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第二季度,中國電影票房比去年同期下滑了4.6%,在5年多的時間里,這還是中國票房首次在單季度出現下滑。而在剛剛過去的7月,全國電影總票房共計45.1億,比去年同期下降約18.2%,這是近五年來中國電影暑期檔首次出現負增長。在連續5年呈現爆炸式的增長後,中國大陸的電影票房市場正遭遇首次滑坡。
產業觀察人士認為,中國票房的持續低迷,主要因素是因為今年的電影都比較弱。舉例來說,從4月份到8月份,今年票房最高的三部電影分別是傳奇影業的《魔獸》(Warcraft),迪士尼和漫威影業的《美國隊長3:內戰》(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以及中國本土的《絕地逃亡》(Skiptrace),這三部電影的票房分別是2.21億美元、1.904億美元和1.33億美元。
而在去年的4月到8月份,中國票房前兩名的電影分別是環球公司的《速度與激情7》(Furious 7),以及迪士尼和漫威影業的《複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Avengers: Age of Ultron),這兩部電影的票房分別為3.91億美元和2.401億美元。
據《好萊塢報道》,除了今年的電影吸引力不足外,中國票房低迷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觀眾獲得的影票折扣減少了,而且電影發行商也不再像去年那樣,為了營銷目的而購買大量未售出的影票。
“九塊九”的電影票如今已經不常見了,各大票務平臺悄然減少了補貼。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上半年,票務平臺整合的聲音不絕於耳,資本已經意識到票補的局限性。至此,沒有“補貼”的電影票房逐漸顯露“真容”,數字展現了中國電影市場更加真實的消費需求。
回看2015年暑期檔票房,124.27億元的成績占據了全年總票房的28%,幾乎相當於2011全年票房。整個 2015 年暑期檔共有 19 部電影票房過億,多部影片不斷刷新紀錄,《捉妖記》、《煎餅俠》、《大聖歸來》等國產影片在票房上表現著實強勢,其中《捉妖記》直到現在還穩坐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的亞軍之位。
而時至今日,今年已連續5個月電影票房在40億元以下。2016年至今總票房剛過300億,雖然比去年達成300億目標提前了一個月,單月票房增速卻明顯出現下降趨勢,已經預示著2016年全年600億元票房的目標將很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