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歐洲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集團周四表示,已敲定對伊朗出售價值逾180億美元的飛機交易,在不到兩周前,競爭對手波音公司也與伊朗簽訂了一個類似的合約。
僅次於波音公司的全球第二大飛機制造商空中客車集團表示,將向伊朗旗艦航空公司Iran Air出售100架飛機。這筆交易包含46架單通道A320飛機和38架A330及16架A350遠程飛機。
空中客車集團表示,首批飛機將於明年年初向伊朗交付。
在12月11日,伊朗航空同美國波音公司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簽訂協議,波音向伊朗出售80架飛機,其中包括50架波音737,及15架波音777-300,15架波音777X,總價值超過160億美元,首批飛機將在2018年交付,所有飛機將在未來10年期內交付完畢。
據悉, 受長期制裁導致零部件短缺影響,伊朗民航業更新客機需求非常迫切。
江蘇省檢察機關近日向社會通報,4名犯罪嫌疑人違法虛開社保繳費證明558份,在社會上大肆販賣,嚴重妨礙南京限購政策執行,讓不符合購房政策的多人得以違規購買房屋,非法獲利400余萬元。近日,檢方以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批捕此4人。
據江蘇檢察網17日消息:自2016年10月6日,南京實施非本市戶籍人口購買商品住房需要2年內在南京累計繳納1年及以上個人所得稅或者社會保險的限購政策之後,犯罪嫌疑人豐某、徐某、問某某便合謀虛開並買賣南京社保繳費證明。
豐某教唆犯罪嫌疑人焦某,利用其曾負責維護南京社保系統的工作便利,連接南京社保系統,使用系統維護的登錄口令非法進入社保驗證系統,為未繳納社保的人員添加社保繳費數據並生成社保繳費證明。之後交由豐某、徐某、問某某逐層轉發出售。
截至12月7日案發,焦某利用上述手段生成558份虛假的社保繳費證明,其中515份已通過市國土局驗證,豐某獲利179.1萬元,徐某獲利141.8萬元,問某某獲利100余萬元。
檢方表示,該案犯罪嫌疑人通過虛增社保繳費數據、破壞社保系統的方式虛開社保繳費證明,並在社會上大肆買賣,讓不符合購房政策的多人違規購買了房屋,嚴重妨礙了限購政策的貫徹執行,擾亂了南京房地產市場秩序,破壞當前中央對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政策,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4名犯罪嫌疑人在南京房屋限購政策施行後短短2個月的時間內,涉案違法虛開558份社保繳費證明,並通過房產中介層層加價販賣,違法所得高達400余萬元,後果十分嚴重。
目前,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批準逮捕犯罪嫌疑人焦某、豐某、徐某和問某某,該案其他涉案人員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盡管2016年的完整經濟數據還沒有披露,不過目前一些地方正在召開的兩會上已經提前發布了自己的2016“年報”。
這其中,南京市市長繆瑞林在1月召開的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第五次會議披露,預計南京市2016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50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大關。南京成為江蘇省第2個、中國第11個GDP突破萬億的城市。
(南京“十二五”期間GDP增速。數據來源:南京市統計局)
這一成績的取得,也意味著江蘇區域經濟格局的重要改變。此間的一大背景是,在改革開放後,靠近上海的蘇南地區憑借外向型產業的發展,經濟也隨之高速發展,多年來蘇州和無錫GDP分列江蘇一、二位,作為第二經濟大省的省會,副省級城市南京由於外向型城市較低,只能屈居第三,被坊間戲稱為“蘇小三”。數據顯示,2006年,南京GDP只相當於無錫的82.6%。
但這一格局在過去的10年來尤其是近5年來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隨著外貿出口受阻,外向型經濟發展也隨之放緩。另一方面,在經濟發展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後,南京所擁有的科教文化、地理交通等各種資源優勢逐漸顯現出來。
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樹華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認為,省會城市的科教文化資源雄厚,各種高端生產要素在省會城市的聚集度比較高。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產業、價值鏈由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過程中,一些高端要素資源必須要配套,在這個過程中,省會城市比非省會城市往往更有優勢,省會城市的服務業占比也會比較高,具備了更強的輻射周邊地區的能力。
另一方面,隨著長江經濟帶的建設、中部地區的崛起,作為長江重要港口的南京比蘇錫常更貼近內地市場,與安徽、湖北等地的聯系也更為緊密,中心地位不斷凸顯。
在此消彼長中,兩者的差距不斷縮小。南京至2014年更是首度超越了無錫,上升至江蘇地市經濟總量第二位。近兩年南京更是再接再厲,在不斷擴大對無錫的領先優勢的同時,與蘇州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在南京之前,全國已有10個城市躋身“萬億俱樂部”。其中,2006年、2008年、2010年,上海、北京、廣州相繼“入萬億”,2011年,“萬億俱樂部”湧入四位成員:深圳、天津、蘇州、重慶。中西部的武漢、成都則在2014年攜手進入。2015年杭州躋身其中。
從城市級別來看,目前的11個萬億俱樂部城市中,包括了4大直轄市、6個副省級城市,以及唯一的地級市蘇州。從區域來看,東部8個、中部1個,西部2個。具體而言,長三角4個,分別是上海、蘇州、杭州和南京,可見長三角城市群不愧是我國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城市群。長三角之後,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各有2個。
從分布的省份來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和第二經濟大省江蘇各有2個入列。不過,雖然各有2個,但廣東的兩座城市廣州和深圳2016年的GDP分別達到了1.95萬億和1.93萬億,正在向著2萬億大關邁進,把江蘇的兩個入圍城市蘇州和南京甩下了不小的距離。當然這其中的一大原因在於相比江蘇,廣東的區域發展十分懸殊,經濟重心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廣深兩座一線城市。相比之下,江蘇經濟發展更為均衡,GDP超過5000億的城市更多。
在南京之後,還有哪些城市也將邁入萬億行列?這其中,目前經濟總量位居各城市第12位的青島最為接近。盡管青島還沒有發布2016年的具體數據,但此前12月青島發改委表示,前三季度青島市生產總值增長7.7%,高於全國、全省1和0.2個百分點,全年總量有望突破萬億元。
數據顯示,去年青島GDP達到了9300億元,若按照前三季度青島的8.5%的名義增速來看,則全年下來將達到10090億元。
除了青島,中部的長沙也正在向萬億靠近。長沙市兩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6年長沙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地區生產總值達9250億元,增長9.4%。若按照近年來長沙經濟高速發展的態勢,則2017年長沙有望突破萬億大關。
表1 :2015年部分城市GDP
表2 部分城市2016年前三季度GDP
據紫光集團官網,紫光南京半導體產業基地及新IT投資與研發總部項目在南京正式簽約。
紫光南京半導體產業基地項目由紫光集團投資建設,主要產品為3D-NAND FLASH、DRAM存儲芯片等,占地面積約1500畝,總投資超300億美元。項目一期投資約100億美元,月產芯片10萬片。
除投資額300億美元的芯片工廠建設外,紫光集團還將投資約300億元人民幣建設配套IC國際城,包含科技園、設計封裝產業基地、國際學校、商業設施、國際人才公寓等綜合配套設施。
新IT投資與研發總部項目,由紫光集團旗下紫光雲數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致力於以總部為核心,集中資源面向全球推進雲服務經營模式和創新開發。紫光雲數將與新華三集團聯合打造新IT運營體系,為城市雲、行業雲、產業升級等信息經濟提供咨詢、投資、建設、運營端到端解決方案。
據南京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南京市公布了《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的實施意見》和《南京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管理暫行辦法》。巡遊出租汽車由原政府定價改為實行政府指導價,實施全天候全程雙計費、交通高峰時段差異化價格政策;網約車則要在南京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初次註冊登記為預約出租客運,車身應當具有統一規範標識,駕駛員有南京市戶籍或者取得本市居住證。
《南京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在南京市從事網約車經營的車輛,優先選用新能源汽車,除了符合國家七部委令規定的車輛條件以外,還包括:在南京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初次註冊登記為預約出租客運的七座及以下乘用車;新能源汽車車輛軸距達到2650毫米以上,其中純電動汽車續航里程達到150公里以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驅動狀態下續航里程達到50公里以上;燃油汽車車輛軸距達到2700毫米以上,發動機功率達到100千瓦以上;具備ABS制動防抱死系統和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等安全配置;安裝固定式具有行駛記錄功能的車輛衛星定位裝置、具有車內影像攝錄功能的裝置及應急報警裝置。
此外,《南京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管理暫行辦法》還要求網約車駕駛員符合這些要求:取得本市戶籍或者取得本市居住證;取得相應準駕車型機動車駕駛證並具有三年以上駕駛經歷;無交通肇事犯罪、危險駕駛犯罪記錄,無涉毒記錄,無飲酒後駕駛記錄,最近連續3個記分周期內沒有記滿12分記錄;無暴力犯罪記錄以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盡管2016年的完整經濟數據還沒有披露,不過目前一些地方正在召開的兩會上已經提前發布了自己的2016“年報”。
這其中,南京市市長繆瑞林在1月召開的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第五次會議披露,預計南京市2016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450億元,首次突破1萬億大關。南京成為江蘇省第2個、中國第11個GDP突破萬億的城市。
這一成績的取得,也意味著江蘇區域經濟格局的重要改變。此間的一大背景是,在改革開放後,靠近上海的蘇南地區憑借外向型產業的發展,經濟也隨之高速發展,多年來蘇州和無錫GDP分列江蘇一、二位,作為第二經濟大省的省會,副省級城市南京由於外向型城市較低,只能屈居第三,被坊間戲稱為“蘇小三”。數據顯示,2006年,南京GDP只相當於無錫的82.6%。
但這一格局在過去的10年來尤其是近5年來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隨著外貿出口受阻,外向型經濟發展也隨之放緩。另一方面,在經濟發展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後,南京所擁有的科教文化、地理交通等各種資源優勢逐漸顯現出來。
江蘇省社科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樹華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認為,省會城市的科教文化資源雄厚,各種高端生產要素在省會城市的聚集度比較高。在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產業、價值鏈由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過程中,一些高端要素資源必須要配套,在這個過程中,省會城市比非省會城市往往更有優勢,省會城市的服務業占比也會比較高,具備了更強的輻射周邊地區的能力。
另一方面,隨著長江經濟帶的建設、中部地區的崛起,作為長江重要港口的南京比蘇錫常更貼近內地市場,與安徽、湖北等地的聯系也更為緊密,中心地位不斷凸顯。
在此消彼長中,兩者的差距不斷縮小。南京至2014年更是首度超越了無錫,上升至江蘇地市經濟總量第二位。近兩年南京更是再接再厲,在不斷擴大對無錫的領先優勢的同時,與蘇州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在南京之前,全國已有10個城市躋身“萬億俱樂部”。其中,2006年、2008年、2010年,上海、北京、廣州相繼“入萬億”,2011年,“萬億俱樂部”湧入四位成員:深圳、天津、蘇州、重慶。中西部的武漢、成都則在2014年攜手進入。2015年杭州躋身其中。
從城市級別來看,目前的11個萬億俱樂部城市中,包括了4大直轄市、6個副省級城市,以及唯一的地級市蘇州。從區域來看,東部8個、中部1個,西部2個。具體而言,長三角4個,分別是上海、蘇州、杭州和南京,可見長三角城市群不愧是我國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城市群。長三角之後,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各有2個。
從分布的省份來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和第二經濟大省江蘇各有2個入列。不過,雖然各有2個,但廣東的兩座城市廣州和深圳2016年的GDP分別達到了1.95萬億和1.93萬億,正在向著2萬億大關邁進,把江蘇的兩個入圍城市蘇州和南京甩下了不小的距離。當然這其中的一大原因在於相比江蘇,廣東的區域發展十分懸殊,經濟重心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廣深兩座一線城市。相比之下,江蘇經濟發展更為均衡,GDP超過5000億的城市更多。
在南京之後,還有哪些城市也將邁入萬億行列?這其中,目前經濟總量位居各城市第12位的青島最為接近。盡管青島還沒有發布2016年的具體數據,但此前12月青島發改委表示,前三季度青島市生產總值增長7.7%,高於全國、全省1和0.2個百分點,全年總量有望突破萬億元。
數據顯示,去年青島GDP達到了9300億元,若按照前三季度青島的8.5%的名義增速來看,則全年下來將達到10090億元。
除了青島,中部的長沙也正在向萬億靠近。長沙市兩會披露的數據顯示,2016年長沙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地區生產總值達9250億元,增長9.4%。若按照近年來長沙經濟高速發展的態勢,則2017年長沙有望突破萬億大關。
隨著各地兩會陸續召開新公布的GDP數據不斷引起外界解讀與關註。1月10日、23日,南京、青島兩市分別宣布,2016年GDP突破萬億元人民幣。至此,進入中國GDP“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增至12個。
盡管“不唯GDP論英雄”,但這些GDP體量巨大的城市,依然有著獨特的價值。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發展質量與速度都很重要的當下,這些城市取得的成績和作出的探索可謂可喜又可貴。
“萬億俱樂部”日益壯大
“萬億俱樂部”在中國的出現,可以上溯到11年前。
2006年,上海成為中國最早突破GDP萬億門檻的城市。很快,2008年,北京跨過門檻;2010年,廣州加入這一行列;2011年,深圳、重慶、蘇州和天津4個城市一道完成突破;2014年,中西部兩個重要城市——武漢和成都也突破萬億;2015年,杭州迎頭趕上;2016年,青島和南京躋身“萬億俱樂部”。
12個城市中,上海和北京分別在2012年和2014年實現GDP突破2萬億元。數據顯示,2016年,上海GDP為27466.15億元,北京為24899億元。但增速方面,重慶市在12城市中領跑,2016年的GDP增速達10.7%;同一年,杭州以9.5%的增速緊隨其後,深圳和天津位列第三,增速均為9%。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長沙和無錫兩城市的GDP均超過9000億元,距萬億僅一步之遙,且增速都很快,分別在9%和8%以上。分析人士認為,二者有望在不久的將來進入“萬億俱樂部”。
每個城市都有亮點
對“萬億俱樂部”城市稍作分析會發現,城市定位非常關鍵,既影響其發展戰略,也影響其經濟結構。
以新近加入其中的青島為例,2011年,國務院批複《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這是中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體的發展戰略。作為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青島依托自身區域優勢,大力發展藍色經濟。據統計,去年青島市藍色經濟占GDP的比重超過1/4。
另外11個“萬億俱樂部”成員中,“北上廣”是國家三大綜合性門戶城市,深圳則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一直以來,它們都走在國家經濟發展的前沿。上海市長久以來領跑中國城市GDP,2013年,上海自由貿易區正式掛牌成立,上海成為國家經濟發展改革的試驗田。
而重慶、成都、天津、武漢、南京這5座城市,則被國務院列入國家中心城市的行列。其中,成都和重慶位於“一帶一路”的重要位置,借助戰略地位和中西部開發,整體發展較快;天津緊挨北京,是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區域協同發展、廣泛吸引人才是其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武漢與南京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城市,武漢作為中部地區重要樞紐,擁有新中國老工業基地的基礎,同時具備光電產業等優勢產業領域,南京坐擁國家級江北新區以及新增的高淳、麒麟、白馬3家省級高新區。
除此之外,另外兩個“萬億俱樂部”成員蘇州與杭州都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追求量更追求質
2月15日,美國彭博新聞社發表題為《中國GDP萬億俱樂部擴大,彰顯經濟變化》的文章,對南京、青島加入“萬億俱樂部”作出這樣的分析:“這兩座城市都受益於國家推動經濟重心從重汙染行業轉向服務業和消費。”
和這兩座城市一樣,中國經濟發展的轉型升級同樣受到廣泛關註。中國各城市的GDP既追求量的累積,又追求質的提升。
例如在北京,高端產業發展態勢良好,金融、信息、科技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明顯,去年服務業占地區GDP的比重超過80%;在重慶,去年汽車、電子制造業產值分別增長12%、17%,戰略性新興制造業產值超過2700億元、增長50%以上,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8.6%;在天津,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占生產總值比重超過3.1%,先進制造業實力進一步壯大,工業總產值超過3萬億元。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家中心城市的設想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國家中心城市,是全國城鎮體系的核心城市。加上最新批複的武漢和鄭州,目前全國已有8個城市位列國家中心城市行列,其他分別為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
隨著城市都市化進程的加快,中心城市的引領作用日益凸顯。在這過程中,不少城市正努力爭取進入國家中心城市的行列。
多城爭建
今年兩會期間,不少人大代表對杭州、廈門、西安、長沙等城市列入國家中心城市進行建議。
杭州市原市長、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張鴻銘說,杭州現在的前進目標更明確,就是建設世界名城,途徑就是國際化。張鴻銘提出,希望國家盡快批準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他認為,杭州從各個方面來看都已經具備條件,無論經濟發展總量、速度、質量,還是科技創新活躍程度、城市人口均符合條件。另外,杭州要建立亞太樞紐城市,目前國際航班數量也符合國家中心城市的條件。
副省級城市廈門也正在積極申報。媒體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紫萱建議,中央相關部委積極支持廈門在新時期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在政治、經濟、文化、對外交流等方面賦予廈門更多的職能與平臺手段,更好地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打造新的區域增長極。
今年廈門市第十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今年廈門要全力加快跨島發展,著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3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陜西代表團與代表共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陜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發言時說,西北五省區占全國地域面積的32%,是西部大開發的主戰場和國家向西開放的前沿,從優化區域發展格局考慮,需要有一個中心城市引領區域發展,“所以我們建議將西安列入國家中心城市。”
長沙也在爭取進入這一行列。“長沙已具備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基本條件,懇請國家部委,尤其是發改委、住建部,支持長沙創建國家中心城市。” 全國人大代表、長沙市市長陳文浩在兩會期間發言時說。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分析,各個城市努力爭取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是因為國家中心城市這個名稱的背後意味著更大的資源配置權力。“城市的級別高了,社會聲譽也更好,更有利於集聚資源,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分擔京滬功能
“國家中心城市”的概念,最早在2005年,由原建設部(現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依據城市規劃法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時提出。
2007年,由原建設部上報國務院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06—2020年)》指出:國家中心城市是全國城鎮體系的核心城市,在我國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中心和樞紐作用,在推動國際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發揮著重要的門戶作用。國家中心城市應當具有全國範圍的中心性和一定區域的國際性兩大基本特征。
廣東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是不是國家中心城市,不光是一個名號,還要看其本身是否具備這些功能。除了經濟總量之外,國家中心城市更為重要的一個指標是必須要有對周邊地區的強大輻射能力,尤其是對海外的輻射能力。一個城市能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中心城市,門戶型的功能十分關鍵。
“比如我們去美國,一般就是飛到紐約、洛杉磯、舊金山和芝加哥這幾個城市,這些城市就是美國的中心城市。”彭澎說,門戶型城市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航空旅客吞吐量和貨郵吞吐量,中國人從這些地方走向全世界,外國人則從這些地方進入中國。
實際上打造國家中心城市,還有一個重要的背景就是,京滬之後,國家需要更多的中心城市來承擔其部分功能,並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
2016年12月, 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智庫重慶論壇上解讀“十三五”規劃建議時表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將加速發展一批中心城市,承擔全國性的功能,帶動區域協調發展,形成經濟發展新的增長節點。
他說,中國出現世界上少有的特大型城市原因之一,就是面向全國的服務性功能過度集中在一兩個城市。以北京為例,其城市病問題的根源是集中了太多非首都功能,若把企業總部、醫療高地、最高學府等功能轉移,在自身城市病解決的同時也能促進其他地區發展
楊偉民表示,要解決北京這樣特大城市存在的城市病,需要再有十個類似北京這樣的中心城市才行。
也就是說,北京、上海等存在的一系列城市病問題之下,我國的城市發展戰略也有望進行調整,未來會把更多機遇分給京滬以外的大城市。例如,2016年G20峰會放在杭州舉辦,而不是北京、上海等“國際名片”城市,這也是2022年亞運會落戶杭州之後,又一個國際性重要活動在當地舉辦。此外,今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將在廈門舉行。
牛鳳瑞說,中國是一個總人口接近14億的大國,是美國、日本的好多倍,因此只有兩三個國家中心城市遠遠不夠,需要更多的國家中心城市來帶動。他預計,未來中國城市中心區人口達到1000萬以上的超大城市將達到10個以上,這些城市未來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龍頭。
以鄭州為例,牛鳳瑞說,河南本身總人口接近1億,省會鄭州又是河南的單極核心城市,在河南加快城鎮化的過程中,將有大量人口流入鄭州,因此未來鄭州發展成為中心城區1000萬以上的超大城市實屬正常。
這些城市希望不小
2010年,住建部發布的《全國城鎮體系規劃(2010—2020年)》明確提出五大國家中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的規劃和定位,構成了北上廣加直轄市的格局。
進入到2016年,國家中心城市的批複加快。2016年5月,國家發改委和住建部聯合發布《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將成都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自此長江上遊有了重慶和成都兩大國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正式批複,國家發改委發布《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規劃支持武漢、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至此,已經有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成都、武漢、鄭州8座城市被明確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
在一年有3個城市新獲批國家中心城市的情況下,其他大城市爭取入圍國家中心城市的渴望也更為迫切。接下來,有哪些城市可能成為新的國家中心城市?
從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來看,其一大作用就是要引領區域發展。在傳統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就一直存在著十大中心城市,即目前固定電話區號三位數開頭的城市。這十大城市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大直轄市外,還有廣州、武漢、南京、成都、西安和沈陽,它們均是各大區的中心,基本集中了各大區最好的大學和醫療資源。
現如今入圍的8個城市中,除了鄭州之外,另外7個就屬於傳統計劃經濟時代的時代城市。從區位看,目前的國家中心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廣州位於東部地區,重慶和成都位於西南內陸,武漢和鄭州則填補了中部地區的空缺。
也就是說,在傳統十大城市中,尚未入選國家中心城市的三個城市西安、沈陽、南京的希望不小。這其中,西安一直是西北大區的中心,沈陽則是東北大區的中心。
媒體報道,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肖金成認為,東北地區的城市,比如沈陽,西北地區的城市,比如西安,都有可能入圍,“第一是這些城市的規模都比較大;第二是它們產業基礎都比較雄厚;第三是對區域的影響力很大,對一個區域起到引領作用。”
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傳統計劃經濟時代的大區中心應該都會入圍國家中心城市。此外,一些經濟總量過萬億、產業發展走在前列的城市,如深圳、杭州等也會加入。
從區域布局上說, 一個經濟區也可能不止一個國家中心城市,例如成渝經濟區,成都和重慶這兩大城市就一起入圍。從這個角度上講,在經濟和人口密度比較大的區域,只有一個國家中心城市是不夠的,需要疊加輻射才能發揮作用。
例如,長三角城市群作為世界級的城市群,可能就不止上海一個國家中心城市,如果周圍的南京和杭州獲批國家中心城市,也能更好的分擔上海的部分功能,促進長三角城市群的發展。
在華南地區,深圳作為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其創新力和高新科技產業發展在國內首屈一指,有消息稱,深圳或將實現城市地位“二級跳”,與北京、上海、廣州一起躋身全球城市,代表中國參與新一輪全球競爭。
此外,作為第三經濟大會大省,山東的人口將近一億,從促進區域發展的角度上看,山東如果有一個國家中心城市,也不足為奇。目前來看,青島作為山東首個GDP突破萬億大關的城市,希望也不小。
3月15日,據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南京市發布《市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調整我市住房限購政策的通知》。(一)在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範圍內,暫停向已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二)在主城區(不含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範圍內,暫停向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三)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申請購買首套住房時,應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南京累計繳納2年及以上個人所得稅證明或社會保險(城鎮社會保險)證明,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不得通過補繳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購買住房。
以下為全文:
市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調整我市住房限購政策的通知
寧政辦發〔2017〕56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精神,強化住房居住屬性,市政府研究決定,自2017年3月16日起,在現行住房限購政策基礎上調整如下:
一、在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範圍內,暫停向已擁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二、在主城區(不含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範圍內,暫停向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出售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三、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申請購買首套住房時,應提供自購房之日起前3年內在南京累計繳納2年及以上個人所得稅證明或社會保險(城鎮社會保險)證明,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不得通過補繳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購買住房。
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3月15日
據中新網報道,在本月南京樓市限購、限貸政策升級加碼之後,30日在網絡上進行的“不碰面”的土地拍賣會上,仍有多幅地拍出最高限價,房地產企業需搖號決定最終贏家。
當天,南京有8塊地出讓,其中6塊是住宅和商住混合用地,位於主城區的城北、城東的江寧,另有2幅商業地塊。6塊住宅和商住混合用地全部達最高限價。
土地拍賣市場冷熱不均、持續分化的態勢,不僅限於二線城市南京。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數據統計,本月,廣州、上海等多個一線城市在樓市調控收緊後,整體樓市雖在降溫,但土地市場尤其是優質的住宅地塊,成交依然活躍。
在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看來,房企對熱點城市、熱門地塊的拼搶仍然積極。今年前2個月,武漢、南京、鄭州、合肥、蘇州等市土地拍賣整體溢價率比2016年降低,但部分地塊成交較熱。
不過,大部分城市土拍平均溢價率比2016年下調。在系列約束性政策下,高價地“現身”數量、頻次減少。
張大偉預計,之前一些出手“豪奪”的房企或面臨入市難題;房價漲幅已經明顯放緩,大部分城市房價走向平穩。
南京工業大學副教授吳翔華認為,土地拍賣是市場中貨幣資本化的平臺,當下土地拍賣市場仍凸顯兩極分化。高價地減少了,但均價水平在上升,有引發上漲預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