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首認考慮參選
1 :
GS(14)@2016-02-10 14:17:27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戰如火如荼,紐約前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圖)接受訪問時,首次公開承認考慮以獨立身份加入戰團選總統。英國《金融時報》前日刊出73歲彭博的專訪。他批評兩黨總統參選人辯論「極度乏味」,是對選民的「侮辱」。被問到會否參選,他坦言「不排除任何可能性」。他正關注各參選人的言論立場及初選階段的投票結果,將在3月初之前最後決定是否參選。彭博是億萬富豪,曾是民主黨人,之後改投共和黨於2001年當選紐約市長,帶領紐約市走過911襲擊陰霾,2009年以獨立人士身份第二度連任。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0/19485520
彭博不角逐總統免益共和黨
1 :
GS(14)@2016-03-09 16:24:52【總統提名戰】美國富豪兼紐約前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圖)前日宣佈不會以獨立身份角逐總統寶座,以免把白宮拱手相讓予共和黨。
指特朗普操弄人們偏見
74歲的彭博在《彭博觀點》網站發表文章,承認自己即使參選總統,也不會有勝算,反而令今屆份外混亂的選情亂上加亂,結果可能沒有候選人能贏得大多數選舉人票,屆時須由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決定誰人當選,等同把該黨支持度領先的特朗普或克魯茲送入白宮。他說:「我不能昧着良心冒這個險。」彭博承認自己私下與特朗普關係友好,曾兩次亮相他主持的真人騷《飛黃騰達》,但批評他進行了「最挑撥離間及譁眾取寵的總統選戰,操弄人們的偏見和恐懼」,威脅遣返墨西哥移民及向中國和日本發動貿易戰爭,更完全是危險的錯誤;他又稱克魯茲對移民的立場極端程度不遑多讓。彭博沒有表態支持任何參選人,但稱不會對極端主義黨派保持沉默。他的幕僚暗示,彭博其後可能會支持一位候選人,但目前尚未有決定。美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9/19521660
18隻創仔掛牌首日升5倍彭博:跳水股之鄉
1 :
GS(14)@2016-12-21 23:35:36本港創業板表現今年威盡全世界,在全球表現最佳20隻IPO中,本港創業板新股穩佔18隻,隻隻首日掛牌至少錄得500%升幅,《彭博》以今年「最正股市表演」形容本港創業板,指同時成為「股價跳水股之鄉」,質疑交易如何運作。報道指先爆升後潛水,成為香港小型公司一式一樣的玩法:蔬果採購商展程(8240)10月掛牌大升1500%,但現時較配售價再潛水20%;桌遊設計公司CMON(8278)首日上市爆升1330%,之後連跌6日插穿配售價。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1/19872278
人幣彭博報價跌穿7算 人行譴責
1 :
GS(14)@2016-12-29 08:09:58【明報專訊】美元在聖誕假後持續強勢,人民幣昨天繼續下跌,在岸人民幣日間匯價仍穩定在6.96水平,但根據彭博的報價機,至昨晚10時以後在岸人民幣突然急跌,並在收市前跌穿7算。但其後人民銀行昨晚11時45分發公告,指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匯率昨天維持在6.9500至6.9666元區間平穩運行,但卻有個別不負責任的媒體報道「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突破7整數位心理關口」,人行說:「對此行為我們表示譴責,並保留進一步追究責任的權利。」
內地《華爾街見聞》網站報道,昨晚11時彭博報價機一度報在岸人民幣跌至7算,只是報價,並沒有真實成交,11時半收市時在岸人民幣報6.9560,較周二晚收市跌20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全天成交量減少55.68億美元人民幣,至320.76億美元人民幣。離岸人民幣昨晚相對較穩定,雖然一度跌至6.6796的歷來新低,但直至昨晚11時半已返回6.9707。
內媒指屬報價 沒成交
臨近年尾,本港不論人民幣及港元均出現資金流動性緊張。人民幣隔夜拆息抽高至15厘,為近3個月以來新高;1個月及3個月拆息亦升至年初以來高位;港元拆息及港元匯價,亦因強美元關係持續上升。分析認為,人民幣拆息抽高,相信是因資金池收縮導致流動性緊張。雖然昨日收市隔夜拆息已回落至3厘,惟展望未來亦會因資金池收縮緊係,而繼續波動。
聖誕假後,本港離岸人民幣(CNH)拆息走高,隔夜拆息由上周五(12月23日)的6.57厘,急升1.31倍至15.18厘,為9月以來最高;1個月及3個月亦分別升1.87及0.57個百分點,至12.11厘及9.00厘。雖然拆息抽高,不過並未見本地銀行調高人民幣定存息率吸納存款,大部分亦維持在原先水平,其中大眾銀行下調10至30點子,不過該行於減息後仍屬高息人民幣定存銀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345&issue=20161229
蒙古銀行報價致彭博擺烏龍
1 :
GS(14)@2016-12-30 08:07:29【明報專訊】一貫以提供真實、準確數據在業內享有口碑的彭博,是次報出大幅偏離的人民幣價格,遭到人行點名批評。有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該報價由一家蒙古的銀行給出,雖然沒有成交,但也反映出市場狀况。
彭博烏龍報價後,回應內地《第一財經》記者時表示:「收到相關數據源提供的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報價(非成交價格)後,按照工作流程自動在終端上進行更新。之後,數據源反映相關數據存在瑕疵,彭博第一時間按照要求在終端上進行處理」。至於此次彭博報價出現偏差的原因,有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市場上的報價系統主要有兩種,一是有過濾功能,自動刪除偏差較大的數據;另外一種將所有報價都納入系統。彭博採用後者,選擇後者是因為在外匯市場急劇波動情况下,很難篩選出無效報價,篩選或遺漏重要的市場信息。
在岸價夜盤交易量小 影響最終報價
他進一步透露,低於7的報價是由一間蒙古銀行報出,雖然沒有成交,但由於在岸價夜盤交易量本身就很小,所以此報價影響了彭博系統的最終報價。他認為,彭博提供的報價來源也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該數據是報價並非成交價,單邊報價或高或低都是常理。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01&issue=20161230
彭博:外管局或要求國企強制結匯
1 :
GS(14)@2017-01-05 08:09:56【明報專訊】內地資金管制步步為營,彭博社報道,為應對新一年更嚴峻的匯率貶值和資本外流壓力,中國官方已準備了對策,可能強制國有企業結匯。
強制結匯政策已廢止10年
彭博引述不願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稱,目前監管當局已經鼓勵部分國有企業賣出外匯。如果形勢需要,中國官方考慮實施臨時管理措施,對國有企業重新實行經常項目下按一定百分比強制結匯。所謂強制結匯,即要求企業將出口等外匯收入賣給外匯指定銀行,讓企業持有人民幣。
隨着外匯儲備增長,中國2001年起逐步放寬了強制企業結匯的百分比;時至2007年企業已經可以根據經營需要,自主保留外匯。不過,時至今日,已經廢止10年的強制結匯政策卻傳出可能重新出台。
憂特朗普打貿易戰 外儲將大減
報道表示,中國官方擔憂特朗普上台後對中國實施貿易戰,一旦此種情况出現,人民幣將會出現大幅貶值,屆時外匯儲備將大筆減少,強制結匯可以作為儲備的措施之一。
新年假期前後,外匯管制多項新政已經出台,央行將大額交易標準由20萬元人民幣下調至5萬元人民幣,外管局則加大了居民換匯的申請核查,並明令要求不可換匯在海外買樓,買股或者買入分紅保險。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87&issue=20170105
特朗普倘徵關稅 彭博:華將審查美企
1 :
GS(14)@2017-01-07 06:48:26【明報專訊】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中國正準備對在華美資企業進行全面審查,以應對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後可能採取的對華懲罰措施。對於呈緊張局面的中美貿易關係,中國官方回應稱「誰也不會去做一個雙輸的事情」。
或削政府買美產品規模
消息人士表示,中國或將對在華擁有大量業務的企業徵稅或進行反壟斷及反傾銷調查,又或是削減政府購買美國產品的規模,但相關政策只會在美國率先實行對華貿易保護措施,以及在中國高層領導人簽署後才會落實。彭博數據顯示,多家美資跨國公司在華業務營業額佔比顯著,包括佔13%的波音與佔22%的蘋果,美國半導體製造商高通與博彩集團永利,在華業務佔總營業額更高達57%與60%。
商務部:中美經貿「互利共贏」
對於中美貿易前景,國家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昨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中美經貿關係可稱得上是「互利共贏」,相信未來會進一步發展,誰也不會去做一個雙輸的事情,誰也不會去破壞雙贏互利的關係。數據顯示,2016年首10個月,美國對華貿易赤字達2887.8億美元(約2.25萬億港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629&issue=20170107
彭博﹕人行要求銀行跨境收付須均衡
1 :
GS(14)@2017-01-14 11:52:52【明報專訊】為避免資本繼續外流,內地採取多種形式的限制,據彭博社報道,人民銀行要求部分銀行對跨境人民幣月度收付保持均衡,才能開展相關支付業務。
外管局﹕外匯管制消息不實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稱,人民銀行在本周對部分銀行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各行的跨境人民幣月度收付比需控制在1比1之內,要量入為出,未達要求的銀行需暫停辦理個人居民及企業跨境人民幣支出業務。外管局其後在官方微信稱,個別媒體近日發布外匯管制消息不實,但強調將嚴厲打擊外匯市場違法行為,商業銀行應共同維護外匯市場穩定。
離岸人民幣匯價昨日先跌後升,早段一度跌156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但午後倒升,至昨晚在6.84之間徘徊,約升180點子。在岸人民幣則回落至6.9水平。
港股則在石油股帶動下,回升108點,昨日收報22937點。中石油(0857)及中石化(0386)同創逾1年新高,分別升2.6%及3.6%。但據券商Jefferies引述EPFR數據顯示,中國股票基金在截至周三的一周,走資2.25億美元,連續第10周錄得淨流出。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58&issue=20170114
傳托市慶回歸 港股再升百點 彭博:中資護盤 內地券商:未聞指示
1 :
GS(14)@2017-05-13 01:38:50【明報專訊】彭博昨天下午3時左右報道,中資機構收到指示,在七一回歸20周年前為港股護盤。港股連升4日,累計升幅600多點;騰訊(0007)再創新高,報254.6元;A股昨日上演V形反彈。本報向4家中資券商查詢,均指未收到護盤指令。盤點過去20年,七一之前兩個月有11年錄得下跌,不過在1997和2007年則明顯上升。
明報記者 顧冷冰
昨日彭博報道稱,內地已制定七一之前穩定香港股市的計劃,以便為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及新特首就任創造良好市場氣氛。報道稱,中資公司將負責托市,且資金已經準備就緒。本報向4家中資券商查詢。海通國際(0665)行政總裁林涌回應稱:「我從沒有聽說過。」興證國際(8407)副行政總裁汪詳和富途證券副總裁王軍均表示,未收到護盤指令,不清楚托市事宜。另一家間大型中資券商也否認傳聞。
過去七一前多跌市
本報統計回歸20年以來,港股在七一之前兩個月的累計表現,平均在回歸日前兩個月下跌0.76%,20年中有11年錄得下跌。跌幅最大為1998年,下跌21.5%;其次是2008年,下跌14.2%。
有趣的是,大跌之前的兩年,也剛好是大升的兩年。1997年七一前兩個月,港股上升17.8%;2007年則上升7.2%,這兩年分別是香港回歸當年和10年慶。
恒指昨日再升110點或0.4%,收報25,125點。連升第4日累升649點或2.7%。大市成交815.71億元,較上日減少約120.73億元。國指昨日升30點或0.3%,收報10,257點。國指4日升331點或3.3%。北水全日共流入27.73億元人民幣。騰訊獲摩通升目標價至275元,上午一度逼近上市高位,收市升1.7%。重磅股匯控(0005)升0.89%,中移動(0941)跌0.23%,友邦(1299)升0.36%。
港股連升4日 騰訊逼高位
A股昨日上演絕地反擊。滬深兩市早段低開,午後兩市指數迅速跳水,滬指跌逾1%,創業板指數跌幅超2%,隨後在兩桶油、保險等權重股拉升下,兩市迅速轉升,呈現V形反彈。截至收盤,滬指報3061點,漲0.29%,創業板指數報1772點,漲0.06%,深證成指升19點,或0.2%,報9776點。
譚新強:外資看好 不用托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譚新強表示,港股不用托,由於外資看好,港股自己會升。然而,騰訊升勢太急,他認為可能股價會暫時「唞下」,反而可以考慮買入在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73&issue=20170512
彭博:中國準備增購美債
1 :
GS(14)@2017-06-10 12:52:31【本報訊】近期人民幣兌美元滙率顯著轉強,彭博引述消息指,中國財政部準備好增加購買美國國債,但報道未詳述規模及具體時間;這是繼今年3月、內地連續兩個月提購美國國債後,可能延續的策略性發展趨勢。分析謂,聯儲局稍後將縮減買債規模,屆時國庫券價格料會下跌,故內地可能事先增購以抵銷部份影響。此舉亦不排除是為中美貿易談判營造氣氛的籌碼,同時反映內地資本外逃壓力已減輕。傍晚9時,人幣離岸價報每美元6.7606人幣,單日升值0.32%(升214點子),每百港元兌86.74人幣;在岸價報6.7957。彭博援引消息說,隨着人幣滙率穩定,美國國債的資產價值相對其他國債,對內地更為吸引,故現在「是時候」增加持倉,但報道沒具體指明何時操作。今年3月,中國按月增加所持國庫券票據及債券共279億美元至1.09萬億美元,此乃之前連續八月減持後首趟逆轉行動。
或有利中美貿易談判
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認為,美國今年稍後時間可能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規模,到時債券價格可能下跌,令中國所持美債出現虧損,財政部可能打算增加買入,以抵銷部份影響,此舉亦不排除有利與美國貿易談判進行周旋的籌碼。市場指人幣趨穩、內地資金外逃壓力減緩,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指,財政部此時增購美國國債,可能反映近月資金狀況改善,令財政部有餘力增購。《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文章謂,近兩年人幣滙率過高壓力已釋放,未來人幣滙率將「唸好穩字訣」,盲目樂觀或悲觀情緒都屬不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07/2004721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