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imeigu.com/a/1329828541232.html
【搜狐IT消息】2月21日晚間消息,阿里巴巴集團和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今天聯合宣佈,阿里巴巴集團向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董事會提出私有化要約。阿里巴巴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目前持有此上市公司73.5%的股份。
以下是馬云寫給阿里巴巴全體員工的信:
各位阿里人,
相信大家已經看到香港聯交所的公告,阿里巴巴集團向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1688.HK)發出了私有化要約,準備以每股港幣13.5元的價 格購買在外流通的股票,從而實現B2B的私有化。當然,私有化是否成功,還取決於流通股股東的投票和相關監管機構的批准。所有程序都將是公開,透明和合法 的。
2007年11月,B2B在金融危機爆發的前夜成功上市。過去的幾年中,全球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B2B作為整個集團的旗艦,作為家裡的老大,為整個集團的發展,為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特別是在金融危機下堅持為中小企業服務,做出了非凡的貢獻,我們對此心懷感激。
但 我們也清醒的意識到,隨著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進一步嚴峻,特別是中小企業在面臨原材料,匯率,勞動力成本等巨大壓力下,B2B的業務模式面臨著巨大的挑 戰,需要加快轉型和升級。在這方面,我們思考過,痛苦過,也一直在努力。但受限於上市公司的架構,升級的決心不夠大,動作也不夠徹底。
2012年將是阿里巴巴集團實施"修生養性"戰略的第一年,我們將全力修建開放透明,公正穩健的電子商務的生態系統。為了能夠在未來形勢下真正服務和幫助好中小企業客戶,我們必須強調整個集團的各子公司之間的協調和配合。
此次業務升級涉及面廣,系統複雜,規模巨大。對阿里B2B未來幾年的收益肯定會產生較大影響。近幾年的改革經驗告訴我們,只有著眼於未來才能有美好明天。局部的小調整已經沒有辦法對B2B進行根本性的完善。
正是出於以上的思考,出於對B2B股東負責,促使我們下決心把B2B私有化,對業務進行全面的調整、改革和升級,以期更好的服務我們的客戶。
有 人說我們上市的時候只融了17億美金,但私有化要花出去20多億美金,看起來是個賠本的生意,有人建議我們可以用低一點的價格把股票買回來。但這不是阿里 巴巴的風格。對於一直努力著的B2B同事和一貫支持我們的股東,我們都心存感激。對於上市這4年多以來你們給予的支持和陪伴,我們決定以最大的誠意和儘可 能公平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的謝意和敬意。我們希望也必須給所有股東一次選擇的機會。
就像當年上市是阿里巴巴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終點一樣,今天的私有化也絕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B2B的同事們,全體阿里人,我們身上肩負的責任沒有變,我們要繼續服務中小企業,要真正實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我們就必須改變自己。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修繕屋頂,只有敢於放棄今天的成功,我們才有可能更上一層樓!
阿里人,準備幹活!
馬云
2012.2.21
(責任編輯:李何冉)
|
||||||
走進台北書展日文專區,坐在出版 社攤位下迎接我們的,不是印象中西裝筆挺,雙頰略帶鬍渣,行事一板一眼的日本上班族。眼前身材削瘦的他,戴一副黑框眼鏡,一身便裝,濃濃的學生氣質更像來 逛書展的大學生。他說起話來不慍不火,語氣靦腆卻帶著一絲幽默,從外表完全看不出是個三十六歲的已婚男人。 但若要透視日本的未來二十年,就得先理解眼前的男人。他,名叫竹內靖朗,正是「草食男」一詞最初描繪的原型。 草食男,是日本近年廣受注目的新新男人。他們對戀愛不再兢兢業業,不積極追逐感情,凡事務求順其自然。他們不像傳統男性,如豺狼虎豹隨時盯著異性不放,反 像是溫馴的草食動物,自顧自的默默低頭吃草。不僅「癡漢」、「家暴」這些詞彙和他們絕緣,即使面對心儀的女性,若要他們主動出擊,向對方打情罵俏、死纏爛 打,都是違反他們本性的苦差事。 在日本的年輕族群中,竹內並不特別。但少了他,像「草食男」如此精確的描述可能也不會出現。二○○六年,日本專欄作家深澤真紀首度在《日經商業》網站上發 表了「草食男子」一詞,最初觸發她深入觀察的,就是同在出版業工作,小她九歲的竹內靖朗。 「在深澤小姐的世代裡,看不到像我這樣的男性──看似對感情無欲無求,對於工作也沒有打敗別人的企圖心,外表又少了點男子氣概──這對她們來說是無法理解 的。直到她認識了我,才恍然發現身邊像我這樣的人其實不在少數。」 對戀愛不強求不會再用盡心機追求異性 不過,當時的讀者以男性商務人士為主,並沒有得到太大回響。「和女生相處一夜只是蓋棉被純聊天?不可能有這種男人吧?」對於習慣肉食的歐吉桑來說,還是以 懷疑態度居多。 兩年後,深澤監製的「草食男子特集」在女性雜誌《non-no》上捲土重來,這個新語彙一針見血描繪了年輕男女的生態,果然一夕之間得到高度共鳴。除了草 食男的專書、連續劇紛紛出籠,在二○○九年更獲選為日本年度流行語,受到CNN等國際媒體的關注,竹內和深澤也因此接受了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的專訪。 關於戀愛,竹內不是沒興趣,只是覺得不須花盡心思去強求。「應該說採取主動的女性也變多了,不再像過去一樣,需要汲汲營營的追求愛情。」 所以草食男的出現,是由於男女的角色已不再像過去一樣涇渭分明。男主外女主內,男主動女被動的設定,正隨著時代而面臨鬆動。 時間回溯到一九九○年代初,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的最高峰,當時女性的擇偶條件仍以「三高」──「高學歷、高收入、高身長」為理想,男性的魅力則是使出渾身 解數追求異性,名車、大餐、五星級飯店算是約會的標準配備。 就在這時,兩部偶像劇搬上螢幕。一部是《一○一次求婚》,相對於女主角是美女大提琴家,男主角不僅條件「三低」,更是其貌不揚的萬年小課長,最終卻能抱得 美人歸。另一部則是《東京愛情故事》,在國外長大的女主角,為愛情主動追求,她率真的個性反讓出身鄉下的男主角不知所措。這兩部劇集成功捕捉了兩性關係的 微妙變化,不但收視率雙雙超越三○%,如今仍是日劇迷心中永遠的經典。 二十年後的今天,草食男的盛行不僅改變了預設的兩性角色,更對消費市場產生難以聯想的衝擊。例如,買車的年輕人變少了,因為男性不再需要買車在女性面前彰 顯自己的財力。就連酒精飲品整體的消費量也在下降,烈酒不再是男子氣概的象徵,而下班後年輕人寧可回家,或者跟朋友聚會,也不願意與長官喝酒交際到深夜。 對工作不求勝一切用最愜意方式做自己 「不是年輕人的消費變少,而是他們買的東西和你想的不一樣。」長期研究年輕世代消費行為,任職博報堂廣告的原田曜平便如此認為。當建商還在奮力促銷緊鄰車 站的摩天大樓,年輕人更喜歡離車站二十分鐘,但面積更大可容納更多朋友的獨棟老宅。 比起傳統不苟言笑的日本硬漢,草食男更擅長人際溝通,他們不嚮往到大都市或海外發展,反而傾向留在家鄉,徹底品味老家的好。 關於工作,草食的竹內並不是沒有抱負。「如果要我形容自己,大概就是跟隨my pace,一切順著自己的步伐行事吧。」他的抱負就是「做自己」,一切用自己最愜意的方式,一切不悖離、不強求。 但最無法接受男人草食化的,不是嚮往愛情轟轟烈烈的女性,卻是渴求「企業戰士」的日本老闆。 「年輕人只求安定是一種日本病!」優衣庫(Uniqlo)社長柳井正在《放膽去闖》一書中,便認為年輕人已經失去求知若渴的精神,所以越來越少人希望活躍 於國際舞台,而只把目標放在擁有家庭,追求幸福安定的生活。像優衣庫一樣,求才若渴卻找不到員工願意任職海外的企業的確越來越多。 「年輕男性的草食化,是日本戰後六十年來和平生活的產物,」草食男專家,同時也是大阪府立大學教授森岡正博如此認為。 去年剛從「草食男」躋身「草食爸爸」的竹內,同時也是熱心照顧孩子的「育兒男」。在他的養育下,日本的下一代又會演化成什麼樣貌? |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zgo3.html
在香港科技大學廣東校友會的演講(節選),
... 2005年底,我還在UBS當股票分析員時,到美國拜會基金經理們,講宏觀經濟如何,買什麼股票,賣什麼股票。某基金經理一坐下來,就說,"Tell me something I do not know"。 意思是,"說點我不知道的東西吧"。
我一愣。如果我要講他所不知道的東西,我就必須首先知道他知道什麼。後來,我越想越不對勁兒。如果我每次都要講別人所不知道的東西,分析員這活兒怎麼幹啦?於是,我開始想辦法離開我混了十多年的分析員崗位。
今天人多,眾口難調。我沒辦法講你們大家都不知道的東西。不過,我想講點讓大家可能覺得不安的話。我自己琢磨了很長時間。確實有點不安。
... 關於A股的估值,我想問兩個問題:(1)A股為什麼還是這麼貴?(2)過去十年大家白干,未來十年會不會還是白幹?我只有假說,沒有結論。
我的思路如下:
(1)多數A股股票現在的市盈率在20倍左右(如果利潤有誇張成分,那麼真實的市盈率可能高一些。我們暫且假定他們的假帳很少)。
(2)一個市場的市盈率應該相當於市場利息率的倒數。現在中國的市場利率是多少?我選擇了普通企業的正常資金成本,大約10%上下。也就是說,A股的合理市盈率大概在10倍上下,比現在的實際情況再低一半!
(3) 存在的必然有其道理。雖然A股的市盈率已經從九十年代初的50-60倍跌倒了現在的20倍上下,但是,它為什麼沒有一直跌倒我們所推斷的10倍上下呢?是什麼因素在支撐A股的估值?過去市盈率的慣性是一個因素,但是僅僅這個因素還不夠。一定還有別的因素。
(4)也許我們選擇的市場利息率不對。雖然大多數企業的資金成本為10%左右,但是A股是一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對於多數股民來講,他們雖然可以購買理財 產品,參加民間借貸,但是對於絕大多數股民,他們的機會成本僅僅是存款利息而已。現在3年定期存款的利息可以高達5%,多數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只是 6-8%而已。也就是說,也許,股市的合理市盈率不止10倍?!
(5)未來,兩種情況可能把A股的市盈率拖下來:一是未來的通脹(從而利率上升,或者資金緊張)。這有可能跟2000-2004年的情況相似:經濟活躍但是股市連跌5年。也可能更混亂。
二是利率市場化,從而老百姓可以減少對銀行存款的過度依賴。民間借貸,理財產品,貨幣市場基金,債權投資基金,私募基金和另類金融機構等都像西方國家八十年代出現過的 "脫媒" (disintermediation)。脫媒的結果是,居民慢慢開始擺脫銀行的剝削。即使市場利率水平不變,他們投資股票的機會成本也會提高,從而導致整個股市的市盈率的下滑。
由於利率市場化會很緩慢,所以,我們的股市也許不會大跌,而是橫行十年甚至十五年。與此同時,企業利潤繼續增長,但是報出來的增長率不會很高。因為很多企 業需要洗刷掉過去多年的誇張了的利潤。十年之後,我們回頭看,股票市盈率跌到了十倍上下,但是我們的股票指數基本上原地踏步:我們又白幹了十年。不過,大 家不要沮喪:有危就有機 ... 況且,我只是理論推導,可能全錯。
我重複我最愛說的話:貴的可以更貴,便宜的可以更加便宜。股票的走勢,誰知道呢?
下面,我談談企業的護城河 .... (省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0zgo3.html
在香港科技大學廣東校友會的演講(節選),
... 2005年底,我還在UBS當股票分析員時,到美國拜會基金經理們,講宏觀經濟如何,買什麼股票,賣什麼股票。某基金經理一坐下來,就說,"Tell me something I do not know"。 意思是,"說點我不知道的東西吧"。
我一愣。如果我要講他所不知道的東西,我就必須首先知道他知道什麼。後來,我越想越不對勁兒。如果我每次都要講別人所不知道的東西,分析員這活兒怎麼幹啦?於是,我開始想辦法離開我混了十多年的分析員崗位。
今天人多,眾口難調。我沒辦法講你們大家都不知道的東西。不過,我想講點讓大家可能覺得不安的話。我自己琢磨了很長時間。確實有點不安。
... 關於A股的估值,我想問兩個問題:(1)A股為什麼還是這麼貴?(2)過去十年大家白干,未來十年會不會還是白幹?我只有假說,沒有結論。
我的思路如下:
(1)多數A股股票現在的市盈率在20倍左右(如果利潤有誇張成分,那麼真實的市盈率可能高一些。我們暫且假定他們的假帳很少)。
(2)一個市場的市盈率應該相當於市場利息率的倒數。現在中國的市場利率是多少?我選擇了普通企業的正常資金成本,大約10%上下。也就是說,A股的合理市盈率大概在10倍上下,比現在的實際情況再低一半!
(3) 存在的必然有其道理。雖然A股的市盈率已經從九十年代初的50-60倍跌倒了現在的20倍上下,但是,它為什麼沒有一直跌倒我們所推斷的10倍上下呢?是什麼因素在支撐A股的估值?過去市盈率的慣性是一個因素,但是僅僅這個因素還不夠。一定還有別的因素。
(4)也許我們選擇的市場利息率不對。雖然大多數企業的資金成本為10%左右,但是A股是一個以散戶為主的市場。對於多數股民來講,他們雖然可以購買理財 產品,參加民間借貸,但是對於絕大多數股民,他們的機會成本僅僅是存款利息而已。現在3年定期存款的利息可以高達5%,多數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只是 6-8%而已。也就是說,也許,股市的合理市盈率不止10倍?!
(5)未來,兩種情況可能把A股的市盈率拖下來:一是未來的通脹(從而利率上升,或者資金緊張)。這有可能跟2000-2004年的情況相似:經濟活躍但是股市連跌5年。也可能更混亂。
二是利率市場化,從而老百姓可以減少對銀行存款的過度依賴。民間借貸,理財產品,貨幣市場基金,債權投資基金,私募基金和另類金融機構等都像西方國家八十年代出現過的 "脫媒" (disintermediation)。脫媒的結果是,居民慢慢開始擺脫銀行的剝削。即使市場利率水平不變,他們投資股票的機會成本也會提高,從而導致整個股市的市盈率的下滑。
由於利率市場化會很緩慢,所以,我們的股市也許不會大跌,而是橫行十年甚至十五年。與此同時,企業利潤繼續增長,但是報出來的增長率不會很高。因為很多企 業需要洗刷掉過去多年的誇張了的利潤。十年之後,我們回頭看,股票市盈率跌到了十倍上下,但是我們的股票指數基本上原地踏步:我們又白幹了十年。不過,大 家不要沮喪:有危就有機 ... 況且,我只是理論推導,可能全錯。
我重複我最愛說的話:貴的可以更貴,便宜的可以更加便宜。股票的走勢,誰知道呢?
下面,我談談企業的護城河 .... (省略)
文 / 本刊記者 雷曉宇 田茗
編輯 / 雷曉宇
攝影 / 吳育琛
人人都上補習班。2011年5月,由北京21世紀教育學院進行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在北京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中,有87%報讀過各種補習班;在四年級、五年級的學生中,有92%報讀過各種補習班。
到處都是補習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大大小小各種教育培訓機構超過10萬家。其中,僅石家莊這樣一個省會城市就有2000多家課外補習班,一所重點中學周圍,散佈著大約50家補習班。
家長們花在補習班上的錢越來越多。每年3月到7月是補習班的旺季,北京望京地區一家補習班的負責人說,光是三個月的高考前全封閉住宿班,一個學生收 費18萬元,已經全部招滿。2月底的時候,北京課外輔導每單最高收費紀錄再次被打破:從學大教育的57萬元變成了安博教育京翰一對一的62萬元。一份調查 顯示,在北京,一個普通三口之家花在小孩補習班上的錢,已經將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一半。
家長已經不敢不給孩子報補習班了。中國的教育在應試制度、學校和商業力量的合謀下,已經成了一場反恐戰爭。以前,我們說買房子是自尋包袱,後來再也 買不起了;我們說憑真本事,文憑不重要,現在找不到工作了;我們說開車不是健康的出行方式,現在再也搖不到號了;我們說為了國家到偏遠山區去,現在再也回 不來了⋯⋯在一個資源有限競爭無限的國家,搶先一步才安全,而任何長遠的打算也無疑會造成眼前的困頓。
補習班市場還遠未飽和。新東方是中國民辦教育行業的老大,2011年,新東方收入超過40億元人民幣。據德勤報告估算,2012年,中國教育市場將 達到9600億元人民幣。算下來,行業老大的收入連整個教育市場的1%都不到。但看K12中小學同步輔導市場,目前把新東方、學而思、學大、巨人和安博京 翰一對一這5家公司的該項業務營收加在一起,還不到整個K12市場的2%。
20年來,中國的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呈「反拋物線」。
中國民辦教育的幸運之處在於,一開始,沒有官僚資本願意進入,因此意外地獲得了發展。20世紀90年代初,北京有上百家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後來,新 東方出來之後一統江山。2000年之後,華爾街英語崛起。2001年,環球雅思出現。2003年,學而思誕生。2006年,學大出現了。這是巨大的好事, 整個行業似乎又回到拋物線上面。中國人的教育會更加多樣化、個性化和國際化。這個進程才剛剛開始,這條拋物線還會有十年的上升期。
教育行業將來可能會出現類似「咖啡館業態」。會有咖啡行業的星巴克那樣的大的產業公司,全國有三四家大機構佔了40%50%,誰要有能力進來,做一 個十幾億級的企業是沒問題的。但是,大部分的市場空間還是作坊型的小咖啡館、夫妻店。這個空間太大了,各個城市都會存在幾千萬、上億級的企業。
教育行業未來有兩大創投趨勢。一個是精英化的趨勢,一個是技能化的趨勢,中間的難免陷入考個中「不溜的大學,找個中不溜的工作的局面」,沒什麼機 會。精英化是什麼?幼兒園去藍天幼兒園,小學去景山小學,中學上人大附,然後去讀哈佛、斯坦福。這條路上聚集著很多中產者和精英群體,有很多機會。另外, 大家去學藍翔、去尚德、去考個會計證,普及教育市場會越來越大,國家的錢也都會投到這塊來。
最後,我們一起來做一道小學三年級的奧數題:一個六位數,分別用2,3,4,5,6乘它,得到的五個新數仍是由原數中的六個數字組成,只是位置不同,此六位數是多少?
有人用電腦程序算出了結果:142857。
二把手問題:
從新東方的三駕馬車,到學而思的曹允東出走,從巨人教育出走高斯教育團隊,到學大教育2012春節後高管變動⋯⋯中國教育行業尤其容易發生「二把手」問題。
一來,教師與互聯網不同,的確一個人或夫妻就可以創業授課,無需完整團隊。二來,教育行業創始人大多數是教師出身,企業管理水平不高,也不擅長利益分享。
在教育行業,沒有股份的副總裁也不在少數。2011年,環雅總裁張永琪曾說:「不給他們股份是不希望他們跟我一樣週六日加班那麼累。」
(本文來源:創業家 )
今年三月末和四月初我們分別參加了民生銀行的2011年度業績交流會和臨時股東大 會,以下是與趙品璋副行長、部分部門負責人以及投資者關係處王處長等人的交流紀要。我認為民生銀行目前的特色比較明顯,而且在小微企業貸款及相關金融服務 方面啟動的最早,目前領先優勢已經形成,管理層對未來的發展十分看好,我認為未來3年利潤超越招商銀行的可能性在增大,但仍需要密切關注行業及相關競爭性 銀行的發展狀況。
民生銀行調研紀要
1、商貸通未來風險?房地產信託風險?
一是宏觀層面:a、大數定律,價格覆蓋風險;b、小微客戶支持,主要商圈,c、消費行業,根據宏觀經濟進行防禦;d、獨特的小微評審,充分利用第三方數據;完善售後服務。
二是在操作層面公司經過三年的摸索和改進,以及與國際先進同業如富國銀行的合作和學習,公司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操作體系,商貸通發展初期以抵押為主,佔 到90%,發展到現在以聯保互保為主(佔55%),信用貸款只佔4%。聯保互保是由同一細分行業5家熟悉的上下游企業組成,如做布的與做服裝加工和做服裝 銷售的。
三是民生採取風險前置,銀行業的風險管理分為風險前置和風險後置,一般銀行由前台將貸款放出去,由後颱風控部門進行風險管理和催收。而民生銀行採取的風險 前置策略,將風險管理和考核放在前台放貸人員,比如對於商貸通客戶經理,款貸出去,獎金雖然有了,但拿不到,款收回來了,獎金才能兌現。民生是爭取讓後颱 風控部門無事可做。
另外,從民生08年開始小微企業貸款至今,經歷了完整的經濟週期,歷史上看,風險是可控的。
房地產信託只佔理財產品2.95%,總40多億。銀行不承擔風險,且現在看項目運轉正常。
2、貸款增長低於資產增長?
受限存貸比,理財、信託等表外業務增加較多,還有其他資金業務增長等。
3、提高分紅比例?
考慮股東利益和需求。中期分紅是為了增加分紅的穩定性,持續性。
也向資本市場表達民生未來分紅趨勢傾向穩定的現金分紅。
4、11年貸款緊張、加息等,實現了較高的貸款收益率,2012年在可能降息中貸款收益率將如何變化?
還能保持11年的高水平,原因有三:
一是貸款市場需求依然旺盛,我們並未感覺到需求不好。
二是民生議價能力強的小微貸款比例還會提升
三是以前的中長期貸款有900多億今年到期,將重定價。
5、如何確保小微企業資產質量,如江浙地區(溫州)的跑路現象?
一是建立快速報告制度
二是加大熱點地區重點行業的排查力度(如江浙地區),在江浙地區民生銀行的情況與其他行相比還是最好的。
三是強化了系統的風險防範,2.0版本升級版,在服務範圍、貸款結構、定價體系、售後服務、運營模式等五個方面提升。
四是初步建立了全方位的售後服務體系。
還有其他等共八項措施。
6、小微企業服務方向?
今年新增貸款一半以上投在小微企業。
今年還會增加直接撮合業務,撮闔第三方直接貸給小微企業(委託貸款)
未來加強面向小微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也帶動公司其他業務發展。比如去年7月開始推「樂收銀」鋪了10萬台,使用率30%,收單規模在股份制銀行從落後到了現在的第一,今年計劃再推10萬台,今年最低收單6000億(以前全年才300億),目前一個月已經500億。
再如商貸通為信用卡增加10多萬高端客戶。
未來還將向專業化轉型,建特色支行,如石頭(泉州),海產品等等專業化業務,今年計劃試點10個支行或分行網點。
7、地方融資平台?
民生餘額1567.95億,比去年減少404億,2012年到期48%,經核查,均能如期還款。截止去年底所有融資平台餘額在五級分類中均是正常類貸款。
8、手續費未來?
2011年理財、信用卡、貿易融資、綜合服務佔增長70%多,比如手續費收入中銀行卡收入連續接近翻倍增長,主要是由於信用卡交易額的大幅提升,高於同業 主要在於民生的精細化營銷,比如一般的商場收銀台都有多個銀行的pos機,大多數銀行把pos機安裝過去就完了,但刷哪家的哪家能賺取中間費用,究竟刷誰 的,消費客戶無所謂,主動權主要在收銀員,實際上營銷(搞定)收銀員成本極低。小微企業貸款服務只佔增長的2%,不會受政策不讓收小微企業貸款相關的顧問 費影響。四季度中間業務放緩因為政策對理財業務的管理,今年一季度已經恢復了。另外我們的客戶主要是民營企業,民生的服務是向企業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發 金融債、顧問等),受政策影響不大。今年中間業務仍能保持較快增長。
9、招行和民生的領先優勢差異?
招行的領先優勢是建立在負債端的,民生的領先優勢是從資產端入手。招行通過先發和領先的服務,如一卡通、網銀,建立了優質的客戶基礎和用戶習慣,前些年其 他同行都在學招行,包括民生,但用戶習慣是學不來的,就像蘋果的ipad,也有很多功能不一定比別的牌子的好,但在用戶心理,你(別的牌子)做的和他不一 樣,就認為你不如他。所以,招行在負債端(客戶存款)的領先優勢不是別人能一下子追上的。
同樣,民生銀行的領先是建立在自己的資產端模式上的,公司商貸通準備三年,實踐三年,充分挖掘小微企業需求,通過全行的機制創業和變革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比如我們和同行銀行交流時,小微企業的需求時,多數是說「缺錢唄」,實際上小微企業的需求特點是「小、頻、急」,你想放給他太多,他不需要,但一年可能需 要幾次,目前,民生商貸通平均久期是7各月,同時時效性強,他三天內需要,你第四天放給她,他生意結束了,就是不要利息他也不需要了。民生的民營機制能夠 從整個體制上去變革,這是同業很難做到的,首先事業部改革收回支行的大額放貸權限(僅這點基於已經形成的利益關係,其他行就很難做到),保證了支行做小微 企業和創新業務模式及服務的動力。民生現在商貸通做到新客戶三天放款,老客戶當天放款。
10、關於商貸通對其他業務的支持?
首先,商貸通貸款不可能直接轉化為存款,銀行不可能要求客戶高息貸100萬,再存銀行80萬。這樣做不是銀行瘋了,就是客戶瘋了。商貸通對存款及其他服務 的支持主要體現在,對貸款客戶關係鏈人員的帶動。一方面其家人子女(富二代),另一方面其同行及上下游。民生一般一個行業中選擇最好的五個客戶提供商貸 通,並給個「民生銀行優質客戶」的牌子(10塊錢的事),這對提升企業信譽度,營銷支持是很大的,同行同產業鏈其他企業看到後,也想拿到銀行優質客戶,就 會主動找民生合作,這些企業的需求就不只是貸款了,有存款,有理財及其他,當然民生的優質客戶牌子也不會隨便發,有調研,有選擇,不然影響公司的公信力。 在這點上民生做的類似飢渴營銷。
11、利率市場化影響?
對於利率市場化,民生是十分希望的,因為民生資產端收益是很高的,對民生來說現在不能通過加息吸存,連送點禮品都違規,是影響發展的。利率市場化至少不會對民生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