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成交低迷熱點缺乏 “萬科傳言”下A股繼續尋底

盡管經歷了恒大買入萬科A(000002.SZ)股票真假消息事件的侵擾,但A股的弱勢反彈走勢仍在繼續,而恒大系個股和萬科A的大幅上漲則給A股的反彈平添了一絲助力,只是不知其持續性如何,不過A股整體較為萎靡的成交量則顯示,股指在弱勢反彈之後或仍將繼續尋底!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深市全天走勢要明顯強於滬市,萬科A午後的拉升漲停更是帶動股指午後整體回暖,上證指數最後報收2982.43點,上漲3.97點,漲幅0.13%,成交1533億元;深成指報收10366.50點,上漲85.25點,漲幅0.83%,成交2515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29.65點,上漲21.34點,漲幅1.01%,成交703億元。

周四早間市場傳出恒大購入萬科2%股票的消息,刺激恒大系個股嘉凱城(000918.SZ)快速漲停,廊坊發展(600149.SH)也繼續大漲,午後盡管恒大方面對此予以澄清,但萬科A仍在資金的推動下強勢封於漲停,成為周四股指繼續小幅反彈的最大動力來源,而更為狗血的情況則是,恒大後來又撤回了相關澄清,準備發布正式的公告了,真可謂“神一樣”的劇情。

對於這樣的走勢,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認為,像這樣的消息流傳於市場,從實際效果來看,恒大的股票和萬科都漲停了,不過股價最後還是要靠基本面支撐的,靠傳言漲起來的股價,最後還是會回歸基本面的,只是近期市場可謂熱點缺乏,使得短線遊資聚焦在這些市場熱點方面,萬科能夠漲停,說明短線遊資的實力還是很強的,股指要起來關鍵還是市場要有賺錢效應,能吸引場外資金流入。

東興證券策略分析師鄭閔鋼等則認為,過去的半年多時間可看作是年初急跌後的“災後重建期”,到投資者風險偏好的“消化整理期”。震蕩市中,指數整體漲跌變動幅度收窄,倉位選擇已非策略重點,獲得超額收益的關鍵在於行業選擇及持有期限的把握。對未來市場環境,其認為經濟基本面將短期企穩,而資金面寬裕和低利率環境不變,但金融監管環境明顯趨嚴。綜合分析,下半年A 股大概率延續震蕩格局,維持指數在2800點至3100點間震蕩的預判。

在A股具體投資策略方面,東興策略建議關註財政刺激方向及漲價兩條投資思路。未來財政政策會繼續支持環保、新能源、半導體三大領域。而2016年以來,資本市場紛紛上演“漲價盛宴”,總體看商品價格反彈受益於供給改善而非需求的擴張,高附加值工業品的漲價則與行業寡頭協同調價有關。部分商品漲價趨勢依然能夠繼續,具備主題投資機會,投資者可密切關註漲價產品的相應生產企業及漲價聯動收益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649

油價重回低迷期,OPEC又要展開凍產行動了?

原油雖然一度從年初低點27美元附近反彈至50美元以上,但近期低迷的表現讓油價重回熊市區間,並一度跌破40美元關口,這讓一些產油國開始坐不住了。周一OPEC主席兼卡塔爾能源部長Saleh al-Sada確認OPEC非正式會議按計劃將在阿爾及利亞於9月26日~28日的國際能源論壇召開間隙舉行,市場重燃對OPEC采取凍產決定的期待。

近期回落至30美元附近的油價或許足以讓一些OPEC成員國停止爭吵,認真考慮采取聯合行動——特別是如果油價再次下跌的話。

而僅僅是有關OPEC將考慮達成協議的消息就已經推動油價在本周一出現上漲。

“突然之間……他們似乎領悟到了改變措辭的智慧……如果他們繼續按照規矩行事並獲得成功,這將不會太意外。”加拿大皇家銀行大宗商品戰略負責人海利瑪·克羅夫特(Helima Croft)如是表示。

在走出去年冬天的低迷之後,上周石油價格再次出現下跌。此前有報道稱,OPEC計劃在9月下旬的阿爾及利亞能源論壇間隙召開非正式會議。8日,OPEC主席、卡塔爾能源部長薩達(Mohammed bin Saleh al-Sada)確認了上述會議即將按計劃舉行。此消息一出,油價應聲上揚近3個百分點。西得克薩斯中質油報收於每桶43.02美元。

克羅夫特表示:“他們真正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推進落實委內瑞拉的提議,為各個國家設定產量供給區間。”她還表示,OPEC可能並不會真正采取行動,但可以組建委員會來研究這一提議的可行性。

“僅僅是有關新機制的討論就已經足以改變市場情緒,也就是說讓人們認為OPEC已經有所動作。6月份他們所傳達的一個信息是,‘不要把我們扔到垃圾桶,我們依然還能發揮作用。’”克羅夫特如是稱。

“讓市場決定油價”

自2014年11月OPEC達成“讓市場決定油價”的共識之後,一些受低油價打擊最大的成員國做過一些凍產努力——凍產能讓OPEC通過控制產量來控制油價——但未能成功。

OPEC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成功帶領這一組織結束了產量配額機制,放手讓市場來決定石油價格。但OPEC成員國和非成員國都繼續維持高產量,導致大量原油湧入市場,石油價格也因此在今年2月跌至不到每桶30美元的低價位。

沙特阿拉伯多次強調說,除非所有產油國都達成一致,否則它不會對任何產量協議投贊成票。與此同時,伊朗拒絕減產——因為核武器項目受到的制裁解除之後,伊朗正積極向市場輸出石油。

伊朗重新進入全球石油市場之時,正是各產油國為維持各自市場份額而大打價格戰之際。“這是一場惡戰。這是美國生產頁巖石油、美國國內對石油進口需求減少引發的問題。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了一場爭奪亞洲市場的戰爭。在OPEC內部也是如此。伊拉克向中國輸入了大量石油,爭奪亞洲市場的競爭相當激烈。這些國家都在和俄羅斯展開競爭。”克羅夫特表示。

全球最大產油國俄羅斯並非OPEC成員國,對於任何產量協議來說,俄羅斯都非常關鍵。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Alexander Novak)曾表示,如果油價進一步下跌,莫斯科將樂意磋商凍產可能。《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諾瓦克表示俄羅斯已經為談判做好準備。也有報道稱,諾瓦克表示將在9月與沙特能源部長埃爾法利(Khalid al-Falih)進行會面。

新的動機

OPEC內部意見不一導致無法達成任何協議,但油價從今年春季50美元的高位下跌至目前的30美元左右可能會提供些許動機。

“這一次可能會不一樣。雖然我仍然持相當的懷疑態度,但最終他們會傾向於達成某種協議。”Again Capital公司的吉爾達夫(John Kilduff)表示。

但伊朗目前似乎是要把制裁時期未能出口的石油一股腦兒全部輸出。而分析人士稱,沙特阿拉伯眼下正在實施經濟改革,且其不希望石油價格在國有企業沙特阿美明年IPO之前下跌太多,因此沙特可能有了新的動機。

本周一,有媒體援引部分OPEC官員的話稱,凍產並不在計劃之內。“這是個玩笑而已。如果在這種價格水平下達成凍產,我們(產量水平)正處於歷史高位。沙特是1050萬桶,伊朗產量也在回升。”吉爾達夫說。

克羅夫特表示,首先油價要出現急劇下挫,OPEC才可能有所行動。“對於他們是否會重啟潛在新機制的談判,我持懷疑態度。如果油價止於40美元或以下,那麽他們可能會做點什麽。”他說。

“我們的觀點是,現在市場處於超賣中。”克羅夫特說。她還補充表示,市場正在進行平衡。

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大宗商品高級戰略師麥克·德拉戈西茨(Mike Dragosits)認為,盡管委瑞內拉和厄瓜多爾等國有所提議,但OPEC不需要達成任何協議。“在我看來,(達成協議)沒有必要。需求正在增長,美國的產量依然在下降。我認為,下半年我們將看到一個更加平衡的市場。”

德拉戈西茨還表示,目前看來,並沒有伊朗或沙特支持會面或達成協議的跡象。“我認為,所有成員國都達成一致的動力有多少還不清楚,但我覺得他們還會繼續放出各種傳言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43

暑期檔票房首次出現負增長 兩原因導致市場低迷

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中國電影票房比去年同期下滑了4.6%,在5年多的時間里,這還是中國票房首次在單季度出現下滑。而在剛剛過去的7月,全國電影總票房共計45.1億,比去年同期下降約18.2%,這是近五年來中國電影暑期檔首次出現負增長。在連續5年呈現爆炸式的增長後,中國大陸的電影票房市場正遭遇首次滑坡。

產業觀察人士認為,中國票房的持續低迷,主要因素是因為今年的電影都比較弱。舉例來說,從4月份到8月份,今年票房最高的三部電影分別是傳奇影業的《魔獸》(Warcraft),迪士尼和漫威影業的《美國隊長3: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以及中國本土的《絕地逃亡》(Skiptrace),這三部電影的票房分別是2.21億美元、1.904億美元和1.33億美元。

而在去年的4月到8月份,中國票房前兩名的電影分別是環球公司的《速度與激情7》(Furious 7),以及迪士尼和漫威影業的《複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這兩部電影的票房分別為3.91億美元和2.401億美元。

據《好萊塢報道》,除了今年的電影吸引力不足外,中國票房低迷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觀眾獲得的影票折扣減少了,而且電影發行商也不再像去年那樣,為了營銷目的而購買大量未售出的影票。

“九塊九”的電影票如今已經不常見了,各大票務平臺悄然減少了補貼。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票務平臺整合的聲音不絕於耳,資本已經意識到票補的局限性。至此,沒有“補貼”的電影票房逐漸顯露“真容”,數字展現了中國電影市場更加真實的消費需求。

回看2015年暑期檔票房,124.27億元的成績占據了全年總票房的28%,幾乎相當於2011全年票房。整個 2015 年暑期檔共有 19 部電影票房過億,多部影片不斷刷新紀錄,《捉妖記》、《煎餅俠》、《大聖歸來》等國產影片在票房上表現著實強勢,其中《捉妖記》直到現在還穩坐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的亞軍之位。

而時至今日,今年已連續5個月電影票房在40億元以下。2016年至今總票房剛過300億,雖然比去年達成300億目標提前了一個月,單月票房增速卻明顯出現下降趨勢,已經預示著2016年全年600億元票房的目標將很難實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914

這個問題不解決,日本經濟將長期低迷

老齡化、少子化引發的勞動力短缺難題,令複蘇乏力的日本經濟雪上加霜。與此同時,數百萬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卻遲遲沒有進入勞動力市場。

“日本老齡化非常嚴重,但這又是一個封閉和自我的國家,拒絕移民(來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物學院教授、《國際觀察》執行主編武心波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所以就有了鼓勵女性就業(的方案),這是一塊沒有開拓過的資源。”

進展緩慢

目前,日本的勞動力人口少於8000萬,且預計將進一步減少。老齡化給日本勞動力市場和經濟所帶來的挑戰是空前的。如果能讓更多女性參加工作,能為日本經濟帶來顯著提升。不少日本問題專家認為,女性勞動力增加將成為改變日本勞動力短缺現狀的關鍵。女性走入社會不僅會增加日本勞動力的數量,還將提高日本企業的運營質量,從而幫助經濟複蘇。

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首次承諾鼓勵更多女性進入職場。作為“安倍經濟學”內容之一的“女性經濟學”意在提高女性在企業中的參與度和活躍度,增加日本勞動力數量,進而提振經濟。對於向來以男性為主導力量的日本社會而言,這是一個值得載入史冊的分水嶺。然而女性就業的進展卻緩慢而又痛苦。

“首相將女性和經濟聯系在一起,認為女性參加就業有益於經濟增長,這在日本歷史上是第一次,”日本女子大學勞動力經濟學家大澤(Machiko Osawa)表示,“但是改革花費的時間比我預期得要長。”

安倍政府已經遠遠落後於3年前所定下的目標。比如,在2020年前讓女性在政界和商界占據至少30%的領導席位,但是在2015年,日本內閣府負責規劃和協調性別平等相關政策的部門宣布將此目標下調:政界下調至7%,商界下調至15%。

目前,日本政府中女性領導人僅占3.5%左右。此外,企業管理層中的女性也依然鳳毛麟角。促進工作場所性別平等的非盈利機構Catalyst的數據顯示,在日本的上市及私營企業中,女性總裁比例僅占7.5%;在員工人數超過100人的公司中,經理級別職位上的女性比例也僅為8.3%。

女性就業率落後

據高盛集團首席日本分析師松井凱西(KathyMatsui)分析,目前已就業的日本女性比例約為66%,較2010年的60%有所上升。據世界貨幣基金組織數據,盡管這一比例在日本已創下歷史記錄,但仍遠低於男性80%的就業率,也低於許多其他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松井凱西預計,如果日本女性就業率能達到與男性相當的水平,將為勞動力市場輸送710萬新鮮血液,日本GDP也將大幅提振13%左右。

世界經濟論壇去年編制的《全球性別差異指數》顯示,基於經濟、教育、政治和健康等一系列指標,日本在145個國家中排名第101位,落後於非洲的博茨瓦納和亞洲的斯里蘭卡。

但就業率並不能完全勾勒出日本的整體就業情況。該國參加就業的女性當中,有近60%是兼職或臨時工,而這些工作並不能為女性提供公平的薪資或社會保障福利。

一些專家認為,有更多女性參加就業與安倍的“女性經濟學”無關,而是由於供需不平衡產生的直接結果。由於日本勞動力短缺問題嚴重——空缺職位比找工作的人多出了28%——日本企業別無他法,只能開始招聘女性員工。

亟需政策變化

不過,今年4月生效的一項法律不失為一種長足的進步。該法律要求,雇員人數超過300人的企業必須披露女性員工和女性經理人數,以及公司為她們制定的特定目標和支持計劃。

盡管目前尚無企業不公布上述信息的相關懲罰措施,但已經有不少公司開始遵守這項法律。“這是因為日本是一個同質性社會,如果不遵守,將會是很丟人的事,”松井凱西表示,“所以大多數企業都很合作。”

至少,在松井凱西看來,信息透明意味著公眾可以對企業進行問責。

日本全國人口和社會安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福田(Setsuya Fukuda)指出,顯然還需要更多的變化,特別是那些令女性參加就業看起來“不那麽吸引人”、旨在鼓勵“男性賺錢養家模式”的政策上。

在配偶年收入少於103萬日圓(合1.01萬美元)的情況下,通常為男性的一家之主可以享有稅收減免。養老金和雇主提供的醫療保險也有類似的規定。約有70%的日本企業甚至還提供家屬津貼,這項財務措施鼓勵女性留在家中打理家務事,為的是可以讓丈夫們集中精力在工作上。

福田表示,日本現在“無人可用”,而“這就是我們目前所面臨的經濟現實……所以我們必須多在女性就業上多做文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370

空有產能銷量低迷 石墨烯產業鏈脫節

作為21世紀最具顛覆性的新材料,自誕生之日起,石墨烯就成為科技界和資本界追逐的熱點,而其所承載的贊譽和爭議一樣多。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組成的只有一層原子層厚度的二維晶體,作為唯一的二維碳材料,結構的特殊性也讓其在性能上呈現出其它碳材料所不具備的優勢——強度高、韌性強、透光率高、重量輕、導電性佳、導熱性優。

制造之難

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下稱“中微所”)研究員丁古巧看來,獨特的結構帶來的優異性能從某種程度而言也成為石墨烯材料普及的制約因素。“從材料結構而言,單個碳原子層組成的二維材料,沒辦法單獨使用,而石墨烯自身化學鍵飽和,又很難和其他材料複合。”丁古巧向《第一財經日報》介紹道。

丁古巧所在的課題組從2009年就開始進行石墨烯材料的基礎科學研究,不斷追求更環保、更高質量、規模化的石墨烯材料制備技術,在從通常使用的強氧化技術,逐漸發展到少使用或不使用強酸強氧化劑的機械剪切剝離技術。

這種剝離工藝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最初從石墨材料中分離出石墨烯的方法如出一轍,即利用每個原子層之間相對微弱的結合力,用透明膠帶粘住石墨片層的兩面,反複粘貼撕開,直到獲得只有一層原子厚度的石墨烯。

看似簡單的提取方式雖然可以獲得高品質的石墨烯,但石墨烯的大小只能靠運氣且很難實現量產,因為1毫米厚的石墨薄片就能剝離出300萬層石墨烯。除此之外還有氧化還原法、化學氣相沈積法、超聲剝離法等。

“多數化學方法制備的石墨烯,並不是純石墨烯,其實質為多層的石墨堆積,產品質量無法得到保障;化學氣相沈積制備石墨烯薄膜成本高,成品率低,難以進行批量化生產。”弗若斯特沙利文全球合夥人兼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博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目前的石墨烯主要有兩種形態,一種是石墨烯薄膜,一種是類似炭黑的石墨烯粉體,兩者的應用方向也不盡相同。薄膜形態的石墨烯已經可以大規模生產,包括重慶墨希科技有限公司、常州二維碳素、無錫格非等公司。

但石墨烯粉體則是爭議最為集中的領域。一些公司和機構將單層和多層混為一談,將厚度遠遠超過10個原子層的石墨烯微片或石墨烯納米片也稱為石墨烯。“目前國內很多公司號稱可以做100噸、 500噸甚至上千噸,誇大成分比較大,且大部分並不是真正的石墨烯,非專業人士很難分辨清楚。”丁古巧說道。

科研和產業未有效銜接

目前我國的石墨烯生產企業已經超過百家,尤其在常州、青島、重慶、無錫、深圳等地形成了產業集群。但與海外三星、IBM、諾基亞、英特爾、陶氏化學等大公司推動產業化應用不同,中國的石墨烯生產多集中於中小型公司,大型企業較少參與。

但推至科研角度而言,中國在石墨烯研究處於世界領先位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局、Wind數據庫資料,2015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達7925個,居全球第一。而從專利布局來看,企業和學校總占比達80%以上,公司占比低於學校,產業化進程提速有限。

而在王昕的觀察看來,“我國雖然科研人員和成果數量大,但高精尖的原始科研成果還較少,大多采用跟蹤研究的方法,重大創新還比較少,研究成果還主要集中在基礎研究領域,高端應用技術還相對薄弱。”

空有產能 銷量低迷

更為值得關註的是,應用技術突破難導致產業鏈下遊尚未形成,很多宣稱能夠生產上百噸石墨烯的公司,空有產能,卻很難賣出產品。

目前,國內能夠規模化量產的石墨烯公司只有少數幾家。記者查詢了各家官網公開資料,如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一條年產100噸氧化石墨(烯)的自動化生產線宣布投產,並預計2016年可年產1000噸粉體石墨烯,銷售收入超過6億元。

但根據2016年年中業績報告,2016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367.27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8.83%。石墨烯粉體收入增加約122.71萬元,觸摸傳感器收入增加了322.77萬元,雖然產品下遊市場應用逐步打開,但銷售遠不及預期。而常州二維碳素材料有凈利潤-521.4萬元,青島華高墨烯明細利潤-283.8萬元。

空有產能,投入大量資金於設備、人員,卻很難賣出產品,成為我國石墨烯生產的尷尬現狀,由於下遊需求未起,大部分石墨烯企業目前仍無法找到穩定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

在石墨烯行業專家看來,雖然從2015年開始下遊廠商對於石墨烯的應用積極性大幅提升,但目前市場上大部分下遊企業家對於石墨烯還停留在概念上,並不清楚怎麽使用。

“不少企業購進石墨烯材料等相關產品後,不針對產品特性進行加工工藝的改變。在這種情況下,石墨烯材料即使品質再高,也難以發揮其優越性,造成‘材料好、用不好’的現象屢屢出現。”王昕表示。

此外,從新材料到新產品轉變的周期較長,下遊企業必須確保添加石墨烯材料的產品具有穩定性。拿電池生產企業舉例, 一批產品約需3個月出試驗結果,同款產品要做5~6批穩定性試驗才能確定其穩定性,決定是否導入。

“石墨烯的成本過高、在鋰電池中工藝特性不兼容等問題,使得‘石墨烯電池’這個技術接近於不存在。”王昕直言。

此外,一些企業粗制濫造生產的東西沒有人要,到處忽悠,使得市場對石墨烯的認知模糊,而當不成熟的產品盲目投放到市場,會帶有很大潛在風險,同樣是以電池生產為例,使用安全性究竟如何仍需要不斷測試。

產業化路徑

在石墨烯產業化方面,國外大公司的推動力量尤為明顯。以韓國為例,由於石墨烯在三星的主營業務領域均有著重大的應用前景,因此對於石墨烯的研究應用極為重視,不僅成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還和韓國成均館大學合作,積累了大批石墨烯相關的技術專利。

而在美國擁有IBM、英特爾、波音等大公司,有利的創業環境催生了眾多小型石墨烯企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覆蓋從制備及應用研究到石墨烯產品生產,直至下遊應用全環節,加速了石墨烯的產業化和應用進程,產業布局呈多元化。

在中國“企業+研發機構+孵化器+加速器”的發展模式尚在摸索起步階段,石墨烯產業化技術路線和產業化路線及產業發展的階段目標、重點任務、重大工程等仍需要進一步明確。

下遊應用反饋到科研方面,下遊應用商到底需要什麽性能的產品,能夠接受的價格是怎樣,想要應用於哪些領域,科研機構才能更具針對性地進行研發。

“只有得到下遊應用需求的支撐,石墨烯產業才能真正散發出生命力和可持續性。”王昕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812

新財富遭遇低迷的A股 分析師拉票冷暖自知

十一長假將至,A股的低迷使不少市場人士選擇提前外出度假。而對於參加今年新財富評選的券商分析師來說,當下正是最緊張的“沖刺階段”。

新財富官網披露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9日,40家券商研究機構的1600余位分析師/銷售服務經理完成了“第十四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的報名。相比起去年參評的50家券商,熊市中的新財富在參選券商數量方面略有收縮,但參選分析師數量卻與去年持平。

A股萎靡行情之下,分析師之間的較量仍在熱火朝天地進行。年初市場風格切換之後,各行業分析師密集拜票之余冷暖自知。花樣拜票招數的喧囂之後,圍城般的新財富對於從業者來說依舊殘酷而誘人。

行業分析師冷暖自知

新財富官方數據顯示,今年設置獎項的研究領域共計36個,比去年多出2個。其中最熱門的為策略研究,共28支研究團隊參選,其余每一個研究方向的參選團隊數量均不少於10支。

“今年以來漲幅靠前的行業,競爭確實要比其他行業更加激烈。”華南某上市券商的傳媒行業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部分今年漲幅不好、甚至是墊底的行業,參選團隊數量同樣不少,競爭激烈程度並不亞於去年。

Wind數據顯示,年初股市熔斷調整之後,今年以來市場風格切換明顯。申萬一級行業中,食品飲料、家用電器和銀行等行業漲幅去年排在所有行業的靠後位置,但今年以來,這三個行業的漲幅卻排在前三位。新財富統計數據便顯示,食品飲料行業今年共有22支團隊參選,緊跟在策略研究之後。

此外,去年漲幅靠前的計算機、輕工制造、傳媒等板塊雖然今年以來表現不盡如人意,其中計算機以26.98%的跌幅墊底,但計算機行業仍有21支團隊參與角逐,傳媒行業也有21支團隊參與評選。

另外值得註意的是,周期行業如煤炭、鋼鐵等板塊去年漲幅靠後,但今年以來卻異軍突起。在本屆新財富評選中,煤炭、石油化工、鋼鐵分別有14支、12支、11支團隊參與評選。

“行業整體漲幅比較好的話,今年容易推出讓大家賺錢的票,拉票時候會比較有底氣。行業整體不好,但矮子里總能拔將軍,硬著頭皮也得上,畢竟只是在行業內競爭。”前述傳媒分析師告訴記者。

記者便註意到,自8月中旬以來,不少券商分析師微信昵稱後面均帶上了“新財富請投XX證券XX行業第一”等字樣。與此同時,分析師們也正密集造訪買方機構,路演拜票。

“路演內容一般是過去一年的總結,把推過的票都捋一遍。重點總結推了哪些牛股,拐點有沒有預測到,風險提示是否到位等。”華東某上市券商的煤炭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自己最多的一天路演了7家機構,另外也負責要在無數客戶群中不停刷屏,將前述信息在行情合適時向客戶群推送。

“常規的調研,按部就班的推票大家也都還在做,但強推狂推某一只票的還是比較少。因為新財富行情里,一旦新推的票跌了,就真的讓市場’印象深刻’了。”該分析師說。

冷門行業分析師的生存法則

多位受訪分析師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同一家研究所內不同行業研究組之間的競爭不會非常明顯,因為每個獎項是各個行業分開比拼。“但如果公司層面會支持參評,拿出資源去支持團隊的話,就會涉及到資源分配的問題。”華北某券商的計算機行業分析師稱。

“對於今年有希望沖第一的行業團隊,我們這里是由所長帶著出去路演,所長的人脈、聲望等都是隱形資源。”身處今年相對處於劣勢的行業,這位計算機行業分析師向記者無奈表示,自己所在團隊多是由首席帶著團隊出去路演,由所長“親率”路演的次數明顯偏少。

不過,前述煤炭分析師也告訴記者,其所在券商研究所的所長比較“雨露均沾”,沒有特別的傾向性。“所長會帶著各大首席出去,以所長活動的地域來決定帶誰去路演。比如最近他在上海參加活動,就會協調時間帶著同在上海路演的團隊首席去路演。”該分析師稱。

“所長是否具有傾向性,這確實要視公司和所長個人的情況而定。”前述計算機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對待“冷門”行業,各大券商研究所內部還有一個較為通用的做法:把今年漲幅較好和較差的團隊“捆綁打包”出去拉票。

“所謂捆綁打包,其實也是盡最大的可能互相提攜和幫襯。比如A行業今年行情不錯,出去路演的時候講完自己團隊,也可以附帶宣傳同公司的B行業。”該分析師稱。

除了路演時的捆綁打包,也有券商研究所開發了“名人效應”,即請名氣較大的團隊或分析師為公司其他團隊進行宣傳。

記者便註意到,9月24日,2015年宏觀經濟研究第一名、“網紅”分析師、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便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澤平宏觀”上發出了方正證券通信互聯網團隊的新財富拉票文章。而在此之前,“澤平宏觀”的內容多為任澤平本人及其團隊的研究成果。

“同一個公司內部,團隊作戰應該還是主流,惡性競爭關系比較少。”前述傳媒分析師也告訴記者,其所在研究所會讓一個大行業下面的幾個子行業一起活動。“一個子行業碰到熱點要開電話會議,那麽其他內容相關、風格契合的行業團隊都會一起來參加。路演的時候,盡量聚在一起出去。”該分析師稱。

圍城般的新財富

盡管同一券商研究所內部不同團隊之間普遍存在相互幫襯,但無可置疑的是,作為行業內不同團隊之間的較量,各個團隊更多時候還是靠自己“單打獨鬥”。

在這樣的背景下,每逢新財富,券商分析師費盡心思“花樣拉票”的現象層出不窮。近期,分析師組織團購、拍微電影、寫學區房報告等“套路”不斷翻新。經歷了13個年頭的評選,外界對於新財富榜單的認同度也不斷遭到折損,新財富比拼的究竟是何種能力始終是市場討論的話題。

“投研服務的質量還是我投票時的絕對標準,人情方面算是比較次要的。”在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經理看來,新財富評選確實存在跑偏,但還沒有完全脫離行業本質。

另一位券商資管部門投資經理卻也坦言,“碰到不熟的行業需要投票,賣方來拉票的時候混了個臉熟,最後實在不知道投誰就投了臉熟的人。刷臉從這種程度上來看也確實是有用的,投票機制方面存在的問題似乎也是無法避免。”

“坦誠地說,新財富投票和你對某只股票的業績預判準不準,確實不一定成正相關;有時候銷售給你派點派很高,但你得票不一定高。”前述煤炭分析師告訴記者,影響新財富投票結果的因素確實不僅只是“推票情況”這麽簡單的一項。

前述計算機行業分析師也表示,新財富評選摻雜太多其他因素,單純的埋頭研究難以奏效。“國內很多小券商為了打名氣,會花很多精力時間成本去做這件事情,對於剛進去的新員工來說其實很辛苦,也很浪費精力。”

“一般來說,拉票的時候,大的機構都是首席們聚在一起去,並不是所有的老板願意把自己的資源分享給下屬,也不是每個老板在獎金分配時候都可以做到讓每個成員滿意。”悲觀如這位計算機分析師,他向記者表達了自己已經萌生的去意。

有意欲離開的不堪“紛擾”者,也有被名利不斷激勵的堅守者。“新財富是除了派點以外,提高身價最好的機會。先依附團隊往上走,拿到一個好名次,往外跳的時候身價就不一樣了。這是最好的提高身價的時機,總要做出點東西來,沒什麽無法承受的。”前述煤炭分析師便如是表示。

“這就是一個圍城。你想走,老板不會留。因為還有無數人,前赴後繼地想擠進來。”前述傳媒分析師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617

A股成交低迷 招商證券H股如何定價?

2015年,華泰證券、廣發證券等券商,趁著A股每天一兩萬億的成交規模赴港募集資金,也碰上“港股大時代”的好時機.然而,規模相當的招商證券就沒有那麽幸運了,在A股每天成交都是大約3500億左右的弱市環境下,招商證券開啟了H股上市之旅。

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市場人士看來,招商證券選擇這個時候上市,可能不是非常合適,但也有一些無奈,到年底也可能遇上意大利公投、美國總統競選和加息等不確定事件,估計招商證券最終定價難以進取,也要看本周剩下三天A股能否徹底反轉。

在9月26日的發布會中,招商證券稱,本次全球發售H股總數約8.91億股,其中包括香港公開發售4456.4萬股及國際配售約8.47億股。每股配售價格在11.54港元至12.78港元。預計9月27日在香港公開發售,9月30日定價,10月7日在聯交所掛牌交易。招商證券表示,假設發行價為每股12.16港元且並無行使超額配股權,所得發售凈額約104.75億港元。

招商證券本次發行共引入11家基石投資者,包括中國人壽、周大福、馬化騰、複星及樂視等,投資金額約8.48億美元,占基本發行規模的61%。其中馬化騰全資擁有的Advance Date Services Limited同意認購合計3000萬美元的發售股份,複星也認購3000萬美元,周大福則認購5000萬美元。

曾經在招商證券任職的投資人士溫天納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招商證券定價略高於凈資產,這跟內地其他金融股定價情況類似,估計招商證券要確定最終定價並不容易,按照目前A股成交來看,估值其實也並不便宜;另外,招商證券行業地位強於此前上市的光大、東方等,但跟其他大券商相比沒有特別優勢。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稱,招商證券已錯失8月份券商股及港交所乘深港通消息炒上的最佳上市時機,加上招商證券的營運表現,不見得就較同業特別突出,相信投資者對其興趣不大。南華金融集團策略師岑智勇認為,臨近十一國慶假期,A股即將休市,招商證券選擇這個時候發H股,對定價銷售都有影響。

華南一名QDII基金經理向本報記者稱,因為港股市場沒有太多散戶,港股要全面啟動可能性不大,最近港股通滬股通也即將關閉,這都會對市場成交造成影響。盡管近日A股成交持續低迷,但投資者不用擔心招商證券的H股上市發行,看他們的基石投資者名單,這麽多的大央企和資本支持。這次要出現2011年因為國內收緊貨幣和歐洲債務危機主導“熊市”,海通證券被迫推遲發行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國慶前A股投資者無心戀戰,成交持續低迷之下,相關護盤資金要把大盤往上拉的代價也不大,9月27日下午2點後大盤突然拉升,如果可以繼續好轉,也會對招商證券發行形成利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795

人氣低迷A股地量再現 節後重點關註價值成長

盡管周二A股出現了小幅反彈,但節前低迷的市場人氣使得股指的反彈未能持續,周三(9月28日)滬深兩市股指雙雙出現縮量下行,不過股指整體波幅均較為有限,這也使得股指後續走勢的懸念或將留待節後才能揭曉。

9月28日,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高開之後即出現回落,但股指整體跌幅又相對有限,家用電器、鋼鐵、日用化工等板塊勉強支撐著市場人氣,大部分個股走勢均較為低迷。上證指數最後報收2987.86點,下跌10.31點,跌幅0.34%,成交1164億元;深成指報收10467.16點,下跌9.81點,跌幅0.09%,成交1888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39.63點,下跌1.17點,跌幅0.05%,成交511億元。兩市全天合計僅成交3052億元,成交量大幅萎縮,創出近期新低。

從9月28日的市場成交量來看,毫無疑問已經處於地量的範疇,而地量之後見地價的股諺能否出現,或許還要留待節後才能揭曉。

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趙揚認為,資金面節前冷,節後溫。周一股市大跌,輿情傾向歸因於宏觀流動性的超預期收縮,而市場流動性近期的低迷縱容了拋售對盤面的負面打擊。不過從市場資金面的前瞻變化來看,已經出現了部分指標邊際改善甚至變向扭轉的情況,上周主力凈流入最為突出的房地產行業在周二果斷舉起了日內反彈的大旗,目前資金對市場的認知可見一斑。

對比歷年十一黃金周前後市場走勢,節前縮量萎頓,節後量價回溫十之有九,10月超低解禁壓力前市場盡是策馬由韁的投資機會。目前高送轉板塊已初初悸動,8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大超預期,前值也被向上修正。順著這些邏輯,在估值風險基本可控的背景下,光大證券更看重業績對股價的驅動力,各類股票資產推介排序為:價值成長>次新股(高送轉)>價值股>周期股。其中,價值成長穩健進取屬性最為確定,高送轉有望成為階段性主線,價值股和周期股的表現則要依仗貨幣放松和財政刺激的超預期。

國開證券分析師孫征認為,近期海外市場在美聯儲維持利率不變及鴿派重新發聲的因素影響下強力反彈,但上行動力逐漸趨緩,美聯儲年底加息預期漸濃、總統大選影響較大、全球流動性寬松前景或有變化,資本市場繼續走牛難度加大。A股在1月底以來的反彈行情與全球股市基本同步但力度更弱,近期需增加對外部市場變量的關註。

目前有利於市場的因素是四季度全部A股上市公司業績有望繼續趨暖,去年四季度的低基數效應將拉動今年A股業績增長由負轉正,預計全年業績增速在0-5%之間,但超預期概率不大。近期無風險收益率上行因素部分抵消了業績複蘇的正面影響,風險偏好下行則令行情更顯雞肋。國開證券認為長假之前市場積極因素不多,本周市場可能無甚亮點,資金持續失血令指數波動減弱,個股活躍度下降,節前維持防禦為主的思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968

31城失業率三年來首次低於5% 東北用工需求低迷

在宏觀經濟企穩的同時,就業態勢整體比較穩定。

在19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介紹,目前就業好於預期,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1067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預期目標。9月份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低於5%,這是自2013年6月份以來首次低於5%。

31城失業率三年來首次低於5%

如何看待這一數據?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去年同期的數據。2015年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66萬人,今年的新增就業總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為何在總量持平的情況下,失業率卻出現明顯下降?

這其中的關鍵就在於人口結構變化,尤其是年輕勞動力資源數量的下降。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數量近幾年每年減少300到400萬人左右,這意味著從供給方這個角度來看,勞動力市場供求壓力有所減輕,這也是有利於調查失業率的降低。

其次,就業穩定與中國產業結構調整有關系。盛來運說,近幾年中國產業結構最大的變化是由原來的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去年三產比重中服務業占比第一次超過50%,這個轉型對中國就業帶來深刻的影響,整個經濟體對就業的彈性在增加。而三產對勞動力的需求是增加的。

貴州省政府參事、貴州省社科院胡曉登教授對第一財經分析,相比一產、二產,三產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對就業的拉動作用明顯要大很多。尤其是隨著農業規模化、現代化和工業信息化,一產、二產的就業容量在下降,相反三產的就業容量在不斷提高。也就是說,盡管近年來經濟增速在趨緩,但隨著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整體的就業態勢仍比較好。

就業領域新變化

這種產業結構的變化體現於就業領域方面。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的《2016年上半年就業形勢調研報告》(下稱《調研報告》)也指出,目前我國就業保持總體穩定。同時,就業領域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變化。

首先,共享經濟茁壯成長,催生了大量新就業形態。隨著移動互聯網、APP、移動支付等新技術、新應用的出現,共享經濟迅速發展,汽車共享、住宿共享、社區服務共享等新經濟形態不斷湧現,催生了大量新增就業機會。

據國家信息中心初步測算,2015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約1.95萬億元,全職從業人員約1000萬人,平臺企業員工超過140萬人。58同城網大數據分析顯示,今年上半年專車共享領域用工需求同比增長了36.4%。

其次,消費升級催生新動力,服務業吸納就業能力明顯提升。隨著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各類新服務不斷湧現,教育、文化等發展型消費需求持續提高,吸納了大量勞動力轉崗就業。今年上半年,58同城網大數據分析顯示,教育、娛樂、醫療保健行業用工需求同比分別增長57.1%、40.2%、13.6%;四川省城鎮新增就業中服務業占比達72.42%,同比提高8.72個百分點。

返鄉創業也成為一大亮點。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推進和返鄉創業支持政策的進一步完善,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意願不斷增強,返鄉創業人數不斷增多,創業帶動就業效果顯著。2015年,山東省返鄉創業人員同比增長了一倍左右。山東省泰安市大力發展農村電商,帶動2.2萬農民工返鄉創業,直接吸納了8.7萬余人就業。2012—2015年,湖北省返鄉創業帶動就業人數由167.5萬人增長到了341.4萬人,年均增長約27%。

阿里研究院9月發布了國內首份返鄉電商創業研究報告。報告指出,返鄉電商創業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潮流,電子商務有效釋放草根創造力,成為推動年輕人返鄉創業的最大動力。

報告指出,近兩三年,年輕人離開大城市、返鄉創業,在浙江、江蘇、廣東、福建、河北等地廣泛湧現。年輕人回到家鄉後,創業方向大多與電子商務相關,有的通過電商平臺銷售特色產品,有的幫助鄉親們網購生活生產用品,有的承接本地的電商快遞服務,等等。年輕人返鄉創業,為本地發展註入新的活力、帶來新的面貌。

東北等地就業需求低迷

不過,盡管就業形勢總體平穩,發改委的調研報告也指出,在多重壓力交織疊加下,就業領域依然面臨一些挑戰和問題。

這些問題包括,新增就業壓力與轉崗安置困難並存。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約有765萬人,同比增加16萬人。再加上中職畢業生和初高中畢業後不再繼續升學的學生,需要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保持在1500萬人左右,新增就業任務處於高位。

同時,受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化解過剩產能加快推進等影響,轉崗就業壓力加大,一些技能單一、年齡偏大的職工轉崗安置較為困難。

其次,部分傳統產業和資源型地區用工需求低迷。受市場需求不旺、產業結構加快調整等因素影響,重化工業、建築業等一些傳統產業就業崗位減少,東北地區、山西等部分資源型省區經濟繼續低速增長,市場用工需求有所下降。

再次,返鄉創業基礎設施不完善與要素瓶頸制約問題亟待解決。雖然各地加大了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等平臺建設力度,但與快速增長的返鄉創業需求相比,仍顯不足。一些地方生產、生活配套不完善,物流、交通等基礎設施發展滯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返鄉創業熱情。

調研報告認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就業工作,要聚焦關鍵環節、脆弱環節、基礎環節,把握好新舊動力、產業、區域、人群四個方面的抓手。

其中,在區域方面,調研報告提出,既要發揮中心城市吸納就業的龍頭帶動作用,更要通過發展農村電商支持返鄉創業、加快培育經濟困難地區接續產業和就地就近就業機會。一方面,要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擴大中心城市吸納就業龍頭作用,創造更多區域性經濟和就業中心。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發展農村電商支持返鄉創業,積極培育接續產業,緩解困難地區經濟發展和就業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66

交易低迷融資難 新三板流動性之痛如何解?

自去年下半年來,流動性不足已經成為新三板不能避開的痛點。在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市場成交量卻不斷反向下滑,一升一降讓新三板的流動性之痛暴露無遺。而交易量萎縮傳導到一級市場則出現新三板企業融資怪圈,“融資難、融資貴”難以避免。

而從9月份以來,證監會、國務院對新三板的一系列政策指導,包括私募做市和公募入市等流動性一攬子解決方案,讓市場開始期待新三板的流動性改革。越來越多的參與方熱議,要解決新三板流動性之痛,使得市場失衡得到改善,從市場定位到掛牌政策、交易制度以及企業定價、分層機制等都需面臨改革升級。

交易低迷融資難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交易低迷融資難已經成為新三板各方參與者老生常談的核心話題,問題蓋過成績越來越成為業內的共識。

“新三板至今為止功能不健全,無論是交易功能、企業價值功能還是融資功能,或者是融資功能。”東方匯富董事長闞治東日前在某新三板投資峰會上就如是稱。

股轉系統研究部總監黃磊拿出的一些列數據也說明,流動性之痛已不可不解決。在流動性不足的同時,流動性分化越來越嚴重。

就目前來看,新三板日均成交額在100萬以上的掛牌公司有126家,占比3.59%,此類公司的換手率40.46%,流動性尚可。但剩下絕大多數企業確實存在流動性不足的情況。黃磊給出的數據顯示,日均成交額在10萬-100萬,以及10萬以下的企業,占比分別為24%和72%,占比72%的企業9個月以來整體換手率到5%。

“成交金額,包括每天成交的掛牌公司家數都能夠看出來,交易數據降低的前提下掛牌公司大幅度增加。”黃磊直言,一方面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掛牌公司成交量在下降,一升一降反映在市場交易流動性大大下滑。

“每天成交5萬億,早的時候3萬億、4萬億,這樣的市場對應將萬家掛牌公司來說很明顯不協調,大資金進入了以後很難退出,掛牌公司很煩惱。”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總監桂浩明認為,沒有流動性就沒有企業價值。

而由此傳導到一級市場,新三板企業融資功能也受到了影響。“同樣的情況下,相比去年同樣在市場規模大增長的情況下,今年的發行融資的數據卻比去年下滑。”黃磊稱。

新三板掛牌企業融資租賃的董事唐川龍則稱,現在新三板企業普遍都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

“現在有900多億的融資需求出現,但能夠兌現不到十分之一。融資當中出現了融資怪圈,這樣的融資怪圈說明沒有流動性,沒有廣泛的市場基礎。”桂浩明認為,新三板500萬開戶門檻,一定程度造成投資者寥寥無幾,投資者少市場嚴重不平衡,不註重發展投資者,到後來變成怪圈,新三板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

何以改善流動性之痛?

不破不立,想要解決流動性之痛,越來越多的參與方認為,從新三板市場定位到掛牌政策、交易制度以及企業定價、轉板退出機制,都需要改革升級,這或許可解決新三板流動性之痛,使得一、二級市場失衡得到改善。

流動性問題的源頭或出現在新三板的市場定位。闞治東談到,關於新三板的傳說很多,而其中最受推崇的則是新三板將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但實際上存在巨大差距。

從監管的角度來看,黃磊也認為,市場定位是根本問題,表現在現在的三板市場制度和功能錯配上,且掛牌企業仍然有很多制約功能發揮的基礎因素,掛牌公司股權高度集中,很難支撐公開轉讓、公開交易的制度安排。

“現在新三板,中關村時期非公開市場的遺留痕跡很明顯,但國務院在2013年49號文的決定中明確了公開轉讓、公募公司公開信息披露,公開市場定位。”黃磊認為,這種現象表現出來則是現在的三板市場制度和功能錯配。

而在桂浩明看來,目前流動性不佳的很大原因在於交易不便,做市商制度並未發揮預期中的效果。做市商制度、設計過程按道理來說主要目標就是提供流動性,而桂浩明認為,現在的做市商制度並沒有能力起到這方面的積極的作用。

“大致估計來看,目前做市商都處於虧損狀態,從去年來看基本在虧損狀態。”光大證券中小企業投融資管理總部總經理王金明給出數據表明,現在做市企業在新三板家屬的占比,已經從最初的23.5%,下降到了今年的17%。

除上述原因之外,掛牌政策上沒有負面清單、定價模型缺乏、分層制度權益不對等等問題也相應加重了新三板的流動性之痛,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

對於新三板市場而言,由於掛怕政策缺少負面清單,在投資機構看來相應缺乏有效的監管,才會出現類似“大股東跑路”的負面事件。而缺乏定價模型,則造成投資機構對企業難以估值,沒有足夠的余地做出投資判斷。

“由於沒有負面清單,各種公司都進來了,有一些缺乏有效的監管核查,以及在各種監管方面存在著有名無實的問題。分層制度,目前存在權益不對,無法和流動性相匹配的問題。

對於投資機構而言,目前新三板企業的定價“對於投資人來說是很頭疼的事情”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樹財富副總經理陳大榮認為,如果沒有價格的存在或者定價機制,投資市場對投資人來說有足夠余地判斷和選擇。

而在改革路徑上,黃磊表示,在市場功能上還是要以改善市場流動性為核心,以市場分層為抓手;在市場功能發展的同時不能忘記監管,繼續評估三年來運行的相關法律和規則,推動制定規則的修訂和完善;推進建設大數據金融系統,不斷完善三類市場主體,投資人、掛牌公司、中介機構的制度監管,提高違法制約能力,提高標準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5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