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證監展開H股全流通試點

1 : GS(14)@2018-01-02 00:06:13

【明報專訊】盛傳多時的H股全流通快將可落實。中證監發言人常德鵬昨日表示,為促進香港金融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經國務院批准,將開展深化境外上市制度改革,展開H股全流通試點,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有序推進,初步試點企業不超過3家。

初步試點企業不超3家

常德鵬表示,全流通試點會堅持市場化原則,試點企業可自主協商有利於公司發展的流通方案,相關股東自主決定流通比例。中證監會從4個條件選擇合資格試點企業,包括符合外商投資准入、國有資產管理、國家安全等有關法律、所屬行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方向,契合國家戰略,且有一定代表性、股權結構相對簡單,且存量股份市值不低於10億元,以及公司治理規範,決策程序合規,能夠充分保障股東知情權、參與權和表決權。

中證監稱,試點企業既可單獨提出全流通申請,也可隨公司境外上市再融資或IPO申請一併提出;涉及國有資產管理和行業監管部門規定的,要事先取得有關部門批覆。另外,全流通試點僅限於原股東減持和增持H股,試點初期,相關股東可先行減持,待相關技術系統升級改造完成後,即會開通增持H股的功能。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161&issue=201712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823

H股全流通在望 港股微升45點

1 : GS(14)@2018-01-07 12:41:44

【明報專訊】繼2018年首日大升後,港股昨日繼續企穩在30,500點以上水平,雖然午後曾倒跌,但收市仍微升45點,收報30,560點;當中包括雄安概念股、水泥股及去年底上市的半新股表現較標青。分析認為,只要A股企穩3300點和北水積極掃貨,恒指將有力挑戰30,800點。

大市昨日早盤高開升209點,高見30,724點的逾10年高位,不過其後走勢反覆,午後更曾一度倒跌最多58點,之後市况回順,收市升45點,報30,560點,大市成交增至1308億元;國指則報12,088點,升20點。

巴曙松:H股全流通 符國家戰略

H股全流通再成為市場焦點,惟港交所(0388)前日大漲後,昨日微跌0.4%。港交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訪問時表示,面對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資本市場,H股全流通對已上市H股企業改革、國家金融戰略實施、香港市場發展均有明顯正面意義。

個股方面,重磅股個別發展,騰訊(0700)收市升1.05%,報422.2元,貢獻恒指31點升幅;匯控(0005)及中移動(0941)分別跌0.43%及1.33%,收報80.95元及78.2元。美國科技股大升亦帶動本港科技股強勢,瑞聲(2018)及舜宇(2382)在大摩下調目標價之下仍升1.8%及0.37%,分別收報152.5元及109.5元。

內地熱炒雄安概念 水泥股飈

另外,多個板塊表現不俗,受惠內地熱炒雄安概念,A股最少15隻相關股份升停,包括北京金隅,在港上市的金隅股份(2009)也曾抽升近9%,最後以接近全日高位的4.09元收市,升8.4%;加上全國水泥價格指數最新創近4年新高,帶動水泥股也飈升,潤泥(1313)升4.5%,創逾3年新高;中材(1893)升5%,更創近6年半高位。

分析:北水積極 恒指挑戰30800點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認為,後市能否再進一步視乎A股可否守穩3300點,此外北水最近積極入市,只要兩者持續,恒指將有力挑戰30,800點或更高水平。

貝萊德中國股票主管朱悅也表示,港股估值仍然合理,內地資金有投資海外需求,北水投資港股是中長期趨勢,認為今年北水將會繼續支持港股。她亦看好內險股和內銀股,因估值合理,並同樣看好高科技設備股及受惠供給側改革的水泥和化工股等;但看淡科技股,因估值已達歷史高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318&issue=201801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33

H股全流通 升市藥引

1 : GS(14)@2018-01-07 13:50:20

【明報專訊】國指昨日跑贏大市,主要由內銀股帶動,中證監在上周五宣布推進H股全流通試點,亦成為升市的主要動力。券商普遍認為,H股全流通意義重大,且利好港股,不但H股受惠,港交所(0388)及一眾券商亦會受益。憑着此消息,加上憧憬千億成交成為常態,港交所股價昨日升4.3%,收報250.2元。

信証:首批試點 掀新一輪股改機遇

中信証券認為,此次試點將帶來新一輪股權改革機遇,盤活存量資產,打開融資渠道,其意義不亞於「H股的第二次上市」。短期而言,市場不用擔心供給增加會造成市場波動,因為中證監表明試點企業不超過3家,而是「成熟一家、推出一家」,估計第一批試點企業可能來自金融,電信或一帶一路等相關領域。

光大證券的報告亦表示,由於多數H股流通比例在30%以下,直接導致其在恒生指數系列及MSCI指數等重要指數中權重偏低,相關公司也因此而出現明顯的價格折讓,故全流通政策將能改善流通市值和企業規模不匹配,改善估值。

助提升港股成交額 港交所上破250元

據中信証券統計,非流通內資股合計等價市值約為2.6萬億元,是這些公司目前已流通,約1.1萬億元H股市值的2.3倍,相當於目前港股市值的8%左右。中銀國際估計,落實H股全流動,將有助提升港股成交額,並吸引更多內地企業來港掛牌上市,提升內地投資者買入H股的需求,相信對港交所影響正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040&issue=201801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38

林少陽﹕H股全流通惠及港交所

1 : GS(14)@2018-01-07 13:52:27

【明報專訊】中國證監會上周五收市後公布落實H股全流通試點計劃,雖然初步試點股份只得3家,對市場的影響輕微,惟與2014年落實的滬港通一樣,相關試點計劃將最終變成所有總值逾2.5萬億元的H股全流通。流通市值上升,預期將刺激港股交投,直接惠及港交所(0388)。

一般相信,中證監今次的決定,是為中資企業去槓桿的一着棋。H股泛指在中國境內註冊的本港上市股份,當中大部分為國企,惟亦有部分民企,如長城汽車(2333)及富力地產(2777)以H股形式上市。在眾多H股之中,目前只有極少數獲得中證監特別批准的股份為全流通。

雖然內資股與在市場流通的A及H股同股同權,內資股只能在境內以櫃台(over the counter)形式有限度交易,當中只有極少數獲批准的人士能買賣這批股份,結果是這批內資股的歷史交易作價遠低於已上市流通的A及H股。

股價與大股東利益掛鈎

在大股東的利益受到制度剝削的前提下,H股的股價表現與大股東的利益未能直接掛鈎,過往不少H股大股東兼管理層hea做,極少數害群之馬甚至未能抵受得住以權謀私的誘惑(反正上市公司業績好股價升自己都未必拿到太多好處)。雖然內資股全流通後,理論上A及H股的稀缺性會下降,在股份潛在供應上升之下,股價或有機會面臨沽售壓力。但實際情况要視乎原大股東是想盡快套現走人,還是因為自己手頭的內資股價值上升,未來會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就要看個別大股東的心態了。

目前,不少H股本身都是國企,如果管理層(負責管理上市國企的政府官員)與大股東(中央或地方政府)之間的利益鴻溝未除,即使H股真的全流通,亦不一定會令官員更加努力為股東(政府及公眾投資者)搏到盡。

佔港股總市值8% 影響有限

基於上述分析,本欄對周末有個別傳媒吹到H股全流通將促使港股出現像A股於2004至2005年股改後的大牛市格局,有所保留。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假如未來在價錢合適的情况下,H股大股東可透過出售已全流通的內資股套現,大股東或有望在政策改變之下,未來的財務狀况將獲得改善,這對改善中國政府及民企的財務槓桿,以至改善中國銀行體系的穩健,確實是有積極的作用。

普通市民可能以為2.5萬億元的流通市值規模相當大,其實這筆資金目前只佔港股總市值的8%,即使所有H股全流通,其對港股的影響亦不見得很大。不過,上周五晚中證監的公告,起碼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在金融政策上的自由化沒有因為2015年的連串失誤而走回頭路,而且未來仍有更多激發市場活力的德政陸續推出,這才是中證監公告最值得令中港股市投資者欣喜的地方。

金融開放不走回頭路值欣喜

回到本文第一段提及受惠今次公告的港交所,畢竟H股全流通的市值影響不過是多了半間騰訊上市而已(遠不及將所有中概ADR來港作第二上市的影響大),今天復市首日其股價未必有太大反應。不過,預期未來一年港股交投將進一步上升下,港交所仍然是其中一隻值得買入作長線投資的股份。

(作者客戶持有港交所股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375&issue=201801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962

中證監公佈:3企業准H股全流通

1 : GS(14)@2018-01-07 16:17:31

【本報訊】中證監於昨日新聞會上,公佈推出市場傳聞已久的H股全流通試點,試點企業不超過3間,以「成熟一家、推出一家」的方式推進,不設時間表。中證監未公佈試點企業名單,但表示參與H股全流通試點企業股份市值不低於10億港元,股權結構相對簡單,並符合創新綠色、共用等發展理念、支持「一帶一路」戰略。多間內地媒體報道,目前大熱的試點企業已有兩間,分別為近期獲紫光控股(365)不斷增持、股價持續大升的聯想控股(3396),以及有「三馬」概念且是新經濟股代表的眾安在線(6060)。
H股是指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境內企業,目前有228隻,包括大部份國企及部份民企。除2005年上市的建行(939)外,其他所有H股的內資股股東,不能在市場減持H股,或將股份抵押以作融資。所謂H股全流通,是指允許內資股股東將H股在市場交易,可減持或將股份抵押。

港交所最大贏家

H股不能全流通情況下,當股份完成上市集資,股價波動實際上與內資股股東沒有關係。如果可以流通,當H股股價上升,內資股股東可以減持股份或抵押融資,增加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誘因,或直接注入資產以提升股價。但另一方面,由於內資股股東可以減持H股,對股價則有負面作用。如H股全流通全面推行,最大贏家將為港交所(388)。目前A股審批時間漫長,但成功上市後可減持套現,或抵押股份融資;內地企業來港上市較為快捷,但之後不能減持或抵押股份。H股可全流通後,內地企業將更多尋求在香港上市,以享受既可較快上市,日後又可再次集資的便利。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30/202598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199

王弼﹕兩隻全流通H股值博

1 : GS(14)@2018-01-15 01:49:55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說,香港法律界人士存有精英心態,她委任的新任律政司長鄭若驊就爆出寓所僭建。王弼一向認為,香港土地政策太過僵化,屋宇署條例太過死板官僚,是香港樓宇供求失衡的死因。不過特區政府裏的官員總愛律人以嚴,此乃後話。

歷屆政府委任許多官員,不少都因涉嫌違反建築物條例而見報,三司除鄭若驊外,陳茂波亦曾因涉嫌經營劏房而見報。

房屋條例死板 導致供求失衡

其實,王弼絕對支持私人市場經營合法套房(不是非法劏房)增加房屋供應,我與日本的生意伙伴便有投資當地的公寓物業,例如旗下便有一幢3層公寓,共22個單位,每個單位面積約如香港的開放式單位,出租給大學生。這一類的建築在日本有很多,他們住在合法又安全的小公寓,土地問題在人煙稠密的日本也算得到妥善解決。說到底,日本解決土地問題的方法就是增加供應,東京拆舊樓蓋新房的活動非常活躍,靠的就是去掉不合時宜的舊政策,簡政便民。

可惜香港政府精英思維只懂管不懂放,如果懂得放寬,也許不會淪落到如今的作法自斃。題外話,為何特區政府任命官員的盡職審查(Due Diligence)做得如此馬虎,竟然要被傳媒篤爆而不能預早拆彈?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下相同的錯,顯示了管治危機之餘,這批坐在政總的精英,除了光鮮的外表,究竟腦裏面是載着什麼的?他們還真的認為香港是靠他們領導才有今時今日。天啊!所以我許久前已經勸身邊朋友,不要再花時間看報紙A疊港聞那些小丑戲,多看B疊財經再加有質素的國際新聞才是有益身心!

精英離地 中外皆然

說開精英主義,大家千萬別以為是一個恭維。西方的精英主義,翻譯成香港俗語即離地。離地,當然不限香港的官員,外國也有以希拉里為代表的離地精英,前年自吹自擂說贏了九成,然後分別在英國脫歐和美國總統選舉一敗塗地。這群離地精英,漠視社會上一批最對國家有感情和勤勞的普羅市民,並稱之為可憐蟲(Deplorables)。精英們硬要這批以白種人為主的普羅市民接納一批對西方文明敵視的非法移民,又向他們硬塞破壞家庭傳統的政策(例如廁所不再分男女),最終人民反彈,精英們被踢下台失去權力。所以,他們極力反撲,不只對現任政府說盡壞話,甚至造謠希望踢總統特朗普下台,最新一輪攻勢是說他精神有問題。老實說,不像特區的官員由中央「欽點」,美國要當選總統,首先要在初選擊敗眾多對手,獲政黨提名,然後再經全國人民在總選洗禮。特朗普除了在選舉擊敗精英們說「贏了九成」的希拉里,還得先在共和黨初選贏了16名黨內對手,要在這樣激烈的選舉勝出,我不知是勝出的人精神有問題,還是失敗的精英患上精神病!

低估經濟低估加息 下半年主要風險

說了這麼久,我想說的是,全球精英仍未在2016年的敗選中復元,以主觀願望來攻擊特朗普,結果是,美國無論新聞和財經界大幅低估美國經濟增長,所以2018年下半年美國「意外地」加快加息,會是環球股市於本年度的最大風險。不過,攻擊特朗普的人仍未夢醒,所以上半年股市仍有上升空間。我也相信H股全流通這個對港股長遠不太好的消息,市場也會當好消息來炒。所以,上周我個人也買了的中電信(0728)和郵儲銀行(1658),貪其有H股全流通概念但估值不高,值博率高也。

■最新一集「投資.王道」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王弼會在每周主持的《明報》財經節目「投資.王道」,以專業投資者角度分析經濟和股市市况,欲收看最新一集內容,可登入:link.mingpao.com/50719.htm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院長 fb.com/buytillsuspension

[王弼 投資王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34&issue=201801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577

財經專題:H股倘全流通潛在供應涉2.6萬億

1 : GS(14)@2018-01-15 03:07:54

■劉士余任主席的中證監,去年底公佈H股全流通試點計劃。資料圖片


中證監於去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公佈推出市場傳聞已久的H股全流通試點計劃,首批試點企業不超過3家,如日後計劃全面實施,將為港股增加約2.6萬億市值的潛在股份供應。市場普遍認為措施可提升H股管治水平,對股價中長期利好。但對被納入全流通的H股,股價短期內會否出現衝擊,專家看法則各異。
H股是指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境內企業,目前有252隻,內資股不能在市場減持,或將股份抵押以做融資。這些股份中,有98隻已在A股上市,其內資股可以在A股套現。剩下154隻H股,其中約七成股份為內資股,對應市值約2.6萬億元。中證監尚未公佈試點企業名單,但表示參與H股全流通試點企業股份市值不低於10億港元,股權結構相對簡單。富途證券行政總裁鄔必偉表示,「H股全流通是非常好的事。第一可以釋放流動性,吸引更多資金來港股;第二可以改善定價,內地大股東更容易融資,亦有更多動力提高上市公司業績,股價越高對大股東越有利。」他亦認為首批被納入試點的H股表現一定會非常好,才能帶來示範效應。

龐寶林指中長期利好H股

A股在2005年推出股權分置改革,將原本非流通股變成流通股,但非流通股股東要向市場上的流通股股東作補償。改革實施後,滬綜指由998點升到最高6124點,勁升6倍。鄔必偉指港股的H股全流通,難望內資股股東向市場作出補償,因大部份H股上市時已表明,在政策許可時內資股可在市場流通,「但如果稍微有補償的話,會是特大的利好。」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認為,「H股全流通中長期利好,但短期會令股價下跌。」但他認為這是一次性因素,反而是吸納良機。之後大股東更有誘因做好公司,甚至注入資產。龐寶林指,H股全流通令更多內地企業來港集資,最大贏家將為港交所(388)。
ING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對H股全流通則持保留態度,「成件事太多未知之數,要好視乎具體公司點樣運作。」相信中央對H股全流通的範圍會非常有選擇性,步伐不會太快。記者:黃尹華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11/202712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27

財經評論:H股全流通的關鍵

1 : GS(14)@2018-01-15 03:28:27

中證監宣佈推行H股全流通試點,市場視為重大利好,主要是參考內地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的情況。A股股改成功的關鍵是引進「對價」制度,非流通股股東要向市場上的流通股股東支付「對價」,以彌補流通股增加所帶來的損失。當年的「對價」,普遍達流通股三分之一的溢價。改革實施後,A股被引爆,滬指三年間由998點升到最高6124點,勁升6倍。
H股是指註冊在內地,但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上市前的股本為內資股,不能流通;上市發行時新增的股份,可以公開交易。而所謂「全流通」,就是內資股可以市場交易,大股東可減持或質押股份融資。目前有152隻H股,未流通股等價市值達2.58萬億元,是相應公司已流通市值的2.3倍。
H股全流通,令大股東有誘因做好業績,提升股價,對公司是好事。但同時令潛在股份供應增加,對股價帶來衝擊。中證監當年規定,A股股改方案必須經過三分之二流通股股東同意。這個條款能否保留在H股全流通方案,將是關鍵。H股的內資股股東想獲得減持的權利,需獲得到大部份香港股東的同意,必然將付出某些補償。如果稍作補償,已足以帶旺股價。與A股股改不同之處在於,大多數H股上市時,已在章程申明日後內資股可能在港股流通。如果H股全流通的方案,原來是不需要香港股東同意,那起碼在短期內對股價是凶多吉少。記者:黃尹華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08/20268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8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