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巨頭們在全球新零售革命中大步向前,未來仍然充滿荊棘。
傳統零售在電子商務的沖擊下,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一股關店潮。超市領域,2016年沃爾瑪在全球範圍關閉了269家門店,2015年樂購在英國關閉了43家門店,2015年家樂福在中國關店超過15家;百貨領域,梅西百貨2015年關閉了14家門店、2016年又關閉了30家,成立於1893年的希爾斯百貨在2015年更是關閉了235家門店,國內的萬達百貨也接連關閉了多家門店……
然而電子商務在經歷了瘋狂的增長之後也開始遇到了天花板,阿里巴巴電商用戶在中國市場正在逐步觸及到天花板,用戶增長速度正在逐步下降;與此同時,亞馬遜在全球的電商市場同樣也遇到了增長瓶頸。
於是,打死也不承認自己遇到瓶頸的馬雲爸爸們開始把眼睛盯上了線下,並向自己曾經唱衰的O2O發起了進攻,還用了一個新名詞“新零售”取而代之,而傳統的線下實體在電商的沖擊下也開始紛紛向線上轉型,一場有關於新零售的革命就這樣在全球範圍浩浩蕩蕩地開始了……
中國巨頭們在全球新零售革命中大步向前,未來仍然充滿荊棘
自從O2O被提出,國內各行各業便相繼為之沸騰,同時人心惶惶!誰都張口閉口的在說線上線下融合,誰都想抓住時代蛻變的犄角,誰都在為之奮不顧身的折騰。
3月2日,地產商業領域的巨無霸萬達集團與金融領域的龍頭企業中國銀聯達成合作,在攻下了商業地產、文化旅遊、電影酒店等一座又一座山頭之後,顯然王健林下一步的打算是深入到O2O,通過推進銀聯的支付創新和大數據應用來讓萬達成為全生態實體雲服務的引領者。
明眼人看來,此舉頗有向馬雲喊話之意。上個月阿里百聯聯手共同打造“新零售”,網上的議論甚囂塵上,直到現在還熱度不減。不過在這之前,京東也先後入股了永輝超市,收購1號店,並與沃爾瑪達成合作。線上電商聯手線下實體之風,有如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
然而,現在誰都沒有摸索出一個正確的、卓有成效的模式,不管是電商還是實體企業,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不同的是,一個是線上走到線下,一個是線下走到線上。京東、阿里有天然的互聯網技術優勢,萬達則是線下實體商場巨頭,雖然強強聯合能夠優勢互補,但說一定會產生1+1>2的聚合效應也是虛妄,電商實體仍然存在很多變數,線上電商與線下實體的聯合也可能面臨互相牽制的局面。
阿里折騰O2O付出了巨大代價:從最早的口碑網,到之後收購的高德地圖、銀泰商業,又花上百億的資本在文化、視頻、搜索各個領域進行註資,但無疑其瘋狂擴張背後會面臨更多的產業整合難題,而且雖然阿里掌握了對接線下的核心工具,但線下資源仍然是其短時間內難以跨越的短板。
萬達折騰O2O道路且長:當前沿用於萬達廣場的“大會員、大數據”,雖然能夠掌握龐大的消費者資源,但如何讓移動端用戶轉化為實體的消費者,產生實際購買力並保障移動端用戶粘性等問題都並非易事。更為重要的是,如果只是通過線上為線下導流,也只能是廣告推廣。只有打通線上線下生活決策,並在商戶交易過程中實現盈利模式才能叫做O2O。“騰百萬”雖然黯然分手,但互聯網的DNA終是留在了萬達的“血液”里,如今萬達聯手了中國銀聯不得不說其獲勝籌碼又多添了幾分。
蘇寧折騰O2O交學費買經驗:相比萬達,傳統零售出身的蘇寧很早就開始了電商的轉型之路,在行業唱衰實體的時候,便開始了布局O2O,這一點上也是先於其他很多企業。一路的試錯雖然交了不少學費,但積累的實力卻成了反攻的關鍵,一是以雲計算為支撐的IT系統堅實的基礎,二是線上平臺和線下門店的融合,三是物流系統網絡的深度下沈,四是正在打造以蘇寧雲店為圓心的O2O生態圈。
京東折騰O2O各種試水:早年京東與互聯攜手融創動力文創產業園推出體驗式消費空間樣板“京東互聯-融創空間”試水消費場景,接著京東聯手永輝超市試水線下體驗店布局“4S”戰略,而後又聯姻沃爾瑪試水難啃的生鮮行業,一系列頻繁的動作雖然會給京東帶來龐大的線下資源,但歷來企業之間的資源重組,涉及企業各部門的利益和內部流程問題,並非易事。
隨著京東沃爾瑪合作、阿里百聯牽手、萬達銀聯結盟,在這些巨頭們的推動下,中國的新零售運動正浩浩蕩蕩地向前行進,但未來路上仍然充滿了荊棘。
美國新零售雖然一路曲折,但依然沒有停止探索
與中國的新零售相比,美國的亞馬遜也早已開始了新零售的嘗試, 一鍵購物按鈕Dash和大數據預測發貨等黑科技一度震驚世界,為美國新零售帶來重大創新,但其普及度之低讓人咂舌,像Amazon Go火了一段時間後再無波瀾。Amazon的生鮮電商業務Amazon fresh也不是很成功,只在西雅圖和洛杉磯的很少地方推廣,難以獲利。
盡管如此,亞馬遜對於新零售的探索卻始終沒有停止,與中國電商的線上線下聯合不同,亞馬遜始終沒有停止用新科技創造新零售。另外Showroom和快閃店鋪(pop -up store)逐漸在美國興起,很多時尚品牌、奢侈品、汽車比如特斯拉,甚至亞馬遜的語音產品Alexa都設立了Showroom。
而美國的一些傳統零售業們也在尋求轉變,一些大品牌正在通過借助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吸引消費者,比如BOPIS(Buy Online Pickup In-store)蒂凡尼和耐克都在借用科技打造一種全新的消費體驗。
日本電商發展相對落後,卻正借人工智能為新零售開辟了條陽光大道
在日本,很多實體店鋪很大程度上不只是買東西的地方,而是消費者“體驗的場所”。在產品方面,日本人具有很高的專註度,註重堅守一門手藝,並且精益求精。小到一碗拉面、一塊豆腐、一個壽司,然後將其做大推向國際,而且日本商家折射的耐心、禮貌、周全、細致入微的服務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是線上零售難以企及的。
以日本壽司為例,據悉在日本一家回轉壽司店帶來全自動化的高科技體驗,整個回轉壽司的軌道設計成E形動線,以接待最多的客人,也更方便客人取餐用餐;員工批量制作壽司,飯團都是機器制作;顧客可以單獨點餐,會有一條高速傳送帶將美食直送到餐桌前;用完的碗直接塞到桌子入口,自動回收和清洗,一天能清洗2萬個;所有的盤子都用電腦進行控制,通過數據分析了解顧客喜好,在智能化餐廳領域這家壽司店無疑是標桿性的存在。
日本電子商務發展的時間並不長,卻湧現出了一大批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企業。優衣庫通過成立社交網站,利用商品評價引導激發消費者購買;東京百貨正在打通實際與虛擬庫存數據;永旺與雅虎合作,線上發放優惠券,線下實體店使用;日本最大的電信運營商NTT,應用GPS技術,獲取顧客數據,分析購買行為……
人工智能正在引領這場新商業革命
新零售的興起絕非偶爾,而是科技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傳統零售業受到電子商務的沖擊,集體迎來了關店倒閉潮;而電子商務又受到人工智能的沖擊,線下體驗嚴重不足的電子商務迎來了天花板,曾經放出豪言能夠看清未來幾十年行業發展趨勢並認為電商要全面取代線下實體的馬雲也不得不做出妥協和改變,開始擁抱線下實體。
過去,人們對於購物的認知大多停留在買東西層面,但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興起,卻開始讓購物成為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一種能夠帶來更多感官享受的線下體驗。而在人工智能的主導下,整個未來的零售業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科技與購物完美融合
傳統的購物方式和電子商務早已不能滿足人們新的消費需求,科技的興起,讓這場零售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方面,越來越多人工智能產品開始湧現出來,從人們的穿戴到各種家居產品,對於眾多新功能產品的出現,大多數的消費者卻並不知道如何使用,也不知道他們有何功能,只有到線下去切身體驗感受,他們才能更好的了解和使用這些人工智能產品。
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引領下,人們的購物方式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比如通過手機,可以提前預定購物停車場、可以提前預約購物中心的餐廳等。而在線下的實體購物中心,VR、AR等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無處不在,它正在給人們帶來一種全新的科技購物消費體驗。
此外,對於購物實體的商家們來說,通過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運用,他們也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消費者,更精準地了解他們的消費習慣和需求,從而為消費者推出更合適的產品和服務。
二、娛樂化、智慧型的超級購物中心將大批湧現
過去的購物,人們僅僅只是停留在買賣,今天的購物,而是成為了一種線下的生活方式,這對於線下的零售業生態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一邊是單個門店的線下實體變得越來越少,未來還將會繼續有更多的門店關閉;另一邊卻是越來越多集合超市、逛街、電影、親子、餐飲等眾多消費於一體的超級購物中心開始不斷湧現出來。
人們在伴隨著購物的同時,同時還會有娛樂、餐飲等消費需求,綜合一體化的大型購物中心也就應運而生。尤其到了周末,越來越多的戀人或者帶著小孩的一家人會去這種超級購物中心共度周末,體驗智慧新生活。
三、定制、個性化的消費正在成為新趨勢
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品質消費、個性化消費也開始日漸崛起,越來越多的線下零售店也開始推出個性化、私人定制的商品:如有的服裝店可以根據你的尺寸定制服裝,有的食品店可根據你的口味定制食品、有的蛋糕店可根據你提供的照片定制獨一無二的蛋糕……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運用,對於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起到了一種至關重要的作用。借助大數據能夠實現對用戶個性化需求的精準把握,而借助人工智能則能夠實現對用戶定制、個性化消費的精準推薦,也能打造出更多的個性化服務和產品。
四、零售供應鏈也正在重構
在新零售時代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品牌生產商正在把線下門店作為自己的線下體驗店,用戶通過線下體驗之後可以直接通過其線上平臺下單消費。這種線下的體驗一方面能夠樹立生產商的品牌形象,也讓用戶更了解自己的產品,給新產品起到一個很好的宣傳推廣作用;另一方面,線下的體驗也能夠帶動和刺激用戶的消費。
那麽,無形之中這就會對整個零售業的供應鏈環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生產廠商將會去掉批發商、零售商環節,而是直接把線下門店作為自己的直營體驗店,把線上平臺作為廠商直接連接消費者的預訂平臺。也就是說,批發商、零售商將會變得越來越少,而直營體驗店將會越來越多,整個零售供應鏈正在重構……
由此看來,在人工智能等物聯網新科技的推動下,整個零售業和電子商務也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與科技息息相關的體驗式消費正在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它也正在全面推動和主導這場新零售革命。
盡管市場流動性面臨季末時點考驗,但在經濟基本面穩步複蘇的帶動下,A股的反彈之旅仍在繼續。滬深兩市股指周二繼續雙雙小幅反彈,成交量保持平穩。市場人士對於股指短期走勢仍抱有一定信心,但對於長期走勢則看法開始趨於謹慎,A股下半年走勢或不容樂觀。
從股指全天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早盤略有回落之後即被資金拉起,全天維持小幅震蕩上行態勢,白酒、環保、建築、家電等板塊成為推動股指上行的主力,煤炭、證券、銀行、有色、鋼鐵等藍籌板塊則出現休整。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261.61點,上漲10.80點,漲幅0.33%,成交2191億元;深成指報收10586.62點,上漲54.29點,漲幅0.52%,成交2773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1961.06點,上漲7.24點,漲幅0.37%,成交817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964億元,與上一交易日基本持平。
渤海證券策略分析師宋亦威認為,受經濟數據超預期的支撐和外圍利空落地及國際市場良好情緒的帶動,上周市場曾突破2月份高點。但當央行提升利率主導情緒回歸理性之後,市場在最後一個交易日出現放量下跌。短期看,市場向下調整的風險仍存,但由於基本面的支撐尚且堅固,預計指數震蕩整固的趨勢尚難動搖。因此在配置方面,建議繼續關註改革和業績兩條主線。在改革方面,除了持續關註供給側改革和國企改革外,還可以跟進“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召開在即所帶來的主題機會。而在業績上,應謹防房地產調控收緊所帶來的相關產業鏈的下行風險。
銀河證券策略分析師姚玭也認為,行情行至於此,投資者開始心態糾結、踟躕不前。糾結主要在於兩個方面,即基本面改善的持續性與流動性趨緊的現實。
一方面,1、2月經濟數據顯示,基本面短期仍處於回暖過程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較12月高出0.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9%,較去年12月高出0.8%,尤其基建與地產增速雙雙向上,制造業投資也穩穩上行。這些數據與信貸數據,尤其與企業中長期信貸數據相印證,均表明當下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回升,基本面在實實在在的回暖。暫且不管實體經濟回升仍然走的是“基建+地產”的老路,基本面的回升確實給了股票投資者短期信心。
另一個糾結在於貨幣政策的收緊也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3月16日淩晨美聯儲加息25個基點後,當天早上央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立刻上調了7天、14天、28天逆回購中標利率10個基點,同時上調6個月及12個月MLF操作利率10個基點。雖然央行發言人對此並不解讀為加息,但貨幣政策的收緊行為確是無法否認的。央行在公開市場加息,既是對內部通脹與房價擔憂的反應,也表明了穩定匯率、緊跟美聯儲動作的態度。短期內,預計存貸款利率理論上調的可能性有限,但考慮到核心CPI溫和上行的趨勢以及今年美聯儲加息路徑的陡峭化,預計貨幣政策將持續收緊,資金面面臨較大壓力,流動性趨緊。
對於這兩個方面,銀河證券認為基本面回升的持續性雖然不夠確定,但考慮到中觀數據的表現,基本面在一、二季度問題不大,短期對行情仍然形成支撐。同時貨幣政策的趨緊也要再看下一步的信號,如CPI再度超預期、美聯儲5月加息,則將進一步收緊。一二線城市房價在多地凍結性政策出臺後不會再出現大幅上漲的情形,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則是今年政府任務所在,不構成貨幣政策掣肘。流動性趨緊目前處於量變過程,尚未質變。因此,當前基本面的回暖力量超過貨幣政策趨緊的力量,行情仍能維持,但已經到了交易性行情階段,缺乏具有持續性賺錢效應的板塊,此時最佳策略為尋找確定性高、業績好的板塊與行業,如白酒與家電。
對於更長期的行情展望,銀河證券認為不宜過於樂觀。基建與地產投資均是信貸數據的滯後反應,到了下半年,基建與地產投資均難以維持目前的高增速或者回升狀態。政府工作報告將赤字率維持在3%,同時要大幅減稅,今年基建不是大年,而地產受制於3月新一輪嚴厲調控,銷售、投資、新開工數據均將逐步回落,基本面的回暖難以持續到下半年。一旦流動性收緊的力量超過基本面回暖的力量,市場就將向下。若下半年面臨基本面向下與流動性收緊,則市場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河北省旅遊投融資大會30日召開,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獲悉,河北省推出了400多個旅遊重點招商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河北旅遊項目投資主體更加多元,社會資本在旅遊項目投資中已占據主導地位。
河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那書晨表示,近年來河北在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拓寬涉旅企業融資渠道、PPP項目資金獎補等多個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為各類社會資本投資河北旅遊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第一財經記者從大會現場了解到,本次大會簽約項目共計38個,投資總額2333億元。其中,戰略合作類7個,投資總額300億元;特色小鎮類項目10個,投資總額624億元;旅遊綜合體類項目10個,投資總額960億元;旅遊新業態類項目11個,投資總額449億元。
30日發布的《河北省旅遊投融資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目前河北省旅遊市場投資主體呈現出政府與企業合作,國有與民營融合的良好局面。旅遊項目投資主體不僅包括政府與國企,還包括民企與外資等,渠道日益廣泛,體制更加多樣。其中,社會資本在旅遊投資中占據主導地位,占投資總額的59.85%。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完善旅遊設施和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閑、全域旅遊。這是全域旅遊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3月12日,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在“兩會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遊客對一個地方旅遊資源的感受和評價,早已不限於景點景區和賓館飯店,而是一踏上這個區域就開始體驗,並對其綜合環境要素和旅遊品質進行評價,這意味著“景點旅遊模式要轉變到全域旅遊模式”。
河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黨組副書記翟玉虎介紹,河北遵循全域旅遊發展理念,按照旅遊引導區域綜合發展的方向,融入“旅遊+”、“互聯網+”的時代要求,包裝推出了400多個招商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在旅遊投資項目的征集和篩選過程中,突出全域旅遊、“旅遊+”的發展理念,項目選擇更加註重區域綜合開發、旅遊精準扶貧、特色小鎮等領域和旅遊PPP等新模式。
《白皮書》顯示,目前河北旅遊產品已由單一觀光旅遊加快向綜合型、度假型、體驗型轉變,多業態、多元化發展格局正加速形成。單體旅遊項目已逐步由散小的格局向規模化、集成化、資本化方向轉變,旅遊業繼續保持大項目引領大發展的特征。2016年,河北省10 億元以上規模項目投資總額9570.18 億元,占項目投資總額的83.28%。
特色小鎮是發展全域旅遊的重要方面,特色小鎮的開發可以帶動分散的廣大鄉鎮人群的城鎮化,是社會經濟發展中重要的開發帶動模式和引擎結構,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
河北省提出力爭到2020年建成30個左右精品旅遊特色小鎮,將選取一批城鄉地域中資源優勢獨特、產業相對集中、建築特色明顯、地域特征突出、歷史文化保存相對完整的鄉鎮,創新創意打造一批特色旅遊小鎮,促進產業、文化、旅遊、社區等多功能融合。
那書晨稱,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河北旅遊註入強大新動能。借力京津,河北將有效承接非首都功能轉移帶來的優質新資源,將加快實現京津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對接和均等,推動建立以京津休閑度假需求為主導的旅遊產品體系。
此外,北京和張家口攜手籌辦2022年冬奧會,引爆體育旅遊新業態。借助冬奧會契機,河北將加快建設一大批冰雪運動、娛樂、體驗、休閑基地,推進發展休閑旅遊、康體運動、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打造集滑雪、休閑、觀光、溫泉為一體的京張體育文化旅遊產業帶。
此外,針對旅遊公共服務功能嚴重不足的短板,河北將加大投入,全面提升旅遊基礎設施的規模覆蓋層次、旅遊服務水平和聯動協作能力。
周三,國內期市午盤漲跌互現,貴金屬表現強勢,雙雙漲超1%;黑色系集體走弱,雙焦領跌,焦炭跌近5%,焦煤跌超4%,熱卷、錳矽、螺紋鋼跌超3%;化工品、有色金屬普遍飄綠,橡膠跌超4%,瀝青跌超3%,玻璃、滬鎳跌近3%; 農產品漲跌互現,兩粕回暖,菜粕漲超2%,豆粕漲超1%,菜油跌超1%。
近期,期貨市場上“黑色系”先是大漲,隨後又暴跌,節奏切換之快讓人“大跌眼鏡”。
業內人士指出,供給方面,鋼廠利潤率持續高位,不斷刺激生產,鋼廠成材庫存累積。需求方面,黑色產業鏈整體面臨終端需求環比走弱的壓力,市場氛圍偏空。另外,期貨主力持倉數據也顯示了空頭占據了主導地位。
此外,從螺紋鋼1710合約持倉來看,多頭主力席位華泰期貨席位和空頭主力席位中信期貨席位都是新進場的資金,持倉成本偏低,因此盤面在3000元/噸附近爭奪比較膠著。而原有的主力多頭席位永安期貨席位上周倒戈至空頭方向,應該說空頭勢力目前還是占絕對主導地位,單憑華泰期貨席位之力恐難逆轉當前價格格局。
展望後市,短期來看,隨著供需格局惡化以及悲觀預期升溫,鋼材等“黑色系”品種仍有下行壓力。但由於目前主力合約貼水較大,也不宜過分看空,後期需要關註現貨價格的表現。
對於上周刺激“黑色系”大漲的雄安新區概念,興證期貨研究員林惠認為,雄安新區概念只是改變了市場對於政策的預期,但對於實際需求拉動或相對有限;同時樓市調控政策升級,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終端需求仍不樂觀。基於交割前期現基差較大的現狀,短期期貨價格可能受到一定支撐,但中長期價格下行壓力較大,後期仍然需要重點關註去產能政策的情況。
企業規模不到100人,80%的公司員工不到5人,卻創造了70%的就業機會。作為北歐五國之一的挪威,僅有500多萬人口,尤其在海洋科技、生命健康、清潔能源方面表現突出。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排行榜上挪威位列第二十二,這一排行榜的衡量指標包括大學科研質量、企業研發支出、產學研合作、專利數量、科技人才數量等。
“小企業意味著創新和創造,小即美、小即強大。”在2017年中國挪威商業峰會上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表示。
誰來主導創新
在挪威,負責科技創新的機構主要有三個,挪威研究理事會(ResearchCouncilofNorway)、挪威創新署(InnovationNorway)和挪威產業發展公司(SIVA),而這三個機構均為國有企業,董事會由學術界和私營機構組成,一方面為政府研究和創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議,另一方面,也為創新企業發展提供咨詢和服務。
挪威研究理事會隸屬於教育與研究部,致力於提升科學領域中所有基礎和應用研究。理事會為很多國家研究計劃提供資助,並為研究機構提供機構基金,負責了大約1/3公共研究基金的分配。下設六個部門負責挪威工業和能源、生物生產和改良、環境與發展、文化和社會、自然科學和技術方面的研究。
2014年,發現“大腦中的GPS”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挪威科技大學教授梅·布里特·莫澤及其丈夫愛德華·莫澤就曾得到歐盟委員會和挪威研究理事會的大筆撥款,得以將研究深入開展。
“在特隆赫姆不管是大學還是科研機構都十分支持我們的研究工作,這也是我願意一直留在這里的原因,同時我們還能夠獲得很多的內部資金支援,當我們有什麽需求的時候,他們也很耐心聽取我們的想法,這是很難得的。”愛德華·莫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挪威研究理事會對科研的投入也在不斷加大,根據其就國家2018年重點布局領域提交的計劃來看,2018財年國家預算中對科研的投入預算再增加12億挪威克朗。
產業部與貿易部下也設有挪威創新署和挪威產業發展公司,前者為半官方性質,采取企業運作管理模式,主要負責完善和管理以商業為導向的國家及區域創新政策。挪威創新署在國內各市鎮設置了70多個辦公網點,並通過與外交部合作,在世界各地建立40多個國際網點。
為了鼓勵促進企業在特殊地區開展具有潛在盈利可能的商業活動,創新署提供貸款、擔保以及股權投資,該基金的資產總額已經超過87.2億挪威克朗。借助這個網絡,挪威企業的最新創意可以“走出去”,獲得外國資本支持。同時,國際上最新的市場信息也可以快速地傳入挪威國內。
挪威產業發展公司則更為商業化,主要為中小微型企業提供投資資本、擔保等服務,幫助企業搭建研發合作網絡,並入股多家科學園區、孵化器和投資公司。
“挪威有高技術產品,但並非聞名於世,因為挪威不是主要面向C端市場,而是2B市場。”挪威創新署首席執行官AnitaKrohnTraaseth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產學研結合
大學也是特隆赫姆科技創新的重要引擎之一。特隆赫姆是挪威的教育重鎮,挪威第二大的大學挪威科技大學(NTUN)就位於特隆赫姆,該大學是挪威全國頂尖的工程與工業技術研究中心。除NTNU之外,南特倫德拉格學院、毛德皇後學齡前教育學院與BI挪威管理學院特隆赫姆校區均坐落於這座小鎮。特隆赫姆市的大學生人數基本占全市人口的五分之一。
挪威實施十年制義務教育,高等教育直接由中央政府負責,以公立教育為主,教研團隊的研究經費非常豐富。例如在挪威博士生實施導師項目資助制,即先有項目和需求,再根據這些需求招聘博士,在讀博之前學校會簽訂博士合同,這些博士擁有薪資,除參與教研團隊的課題外,還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
據了解,挪威博士的起薪在2015年大約是43萬挪威克朗,因為公立大學的博士算是國家雇員,所以薪資也會隨著國家整體薪資水平調整而變動。豐厚的生活保障和發展空間,讓教研團隊能夠靜下心來進行長期的前沿課題研究。
在科研成果轉換方面,大學也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挪威科技大學校長GunnarBovim告訴記者,學校成立了專門的支持教研創新的技術轉移辦公室和科研企業加速器,這些部門一方面與外部商業機構保持密切聯系,另一方面又與高校科研和創新團隊保持密切聯系,通過資金和資源協助,鼓勵學生和教師團隊挖掘項目商業價值,並推動項目落地和商業轉化。“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到,創業是被歡迎和支持的,無論結果是失敗還是成功。”GunnarBovim說。
教育、科研與產業緊密結合是挪威創業項目常見的模式,在科研和創新的實施層面,挪威形成了所謂“三位一體”的格局,即高等教育機構、獨立研究機構、工業研究部門三部門共同推動科學研究。
北歐地區最大規模的獨立研究機構SINTEF(挪威科技工作研究院)同樣位於特隆赫姆,在超過60年的時間里,該研究所創造了大量的科技以及創新技術。今天SINTEF更加國際化,尤其在科技、醫藥以及社會科學領域,有著廣泛的國際合作。
該研究所的2000名工作人員,來自70個國家。每一年,SINTEF支持2000個左右的挪威和國際公司開展科研發展活動。“SINTEF會將科研成果轉化成立新公司,並幫助這些公司發展,這些公司成功之後會賣掉所擁有的股份,獲得的新資金用於投資創造新的科學研究。”SINTEF負責人表示。
稅收激勵
為了鼓勵科研創新,挪威政府對企業研發費用實施稅收減免,Skatterfunn制度即針對所有研發企業的稅收減免體制,也就是說,企業的研發經費可以抵免當年應繳稅額,對大型公司被批準的研發計劃可減免18%的稅費,對小型企業可減免20%的稅費。
這一激勵措施也產生了很好的效果,根據挪威統計局對外公布的《科技研發與創新支持政策的評價報告書》來看,當政府以企業研發經費抵免應繳稅額達到100萬挪威克朗時,會增加1.2~1.7個長期就業崗位。
和沒有接受政府減免優惠的企業比較,接受優惠的企業每投入100萬挪威克朗能夠創造出180萬挪威克朗的生產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研發抵免計劃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在抵免稅額大於應繳稅額的情況下,差額部分以現金補貼的形式發放給企業,特別是在企業因虧損等原因無需納稅時,抵免金額將全額發放給企業,這無疑給缺乏科研資金的中小企業極大的幫助。
以企業為主體,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服務功能,調動社會各方資源實現產學研資源整合,在驅動國家創新探索上挪威提供了參考樣本。
根據駐挪威經商參處的統計,從2008年到2012年4月,共收到29728個項目申請,獲得批準的項目為22582個,批準率為76%。包含研發經費560億挪威克朗,抵免稅額達107億挪威克朗,涉及9600個企業。其中研發最為活躍的即信息通信、石油天然氣和漁業,分別占批準項目的20%、11%、11%。截至2012年3月,84%的項目完成最終目標,75%的項目已經獲得或顯現出可觀的經濟回報,已完成的項目中,96%的研發成果已經商業化。
今年以來,在減產、地緣政治風險擡頭的格局下,油價持續震蕩上漲。然而,從周四(5月4日)開始,油價出現“閃崩”,WTI 一度跌破 44 美元/桶,近期曾高達55美元/桶。
利比亞和加拿大原油產量上升、俄羅斯對配合減產的曖昧態度令市場擔憂。“4月中旬以來,油價止步反彈而突然掉頭向下,跌幅超過 15%。基本面自身並無顯著惡化的轉變。”東證期貨原油分析師金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在他看來,OPEC半年度會議召開在即(5月25日),油價大跌實為倒逼成員國摒棄分歧並達成延長減產的決定。OPEC減產歷時4月有余,然成效十分有限。即便達成減產,油價也難以大幅上揚。再平衡的實現需要在更低的油價環境中才能實現,因此油價後市也不容樂觀,預計WTI中樞水平下行至45美元/桶附近,在抑制鉆機數量增長和OPEC所能承受的價格下限之間尋找新的平衡。
截至北京時間5月7日記者發稿前,油價有所回升,布倫特油價報49.43美元/桶,WTI油價報46.51美元/桶。不過二者離近期58美元/桶和55美元/桶的高位仍相去甚遠。
油價意外“閃崩”
周四,油價暴跌5%。俄羅斯政府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尚未決定是否延長原油減產協議是當日油價下跌的“罪魁禍首”。
俄羅斯能源部發布聲明稱,該國已經從去年10月產量的基礎上實現減產30.079萬桶/日,超額完成減產任務。根據此前達成的協議規定,俄羅斯需要在今年上半年減產至1094.7萬桶/日。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Alexander Novak)指出,他將和國內主要原油企業高層進行會談,共同商討延長減產協議的事宜,但他拒絕針對是否支持延長減產協議做出表態。
雪上加霜的是,全球最大場外原油經紀商PVM表示,利比亞、尼日利亞的產油量或已開始上升,導致美油、布油再度下探。信達期貨表示,利比亞和尼日利亞可以說是油市的萬能牌。這兩個被豁免減產的歐佩克產油國上個月的產油量為205萬桶/日。較去年10月下降了逾10萬桶/日,但是這種局面或在本月逆轉。兩天時間,這兩個產油國已分別宣布產量升至76萬桶/日(利比亞)和200萬桶/日 (尼日利亞),兩個國家的進一步增產將使全球油市的希望受損。
盡管如此,金曉對記者表示,5月25日的OPEC半年度會議,達成延長減產的概率較大。不過,即便如此,油價上行動能也會十分有限,根本原因在於減產並沒有導致庫存水平顯著回歸。倘若OPEC未能就減產達成一致,油價則將面臨著較大的下行風險。從主要成員國石油部長們的表態來看,絕大部分國家均支持延長減產協議,一方面是因為政策不延續付出的代價過於高昂,另一方面則是減產過程中實際出力並不大,因此維持現狀是對各國的最優選擇。
頁巖油企鉆井數快速回升
不論OPEC的態度如何變化,其最終能夠決定的也僅是油價的“底”,真正決定“頂”的仍然是美國頁巖油。
能源信息署(EIA)公布,4月28日當周美國原油產出增至929.3萬桶/日,較之前一周926.5萬桶/日的產量進一步增長。而再上周的數據顯示,美國活躍石油鉆井平臺數連漲15周,再創兩年新高。這意味著,美國產油商在加快恢複生產,美國原油庫存量和產量持續高漲對國際油價將持續施加下行壓力。
一般而言,頁巖油的生產成本高於OPEC。東證期貨研究院分析稱,2015年2季度油價反彈對鉆機數量的傳導並不是很明顯,鉆機數量回升只持續2月便重回下行趨勢。但是2016年5月以來,鉆機數量一路上升。截至2017年4月底,鉆機數量已經超越2016年底部的一倍還多,表明頁巖油企業降本增效的成果已然十分突出,也就是說WTI均值為50美元/桶時,企業不會停止新增投資。
此外,金曉也對記者表示,在經歷2014-2016年的低油價淘汰後,存活下來的頁巖油企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油價需要尋找一個新的平衡點,在抑制鉆機數量增長和OPEC所能承受的價格下限之間。如果抑制鉆機增長的油價低於OPEC所能承受的價格下限,那麽只能恢複價格戰。
經濟周期見頂打壓商品
除了供給端,油價的強弱和需求面也不無關系。
民生證券研究院院長管清友分析稱,從國家角度來看,美國仍是全球石油需求量最大的國家,約占全球需求總量的25%,但比例一直在微幅下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 2016年石油需求量在全球中的比例已經超過12%;印度作為全球重要的新興經濟體,近年來經濟快速增長帶動石油需求快速增長,2016年石油需求同比增速達到7.3%,然而印度石油需求總量較小,僅為中國的35%左右,因此增長規模不大。
4月時,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1-3月份原油進口1.05億噸,同比增長15%;。至此,一季度中國進口原油855萬桶/日,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市場。去年一季度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處於低位,之後持續反彈,受大宗商品價格同比大幅上升影響,一季度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上漲13.5%,其中鐵礦砂進口均價上漲80.5%,原油上漲64.7%。
不過,近期中國和亞洲部分國家的經濟周期性預期強烈, 這也打擊了市場情緒。中國鐵礦石、螺紋鋼、焦炭 期貨都大幅下跌。財新上周公布的中國4月制造業 PMI 回落至 7 個月來最低,此前公布的中國4月官方制造業及服務業PMI分別較3月回落0.6%及1.6%,顯示服務業和制造業產出增速雙雙放緩,莫尼塔鐘正生稱增長的拐點似乎已經出現。
除卻上述負面因素,未來原油的政治屬性能否繼續支撐油價呢?
“當前石油供需寬松的格局降低了市場對供應中斷的擔憂,導致油價對地緣政治的敏感性大幅降低,”管清友表示,2014年以來,全球發生了諸多地緣政治事件,如烏克蘭危機、伊斯蘭國(IS)崛起引發伊拉克戰火、沙特出兵也門、土耳其擊落俄羅斯戰機、土耳其軍事政變、英國退出歐盟等,均未對油價波動產生較大影響。
由馬雲執掌的阿里巴巴現如今如步青雲,風聲水起,不僅在電商生態領域取得絕對優勢,在其它領域也是闊步前行,如螞蟻金服,阿里雲,量子研究團隊,湖畔大學教育理念等都走在了前沿,不得不佩服馬雲的能力,對未來趨勢的精準把握,和個人在世界上超強影響力。
由馬雲執掌的阿里巴巴現如今如步青雲,風聲水起,不僅在電商生態領域取得絕對優勢,在其它領域也是闊步前行,如螞蟻金服,阿里雲,量子研究團隊,湖畔大學教育理念等都走在了前沿,不得不佩服馬雲的能力,對未來趨勢的精準把握,和個人在世界上超強影響力。
馬雲在布局人工智能領域,首先基於未來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方向和使用場景的預判,即針對每個人的大數據分析而畫像出個性化、差異化和訂制化等人工智能優化精準推薦的生動場景,而結合未來的無人駕駛汽車的車內工作和生活消費場景打造的阿里ALiOS系統驅動萬物智能,不僅在IoT領域持續增加投入,面向汽車、IoT(物聯網)終端、IoT芯片和工業領域研發物聯網操作系統,並整合原YunOS移動端業務,還配備了觸控電容屏,以地圖為桌面,除了可實現精微語音交互、遠程控制、智能地圖等功能外,還能在雲端開啟“自學習”等技能,享受豐富的出行生活服務。不難看出阿里的方向是準確的,行動是迅速的!
騰訊在溫文爾雅、低調沈穩的馬化騰的帶領下,多年的狼性發展使得騰訊穩坐國內社交第一把交椅無人能撼,一個微信使得十幾億人每天都離不開它,不僅工作,學習,交流交際方面,而且在情感溝通和娛樂及消費處處都會用到,實在是細致全面到強大!
騰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同樣重點有汽車領域,騰訊雲通過與蔚來汽車合作打造智慧出行,真正落地“智能+汽車”場景,騰訊雲利用自身智能交通雲平臺,打造安全的車聯網環境。在互聯互通的全球網絡中實時監控每輛車的安全運行數據; 並通過應用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AI能力,讓汽車變得更加智能,讓用戶的駕乘體驗充滿樂趣和想象,打造未來智能移動空間。騰訊雲的打法是一方面將自身在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核心能力以“AI即服務”的形式開放出來,讓用戶“按需獲取”;另一方面,整合騰訊內部AI Lab、優圖實驗室等領先AI技術,結合實際場景打造強針對性,高可用的解決方案,從不同層面全面滿足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轉型需求。
除此之處,騰訊在智能快遞,智能醫療影像分析等領域也頗有成效,可以看出騰訊是想與阿里並駕齊驅,爭奪人工智能的制高點。
百度走的技術路線,百度領頭人李彥宏不僅使百度超越了搜索工具範疇,在人工智能領域更是極早的深耕,培養了國內人工智能領域的超強的前沿核心人才,人工智能概念也是由李彥宏在國內首先提出並倡導,可見李彥宏的技術和眼光的超前過人之處。
百度這兩年雖然在廣告領域有所詬病,也不時有官司纏身帶來此負面影響,但不可否認百度的技術發展是非常肯定的。百度的語音識別能力,百度的度秘,百度地圖的強大智能化,百度搜索引擎的圖像識別,文字識別能力等都很強大,只是小編愛琢磨研究,所以懂得,相信很多人每天看著百度搜索欄都沒註意它的強大,沒去試用。
記得有次互聯網大會BAT聚首,當時李彥宏稱贊馬雲當過老師的管理能力就是強,而看人管人洽洽是李彥宏的弱項,致使百度費盡心血培養出來的人工智能的核心人才,在人工智能將要爆發前夕悄然離職另起爐竈,不僅感嘆人心叵測,也應了那句老話,人不能太善,李不夠狠心,管理寬松卻促使某些人的私欲澎漲,使得百度人工智能領域領先的優勢受到影響,但這不會影響到百度的前行。百度希望效仿谷歌的安卓系統,營造一個人人都能嘗試創造優秀產品的環境,未來讓自動駕駛汽車制造商依賴阿波羅,就如同安卓在智能手機廠商心目中的地位。
阿波羅平臺由核心軟件、許多雲服務和GPS(全球定位系統)、攝像頭、激光雷達、雷達等自動駕駛汽車硬件組成。若該項目成功運行,將可能幫助百度後發制人,趕上那些早已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競爭對手。可見無人駕駛技術方面百度在國內要超越另外幾家公司。
華為在老將任正非的帶領下,經過多年持續的狼性瘋狂發展,不僅通信基礎領域傲視全球,而且在5G的大勢中掌握主動權。硬件方面手機銷量持續擴大,先進的處理器自己研發,並將新一代Ai芯片第一個用於手機上,並和百度強強聯手,在人工智能領域做足了功課和準備。華為在人工智能領域是少數幾家真正具有端、雲、芯開發能力的公司。
華為提出在智慧互聯時代,要實現端、雲、芯協同的智能體驗,通過華為終端、華為雲服務、華為芯片,為消費者提供全連接服務、流暢和穩定安全的綜合體驗。
華為的設想是要打造智能手機、PC、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車聯網以及VR、AR等全場景智能生活體驗。 可見華為的這顆人工智能芯片既可集成化到麒麟SoC中,也可獨立應用於多類型、品牌終端中,實現人工智能所有終端全場景覆蓋。
以上描述不難看出,阿里騰訊和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是屬於軟件強大硬件稍遜的狀態。唯獨華為是硬件夠硬,軟件也不差的現狀,人工智能的心臟就就Ai芯片,血液就相當於阿里騰訊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處理算法,華為也有相當領域的大數據,小米、京東、頭條和美團等也是血液的各大分流,未來主導人工智能大潮的,小編認為很可能是以華為主導的Ai芯片處理器(心臟)連接各大互聯網巨頭(血脈)的人工智能生態大聯盟。
券商研報浩如煙海,投資線索眼花繚亂,第一財經推出《一財研選》產品,挖掘研報精華,每期梳理5條投資線索,便於您短時間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專業團隊每周日至每周四晚8點準時“上新”,助您投資順利!
2018年5月14日目錄
►市場需求漸主導,新能源汽車中遊下半年行情可期!(中信證券)
►DSP芯片民用市場需求可期,軍工信息化龍頭值得關註(東興證券)
►通信行業整體表現平穩回升,專網通信業績增速居前(國信證券)
►美麗經濟覺醒、品牌好感提升,化妝品國貨有望崛起(安信證券)
►豬價超跌催生反彈預期,這一行業龍頭優勢越發凸顯(招商證券)
1.市場需求漸主導,新能源汽車中遊下半年行情可期!(中信證券)
長期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從1%到10%滲透的成長期,行業的根本驅動因素正逐步從政府補貼轉向爆款車型拉動下的需求爆發。隨自主品牌推出全新換代車型以及合資車企為應對積分制加速新車型的投放,中信證券認為,下半年在爆款車型拉動下的新能源車銷量旺季可期,將帶來包括動力電池、上遊材料以及下遊充電樁在內的產業鏈投資機會。
動力電池方面,中信證券認為技術進步驅動成本降低,下半年電池企業望迎來業績修複性機會。長期看,“三電”系統價格下降是電動車得以發展普及所必然要經歷的階段,而價格的降低將主要由技術進步和新能源車起量帶來的規模效應實現;中短期來看,動力電池企業庫存問題自2017年三季度開始日益凸顯,毛利率和收入在今年一季度普遍表現不佳。中信證券認為,從二季度末期開始,隨著行業去庫存接近尾聲以及符合新版補貼政策的高性價比車型釋放,動力電池企業望迎來報表修複性投資機會。
由整車廠主導構建動力電池回收網絡,4S店和拆解中心兩條回收渠道為主;專業回收拆解廠商、對電池材料有較深理解的電池材料和電池廠商作為拆解的主體。中信證券預計2020年動力電池回收量將超過20Gwh,2022年動力電池回收量將達到53Gwh,3~5年內回收規模和經濟效益將逐漸凸顯。看好具備先發布局優勢以及回收渠道優勢的電池材料廠商、動力電池廠商參與回收。
截至2017年底,我國建成約44.6萬臺充電樁,車樁比為3.8:1,距離1:1有較大差距。根據國家能源局指導意見,2018年全國計劃建成充電樁60萬個,其中公共樁/私人樁分別10萬/50萬個。中信證券測算顯示,2020年充電設備市場規模將達到178億元;考慮充電服務費之外的新商業模式帶來的市場,2020年充電設施運營端收入達550億元。制造端應沿著掌控核心組件技術或具備生產成本優勢兩條主線精選優質標的;運營端看好搶先進入市場並布局長遠、創新盈利方式的龍頭。
中信證券看好下半年下遊新能源車銷量旺季帶來的全產業鏈投資機會。動力電池重點推薦:寧德時代(已過會)、國軒高科(002074.SZ);電池回收重點推薦格林美(002340.SZ)、天奇股份(002009.SZ);充電樁重點推薦盛弘股份(300693.SZ)、科士達(002518.SZ),關註英可瑞(300713.SZ)、特銳德(300001.SZ)、北巴傳媒(600386.SH)。
2.DSP芯片民用市場需求可期,軍工信息化龍頭值得關註(東興證券)
DSP芯片是指能夠實現數字信號處理技術的芯片,自從上世紀80年代誕生第一代DSP芯片TMS32010以來,已經有六代DSP芯片問世,並廣泛應用於通信、計算機、消費電子和自動控制、軍事/航空、儀器儀表、工業控制、辦公自動化等領域。
東興證券指出,世界上DSP芯片制造商主要有3家:德州儀器(TI)、模擬器件公司(ADI)和摩托羅拉(Motorola)公司,其中TI公司占據絕大部分的國際市場份額。未來集成化和可編程是DSP發展的兩大趨勢。首先,DSP芯核集成度越來越高,並且把多個DSP芯核、MPU芯核以及外圍的電路單元集成在一個芯片上,實現了DSP系統級的集成電路。其次,DSP的可編程化為生產廠商提供了更多靈活性,滿足廠家在同一個DSP芯片上開發出更多不同型號特征的系列產品。
東興證券認為,國內對DSP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較快。華睿、魂芯DSP芯片逐步打破國外壟斷。其中華睿芯片代表國內DSP芯片工藝最高水平,處理能力和能耗具有明顯優勢;而魂芯芯片與美國模擬器件公司(ADI)TS201芯片新能相近。在實際運算性能與德州儀器公司產品相當的情況下,“魂芯二號”功耗下降三分之一,在可靠性、綜合使用成本等方面全面優於進口同類產品。華睿、魂芯已應用於雷達等軍事裝備中。
東興證券認為,DSP芯片在智能手機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移動寬帶需求量與DSP需求量呈正向變動。IPTV等數字消費類產品的需求日益擴張,新型數字消費領域DSP芯片未來市場需求可期。
東興證券建議關註國睿科技(600562.SH,14所的華睿1號、2號和3號芯片轉民空間廣闊)、四創電子(600990.SH,38所的魂芯2號達到國際主流DSP芯片水平)、振芯科技(300101.SZ,自主可控AD-DA芯片佼佼者,深受集成電路大基金青睞)、傑賽科技(002544.SZ,大股東下屬54所是軍工通信龍頭)、衛士通(002268.SZ,大股東中國網安構建了包括理論、算法、芯片和產品等完整的信息安全產業鏈)。
3.通信行業整體表現平穩回升,專網通信業績增速居前(國信證券)
2017年,從營收及凈利潤規模來看,通信行業分別位列申萬一級行業的第18位和25位,處於中等偏後位置;而2018年一季度,通信行業凈利潤同比則增長72.80%,增速位居行業第3位,表現搶眼。
國信證券指出,各子板塊橫向比較,從成長能力來看,專網通信板塊在2017年和2018年一季度營收增速均位居第一,運營商及主設備商、北鬥等板塊凈利潤增速位居前列;從盈利能力來看,北鬥、軍工通信板塊毛利率位居前兩位,固網設備、IDC/CDN板塊2018年一季度凈利率提升明顯,運營商及設備商、固網設備ROE提升明顯。
各子板塊縱向比較,運營商及主設備商板塊2017年及2018年一季度業績增速均出現明顯反轉,盈利能力也明顯提升;北鬥板塊仍延續高毛利率態勢,2018年一季度業績增速及ROE回升明顯;專網通信板塊2018年一季度整體凈利潤首次扭虧,盈利能力逐漸增強;網絡優化板塊營收保持快速增長,轉型升級助力ROE穩中向好;然而無線設備、IDC/CDN、軍工通信板塊呈現業績增長放緩、行業競爭加劇的態勢。
此外,國信證券分析發現2017年,通信行業9大子板塊中,按整體營收規模排序,由高至低依次為運營商及主設備商、其他類、固網設備、IDC/CDN、無線設備、軍工通信、北鬥、專網通信、網絡優化,其中運營商及主設備板塊營收規模達3879.92億元,占行業總營收的51.19%,占據整個通信行業半壁江山。2018年一季度,通信行業9大子板塊中,按整體營收規模排序,由高至低依次為運營商及主設備、其他類、固網設備、IDC/CDN、無線設備、軍工通信、北鬥、專網通信、網絡優化,其中運營商及主設備板塊營收規模為1044.44億元,占行業總營收的54.12%,略有提升。
機構持倉方面,2018年一季度,基金重倉股中配置通信行業比例為1.78%,位居18位,倉位較低,持倉比例相對於2017年底略有下滑。
國信證券指出,受運營商資本開支繼續下滑及中興通訊受美國制裁等因素影響,市場短期對於通信行業仍存在很多擔憂,國信證券重申精選績優行業龍頭的策略,運營商及主設備商板塊建議重點關註中國聯通(600050.SH);北鬥板塊建議重點關註海格通信(002465.SZ);無線網絡設備板塊建議重點關註日海通訊(002313.SZ)、星網銳捷(002396.SZ);IDC/CDN板塊建議重點關註光環新網(300383.SZ),其他類板塊建議重點關註億聯網絡(300628.SZ)。
4.美麗經濟覺醒、品牌好感提升,化妝品國貨有望崛起(安信證券)
安信證券指出,在人均GDP持續提升背景下,屬於消費升級類的化妝品業持續回暖,2017年限額以上化妝品零售交易規模2513.7億元,同比增長13.5%;2018年一季度表現亮眼,同比增長16.1%。自2012年起,化妝品零售額增速高於社會零售額整體,主要是得益於國家城鎮化推進與電商的蓬勃發展,三四線城市的美麗消費覺醒。
此外,在95後高消費黏性、產品細化、高端崛起及化妝品人口增長等驅動因素刺激下,安信證券預計,未來幾年增速將維持在8.6%~10%之間。以資生堂2020年4億化妝品人口為基礎,考慮到平均客單價將隨著產品細化與高端產品崛起而上升,而網購主力95後的高黏性特征將提高整體購買頻率。預計2020年化妝品市場規模將達到4680億元,2016~2020年複合增長率將達8.8%。
然而,與國外品牌相比,安信證券指出,目前我國本土企業品牌梯度的完善程度相對偏低,且多為大眾類,高端產品線相對薄弱,但有望升級至中高端或大眾精品領域。一些本土企業已經開始通過收購或是以自身技術結合資本進行品牌開發,豐富自身品牌矩陣,本土最大化妝品企業市占率僅2.3%,和日韓的26.7%、31.7%相差甚遠。
安信證券認為,隨著並購進程順利推進、數字化營銷持續加碼、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好感度與日俱增,未來有望產生份額超10%的本土巨頭。與此同時,隨著品牌壁壘的構建與產品結構的完善、升級,本土企業的盈利能力將持續提升。
安信證券推薦關註上海家化(600315.SH)、珀萊雅(603605.SH)、禦家匯(300740.SZ)、拉芳家化(603630.SH)等。
5.豬價超跌催生反彈預期,這一行業龍頭優勢越發凸顯(招商證券)
豬價暴跌導致養殖戶補欄熱情銳減,並開始淘汰高胎齡、低效率母豬,種豬場銷量受到較大影響。從存量角度來看,當前落後產能的淘汰將會影響2018年年底的生豬出欄量。但考慮到2017年四季度的補欄熱情,招商證券認為對2018年底豬價持相對保守態度。從增量角度來看,當前種豬引種量大幅下降,將會顯著減少2019年二季度後的肉豬產能。
值得註意的是,除了高胎齡,低效率的母豬加速淘汰外,從母豬屠宰場情況來看,也有部分低胎齡母豬開始淘汰,但是占比不高。招商證券認為,養殖戶一旦對2018~2019年的豬價形成較為悲觀的預期,可能會加快產能的收縮,應密切關註今年行業內母豬淘汰情況(胎齡和數量),散養戶比想象中的調整速度更快。
招商證券認為,當前生豬供應已經出現缺標豬、多牛豬的結構性失調,隨著五月中上旬牛豬的消化完畢,豬價或開始回暖之路。
招商證券指出,豬周期本質是利潤率周期,通過價格的峰谷交替淘汰產業落後產能,完成強者對弱者的優勝劣汰,實現行業自我升級。在這個過程中,擁有豐富融資渠道,顯著成本優勢,深諳周期之道的龍頭將會不斷上演強者恒強的故事。
A股市場上,養殖股正在經歷除股災外最灰暗的時刻,年初受大盤深度調整影響股價大幅下挫,隨後豬價持續超預期下跌,造成估值被嚴重壓低,部分龍頭公司股價已經跌至上市以來最低點。招商證券認為當下的股價已經包含了市場對豬價的悲觀預期,即使豬價繼續小幅探底,對股價的邊際影響也可以忽略,反而現在豬價反彈的預期占據市場主流,被周期極度壓抑的情緒或將改觀,養殖股即將全線反彈。強烈推薦擁有豐富融資渠道,顯著成本優勢,深諳周期之道的確定性企業,首推工廠化養殖龍頭溫氏股份(300498.SZ)。
雖然美元強勢可能在短期內持續,但我們認為美元的長期下行趨勢依然沒有改變。我們維持看多新元/看空美元的頭寸,該頭寸將受益於全球經濟增長動能複蘇,以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今年晚些時候進一步收緊政策。
上半年亞太貨幣走勢如過山車
隨著近期美元走強,衡量亞洲主要貨幣兌美元表現的亞洲美元指數(ADXY)基本已經回落至今年初的水平。上半年亞太貨幣走勢可分為三個截然不同的階段:1月份表現優異,在全球GDP增長動能良好、前景樂觀的背景下,ADXY指數兌美元上漲2%。2月至4月中旬,經濟表現分化(美國與其他經濟體之間)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貿易爭端和油價上漲)導致亞太貨幣兌美元升勢暫停。4月中下旬以來,在美國國債收益率和油價大幅上漲的背景下,全球增長前景受到重新審視,也導致美元兌10國集團(G10)其他貨幣以及兌亞太區貨幣在過去幾周持續升值。
美元強勢可能在短期內持續,但亞太貨幣所受影響應該不大
從極短期來看,我們認為美元還有上漲的可能。美國經濟增長數據依然穩健,而且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由於基數效應,同比呈現上升趨勢。因此,在美元走強和美國國債收益率走高的背景下,亞太貨幣可能繼續承壓。然而,我們認為其他新興市場貨幣(如土耳其里拉、阿根廷比索和巴西雷亞爾)直線下跌蔓延至亞太貨幣的風險很小。亞洲與這些新興經濟體之間的經濟聯系不高,而且亞洲的外部收支平衡更強健,物價也更穩定。由於外匯儲備充足,且強勁的國內經濟增長使得央行加息無虞,因此即便是經常賬戶呈現赤字國家的貨幣(如印尼盾、印度盧比和菲律賓比索),與其他新興市場貨幣相比,面臨的風險也截然不同。
從中長期來看,我們預計美元強勢將消退
我們預計,未來6至12個月內,美元強勢將消退,原因有二。
首先,近期美元走強與歐元疲軟密切相關(歐元在美元貿易加權指數中的權重為16.6%,僅次於人民幣的21.7%),我們認為下半年這種趨勢將逆轉。今年第一季度歐元區的經濟數據令人失望,主要是由於不利的氣候因素導致通脹預期和歐洲債券收益率受壓,進而使歐元受到拖累。有利的一面是,最近的經濟數據和基於市場的通脹預期指標顯示企穩跡象,印證了我們對歐洲經濟活動將在今年下半年恢複動能的預期。未來幾個季度歐元兌美元有望反彈至1.25-1.30區間,從而為美元兌亞太貨幣全面下跌奠定基礎。
其次,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擺脫第一季度的疲軟態勢,我們預期亞太貨幣將受益於外部需求複蘇。我們認為2018年世界經濟將呈現平穩而溫和增長態勢,亞洲增速有望達到6.3%(2017年為6.2%),全球增長將小幅上升至4.1%(2017年為3.9%)。考慮到亞太區的以增長為導向,有利的全球增長環境必將有利於亞洲貨幣升值。然而,仍有一些風險可能削弱全球增長前景,比如美債收益率或全球能源價格進一步大幅上升等,需要密切關註。
我們在亞洲戰術資產配置(TAA)策略中維持看多新元、看空美元的觀點。雖然美元強勢可能在近期內持續,但我們預期美元/新元匯率將在未來6個月內恢複下行趨勢,原因包括全球經濟增長將重拾升勢,並促使新加坡金管局在今年晚些時候加快新元名義有效匯率(NEER)升值步伐。就亞洲貨幣相對前景而言,我們看好新元兌菲律賓比索、人民幣兌新臺幣以及印度盧比兌印尼盾。
(作者系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外匯分析師)
中美貿易摩擦以來,芯片產業一度處於輿論焦點。8月11日,在世界科技創新論壇上,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董雲庭稱,中國芯片產業歷經20多年的發展,雖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橫向來看,還處在全球半導體的中間地位,特別是按照中國的需求來看,還是有很多的瓶頸。
他說,手機中至少有射頻芯片、機待芯片和存儲芯片,計算機中主要是CPU,彩電里面的主芯片,中國一直做不了。
此外,中國的芯片進口嚴重依賴於國際市場。2006年,中國的芯片進口就比石油稍微多一點。從2008年開始,連續10年,芯片都是中國第一大宗進口商品。
盡管業內都認為,芯片行業一定需要全球化,從全球分工來說,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可以去壟斷和控制集成電路的全部的產業鏈條,從發展來看,通過更好的國際分工和國際合作,才有可能使這個領域發展的更快。但也不可否認,中國芯片產業之所以落後,的確存在一些不足。
董雲庭分析稱,一是基礎不足,起步較晚;二是投入不足,雖有國家大基金,但是天女散花,每個項目平均不到20億;三是人才不足,目前有30萬從業人員,到2025年,需要繼續增加50萬;四是創新不足,受體制機制影響,國人的浮躁心態一直沒有解決。
就科技人才來說,他提到,尤為重要的是,中國特別缺乏能夠從事頂層設計的技術帶頭人;其次,既然這是一個全球化產業,中國特別缺乏實現國際化大市場經營管理的職業經理人,因為集成電路行業不僅是創新研發的問題,還有市場的問題;第三,這個行業也特別缺乏能從事國際資本運作專業的人才;第四,除了專業研發人才以外,中國可能更缺的是跨界的人才。
此外,中國芯片產業的總體水平跟國際差距明顯。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出口了2000億塊芯片,金額660億美元。進口了3770億塊,金額2601億美元。中國進口芯片的均價為0.69美元,但是出口芯片的均價為0.33美元。這意味著,中國出口芯片的價值跟進口芯片的價值差太遠,中國出口的多是低端,進口的多是中高端。只有充分認識這個差距開展國際合作,半導體產業才會發展的更快。
中國芯片如何實現產業發展促進提升?
紫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王慧軒認為,一是國人不能頭腦發熱,中國和別人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意誌力和恒心。二是,國家的產業政策要做到很好的協同,包括投資強度、投資集中度,對這個領域人才培養和引進的政策等。
董雲庭也提到,中國必須要有“十年磨一劍”的定力,要在芯片、操作系統、發動機、精密儀器等核心領域進行攻艱克難。可以坦白說一句,“沒有十年努力,中國可能走不到全球半導體行業的前列。”
他建議,一是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初期,必須由政府來主導,制定規劃、確立戰略、科學布局、制定政策;二是明確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集中點,發揮其帶動產業鏈前後端的作用;三是加快提高產業投資主體、管理主體的集中度;四是創新驅動,要靜下心來。
對於政府管理,他建議,要管理,但不能管理過度。否則,就會導致政出多門,效率低下。此外,還要充分發揚企業家精神。“中國沒有建立寬容機制,這可能是研究開發的大敵。愛迪生發明燈泡,做了一千多次的實驗才成功,一個重大的項目怎麽可能一兩年里面成功呢?所以,要堅決克服急功近利,短期行為,機會主義的做法。”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