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可以很好的做到兩件事情:減少摩擦成本、砍掉許多過程中的中介。互聯網已經徹底改變了很多實體領域,我們如今會在互聯網上購買書籍、家電以及許多商品,其中許多直接與製造廠商進行交易。淘寶、京東等互聯網企業減少甚至徹底取代了百貨公司、家電賣場等商品流通企業所提供的流通中介作用。
新的革命性技術會逐步改變人們的生活以及各行各業。即便在金融這個極度個性化並且仰賴個人能力的行業,互聯網仍然能發揮自己的作用,改變這個金光閃閃的行業,乃至金錢本身。
Om Malik認為,無論是倫敦(金融城)、紐約(華爾街)或是後來居上的舊金山(硅谷),金錢都是一樣的。雖然外表千變萬化,「借入資金、投出資金、獲得收益」的核心過程始終不變。只是,由於某種原因、某一類「金錢」要比其他更好。
從華爾街的頂尖大行到門洛帕克(Menlo Park)市的沙丘路(Sand Hill Road,硅谷著名的一條道路,大量風投聚集在這條路)上的風投們,許多諸如KPCB這樣顯赫的名字在過去的歲月裡建立了金錢品牌與傳奇。
這種建立金錢品牌的能力讓高盛和摩根大通這樣的大行即便在金融危機期間也能蓬勃發展。巨額資本和顯赫人脈讓巨頭們可以為自己的金錢打上別人難以企及的品牌。
硅谷所玩的遊戲也沒什麼不同:大量的金錢、名人網絡、成功的初創企業和他們的創業家們。這些通常都給投資者們帶來的資金打上了顯赫的品牌。
然而,互聯網帶著那讓人稱奇的扁平化的力量在改變一切,它擠出中間人、摩擦以及隨之而去的利潤,而這一切早在1990年代便開始。
在上世紀90年代末,受到互聯網股票熱潮的催動,一種新的交易員種類在美國出現了:那就是日內交易員。福布斯在1998年的一次封面報導中將這一群體稱為「游擊做市商」,他們與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和騎士資本這樣的大傢伙競爭。他們就沒有費用、用自己的資金並且勇敢承擔風險,日內交易員減少了OTC股票的點差,在這一過程中讓這一本來利潤豐厚業務變得利潤全無。在這些傢伙出現之前,福布斯稱這個市場就如同一個俱樂部。
伴隨著金融創新,交易成本大幅降低,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們加入交易。更多的交易員也給市場帶來了更難以預測的波動,而這種現象最終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滅而結束,但創新(低成本交易)存活了下來。
整部金融市場的歷史充滿著這類的創新股市。一些創新使得一些金融產品或技術成本更低,這就使其適用的範圍更廣。人們搶著嘗試,希望能獲得更高的收益,而這也起到了效果;然而,不可避免的,一度這些創新吸引了過多的追逐著,隨後收益率崩盤了,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但創新留下了,而未來將從此間受益。
回到2013年,如今我們正看到歷史再度重複,新的金融創新拋下了監管障礙、降低成本,推動更多人參與此前封閉的市場。而這一次輪到了創業投資。作為JOBS法案的一部分,美國修改了企業公募規則。很快,新一波法律修改浪潮將啟動,而這將徹底重新定義創業企業的建立和融資。
而站在時代潮頭的是AngelList,這家創業融資平台公司在9月份宣佈得到包括Google Ventures和KPCB在內的116位投資者的2700萬美元融資。簡單的形容AngelList就是一個讓買家(天使投資者)和賣家(創業企業)聚到一起的場所。
在對這一融資的報導中,商業週刊記者Ari Levy寫道:「他聚焦於消除低效率,比如早期創業企業花費在安排會議、旅行路演和尋找及支付律師過程中的時間和金錢。」AngelList還希望通過幫助企業招聘賺錢。Levy文章的標題概括了一切:VC正在打造自己的掘墓人嗎?
對此的答案顯然是對。正如AngelList的創始人Naval在此前採訪中所指出的,VC業務效率和一致性較差。這個行業有著許多負擔和讓人厭煩的摩擦。
AngelList並不孤單,其他諸如WeFunder、RockThePost、TechShop和Circleup都成為了這場運動的一分子。這場創業投資的終極民主化運動已經開始。
重申一遍,金融創新削減成本,推動此前封閉的市場得到更大程度的參與。我們一遍又一遍的看到這一切的發生,從衍生品到MBS,如今這出現在了創業投資。
| ||||||
中國嘗試集中發展消費及服務業,但或須幾年時間才能成功;同時,領導人告訴我們,中國經濟做得如何好,但沒有提供任何細節;他們對表現差勁的股票市場敏感,即使沒有信心,亦強裝信心十足。鑑於中國經濟是靠巨大的債務泡沫去帶動,我對刺激股市的招數不存希望。 不過,又不用太悲觀,因為中央已採取正面的措施去改善,例如對外開放金融業。每個人都比中國銀行好,因為沒有一個人擁有如此龐大的壞賬,及會繼續向破產的企業貸款。 中央希望用最新的技術取代燃煤發電廠,一方面增加成本效益,另一方面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如果這計劃成功,對各方面都非常正面。中國興建基建速度放緩,代表資本投資增長可以低於20%,但中央又能否為了將來著想,忍受現時的放緩?眾多產能過剩的行業,例如水泥和鋁,隨著蝕錢的廠被淘汰,及減少產量而逐步解決,這確保將來能夠恢復賺錢能力及生產力。 地方企業債龐大 不過,都有問題需要關注。地方政府及國企都積存著龐大的債務,大部分是不能或者不會償還,中央正在進行審計,並評估對經濟的破壞;估計地方債及國企債可高達75萬億人民幣,即12萬億美元,但中國的外匯儲備只有3萬億美元。中央正盡力避免樓市泡沫,但地產發展商不斷增加槓桿,用高價去買普通的地皮,再向易騙的市民賣樓花,投資者很容易便會失去他們的首期。因為銀行不能貸款給地產商,他們要透過在表外出售理財產品、結構性投資工具來「走法律罅」,間接投資地產項目。由此可見,中央在控制這些重要問題上,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我建議避開那些鬆散地依賴政治的企業。 莎莎下跌無理 回到我的「天下第一倉」,因內地客減少,莎莎公佈「十一」首週銷售上升11%,較上年增長稍為回落,股價因而下跌$1,我覺得非常不合理。首先,莎莎一直在內地主要城市小心翼翼地發展,其次,11%已是一個了不起的增長,第三,一年有365日,而非只有7日。早前有為美國版權訴訟而被拋售的偉易達,其股價正逐步上升。讀者或者知道,一個人在美國潮濕的小徑上滑倒,他很大機會去控告政府,在美國,企業遇到訴訟非常普遍。祝君好運!艾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
4G比3G的網速快了十倍,資費卻與3G相當。這意味著領跑的中國移動將比其他兩家電信運營商搶到更大市場。在4G時代,以民資唱主角的虛擬運營商將通過整合數據流量,打造出足以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新服務。
坐下用手機遙控,讓一台會飛的攝像機完成各個角度的拍攝,然後直接將拍攝內容實時回傳編輯處理後台。攝像記者們以後都無需親自抱著笨重的攝像器材全場跑動了。
這並非科幻。2013年巴塞羅那移動世界大會(MWC)上,愛立信就演示了這麼一款無人駕駛飛行器,類似的場景很快會出現在普通人的生活中,這是4G(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對未來人們工作和生活帶來的變化之一。
愛立信甚至把腦筋動到了玻璃上,在玻璃內鑲嵌透明天線,讓它變成高速移動寬帶網絡的一部分,在辦公樓宇、高速列車、公共汽車、家用轎車上,實現網絡覆蓋,玻璃成為財產警報系統、太陽能板及觸摸屏。
萌芽中的4G生態圈正在為人們開啟一個新世界。
自從2009年12月斯德哥爾摩開啟了地球上第一張LTE網絡、拉開4G序幕,GSA(全球移動設備供應商協會)預計,2013年底將有93個國家開通總計260張LTE網絡。中國將是其中之一。4G是3G的延伸,按照ITU(國際電信聯盟)的定義,4G在靜態傳輸速度要達到1Gbps,用戶在高速移動狀態下達到100Mbps。
2013年9月29日,中國移動廣東分公司率先啟動廣州、深圳兩地4G換號預約,隨後又蔓延至江蘇、浙江、山東。
早在2010年底,工信部就批覆中國移動在上海、杭州、南京、廣州、深圳、廈門6個城市展開TD-LTE試點,2013年10月14日,試點城市擴展到326個。
等待發令槍響,參賽選手A賽前已經穿好跑鞋試跑了好一段時間,選手B剛剛按照要求穿上兩隻不同型號的跑鞋,而選手C還在草稿紙上模擬跑道場景。
這是中國4G發牌前夜三大電信運營商的狀態。
在海外,4G不乏成功先例,譬如遠在美國的Verizon和近在韓國的LG U+,通過快速上馬LTE,不僅一舉扭轉了它們在3G時代的劣勢,還把剛剛在3G網絡投入大把鈔票的競爭對手提前拖進水深火熱的4G大戰。
理論上,4G傳輸速度是3G的10倍,從中國移動在各地營業廳、公交車上提供的4G體驗來看,用戶反響很不錯,而目前各分公司放出來的4G資費套餐,也與3G相當,競爭優勢不言而喻。「如果維持現有格局不變,4G時代中國移動要佔到1/2-2/3的市場份額,基本上是2G時代一邊倒局面。」四川通信設計院副總工程師程德傑對南方週末記者表示。
更重要的是,相比另外兩家對手,中國移動顯得財大氣粗。201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中國移動上半年資本開支為570億元,而全年計劃開支為1902億元;中國電信上半年資本開支為330.5億元,全年計劃開支為750億元;兩家電信運營商下半年的大手筆開支,主要是為了4G建設。
財報顯示,中國聯通上半年資本開支為216.1億元,全年計劃開支沒有在此次財報中透露。一個有些殘忍的事實是,中國聯通的3G投資尚處在回收期,恐怕難有太多餘錢投入4G建設。中國聯通從2013年7月9日開始已經發行了四期高達數百億的融資券,可謂捉襟見肘。
既然中國移動在4G時代獲得了領跑優勢,其他兩家電信運營商的利益又如何平衡呢?有媒體報導稱,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三家運營商之間可能會採用不對等移動網間結算收費、中國移動可能會獲得固網牌照、攜號轉網擴大試點。
經過2008年的電信重組,三家運營商都有全業務牌照。可是留意三家運營商的運營數據,你會發現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有固網業務,中國移動卻沒有。
雖然中國移動在2008年吞下中國鐵通,獲得固網經營權。但鐵通的固網與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的骨幹網不在一個量級,鐵通在骨幹網網間互聯方面,還需要向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付費。中國移動2011年提交了固網申請,但一直沒獲批。
但在手機通信領域,電信網間結算,則是中國移動佔了便宜。根據三家運營商公佈的最新運營數據,它們手機用戶數分別為:中國移動7.55億(截至2013年9月),中國聯通2.728億(截至2013年9月),中國電信1.786億(截至2013年8月)。
不同運營商用戶之間通話,涉及三家網間結算,此前這個費用是0.06元/分鐘。以中國移動的龐大用戶數,必然是打出去的少,打進來的多,結果就是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向中國移動付費多。
有媒體稱,工信部有意改變移網的網間結算辦法,即中國移動向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結算時候付全款,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向中國移動結算時候得打折,兩者不對等。
另外,工信部還有意將2011年在天津、海南推行的攜號轉網試驗擴大至江西、云南、湖北三省。這對中國移動並不是好消息。中國移動有大約6億的2G用戶,攜號轉網方便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爭奪、轉移其用戶到3G。
以對中國移動有利的「4G牌照+固網牌照」發放,交換以對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有利的「網間不對等結算+攜號轉網」,主管部門可謂用心良苦。
一位中國移動內部人士告訴南方週末記者,管理部門已經放出風聲:中國移動下一步很可能會被拆分一部分併入廣電,屆時中國將出現第四家電信運營商。
很多人可能至今耿耿於懷,在中國公開發售的iPhone3,是沒有Wi-Fi上網功能的。儘管沒有明文規定,在2009年6月以前的中國,帶有Wi-Fi功能的手機是拿不到工信部的入網許可證,無法公開銷售。
從1994年成立之初就被寄望能夠給中國電信業引來競爭的中國聯通,在2008年電信重組中牽手中國網通,得以在固網與中國電信一爭高下,結果又雙雙被發改委認定寬帶壟斷,要求整改。
2013年10月7日,國際電信聯盟(ITU)發佈全球互聯網年度報告《2013年信息社會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球整體的信息與計算技術發展排名中,韓國位居第一,中國大陸排名78位,處在世界中游水平。其中,2012年,中國人均國際帶寬水平為4165比特,較上一年的水平提高了約54%。不過與人均國際帶寬水平最高的盧森堡相比,中國僅相當於盧森堡的0.1%。
12年前,周其仁教授在《數網競爭:中國電信業的開放和改革》一書中寫道:「妨礙中國電信業跟上世界潮流的真正『殺手』,是行政性壟斷。」
主管部門顯然對三家運營商也不滿意,2012年6月,工信部發佈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信業的實施意見》,鼓勵民資進入移動通信轉售業務、接入網和用戶駐地網業務、網絡託管業務、增值電信業務等八大領域。
2013年5月17日,工信部又發佈了《關於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工作的通告》,明確宣告了虛擬運營商的到來。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民營資本更靈活,更具創新能力,他們能打破中國電信業三大競爭的僵局嗎?
虛擬運營商就是租用基礎運營商的網絡、段號資源,重新包裝後賣給用戶。從海外經驗來看,如果僅僅是以便宜的價格售賣從運營商那裡批發來的資源,傳統以短信、語音為主要產品的虛擬運營商多數難以為繼,倒是在2012年後興起了一批以數據流量為主的虛擬運營商。
目前,迪信通、樂語、蘇寧、國美、愛施德、天音、阿里巴巴、京東八家渠道、電商企業已經確定入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的合作者名單。目前各方只是陸續確認了合作,但是具體內容尚待披露。「我不看好第一批虛擬運營商,他們更像是為了在資本市場造泡沫,刻薄一點說,就是投機。」一位匿名的電信人士表示。
可是,在4G時代,運營商前所未有地迫切需要幫手,一是幫助他們發展新用戶,另一方面是幫他們做好流量經營。根據工信部的最新統計數據,目前中國有12億手機用戶,其中還有70%在用2G手機。
中國移動研究院首席科學家楊景在微博上表示,到2013年,市場中的虛擬運營商的作用已經表現為支持領域垂直功能集成和運營,而運營商的地位(除基礎設施外)體現為跨領域的信息集成和運營。
譬如在物聯網領域,全球最大的服務於機器間通信(M2M)的無線服務提供商KORE,就是一家虛擬運營商。但它並不受制於任何一家運營商,而是在全球180個國家具有基於GSM、蜂窩M2M通信和衛星服務,這使其能達到100%的全球覆蓋率,並在世界任何地方提供全方位的連接。一些企業就可以使用它的服務,在全球進行供應鏈管理、醫療保健和車輛跟蹤等。
但對中國第一批虛擬運營商來說,現在還是摸索階段。
騰訊早已經明確表示不會涉足虛擬運營商,而阿里巴巴在2013年10月18日正式成為中國電信第一批虛擬運營商合作夥伴,正好可以在新平台上有所作為,那些淘寶賣家、網購人群,正好是中國的重度網絡依賴者。
可以借鑑的是,美國虛擬運營商Scratch Wireless就使用VoIP技術,讓用戶在Wi-Fi網絡中可以免費打電話和發短信,在Wi-Fi沒有信號時,才需要為語音和數據付費。另一家ItsOn的用戶,就可以用同意插入廣告來抵流量費。
不僅虛擬運營商,更多人想要參與4G盛宴,其中最大塊頭的是車聯網。
2013年2月25日,通用汽車與美國運營商AT&T宣佈,將從2014年起為美國和加拿大市場出售的絕大多數汽車增加4G網絡功能。2013年10月17日,AT&T宣佈與特斯拉達成合作,在特斯拉汽車內植入3G/4G芯片,超越信息娛樂和導航,它還可以對電動汽車性能遠程分析和診斷。
除了預裝通信模塊之外,汽車也許會要像手機一樣預留出一個芯片插槽,以便接入4G網絡。車商可以遠程提供機油、電池、胎壓、剎車片情況監測並及時發出提醒。車輛行駛過程中,實時路況信息隨時在車內顯示屏上更新,輔以語音,而不是等著交通電台的人工播報,提前獲知目的地車庫車位信息,抵達車庫門口即可自行停泊,「代客泊車」服務也可以免了。
| ||||||
29歲.創設PayPal改變全球1.4億人付錢習慣‧創設全球最大網路第三方支付平台PayPal‧遍及全球193個市場,接受支付貨幣26種,活躍用戶近1.4億人‧是全球線上購物交易平台的開創者 31歲.闖太空要花小錢幫人類移民火星‧創立史上第1家有能力進入地球軌道、為國際太空站補給物資的私人火箭公司SpaceX‧在此之前只有美國、俄國、中國政府做得到‧目標2025年,以低於1,500萬元,把人送上火星‧客戶涵蓋NASA、美國政府、歐洲衛星運營公司SES等,合約金累計至2012年底約達新台幣1,200億元 33歲.餵車「吃電」要讓汽油車、加油站消失‧掌管電動車廠Tesla,打破美國汽車工業由底特律主宰慣例,在矽谷催生第1部純電動跑車,也是全球第1家成功量產電動車的公司‧是繼1956年福特之後,首家上市的美國車廠市值約新台幣4,566億元‧2013年挑戰銷售2萬1,000輛,2014年翻倍至5萬輛 35歲.讓住家「發電」改變太陽能電廠行規‧開設住宅型太陽能安裝廠Solar City,短短1年變全美最大‧提供家庭與企業租用太陽能發電裝置,電費打85折,克服高電價門檻市值約新台幣1,254億元‧客戶涵蓋美國空軍、國土安全部、eBay、沃爾瑪、史丹佛大學等逾百所學校 下一步,要顛覆大眾交通工具!發想Hyperloop太陽能供電車,比加州提議的高速鐵路快3倍,從洛杉磯到舊金山560公里只要30分鐘,成本只有高速鐵路1/10,票價將比火車更便宜。 【延伸閱讀】他顛覆世界的金額和時間,都超過賈伯斯馬斯克:‧顛覆大眾對電動車的印象,企圖改變127年的汽車歷史、1.25兆美元的全球汽車產值 ‧PayPal顛覆線上金融交易系統,2012年全球電子商務產值突破1兆美元 賈伯斯:‧iPhone改變手機的定義,但手機歷史只有40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產值3,500億美元‧iTunes顛覆音樂產業,全球數位音樂市場2012年營收56億美元 【延伸閱讀】今年,他是國際媒體寵兒 2013年《財星》年度商界人物第1名:他膽子實在太大、硬頸到底,跟賈伯斯一樣,都是跨領域的顛覆者。 2013年《時代》百大影響人物:他想做的事,一定親自「撩下去」,無論外界怎麼唱衰,他最後都能把狂想實現。 |
| ||||||
各家書店的暢銷排行榜上,「肆一」的名字頻繁出現。 短短兩年不到,推出的兩本書皆在暢銷榜熱燒。 新作《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亦是各書店暢銷預購的前幾名。 他,究竟是何許人也?
撰文‧蔡曜蓮 在二○一三年博客來年度書籍暢銷排行榜前十名中,九本是外國作家的翻譯作品,只有他,是唯一一位華文作家。在誠品書店,他是年度暢銷書第三名的作者,是榜單中「唯二」的華文作者之一。另外,他也一舉搶下了誠品心理勵志類年度銷售榜的第一名、第五名。 他是「肆一」。兩年不到,這個名字在台灣主流書壇的聲勢扶搖直上。談起短時間內竄紅的感想,他維持一貫謙沖有禮的微笑,「有點像在作夢一樣,」然後他也這麼說:「日子還是要踏實的走下去啊!」事實上,即使已經暴紅,但「作家」的身分仍然只是他的副業,「我還不打算辭去我在另一家出版社的編輯本職。」因為生日是十一月十一日,大陸俗稱的光棍節,所以筆名就取為「肆一」,而他所書寫的內容,倒也確實聚焦在單身者的情愛失落,以悲傷筆觸為基調,卻不令人感到絕望,文字細膩溫暖,讓讀者錯以為彼此經歷的是同一場情感盛宴,彷彿肆一根本就曾親臨自己的悲歡,然後也能陪著自己在情感的餘燼裡取暖。
好巧 光棍節出生 寫單身者的情愛失落特別有感但是,寫兩性的作家這麼多,雪中送炭的取暖文也不在少數,是什麼讓他與眾不同,贏得讀者的認同?當初替他和出版社牽線的多年好友表示,「他的文章之所以能夠精準引起讀者共鳴,不僅僅是因為他懂得安慰在感情中受挫的人,同時也點醒讀者,愛情有時和人們想像的不一樣。」雖然是療癒系作家,但在他溫婉文字的背後,總暗藏了幾句話,一針見血地直指玫瑰色浪漫裡的現實一面。 「作夢的前提是認清現實!」這是肆一書中傳達的軸線,是他暴紅後的感言,同時,也是他一路走來的真實體悟。外界看來,肆一像是主流文壇的不速之客,成功彷彿是一步登天,然而在此之前,他其實經歷了一段艱辛的跋涉,即使面臨挫折,也從未放棄。 肆一生長在台中新社的傳統三合院,從小和奶奶、叔叔等家族親戚住一起。「我們絕對稱不上是書香世家。」爸爸是紡織廠的貨運司機,長年在外奔波,媽媽原本在田裡務農,後來則在紡織廠工作。 「童年時,我對爸爸的印象是很淡的。」但他依稀記得,「爸爸難得在家休息時,總會看他隨手翻起一本某人的傳記或雜誌……。」談起爸爸,肆一的語氣中藏著惋惜,「他應該是愛讀書的,但家裡孩子多,爸爸國中畢業就得開始工作了。」他想,父親或許也有夢,但卻必須臣服現實。 沒有把自己的遺憾強加在孩子身上,肆一說,「爸爸沒有逼迫或者刻意鼓勵我們讀書,倒是我自己有樣學樣,小時候會試著翻翻他在看的書,當然看不懂,但至少,生活裡開始習慣了有『書』的存在。」國中畢業後,肆一離家獨自到外地求學,就讀於大甲高工美工科,原本相處不多的父子關係有了意外發展。當時,每周六學校須上半天課,爸爸為了接他回老家過周末,常特意繞遠路在校門口等他放學。 車上漫長的共乘時光,父子兩人零零碎碎的交談飄散在空氣中,和窗外飛逝的風景糊在一起;談什麼?肆一多半已經想不起來了,卻始終記得父親握著方向盤的手,載著自己回家的側臉。那年代的父親還帶著傳統的權威,父子間難免存在著距離感,難得的共同交集,就是彼此對文字的熱愛。 也許是從小的潛移默化,父親對於文字的夢,悄悄地注入了肆一的心裡。然而,肆一繼承的不只是夢,也包括了認分克服現實生活的精神。 「出版自己的書籍,肆一凡事都親力親為」,名牌誌叢書編輯劉又瑜說,肆一是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設計出身的他,對視覺美感吹毛求疵,再加上出社會後長期從事編輯工作,對於書籍的產製流程極有概念。「和他合作的好處是,他不會提出天馬行空的想法,要求編輯執行;但另一方面,因為注重細節,他常『折磨』美術編輯,從字體、字型的呈現,都有嚴格的要求。」 轉折 受大A的影響 經營臉書專頁,贏得粉絲喜愛除此之外,他對行銷也有一套自己的想法,連出書主題也配合「節氣」。第一本書《想念,卻不想見的人》在一二年年底出版,用意在陪讀者度過寒冬;第二本書《那些再與你無關的幸福》選在一三年五月,春夏交替、花開正盛的時節,鼓勵讀者嘗試新的人、事、物。 在成為兩性作家之前,時常自助旅行的肆一曾用真名出過幾本遊記。遊記的銷售並不出色,中間甚至因此停筆了兩年。自認文筆不比別人差的他,不免因銷量不理想感到挫折,但憑著對文字的熱情,又在部落格上試寫文章,主題從遊記轉到兩性相處,後來受到「姊妹淘」網站編輯的賞識,受邀成為寫手之一,在出版界工作的好友繼而將他的文章轉介給三采出版社。 當時的三采旗下還有另一名作家,大A。同為網路作家的大A,經營臉書粉絲專頁有成,一一年成為台灣第一位出書的臉書作家,至今臉書專頁的粉絲超過二十四萬人。 受到大A的影響,肆一也興起有為者亦若是的念頭。於是,他認真地經營粉絲專頁,隨時和粉絲分享生活中的瑣事,但贏得粉絲喜愛的同時,也遭遇網友的惡意留言,批評他的文章「沒內容」、「看不懂」等。 面對銷量受挫與惡意留言等打擊,肆一強調,「你不能改變世界,不能改變個人,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沮喪時,他當然也曾想過,為什麼這麼努力了還是不夠?「如果是五年前或十年前的自己,可能會覺得人生是有挫折的。」但隨著年歲增長,他體悟到心境決定一切,「與其專注失敗,不如仔細想想,自己能從失敗中獲得什麼。」肆一更舉了《真愛每一天(About Time)》這部英國科幻愛情片,來解釋自己的觀點。電影描述一名男孩具有穿越時空的超能力,他能自由回到過去。有一次,他喜歡的女孩到他家的別墅度假。他一直拖到假期結束才告白,女孩說:「你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說?我都要離開了。」男孩一聽,立刻使用超能力回到女孩剛來的那天;他興匆匆地向女孩告白,然而,女孩卻說:「我們才剛認識耶……。」「所以啊!人生沒有所謂『最好』的時機。」肆一認真地說:「只有現在!重點是珍惜現在,想想什麼是你現在就能做到的事。」 人生總有遺憾
「怎麼看待錯誤更關鍵」 接下來,肆一開始帶著溫暖的笑容說教了:許多人都希望自己擁有超能力,可以任意地回到過去,說出某句關鍵的話,阻止某件悲劇的發生,讓世界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更傾斜一點。「可是人生不能改變的事情太多了,不可能要求人生沒有遺憾、不犯錯;比起試圖修正什麼,怎麼看待已經鑄成的錯誤更關鍵。」走到今天,不管發生什麼事,「我總會試著樂觀地想:這可能是上天對我的考驗,要我學會一件我還沒有學會的事情。」年輕人愛作夢,但作夢的前提是認真面對現實的考驗,對於那些因為現實與夢想的差距,而感到挫折的年輕人,肆一是這樣建議的:「再想一想,自己真正認同的是什麼?如果你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麼,現實或許會令你挫折,但絕不可能讓你受到重傷。」 肆一
出生:1976年
現職:出版社編輯、作家 學歷: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家庭:未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