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改變自己更好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09/blog-post_2274.html
今天止凡駕車時聽到收音機,播放著政府就長遠房屋策略舉行諮詢會的一些錄音片段,當中有一位 80後發言,質問房屋局長有關高樓價問題,指自己及不少朋友不能上車,因為香港的私樓樓價實在太高。在發問中,這位先生清楚地說明了一些數字,透露了他財務知識的底子。

這位先生所說的數字是這樣的:「今時今日,一個新界上車樓,400多平方呎,至少都要 400多萬,要買樓上車,就要 3成首期,即 120多萬元,我們平均一年收入大約 24萬多,120多萬即代表要我不吃不喝不花任何錢地儲蓄,亦要 5年多時間才夠首期買樓上車,這是一個什麼世界呀?」

論點非常清楚,數字亦沒有錯,只是財務知識概念不足,露底了。其實看這個 blog的常客應該不用多說都會明白,不過我發覺越來越多新鮮人看這個 blog,所以都要不停溫故知新,討論財務知識,對各人都有好處。然而我一向認為,對的道理不怕煩,多講無壞。

這位 80後的說話有何問題呢?第一,新界上車樓為何要 400多萬起步呢?200萬以內就難找一點,但 300萬以內還多的是,因為我就住在這個界別的物業內,環顧四周,多的是也。第二,首次置業就要有 3成首期嗎?今天沒有 9成半,但相信還有 9成按揭吧,到銀行問過沒有?

第三,一年收入大約 24萬,要 5年不花分毫的儲蓄才成嗎?好明顯他假定了自己的工作表現是平平的,沒有改變自己找尋光明未來的決心。小弟在工作上已經不算出色,但首 3年多的薪金就已經增加了一倍(可能起薪點太低吧)。然而,今天開始不太著重薪金,而是比較著重工作滿足感、成功感,為何要拿剛畢業的薪金與樓價比較呢?

最後一點,亦是最重要的一點,樓價是什麼?樓價是買賣交易的記錄,樓價成交,即有買有賣,這位先生應該要明白,他沒有積蓄,收入低,買不起香港所謂上車盤,但今天有此樓價,代表香港還有不少人能買。香港走自由經濟路線,大約一半人有物業,即物業買賣及定價應按這一半人所定,外來人士已經被政府的 BSD擋住了,能支持這個樓價指數是買賣雙方的角力。

所以,明白這點後,不是要政府打擊樓價另自己能上車,而是想辦法成為能買樓的一份子,一起享受經濟發展令資產升值的上流力。但他的概念是要政府推低全港樓價讓他上車,自己不在一半人之內,可能是第 60%的人,就要政府多建 10%的單位,自己還是上不到車,可能在第 70%的人之內,就要政府多建 20%單位。最後連拿最底工資的都有物業時,香港的物業又會變成另一個價值了。

不是所有 80後也上不到車,我身邊亦有 80後朋友積極準備上車,他們所看的樓市運作跟這位先生的理解完全不一樣。他們都找過經紀睇樓,看中某單位之後又打過電話到銀行問按揭,積極做過功課及計劃,努力工作,控制支出。只工作了 3年多,但他們在今日的樓價之下亦覺得上車沒難度,只是在想值不值得現在買入的問題,考慮點還是價值,並不是政府要做什麼的問題。

希望向局長發問的這位先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改變自己,計劃未來,比改變政府來得更容易吧。老是抱怨的話,要這輩子能在香港買樓,難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