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旅遊投融資大會30日召開,第一財經記者在現場獲悉,河北省推出了400多個旅遊重點招商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河北旅遊項目投資主體更加多元,社會資本在旅遊項目投資中已占據主導地位。
河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那書晨表示,近年來河北在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拓寬涉旅企業融資渠道、PPP項目資金獎補等多個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為各類社會資本投資河北旅遊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第一財經記者從大會現場了解到,本次大會簽約項目共計38個,投資總額2333億元。其中,戰略合作類7個,投資總額300億元;特色小鎮類項目10個,投資總額624億元;旅遊綜合體類項目10個,投資總額960億元;旅遊新業態類項目11個,投資總額449億元。
30日發布的《河北省旅遊投融資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目前河北省旅遊市場投資主體呈現出政府與企業合作,國有與民營融合的良好局面。旅遊項目投資主體不僅包括政府與國企,還包括民企與外資等,渠道日益廣泛,體制更加多樣。其中,社會資本在旅遊投資中占據主導地位,占投資總額的59.85%。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完善旅遊設施和服務,大力發展鄉村、休閑、全域旅遊。這是全域旅遊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3月12日,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在“兩會部長通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遊客對一個地方旅遊資源的感受和評價,早已不限於景點景區和賓館飯店,而是一踏上這個區域就開始體驗,並對其綜合環境要素和旅遊品質進行評價,這意味著“景點旅遊模式要轉變到全域旅遊模式”。
河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黨組副書記翟玉虎介紹,河北遵循全域旅遊發展理念,按照旅遊引導區域綜合發展的方向,融入“旅遊+”、“互聯網+”的時代要求,包裝推出了400多個招商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1萬億元。在旅遊投資項目的征集和篩選過程中,突出全域旅遊、“旅遊+”的發展理念,項目選擇更加註重區域綜合開發、旅遊精準扶貧、特色小鎮等領域和旅遊PPP等新模式。
《白皮書》顯示,目前河北旅遊產品已由單一觀光旅遊加快向綜合型、度假型、體驗型轉變,多業態、多元化發展格局正加速形成。單體旅遊項目已逐步由散小的格局向規模化、集成化、資本化方向轉變,旅遊業繼續保持大項目引領大發展的特征。2016年,河北省10 億元以上規模項目投資總額9570.18 億元,占項目投資總額的83.28%。
特色小鎮是發展全域旅遊的重要方面,特色小鎮的開發可以帶動分散的廣大鄉鎮人群的城鎮化,是社會經濟發展中重要的開發帶動模式和引擎結構,是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
河北省提出力爭到2020年建成30個左右精品旅遊特色小鎮,將選取一批城鄉地域中資源優勢獨特、產業相對集中、建築特色明顯、地域特征突出、歷史文化保存相對完整的鄉鎮,創新創意打造一批特色旅遊小鎮,促進產業、文化、旅遊、社區等多功能融合。
那書晨稱,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河北旅遊註入強大新動能。借力京津,河北將有效承接非首都功能轉移帶來的優質新資源,將加快實現京津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對接和均等,推動建立以京津休閑度假需求為主導的旅遊產品體系。
此外,北京和張家口攜手籌辦2022年冬奧會,引爆體育旅遊新業態。借助冬奧會契機,河北將加快建設一大批冰雪運動、娛樂、體驗、休閑基地,推進發展休閑旅遊、康體運動、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打造集滑雪、休閑、觀光、溫泉為一體的京張體育文化旅遊產業帶。
此外,針對旅遊公共服務功能嚴重不足的短板,河北將加大投入,全面提升旅遊基礎設施的規模覆蓋層次、旅遊服務水平和聯動協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