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調查:全球股債雙熊2018年出現!
1 :
GS(14)@2017-07-29 03:21:27《彭博》綜合多位基金經理及策略師的調查,發現出股債雙熊的預測!預期美國歷史上第二長的股票牛市,將於2018年稍後時間結束,美國信貸亦將會進入熊市。《彭博》訪問了四大洲30名金融專業從業員,當中有25位認為下一次美國經濟衰退將出現於2019年上半年。有21名認為標普500指數於2018年第四季出現超過20%跌幅。金融市場向上周期可能結束之時,更適逢美國縮表預期降臨,直至2018年中,聯儲局有可能進行縮表一段時間。對於基金經理來說,中央銀行政策為最關鍵,認為混亂的退市政策為最大風險,尤其近幾個星期歐洲央行及英倫銀行對於緊縮政策的言論仍模稜兩可。施羅德一位多元資產基金經理Remi Olu-Pitan表示,「後果可能非常痛苦...我們已經有一個流動性推動的牛市。如果流動性被撤走,就會出現壓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27/20102605
彭博﹕摩拜ofo談判合併
1 :
GS(14)@2017-10-08 21:58:09【明報專訊】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國兩大共享單車平台——由騰訊(0700)支持的摩拜,與滴滴出行及阿里巴巴支持的ofo小黃車,就合併初步談判,以解決分拆股權等問題,結束雙方的燒錢大戰,建立單一主導市場的單車平台。倘兩大平台合併,估值將超過40億美元(約312億港元)。ofo發言人拒絕置評。摩拜則表示,未考慮合併,稱摩拜在全球單車共享服務行業是明顯的領導者,每天在全球180個城市提供3000萬次的租單車服務,公司完全專注於推動全球業務成功。
估值逾300億 摩拜:未考慮合併
有別於召車平台,中國的共享單車初創領導潮流,並正向海外擴張。中國市場的整合,可讓它們有更多的資源在海外市場鞏固地位。6月,騰訊、紅杉資本等,對摩拜進行了6億美元的融資。7月,阿里巴巴等又向ofo提供7億美元的融資。研究公司CB Insights稱,摩拜估值為30億美元,而ofo估值為10億美元。
對於騰訊和阿里巴巴,摩拜和ofo合併,是熟悉不過的模式。這兩家科技巨擘分別投資的召車平台,最終合併成主導中國市場的滴滴出行。ofo早期投資者朱嘯虎上周稱,ofo和摩拜只有合併才能賺錢。據他表示,摩拜和ofo已佔據95%市場份額。
此外,美國傳媒引述知情人士稱,包括軟銀和騰訊在內的投資者,向印度召車初創Ola合共投資20億美元,公司目前估值超過38億美元。Ola在市場規模達100億美元的印度市場享有優勢,但Uber施加的壓力增加,通過促銷等手段與Ola競爭。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99&issue=20171004
彭博﹕海航正洽64億擔保信貸
1 :
GS(14)@2017-10-22 15:58:05【明報專訊】海航屢傳出資金緊張,啟德地皮遭銀行「落雨收遮」。但彭博社昨引述知情人士指,海航集團一家子公司正尋求約64億元有擔保信貸安排,為其在2016年收購的首幅88.4億元啟德地皮籌資,貸款分兩部分,首部分約35億元將用於今年11月到期的過橋貸款再融資,另約29億元將用作建設資金。
料為應付啟德地價建設
報道指,海航集團此家子公司提議的貸款利率,是較香港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Hibor)高出約260個基點(1厘等如100點子),但去年集團承做該筆一年期35億元過橋貸款時息率僅是H+130個基點。據指,海航外判公關代表無法就事件立即置評。
在本月13日,海航旗下本港上市的香港國際建投(0687)與海實國際建立一隻規模達60.3億元的有限合伙基金,由建投持有12.07%基金股權,投資額約7.28億元,變相入股了地皮。其後在本周一,海航則為四幅德項地皮同時動工。
建投副主席否認提前還款
在活動上,建投副主席劉軍春曾否認已為上述的35億元一年期過橋貸款提前還款,表示仍在與銀行洽商中。問到再融資利息成本飈升時,劉軍春指貸款利息是市場行為,「到時候有可能低有可能高」。
劉又介紹,該四幅啟德地皮共建約1900伙,包括4幢別墅,7幢高層大樓,12幢小高層,單位戶型最小380方呎,大至超過2000方呎均有,但規劃仍待當局審批。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91&issue=20171021
彭博:脆弱五國經濟穩
1 :
GS(14)@2017-11-26 14:52:02【明報專訊】彭博社指出,華爾街之前低估了「新脆弱五國」(Fragile Five)的實力,部分大型基金表示,「新脆弱五國」(土耳其、阿根廷、巴基斯坦、埃及和卡塔爾)的經濟其實相當穩固。「脆弱五國」的名稱,是由摩根士丹利在4年前命名,最初成員包括南非、土耳其、印尼、印度、巴西,後來印度和巴西被墨西哥及哥倫比亞取代。直至近期,除土耳其外,已全部改頭換面。
高盛貝萊德等購「新脆弱五國」債券
高盛資產管理、T. Rowe Price Group和貝萊德等都購入「新脆弱五國」的債券,儘管本月早前,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指出,環球利率上升、貨幣政策收緊,都可能令這些國家易受到影響。彭博社認為,「新脆弱五國」面臨一些政治風險,但除巴基斯坦以外,其餘4國都沒有惡化至「舊脆弱五國」的水平,帶來了選擇性買入的機會。
(彭博社)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06&issue=20171124
彭博:德國查海航 涉入股德銀資料
1 :
GS(14)@2017-12-10 20:31:59【明報專訊】繼瑞士收購委員會裁定海航旗下子公司HNA Aviation收購瑞士飛機餐及物流商Gategroup的過程中提供部分虛假信息後,彭博昨引述兩名知情人士指,海航正遭德國當局調查,內容是其在入股德意志銀行時是否準確報告其持股情况。
去年增持至9.9% 成德銀大股東
海航最早在2016年入股德銀,當時持股僅約3%,其後3月德銀公布增資,海航藉此躍升成為德銀最大投資者,持有9.9%的股權。雖然榮升為德銀大股東,但《華爾街日報》曾報道,德銀行政總裁John Cryan拒與海航會面,並指他向同僚表示不想與海航扯上關係,其後德銀發言人證實當時Cryan確實未曾與海航行政總裁譚向東見面,但肯定會與後者見面。
就今次遭德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展開調查,彭博指海航發言人在電郵聲明中表示,就德意志銀行而言,海航在投票權方面的溝通過去是、現在依然是正確的。在投票權問題上,瑞士法律和德國法律存在根本差異,而BaFin發言人則不予置評。
德聯邦金融監管局不予置評
海航在上月底亦遭瑞士收購委員會裁定,指其收購Gategroup過程中提供部分虛假信息,沒有披露公司高管持有最大股權。該委員會指出,海航去年在Gategroup要約說明書中提供兩大股東Bharat Bhise和貫軍的錯誤股權資料。根據董事會資料,Bhise和貫軍是代表海航聯席主席陳峰和王健、執行長譚向東和其他3人持有股份,但這些管理層沒有披露他們在海航的所有權。除了屢受調查,近日亦有報道指海航對資金渴求下,旗下多間航空公司冒着利息急升的風險進行270日超短期境內融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46&issue=20171206
彭博:海航旗下債券創新低
1 :
GS(14)@2017-12-18 03:35:59【明報專訊】上周海航集團董事趙權向外地媒體稱,未來1年海航不會發生債務違約情形,圖反駁市場有關集團資金緊張的傳言。但據彭博社報道,集團旗下一家子公司債券價格創出歷史低點。據彭博匯總數據顯示,海航集團國際有限公司上月發行的3億美元票息8.875厘的債券,於周一跌至95.4的紀錄低點。
近日海航系上市公司亦見融資困境。獲海航接連出手增持的渤海金控(深︰000415),看似資金充裕,但實際上分別於12月5日及12月6日押股7次,涉近2765萬股,佔持股比例約1.29%,押股期最短僅約4個月,最長約15個月。
旗下渤海金控兩日押股7次 佔持股99%
計及是次7項抵押後,海航已將其於渤海金控持有的21.42億股中,約21.33億股抵押出去,比例高達99.54%。渤海金控上周五亦取消原定15億元(人民幣‧下同)超短期融資券發行。
同時,海航系內的航空或機場公司,包括海南航空、天津航空、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及雲南祥鵬航空均面對融資成本大增的局面。當中雲南祥鵬航空於11月底發行的270日超短期融資票面息飈至8.2厘高位,較公司今年5月底及3月初發行的270日超短期融資票面息分別7.2厘及4.8厘大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467&issue=20171212
彭博:國資委要求大國企「有盈利」
1 :
GS(14)@2018-01-28 15:07:27【明報專訊】彭博昨日引述消息人士指,國資委罕有地要求大國企今年必須有盈利,為歷年來政府首次將盈利訂為硬性指標。命令在本月15日傳達,全國98間央企均須遵守是項要求,現時未知若不達標會有什麼後果。
國資委網站上的新聞稿顯示,上周在國資委的會議要求國企高層,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但未提及盈利規定,國資委未有回應彭博的查詢。
意味加強中央控制權
雖然未有公布各家央企的盈利情况,不過國資委數據顯示,中國央企2017年的合併淨利潤為1.4萬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5%,增速為5年來最快。
此舉顯示,中國正在加強對國有企業的控制。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國企在未來5年要「做強做優做大」,現時國企佔中國的工業資產40%,提供約20%的城鎮就業崗位,政府近年一直進行國企改革以支持經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916&issue=20180125
彭博﹕中央匯金研接手安邦股份
1 :
GS(14)@2018-02-04 20:59:38【明報專訊】彭博報道,去年傳董事長被當局調查、由天堂掉進地獄的安邦保險或被「收歸國有」。消息人士表示,中投旗下中央匯金曾就接手安邦股份進行初步會談,不過未能達成協議,目前暫時未了解由誰人出售和出售多少股份。
保監傳派駐安邦監督運營
安邦董事長吳小暉去年6月起被當局扣留,引起公司內部混亂。知情人士稱,中保監機構派駐了小組進入安邦監督公司運營,警方與中紀委亦參與安邦調整。安邦對此不予置評,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和中保監亦沒有回覆彭博查詢。
安邦的股權至今尚未清晰,前年安邦撤回收購美國信保人壽的申請,有報道指是因為紐約監管當局對安邦擁有權結構有保留。
傳海航首季資金缺口達150億
幾年前同樣積極向外收購的海航傳出流動性問題,彭博報道,海航清還第一季的負債時面臨至少15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資金缺口。消息稱,海南省政府官員與海航集團與有關銀行上周在海口舉行會議,部分主要債權人考慮成立債權人委員會加強向海航施壓。海航表示若出售資產進展順利,第二季壓力可望紓緩。消息人士稱,海航第一季將有650億元債務到期。
海航透過舉債投資數百億美元擴張,這個規模的資金缺口可影響集團的生存。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認為,短時間內出售資產填補缺口並不容易,海航只能希望銀行提供新資金,未來數周銀行的決定相當關鍵。
海航拒絕評論有關傳聞,重複強調財政狀况良好,債券規模可控,海南省金融辦則未有回應。海航近期頻被質疑其還債能力,以及憂慮借貸成本上升,據彭博數據顯示,海航的收入不足應付利息支出。海航的資金和收入,與公司短期債務有29億美元缺口。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439&issue=20180131
彭博:關稅不明朗 中石化推遲購美原油
1 :
GS(14)@2018-08-04 11:56:28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1114&issue=20180804
【明報專訊】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中美貿易戰升級之際,中國最大煉油商中國石化將推遲購買9月付運的美國原油,直到中國對美國原油何時加徵25%關稅明朗化。
7月8月進口美油料按月減半
消息人士稱,由於紐約原油價格與布蘭特油價的折扣收窄,中石化已減少購買美國的石油。美國7月有4艘超級油輪向中國付運,較6月的6至7艘有所減少。中石化更沒有購買任何8月進行裝載的美國原油。
ClipperData商品研究總監Matt Smith表示,中國7月和8月的美國石油進口量,將會是6月的一半,相信與潛在的關稅,以及紐約原油與布蘭特原油價格差距收窄有關。他預期,中國減少購買,印度可增加購買,彌補中國部分購買量。亞洲其他潛在買家可能是韓國和台灣。反觀歐洲市場對美國原油的需求已經飽和。
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指示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考慮向中國價值2000億美元的貨品加徵25%關稅,美中貿易緊張形勢加劇。中方昨威脅,將對價值6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徵25%、20%、10%、5%不等的關稅。
(彭博社)
[國際金融]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