」杰可斯行銷經理蕭景瑋表示,他們手上有各種貨,「原本預估上架兩到三個月要賣完的貨,結果一整年都賣不完。」

精於數字分析的胡亦嘉因此在二○一一年開始轉向到阿里巴巴上B2C(企業對個人)的天貓網站,但難度極高,杰可斯的轉型陣痛遲遲無法結束。

的確,胡定吾憑著豐沛人脈,讓台灣商品交易中心的商品,能取得一四%的增值稅,低於一般企業的一七%;最為刁難的中國海關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也提供單一窗口,讓商品通關時間縮短到六天至十一天,較平均的十五天到二十天,快了一倍。

可是,這些羨煞前進中國商人的後援,卻無法幫胡亦嘉抵擋上門來勒索的商標蟑螂,也沒有辦法讓滿架商品完售。

從沒做過生意的胡亦嘉,還要適應文化衝擊,「公司門口每天有人在那兒晃來晃去,原來是要『打點』的!」他要打點的對象可多了,「通常不是什麼大頭,而是……唉,說一句,就是『小鬼難纏』!」

他花了些時間弄懂商場「潛規則」,「他們(小鬼)未必要拿錢,有些庫存可以做做公關,逢年過節送送禮,人說禮輕情意重嘛!」講話不自覺已有口音的胡亦嘉表示。

燒光五千萬仍不放棄配角突熱銷,演出翻身記

三年下來,杰可斯燒光胡定吾資助與胡亦嘉自己的積蓄約五千萬元,今年初,家人勸他「休息」。胡定吾也說,「自己的兒子,當然會捨不得。」父親的光環此時對胡亦嘉而言,反而是包袱,「怕砸了他的招牌,壓力非常大。」終於,他在今年初接下公司執行長一職,把員工從上百名精簡到四十多人,他不想認輸。

堅持之後,胡亦嘉嘗到「絕處逢生」的滋味。

今年七月,當聚划算在找合作夥伴時,資策會產業推動與服務處推薦了杰可斯。因過去繳的學費夠多,累積的虛實貿易know how夠多,讓聚划算同意把台灣第一檔團購活動交給他們。

而胡亦嘉救起公司的關鍵,是他願意挑戰在一堆食品當中,「兼賣」高難度的愛文芒果和芭樂。沒想到,配角意外熱銷,打響了杰可斯名號,才讓阿里巴巴二度合作,使胡亦嘉成為兩岸電子商務上的另類「水果大王」。

胡亦嘉靠芒果翻身,或許帶點運氣,但也凸顯出中國商場的挑戰,即使出身權貴,若沒有實力,機會找上門也沒奈何,不過,就算生意上了門,能否長久,前面仍有難關要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68

醜基金大翻身 楓葉資料室

http://danielkyip.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755073

今天要回顧本地基金經理的11月操盤表現。過去的11月是一個指數突破上升、板塊輪流炒作、個股表現繼續亮麗的月份。從狗股也有翻身日的情況看,不難預期落後的基金經理們正要追年尾表現。截至1130日,林少陽的「VL Champion FundYTD表現回升至19.89%,突破年中高位0.03%;而黃國英的「Leverage Partners Absolute ReturnFundYTD表現稍為回落至28.95%;陸東的「Looks Absolute Return Fund YTD表現升至12.39%;惠理價值基金(單位)的YTD表現回升上11.24%

單計11月,陸東的基金表現最好,錄得單月勁升+5.79%;惠理基金繼續錄得5.06%;林少陽的基金單月錄得+0.67%;黃國英的基金的單月表現為-0.77%。這一個月繼續是醜基金大翻身,領先基金力保表現。我們一直跟隨的黃國英與林少陽就是要在11月力守表現的基金經理。

黃國英表示:『11月留放頗差,完全跑輸大市,但在頻頻出錯之後,只是輕微虧損已經是萬幸;打逆境波心態大大不同,在未曾找回韻律之前,不外乎短線輕注搏鎚,點數上落,不會去刻意追數,直至手風開始轉順,信心增強才會再次認真出手。

對比過去兩年,選股方面由行業入手,專揀有結構性增長機會的公司,然後又的確有可以贏到開巷的日子,11月自然是無得比,因為選中資股的理念,不是管理層有過人能力,又或者宏觀環境已經好轉,而是純粹賭官員的意志,是否有能力大到可以扭轉乾坤,信心程度低得多,而最慘是結構性增長股票,在這一兩年又已經勁升,寶藏又愈來愈少。

目前,一方面跟風短炒頂住先,另一方面則沿用發掘增長股的打法。自己今次是主力向細價股入手,方法也由從上而下,變成主要是從下而上,即是以公司微觀因素為主,因為基金規模細,便可以用這一招過渡,再慢慢睇中國是否可以有結構性重估。

自己正在重整組合,撥出組合中大約三成注碼作分散投資,為未來一個月(12月)甚至來年作準備。其中兩成應該會投入中小型股票,可能在二十至三十隻之間,平均注碼不高,因為這些股票市值較細,始終要顧及流通性風險。基本上一定要跑命中率,希望有一半左右生性,就可望有不俗回報。近期明顯見細價股回勇,營運環境是有好轉,而基金的風險胃納也有改善,估計這個趨勢還會繼續。至於剩餘一成的預算,則應該會去建構一個遠期call組合。

目標股票暫時有兩類,第一類是中資股,中資股是不宜大注搏殺或者痴纏,走勢難捉,更大問題是信念不足,容易太早止蝕或獲利了結。第二類則是美國科技股,互聯網股暫時冷卻之後,近期潮流似乎是雲計算,這個概念隨時可以玩至少幾個月。

至於林少陽,他指出,『本欄對港股的短線表現不是太過樂觀,除了不太重要的H7N9出現確疹案例之外,本欄較為關心的是,A股重啟IPO,或會影響A股的市場氣氛,尤其是今年大升的深圳創業板市場的氣氛,並最終將拖累與深圳一河之隔的港股。

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最近雖然個別當炒的股份炒作極之熾熱,整體市場的氣氛只是一般。以最近兩日為例,雖然阿信屋(759)及新股鳳凰醫療(1515)熱炒,但港股的升降指數及成交均未見過熱,昨日(12月3日)升降指數繼續維持於偏低的100129,港股成交更跌返600億港元以下。在市況不是很超買的情況下,港股若有調整的話,一般幅度不會超過1,000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590

鹹魚翻身:Ackman投資Beam大賺3.4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2215

三得利公司(Suntory Holdings Ltd.)同意並購美國老牌烈酒生產商Beam之後,Beam股價大漲。如果對Beam的持股沒有調整,Ackman管理的對沖基金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將大賺3.4億美元。 截止三季度末,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為Beam的第一大股東,控股13%。 日本威士忌和啤酒制造公司三得利今日同意以160億美元收購Beam,其中包含債務。 三得利公司稱,Beam的投資者每股將獲得83.5美元現金。這個價格比1月10日收盤價高25%。如果潘興廣場資本仍舊持有20.8萬股Beam股份,潘興廣場資本將大賺3.4億美元。 潘興廣場資本發言人Carolyn Sargent拒絕對就此事發表評論。 Ackman今年47歲,著名的主動投資者。他在增持公司股票之後,經常通過推動公司改革,擡高股價。去年,他管理的潘興廣場資本收益9.3%。據此基金年末公告,該基金仍舊持有Beam、Canadian Pacific Railway Ltd.、Air Products & Chemicals Inc.、漢堡王全球公司、 Howard Hughes Corp. 和寶潔等公司的股票。 2011年,Ackman為了擡升股價,要求Fortune Brands Inc.一分為三。Fortune Brands Inc.分成了Beam、Fortune Brands Home & Security Inc.和Titleist三家公司,分別經營酒類、家庭安全產品和高爾夫產品業務。Titleist當年已被出售,Beam和Fortune Brands Home & Security Inc.分別獨立上市。 折戟康寶萊、JC Penny Ackman管理的潘興廣場資本在康寶萊上損失了5億美元,他曾指責這個公司涉嫌“非法傳銷”。此前據華爾街見聞報道,Ackman已經把部分康寶萊空頭換成了看跌期權;Ackman在JC Penny的投資上也虧了50%,最終在去年8月份退出了JC Penney公司董事會。 潘興廣場資本也持有美國兩房的股份。Ackman一直希望挽救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債券,盡管許多人認為這些債券一文不值。潘興廣場資本11月表示,它已經和兩房的管理層、政府及其它股東談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593

Gogolook一年前含淚負債 一年後五億出嫁 敢夢!三個大男生翻身最夯創業家

2014-01-13  TWM
 
 

 

三個大男生,從懷才不遇的工程師變創業家,短短十二個月,把公司從負債千萬帶到身價超過五億元,他們敢夢、專注,還有超高抗壓力,其中的靈魂人物是他—「走著瞧」執行長郭建甫。

撰文‧顏雅娟

「走著瞧」剛被即時通訊軟體LINE的母公司NAVER買下,它的創業故事在台灣軟體創業圈裡,其實不是一件新鮮的事,多數的人都知道,他們的靈感來自於一通詐騙電話,也都知道三年前,谷歌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來台,公開稱讚他們的App,讓「走著瞧」(Gogolook)一炮而紅。

但更多人想知道的是,為什麼是它?

二○一二年年底,是郭建甫創業以來最難熬的日子,公司成立不過短短八個月,就已經把所有資金燒光,資金缺口高達上千萬元,連員工薪水都發不出來,巨大的壓力幾乎要把郭建甫壓垮,就連時任「走著瞧」的董事長兼財務長的鄭勝丰,壓力大到都忍不住落淚。

然而,十二個月過去,「走著瞧」讓NAVER捧著五.二九億元來娶親,瞬間,郭建甫成了當紅炸子雞,他與鄭勝丰、共同創辦人之一的宋政桓,頓時備受市場關注,多數的人都介紹他們是清華大學出身,近五年台灣最成功的創業家。

在媒體關注度最高的時候,郭建甫跳上飛機,到日本LINE總公司去談接下來的計畫,即使他回到台灣,還是躲著媒體,原因很簡單,「創辦人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真正做事的人。」郭建甫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將「走著瞧」的成功,歸給了團隊。

戴著簡單的黑框眼鏡,郭建甫跟一般工程師沒兩樣,從清華大學畢業,他進入業界找工作,卻因「生不逢時」,初入社會就遇到金融海嘯,根本沒有好職缺,於是與友人共同創辦了小型新創公司「先構技研」。

爆肝兼差人生

白天上班 晚上繼續寫App 不只是他,鄭勝丰與宋政桓的求職路,也很艱辛。像是鄭勝丰一度被迫與生活妥協,頂著清大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的高學歷,到信義房屋賣房子,想起那段日子,鄭勝丰笑了,「我那一梯(指信義房屋的同事),幾乎全都是台政清交的!」即使大環境如此不利,但他們三人也很會苦中作樂,其實他們三人會認識,是在清大的一場創業比賽中擦出火花,「一起熬夜寫企劃、一起被評審批,可以說從那時就學會互相打氣。」鄭勝丰笑說。

只是,空有滿腹創新能量的他們,卻處於一個最不利於年輕人的年代。○八年,是全球智慧型手機開始大鳴大放的年代,蘋果iPhone揭櫫了軟體內容為王的潮流來臨,在美國矽谷,滿坑滿谷都是磨拳擦掌準備創業的人。

在台灣,雖然創業大浪還沒襲來,但這樣的趨勢洪流,已讓許多工程師開始了白天工作、晚上寫App的日子,郭建甫三人便是其中之一,直到一二年四月前,他們一直都過著像是「兼差」般的人生。

這樣的日子,得要有很遠大的「夢想」支持著,郭建甫就是那個最會「做夢」的人。

「你有種嗎?」

讓工程師甘願領五折薪

「Jeff(郭建甫的英文名)是個很會跟你談願景的人。」走著瞧行動開發部門總監謝杰泰,原本是人人稱羨的宏達電工程師,卻被郭建甫的一番話打動,薪水打了五折也不在乎,義無反顧地加入「走著瞧」。

作為一位創業家,必須擁有極具說服力的口才,而郭建甫確實是。他曾說過,「你要做App創業前,要很清楚創業的目的是什麼,還有想解決問題的難度。一開始假設你只是想養活一個人,在台北市只要很小的成本就可以活下去,問題的難度很簡單,只看你有沒有種、敢不敢創業而已。」但是,當「走著瞧」已經大到是一個組織,擁有十餘名員工的公司,郭建甫要思考的事情,開始變得不一樣。「如果你要養活一個組織,問題的難度更高了,你要處理很多一開始創業都沒想到的瑣事,這些瑣事很可怕,它可能會讓你沒辦法完成你的目標。」即使如此,郭建甫仍是個很會激勵員工的夢想家,有一次他甚至公開對員工說:「今天工作占據我們人生這麼長的時間,要做就要做有影響力的事情,不是嗎?」「Jeff總是能把自己的熱情感染周遭的人。」謝杰泰說。「走著瞧」產品總監、公司第四位成員的蘇晨豪也有同感,「Jeff常叫我們要活在未來(living in the future),這就是一種創新的舉動。」這樣的郭建甫,對於創新有著無比的堅持,「我們想做有影響力的事,一直到現在,我還是希望可以讓團隊裡的每個人,都有影響世界的能力。」事實上,「走著瞧」也走過一段策略搖擺不定的日子。「當初我們還不知道對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我們只知道有這樣的需求,而且全世界都有需求。」鄭勝丰指的,正是他們的主力產品:過濾詐騙電話的App「whoscall」。在這之前,他們做過統整房地產資訊的「房產走著瞧」、整合愛情公寓資訊的「同居走著瞧」等,但始終沒有引起太大回響。

在whoscall未確定商業模式前,「找錢」這個現實的壓力,也曾壓得這群人喘不過氣來,郭建甫坦言:「好幾次,團隊都陷入虧損,我得一直拒絕接代工、賺快錢的誘惑。」在台灣軟體人才還不普遍的狀況下,App接代工的行業,確實是不少創業家初期不得不的選擇,為了讓公司運轉下去,就得要有資金進來,相同地也會瓜分不少作業時間,「但我們一心只想把過濾電話功能做透、做深。」郭建甫說。

為了專注,郭建甫甚至痛下決心,砍斷所有新的開發案,舊的幾款App也不再更新維護,郭建甫有感而發,「新創團隊最怕的,就是資源有限,卻什麼都做。」結果證明,郭建甫的決定是對的,whoscall上架之後,瞬間成了美國、中東消費者的愛用App,因為美國的推銷電話猖獗,中東地區則是盛行以電話騷擾女性。「這給團隊很大的正向力量,知道世界因你而改變。」鄭勝丰說。

一一年底,當時whoscall的用戶已達百萬之多,每天過濾掉的電話至少三百萬通,還有施密特的公開背書,讓郭建甫開始思索更多的可能,「走著瞧」要更大、支援更多用戶,就不能再只是「兼著玩」。

決定辭掉工作到創業,對年輕人來說,等於要走出舒適圈;你必須放棄工作,過著不支薪的生活,甚至是沒日沒夜的創業生活,這跟白天工作、晚上寫App的日子完全不同。

這是一場賭注,而郭建甫三人決定,賭了!

公司成立初期,「走著瞧」曾獲得資策會底下的創投青睞,由資鼎創投公司投資五百萬元,這在外界看來,郭建甫是幸運的。

負債千萬四處籌錢

發不出薪水 鐵漢也落淚但不為外人道的是,在這之前,他們至少被二十家創投拒絕過。「對方一來,第一個就問:『這怎麼賺錢?』。」鄭勝丰雙手一攤,無奈不在話下。

為了籌錢,每次只要有參加創業論壇的機會,郭建甫都會緊緊把握,無論國內、外,他們總是印了厚厚一疊的宣傳單,見人就發,「我們沒有廣告預算,只能透過這樣的方式,讓人家看到我們。」鄭勝丰說。

不過,現實依舊殘酷。

一二年底,資鼎創投注資的五百萬元幾乎燒光,公司虧損逾一千多萬元,眼見員工薪水都快發不出來,越是逼近年關、越是讓郭建甫三人輾轉難眠。當時鄭勝丰還因而落下男兒淚,「壓力真的很大,那應該是我第二次為公司而哭。」鄭勝丰說,第一次落淚是公司成立初期,為了公司發展的爭執,第二次就是為了找錢。

即使今日成功如「走著瞧」,說起這段過往,鄭勝丰仍掩不住憂傷。在農曆年的前兩天,郭建甫與鄭勝丰四處找錢,資鼎創投再投了第二輪資金,加上國發基金奧援,三人還去申請新創貸款,共九百萬元的及時雨趕到,才化解危機。

「我們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不怕失敗!」鄭勝丰笑說,正因這一股正向力量,才能支持他們走到今天。

夢想的巨大力量,讓他們忘卻千萬虧損的壓力及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慌,每當在壓力最大的時候,他們都會想起創業之初,他們曾經有一個夢,希望能改變世界,要讓世界因自己而不一樣。

走著瞧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2012年4月

董事長:鄭勝丰 執行長:郭建甫

實收資本額:658萬元

主要業務:「whoscall」開發與維護創新,就要敢夢!

—「走著瞧」執行長郭建甫的經典語錄● 我們因為不怕失敗而能創新,因為創新而能專注,因為專注而能卓越,因為卓越而能影響。

● 今天工作占據我們人生這麼長的時間,要做就要做有影響力的事情,不是嗎?

● 今天要活下去的成本並不高,我可以把你開除(非自願離職),讓你領失業救濟金去創業,你敢不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340

康寶萊面臨調查 Ackman或鹹魚翻身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3942

摘要:馬薩諸塞州參議員本周四致信美國監管機構,對保健品直銷公司康寶萊的經營模式提出質疑。對沖基金巨頭Ackman前年底10億美元做空康寶萊,但該公司股票一年來卻上漲了190%,若監管機構開始調查,Ackman或許可以鹹魚翻身... 上周保健品直銷公司如新(NuSkin)被中國媒體曝光涉嫌非法傳銷後,其股價遭遇斷崖式下跌,跌幅一度接近50%。在這樣的風口浪尖,作為模式類似的康寶萊(Herbalife) 也受到牽連,股價跌幅一度達12.5%。 更糟糕的是,不止中國,現在連美國政客也開始找這些“直銷”公司的麻煩了。 馬薩諸塞州參議員Edward Markey美國時間本周四致信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以及康寶萊公司,對康寶萊的經營模式提出質疑。消息傳出後,康寶萊股價盤中一度大跌近13%。 Markey議員在聲明中說:“承諾有收益,但最終將給脆弱的家庭造成經濟上的毀滅,這種金字塔騙局是毫無營養可言的。” 著名對沖基金管理人Bill Ackman應該比誰都高興看到這條新聞,因早在2012年年底他就指責康寶萊是在運作一個金字塔式的傳銷騙局,並給出了目標股價:0美元。 Ackman領導的Pershing Square基金曾公開持有康寶萊至少10億美元的空頭頭寸。不過事與願違,隨著丹.勒布(Dan Loeb)、卡爾.伊坎(Carl Icahn)及索羅斯等對沖基金巨頭紛紛加入做多康寶萊的行列,該公司股價扶搖直上,2013年漲最大幅近190%,這令Ackman一度巨虧至少5億美元,不過他本人依然對做空康寶萊信心滿滿。 Markey議員給予監管當局一個月的時間來回應自己的質詢,讓我們期待最後的結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969

我想依靠炒股翻身,誰能告訴我是否可行??? 自由大氣

http://xueqiu.com/2228020656/27467227
混跡股海數年,走了無數的歧路、彎路,受了無盡打擊、折磨,仍然痴心不改,依舊熱情不變。咬定青山不放鬆,這幾年始終把股市投資作為一輩子的事業執著追求。雖然沒有想過職業炒股,但仍期待業餘投機也有專業水準,在價值投資上能夠一窺徑奧登堂入室,投資生涯能夠取得理想的投資回報,我期待能達到年收益15%的優秀水準,三十年增值50倍。到那時候回首炒股往事,希望我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我能夠說:「我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財務自由」。

  格老、費雪、巴菲特、林奇、鄧普頓、涅夫、安東尼、戴維斯...他們的投資業績讓我高山仰止;他們的投資生涯讓我心向神往;他們的智慧教導讓我心悅誠服。他們都是我投機道路上的導師和楷模。股海無涯,我不奢望達到他們那樣的神奇高度,但也希望擁有自己的一朵浪花,創造別樣的精彩。雖然我自以為皈依了價值投資門下,但是專業水準不敢恭維,所謂的三招兩式也是東施效顰貽笑大方,我認為我在做對的事情,面臨的問題就是怎麼把事情做對。我感覺現在已經找到了投資的正確方向,但是在具體方法上要不斷摸索改進,整理出自己得心應手的投資哲學和交易系統,特別是後者,在買什麼,何時買,何時賣等問題上要思考清楚。在個股選擇和時機把握等方面還要精益求精。我希望今後投資交易不再是憑感覺,想當然,自作聰明,自以為是;而是在基於詳盡的信息搜索、嚴密的邏輯推斷、合理的數據論證基礎上的結果。今後每一次投資都要獨立思考深入思考,歸納出明確的投資主題,制定清晰的投資計劃,然後定期的跟蹤檢查,再對投資計劃動態調整。每一次投資都要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上深入及裡,是什麼、為什麼、怎樣辦?這三個問題都要能夠清楚的回答。其中特別是企業內在價值的定量估算方面要下大力氣提高,一定要基於合理的假設收集可靠的數據估算出明確的空間,對同行業中兩隻不同的股票要能辨別兩者的優劣。這是一個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的繁瑣枯燥的事情,這也是從業餘到專業,從裝懂到真懂的分水嶺,許多投資者對價值投資津津樂道但不能深入的分析行業和公司,結果只是葉公好龍窮盡一生也無法登堂入室魚躍龍門成為合格的投資者。我必須時刻警惕自己不要也成為庸碌散戶中的一員,成功的投資者必須要付出多一磅的努力汗水,滿意收益率的後面是長時間辛勤的挖掘淘洗。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所以從今往後一定要聚焦在行業和公司的分析上,在對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理解上花大量時間精力做必須做的那些繁瑣的枯燥的工作,要懂得分析年報和招股說明書,要利用網絡蒐集信息和借鑑其他優秀投資者的方法成果。價值投資我現在已經到了知易行難的階段,在07-10年我是在盲目蠻幹,10-13年我是處於摸索學習階段,我願意在13-17年這個階段能逐步的實踐提高,通過07-17年十年的歷程希望能進階到成熟階段,到那個時候我希望自己隨心所欲不踰矩,法自天然不矯作。

  我的目標很簡單,也很清晰。就是財務自由不為五斗米彎腰,能過上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造福於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作為一個貧苦農民家庭的孩子,我吃夠了沒錢的苦。小時候買不起一雙球鞋,到高中冬天還是穿著一雙老解放鞋,穿的許多都是別人的舊衣服,不得體的衣服在冬天裡冷的無情的嘲笑。悲摧的我至今仍未翻身,依然是一個苦逼的屌絲,買不起房子,也只有微薄的薪資。但是卻有寬容體貼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孩子,作為一個尚有責任感的男人我倍感壓力山大,可笑的是悲摧的我還想依靠股市翻身。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條可以走通的路,我知道即使能夠僥倖走通也很艱難,需要努力還需要幸運,現在的經濟形勢我一點把握都沒有,仿若日本的失去的二十年可能就在等著我,那樣的話杯具無止境,結果可能就是雞飛蛋打一場空。

  我的具體目標就是2015年能有100萬的資產,到2020年除房子外還有100萬的淨流動資產,到2030年我年過半百的時候能有500萬的淨流動資產。那時候孩子將上大學,我也可以有點錢帶老婆去全國各地遊玩,以補償這麼多年來她所受的委屈。達到目標的辦法只有開源節流投資,開源節流都很困難,現在的工作猶如雞肋,做生意又沒那個本事還受不了那個風險。養孩子過日子必要開支已經無可節約,現在什麼東西都那麼貴,想存一點錢真的太難。我不知道投資是否指望的上,這是我目前覺得較好的路子,還能夠較為體面的實現我卑微的夢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09

中國金屬資源(1636)利用: 俞建秋的翻身之術

關於這隻所謂環保股,我是對他盈利過份依賴政府補貼有些憂慮,但對這位創辦人俞建秋更加憂慮。

這家公司的前身,為美國上市的古杉能源,前身為在2001年、位於綿陽三台縣成立四川古杉油脂化學有限公司,創辦人以造假數聞名天下的福建福清市人俞建秋,在2007年12月,成功以9.6美元發行1,800萬股,成功集資1.734億美元,他身家當時達到30億元。


圖中為俞建秋

公司主要是以地溝油加工成生物柴油為主,上市前業績表現良好,營業額及盈利連年增長,純利率接近40%,現金接近3億,無銀行債務,符合福清市報表的風格。但是在2008年9月,每日經濟新聞揭露公司以空貨車運油、以及購油成本低出市場40%的情況,有虛增業績的嫌疑,公司不能澄清情況,最後業績開始變臉,並連年虧損,公司股價大跌,公司亦一度進入低價停牌警示,最後ADR 10合1,並購入現時上市的廢銅料加工業務。

至於公司把現金虧光後,在2012年最後以每ADR 1.65元私有化,所花的資金只是2,100萬美元,大約1.6億港元。在私有化成功後,生物柴油業務因污染關係完全停產,銅業業務則透過多項收購打通上下游,愈做愈大,現在一上市,市值已經達到20.98億至25.17億,集資約4.8億至5.8億,短短2年間,一個接近一文不名的生物柴油業務,頓即變成環保及電訊概念的公司,可見福清人的造數和包裝技巧真是驚人,但是敬請大家小心小心了,但亦可以知道世上人的記憶真是短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122

先施搏翻身 掌舵人:「俾機會嚟啦!」

2014-02-20  NM
 
 

 

先施(244),想當年,是四大百貨公司(其餘三間為永安、新新及大新)之一。上一代的人──辦年貨去先施、買鞋去先施。它那「鐵價不二」的消費模式,可謂百貨業的先鋒。這一代的人──「先施?啲嘢殘殘舊舊咁,無去開喎。」正在先施的旺角分店附近逛街、現年約三十歲的關小姐說。時代過去,一切都今非昔比。屹立中環逾百年的旗艦店「被逼遷」,旺角新世紀店「被劏細」。百年老店地位早已動搖,如今連經營都岌岌可危,最新業績半年虧損三千多萬。先施第三代掌舵人馬景煊,這時著手改革:搬鋪、改logo、又與電視台合作搞真人show,希望打破舊有框框。這天他誠懇地說:「請香港人俾個機會我哋!」

去年先施在旺角瓊華中心開新店「先施MK」,開幕時找來僆模在門口大跳熱舞。挾著一百一十三年歷史,大搞一百一十三元大特賣,在先施門外,消失了不知多少年的人龍,赫然又再出現。到近日籌備位於銅鑼灣泉章居舊址的第二間新店開業,三層的商場外牆仍在裝修,棚架疊起,連正式招牌都未有,已乘勢急急開業。馬景煊說:「既然都俾緊租,梗係做住生意先啦!」不得不面對現實,先施去年底公佈的中期業績,虧損三千多萬元。先施的客人,早已是白髮斑斑的一群。在先施要變成歷史名詞之前,馬景煊不得已要進行終極改革:「我哋希望吸納三十歲以下的家庭。現階段,至少讓一直幫襯開嘅客人,都覺得著我哋啲衫會感覺年輕。」

破舊

一間百年老店的改革是這樣的:標誌,由藍色換成紅色,「仲有先施個英文名sincere,原本用晒大楷SINCERE,而家用咗細楷。覺唔覺纖幼咗?富時代感咗?」馬景煊繼續舉例說:「我哋仲裝咗Wi-Fi!」記者不禁疑問:這些不是最基本的嗎?先施還請來身材超突出的模特兒劉馥怡擔任代言人,而新店的設計亦比較開揚,「我哋引入咗韓國時裝,旺角店仲設立Gel甲部!」坦白說,先施以上的改革,真的不容易察覺。馬景煊雖然宣稱改革是「破釜沉舟」,但也尷尬補充:「係破釜,不過唔會沉舟嘅。」改革契機,源於先施的中環旗艦店被逼遷。這店本來是自置物業,九二年以十一億八千萬元賣出後再租回,直至最近現任業主南豐收回物業作大裝修,先施唯有另覓地方。馬景煊坦言,若非被逼遷,也未必有這次改革,「以前大家都睇慣曬,改咗都無人覺。而家要搬鋪,係改革嘅最好機會!」然而,先施中環舊址佔地約六萬呎,新的中環店只有萬多呎,加上銅鑼灣新店的兩萬多呎,僅及舊時一半。鋪面大縮水,部門配置亦要動腦筋,捨棄了玩具及童裝用品,「銅鑼灣店主力賣衫同鞋,嚟緊會發展virtual store,將部分家品擺上網賣。仲會喺鋪度擺iPad,方便客人用來選購家品。」

堅持

但對很多香港人來說,鋪址不是問題、面積不是問題、標誌更不是問題;最大問題,是貨款。當SOGO、一田等百貨公司引入專櫃,賣牌子貨,收入以分成計算的時候,先施售賣的貨品,八成以上仍由公司採購部選購,成敗由公司完全「硬食」。馬景煊認為這是先施的傳統,是優勢,絕不能取締。「名牌店已經有自己嘅專賣門店啦!先施有百幾年採購經驗,我好相信採購團隊嘅眼光,唔會有問題!」馬景煊為平反,隨手拿起一雙鞋子,「好似呢對Tosca牌嘅皮鞋,係同某意大利名牌出產自同一個工作坊,由塊皮到設計都係一樣,但我哋只係賣三千幾蚊,價錢只係名牌嘅三分一,價廉物美,客人自然識揀。」他又隨手拿起一個印有狗仔圖案的手袋說:「呢個袋幾靚!係意大利牌子Braccialini,袋嘅設計有好多detail位,三千幾蚊,幾抵!」記者認為很多人花幾千蚊,寧願買名牌,馬景煊反駁說:「當大家都有一、兩個名牌,第三個袋就未必要求名牌!」他補充說:「何況我哋每個袋入嘅數量好少。」他說就算賣不出,每年兩次的瘋狂大減價,貨品由幾千元減到幾百元時,「點都會賣得出嘅!」

立新

其實先施的困局,在於現時客路,都是買低調名牌的闊太,毛利亦高。若突然全面轉為年輕潮牌,毛利低之餘,亦不能保證一定成功;若然接不到軌,便得不償失。簡單來說,就是難以大刀闊斧、破舊立新。先施於兩年多前,曾於奧海城開設一間「22nd Avenue」獨立店,「希望前衞啲,間鋪裝修得幾靚o架。」但他說市場並不接受,「呢間店生意麻麻。」而先施亦於油塘商場大本營,開設SU-PA-DE-PA百貨店,不過因內地客不多,客流及營業額都低於預期,要調整產品組合及以特價促銷。另一改革阻力,在於人。馬景煊下一步就要吸納新血。「我哋而家准許門市同事唔著制服,希望佢哋覺得喺度做嘢自由啲,等多啲年輕人肯入嚟做。」為此,他與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及收費電視台,合作搞真人show,讓學生認識先施,搏他們將來加入工作。「我哋俾錢請學生去韓國入貨,之後啲貨會放喺先施賣,present得最好、賣得最好嗰隊就當贏,會有獎金,將來話唔定可以搵佢哋嚟先施做嘢!」現時馬景煊的女兒還在紐約老牌百貨公司Bloomingdale's做採購「取經」,他希望女兒可回公司幫手,「但個女話唔想住,我梗係唔敢逼佢啦!」

往昔

這場難打的仗、百年老店積累的問題,都由馬景煊一力承擔。先施現市值三億二千多萬,是馬家祖業,現馬氏家族持股四成多。馬景煊於九○年加入先施,之前在HP打工十年,位至亞洲太平洋區總監,「當時管理層開始老化,所以叫我返嚟幫手。」先施現任主席是他堂兄馬景華;他是先施的icon,七十年代,他與太太、永安百貨後人郭志清創立Joyce boutique。○○年,馬景華把Joyce五成一股權轉售予會德豐,套現二億元。八十多歲的馬景華近幾年身體欠佳,已甚少參與日常運作;擔任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的馬景煊,有較大空間進行改革。馬景煊認為,即使香港的新一代,購物會揀一田、吉之島,高檔一點的則揀連卡佛或SOGO,但先施並未被香港人離棄,「比起十年前,香港依家零售業個餅大咗兩倍半,所以我深信百貨公司仲有得做!經過咁多年,先施都仲企喺度,即係香港人仲需要我哋!」他希望香港人給先施一個機會,「我哋係香港本土嘅,個郵箱號碼(Post Office Box)仲係九號o架!」

先施興衰史

先施後人Joyce最風光

馬景華及郭志清夫婦馬景華現年八十三歲,七八年出任先施主席至今,已三十六年。妻子郭志清(Joyce Ma)為永安百貨創辦人郭順的孫女,二人於七○年創立時裝品牌Joyce,由郭志清「打骰」。二千年,馬美儀決定以二億元把五成一股權售予會德豐,但馬氏家族一直留任管理層,至○八年馬家才正式離開Joyce。馬美儀馬景華及郭志清女兒,九八年起接母親棒打理Joyce,將Joyce由年蝕二億一千萬、負債三億的困局,變為引退前的年純利有逾五千萬。○八年和家人一起淡出Joyce管理層。一○年和友人成立Shouke.com(熟客網)經營名牌網購,去年她投資近千萬開設古董店Bernardini,活躍於社交界。郭志怡郭志清之妹,曾於Joyce做買手,亦是前Chanel亞太區形象總監。她主理的名人飯堂SEVVA成為香港景點,其招牌蛋糕Rainbow Connection,更曾惹來被其他連鎖餅店抄襲的疑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3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