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呢D自立君主的小島都可以開公司
1 :
GS(14)@2012-01-21 16:32:44http://webb-site.com/articles/HuttRiver.asp

The "Principality of Hutt River" is a wheat farm of about 75 sq km (about the size of HK Island) in Western Australia. The "Principality" (why not just go for broke and call it a Kingdom?) claims to be an "Independent Sovereign State" having seceded from Australia in 1970. It is run by Leonard Casley, or "HRH Prince Leonard" as he prefers to be known. Here is its web site, which makes the HK Companies Registry site look modern, and deep in that site you will find the "Companies House" of the "Principality of Hutt River".
Neither the State of Western Australia, nor the Federal Government of Australia, recognise the "Principality", and nor does any member state of the United Nations, but apparently Hong Kong is ready to register companies from this place - or otherwise it wouldn't be in the list, would it? So far as we can tell, no companies from this place have been registered in HK. Coming soon: the Principality of Hunghom, with HRH Prince Victor, the Principality of Cyberport, with HRH Prince Richard, and the Principality of Discovery Bay, with HRH Prince Payson.
Apart from the "Principality of Hutt River", all the other places on the Companies Registry list are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recognised by the UN and included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ISO 3166-1, including places like the Norwegian Bouvet Island, the most remote island on Earth, just above the Antarctic Circle, which is uninhabited apart from penguins and fur seals, who are unlikely to incorporate, and the British Indian Ocean Territory, also known as the Chagos Islands, which were forcibly depopulated in the 1960s to make way for the US bomber base on Diego Garcia. Not a lot of companies coming from there, one suspects. There's also Heard Island and McDonald Islands, unpopulated Australian territories which contain the only two active volcanoes in Australian territory (always handy in a pub quiz) but no companies registry. Similarly the Holy See (Vatican City State) is in the list but apparently the Pope doesn't do companies. We've taken a snapshot of the full list in a PDF here - just use the drop-down box.
2 :
GS(14)@2012-01-21 16:33:42http://webb-site.com/codocs/Hutt%20River.pdf
Snapshot
3 :
GS(14)@2012-01-21 16:35:14http://blog.yam.com/redinau/article/32503225
說到Hutt River Province這個國家,它可是真正的獨立國家,1970年,因為農場主人不滿澳洲政府的小麥制度,所以不爽,就鑽法律漏洞脫離澳大利亞政府,成立了 Hutt River Province 赫特河公國,妙的是,公國獨立後,澳洲政府隨即填補了這條法律漏洞。
其實這個國家不好找,在澳洲大地圖上並沒被標示出來,我們也是問了Northampton information center的人才知道,一路上從柏油路開到了黃沙土石路,小C仍舊不畏堅辛的撐下去(其實它也無從選擇),我從後視鏡中不斷看到黃沙滾滾的畫面,幸好後面沒車,否則看得到路嗎?終於,找到了傳說中的國中國-Hutt River Province 赫特河公國。
...
到這個國家真是奇妙的經驗,能親眼看到皇室王子,這種機會應該不多吧!但瞎的程度忍不住想大笑,據說它有幾萬名的公名在世界各地(裡頭應該包含很多花錢買公民證的遊客吧),不過今天怎麼看就只有見到王子,像是一人國家的感覺,後頭王子還先行離開了(大概是被公主叫去吃午飯),很好奇,以後王子的皇位打算傳給誰呢?總之,這一輩子,應該很難再來這個國家第二次了吧。
4 :
GS(14)@2012-01-21 16:38:38Norwegian Bouvet Island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83%E9%9F%A6%E5%B2%9B
地理
布威島位於54°26′S 3°24′E / 54.433°S 3.4°E / -54.433; 3.4,面積為58.5平方公里(22.6平方英哩)。全島93%的面積被冰川覆蓋。沿岸有很多冰山。島上沒有港口或港灣,僅在島外近岸處有臨時錨地,通過小船與岸上聯繫。
布威島全島最高處為奧拉夫峰(780米高)。沿海為冰崖和黑色火山岩。島的東部在1955年到1958年露出了原生火山岩,有鳥類棲居。
布威島被認為是世界上距任何一個大陸最遠的島嶼之一,其他類似島嶼還有復活節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離布威島最近的大陸是南極洲的毛德皇后地,有1600公里遠。該島國際域名縮寫代碼為.bv。
[编辑] 歷史
布威島於1739年1月 1日由法國航海家讓-巴蒂斯特·夏爾·布威(Jean-Baptiste Charles Bouvet de Lozier)發現。但是布威沒有對該島進行考察,因此無法判定其究竟是一個島嶼還是南極大陸的一部分。
直至1808 年,布威島才第二次被人發現,發現者是恩德比公司捕鯨船「天鵝」號的船長林塞。1822年12 月,捕海豹船「黃蜂」號的船長班傑明·莫雷爾第一次登上該島,捕獵海豹。1825年12月10日,恩德比公司船東諾里斯船長將該島命名為「利物浦島」,並宣布其為英國領地。1898年,德國探險家庫恩再次抵達該島,但未上島考察。
登上布威島的第一批科學考察者是1927年的一個挪威考察隊。他們在島上居住了一個月,並將其命名為布威島。英國稍後放棄了對該島的主權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及戰爭期間,布威島附近海域成為挪威捕鯨船作業基地,捕獲了大量南露脊鯨和抹香鯨。1941年1月中旬,德國海軍輔助巡洋艦「企鵝」號(HK-33)在布威島海域捕獲了11艘挪威捕鯨船和3艘鯨魚加工船。
1964 年,在布威島海岸發現了1艘被遺棄的救生艇,但乘客不知所終。
1971 年,布威島被挪威政府宣布為自然保護區,禁止人員常年居住。1977年,挪威在島上設立了一座自動氣象站。
1979 年9月22日,美國人造衛星Vela Hotel在布威島和愛德華王子群島之間的海域偵測到一股強光。這道強光後來曾被推斷為核試產生的爆炸或由隕石在空中爆炸所致,但相關的謎團至今仍未完全解開。
5 :
GS(14)@2012-01-21 16:39:50Chagos Islands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 ... F%E7%BE%A4%E5%B2%9B
查戈斯群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查戈斯群島(Chagos Archipelago),是印度洋中部的一個群島,由7個環礁共 60餘島組成,位於馬爾地夫正南方約500公里處,目前是英屬印度洋領地的主要組成部分。群島總面積63.17平方公里,主島迪戈加西亞島面積27.20平方公里,包括潟湖在內佔據海域面積約15000平方公里,專屬經濟區面積636,600平方公里。
該群島最早由瓦斯科·達·伽馬發現,18 世紀初作為模里西斯的一部分被法國佔領。1814 年,根據維也納和約,法國將該群島割讓給英國,作為塞席爾的一部分。1903年8 月31日,英國將其從塞席爾划出,重歸模里西斯管理。模里西斯獨立後,英國成立了英屬印度洋領地來管理該群島,但模里西斯未放棄對其的領土要求。1967年,英國同美國簽訂條約,在迪戈加西亞島上修建了空軍和海軍基地。在兩次海灣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期間,迪戈加西亞島基地均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為修建軍事基地,英國將島民強行遷離,這引起了島民的不斷抗議,2000年,英國高等法院裁決政府的這一行徑違法,允許島民自由返回除迪戈加西亞島之外的其他諸島(美國以軍事防衛需要為名,禁止平民踏足迪戈加西亞島)。由於英美兩國之間的條約將於2016年到期,該群島的政治地位仍不明朗。模里西斯已向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提出要求,希望在條約過期後取得該島的主權。
6 :
GS(14)@2012-01-21 16:40:57Heard Island and McDonald Islands
http://baike.baidu.com/view/203571.html?fromTaglist
历史沿革
赫德岛公元1833年被来自英格兰的捕海豹者彼得·凯姆普发现,但最终约翰·赫德上尉在公元1853年被认定为赫德岛的发现人。在公元1855年~公元1880年海豹捕捞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捕捞船只在此会做一年或更长时间的停留。公元1874~公元1947年间,一些为做科学考察会在岛上做一到两天的短期停留,公元1955年澳大利亚的考察站建成以后,考察者可做一年左右的逗留。在关闭该岛之前,澳大利亚当局组织了无数次科学考察,20世纪70年代中期几次私人考察在该岛进行,公元1985年到岛屿的游艇也正式开通。1996年2月制定了对两岛的管理计划,不经许可任何人不准进入岛内,以免对自然与环境造成损害。
以下列出赫德岛附近的大城市(方位以赫德岛为量度点):
城市 方位 距离 备注
法兰西港 西北 474 km 位于凯尔盖朗群岛 法属南部领地
艾尔弗雷德-富尔 西北偏西 1718 km 位于克罗泽群岛的波塞西翁岛
马丁-德维维耶斯 东北偏北 1727 km 位于阿姆斯特丹岛
珀斯 东北偏东 4109 km 澳洲西澳洲首府
编辑本段物种介绍
赫德岛被认为是少数几个未被外来物种影响的南极地区动植物栖息地之一,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该岛80%被冰雪覆盖。1991年,一支探险队发现,在欧洲人到达赫德岛前700 多年,曾有波利尼西亚人在岛上居住过。同年,一支国际科学家队伍到岛上研究海洋表面下声波的传递情况,以监测“温室效应”的迹象。通过国际合作,传播速度易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声波脉冲可以在世界不同地方接收到。而赫德岛之所以被选为试验基地,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从该岛出发,有径直通向世界五大洋的海上通道。
麦克唐纳群岛(McDonald lslands)面积约1平方公里,位于赫德岛以西42公里处,由费拉特岛(Flat lsland)、麦克唐纳岛(McDonald lsland)和迈耶石 (Meyer Rock)组成。地势陡峭,多岩石。
澳政府环境与遗产部南极事务司负责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进行管理。1997年,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2002年11月,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加入了联合国《环境和生物多样化保护法案》(1999年)(EPBCl999)。
编辑本段人员居住
17世纪中叶,美国人约翰·赫德和英国人威廉,麦克唐纳分别发现赫岛和麦岛。赫德岛面积390平方公里,岛上的一座名为大本钟(Big Ben)的活火山占地面积380平方公里,山高2745米,火山坑深70米。无长住居民,时有澳大利亚探险队上岛。1947年11月,澳大利亚在赫德岛上建立了一个科学研究站(1955年3月停止工作)。同年,英国放弃该岛的主权,该岛成为澳大利亚海外领地。
7 :
GS(14)@2012-01-21 17:12:13
樓民講場:想買屯門樓 原來都咁難
1 :
GS(14)@2012-02-11 11:10:23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60665
好多住喺外區的人都話唔會喺屯門買樓,我就唔係咁睇。我喺屯門土生土長三十年,三年前做咗老竇,現在一家三口同阿媽一齊住在六百幾呎的公屋單位,其實個仔滿月時,已經想過買樓,好讓屋企人有更多空間。我已經不算貪心,一直心儀屋企對面的兆麟苑,不過是百多萬貨仔。可是一場金融海嘯,原本保守的我,原以為藍籌股唔死得人,都把我預備作為首期的積蓄陰乾到剩餘十多萬元,即使勉強上車,也不足以做個簡約的裝修。
兩年後的今日,做經紀仔的我,死跑爛跑,算是跑番股票蝕去的廿多萬元,叫做賺夠三成首期去上車,加上老婆見到個仔的玩具越來越多,覺得長此下去不是辦法,成日催我買樓、要上車,於是過去半年,我不停去睇樓,當然點睇都只是睇兆麟苑。
鍾意兆麟苑,原因好簡單,因為近阿媽,他日兩公婆去遊埠,都可以叫阿媽過來睇住阿仔,平時又可以返去睇阿媽,兼且食飯。
好可惜,睇了不知多少個單位,一直也沒有我理想中的高層向海戶,你可以話我揀擇,但希望擁有相關單位的街坊,假若你們飛黃騰達,請以合理價出讓,以圓小弟多年的心願。屯門黃仔
2 :
calvinx(8907)@2012-02-11 11:21:34無睇全文, 不過個標題好有問題, 吾係買樓難, 係買屯門海景樓難.
3 :
Wilbur(1931)@2012-02-11 18:15:33我係業主睇完篇野知道自己件貨咁有市場即刻封盤嗌高D啦
屯門黃仔...

4 :
龍生(798)@2012-02-16 15:39:15呢的文章, 信一成都死
分分鐘佢係業主....
5 :
GS(14)@2012-02-16 20:56:014樓提及
呢的文章, 信一成都死
分分鐘佢係業主....
我都覺得有機會是
中聯辦原來好近糖糖的屋企
1 :
GS(14)@2012-02-14 22:40:31http://www.locpg.gov.cn/jgjj/lxfs/
中聯辦地址:香港干諾道西160號
總機:(852)28314333
中聯辦信訪處電話:(852)28314333轉
經濟部企管二處電話:(852)23087983
港島工作部地址:香港干諾道中200號信德中心西座3209室
電話:(852)21057888
九龍工作部地址:香港九龍九龍塘約道6號
電話:(852)23361106
新界工作部地址:香港新界沙田小瀝源源順圍28號都會廣場R1—R4
電話:(852)26990166
2 :
GS(14)@2012-02-14 22:40:51http://www.rthk.org.hk/rthk/news ... 20214_55_818486.htm
屋 宇 署 今 早 未 能 進 入 唐 英 年 約 道 住 宅 視 察
2012-02-14 HKT 15:25
屋 宇 署 今 早 派 人 到 行 政 長 官 參 選 人 唐 英 年 在 九 龍 塘 約 道 5A 及 7 號 的 住 宅 視 察 , 但 未 能 進 入 屋 內 。
屋 宇 署 表 示 已 按 照 一 貫 處 理 程 序 留 下 資 料 , 請 業 主 或 住 户 盡 快 與 署 方 聯 絡 , 安 排 時 間 入 內 視 察 。
3 :
GS(14)@2012-02-14 22:45:5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214/News/ec_gag1.htm
九龍塘約道7號施工時(左),地盤挖了一個大坑,據專業教育學院建造工程系系主任陳子明估計,大坑最少有兩層樓深。雖然專業人士認為7號屋地基挖得頗深,但唐英年昨晚在商台《左右大局》說,是工人「挖深鰦」。2004年時,唐英年仍是7號屋業主。(地政總署高空拍攝圖片)

約道7號(左)及5A號(右)中間分隔牆有一個出入口(紅框示),成為通道之一,另一通道於7號屋泳池旁,可沿樓梯直接進入5A號屋,可見兩屋相連。(地政總署高空拍攝圖片)
放大
質疑唐找不法承建商僭建
何仲怡指控是唐英年自找不法承建商起地庫,「好勁喎!他們關埋房門做埋這種事,我也不知道。地庫相信集中在屋的中間,那是他自己的事,關我什麼事?你找我幫你起樓,只是起上面,大哥(唐英年)你自己卻搞這樣的地庫出來。你到底做了什揦?之後發生什麼事,我們無能為力。」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建造工程系系主任陳子明則表示,僭建地庫相對僭建一兩塊玻璃嚴重得多,若僭建物對公眾構成危險,應加快處理。他又說,若有專業人士參與僭建地庫,可受「釘牌」處分。
律師:交假圖則可囚14年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表示,任何業主若在興建大屋期間,在知情下指使註冊建築師向政府呈交虛假的圖則,一干人等即屬可能涉嫌「串謀詐騙」的嚴重刑事罪行,罪成最高可判入獄14年,「如果政府官員串謀欺騙屋宇署,不僅是誠信有問題,是誠信破產」。
陸偉雄說,如果警方介入調查,發現有人入假圖紙起樓,業主只能在一種極端情下脫罪,「比如說建築師、承建商知道業主對紅酒有濃烈興趣,於是瞞住業主在其大屋地底,偷偷僭建大酒窖,而業主是毫不知情的」。但陸說此舉匪夷所思,「挖地庫會危及大屋安全,有無承建商和建築師會瞞住業主幫他挖酒窖?」
測量師:僭建地庫危及泥土結構
測量師學會建築測量組主席何鉅業說,僭建地庫或危及本身和鄰居物業的地下泥土結構安全,相對僭建一兩塊玻璃,潛在危險明顯大得多。他表示,地庫若於結構、走火、防火、通風都符合規格,確是可以興建得好安全,但未經評估前,無人可以判斷,只要地庫兩面的擋土牆出現問題,潛在危險便很大。
豪言大志:《文匯報》原來是自己人
1 :
GS(14)@2012-07-31 10:52:58http://www.sharpdaily.hk/article ... A%E5%B7%B1%E4%BA%BA
吳康民說,如果香港人承認自己是中國國民,應該接受國民教育。即是說,如果你認我呢個大佬,呢張黃紙你同我燒咗佢,呢隻雞頭你同我斬咗佢﹗你係中國人嘅,就同我食咗呢劑國民教育科!
本來只是「教與不教」的問題,但這一提升已經變成「是不是中國人」的問題。肯接受國民教育,就是中國人;不肯接受,就是漢奸。吳康民甚至提到,「國民教育已經被政客騎劫,作為反對中央、反對一國、反對特區政府的重要武器」。他似乎忘記了,反國民教育的帶頭人物,只是一批「我未成年」的「學民思潮」中學生;思潮變滔天巨浪,差點淹死了吳克儉,家長教師接力搞大遊行。
「反國民教育」的軸心骨幹都是師生家長,香港政黨早失去「騎劫」社會運動、主導民情的能力。
《文匯報》社評說得更白,「回歸十五年,是時候推行國民教育了。」
也就是說,老子的耐性已經用完,你以為我花錢坐你枱真的只是和你談談情跳跳舞?不就是為了「直搗黃龍」嗎?今晚你就是我的人了。
香港人已偏安了十五年,遊戲時間結束。
《文匯報》還說,回歸以來,特區政府更把中史科從必修科中剔除,造成國民教育被邊緣化的狀態。
太好了,《文匯報》原來也撐反洗腦教育!師生家長早就指出,要認識國情,不是加插「國民教育」,而應該恢復中史的必修科地位,這才是正本清源的做法。
難得《文匯報》也認清了形勢,不如加入廣大市民行列,要求特區政府,還我中史科!
曾志豪
逢周一至三
2 :
oman(1154)@2012-07-31 11:05:18全世界的國家都有國民教育。如果香港人承認自己是中國國民,當然應該接受國民教育。美國人、英國人、日本人最重視國民教育。
人地成句係咁.
3 :
cody9(14279)@2012-07-31 15:25:41人地係得公民教育
4 :
自動波人(1313)@2012-07-31 15:30:08中國模式
5 :
八旗子弟(15368)@2012-07-31 15:36:50接受公民教育,就將國民教育改為公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