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日接受美媒采訪時,美國總統奧巴馬直言,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關於拒絕給不履行預算攤派義務的北約成員國提供保護的論調體現了他在外交政策上“缺乏準備”。
奧巴馬認為,由民主黨和共和黨攜手建立起來的北約從二戰結束以來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基石,不應該忘記北約的中心原則,一味地要求歐洲盟友追加軍費開支。
7月20日,特朗普在回答美媒關於俄羅斯對北約成員國波羅的海三國所謂的威脅問題時稱,如果俄羅斯向它們發起進攻,那麽美國應該在考慮這些國家是否已經履行了它們對北約的義務之後才決定是否出手相助。特朗普所指的義務,即各成員國對北約預算的攤派費用。2014年,北約各國承諾將軍費開支增加至各自GDP的2%。
僅有5個北約成員國軍費開支在GDP的2%以上
誕生於1949年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現有28名成員。北約的協議第5條規定,成員國中的一國(或多國)在遭武裝襲擊時將會被視為對所有成員國的武裝襲擊,所有成員國將立即援助被襲擊成員國。該條款在2001年“9·11”恐怖襲擊中第一次生效,美國和北約盟友隨後對阿富汗等地的“基地”組織展開圍剿。
特朗普的言論一出,波羅的海三國之一愛沙尼亞總統埃爾維斯(Toomas Hendrik Ilves)立即表示,愛沙尼亞履行了對北約的承諾,是5個滿足軍費開支要求的國家之一,並且積極參與了出兵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拉脫維亞駐美國大使拉贊斯(Andris Razans)也表示,雖然拉脫維亞目前還沒有完成占GDP2%的軍費攤派,但是這個目標將會在2018年達成,並稱今年已經大幅上調40%的軍費開支。
特朗普這番聲明並非無跡可尋。此前他同樣表態過,如果歐洲和亞洲的盟友不能及時交齊“保護費”,美國將撤銷對它們的保護。
一直以來,美國在全世界推廣其所謂的民主、自由和人權等議題,但是多年來在中東和非洲留下了許多爛攤子。不過,美國並沒有、也極不可能放棄二戰後一直謀求和維護的老大哥地位,這就要求其繼續在全球與盟友合作,繼續實踐各種長期地緣政治戰略,繼續推廣美式民主,繼續站在反對恐怖主義陣線的前沿。
所以,北約的存續,符合美國的長期利益,那麽維護美國與北約盟友的關系,理所當然地成為一種“政治正確”。
但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面對11月的總統大選,經商起家、沒有任何從政經驗的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一直是從經濟角度出發思考他未來可能要做各種決定的國家大事,其中便包括美國與盟友的關系,尤以北約為重。
比如,特朗普認為,要加強美國防務的話,把軍事設備都部署在美國本土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但是軍事專家則認為,在日本和韓國建軍事基地、部署導彈防禦系統、提供核保護,日本、韓國會為此提供資金支持,所以相比之下,把軍事設備部署在美國本土的成本其實是更高的。
“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的國家,然後才操心這個世界的其他地方。”特朗普的這句話可以很好地詮釋他的“美國第一”口號對外交事務的考慮,即美國是應該被放在第一位考慮的。
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對北約的此番言論得罪了不少來自東歐北約成員國的美國公民。例如,在佛羅里達州,來自波蘭、捷克、烏克蘭、立陶宛和斯洛伐克的居民數量達到了130萬,密歇根州為120萬,賓夕法尼亞州有150萬。此外,在威斯康星州、印第安納州、科羅拉多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弗吉尼亞等搖擺州里,都居住著大量來自東歐的民眾。由此看來,特朗普很可能惹惱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居住在美國的東歐人。
一名立陶宛的北約士兵
此外,共和黨內部也並不贊同特朗普的言論,這勢必造成共和黨內部分裂的加劇。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米奇·康奈爾明確表態反對特朗普的看法,認為“北約是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軍事聯盟”。伊利諾伊州共和黨眾議員亞當·金辛格(Adam Kinzinger)也批評特朗普的言論,“非但閉目塞聽,而且非常危險”。值得註意的是,對於康奈爾的批評,特朗普非但不接受,反而重申了他的觀點。
而對於民主黨,則為抓到特朗普的把柄感到興奮。民主黨眾人猛烈抨擊特朗普無視美國為維護盟友關系所做的努力,前總統里根和杜魯門都會為之感到羞恥。“特朗普既不符合、也沒準備好成為我們的最高指揮官。”希拉里高級政策顧問傑克·蘇里萬(Jake Sullivan)說道。
看來,特朗普依舊不顧後果地繼續著他的大嘴風格,拋出令人難以預測的言論,這或許會對他在競選階段吸引輿論目光有好處。但是,競選總統和坐在白宮橢圓辦公室里畢竟不一樣,假設特朗普最終當選了新一任美國總統,那麽他的承諾很可能會大打折扣,一些豪言壯語也會被證實不合實際。
不過,按照特朗普的出牌邏輯,這並非他目前需要考慮的問題。
44%:39% 特朗普支持率超過希拉里
美國CNN昨天(7月25日)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的支持率為44%,超過民主黨的希拉里5個百分點。而美國“預言帝”Nate Silver更表示,如果現在就舉行最終投票,特朗普將以15個百分點的巨大優勢碾壓希拉里,登上美國總統寶座。
共和黨黨代會上特朗普的出場方式被網友戲稱為“神之降臨”
根據CNN周一(7月25日)公布的最新民調,有44%的被調查者支持特朗普擔任下屆美國總統,39%的人支持希拉里,加里·約翰遜(前墨西哥州州長、美國自由黨總統參選人)和吉爾·斯泰因(代表綠黨參加總統選舉)的支持率分別為9%和3%。而在另一項只有希拉里和特朗普兩個人的調查中,特朗普也以48%的支持率超過希拉里(支持率為45%)。
CNN報道截圖
據報道,此次民調是7月22日至24日間進行的,CNN通過電話隨機采訪了美國國內1001位成年人,在882名登記選民的樣本中,其正負誤差在3.5%之間。
據統計,這次的民調結果是自去年9月以來特朗普的最好成績,特朗普在共和黨黨代會上的表現得到了很多中間派的支持,43%的中間派說特朗普黨代會上的表現贏得了他們的心,41%的人表示無動於衷。而此前對中間派的調查顯示,只有31%的人支持特朗普。具體來看,在中間派中,黨代會之前有34%的人支持希拉里,31%支持特朗普,22%支持加里約翰遜,10%支持斯泰因,黨代會之後數據為46%支持特朗普,希拉里28%,約翰遜15%,斯泰因4%。
除了支持率外,在共和黨黨代會之後,民眾對特朗普的好感度也有了一個明顯的提升。此前的民調顯示,39%的受調查者表示喜歡特朗普,而現在,有46%的人表示,非常看好特朗普當總統。在辦大事的能力上,比如美國國內經濟問題、恐怖主義問題等,他的受信任程度更是超過了希拉里十幾個百分點。而就算在此前一直被詬病的外交政策方面,特朗普大幅度縮小了和希拉里的差距。
CNN民調結果截圖
而且,此次民調顯示,就算在個人形象上,特朗普也更加高大了。
有52%的人表示,他們相信特朗普競選總統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不是出於私利,只有44%的人相信“狡猾的希拉里”是這樣的。認為特朗普“誠實”且“值得信賴”的人從此前的38%上升到43%,認為特朗普成為總統是“美國之光”的人從32%上升到39%,46%的人認為,他切實關心美國普通人日常的難題(黨代會之前數據為37%)。
雖然共和黨黨代會期間,民主黨人批判他們傳遞出來的分裂的信息,但數據顯示,42%的人認為在特朗普的帶領下,美國會走向團結而不是分裂,此前該數據為34%。
雖然在大多數項目中希拉里掉下來的分數要少於特朗普增長的,但在信任度上希拉里撞了冰山。其原因很可能與維基解密公布的最新報告有關。現在,68%的人認為希拉里不誠實、不值得信任。
CNN報道截圖
為特朗普高興吧?但美國媒體顯然不這麽覺得。
在昨天(7月25日)CNN的報道中,通報了支持率後,CNN表示,這個調查的樣本或許還不夠多,以及,共和黨黨代會剛剛結束,顯然這給特朗普幫了不少忙。
CNN還稱,雖然特朗普民調成績一片大好,但有58%的人認為,共和黨黨代會上用來抨擊民主黨的內容實在太多,18%的人覺得特朗普的演講“真可怕”,CNN表示,這是自1996年進行民調開始最差的成績。但是,認為演講非常精彩的有40%。45%的人認為特朗普的演講真實反映了美國的現狀,48%的人不同意特朗普的觀點。
嗯,一定是這屆美國人民不行……
對於此次民調,希拉里的競選經理羅比·穆克(Robby Mook)認為,其結果並沒有什麽說服力,“那就是一群憤怒的暴徒(angry mob)”,穆克認為,兩黨黨代會都結束之後的民調才是更好的衡量標準。
但美國民調分析網站538.com顯然不這麽認為。
該網站主編、美國“預言帝”Nate Silver表示,這次民調結果不完全是黨代會後的短期反彈,他認為,如果現在舉行大選的最終投票,特朗普妥妥會當選,而且得票率將領先希拉里15個百分點。在綜合了一系列因素後,包括美國社會近期發生的犯罪事件、移民問題、邊境問題等,Silver得出結論是支持特朗普的民眾為57.5%,而希拉里只有42.5%。
538網站的預測
而就算是長期預測,silver建模分析的結果也是特朗普以45.4%對45.1%的得票率贏得總統選舉。這是538網站第一次預測特朗普將會笑到最後。
哦順便提一句,這個美國“大數據超人”Silver,在2008年和2012年都成功預測了選舉結果,不僅是最終結果,在搖擺州也都對了。
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Silver成功預測了50個州的結果
Silver的分析顯示,事實上黨代會後的民調結果更準確(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另外,據CBS周一公布的民調,特朗普和希拉里在全國選民中的支持率持平,均為42%。在共和黨黨代會之前,二人的支持率也持平,均為40%。具體來說,74%的CBS調查受訪者表示他們收看了共和黨黨代會,大部分人表示通過黨代會他們對特朗普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50%的人表示他們更喜歡特朗普了,36%的人感覺相反。
此前,昆尼皮亞克大學民意調查也說明,共和黨黨代會對特朗普支持率或許是“錦上添花”的作用。
昆尼皮亞克大學7月13日公布的民意調查顯示,特朗普在搖擺州的支持率趕超希拉里。在佛羅里達州,特朗普的支持率上升到42%,希拉里降為39%,而就在一個月之前,希拉里還以47%的支持率壓制39%的特朗普。在賓夕法尼亞州特朗普以43%的支持率超過希拉里兩個百分點,六月份希拉里為42%,特朗普41%。
(綜合自觀察者網、中國青年網)
希拉里“郵件門”事件持續發酵,民主黨指責俄羅斯攻擊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服務器並泄露了郵件。對此,特朗普26日表示,希望俄羅斯能夠找到並公開希拉里的隱秘郵件。
在27日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主動向莫斯科喊話:"俄羅斯,如果你在聽的話,我希望你能幫忙找到不見了的那3萬封郵件。"他鼓勵黑客繼續尋找希拉里在擔任國務卿期間的郵件,這些郵件並未上交給國務院。他還表示,“你們應該被新聞媒體重重獎賞”。
在希拉里2009年至2013年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她曾在紐約家中使用私人電子郵件服務器處理公務郵件。希拉里承認,用該服務器處理了約6萬封郵件,她將其中3萬封涉及公務的郵件移交給國務院,另外3萬封因涉及私生活被其團隊刪除。而這次,特朗普正是借被刪除的這3萬封郵件開火。
很快,特朗普又發布推特修正了自己的說辭,“如果俄羅斯或者其他國家和人能夠找到希拉里非法刪除的3.3萬封電子郵件,他們或許應該告知聯邦調查局”。特朗普表示,指責俄羅斯黑客不斷盜取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內部郵件的說法是“混淆視聽”,“沒人知道是不是俄羅斯黑客”。
對於此事件,莫斯科方面堅決否認該指控。外長拉夫羅夫被問及俄羅斯是否是幕後黑手時說,"我不想在這里爆粗口"。
另外,作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做出了一些親俄姿態。他暗示,如果當選,會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吞並,並取消對俄經濟制裁。與此同時,特朗普也否認自己與普京有來往。他說,"我和普京沒有關系"。"我從來沒有和他說過話,我除了知道他會尊重我之外,並不了解他。"
(綜合自人民網、參考消息網)
美國當地時間周三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表示,他希望俄羅斯能幫忙找回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時期被刪掉的3萬多封郵件。
“俄羅斯,如果你正巧在聽,那麽我希望你能找回失蹤的3萬封郵件,美國媒體界將會大大地褒獎你。”這位總統候選人如是稱。
新聞發布會結束後,特朗普的高級競選溝通顧問米勒(Jason Miller)補充說,特朗普倒不是在呼籲誰出手幹預,而是在敦促如果有人手上有這些郵件的話,把它們交給當局。
分散註意力?
“我認為同樣重要的一點是,今天我們為什麽要在這里說這些話,我們不能讓希拉里就此脫身。”米勒說,“因為她將3.3萬封郵件從位於自己家中的服務器上非法刪除,而現在全世界都看到了民主黨密謀排擠桑德斯的郵件。”
希拉里競選團隊迅速作出了回應:“這是第一次有大國的總統候選人積極鼓勵外國政府針對其政治對手開展間諜活動。”希拉里的首席政策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已經從一個好奇心事件和政治事件升級為國家安全問題。”
特朗普表示,他並不確定黑客入侵事件背後的主謀是不是俄羅斯,但他表示:“如果真的是俄羅斯,那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真是太糟糕了,因為這表明,俄羅斯對我們國家根本沒有一丁點尊重。”
在新聞發布會快結束時,特朗普再次將矛頭轉向了希拉里,指出希拉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數量少之又少,“我想希拉里是時候開一場發布會了,而看看她會怎麽開將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特朗普回答的最後一個問題有關現任總統奧巴馬。有記者問他對奧巴馬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演講有何建議時,特朗普回答道:“你不妨告訴他好好享受,他的表現不怎麽樣。”
在普林斯頓大學政治歷史學家紮利澤(Julian Zelizer)看來,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當下,特朗普的此番言論可能是經過精心計算的,目的是分散公眾對大會的關註。“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混淆視聽,為了擾亂民主黨大會。對特朗普來說,講話越聳動,新聞報道就越多。” 紮利澤如是總結道。
維基解密:郵件醜聞還沒結束
“維基解密”22日公布,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7名高層從去年1月到今年5月所收發的近2萬多封電子郵件中,內容涉及暗中協助希拉里獲得提名,以及密謀排擠希拉里競選時的最大對手桑德斯。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舒爾茨因此宣布辭職。
希拉里團隊趕緊轉移公眾註意力,說這起事件是俄羅斯黑客所為,旨在竊取民主黨高層電郵,幹擾希拉里選情從而讓特朗普獲勝。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委員民主黨眾議員施夫(Adam Schiff)表示,俄羅斯非常擔心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而特朗普曾多次公開贊許普京,並表示“期待和普京合作改善美俄關系”,普京也曾多次表示“特朗普會是一個偉大的領袖”。
周三的新聞發布會上,當被問題及他是否和俄羅斯或普京有生意上的來往時,特朗普表示否認:“我和俄羅斯沒有任何關系。除了普京尊重我這一點之外,我不知道任何其他有關於他的事情。”
共和黨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Ryan)的發言人伯克(Brendan Buc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普京應該不要插手這次選舉。”
共和黨眾議院前議長金里奇(Newt Gingrich)則似乎支持特朗普。他發推文寫道:“相較於希拉里的個人服務器對俄羅斯來說不堪一擊,特朗普有關俄羅斯黑客的笑話似乎更讓媒體不安。”
俄羅斯方面堅決否認與郵件泄露事件有關,並稱“俄羅斯企圖利用郵件影響美國大選”等類似指責是美國大選中的“常見伎倆”。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這樣做對兩國關系不好。”
“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在25日接受采訪時曾明確指出,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說明俄羅斯是本次郵件泄露的幕後“黑手”。不過,他也沒有說明網站如何獲得這些郵件。他說:“我們尚未公開我們的消息源。當然,這是希拉里·克林頓競選團隊轉移視線的伎倆。”
阿桑奇還表示,“維基解密”很快還將公布更多郵件,這些郵件中包括“充分的證據”,足以讓美國司法部起訴希拉里。
獲得了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凱恩(Tim Kaine)在27日該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演講中大量使用西班牙語,爭取墨西哥裔選民的支持。同時,還全家齊動員,利用自己的夫人向共和黨內不滿特朗普的人“招手”。他的演講如下:
我在海軍陸戰隊服役的兒子2周前被部署去保衛2個特朗普要放棄的北約國家。
我們要保衛退休人員,讓他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我們要建立相互尊重彼此的社區。
在這里我接受副總統候選人提名。
我生於明尼蘇達,長於堪薩斯城。我的父親開了家鋼鐵加工廠,我媽媽做銷售。這就是為什麽我知道小型企業如何運作。
在我就讀的公立高中,有一條“人人為他人”的口號,這促使我為了社會正義奮鬥終身。
在哈佛法學院,我休學一年去洪都拉斯傳教,幫助窮人。通過直接接觸,我知道在獨裁國家由少數人主宰,剝奪了大多數人發展的機會。所以我們要保障每個人的自由和權利。
在法學院我遇到了一個女孩。他的父親是弗吉尼亞州共和黨人州長,她則當上了弗吉尼亞教育局局長。她打破種族隔離,統一了弗吉尼亞的學校。她就坐在觀眾席上,我的夫人安妮。
特朗普的言行已經背離了林肯創立的共和黨。共和黨員們,歡迎投票支持希拉里。
我曾經堅持了6年的訴訟,控告房屋保險公司歧視少數民族。我發現里士滿市的低收入社區槍支泛濫,人民極度不滿,就投入政壇,當選為市議員,後來成為市長。我知道人民疾苦,知道政府運作,都是因為我從基層做起。
我記得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槍擊案後,通過了更加嚴格的槍支管理。我投入更多的資源用於幼兒園。我在參議院,通過法律確保我們在家安全,國家強大。在預算委員會,我同桑德斯一起保障退休人員的利益,降低民眾醫保的開支。在參議院 我發現很多共和黨人都認為希拉里是個好議員。
我們要愛護我們的鄰居(墨西哥)。(隨後凱恩帶領大家用西班牙語反複重複奧巴馬的競選格言“我們能”。)
我信任希拉里,敢把在陸戰隊服役的兒子的生命托付給她。因為她始終如一地愛孩子愛家庭,為窮人奮鬥,為了窮人的醫療保險而奮鬥。她上臺前對孩子和家庭有激情,上臺後就會更是如此。
而特朗普對什麽有激情?他只對愛自己有激情。
我信任希拉里是因為她拿得出成果 。她在做國務卿期間保證國家安全,促使伊朗放棄核武器,擊斃了本·拉丹。
周一在電視上擔心特朗普上臺就會被驅逐出境的(非法)移民小女孩相信她。我也相信她。
特朗普保證很多,但是只會說“相信我”。他說相信我的稅單沒有問題。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像其他美國現代總統候選人那樣公開稅單,證明他也為這個國家做出合乎比例的貢獻。
相信特朗普?在新澤西為特朗普修建賭場的人相信他,很多小企業主都因為相信他而破產。在佛羅里達買了特朗普公寓的退休老人相信他,但是他把定金往兜里一裝就宣布破產。那些人至今沒有房子。相信特朗普捐獻承諾的基金會沒有看到錢。相信特朗普的人去了特朗普大學損失了錢財。
共和黨的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都因為特朗普對婦女的言論不支持他。共和黨的前總統候選人麥凱恩的經濟師估計特朗普上臺美國將損失300萬工作並增加3萬億債務。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東道主,俄亥俄州的州長都不去開會,認為特朗普是道德災難。特朗普自傳的作者都說撒謊是特朗普的天性。
我希望所有的人都來支持希拉里。
紐約前市長布隆伯格當地時間27日在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為希拉里站臺,他的講話如下:
今天是一個不常見的全國大會演講。我不是民主黨人,我來是告訴大家為什麽要支持希拉里。國父們在費城建立這個國家的時候他們不是民主黨也不是共和黨。他們建立的是一個平等民主的政黨,他們也不相信政黨。
我不相信政黨,我當過民主黨人,也當過共和黨人,最後我成為獨立人士。我投票時只看候選人,我可以支持任何黨的人,只要他們合格。
共和黨指責移民搞壞了國家,反對保護環境等等。民主黨則正好相反指責私人資本搞壞了美國。
我們要超越政黨分歧,為國家好。每個公民都有責任去阻止民主的敵人。
我沒有父親給我的100萬美元支票來開始我的生意,但是我成功建立我的公司。因為我經營成功,我成功地管理美國最大城市紐約。
我們要解決問題不是扔炸彈。我通過自己的經歷認為希拉里能化解分歧解決問題。
我在“9·11”發生後2周被選為紐約市長。希拉里當時幫助紐約在國會爭取到很多援助,幫助紐約度過“9·11”造成的挑戰。
我的公司成功靠的是員工的努力和他們建立的形象。而特普朗不是。他的成功建立在破產,無數的訴訟,受欺騙的客戶的憤怒上。這樣的人也說要來用他經營生意的辦法來經營美國?上帝快幫助我們吧!
特普朗聲稱反對國際貿易,要保護美國工人。但是特普朗賣的衣服是外國血汗工廠做的。他的公司雇傭非法移民。特普朗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偽君子。
我們的要支持自由,特普朗不懂。 我們要支持小企業不是刺激他們。特普朗只會破壞經濟。
希拉里知道這不是現場秀,她知道事實。選擇希拉里是這次選舉中負責任的選擇。
獨立選民們,我們要選擇選擇誰更能領導美國。做出愛國家的選擇而不是用政黨忠誠來選擇特普朗,選擇特普朗是危險而不負責任的。
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最後一天,希拉里這位史上第一位該黨女性總統候選人正式接受提名。希拉里和女兒切爾西·克林頓分別發表了演講。
這次演講是希拉里最後一次獨自一人出現在美國各大電視網絡的鏡頭前。在這之後,再有這樣全國性的出鏡機會,她將都和對手特朗普一起。也就是說,這是她最後一次能夠不被幹擾地表現自己。
根據28日《洛杉磯時報》和南加州大學聯合的民意調查,特朗普的支持率高出希拉里7個百分點,二者分別為47%和40%。
大打團結牌
在當晚的大會上,先出場的是切爾西。許多人還依稀記得上世紀90年代克林頓當總統期間,白宮里那位活潑的“第一女兒”切爾西。如今,這個小姑娘已經是36歲的媽媽,育一子一女。主要在克林頓基金會工作。8年前,她就曾經幫媽媽在各大學里拉選票。
切爾西回憶了希拉里從小對自己的關愛,用一個個例子塑造了一個慈母的形象。她說,從小媽媽就鼓勵她講出自己的觀點並且引導她用事實來支持自己的觀點。然後話題轉向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盛贊希拉里在擔任公職期間努力發展教育,推動對殘疾兒童的輔助,幫助窮人獲得醫療保險等競選政策。
當晚十點多,希拉里身穿一套白色套裝出現在講臺前。
為了反擊特朗普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引用桑德斯的言論發起對希拉里的攻擊,希拉里在一開場就打出團結牌,把自己塑造成為能團結一切的領袖。“一同偉大”成為今年希拉里的演講主題。她贊揚自己的丈夫、民主黨前總統克林頓、現總統奧巴馬、副總統拜登,以及第一夫人米歇爾,之後對桑德斯和他的支持者說:“我要感謝桑德斯。伯尼,你的選戰激勵了上百萬的美國人,特別是那些把靈魂和心靈帶入會場的年青人。你把社會和經濟公正性的問題帶到了前臺。我想告訴你,我聽到了你們的意見,你的精神就是我的精神。我們的國家需要你的思想,能量和激情。”
全場無論是桑德斯的支持者還是希拉里的支持者都起立歡呼,同聲高喊“希拉里”。在歡呼聲中,希拉里說:“在費城,國父們為各種不同觀點爭吵,但是他們最終聽取了各方意見,找到共識,團結在一起創建了偉大的國家。今天美國又到了一個需要思考的關頭。有股力量要撕裂我們,信任和尊重在不斷喪失。就像我們的國父,前途沒有保證,我們只有靠自己。我們要團結一致才能一起偉大。我們國家的格言就是‘萬眾一心’!”
批駁特朗普政策
希拉里特別針對特朗普在共和黨大會上抨擊美國的國家安全惡化,她說:“特朗普只會給你無盡的許諾,他只會讓我們害怕,害怕彼此。他只會把美國和世界其他地方隔開。”
希拉里引用了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話“世上恐怖的事情就是恐懼本身”,號召大家不要被嚇到,因為團結在一起就能戰勝所有困難。她用 “美國擁有最強的的軍隊,最強大的工商力量……”等一系列排比句再次把氣氛推到高潮。
同時針對特朗普反對移民的口號,希拉里說:“特朗普說要修墻,我們要把美國建立成為任何人如果想工作就能找到好工作的地方。我們要為(非法)移民建立一條通向公民權的道路,因為他們已經在為我們的經濟做出貢獻。”
希拉里還在演講中加入了很多桑德斯的思想,許諾如果她當選首要的就是提高工薪階級的收入。她表示中產階級的孩子不應該因為讀大學而背上一生的債。她喊出了桑德斯的”免費大學”的招牌競選口號。同時諷刺了特朗普通過特普朗大學賺窮學生的黑心錢。
她還抨擊大公司和華爾街沒有繳納合乎比例的稅收,並表示增加華爾街的稅收可以改善勞工階級的生活。同時她暗中諷刺了拒絕提供稅單的特朗普,告訴支持者民主黨是代表勞工階級的政黨。
隨後希拉里對特朗普的政策逐一批駁。她說:“特朗普說‘美國至上’。什麽樣的‘美國至上’能讓特朗普汗衫由中國制造呢?我們要把工作帶回美國,由美國制造。特朗普說‘美國垂危,我一人就可以挽救’。他不記得浴血奮戰的將士了嗎?他忘了所有的人就記得自己。我們美國從來不說‘我一人就可以挽救’,我們只說‘一同努力’、‘團結就是力量’。”
希拉里隨後介紹了自己的家世,用“我們家沒人能夠把自己的名字寫在大樓上”諷刺特朗普,同時把自己包裝成為普通美國人。她回憶了自己從政以來的經歷,再一次通過自己推動立法保障殘疾兒童入學和推動給窮人醫保的經歷來強調自己一貫維護弱勢群體的立場。
在正式宣布接受民主黨的總統候選人提名後,希拉里宣布:“我將成為民主黨人,共和黨人和獨立選民的總統。不管你是投票支持我,還是反對我,我都將為全體美國人民服務。”
當地時間28日晚間,希拉里•克林頓創造歷史,正式接受了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接受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女性。
在費城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的講話中,希拉里稱,美國正處於“算總賬的時刻”,並稱自己是負責任的總統人選,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則不是。
她引用美國前總統羅斯福的名言指責特朗普稱,“我們唯一害怕的是害怕本身”。
隨後,她向特朗普在上周克利夫蘭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發言“開炮”。特朗普在共和黨大會上演講稱他是唯一一個能夠修複“體系”的人。希拉里則對臺下的觀眾說,他們不應該“信任那些說‘我一個人可以搞定一切’的人”。她說,沒有人能獨力解決美國所面臨的問題,“團結起來更強大”。
她指責特朗普“希望我們害怕未來和害怕彼此”,他想要讓美國與全世界割裂,並讓美國陷入分裂。
在希拉里不短的演講中,不吝大篇幅指責和嘲諷特朗普。“他講了70多分鐘,我這麽做的話就意味著奇怪。”希拉里的這番調侃引起臺下支持者的大笑和歡呼。
這位美國前國務卿說,美國必須保持前進,直到1.61億美國女性中的每一個人都能獲得她應得的機會。她說:“但比今晚我們創造的歷史更重要的是,未來我們將一起書寫的歷史。”
希拉里還贊揚了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工作,稱美國在奧巴馬的帶領下“更加強大”。她還感謝了初選時的“老對手”桑德斯,因其“激勵了成千上萬的美國人”。
同時,她說自己成為總統後的主要目標是創造就業,增加薪酬。“從我入主白宮的第一天開始,直到最後。”她承諾,尤其是在那些長期遭受冷落和落後的地方。
過去兩周,無論是共和黨黨代會還是民主黨黨代會,無論是候選人特朗普和希拉里,還是現任總統奧巴馬和前總統比爾·克林頓,一眾新老政客輪番上臺,口若懸河、不遺余力地說服選民支持自己陣營,明里暗里也不斷抨擊對方陣營。
演講中,特朗普用數據和案例把美國描繪成人間地獄,而只有他的領導能救贖;希拉里那邊同樣拿出大量數據和案例,但是其口中的美國則是個蒸蒸日上的幸福國度。
兩黨候選人的演講中所引用的例子似乎信手拈來,卻未說明出處。那麽,這其中到底有多少事實,又有多少水分?
混淆時間參照
在共和黨代表大會上演講時,朗特普說:“拉美裔的貧困人口在奧巴馬宣誓就職之後增加了200萬。”
而事實是。根據美國人口統計局的數據,從2009年1月奧巴馬就任總統以來,美國拉美裔貧困人口增長了75萬,而不是特朗普所稱的200萬。
更加重要的是,特普朗把貧困人數的增長作為奧巴馬治國無方的證據。但實際上,拉美裔貧困人口的上升與拉美裔總人口在奧巴馬執政期間增長了將近700萬直接相關。從貧困人口比例來看,奧巴馬執政期間反而把拉美裔的貧困比例從25.3%降到23.6%,基本上與美國經濟總體複蘇相一致。
特普朗還說:“美國的家庭收入中位數與2000年相比下降了4000美元。” 不過特普朗並沒有明示這個同樣來自於美國人口統計局的數據只更新到了2014年,他也沒解釋為什麽非要和2000年比較,而不是奧巴馬執政的2009年。
人口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在前總統克林頓執政的末期,也就是2000年,達到了最高點,之後就開始下滑,一直到2012年奧巴馬任內才開始觸底反彈。可見,特普朗有意避開的是,4000美元的收入中位數下降中,有2400美元發生在共和黨小布什總統8年任期內。若從2009年開始算,到2014年家庭收入中位數下降1600美元。
最近2年的官方家庭收入中位數還沒出爐 ,但是很有可能延續上升勢頭。按照研究機構Sentier Research的估算,目前美國的家庭收入中位數可能只比2000年低600美元。
對於反恐問題,特普朗指責:“希拉里當國務卿前,‘伊斯蘭國’根本不在地圖上存在。”
但實際上,“伊斯蘭國”雖然是在奧巴馬執政期間擴大了地盤和影響力,但其出現雛形可以追溯到1999年。其宣布“建國”是2006年10月的事情,當時還是小布什政府。
另一方面,希拉里在民主黨代表大會上的演講也不缺值得推敲之處。她稱:“自奧巴馬就任以來,私企增加了將近1500萬個就業崗位。”
該數字來自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就業崗位的確增加了,但是被希拉里誇大了,因為希拉里在演講中把目前的就業崗位數與最糟糕的2010年相比。如果與2009年相比,私企就業崗位增量不到1000萬。同時,希拉里沒說的是,政府部門的崗位在奧巴馬執政時期出現下降。
希拉里還說,自己“在全面醫療法案失敗之後繼續努力讓兩黨領袖通力合作創立了兒童健保計劃,每年使800萬兒童得到照顧”。
但是,目前很難知道希拉里在推動1997年通過的兒童健保計劃中究竟起了什麽作用。當時希拉里是第一夫人,沒有任何公職,該計劃公認的推動者為民主黨馬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愛德華肯尼迪(Edward Kennedy)和共和黨猶他州聯邦參議員哈奇(Orrin Hatch)。該計劃能每年覆蓋800萬兒童,也是在《可負擔醫保法》(俗稱“奧巴馬醫保法”)通過之後的事情。
偷換概念
特普朗在發言中提到:“今年警察在執行公務期間被殺的數量比去年同期幾乎增長了50%。”
但他沒說的是,據負責撫恤殉職警察家屬的全美執法人員悼念基金會的統計,今年截至7月底,全美共有69名警察在執勤時殉職,這已經包括了最近發生在達拉斯和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專門針對警察的兇殺案。而去年同期共有63名警察殉職,因此,同比僅增加了不到10%。
今年殉職的69名警察中,被槍殺的有34人。交通事故殉職的為第二大死因,有24人。
特普朗團隊隨後面對媒體質疑時表示,他們是根據警察逝世紀念網站的統計,把2015年7月到2016年7月的數字與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的數字相比較。但是,且不論該時間段的數據是否與特朗普的發言相符,光是看網站列出的各種警察死因——除槍殺外,還有“911”後遺癥,也有心臟病、自行車事故、槍支走火、空難、惡劣天氣等,因此難以證明把警察的喪生完全歸咎為槍殺或者治安惡化。
特普朗還說:“美國是世界上稅收最高的國家之一。”
的確,美國稅收水平不低,但歐洲國家稅員更高。按照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OECD)的統計,美國的稅收占GDP的26%,遠低於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34個成員國平均34.4%的水平,在成員國中排名倒數第三位。
用誤導來美化
希拉里稱:“在我上任的100天里,我將推動兩黨合作通過二戰以來美國最大的投資,創造新的好工作。”
希拉里所說的,是她的基礎建設投資計劃,大約在5年里投資2750億美元用於道路橋梁等建設以擴大就業。不過,奧巴馬2009年推出的經濟刺激計劃包括減稅和投資總共砸下8140億美元。因此,希拉里的計劃很難與奧巴馬搶“二戰之後最大”的名號。
希拉里還說:“自從奧巴馬就任以來,2000萬美國人得到了醫療保險。”
而事實是,“2000萬”這個數字來自於奧巴馬辦公室的統計,此處使用帶有誤導性。因為“2000萬人”是指自從2010年《可負擔醫保法》通過醫保網站買到了醫療保險的人數。但是因為通過奧巴馬醫保網站購買保險的人以前也可能參與了其他的醫保計劃,這些人只是通過醫保網站從一個醫保計劃轉變為另一個醫保計劃,不能作為奧巴馬醫保法提高醫保人數的準確證據。
根據蓋洛普公司的調查統計,直到2016年第一季度,依舊有11.5%的美國人沒有醫療保險。
特普朗在演講中稱:“我們承擔了北約73%的開支。如果能讓其他國家付錢不是更好嗎?應該改變了。”
但實際上,73%是美國的軍費占28個北約國家總軍費的比例。特朗普在這里誤導性地使用了這個比例,讓人以為美國在養著北約盟國。但事實上,美國軍費的大部分根本與北約無關,且其他北約成員國的軍費也不完全與北約行動有關。美國只負擔了22%的北約行動開支。
話說回來,美國在武器研發、建立核威懾上的軍費開支雖然和北約行動無直接關聯,但也間接有利於北約盟國。北約條款規定,成員國應該投入本國GDP的2%以上資金為北約分擔軍費預算,但目前只有包括美國在內的5個國家做到這點。從這個角度說,指責大多數北約國家沒有盡防衛義務也不完全沒有根據。
希拉里關於貿易的言論同樣不嚴謹。她在演講中表示:呼籲拒絕不公平貿易條約,“要敢於站出來對中國說‘不’,要支持我們的鋼鐵工人、汽車工人和制造業者。”
但是,作為競選中一個重要議題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中國根本沒有參與。在國務卿任上希拉里曾直言TPP是貿易協定的“黃金標準”。而在這次大選中,希拉里卻改口反對TPP,理由是該協議沒有條款能對操縱貨幣的國家進行制裁,也沒有能保護美國的汽車工人。
希拉里出場前播放的短片提到:“本可以加入大律師事務所成為大人物。但是希拉里加入了兒童保護基金,走家串戶幫助那些被學校拒之門外的殘疾兒童。”
雖然當時希拉里加入了兒童保護基金,並為此花了很多時間,但是,她同時也為阿肯色州小石城的美國第三古老律所“玫瑰律師事務所”工作,並成為該律所第一個女性合夥人。在律所工作期間,克林頓先後擔任過阿肯色州總檢察長和州長的職務。
除了特朗普和希拉里,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凱恩也在民主黨大會上稱,“為什麽相信希拉里,因為她始終如一。”但是,從希拉里對待TPP前後不一的態度來看,完全談不上“始終如一”。
經濟學家們認為,特朗普和希拉里之間總統爭奪戰帶來的不確定性,將為美國經濟帶來逆風。
不確定性
當地時間7月28日,希拉里•克林頓正式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也意味著美國總統大選的沖刺階段正式開啟。從現在到第58屆美國總統選舉正式開始的11月,美國必然經歷老牌政客希拉里和不走尋常路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間惡戰連連的3個月,這也將是該國經濟政策方向充滿不確定性的3個月。
不少觀察人士認為,這種不確定性將為今年美國的經濟活動帶來負面影響。目前來看,盡管美國借貸成本創紀錄新低,但諸多企業仍選擇擱置新項目,對未來新政府的經濟政策方向持觀望態度。
據英國《金融時報》對經濟學家的調查,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特朗普和希拉里的白宮之爭將是美國經濟增長的逆風,令大規模投資放緩,企業界紛紛在等待對監管、稅收以及政府開支等投資氣候看得更加明晰的那一刻。
一些受訪經濟學家稱,已將不足100天的美國大選活動納入了他們的研究模型中,因為這很可能令今年下半年的美國經濟增長承壓。
今年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大幅低於預期,根據美國商務部7月29日公布的初步數據,二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增長1.2%,遠低於此前的預期2.5%。近來,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下降、非農數據走強、股市強勁等積極因素都加強了此前人們對二季度經濟增速的預期。
同時,美國商務部還將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從1.1%下調至0.8%。今年上半年的美國經濟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最差表現。
“現在圍繞美國經濟政策的不確定性比此前更多。”野村證券經濟學家亞歷山大(Lewis Alexander)說,“看看唐納德•特朗普的提議,提出了各種問題,對貿易的威脅,對向海外轉移就業成本的威脅。這都提升了投資不確定性的程度。”
“對於很多行業來說,要尋找出將處在一個特朗普的世界,還是希拉里•克林頓的世界需要等待,而其選擇價值很高。”投行Evercore ISI副總裁古哈(Krishna Guha)說,“當候選人提出的政綱存在很大差異,上臺後也會截然不同時,尤其如此。”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此前曾預測,鑒於生產力下降和強勢美元導致的美國出口競爭力下降,今年美國經濟增速將放緩至約2.2%。
沒有好的計劃
在前述調查中,約有70%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希拉里勝選將有利於美國經濟增長,僅有不足14%的受訪經濟學家持相反意見,認為特朗普當選對美國經濟是積極的。剩余受訪經濟學家則認為,無論是民主黨人候選人還是共和黨候選人都沒有提出加速美國經濟活動的令人嘆服的計劃。
希拉里一直在強調一個275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支出計劃,以及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並且她將通過向高收入人群增稅來獲得部分額外支出。
相比較而言,特朗普則承諾大幅削減稅率,增加軍事開支,並退出全球貿易協定,或者就全球貿易協定重新進行談判。
“特朗普所說的,被認為同好的經濟政策背道而馳。”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博斯蒂揚奇說,“對企業和投資者來說,希拉里•克林頓看似更安全。但這並不意味著提高最低工資水平是企業界完全支持的事情……因其將觸及利潤空間,但和通過高昂的關稅或制造全球貿易戰,從而遏制全球貿易流相比,這相形見絀。”
受訪的56位經濟學家稱,他們普遍認為,國內外疲軟的增長將令美聯儲打消收緊政策的念頭。73%的受訪經濟學家稱,他們預計美聯儲將在今年加息,其中有三分之二預測在12月。
古哈就此稱,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面臨一個能夠產生足夠沖擊的疲軟的外部環境,例如英國“脫歐”公投,而對內美聯儲也不得不處理令人不安的國內數據。
在二季度GDP令人大跌眼鏡後,經濟學家和投資者們還將在本周密切關註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狀況。美國勞工部於當地時間7月2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上周申請失業金人數從之前創下的三個月低點反彈,截止7月23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增長了1.4萬人至26.6萬。此外,美勞工部一天後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二季度雇傭成本指數經季調後環比上漲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