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文化籽】橫度《龍虎門》重現報攤 復刻香港打不死精神

1 : GS(14)@2015-09-25 01:25:36

集體回憶有價。有人替黃玉郎(左)復刻經典之作《龍虎門》,他耍出王小虎功架以示支持。死忠粉絲邵仲衡(右)更變身他最愛角色火雲邪神,與偶像來個隔空交手。



【文化籽:藝文沙龍】數港漫經典,《龍虎門》肯定排首位,它曾橫掃各國唐人街,它不只是一本漫畫,而是一個時代。看中本土回憶有市有價,出版社「創造館」總監余兒膽粗粗復刻原名《小流氓》的這本港漫始祖,復刻版沿用舊式橫度印刷,追求原汁原味,堅持在書報攤發售,希望再培訓讀者每周追書習慣。余兒:「本土有市場,就像荔園與《大時代》,重出江湖總能成為熱話,因為那些年單純美好,抗爭故事都洋溢人情味。」


復刻《龍虎門》等於重塑一個「打甩門牙帶血吞」的大無畏時代。紙媒窮途,舊原來可以這樣的懷。明天起,一個報攤將會出現兩個版本的《龍虎門》,新舊過招。今年港漫風起雲湧,連載25年的《風雲》在年初畫上句號,一個武林的終結,喚起另一個老江湖復活,卻都反映一個殘酷真相──港漫黃金年代已過。連入行半個世紀,事業大起大落的《龍虎門》原創作者黃玉郎也黯然紙媒沒落,已進入網媒帶動紙媒的被動格局,故縱然《龍虎門》版權不屬於他,仍願意受訪支持,親述《龍虎門》蘊藏的香港精神。「《龍虎門》絕對能代表香港當時的社會意識,勤力、有勇氣、不怕捱、打不死,這些精神元素很重要,是今日香港繁榮的支柱。」65歲的黃玉郎侃侃而談,解釋打不死非指打架,而是「做事業也好、工作上遇到困難不怕,做錯了仍然努力拼搏」這現今香港已流失的骨膠原。本身是漫畫編劇和作家的余兒說:「昔日整個年代也很單純,做出版的很單純,社會也很單純,本土得來開心。」《龍虎門》寫草根英雄的抗爭故事,拳腳無情還是看到人情味。「像去打羅剎教,主角雖各有想法,但只要認定自己手執正義旗幟,便萬眾一心目標一致,總之你不對我便去對抗你,當時的人就是這樣純粹和簡單。現在我們的社會也在不斷抗爭,但情況複雜得多,就算去對抗邪惡,自己本身也可能心術不正。」問玉郎大帝,他筆下的龍虎群英若然生於兵賊不分、人獸同途的當下香港亂世會否很「忙」,難為正邪定分界?抵死的他拋出一句:「會打錯人囉。」由《小流氓》到《龍虎門》,世界觀擴大了,但羅剎教、白蓮教不是帶讀者周遊列國,而是黃玉郎精心部署的「覺悟」:尚武縱是潛藏慾望,但在現實世界縱遇不公也不能武力解決。「是啊,以暴易暴只能在武林,在現實社會行不通。《小流氓》由第七十五期開始,我已覺得背景已不可以在香港,轉戰日本,然後很多故事搬到異鄉。」



復刻復刻《龍虎門》明天出版,周刊形式推出,每本售十七元。

新著黃玉郎最喜歡的角色是石黑龍,坦言根本就是寫他自己:「夠爽直、開朗之餘又帶點霸氣。」

元祖今次復刻《龍虎門》,以橫度原汁原味推出絕對是賣點。



邵仲衡:沒錢買《小流氓》就偷

「拳頭暴力加血腥,打到捧住啲腸你會覺得很過癮。」因《大時代》重播而爆紅的邵仲衡是《龍虎門》粉絲,幾歲人仔第一本自掏腰包買的港漫就是《小流氓》,在灣仔長大的他,1969年與家人品茗後在酒樓門口報紙檔,被《小流氓》創刊號拳頭與枕頭並重的封面吸引,「小時候有錢一定期期買,沒錢也要偷,偷到差點被拉上差館也無悔。」邵仲衡佩服黃玉郎的創作,加上武俠元素,是當年男孩成長養份兼十九區通識。「不是中國不是台灣,《小流氓》和《龍虎門》是典型香港孕育出來的一種視覺語言。說的是正義感、嫉惡如仇、是非對錯,它影響着香港人長大。」當年公仔書被視為教壞細路的「打書」,邵仲衡是被長輩沒收再買過、蓋着棉被期期追看一族,當年畫聖誕卡送給同學也是畫王小龍與王小虎。「Omega眉、黃玉郎式肌理與棍風,影響我很深。」



邵仲衡當年十歲未到,為了追看《小流氓》連偷書都夠膽,他愛當年港漫繪出一個單純、正邪對立和有人情味的世界。

「電話風筒」和「電話鞋」不是周星馳首創,黃玉郎幾十年前已經想到此橋,還得戚說周星馳是他讀者。





黃玉郎:靈感來自春園街市井之徒

港漫還有社會功能。「七八十年代香港開始經濟起飛,卻累積貪污等社會問題與不公,港漫作為宣洩的工具,甚至成為草根生活一部份,當時《小流氓》轉載於報紙,我們也會去買報紙。」1975年10月香港政府正式通過「不良刊物法例」,警方派員往書報攤取締、抓人,氣勢似要把漫畫趕盡殺絕。黃玉郎在窮途末路的絕境下,邀同行包括同敵共商對策,發起自律運動,請業界停止出版色情書,還決定開辦漫畫日報連載《小流氓》,乘勢把之易名《龍虎門》,改為橫度出版,先在《金報》每日連載,然後全彩色印刷。他的策略是博港府不敢對抗報紙,結果《龍虎門》短短二十期之間,銷量由七萬攀升至十五萬,奠定了黃玉郎統一香港漫畫界大業的基礎,八十年代香港更晉身為世界三大漫畫出產地之一。「我真的以為要被滅頂,呢鋪冚包散。」黃玉郎說得咬牙切齒。一個鯉魚翻身,他把打擊變成機會,逼自己一天寫兩版變成四版漫畫,戒賭減少去蒲,結果開創了港漫周刊式出版的新世代,《龍虎門》為他的王朝賺大錢,「多得政府與輿論對漫畫業的衝擊,令我發揮了潛能,也令香港漫畫界更容易入屋,開創了漫畫新紀元。」黃玉郎回憶說,《小流氓》故事靈感來自當年他居住灣仔,在春園街附近出沒的一群市井年輕人。「他們老闆是個肥佬,這班爛仔不是黑社會,平時寸寸貢又不至於蝦蝦霸霸,我覺得他們很有趣,加了武俠想像把他們畫了出來。」黃玉郎強調,書名雖然叫《小流氓》但主角都是正義人物,只是不想把漫畫造作地改名成《小英雄》。天馬行空似乎是黃玉郎天賦,後天則靠中國四大名著(除《紅樓夢》)、金庸、梁羽生、古龍、《武俠世界》,讓他可以寫出百變招式和劇情,還有電影的幫助。「都因張徹導演,否則《小流氓》何來這麼多血到處噴?」被我喻為cult王的黃玉郎笑指。



昔日《龍虎門》的橫度封面,期期都是嘔心瀝血之作。

黃玉郎不時在漫畫加插心聲,連年曆卡遲印好也會向讀者交代,玉郎信箱會於稍後的復刻版精選重刊。

紙媒末路,余兒獨走偏鋒復刻經典《龍虎門》,他深信有死硬粉絲市場,若出書反應理想,或會辦展覽、設計相關精品。



余兒:只求輸少或平手當贏

余兒認為,《小流氓》轉為《龍虎門》是被公認黃玉郎最巔峯的時期,應該有粉絲追捧,故復刻消息一出,不少郎粉已踴躍表態,掏十七元買書冇問題,但希望復刻版保持原裝賣兩毫的價錢標籤。「愛得深才會如此執着,黃玉郎和那個時代,真是有一班很死忠的粉絲。」他初衷是把《龍虎門》寫成小說,在研究過程中發現舊漫畫的封面吸引,萌生復刻念頭。向文化傳信買版權、自資六位數字出版,余兒坦言只求輸少或打平手當贏,不期望可以吸納新讀者,但求能令粉絲或錯過了的舊人重拾集體回憶。余兒說:「《小流氓》於第九十九期易名為《龍虎門》轉橫度,這版本僅存活過約三年,如果現在冇市場,證明這東西已沒有時代價值,消失了也不需可惜。」由兩毫子賣到17元,《小流氓》創刊至今變為《新著龍虎門》,九死邪功永遠無限復活,外傳與潮華版合訂本依然如枝竹火腩飯,是男人的浪漫,可惜昔日的香港精神早已進入「虛無」境界。



1969年,黃玉郎創作市井英雄對抗黑幫壞分子的《小流氓》,創刊號有拳頭又有枕頭,深得香港仔共鳴。

李小龍電影深深影響了香港,更間接刺激《小流氓》的銷量,當時《小流氓》甚至用李小龍當封面。



記者:鄭天儀攝影:梁志永、伍慶泉、鄧鴻欣編輯:陳漢榮美術:利英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50924/193065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613

【七筆思議】失敗的Man:不死鳳凰中森明菜(下)

1 : GS(14)@2016-02-10 14:19:22

在八十年代中,香港無人不識中森明菜,觀乎她的人生,說她是不死鳳凰絕不為過。她的人生起伏甚大,之前也談過她成名的經過,自八四年後她亦開始進入另一階段,開始走成熟路線,外形上也擺脫少女形象,曲風也變得滄桑,在排行榜創下亮麗成績,更獨創「明菜式震音」的唱腔,對於舞蹈、服裝、造型都加入大量自己意見,選曲上亦大膽起用新人,從八五年至八七年可說稱霸了日本,但女人的成敗,往往都跟男人拉上關係。山口百惠的成功是因為她跟三蒲友和婚姻的成功,同樣,中森明菜的下滑亦因為與近藤真彥的破裂!八七年的九月三十日,中森明菜推出了她的經典單曲《難破船》,這亦是她與近藤戀情危機公開的時間,中森明菜甚至在電視上演唱這首悲情歌時忍不住硬咽和流淚,她的形象從這時開始變得悲情。八八年開始,她的事業亦開始走下坡,除了戀情外,她亦開始招來很多負面新聞,妹妹拍全裸寫真,父親事業不順,母親身體欠安,一連串的事件令她走入了人生的低潮,她的身形亦明顯快速地消瘦,面上的神情變得灰暗。終於來到八九年,她推出了令她從回排行榜第一的單曲《騙子》,並於四月二十八日舉行八周年紀念演唱會,卻想不到七月十一日,她卻因為近藤真彥與死對頭松田聖子幽會而在近藤的住處割腕自殺。這事之後,中森便一直未有在公開場合露過面,直至同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中森近藤聯合舉行記者會,中森以為是近藤的求婚記者會,卻想不到是近藤的分手記者會,這戲劇性的記者會令中森幾乎完全崩潰!近藤真彥這個人渣中的人渣,與中森公開分手幾個月後便和一個女富商結婚,近藤的臭史可謂說之不盡,有說他為了避狗仔隊,母親車禍也拒絕送她去醫院導致母親不治身亡;黑道威脅他,要是他夠膽去領唱片大獎就拿走他母親的骨灰,結果他還是去領取了,他母親的骨灰也至今下落不明。他害的女人除了中森明菜和松田聖子外,還有我們的梅艷芳,不要以為人渣就會有報應,他現在還是JOHNNY事務所的股份持有人之一,在音樂界的地位仍是老大哥的級數,一直還有做音樂。回想起我兒時的八十年代,每個男生都梳近藤真彥的髮型,又愛扮他的造型,有誰會想到數十年後,這個人會成為了情場人渣的代表!中森明菜經歷了那麼多,但還是沒有放棄過音樂事業,她不斷在音樂上擴展領域,九三年開始開設自己的經理人公司,雖然唱片銷量已與以往相距甚遠,但她仍是沒有放棄過,不論之後她的新男友又再出賣她,和母親逝世的巨大打擊也再沒有把她擊潰。從九七年開始,因為續約和各種負面消息,她的唱片跌至四千多張的新低紀錄,直至之後跟環球簽約推出《歌姬2》與《歌姬3》專輯,銷量卻出奇地好,讓她再次踏足久違了十四年的紅白歌唱大賽。○七年她的專輯《艷華》得到了日本唱片大賞的企畫賞!於一○年十月二十八日她宣佈因過勞而暫時停止演藝活動,卻想不到四年的休養後於二○一四年,中森明菜這不死歌姬又再宣佈復出推出兩張精選專輯!中森明菜數次在人生中重重倒下,但倒下又再起來,無論多少次被擊倒都死不放棄,這種精神讓我十分敬佩,亦令人憐惜和心疼,亦因為這種不屈的意志,令我比愛山口百惠更愛中森明菜。可惜的是,她愛的人,從來沒有真正的愛過她。



失敗的Man

【撰文:郭子健志願保護人類,維護世界和平的電影性工作者。本欄逢周三刊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210/194853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736

狂吞200粒安眠藥自殺男不死靠假貨

1 : GS(14)@2016-03-02 15:01:44

內地不法商人製造無數假貨,萬料不到,假貨卻意外救人性命。星期日上午8時,山東青島嶗山警方接獲一名姓葉民眾報警,指兒子在一旅館自殺。警方到場敲門5分鐘,房內男子才開門,警員發現男子神志清晰,未見有自殺傾向,於是離開。當日下午,警員再接男子的朋友報警,說男子吃了安眠藥。警員再到現場,發現葉男在床上睡着,廁所垃圾筒有兩個安眠藥空瓶。警員即時致電救護人員,同時不斷大聲呼喊。本來毫無反應的葉男突然坐起來,並若無其事抽煙。救護人員到場,替他檢驗。葉男透露,吞下在網上買來的安眠藥。葉男(28歲)表示,家在浙江紹興。由於和家人吵架,一個人離家出走到青島,並吞下200片從網上花50元人民幣買來的安眠藥。葉男被送院檢查,醫生竟表示病人身體無礙,懷疑吃的藥是假藥。 齊魯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2/195130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558

經歷墮胎不死堅強B仔奇蹟生還

1 : GS(14)@2016-03-11 13:30:09

英國蘇格蘭一位兩子之母,意外懷有第三胎後決定墮胎,然而這名奇蹟寶寶捱過墮胎手術,成功健康出世,現在已4周大了。「我不願以他去換取全世界。」24歲哈珀(Vicky Harper)懷上小傑克(Jack)時,本來並非這樣想。育有5歲及2歲孩子的她,因忘記吃藥去年6月發現意外懷孕,但經濟拮据令她決心墮胎,她憶述:「這不是個容易決定,我愛孩子多於世上一切,但要多養一個實在無能為力。」雖然當木工的19歲男友稱會全力支持,但哈珀仍決定往醫院接受真空抽吸法的流產手術。但出院後她仍覺有異,經常疲倦及暈眩,返家驗孕也顯示有喜,醫生卻稱可能是懷孕期荷爾蒙仍留在體內所致。哈珀後來再以驗孕工具前後測試15次,皆顯示有孕,希望再作掃描檢查時卻被院方指她太多疑。「當我已兩個月沒有來經,我知道寶寶仍然存在。」哈珀接受流產手術9周後終獲再安排掃描,果然顯示胎兒仍在腹中。當時她已懷孕16周,不想服藥流產以免再次失敗,然而進行第二次流產手術可能傷及其子宮,而且有一定生命危險。「我已被迫至沒有退路,我懷有我從不想要或計劃要的寶寶,但我沒有其他選擇,只可繼續懷孕。」哈珀上月初終誕下6磅15安士的小傑克,但就稱沒有後悔將他帶來這個世界,並決定在傑克長大後告訴他整件事。她稱:「不過作為媽媽,如何對孩子說出從來不想要他的這些話?我會告訴他的是,他是個生還者,我愛他的程度是超乎自己的想像。」哈珀稱後來獲悉,當日是仍在訓練的新人在其他醫生監督下操刀流產手術,院方已向哈珀道歉。專家指墮胎手術失敗的機會率非常低,以英國計,只有0.2%孕婦要再度接受其他流產程序。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1/195254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589

不死的Agent Mulder 阿梅

1 : GS(14)@2016-03-16 14:42:36

2016-03-16 HJ

3月進入公布業績高峰期,又碰上人大會議,基金朋友個個忙得不可開交,難得有空敍敍,阿梅當然要馬上借機套料。

財俊甲專睇宏觀嘢,尤關注內地政策。依他的說法,中港股市向來都是政策市,因此了解國家風向、解讀阿爺心思,比什麼事情都更重要。講到咁巴閉,咁人大到底有什麼啟示先?

財俊甲即時多隆上身,理論就像對韋小寶的景仰一樣,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的說起。習李講話的先後次序、字數的多寡、有否加入助語詞、拍手位次數、談話語氣、有沒有黑面,通通都分析一大餐。我覺得自己就像在新年期間收睇大台的風水節目一樣,愈聽愈唔對路。師傅,好似愈講愈唔合邏輯噃。

X檔案之所以十幾二十年後都可以翻炒,正因為全街都充斥着Agent Mulder的信徒,認為世上一切事情都同超自然力量有關。我明白地球真的很危險,但吓吓陰謀論行先,不累嗎?

關注受惠低油價公司

市場上的莊家大戶,就好似Mulder口中的外星人一樣;散戶日日聽,但從未見過。大市升是莊家挾倉,大市跌又是大戶造淡。什麼都關神秘力量的事,什麼都是背後黑勢力在搞鬼。喂,外星人都要放假抖吓啩?

與其浪費時間去拆解一些永遠無法得到答案的謎,倒不如認認真真解讀一下無人理會的公司業績。即使個別公司的成績單或有水分,未能代表實際情況,但把所有上市公司的業績加起來作為一個大類,我認為最能客觀反映市場真實狀況。

國泰航空(00293)早前公布全年業績,受惠油價大幅回落,純利錄得可觀增長。雖然市場焦點錯放在燃油對沖的虧損之上,令管理層有點為難,但作為石油的消費者而不是生產商,油價下跌肯定是天大喜訊。雖則由於石油作為一項重大的資產類別,短期價格急挫無疑對金融市場造成一定衝擊,但長期而言,低油價對全球整體經濟都是好事(除了依賴石油出口的國家)。

國泰業績引證低油價所帶來的好處將會慢慢浮現,石油用家以及消費者同樣受惠,一堆以往長期受高油價打壓的上市公司尤其值得關注。

http://moybeanplayground.blogspot.com

?

#阿梅 #港股分析 #財經DNA - 不死的Agent Muld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90

19歲摩門教士3遇恐襲不死

1 : GS(14)@2016-03-24 08:44:12

布魯塞爾連環爆炸中,有多張面孔令人留下深刻印象,有惶恐、有痛苦、有不幸……當中受了傷的美國青年韋爾斯(Mason Wells,圖)卻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事關這位19歲的摩門教傳教士是恐襲常客,曾經歷過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和去年底巴黎連環恐襲。一生能遇到三次恐襲的人應該不多,每次像他大步檻過的相信就更少,韋爾斯的傷勢不算嚴重。但並非所有人都像韋爾斯有幸運之神眷顧,現場照片中有一名雙腳不斷流血、正等候救援的高大男子,被認出是比利時國家籃球隊前國手貝林,本身已甚為高大的貝林,據悉被炸至飛出20米外的地方,兩腳嚴重受創,37歲的他要接受第二次手術保住雙腿,隊友和球迷紛紛在Twitter為他打氣。美國NBA前球星莫湯保則比較幸運,他說當時正在候機室睡覺,突然被周圍的人吵醒,他見勢色不對,拿起背包跟大隊離開。至於有位滿臉鮮血、衣衫不整的女士,惶惑地等待救援的相片在網上瘋傳,原來她是捷特航空的印度空姐恰巴卡爾,當時剛抵達離境大堂,準備會合其他同事登上前往美國的飛機,豈料遇上襲擊。機場行李搬運員尤拉在襲擊後,來回拯救傷者到安全地方,被傳媒封為英雄。當局仍在核實今次恐襲的死難者的身份,至今多國公佈的死者包括一名秘魯人、兩名哥倫比亞人、一名厄瓜多爾人,暫時未收到有中國人傷亡的報告。英國《每日郵報》/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24/195426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564

文革殺不死真愛王冠亞一生守護愛妻

1 : GS(14)@2016-05-21 13:00:45

【採訪手記】甚麼促使嚴鳳英自殺?一說是《天仙配》銀幕情郎、多年拍檔王少舫一張「揭發」嚴的大字報,令她終陷絕望。「董永出賣七仙女」或屬那時代的無可奈何。但文革殺不死愛情,有王冠亞用一生去守護這位仙女。文革十年,黃梅戲改名「紅」梅戲,改唱革命戲,再不唱仙女牛郎,因那屬於「四舊」。黃梅戲博物館的大姐說:「嚴鳳英的片子文革不給放。看的都是戰爭片、革命樣板戲,那時沒有愛情。」



雞骨豬骨調包保妻骨灰


安徽黃梅劇團宿舍是嚴鳳英仰藥自殺之地。王冠亞住在這裏直到去世,樓梯還有文革時寫來批鬥嚴的黑色標語,50年墨迹猶存。單位分配新樓,老鄰居都搬了,惟獨王在此守着與愛妻的回憶直到去世。與嚴的結婚照還掛在牆上,兩人笑意盈盈,他一生沒有再娶。「我禁不住緊緊抱住她!吻她!不能放!不能鬆!怕她一走就不回來了!孩子們哭呀。為她換鞋,一看,布鞋是皮底的,怕過奈何橋時滑跌下去了!真是再哭也無可奈何了。」王這樣描述訣別一刻。嚴死了,迫害未停,常半夜三更被抄家,王想方設法甚至用雞骨豬骨調包才保住愛妻骨灰,父親妹妹受牽連病故,不久自己也被關進牛棚,孩子不能上學……十年文革,家破人亡。王冠亞精神崩潰,不停寫作是唯一的救贖。除了為妻立傳,他晚年還創作了《西廂記》、《孟姜女》、《小荷才露尖尖角》、《半把剪刀》等數十個劇本,無不關於愛情。看着王的墨迹,感受那份愛意,願牛郎織女終在天上再聚。■記者楊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18/196159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488

「OH!運會」主題曲MV港人追夢心不死

1 : GS(14)@2016-07-13 05:15:49

堅定的眼神,目標就在前方


每個人的心底裏,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它可以是宏大崇高、遙不可及,也可以是卑微渺小、觸手可得。但無論如何,若你不踏出第一步,夢想永遠也只是空談。只是我們都市人,總會找來一百萬個藉口,去阻止自己踏出這一步,間接令夢想幻滅。攝影:馮峰、Neo



練跑先嚟落雨……

生命就像是踩狗屎的旅程

CK入水能游



我們又不是達官貴人,只能過着營役生活,被無情社會壓榨得粉碎,試問問自己,你甘心就這樣過着充滿挫敗的生活?不會的。你會嘗試掙扎,你會發奮圖強,你會燃起鬥志,為這不公義的年代,幹一番愚蠢、但你自以為有意義的事。



但原來要水泡

跨過每個「難」,終點就在眼前

挫折是難免



於是,他換上運動裝束,再一次來到熟悉的田徑場,他要讓汗水和淚水,灑遍在運動場的每一角落……



怯你就輸一世

玩下絲帶舞先

天黑都跑上街



這首《I believe I can派》MV,記載着CK的奮鬥經歷,面對挫折和失敗,也堅守下去,向着夢想邁進。CK從未放棄過當派水員的夢想,那你又如何?



要為香港爭光

原來負責派水

男神出沒注意



為迎接四年一度的運動盛事,《蘋果動新聞》將於八月四日在灣仔修頓室內場館舉行「OH!運會」,屆時有王宗堯、周家怡、何佩瑜、唐紫睿和張建聲五位星級嘉賓到場,跟大家一同做運動玩遊戲,預先體驗奧運的狂熱,而《I believe I can派》便是「OH!運會」大會主題曲。大家千萬別錯過這個機會,立即動身報名,踏出第一步,實現跟明星做運動的夢想!



王宗堯都會參加OH!運會



場地提供:FFG武術健身中心《明星OH!運會》日期:2016年8月4日(星期四)時間:下午3時地點:香港灣仔修頓室內場館參加人數:上限100人參加資格:15歲或以上參加辦法:詳情留意大會廣告參加費用:全免嘉賓:王宗堯、周家怡、何佩瑜、唐紫睿、張建聲明星OH!運會 mini site:
http://campaign.appledaily.com/oh-lympics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713/1969218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564

Facebook搶攻電視 影片大哂 學者:文字殺不死 獨家專訪 fb Live統帥

1 : GS(14)@2016-08-03 02:25:48

2016-07-23 iM
Facebook(fb)由3月開放全球用戶使用直播功能至今,已近半年,雖然尚未公布實際使用情況,但大家再次目睹這用戶達16.5億的社交平台,如何改變世界。

這半年,fb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跟國際太空站作人類首次fb直播;在禁制fb的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竟在南海仲裁後在fb直播外交部的官方記者會;土耳其軍事政變,軍隊雖佔據了電視台,但總統埃爾多安在fb號召支持者上街對抗叛軍,民眾更靠手機直播傳遞各地最新消息,終化解了一場政治危機。

自從Facebook增添Live功能,人人用手機可隨時直播,自製突發新聞,甚至做Live Show,而fb亦正積極開拓商業合作,邀請傳媒機構、名人等,定期製作不同題材的高清直播節目,搖身一變成全球最多觀眾的電視台。

fb近年狂吸廣告,尤其手機平台,傳統紙媒早被弄得翻天覆地,急需轉型,fb下一波搶佔的是電視,預料未來數年,電視廣告將大規模轉移至手機上,fb或繼續成為科技轉型下的大贏家。

iM記者到fb三藩市新總部MPK20直擊,為本港首家入內採訪的傳媒,並獨家專訪Facebook Live統帥Daniel Danker,他披露了fb直播未來大計,如何補足現時傳統電視台的不足,目標勢將fb推向成為全球最大電視台。

【直擊篇】專訪fb Live Director Daniel Danker

3年前,記者曾深入Facebook在三藩市矽谷的總部,一窺這個當時仍是世界第三大「國家」的社交平台,如今,fb活躍用戶已達16.5億,人口早已分別超過中國和印度,成為全球最大「國家」。這個虛擬大國,常掛口邊的目標就是創造一個更開放、更緊密連繫的平台,今天看來,他們的工作仍然做得非常棒。

還記得3年前討論fb,大家仍雀躍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創業的成功故事,而fb的手機用戶和廣告亦正急速增長。現在不論創業者或傳統大機構,人人都在fb開設專頁經營業務和宣傳,連帶fb季度廣告收入由2013年約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增至2016年首季52億美元(約406億港元),手機廣告更佔當中82%。

手機平台的趨勢無庸置疑,fb每月16.5億活躍用戶,當中八成半即15.1億都是手機用戶,因此Facebook Live亦是針對手機開發的新功能,暫時用戶主要靠智能手機才可直播。三年後,記者重訪fb三藩市矽谷的總部訪問,總部已由一變二,去年中啟用的新總部仍在Menlo Park,在舊總部旁,新大樓名為「MPK 20」,佔地43萬平方呎,面積差不多有7個足球場大,可以容納2,800名員工。

這是本港首次有傳媒能進入fb新總部採訪,接受專訪的是Facebook Live產品總監Daniel Danker,他是在Facebook F8開發者大會公布Facebook Live的發言人,今年1月才加入公司,曾任BBC網絡電視iPlayer的總經理,可見fb廣納人才,銳意搶佔電視領域。

開發第三方應用程式

今年4月,F8開發者大會Danker便正式公布,Facebook Live將開放Live API(應用程序接口),即提供給第三方應用程式的開發者使用Facebook Live,使直播擁有更多互動元素。例如,fb合作夥伴大疆(DJI)將推出支援Live功能的航拍機,而攝影機品牌Mevo同樣會推出支援Live功能及智能手機的攝影鏡頭,提供高清及即時剪接直播功能。

「Facebook Live最令人興奮的地方,是自從推出之後,我們看到很多非常獨特和有趣的直播影片,Mark Zuckerberg跟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直播對話,仍是我至今認為最酷的直播片。」Danker指,大部分人做直播的目的是分享當下愉快的感覺和經驗給朋友和家人,例如早前NBA總決賽,他亦是球迷之一,但當三藩市的金州勇士(Golden State Warriors)輸了比賽,原本預計的大量直播慶祝影片,全都沒有,相反,贏了球賽的克里夫蘭騎士(Cleveland Cavaliers),從數據上看到,克里夫蘭該州分的直播影片數量即時暴增。

透過手機做直播,在fb分享給朋友,是前所未有的溝通方法,Danker指,目前數據顯示,用戶對直播影片的參與程度,已較一般影片、圖片及文字分享提高了10倍,用戶願意留言交流的意欲亦因直播的即時性而大增,「直播好玩之處,就是大家可以在一些從前沒有想像過的地方直播,而即時互動的元素令彼此的交流變得更加有效。」

至今最多人瀏覽的直播影片來自一位美國德州的37歲媽媽Candace Payne,她在車上直播自己試玩《Star Wars》Chewbacca角色造型面具,那瘋狂笑聲和自我陶醉的率直表情,吸引了1.5億人次觀看及300萬人讚好,這位媽媽更因此名利雙收,《時代周刊》(TIME)計算過,自從影片爆紅後,為Payne帶來的禮物及收入竟高達42萬美元(約328萬港元)。

用戶Live投入度高10倍

現場直播原本是電視台或傳媒獨有的傳播方式,fb和智能手機打破了這定律,為力推這新產品,fb明顯增加直播片在用戶Wall上的曝光率,而圖片及文字的曝光率愈來愈低,記者的個人fb有陣子充斥着大量直播Post及直播Notifications,純文字的Post已幾乎絕迹。

不過,Danker否認有刻意提高Facebook Live的曝光率,「我了解到部分人有經歷過這增加或減少曝光率的問題,但要了解直播影片由於是即時發生,加上用戶留言和分享的意欲較一般內容大10倍,使直播片在分配時更有優勢,因為我們會根據用戶的喜好、互動,來選擇傳送哪一類內容較多。」

Danker從用戶喜好看到,影片愈來愈受歡迎,自製影片上載亦愈來愈多,現時全球用戶每日瀏覽80億次影片,時數高達1億小時,因此影片曝光率較高亦反映用戶的偏好。

Live功能推出至今未夠一年,早期由名人帶動熱潮,至今直播已演變至百花齊放,互動功能亦愈改愈好,例如直播時可即時看到網友給的Emoji圖像和留言,重播影片時亦可挑選最精采、最多觀眾互動的部分;至於fb早前收購了的變臉拍照App「MSQRD」,現時亦加入Live功能,令直播帶來更多好玩有趣元素。Danker透露,今個夏天將會增加兩大新功能,一、預設直播(Scheduled Live),可預早通知觀眾直播的時間;二、跟fb朋友同時做直播,這可增加直播的互動和趣味。

fb積極推崇直播潮流,除了好玩,更重要因為有利可圖。F8開發者大會上,Facebook開放Live API,另一主要原因是促成更多商業上的合作,因為現時電視台、影片製作室、新聞媒體均可在fb上製作專業的高清直播節目,例如本刊主編孫運喜,現時每逢周一收市後也會在fb主持財經節目,跟網友即時交流。

豪擲4億給傳媒做Live

有傳fb內部已積極研究直播及一般影片的廣告收費模式,但暫時目標仍是增加平台上具觀賞價值的影片,培養用戶在fb睇節目的習慣。《華爾街日報》早前爆料,fb花了5,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跟140間傳媒及名人簽訂合約,要求他們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間,在fb上做直播節目,網媒BuzzFeed收到最高305萬美元(約2,379萬港元)酬勞,第二為《紐約時報》303萬美元(約2,363萬港元),第三為CNN收250萬美元(約1,950萬港元)。

美國網絡影片的廣告市場價值98億美元(約764億港元),潛力巨大,但fb只是剛起步,YouTube才是老大哥,所以fb不惜以拋磚引玉的方法,吸引傳媒使用該平台,尤其Facebook擁有極完整的社交網絡,更能掌握用戶喜好,經營直播平台較其他網絡平台更具優勢。根據Socialbakers的統計,美國截至今年5月,500間有fb專頁的傳媒,44%至少做過一次直播,可見勢頭不錯。

Danker強調,Facebook Live是有別於傳統電視台的直播節目,這是全新及擁有與別不同的用戶體驗,「Facebook直播具互動、即時、現場感的特色,我們剛開始了數月已看到很多有創意的玩法,我相信Facebook Live補足了傳統廣播電視的局限。」他提到,上月美國眾議院討論槍械管制時,由於民主黨議員在議會內示威,共和黨議員暫停議會,電視直播因而中斷,於是有議員透過fb直播議會內的情況,影片獲16萬人次觀看,3,400次分享,「我認為這是很好的例子,說明Facebook Live能帶出事情的不同角度。」

【廣告篇】搶攻電視廣告

美國廣告市場約四成花在電視平台上,而美國人花在觀看電視的時間,亦剛好是他們整體看媒體約四成時間。今天,美國人花在手機上的時間由2011年的10%,快速增加至2015年的25%,可是,廣告市場暫時仍只有12%的錢花在手機平台上。

美國著名風險投資者Mary Meeker認為,花在手機廣告的份額,遠追不上觀眾的關注程度,因此推算手機廣告至少仍有220億美元的增長潛力,而傳統紙媒、電台、電視,甚至桌上電腦廣告都有機會進一步被手機廣告蠶食。

Facebook全球營運及廣告副總裁David Fischer接受訪問時說,他認為市場現時花在手機廣告的錢有必要追上時代變化,單看他們的數據統計,全球平均每日花在Facebook、Instagram及Messenger的時間為50分鐘,這數字還未計WhatsApp及其他手機程式。12%的廣告市場份額,根本不足以反映手機平台的廣告價值,他相信廣告客戶需要時間適應轉變,而Facebook會盡力以數據證明廣告效益。例如Coca Cola的Facebook專頁粉絲人數已接近1億人,假如一個廣告能接觸5%粉絲,即500萬人,這受眾數目基本上已跟美國黃金時段的觀眾數量相若,而且有調查顯示電視廣告效益只有7%,較網絡廣告效率低兩倍。

港傳媒首參觀fb新總部

Facebook新總部「MPK 20」,2015年3月才落成,是Facebook在Menlo Park的第二座總部,取名該址前身電腦公司Sun Microsystems的產品名稱,創辦人Mark Zuckerberg的辦公桌都已搬到新大樓當中。Facebook舊總部是仿照Palo Alto的小鎮設計,由多幢建築物組成,猶如一座微型小鎮,但新總部設計卻沒有那麼多要求,Mark只向設計師Frank Gehry提出簡樸、平實、節省成本的點子,不希望像Apple、Google新總部般舖張。

天然陽光 綠化天台

本刊記者是香港首家傳媒到新總部採訪,大樓外表平凡,除了細小的Facebook門牌,從外根本看不出這是影響全球16億人的超級巨企總部。MPK 20地下是停車場,一樓全層就是辦公室,全開放設計,天然採光,沒有浪費加州的燦爛陽光,記者訪問剛好是6月,是美國的「LGBT Pride Month」(LGBT代表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ranssexual不同性向人士),因此接待大堂亦掛上了一幅巨型彩虹旗。

辦公室空間感極大,是矽谷科技公司典型提倡員工交流、激勵創意的設計,如工廠般的天花和外露鐵通,則貫徹其「Unfinished」一切都未完成的企業理念,提醒員工需持續進步。廣闊的辦公樓層,周圍都配置了藝術品,有David Choe的塗鴉、Barry McGee的裝置藝術,還有大大小小由Facebook員工設計的海報和裝置。

MPK 20最精采的相信是頂樓的綠化休憩天台,種了400棵樹,又有大幅草地,可遠望灣區景色,甚至有吊床、餐廳,讓每天處理16.5億用戶的員工擁有一處寧靜的空間。

【用家篇】林雨陽 在家做DJ直播

專業的高清直播節目在Facebook愈來愈多,美國有CNN、《紐約時報》、Vox等新聞機構直播總統大選活動、專訪,甚至清談節目,台灣東森新聞亦積極開拓不同室內室外的時事直播節目,而香港暫時只有少量傳媒嘗試在fb自製高質素節目,大部分用手機直播,畫面質素不高。

網台《謎米香港》前行政總裁林雨陽,是電台廣播發燒友,在網速「56K」年代他已自行嘗試網上廣播。當Facebook Live公布開放API第三方合作後,他便率先試玩直播,並在個人fb自製音樂直播節目《圍埋聽歌》,每周三天為聽眾播30分鐘好歌。

1萬元建立「書房直播室」

「Timing其實真的剛剛好,當時我在日本旅行,辭任網台工作後,正在思考有甚麼可做,後來無意間了解到Facebook Live可玩高質素直播,於是上網睇片學如何做到。」手機做直播礙於技術問題,畫面像素和聲音都未達專業水平,林雨陽對聲音的要求尤其高,因此積極鑽研籌備高質素的fb音樂節目。

在fb看林雨陽的《圍埋聽歌》,高清直播之外,畫面分格有顯示歌詞,而最重要是「靚聲」,fb聽歌頓成一種享受,「相信在香港我是(高清Facebook Live)Early Adopter,因為上網睇教學資源不多,大部分都是外國網教。」

擁有網台經驗,過去在謎米就試過在YouTube直播節目,如今要自行搭建一套直播工具,他說又不是想像中困難。記者走進他由書房改成的「直播室」,設備齊全,就如一個迷你電台,「添置了一些DJ用具,DJ Mixer、Controller、Audio Interface及一枝咪,共6,000元,另外再購買一套4,000元電腦軟件,電腦和相機本身已有,所以整套設備實花了約1萬元。」今時今日自行架設網台,他說門檻已幾乎等於零。

fb版權寬鬆不及YouTube

要數網絡影片平台,YouTube做得更早,技術又成熟,高清直播YouTube亦一樣早已有,但為甚麼fb開Live會引起各界關注呢?林雨陽比較兩個平台,認為fb直播技術不及YouTube穩定,YouTube直播緩衝位有30秒,fb只有約10秒,因此做fb直播偶爾有延誤,影響節目流暢度。可是,他覺得fb的傳播力強,開Live能吸引更多觀眾及朋友,甚至海外如馬來西亞、台灣的觀眾,這是YouTube沒有的社交網絡。

就算從前謎米主要在YouTube播節目,宣傳上仍要依靠fb,「當日我們靠fb出Post吸觀眾,但就堅持fb只出文字預告,睇片始終要去YouTube,因為YouTube對版權保障做得更好。」林雨陽指,現時嘗試在fb做直播,其實在「挑機」,因公開播歌基本上要購買版權,但他由4月做節目至今,一切安然無恙。

「唯一一次我播Carpenters的《Close To You》,我收到fb信息指我的影片侵犯版權,但有趣的是,Claim版權的不是Carpenters唱片公司,而是《The Simpsons》電影版,因為電影內曾播放這首歌。」他說播歌至今,所有廣東歌都無人指控侵犯版權,這是本地音樂的悲哀,亦顯示fb根本毫不尊重版權。

他讚賞YouTube版權申訴系統已很完善,系統會跟據Bandwidth自動偵測平台上是否有侵犯版權情況,版權持有人只要提出版權證明便可,「一旦出現侵權,版權持有人有三項選擇:一、要求對方影片落架;二、要求對方影片靜音;三、影片可繼續存在,但賺到的廣告費全數歸版權持有人。」林雨陽的《圍埋聽歌》同時有上載YouTube,他指每次節目完結都會收到7、8封版權申訴信息,大部分都要求廣告費全數歸版權持有人。

他深信要加裝版權申訴系統對fb並非難事,但目前fb要搶「收視」,就只有依靠寬鬆的版權系統。

【分析篇】迴音效應非必然 影片殺不死文字

2010年,阿拉伯之春甫開始時,fb流傳一名突尼西亞青年自焚的片段,其後引發當地示威。縱使當地政府嚴控主流媒體,也阻不了民眾透過fb發布最新資訊,最終總統倒台,革命浪潮繼續夕捲埃及等地。當時不少人都讚揚社交媒體可以推動社會運動,但近年有不少討論開始質疑以上觀點,認為用家只會在fb接觸與己見相近的帖子,仿彿身處在迴音廊之中,態度因而變得偏激。

用家主宰接收資訊範疇

「學術界一早話,這個世界並不這麼簡單,有沒有社交媒體,其實阿拉伯之春都有可能發生。」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專門研究媒體與社會運動的關係,他也留意到近年討論焦點的轉變。他提醒,迴音效應並非與fb有必然關係,朋友圈子本身帶有同質性(Homogeneity),每個人很自然會與價值觀、背景相似的人做朋友。

社會早前熱烈討論fb的電腦演算法(Algorithm),演算法決定用戶在主頁接受到甚麼資訊,有人認為演算法偏重用戶個人讚好得較多的其他用戶或專頁,加劇迴音效應。「算式就算有多複雜,你作為用者,Input數值由你自己主宰,若講到被人(fb)控制哂,我又覺得大家有點Overreact。」他舉例,用戶其實可以讚好與己見相悖的專頁。

圖像動畫更易解說時事

早前有傳fb打算修改演算法,讓Live的影片更容易出現在主頁上,而fb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副主席Nicola Mendelsohn早前更揚言,社交媒體5年內會變成「全影片時代」。李立峯表示,相比相片及影片,純文字較難吸引用戶讚好或留意見,但認為Mendelsohn的講法僅屬一種修辭的說法。社交媒體出現前,文字吸引力一直較影像遜色,只是其後社交媒體放大了這現象,他指現時仍是以相片最易吸Like,文字帖子依然會繼續存在。

影像在fb大行其道,本港以往主打文字的傳統媒體,亦紛紛轉型拍攝影片。李立峯指出,社交媒體不只鼓勵媒體製作影片新聞,還提供平台讓媒體製作Multimedia Package(多媒體包裝)的新聞,令內容更趨多元化。他指現時新型式的新聞,除了有文字、插圖、影片、與讀者互動功能之外,甚至會以數據說故事,美國早已流行配合社會科學方法的數據新聞(Data Journalism),近年在港亦受到關注,而圖片及動畫能讓讀者更容易理解當中的數據。

可是,傳媒在社交媒體上往往追求多like多share,新聞質素被質疑。李立峯指出:「呃Like的商業化壓力,同一種專業精神的Negotiation(拉扯)會永恆出現」,而「Compromise是必要的,但不一定代表專業精神會失守。」他本人偶爾會為網媒撰文,而媒體的編輯會為他的文章定一個引人注目的標題.他不介意文章間中做一做「標題黨」吸Like,因為標題譁眾取寵,也不一定會影響內容。

拒同聲同氣 導演舒琪退隱

本地導演舒琪月初宣布退隱fb,引來不少回響。他在聲明中解釋,fb虛耗他太多時間,更指「臉書的程式設計,暗地裏早已把你的『朋友』圈過濾過」,他又指,「在臉書上實在看到太多不必要並如斯自以為是、愚昧、以至無知的喧鬧」。

舒琪選擇從fb退出,有人表示共鳴,但學者沈旭暉則隨即在fb發帖回應:「Facebook的設定是自我選擇要看的內容」,更指自己「看到的都是國際評論、有啟發性的新資訊和生活品味,只覺得思考層次愈來愈高,理解不同背景的理性也愈來愈能掌握」。

語帶諷刺的帖子吸引了超過1,700用戶讚好。李立峯指,是否使用社交媒體屬個人選擇,他認為大多數人未必可退隱fb,因會跟社會討論脫節。

100毛網上「呼風喚雨」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學者陳電鋸自行開發「網絡爬蟲」(Web Crawler)程式,收集及分析自2014年7月至今,11,213個本地Facebook專頁的公開內容。陳電鋸日前在報章闡述研究結果,按照每個專頁在網絡裏的中介度,他發現「100毛」的影響力最大,其次為健吾、《蘋果日報》、「毛記電視」及「鍵盤戰線」。

另外,他指出Facebook漸趨兩極化,因為主流社運社群的專頁聲勢減弱,而兩極勢力,包括反左膠、本土派、退聯等及新北京、撑警等,則不斷增強。

協力:麥嘉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190

【唔係鐵係聖衣】星矢30年MV 高登二創聖鬥士:我是打不死的小宇宙

1 : GS(14)@2016-08-09 07:33:04

04年,地下樂隊Libido將星矢日文主題曲前半首,二次創作成為好熱血嘅廣東話版。


有一種Language,叫做星矢。一句「無敵嘅聖衣」,邊個高登仔唔識唱先?撞正動漫《聖鬥士星矢》30周年,今日起銅鑼灣有一比一真人原大嘅聖衣展覽。呢個時候,小編發揮咗小宇宙,搵來兩批對星矢極有影響力嘅人物,世紀合作搞番首MV。有今生,冇來世。04年,香港地下樂隊Libido,將星矢日文主題曲,二次創作成為「無敵嘅聖衣」,更曾登上高登十大膠歌之一。08年,廣州網絡歌手常愚蠢(真名:黃春暉),將後半段再三次創作成為終極版,並且重新演唱,成為網絡間紅透百幾萬hit rate嘅星矢迷必然朝聖之經典歌。但其實,今日出街嘅呢首世紀MV,本來就不會存在……***一個月前,小編知道一比一聖衣會嚟香港展覽,已經萌起撮合呢首世紀合唱嘅念頭,但係人生嘅挫敗同星矢趴低嘅次數一樣咁多,種種原因底下,令呢首歌胎死腹中。直至10日前,件事先有突破性發展,小編終於聯絡得上Libido,我哋用咗10日時間,經歷咗錄歌、8號波、去band房、去荒山野嶺。終於,聖衣如期到港,Times Square答允提供場地拍攝,連身在廣州嘅常愚蠢,亦被大家嘅小宇宙感動咗,自拍片段畀《蘋果》剪輯。呢件事證明,世上係有小宇宙嘅。然後,《蘋果》獨家2016年版《聖鬥士星矢》港中大合唱MV,先至可以面世。呢種叫做乜嘢精神?呢種就係星矢式打不死永不放棄嘅精神,係星矢教曉我哋嘅。10日前,小編諗過放棄,但好在冇。有嘢想做,就要坐言起行;唔郁,就輸一世。***有一種Language,叫做星矢。常愚蠢兄係廣州人,佢喺訪問中同小編講出最激動人心嘅一句︰「粵語係世上最霸氣嘅語言,冇之一。」小編聽到喊咗出嚟。亦因為呢個原因,佢嘅三次創作,堅持用廣東話去作詞,而唔係普通話。對,仲有乜嘢完美得過,一首用廣東話演唱嘅《聖鬥士星矢》?場地︰Times Square鳴謝︰常愚蠢‧射手座;Libido‧處女座攝影︰峰‧雙魚座;Neo‧雙魚座文‧採‧編‧導‧剪︰Roy‧天馬座





認住佢,佢叫阿Ky,就係佢發明咗「無敵嘅聖衣」呢句萬能key,之後先至會出現「無敵嘅結衣」。

08年,輪到佢,廣州網絡歌手常愚蠢,將星矢主題曲尾段再三次創作,網上較為流傳嘅版本,亦係由佢主唱。

燃燒吧!時代廣場星矢30周年展!



靚仔一輝,似女人嘅阿瞬係佢弟弟。呢句歌詞終於有畫面喇!

冰河真係好cool,佢一直企喺度,冇出過聲

各位星矢迷放心,紫龍隻眼醫返好喇!



成日last minute先出現嘅一輝,今次提早出現喇!

今次全賴有樂隊keyboard手Maggie,如果唔係佢及時回覆小編嘅pm,就撮合唔到今次世紀大合唱。更要感謝Maggie幫手混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809/197292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1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