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R企業自述:專註技術容易 貼近生活很難

連續兩年在AWE(世界增強現實世界博覽會)Asia上收獲大獎,視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COO塗意在展示兩座獎杯時有一種釋然和自得。

提及未來的心願,塗意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我們工業做得少,我們更希望AR能夠走進生活,靠近消費者。”

也正因如此,他說他們不會接受公司的收購,因為“我們想把它做成開源,一旦被收購,我們要做的事情就相對封閉了”。

脫胎底層技術

視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提供全面的AR基礎設施服務。視+,作為AR基礎設施服務平臺,既提供AR內容服務,也提供AR技術支持。

EasyAR第一代問世的時候,四個創業者一整年都在寫代碼,其中有三個人是上海交通大學學習計算機視覺的同學。“剛開始創業哪里招得到人,只能從朋友、親戚中找。”塗意說。

他們選擇的是AR行業的底層技術,從算法開始一步步琢磨。此前業界使用比較多的是高通vuforia引擎和德國metaio引擎,但vuforia後來被高通賣給了ptc,metaio被蘋果收購並關閉服務,留下了市場空白。因為門檻高,更多的創業者傾向於業務層面,因為業務能帶來收入,無論是垂直應用場景,還是為企業服務,抑或是直接做卡牌。開始為了維持生計,初創公司也接一些外包的活兒,但在融資後,投資人要求他們不能再接受外包。2014年底,視辰信息獲得了600萬元天使輪融資,此後又獲得了來自松禾資本的4000萬元A輪融資。“有了融資就比較好招人了,不然沒有人敢來。”塗意說這是融資帶來的一大變化。

技術也需要得到保護。“肯定還是有壁壘專利最好,目前我們有8項專利,主要還是圍繞自己的核心算法來申請。若走出國門去參展,侵犯別人的專利就會被警察直接從展會上拉走,我們確實是自己寫而不是改別人的。”塗意說。

在亮風臺聯合創始人、COO唐榮興看來,國產SDK還在努力之中。“除了亮風臺、視+、太虛等都在進步並努力促進行業發展,希望國產不僅是人數最多,並將是全球最好。AR目前更缺的是好的產品與內容,希望更多的合作夥伴關註產品和內容。”

最近一個月,視辰信息在考慮如何創造商業模式。目前視+科技的基礎版免費,而增值服務比如AR的雲服務,圖片搜索是按照使用收費的。一家明信片企業就購買了這種服務,通過掃描明信片就可以獲得相應的AR服務內容。這與百度的以圖搜圖功能有所不同。百度的以圖搜圖需要拍一下,是模糊搜索,搜索結果是一個相近物品,目前視+科技的App可以掃描識別2萬張圖,容量設置在10萬以上。

“百度把網絡上一堆圖片放上去,不能做到融合,AR則一定要貼合並且能實現穩定的跟蹤,一定要百分之百一樣才可以。”塗意說。這種雲服務按照用量來付費,都是用量比較大的用戶,比如提到的明信片企業,就需要加載視頻,上傳一些內容,也因此產生大量的掃描用量。

此外就是一站式的AR解決方案。現在AR都是圍繞Unity,一個遊戲引擎完成渲染,但痛點在於很多原生應用里面沒有3D引擎,如果要把相關AR的業務全部整合進去就需要自己的方案。

“我們自己弄了一套解決方案,因為有很多應用不願意做把AR的引擎加上去這麽重的事情,這包括雲搜索和內容管理、3D編輯器,等於說是一個終極的解決方案,讓企業可以很方便地把自己的各項業務開展起來。”塗意說。

其中,衡量技術的一些感性指標就是光照、遠近、角度對識別的影響。

融入生活

提到面向消費者,塗意坦言為時尚早。此前他們蹚出的路子是“2B2C”,以最早開發的“請柬+”為例,可以通過掃描請柬看到新人們的視頻,而這項服務主要賣給了臺灣的商家,因為臺灣的民俗對婚禮請柬還頗為看重,如果是個人則很難承擔研發的費用。

他們也曾經與報紙合作,呈現花展的相關資訊,可以展示的AR動態效果與打開App也並無分別,但是既然選擇讀報就說明用戶對手機的使用偏好較弱,更重要的是,“為報紙的每日新聞開發AR是不現實的”。

甚至就連最為人熟知的AR兒童早期教育卡牌都因渠道的強勢和微商的興起而越來越難做。

塗意說,從連續兩年參加AWE展會來看,做眼鏡的廠商已經越來越多,但是眼鏡的普及也要先看手機的AR應用普及率。

今年9月,專註於增強現實、智能眼鏡產品研發的北京梟龍科技有限公司就獲得了京東方的A+輪融資5000萬元。CEO及聯合創始人史曉剛就曾在朋友圈中感慨:“智能手機加移動互聯仍在信息交互方式上存在缺陷,雖然在運算速率上已經很快了,但是在信息展示上,智能手機並沒有解放我們的雙手,並且通過一塊屏幕把我們同世界割裂開來,這並不是人類認知世界的本質方式。”

說到底,交互方式和信息呈現方式將決定AR技術的前景。

塗意認為,目前眼鏡主要用於提高工作效率、加強培訓,對於方便消費者應用還是差一點。“短期來看,一些授權費還有為企業增值服務是收入的主要來源,長期來看,眼鏡時代將會成為一個新的流量入口。要進入消費,就要先從場景入手,先把更多場景AR化,然後才能驅動消費者買眼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730

蘇寧雲商:擬13億元轉讓下屬公司 專註商業資產平臺建設

蘇寧雲11月10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決定將全資子公司北京京朝蘇寧100%股權轉讓於蘇寧電器集團或其指定的主體,轉讓價格13.05億元。

資料顯示,北京京朝蘇寧成立於2011年1月11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蘇寧雲商持有其100%股份,註冊資本2000萬元,其一直貫徹推進“租、建、購、並”的連鎖發展策略,在部分重點城市、核心商圈通過購置、自建等方式布局自有物業,並擁有公司北京八里莊蘇寧生活廣場項目。

公告稱,近年來,公司持續推進輕資產化的發展模式,通過盤活存量資產,實現沈澱資產的市場價值,回籠資金支持互聯網零售核心能力建設,以提高市場競爭力。鑒於此,經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四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擬出售子公司股權暨關聯交易的議案》,同意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蘇寧雲商銷售有限公司將其子公司北京京朝蘇寧電器有限公司100% 股權轉讓於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寧電器集團”)或其指定的主體, 轉讓價格 130,483.67 萬元。

截至2016年11月10日,蘇寧電器集團持有公司股份合計為1,592,220,798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17.10%,其中蘇寧電器集團通過“西藏信托有限公司-西 藏信托-順景 34 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持有公司股份36,170,099 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0.39%。

公司表示,隨著公司自建蘇寧生活廣場、蘇寧廣場的建成投入,公司將考慮通過轉讓至蘇寧電器集團平臺或者其他的創新資產運作模式,實現專業化分工運營,公司專註於互聯網零售經營,而集團則專註於商業資產平臺的建設及運營,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及運營效率最大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015

樂視FF內華達工暫時停工 稱將專註於明年發布概念車

當地時間11月15日消息,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稱,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FF)發言人Ezekiel Wheeler表示,FF位於北拉斯維加斯市的工廠暫時停工,並稱停工是因為戰略調整,即資金和精力將專註在明年一月將亮相CES的概念車上。

Ezekiel Wheeler說,“我們也會在未來完成對內華達州的承諾,在該州完成300萬平方英尺的電動車工廠建設。”

據悉,該工廠項目預計將在北拉斯維加斯市經濟衰退地區創造4500個工作崗位。雖然一些內華達州官員強調支持法拉第未來的項目,但是內華達州財政部長Schwartz是其最早的懷疑者之一。

“我們從一開始就表示擔心法拉第未來沒有資金來承擔或完成這個項目,”Schwartz說。 “在過去幾個星期里,我們的關註仍然有增無減。”

此前據汽車網站Jalopnik報道,工廠已經停工的消息也已經得到該項目的承包商AECOM的證實。AECOM在發給Jalpnik的聲明中說:“法樂第未來目前暫時調整了建設計劃,準備於2017年初重啟。我們仍將與客戶和員工全力開發這個項目,期待著工廠的正式交付。”AECOM補充道,地基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法拉第未來在上個月發給Business Insider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該公司和AECOM之間的業務是“強大的”,並且“致力於在北拉斯維加斯建立未來的工廠”。在同一份聲明中,該公司稱,兩家公司都在“努力解決拖欠款的問題”。

法拉第未來是一家成立於2014年4月的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在2015年成為樂視汽車的戰略合作方,樂視宣布向其投資10億美元以共同建造樂視在北美的超級汽車工廠。樂視此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1月樂視戰略合作夥伴FF首款量產智能互聯電動車將正式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715

雷軍談專註:小米55家生態鏈企業 每家公司只做一個產品

11月18日,在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企業家論壇—— 創新引領未來對話”環節, 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在被問及小米如何保持創新的專註時表示,小米不只是一家公司,是由幾十家公司一起構成的,每家公司只做一個產品,而且只專註一兩個品類的一兩個產品上。

他提到,小米三年半以前從零開始,孵化了55家生態鏈企業,每家公司只做一個產品,所以專註體現在小米產品的背後是有一個專業的公司專註做一件事。小米在克服多產品專註問題,最常用的就是生態鏈的打法,是一個艦隊。

“比如說大家拿我們做電飯煲開玩笑,電飯煲我就是看了新聞報道說我們為什麽不能做出好的電飯煲,我們為了做電飯煲,我們請日本電飯煲的發明人來牽頭開發的,這種生態鏈的好處是什麽?每家公司都是獨立的公司,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請優秀的人才,人才也是創新的基礎。小米不只是一家公司,是由幾十家公司一起構成的,這里有很多挑戰,品牌管理、品質管理等等。”他說道。

另外,他還透露,目前小米在很多領域做到了世界第一,例如移動電源。在很多領域也都處在世界領先的位置。

 

下為對話實錄:

鄔賀銓:接下來一個問題,小米現在已經不是簡單做小米了,大米、小麥、水稻已經多元化了,在多元化的情況下,如何保持創新的專註?

雷軍:小米大概是三四年前就開始考慮用生態鏈的打法來做,生態鏈的打法因為小米在初期的商業模式設定做科技業的無印良品,無論是電子商務強調零售店得有一定的SKU,有一定品類的非常度,假如我們開店賣手機的話,店里面的流量很低,客戶一兩年才來一回,對我們來說每次都是新用戶,所以納新成本很高。所以小米一定要具備品類的豐富度,但是保持品類的豐富度以後又會拉長戰線?怎麽辦,我們在三年半以前從零開始,孵化了55家生態鏈企業,每家公司只做一個產品,而且只專註一兩個品類的一兩個產品上,所以專註體現在小米產品的背後有一個專業的公司專註做這麽一件事情,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有機會在全世界找最優秀的人才。

比如說大家拿我們做電飯煲開玩笑,電飯煲我就是看了新聞報道說我們為什麽不能做出好的電飯煲,我們為了做電飯煲,我們請日本電飯煲的發明人來牽頭開發的,這種生態鏈的好處是什麽?每家公司都是獨立的公司,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請優秀的人才,人才也是創新的基礎。小米在克服多產品專註問題,最常用的就是生態鏈的打法,是一個艦隊。小米不只是一家公司,是由幾十家公司一起構成的,這里有很多挑戰,品牌管理、品質管理等等,但是到今天為止,我們在很多領域做到了世界第一,像移動電源,我們很多領域都處在世界領先的位置。

鄔賀銓:很多電子產品有共性,將來小米做馬桶蓋我也不奇怪。

雷軍:真的有很多人建議我們做馬桶蓋,但是被我們拒絕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912

專註自由職業者的招聘平臺“自客”,宣布獲BOSS直聘戰略投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21/159902.shtml

專註自由職業者的招聘平臺“自客”,宣布獲BOSS直聘戰略投資
朱丹 朱丹

專註自由職業者的招聘平臺“自客”,宣布獲BOSS直聘戰略投資

自客與BOSS直聘的合作,是用戶場景和業務形態的互補。

i黑馬訊 11月21日,專註自由職業者的招聘平臺——“自客”宣布獲得BOSS直聘戰略投資。據悉,雙方將從平臺、品牌等範疇建立合作。

“自客”是一家一家針對自由職業者和多重職業者的撮合與招聘平臺。在平臺上企業可以發布項目尋求人才,求職者可以展現個人技能,自客通過項目撮合的形式實現雙方的溝通與匹配。據了解,平臺所依托的微信公眾平臺和PC端在8月正式上線,APP則將於12月初上線。目前,自客已聚集用戶已近3萬人,入駐企業近2千家。

據i黑馬了解,自客於今年7月獲得高榕資本1000萬元天使投資。談及在半年內能連獲兩輪融資,自客CEO兼創始人文雙表示主要原因在於創始團隊都是在招聘行業從業超過10年的老兵,均有豐富的行業認知和經驗。

399025983297150840

*老虎科技創始人文雙(受訪者提供)

文雙認為隨著目前中國創業公司不斷湧現和移動互聯日益發達,自由職業者人群不斷擴大,市場需要專業的招聘平臺幫助他們將職業技能轉化為經濟價值。創業公司和小微企業由於團隊不完善,在遇到臨時性難題時,人才需求尤其緊迫。

數據顯示,自客的用戶超過80%是擁有3年以上經驗的互聯網中高端人才。他們通過有效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空閑時間,幫助企業解決短期用人或者是緊急項目需求。

談到行業痛點,文雙認為原來自由職業者獲得工作的機會少,缺乏支付誠信保障,對接工作的時效性和效率低下。自客將通過聚攏企業發布海量機會,利用大數據和智能推薦的算法,加快項目撮合的速度。此外,自客會在個人能力的展現和交易上提供更多的服務和保障。

“直聘開創了牛人與BOSS直接開聊找工作的‘直聘’模式,讓我們對行業有了新的認知。自客的出現,則是對BOSS直聘現有業務的補充和延伸。此次自客與BOSS直聘的合作,是用戶場景和業務形態的互補。”自客CEO兼創始人文雙告訴i黑馬。

自客 BOSS直聘 戰略投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154

徐易容:創業者若總專註於結果,最終是會「變形」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22/159930.shtml

徐易容:創業者若總專註於結果,最終是會「變形」的
投資人說 投資人說

徐易容:創業者若總專註於結果,最終是會「變形」的

他曾有一段相對低谷的狀態,但這也讓他對創業有了新的認識。

本文由投資人說(ID:  touzirenshuo)授權i黑馬發布。

1、保持「屌絲」心態

2005年10月份我就開始了第一次創業,美麗說其實是我第二個項目,第一個項目是web2.0,你不一定知道這個概念,這是大概在2005年的下半年和2006年的上半年這段時間,中國互聯網相當火爆。

我做那個網站是個性化的閱讀器,有點像張一鳴的今日頭條,那時候沒有手機,基本上都是在PC上面,我們做個性化閱讀器,是國內第一個使用java技術的網站,你不用刷屏就可以用,網站體驗做得挺好。起了一個名字不太好,叫做抓蝦,後來就抓瞎了。

這個項目我們先後做了有三年,2005年11月份做到2008年的年底,美麗說是2009年11月創立的。回顧美麗說的創業經歷,自己有很多的感悟,但本次我主要想跟你分享兩點心得:

第一點心得:保持「屌絲」心態

我先分享一下「屌絲」心態。我背景相當好,因此我第一次創業做抓蝦網,跟美麗說的心態不一樣。做抓蝦那個時候心態不夠「屌絲」,我自己是北大計算機系畢業,高中是國家奧數集訓隊的,保送北大,後來在斯坦福讀了計算機碩士,在IBM待了五年做數據庫數據挖掘的研究。我在那里做得蠻好,寫論文,跟他們一起發專利,一個專利750美金,我還蠻高興。

整體來講,我是一個白富美,雖然不美。2005年8月,我在IBM中國軟件研發中心,待得有點不耐煩,就離開了IBM自己出來創業。當時是8月8號,不知道你記不記得這是個重要的日子,這一天是百度上市的日子。然後我發現說,我們北京大學一個圖書館系畢業的人可以做搜索引擎,計算機系的都幹嘛去了?

我的搭檔是百度最早期十幾個工程師之一,他那時在百度剛好待了5年,也不耐煩。他跟我們家領導是同事,我們老混在一起吃飯很熟。當初就覺得,那就一起出來幹件牛逼的事,百度股價都150美金了,我們應該更牛,所以我們跑出來了。

一開始確實挺興奮,發現自己當家作主,那個時候是沒有咖啡館也沒有車庫,創業公司都在五道口華清嘉園附近,那時候我們在那租了一個兩居室,大概3800一個月,05年的11月份,我們倆待在里邊,一開始超爽,擺幾張桌子在客廳,幾張行軍床。

當時選了一個大四學美術的妹妹做設計,一小時20元後來漲到40。還有IBM的同事,白天在IBM上班,晚上在我們這兒寫代碼,一開始前幾個禮拜都不回家,後來開始說每個星期天下午回家洗澡,後來又變成了單雙周。所以那個熱情是很高漲的。

當初在那一片地方創業熱很誇張,那個熱情跟現在也不相上下。那個時候一群人在里邊,我記得我們自己在華清嘉園13號,王興早期還在做校內,他也在華清嘉園,包括張一鳴、陳華、王慧文,華清嘉園非常火。

想起來是挺興奮,面對自己當家作主,每天勁頭超級強烈,自己創業跟IBM氛圍不一樣,我們打造的團隊文化是比較輕松的。

有一天鎖芯壞了,你要換鎖芯,當時覺得花自己的錢好心疼,打一圈電話,下面有一個哥們說他可以換,別人40塊錢他只需要8塊錢。不過他有一個要求,他前天晚上打了一通宵的麻將,能不能在你這兒睡一會,行,換鎖芯,完了在行軍床那睡著。過一會一個人來面試,穿過客廳,我們跟他說,創業是很辛苦的,面試者說知道,客廳就睡了一個。

2

第二次創業的心態

我在06年下半年到07年就不High了,慢慢你發現這個事情沒有那麽容易。心態上覺得這個事情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天天向上,所以每天在想著說,為什麽這個事情還沒有成功,這個壓力就來了,整個人都是很擰巴的。後來開始裁員,當時40個工程師,裁到8個。

有一天我們宣布說,咱們明天開始放假三天,第二天開始我們約在五道口,現在叫做橋咖啡,旁邊有個卡瓦小鎮,我們把同事一個一個叫來說。沒辦法,這事情我們覺得方向不太對,我們以後再合作,把大家一個一個都送走。

最後,連兩個創始人在內留了8個,幹了一年,這個事情到最後發現還是不能挽救公司,抓蝦還是抓瞎了。我進到沒有經歷過的狀態,你發現好好學習不能夠天天向上了,最後公司還是掛掉了。公司的人都走了,八個人都散夥了,辦公室付了房租還在那里,基本上就我一個人。

其實我當時也考慮過回到大公司去上班,但後來自己又覺得繼續做互聯網會比較好,所以在2009年看了很多垂直的行業,教育、醫療、旅遊都看過,後來選在女性時尚方向。

第二次做美麗說,整個我們團隊,尤其是我自己都非常放松,很多東西我們膽子非常大,不怕失去,本來就沒有失去。沒有什麽東西是必成,享受這個過程最重要,你做的是你喜歡的事情,專註在事情本身,不要把太多關註放在結果,專註結果太多,最終人會「變形」的,你會每天問自己為什麽還沒成功

3

做時間的朋友

第二點心得:做時間的朋友

你做的是一件什麽事,這件事情的時間跟你是不是朋友?我們在09年的時候就能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女孩子肯定會變得越來越漂亮,穿得越來越好看。時間對她來講是有利的,你知道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的錢會越來越多,中國經濟在發展,消費在升級,非常簡單但它就是對的,叫大智若愚。

舉個朋友的例子,1997年開始做下載工具,我個人觀點認為,對於下載工具而言,時間就不一定是它的朋友。隨著時間推移,網速越來越快,我還需要下載嘛,我可能就不要下載,視頻都在線看。我自己的感覺,如果時間不是朋友,方向性的東西要變,這很麻煩。最好順勢,定好這件事情,你知道時間是你的朋友就不要動

前兩年有一個朋友來找我,來的時候很高興,有一個很好的點子,大概的想法在手機做一個鬧鐘。我問他,這樣一個很好的鬧鐘,兩年以後是什麽?他回答不出來,這不是說回答不出來就一定有什麽問題的。

第一次做抓蝦選方向,當時我們只用了一天決定方向,接下來兩三年里面我們就非常痛苦。做美麗說時,我感到方向這個事是很重要的。我花了一年的時間找下一個方向,一個是一天,一個是一年,找到大方向是需要用很長的時間、運氣和機緣,這個事情要非常謹慎

2009年,因為我自己在思考接下來該做什麽,那時候反正也金融危機了,就經常滑雪。滑雪的時候我就在思考接下來幹嗎?我當時就問了自己一個問題,滑雪最重要是什麽?是要從山上往山下滑。如果你是一個新手,雪道足夠長,你從上面下來也不錯,你可以學,但是即便你是奧運冠軍,倒著滑你也會被累倒的,所以順勢而為非常重要。

雷軍講,善於打仗的人,基本上是在千仞的高山上,把一塊石頭推下來。方向非常重要,重要的方向大智若愚,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展現出來,不要看不起它。我覺得大智若愚比小智慧要好很多,把大的方向先出來。

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那麽多激進的變化,如果我們從宇宙飛船上面從太空往下看,這一顆星球在過去幾十億年間沒有變化,我們想在短暫幾年當中想實現什麽飛躍是非常難的。人類對新鮮事物的接受是有一個典型的正態分布曲線。

有一本書叫《跨越鴻溝》,里面說正態分布的曲線,不管你多牛的新事物、新網站、新APP,人類對你的接受程度是正態分布圖,有25%的人是非常喜歡你,這些人是你的早期接受者。接下來有一個20%的早期用戶,然後中間是有一個40%的用戶,這些是跟隨者大眾,最後有15%是死活都不用你的人。

就撥號電話而言,最後一批換成數字按鍵的人是什麽原因?不是因為被數字按鍵洗腦了,而是買不到撥號電話。因此人類動作是很保守,大部分沒什麽太大的變化,所以不是創新的東西就是好的。

早期的時候,你的心情是很忐忑,你做了一個東西出來,找測試用戶,來十個走了九個是正常的,大家想安慰自己早期創業團員,讓他們心定,你看這是一條正態分布曲線。隨機采樣100個人,2.5個人是我們的早期用戶,走掉97.5個人都沒關系,早期我是這樣安慰我的團隊,也不是瞎說,就看自己理解。這是它有趣的地方。

當你選擇好一個大的方向,就要堅持做下去,過程中需要更換你的武器,一會是錘子一會是螺絲刀,但是你解決問題是定在那不動,因為時間是你的朋友

4

趁好的時間趕緊發展

我從2005年出來創業,市場就一直是有泡沫的,在2008、2009年的時候市場稍微消停了一下,大概從2011年上半年開始整個又開始升溫,大方面沒有變化。我個人建議創業者趁好的時間趕緊發展多拿錢,不要保守。

當你融完天使A輪甚至B輪以後,甚至還有C輪,當你拿到錢的時候,把你的錢都花掉,不要留,因為那個錢是不可以養老的,那個錢不能支撐偉大的公司做到更成功,所以早點花掉

當時抓蝦大概融了80萬美金,80萬美金到手的時候就會覺得好大一筆錢,要做很多事情,我會活很久,如果你這樣思考就會導致你在動作上有點保守,創業者不能保守,趕緊花掉錢,找到業務發展方向,花進去,早死早超生這是第一

另外,當你融了一大筆錢,你也會動作變形,花得太快,兩邊要平衡,但是在早期的時候,大家把眼睛放在找規律這件事情上,趁著資本市場比較好,甚至有一點泡沫趕緊去發展,把那個事情規律趟出來那是最重要的

對於公司之間的競爭,講概念是很容易的,大家都能懂,複制你的產品,抓一個網頁,複制你的APP其實也不難做。區別在於團隊,CEO要做的就是把最好的團隊攢在一起,如果這個競爭是一條河,上面一獨木橋,大家都是單槍匹馬在PK,你上一個人他上一個人,大家三局兩勝這種打法分不出來。好的打法是更多優秀團隊PK更少優秀團隊,這是長期執行力

競爭的手法在不同階段也會不太一樣。到了某個階段,你會用資本優勢,用你規模資本優勢清場,比如騰訊視頻,它有錢買大量IP,你跟在後面就不那麽好玩了。打德州撲克的人會發現,剛開始大家打得比較謹慎,但是一段時間以後會有一個人贏幾把,他的籌碼從平均的一千變成四五千,你就會發現他的打法就要變,把別人洗掉。

創業 方法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379

2.5億美元投資只是開始 英特爾成立新部門專註無人車

11月30日消息,據《財富》報道,英特爾正在組建一個專門的事業部來從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它的名字就叫做Automated Driving Group(自動駕駛事業部,簡稱ADG)。

新的ADG將由英特爾老將道格·戴維斯(Doug Davis)負責領導,將擔任部門的副總裁兼總經理,他此前執掌的是公司的物聯網事業部。

自動駕駛技術只是ADG受命從事的部分工作,該事業部還將聚焦於駕駛輔助技術,為汽車廠商客戶包括寶馬、戴姆勒、現代、豐田和特斯拉等供應芯片。

ADG成立是英特爾管理重組計劃的組成部分,但在整個計劃中,這個專註於自動駕駛技術的專門事業部或許是最引人註目的。

此前,英特爾首席執行官科茲安尼克15日宣布,英特爾計劃未來兩年對自動駕駛汽車進行超過2.5億美元的新增投資,推動完全自動駕駛技術轉化為現實應用。這些投資將驅動下一代互聯技術、通信、內容識別、深度學習、網絡安全等領域的發展。

另外,英特爾的汽車已經開始上路測試,目前共有30輛測試車,未來將會增加到49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560

微軟專注雲服務 首季業績勝預期

每當提及科網股,大部份人都會聯想到Facebook,Google,Amazon,Netflix,Tesla,Salesforce,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除此之外,投資者的眼光亦投向未上市的大型創新科技公司,例如AirBnB 和Uber。至於微軟、IBM、Cisco 等,已被視為上一代的科網巨企,部份坐擁大量現金無處可花,會向股東派高息甚至回購股份。

週末世叔伯傳來以內地相冊軟件製作的視頻,電子檔案格式是exe file,不適用於蘋果Mac 機,找來PC 電腦卻同樣開不了!為了打開檔案,筆者上網搜尋,根據微軟指引更改設定,卻一度令所有程式檔(exe file) 包括瀏覽器等無法正常運用。折騰了數個小時,PC 的程式檔終回復正常運作,但該視頻檔案卻仍未能開啟。整個過程令筆者恨得牙癢癢 -甚麼年代了?所有人都用雲端服務,何來上載下載安裝程式等麻煩事?歷史最悠久的內地相冊軟件太不user friendly,微軟亦真的該沒落...  友人卻傳來微軟股價創新高的新聞 - 上週五股價裂口高開,週一股價繼續上升,錄得2.25% 升幅。筆者看過財務數據和技術指標後,睡前曾落限價盤買入。

微軟7-9月的營業額超過223億美元,超出華爾街分析員預期12%。行政總裁 Satya Nadella 指PC 業務停滯不前,但公司已將焦點轉移至雲端和移動服務,而雲服務的營業額(撇除外匯因素後)錄得約10% 增長。若細看數據,微軟的每股盈利已連續兩季遠超華爾街分析員預期(4-6月的每股盈利較預期高約19%)。再追溯多兩個季度,年初1-3月的每股盈利較預期落後1.6%,而去年10-12月的每股盈利同樣遠超預期約13%。即過去四個季度,有三個季度的業績都遠勝過華爾街分析員預測,只有一個季度稍微落後。微軟轉型主攻商業機構Microsoft Office 和雲服務,似乎成效顯著。


微軟的PC 市場確實沒增長動力,轉而專注B2B 雲端服務卻非獨立投資者能輕易觀察到。科網世代不少傳統行業都尋求轉型。香港讀者也許留意到內地人來港簽保單走資的新聞,其實除了本地保單,內地保險業增長可觀。2015年的數據顯示,內地原保險保費收入達2.4萬億元,同比增長20%,而最值得關注的是互聯網保險,佔行業總保費6.4%。佔比看似很低,但同比增長315%,成為新崛起力量。相關機構更預測,5年後互聯網渠道的保險銷售有望佔總體50%!

另一個受科網衝擊的傳統行業,是內地的娛樂事業。週一高天佑兄的《投資要識看戲》一文,指阿里巴巴、騰訊和復星,日內都有押重注的首部處女電影上畫。其實除了銀幕大製作和傳統電視劇,近年內地網劇憑低廉的成本和豐富題材,成為各大視頻網站和影視娛樂公司的新寵。而截至今年5月底,內地的網絡直播平台已達250多家,其中超過100家專注移動直播平台。數目之多,似乎預視此為兵家必爭之地。

投資者發掘潛力科網股時,除了打正旗號的創新科技企業,也許可嘗試在傳統行業裏尋找積極轉型的巨企。

此文同見於《信報》的《價值投資》專欄
Facebook 專頁:www.facebook.com/trendalysi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300

專註於B2B國際機票分銷及商旅系統服務,美亞商旅宣布融資1.2億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5/160859.shtml

專註於B2B國際機票分銷及商旅系統服務,美亞商旅宣布融資1.2億元
黑馬哥 黑馬哥

專註於B2B國際機票分銷及商旅系統服務,美亞商旅宣布融資1.2億元

美亞商旅是一家全牌照的航旅企業,在全國多地設有分子公司。

i黑馬訊 1月15日消息,廣州美亞電子商務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亞商旅”)宣布完成1.2億元融資,此次融資由達晨創投、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共同投資,左馭資本擔任財務顧問。

此輪融資將用於加大技術和品牌的投入,結合先進互聯網技術,整合全球優質旅遊產品資源,使機票分銷走向多元化、國際化、自動化和數據化,發展商旅管理市場。

美亞商旅是一家全牌照的航旅企業,在全國多地設有分子公司,多年來深耕B2B國際機票分銷及商旅系統服務平臺,為包括世界500強公司在內的3000余家企業客戶提供專業商旅服務,董事長伍俊雄提出打造商旅生態圈概念,以“技術+服務+產品”的綜合實力作為發展方向。

此外,為了更好發展商旅管理業務,美亞商旅旗下專註於TMC與MICE市場的美亞尚途商旅,自2017年1月1日起由尹偉出任CEO。尹偉原為攜程商旅北方大區總經理,南中國區總經理。

據了解,尹偉將帶領美亞尚途商旅團隊,從技術、產品、品牌三個方面全面推進,以尚途商旅管理系統作為技術研發為投入重點,通過系統整合企業差旅事前、事中、事後全流程,形成包括商旅的行政審批、合規出行、財務管理、數據分析等一整套的科學管理體系,同時尚途商旅將大力拓展MICE市場,為企業提供商務差旅、會務、員工獎勵旅遊等一整套全方位專業化的服務。對內規範化公司管理,對外提供專業商旅服務,以高標準輸出商旅管理服務贏得市場美譽度。

達晨創投TMT行業投資部總經理,文旅基金副總裁何士祥表示:縱觀中國經濟,整體在調整與轉型,形成L型經濟模式,每個企業都需要在這個階段轉型,其中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首當其中;其次C端的旅遊行業市場,經過數年培育發展,已經形成巨頭壟斷市場,獲客成本高、靠通過價格戰或者服務戰獲取市場份額;進入移動互聯網下半場,投資市場更看重B端的市場,企業級服務市場比拼不單單是價格,更多是技術+產品+服務綜合比拼,以美亞商旅旗下美亞尚途商旅為代表的企業商旅管理服務,可以解決企業管理效率的問題,為中國千萬家中小型企業轉型升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條件,企業級商旅服務市場在起步階段,具有很大機會,具備更優質的投資價值。

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合夥人賈巍表示:隨著出境遊市場的持續高速發展,國際機票作為基礎產品有著巨大的需求增長空間。美亞商旅經過十幾年的深耕細作,已成長為國際機票B2B行業的領軍企業,無論在航司資源、分銷渠道還是運營效率上已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優勢,我們堅定看好美亞商旅在該領域的成長前景。與此同時,美亞尚途商旅的企業商旅管理業務布局也已具規模。2016年中國企業使用商旅管理的比例僅有7%,遠低於歐美的40%,中國企業商旅管理普及率仍然較低,憑借美亞商旅在機票領域的優勢資源積累和業務特色,商旅管理板塊有望成為美亞尚途商旅業績持續增長的堅實來源。

左馭資本創始合夥人胡偉東表示:據預測,中國商旅行業市場規模達2000億,而且市場極其分散。對比國際趨勢,中國商旅行業將面臨很大的整合空間和進一步的市場規模增長。美亞深耕行業十幾年,在機票、酒店、技術等層面都有深入的積累,在未來的行業整合過程中最有機會成為行業整合者,同時與達晨、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頂級投資機構的合作,會極大增加公司未來的運作和整合能力。左馭資本作為旅遊行業最專業的投行之一,希望通過自身的專業服務,為國內商旅行業更加專業化的行業演變過程中貢獻自己的力量。

美亞商旅 航旅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517

保監會今年專註“修”門檻:防金融大鱷野蠻入侵

“絕不能把保險辦成富豪俱樂部,更不容許保險被金融大鱷所借道和藏身。”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22日在談到保險領域防控風險時如是說。

項俊波

經歷了一系列“野蠻人”舉牌風波後,2017年保險行業的監管重點頗受關註。項俊波在當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明確,今年要把防控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重點圍繞公司治理、保險產品和資金運用三個關鍵領域,下決心處置潛在風險點。

保監會出席當天新聞發布會的陣容堪稱豪華,除項俊波外,陳文輝、黃洪、梁濤三位副主席也同時亮相。陳文輝在回應“險資舉牌”現象時強調,保險資金運用一定要堅持穩健審慎的原則,股權投資應該以財務投資為主。黃洪則在會上表示“萬能險是一個成熟的產品,萬能險本身並沒有問題”。

除對熱點話題表態外,針對險資舉牌亂象背後折射出的股東結構、公司治理問題,保監會也正著手完善監管制度。梁濤在發布會上透露了《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下稱《辦法》)的修訂方向:實施股權分類監管。

不容許金融大鱷借道藏身

恒大系、寶能系、安邦系……各路險資近年來在資本市場頻繁舉牌、收購,成了上市公司“門口的野蠻人”。

曠日持久的“寶萬之爭”則最為典型。即寶能集團利用旗下的前海人壽發行萬能險、結構化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再通過加杠桿持續舉牌萬科(000002.SZ,02202.HK),進而引發上市公司控制權之爭。

無獨有偶,恒大集團旗下的恒大人壽則對多家A股公司“買而不舉”、“快進快出”,尤其是強勢入侵南玻A(000012.SZ)引發公司管理層集體離職的“宮鬥劇”令人唏噓。

險資的頻繁舉牌使得監管環境出現了變化。

去年12月初,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公開痛斥“野蠻人”,將險資推向風口浪尖。保監會隨後出臺了整治萬能險違規行為、強化萬能險監管、嚴格股權監管等一系列措施,並派駐檢查組入駐險企。保監會高層也在多次公開發言中強調“保險姓保、監管姓監”的監管理念。

項俊波此次的發言又重申了從嚴監管的理念。他強調,對個別渾水摸魚、火中取栗且不收斂、不收手的機構,依法依規采取頂格處罰,堅決采取停止新業務、處罰高管人員直至吊銷牌照等監管措施,絕不能把保險辦成富豪俱樂部,更不容許保險被金融大鱷所借道和藏身。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險企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保監會去年底以來一系列的舉動來看,監管層對於險資舉牌的態度已經轉向,今年監管從嚴從緊的方向也已十分明確,預計一些投資激進的險企將偃旗息鼓,回歸保險主業,經營穩健的保險公司也會更加審慎。

為萬能險正名

對於備受市場關註的保險資金運用原則,陳文輝22日在回應“險資舉牌”現象時稱,保險資金運用一定要堅持穩健審慎的原則,股權投資應該以財務投資為主。

陳文輝表示,險資一定要堅持穩健審慎的投資理念,要求保險資金在投資中應當以固定收益類的產品為主,股權等非固定收益類的產品為輔。股權投資應當以財務投資為主、戰略投資為輔。即使是戰略投資,應當是以參股為主、控股為輔,這是基本的原則和投資理念。

陳文輝

保監會1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保險資金股票投資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有針對性地規範了保險資金股票投資、重大股票投資和收購行為,涉及舉牌的需要在信息披露要求基礎上進行事後報告。重大股票投資要事後備案,明確禁止與非保險一致行動人共同收購上市公司。

“保險資金要為我國保險主業服務、為被保險人服務,而不能為它的股東服務、為業外一致行動人服務,用制度引導保險資金做友好的投資者。”陳文輝說。

“險資舉牌不見得是非常壞的事,關鍵是要甄別舉牌的目的。”南開大學保險業教授朱銘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保險公司舉牌優質上市公司,通過長期持有股份獲取豐厚的投資,這本無可厚非,監管部門嚴防的是險資在資本市場“快進快出”、惡意收購等市場行為。未來監管層可引導險資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權,通過明確持有期限等硬性規定來界定險資舉牌行為的合規性。

一直以來,保險公司借助萬能險這一高風險、高收益的負債資金來源,作為舉牌上市公司的資金“籌碼”,由此形成了業內常見的保險公司資產驅動負債的模式,掘金股市獲取超額收益,一度偏離了保險發揮保障性功能的本業。

監管風暴來襲後,有關萬能險的功過是非言論甚囂塵上。保監會在此次發布會上也首次為萬能險正本清源,“萬能險是一種成熟的產品,萬能險本身沒有問題。”黃洪說。

對於萬能險的經營情況,黃洪也提到了一些問題:一是少數保險公司萬能險業務一險獨大,而且期限普遍偏短,這可能導致業務大起大落,公司經營不穩定;二是短期負債配長期資產,形成資產負債錯配,可能給公司經營帶來現金流承壓的風險隱患。

對於萬能險存在的問題與風險,黃洪表示,我國已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萬能險的監管制度,監管標準高於歐美國家,監管要求也更要嚴。

黃洪

朱銘來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萬能險主要是中短期投資產品,保險公司往往利用舉牌拉高股價賺取差價,建議萬能險未來產品設計靈活機制調整,在投資端從短線投資向長期財務投資轉變。未來險資投資可適當拉長投資期限,投資於符合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服務宏觀經濟發展的長期投資。

他還表示,險資要逐步回歸資本市場長期的財務投資者,當前保監會采取的系列監管政策控制險資投資亂象,未來應進一步明確監管目標,對保險資金運用方向給予指引。

完善制度提高準入門檻

險資舉牌亂象背後暴露出了保險行業股東結構、公司治理等問題。對此,梁濤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隨著投資主體多樣化,在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也給保險公司股權管理和公司治理帶來更大的挑戰,少數保險公司的虛假註資、一股獨大、治理失衡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梁濤

在持續完善監管制度方面,梁濤在發布會上透露,一個重要舉措是修訂《辦法》,通過對股權實施分類監管,規定各類資本的持股比例上限,單一股東持股比例不超過1/3,建立股東準入的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提高準入門檻。強化穿透式監管,有效遏制股權管理中的違規行為。

《辦法》已於2017年1月上旬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從征求意見稿來看,主要變化體現在五方面:進一步嚴格股東準入標準、強化股權結構監管、強化股東監管、加強資本真實性核查、強化審查措施和問責力度。

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保監會高層此次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上再次明確了《辦法》的修訂方向,意味著征求意見後的《辦法》即將正式落地。

據介紹,圍繞嚴格股權的審查、規範股東股權行為、加強管理交易監管、強化三會一層的機制建設、建成完善薪酬約束機制、加大信息披露力度等關鍵領域,保監會出臺了各項規章制度30余項,初步建立了一整套保險公司治理的監管制度體系。

“公司治理的監管是一項國際化的難題,處在不斷探索和完善之中,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鑒。”梁濤表示,公司治理真正實現“形似”到“神至”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去年以來,保監會堅持問題導向,已經采取了或者準備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斷加大對公司治理的力度,努力實現公司治理監管從柔性引導向剛性約束的轉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4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