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交所将加强审批介绍上市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1224/20091224053603486.html


      11月,亚洲果业(00073,HK)以介绍形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却因信息披露问题而引发错价风波。

        12月21日,港交所上市科主管狄勤思在出席立法会有关亚洲果业上市事宜的讨论会时表示将暂停介绍形式上市。不过,随后港交所发言人便对此予以澄清,称港交所并不会对介绍上市绝对叫停,仍将继续接受有关介绍形式上市的申请,但对相关审批将更为严格。

        港交所发言人指出,今后如有公司申请以介绍形式上市,公司及其保荐人必须引入一系列措施,令交易所信服有关公司股份上市后市场上会有足够的股票供应,并有充足的潜在股份卖方。

        港交所还表示,保荐人同时也有责任保持信息透明度,确保相关股份在交易所上市第一天及往后均会在公平及信息流通的市场情况下进行交易。同时,在可行情况下,应促进该股份在香港与其同时上市交易的海外市场之间能出现更有效率的套利活动。

        据了解,港交所之所以加强对介绍上市的审批,是由于近期介绍上市的两只股票——亚洲果业以及心连心化肥(01866,HK)在挂牌上市后股价均出现了异常波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58

現代教育上市撻Q爆割喉戰

2009-12-24  NM





現代教育上週爆出補習天王涉強姦女職員的性醜聞。為免佗衰家,現代毅然斬草除根,高調將涉案人停職。外界猜測,現代極速劃清界線,無非為明年初上市清理門戶。

但金融界人士爆料,指現代的五億上市大計早已泡湯,面對過去一年過度擴充令開支暴增,須大量吸納學生力挽狂瀾,整個補習界即將爆發割喉減價戰。

現代教育創辦人Ken Sir早於去年已籌備上市,並委任澳洲投資銀行麥格理做保薦人,盛傳於明年第一季度上市,約集資五至七億元,歷經一年,一直只聞樓梯響。

據本刊得知,其上市計劃早於十月已胎死腹中,原因是港交所經仔細審閱現代的賬目後,認為他們未符合上市要求,因此拒絕其上市申請。

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九月之後,香港教育制度變了三三四,係人都知呢個改變對補習界有好大衝擊,好多學生唔再去補習,好多補習社要半賣半送先推到課程。前景咁唔明朗,港交所覺得變數好大,已拒絕現代的申請,不過佢哋不服氣,繼續上訴,不過港交所就一直無回覆。」

現代教育透過公關公司回覆,表示「現代教育並無落實的上市時間表。」即是無了期。

為了籌備上市, 現代教育最近一年不斷擴充分校,如今撻Q,經營隨時出現問題,「為咗令盤數靚啲,現代教育之前開咗好多間分校,而家有成十六間,係咁多間補習社之中規模最 大,共有一百四十六個課室,對手英皇教育就有一百二十三個課室,以平均每班有三十五人報讀,每個課室開足七日,每日開五堂,兩校要收三十二萬學生,先至填 滿每間課室,但上年全港報考中五及中七的會考人數先得十五萬,試問邊有咁多人讀呀?」知情人士續說。

股東唔再泵水

一旦上市不成,分校便成為重擔。據悉,由於無法用上市集資,現代教育唯有揼自己人心口,要求校內股東供股集資,繼續營運學校。知情者說:「不過,好似有個別股東唔想再泵水,佢哋都知道呢個係無底深潭,填極都唔完。盤數唔夠靚,就交唔出未來一至三年的利潤報告俾港交所睇,咁距離批准上市的路就越來越遠喇。」

業 界指出,現代為求自保,將爆發一場割喉式減價戰吸納學生,但最近又連環捲入老師風化案中,令校譽大受影響,先是上月現代書院(現代教育日校)一名前經濟科 教師陳恒立,因在網上結識十三歲住兒童之家的援交少女,並以五百元換取口交服務,被判非禮罪成,判監九個月。上週又爆出化學科補習天王李永海(Will Lee)涉嫌迷姦同校女職員,令現代高層大為緊張,擔心影響校譽,於是即時在報章刊登廣告,宣布李永海已提出請辭,更重申校方對這宗懷疑強姦案毫不知情, 並向本刊重申案件僅屬個別事件,與現代教育絕無關係,亦絕不影響現代的運作。

賺錢天王失勢

現代教育一名教師說:「佢哋咁緊張,除咗驚真係影響尚餘的一丁點兒上市機會,仲因為知道嚟緊會爆發減價戰,現代教育要搶晒啲學生,先可以維持番個成本,所以而家一定要整番靚個招牌,免得到時無人敢讀。」

但現代還有另一隱憂,本刊較早前曾報導其英文天王范卡諾(K Oten),因被英皇教育指控使用虛假文件而驚動警方調查,有關事件至今仍未平息。范在現代一直是最賺錢的天王之一,一旦連他也牽涉官司,對現代的聲譽更會雪上加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599

友嘉工具機 挑戰全球十大 朱志洋:2015年合併營收拚400億 將整合關係企業 在台港滬各推一家上市公司 擬發TDR

2009-10-08  THT





工具機大廠友嘉實業集團參加義大利米蘭工具機展(EMO),展場面積是前五大,廣告行銷經費居台灣業界之冠。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指出,集團的工具機事業兩年前合併營收突破100億元,預期至2015年工具機合併營收將挑戰400億元,邁向世界前十大工具機廠目標。

他強調,將整合關係企業,分別在上海、台灣、香港各推出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已在香港掛牌的友佳國際,不排斥回台發行存託憑證(TDR)。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台灣今年上半年工具機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54.7%,景氣何時回升?

答:日本工具機業今年第一季衰退80%、歐洲衰退70%、台灣下滑60%,大陸衰退三至四成。第二季普遍略為回升,但是與金融海嘯前的水準仍有一段距離。以台灣工具機相關上市櫃公司為例,今年前八月銷售量平均減少幅度約65%。

不過,工具機產業第四季將比第三季好,平均回升二至三成。第四季與去年同期相比,應可增加三成以上。但這仍只是大幅衰退後的反彈,未來會慢慢回升。

問:政府鼓勵企業回台灣上市或發行TDR,友嘉是否有此打算?

答: 友嘉在全球有52家公司。其中友佳國際在香港上市;祥裕、友銓在台灣掛牌。未來台灣的關係企業將要整合出一家年營收約100億元的公司上市、香港要有一家 年營收約5億美元的企業掛牌、大陸要整合一家年營收約人民幣50億元的公司在上海上市。友嘉國際則不排除回台灣發行TDR。

問:友嘉工具機產銷量在不景氣時為何能大增?

答:全球不景氣,日本、德國、美國等工具機大廠產銷量大減,日本一家世界級大廠每月銷售量由1,000台減至200台,現在即使回升至300台,降幅仍大。

友嘉工具機產銷量也衰退,但因擁有完整產品線,降幅較輕,旗下友佳國際所屬的友佳精密(杭州),10月起月出貨量可增破200台,加上旗下台灣麗偉及友盛(上海)精密等公司,僅大陸廠月出貨量就可增至250台至260台,今年底應會突破300台。

友嘉集團在全球有20座工廠,包括台灣、大陸等廠工具機月總出貨量可達380台,今年底目標是400台。不景氣反而給友嘉產業地位躍升的機會。

由 於堅持提升產品品質,強化產品線、提升產品精準度及專業化、增加功能性、開發大型化產品等,有助提高平均銷售單價(ASP),預計到2015年,大陸廠工 具機的ASP可由目前200萬元倍增到400萬元,屆時集團工具機年出貨量目標為1萬台,年營收達400億元,並進入全球前十大行列。

問:友嘉為何此次盛大參加米蘭工具機展?

答:台灣是工具機第四大出口國,參加EMO展的廠商家數排名第三,但使用的攤位面積普遍不大,行銷不夠強勢,也連帶影響台灣製造的產品形象與價格定位,相當可惜。

友 嘉投下巨資,在展場積和區位與日、德國、美國等工具機大廠抗衡,更在米蘭地鐵大手筆廣告,未來將提撥集團營收3%做廣告行銷,全力打造 「FFG」(Fair Friend Group)為世界一流企業的招牌。以至2015年營收400億元估計,一年投入的預算就高達12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23

當當網賣書十年何時能上市? 林奇


http://hk.myblog.yahoo.com/lynch200705/article?mid=6565


林奇:人生有幾多個10年?

一間已經誕生了10年,賣書也有10年,卻仍未上市的中國最大網上書店──當當網,至今仍沒有上市、沒有併購。

當當網的創始人、聯合總裁李國慶及俞渝,他倆究竟在想什麼呢?

隨著環球經濟開始逐步復蘇,林奇相信,當當網啟動上市的進程不會再只是只聞樓梯響而已的。


《每日經濟新聞》

2009/12/30
文:莊春暉

「卓 越25元門」發生後,有人爲卓越網感歎:「賣書本來就不掙什麽錢,還經常免運費,這下虧得凶了」。也有人忽然發現,同類型的當當網已靠網上賣書度過了十個 年頭。這些年來,與之同一時代的互聯網公司有的熬死了,有的登陸資本市場飛黃騰達,只有當當網依舊是夫妻店,收入狀況神秘、鮮見融資、也無上市安排,於是 當當網被人冠以了「老妖怪」的稱呼。

盈利狀況成謎

誕生10年,當當網沒有上市,沒有併購。當當網的創始人、聯合總裁李國慶坦承,很期待上市的一天,上市是目標,也代表了來自外界的認可。

當 當網上市融錢是必須的。同類型的京東商城等B2C網站在近兩年幾乎每年都要「燒光」一筆不菲的融資。雖然當當網融資已過三輪,距離最近的一次融資也已經快 4年,但上市依然遙遙無期。與其同一時期的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上市已2年,百度已上市4年,盛大上市5年,攜程上市6年。據悉,參與當當網初期投資的 IDG等仍然保持了部分股份,按一般基金10年左右的周期來看,當當網再按兵不動,投資人都急了。

上 市對公司盈利有一定要求,但現今當當網的收入狀況卻仍然是個謎。根據最近的公開資料,當當網來自圖書交易的收入約爲24億元,百貨業務的增速已遠超圖書交 易,達到了180%,百貨業務的銷售額佔到了總銷售額的20%。以此推算,其總收入至少在30億元以上。據當當網副總裁陳騰華透露,公司從今年3月至今保 持著每月盈利,在投資回報的曲線上已走過了拐點。

不過盈利的說法卻遭到外界的質疑。互聯網觀察人士洪波統計的一份「當當網盈利史」顯示,早在2001年10月,當當網就號稱營收已經實現持平,2002年9月開始真正盈利。之後的每一年,當當網都會宣佈一次「剛剛開始實現盈利」,未免有點像 「狼來了」的故事。

這 麽多年來,當當網被收購的消息也時有傳出。2004年,當當網以出價太低爲由拒絕了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公司,使其轉而收購了卓越網。其後,當當網又多次否 認了有關貝塔斯曼有意收購的猜測。今年6月,當當網聯合總裁李國慶又「無意間」透露有一家在市場中做了5年的公司提議收購當當網,但很快當當網又官方否認 了這一消息,表示「並不屬實」。行業分析人士認爲,那段時間有企業中意並提出收購當當網應該屬實,但當當網前後矛盾的表態可能是刻意放出一些風聲,以提高 要價。

網上賣書不掙錢?

對於當當網10年熬成「老妖怪」的說法,業內也存在不同意見。

易觀國際的互聯網高級分析師曹飛認爲,類似當當網、京東商城這樣的B2C電子商務網站都是靠「規模帶來效益」,遵循邊際成本遞減,等達到一定的量級和市場份額後,盈利是很輕鬆的事。

事 實上,國內確實還沒有一家B2C公司成功上市,全球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也是在連續虧損7年之後才開始了盈利。曹飛比較贊同京東商城前段時間所提及的「十年 十個億」的表述,即B2C類公司要進入拐點,實現全面的持續盈利,可能需要這樣的時間和代價。據他判斷,當當網至少已在盈虧平衡的均線上,至於李國慶近日 所言的當當網會在明年上市,「可能只是表明了一種希望,具體的時間點還不能有定論。」

分 析人士表示,中國網購市場的現狀爲增量大於存量,也就意味著,每年網購市場都在以非常驚人的速度擴展著。據易觀國際近期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國 內的B2C網上出版物市場規模已達6.32億元,年增長率約爲50%。對企業來說,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不惜燒錢,跑馬圈地,先佔據好領地再言其他。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在採訪中發現,之前所普遍認爲的「網上賣書掙不了多少錢」也存在不 少相左意見。據一位圖書批發商介紹,由於現在網購圖書的規模不斷壯大,網購平臺擁有很強的議價能力。對於當當網、卓越網這類渠道,出版社的書常常可以在原 價的半價位置拿到,不太熱門的圖書可低至3至4折,隨後網上書城再以7~8折賣出,賺取差價。

曹 飛也表示,售賣圖書、音響製品等的進價和出價的價差約爲20%,遠遠高出3C類的5%,也高於目前國內B2C市場平均15%左右的毛利率。不過曹飛指出, 「如果從利潤額的角度來看,圖書音響製品又算是利薄的了,比如賣一單50元的圖書,按20%的差價來算,網站可以賺10元;而賣一台1000元的數碼相 機,按5%的差價來算,網站就可以賺50元。由於各自的側重點不一樣,談不上在經營品類上誰更好。」

產品線擴充之誘惑

現 在,網上零售商也學會了通過擴充産品線,調整高利潤産品、低利潤産品以及非盈利産品的有效組合來獲利。目前B2C公司採用的普遍策略就是先以低價佔領某一 領域,樹立起品牌和口碑,再逐漸擴展產品線。比如卓越網和京東等就越來越多地賣起了非主營類商品,當當網也在2008年正式向網上百貨零售擴展,推出了婦 女兒童服裝等品類,有自營也有聯合運營。

據李國慶透露,目前當當網百貨業務的增速已達到了180%。其中,來自聯營商城的銷售額已與百貨的自營部分持平。今年第四季度,百貨銷售額已占到銷售額的20%,2010年將佔到25%,2012年將佔到一半以上。

行 業分析人士認爲,當當網進軍百貨零售採取的是招商聯合經營模式,在國內同類網站中尚屬首例,並且目前當當網仍以售賣圖書音響製品實現收入,因此無從判斷引 入外來商戶經營的優劣和走向。不過,鑒於亞馬遜每年也有近30%的銷售額來自這樣的一種模式,相信在國內也可以進行這種嘗試。對當當網來說,這或許也是其 實現更多收益,早日上市以擺脫「老妖怪」稱號的一個突破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27

矿产借壳上市的“空手道”游戏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1/161348.html


杨俊现在每周要奔波内地与香港两三次。

作为一名位于香港的国际评值有限公司矿产估值师,他现在的最重要工作,是替一家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所找到的境内矿产进行估值鉴定。此前这是一家以农业养殖为主的上市公司,由于缺乏高成长性,其股价今年以来始终徘徊在1-2港元之间。

“明天我得去西安附近,为一座价值约10亿元的煤矿做一份最终的估值报告,到时这家上市公司就能脱胎换骨。”他告诉记者。所谓的“脱胎换骨”,正是这家上市公司已和这家西安煤矿所有人初签了一份收购合同,一旦矿产估值完毕,将迅速寻找一家投资银行运作矿产资产借壳上市。

现在,类似杨俊这样的空中飞人不在少数。

矿产借壳上市

杨 俊称,在这个过程中,投资银行还需要承担另一项任务,就是为矿产收购交易先募资约1亿港元,作为收购定金及前期开采费用,剩余的9亿元收购费用则完全通过 增发股票或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形式支付给矿产所有者。其实,上市公司并没有为收购交易掏出一分钱,但原股东却指望着借助矿产资产注入的利好题材,等待股价上 涨而高价套现,功成身退。

杨俊私下透露,这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已与某家投资银行初签募资合同,向后者发行规模达1亿港元的可转换债券,转股价在0.8港元,较现行股价有约40%折价,同时承担年利息1.65%。

巨 额的股权增值效应,让投行、上市公司原股东与矿产所有者不约而同地绑在同一条利益链里,还有律所与矿产估值师。由于矿产资源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或并购,需 要国际认可的矿产储量评估师、开采工程团队与矿场资产财务估值师给出专业独立报告,一些香港上市公司高管甚至开出高昂价格,邀请国际认可的矿场估值师迅速 做出一份“能提高矿产内涵价值”的鉴定报告。

“每天都有5-6个国内矿主发邮件过来,让我们去估值。”美国矿资源评估公会会员陈逸超透露。

在 估值师与投资银行各自忙碌的背后,则是矿主们开始迎来收获季节。在杨俊此前为这座西安煤矿做估值调查时,曾听说该矿主买下这座煤矿的花费不超过4亿元,甚 至后者当初只是花费数千万元通过私人关系拿到了采矿证,直到去年初,这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和他协商矿产收购事宜后,迅速从某银行及民间渠道拆借到约3亿元买 下煤矿“产权”。

就这样转手卖给香港上市公司,仅股权与可转债收益就达到近6亿元。“现在这种资本运作游戏正变得热火朝天。”杨俊说。

的 确,已有成功的先行者做出表率。去年10月12日,亚洲煤业(00835.HK)公告称,以3亿美元代价收购Glory Success公司,令一座山西储量约9530万吨的麦捷煤矿成功借壳上市,并购方式则是以可换股债券支付收购麦捷煤矿母公司Glory Success全部股权,换股价为0.2港元,较该公司停牌前折让43.7%。公开资料显示,Glory Success母公司为Wonder Champion Investment Ltd.,其中个人投资者刘荣持有后者95%股权。

如此测算,姑且不论股价在煤矿注入后的涨幅,刘荣仅通过旗下麦捷煤矿借壳上市,已赚取43.7%股权收益。“甚至谁都不知道他当初买下麦捷煤矿的实际价格,但大家都知道现在他以3亿美元套现了。”杨俊表示。

在亚洲煤业转型为煤业上市公司前,其原主营业务护肤品产品经销利润趋于微薄。但至少它的成功主业转型,让杨俊等“同一条利益链”的参与者们,看到资本运作与矿产结合,所迸发出的巨额财富效应。

矿产 “空手道”

目前,香港股市存在着近百家急于进行主业转型的上市公司,都期待着“引进”优质矿产,打业绩翻身仗。

记 者调查发现,一种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先由某香港上市公司与境内某矿主签定收购合同;然后在前者的安排下,投资银行出面为收购款进行融资,一般由投资银行全 额支付上市公司所发行的可转债;再邀请相关律师与会计师通过利润与销售合同绑定等方式,将境内矿产所有权益转移到一家境外壳公司,一旦矿产估值师完成矿产 估值勘定报告,最后只需通过香港证监会审核批准,境内某矿产便成功借壳“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到时股价闻声大涨,投资银行、律所、上市公司原股东与境内矿 主都将坐收巨额投资收益。

但香港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矿产资源,绝非一帆风顺的双赢格局。其急于转型的心态甚至容易被某些矿主所利用。

一家香港小市值上市公司曾邀请美国矿资源评估公会会员陈逸超前往东南亚某国,协商买进一座当地亿吨级煤矿,但所幸他们及时发现这座煤矿产煤水分过高,热量大卡相当低,便中断这笔交易。

一些与投资银行有过接触的国内矿产老板同样开始学会包装虚高矿场价值的做法,如增加一些开采装备提高矿产开采估值,或给香港上市公司高管刻意安排考察易开采、或事先人工“制成”的优质矿开采区等。

对矿主而言,矿产上市套现的回报诱惑,远远高于其开采的收益。通常矿主开采设备的一次性投入就需要接近亿元,还无法保证开采出来的矿物品位与产量能否达到预期,一旦借壳上市,无论你矿产质量如何,其价值都基本笼统地按照账面的矿储量估算,其投资回报达到数倍甚至数十倍。

在杨俊看来,这等同于矿主通过资本市场借壳上市,将高昂的开采费用及偏高的开采风险成功“转嫁”给资本市场,自己则能提前套现“煤矿开采回报”,换取高投资回报,玩了一套“空手道”。

“空手道”的另外一个玩家则是原来的上市公司,他们一分钱不出,借用投资银行、律师、矿产分析师、内地矿产、海外壳公司轻轻松松地从资本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52

清算上市公司

2010-01-07  NM





何順文研究上市公司的企業管治近廿年,並持有會計師及財務分析師資格,他坦言即使是大藍籌公司的年報也一團糟,離譜!

眼見金融市場的弊病罄竹難書,管理層貪婪腐敗,他決定趁一年之始,怒踢去年三大公司通病。

不過,這些弊病很大機會今年會復見。

上月底,中移動副總裁張春江爆出在網通擔任董事長時涉嫌貪腐,被中央革職查辦,中移動即時派人出來解畫,強調事不關己,不會影響中移動。事件曝光後,再一次引證國企愛在競爭對手之間互調高層的文化極為荒謬,完全不尊重小股東權益。

研究公司管治的何順文認為這是老掉牙的問題,「國企高層某程度係半個公務員,做邊間公司由中央委派。」 因此經常看到內地銀行及電訊公司的高層互換,造成高層對公司沒長遠承擔,更隨時像張春江因舊公司的問題而影響現機構。何順文解釋:「肯定不是好的公司管治,甚至有利益衝突問題,正如做開可樂,點可以調佢去百事做呢?」

何順文並非維園阿伯亂鬧一通,他是貨真價實的企業管治專家,更是首位獲得美國亞斯平學院學界先鋒獎的華人。此獎素有工商管理奧斯卡之名,○八年他獲獎時是浸大的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其餘得獎者均是歐美一級學府學者,甚至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也找他幫忙改革香港公司條例。

某些老牌家族企業也會主動約他見面,請教如何改善,「佢哋通常話好難改,我唯有叫佢哋慢慢試。」儘管何順文現時轉到澳門大學任副校長,仍非常留意香港的財經界,更點評去年三大上市公司通病。

高層貪污:國企

「買國企,就必須承擔風險。」何順文說。

「國企高層的權力好大,但收入比國際同業低好多,所以好容易受唔住引誘。通常國企的高層做到五十五歲退休,所以佢哋由五十歲就開始倒數,把握時間搵着數。」

五十一歲的張春江便是最新鮮例子,位至全球最大電訊商的中移動副總裁,一年酬金才二百多萬,但同為電訊公司的本港企業電訊盈科,市值不及中移動的百分之一,其董事總經理艾維朗○八年的收入卻逾二千萬元。

何順文繼續爆料,指豈止中移動一間大國企去年出事,「美國上年有單大案,指美國控制元件公司(CCI)貪污,當中揭露了一張行賄名單,入面有好多係知名國企,好似中石油等等。」

去年七月底,CCI承認行賄中石油、中海油、華潤電力等六家國企,違反了美國的《反海外賄賂法》,被罰款高達一千八百萬美元,惟貪污的國企卻大多數否認,即使國資委調查後,中石油證實受賄,報告也是大事化小,指「涉及金額不到一萬元。」

何順文卻指是羅生門案件,「自己查自己,查完就話無,但我相信美國司法部公開得,代表有人認咗賄賂佢哋。」

大股東自私自利:中星集團

在各種企業管治方式中,何順文較為推崇家族企業,認為管理層有共同理念和比較有人情味,偏偏卻有很大死穴。去年易名為中星集團的中大印刷,可以說是最差示範。

該集團由薛氏家族三代掌權,一直以來董事會幾乎全由家族成員包辦,根據其○九年年報,撇除必須由不相關人士擔任的獨立非執董外,其餘八名董事會成員,有六位是親屬,何順文嘲說:「家庭晚餐幾乎可當成董事會會議。」

不 單如此,中星更憑着親友董事會做後盾,進行有利家族及大股東的關連交易。去年中收購了薛氏私人持有的新時代娛樂(Neway Entertainment),由印刷股變身唱片及娛樂事業股。值得非議的,是新時代娛樂○七年蝕二百萬元,○八年僅賺三百萬元兼淨負債逾二百萬元,收購 價卻是現金六千五百萬元;就連獨立非執董歐炘亦看不過眼,曾謂:「可被視作將現金由本公司轉移至薛氏家族。」惟歐炘未能阻止收購外,過不了多久更離開公司。

何順文怒道:「好多獨立非執董只係掛名,聽落獨立,實際係朋友,但就算真係出力監察,好多時都無能為力,講嘢唔啱聽,大股東咪唔留你囉。」

名人效應玩謝股民:國際資源、中策

去年財經界另一怪異之處,是特別多人肯借自己名氣炒起三四線細價股,例如有李澤楷入股仙股華億傳媒,但最轟動的肯定是柯清輝及馬時亨在股壇復出。

柯清輝於七月落腳國際資源做獨立非執董及副主席,年薪僅七十萬元,對以往年薪逾千萬的他來說實在濕濕碎,但憑其名人效應,卻令公司股價由四毫一仙升至六毫六,兩日內急彈六成,造就機會予大戶散貨。惟不到兩個月,國際資源股價已回落至不到五毫,於高位接火棒的散戶全變蟹民,何順文說:「董事聲譽的確係資產,柯清輝都押個名落去,但佢之前係銀行家,究竟識唔識國際資源嘅金礦行業呢?」

更吊詭是柯清輝做了金礦不到三個月,再找來老友馬時亨一起做中策的高層,欲收購台灣的南山人壽,中策股價即颷升逾倍。豈料不到兩星期,爆出中策收購南山人壽的文件被退回,股價跌回一半,玩謝不少散戶。何順文嘆說:「大家要明白,名人效應對公司長遠發展,唔會有好大幫助!」

寧買樓莫炒股

何順文一直醉心企業管治,惟卻因此中伏。○七年有人出版一本名為《管治》的月刊,找他擔任創刊顧問,他義無反顧應承,怎料雜誌內容每期都是抹黑賭王何鴻燊,他見勢色不對,便在兩三期後立即割席;而外面盛傳《管治》的幕後黑手,正是賭王胞妹十姑娘。

何順文坦言上市公司問題多的是,故自己甚少買股票,「依家嘅環境好複雜,股評人成日出嚟講股,教人短炒,根本唔係講公司價 值。」故此他情願買樓投資,「一來我係鍾意先買,每次買完之後都想搬入去住,之後就算唔租出去,我擁有間屋都開心;二來我可以同對方傾啱價錢先成交,自主 權大啲。」他現時共有三個物業,單是元朗獨立屋便價值千萬,他自己則住在錦繡花園,「我買的物業都係獨立屋,鍾意留喺屋企種花放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62

皖新传媒上市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9/162753.html


1月18日,皖新传媒(601801.SH)挂牌上市。截至收盘,股价报收17.63元,涨幅49.41%。

皖新传媒是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境内首发上市第一股。7日和12日,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志敏两次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2002年成立至今,历时多年终于走到上市一步,不容易啊。”

与皖新传媒上市相关,新华书店发行系统迎来上市潮。15日,中国新华书店协会秘书长张雅山介绍称,皖新传媒是继新华文轩(00811.HK)、新华传媒(600825.SH)之后第3家新华书店系统上市公司。据了解,新华书店系统正寻求上市的企业还有7家左右。

而这背后有着一张无形的政策推手。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未来3-5年内,将在出版发行领域打造六七家“双百亿企业”。

与所有已上市的发行巨头一样,皖新传媒最为担心的是,“不跨区域整合,所有的发行集团就变成省出版集团的发行部了”。

皖新上市

皖新传媒上市,是2010年国内出版发行领域第一家上市的企业。

1月6日,皖新传媒完成IPO新股发行,募集资金人民币12.98亿元。倪志敏表示,皖新传媒上市后的募集资金主要将用于新网、畅网、e网三网建设,强化渠道终端一体化,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7 日,倪志敏向本报记者详细解释了其募资近13亿元的用途及皖新传媒未来的规划。所谓“新网工程”,即安徽图书音像及文化商品经营网点的填平补齐。皖新传媒 会同时拓宽经营的品类,增加卖场中的小数码、文体用品等附加值高的品类。畅网建设主要是皖新传媒内部的信息化改造。做全省数字广告联播体系是皖新传媒的又 一产业方向,即e网建设。

超募资金部分,皖新传媒将用于跨媒体、跨区域发展。倪志敏透露,皖新传媒与日本特酷动画株式会社在动漫领域的合作 谈判,已经进入实质阶段。未来将实现“中中外”的合作模式,即创意部分以特酷动画株式会社为主,立足日本东京,而上海张江高科则是该动漫产业链条的营销平 台,安徽合肥是外包制作平台。

同时,为了进一步贯通发行产业链条,皖新传媒也在谋求与更多的上游出版资源合作。据知情人士透露,皖新传媒正与国内某出版集团合作,为后者提供资本等方面支持,打造后者未来在创业板上市。

新华系统造“星”

伴随皖新传媒在2010年的首发上市,新华书店发行系统中,一场以资本运作为主要形式的造“星”运动浮出水面。

中国新华书店协会秘书长张雅山称,新华书店系统目前已上市和正寻求上市的有10家左右,正寻求上市的发行单位,包括湖南、湖北、江苏、广东等省的发行企业。

在上述10家集团公司中,已经实现发行业务上市的有4家,包括新华文轩(00811.HK)、新华传媒(600825.SH)、出版传媒 (601999.SH),以及皖新传媒(601801.SH)。张雅山称,今年湖南和江苏省的发行集团有望实现上市,未来一两年,湖北和广东等省所属的发 行集团,也会争取上市。

新华书店发行系统内部,部分企业也在寻求以跨区重组的方式做大。张雅山介绍,2008年5月,海南凤凰新华发行有限 公司挂牌,其是我国出版发行业首家跨省重组的文化企业。其中,江苏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以现金投入占51%股权,海南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以全部净资产出资占 49%股权,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3.8776亿元。

另一活跃的寻求跨区整合的企业是新华文轩。作为皖新传媒的二股东,新华文轩持股0.62亿股,占比6.85%。早在2008年8月,新华文轩获得贵州省新闻出版局颁发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其与贵州省新华书店的合作进入实质阶段。

“正在进行的造‘星’运动,未来将由市场抉择,形成几大发行集团,”张雅山称,“在几大发行集团形成后,以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为依托,打造我国发行系统航母的提法一直都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财务司2009年11月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的销售额为1456亿元,同比增长6.56%。

整合之难

不管是造“星”,还是打造发行航母,都离不开发行行业统一市场建设。对此,在倪志敏看来,前途虽然光明,但困难也不少。

目前国内发行市场却相对割据。割据的构成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每省一个发行集团,在发行资源的配置上形成了一定的割据,为跨区整合制造了困难;二是很多省份出版业务和发行业务在一个出版集团内部,实现产业链纵向延伸,但不利于外部资源进入。

据了解,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截至2008年底,国内新华书店系统的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加上新华发行集团总公司,新华书店发行系统共有32家发行集团公司,其中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占到50%以上。

张雅山表示,从一定意义上讲,每个省级单位一家发行集团为跨区整合制造了难度,因为各省的门店资源是相对封闭的。“以皖新出版为例,让其在他省上百家门店圈子里落地一两家书店,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倪志敏持赞同看法。他表示,在短期之内,皖新传媒考虑的兼并对象不会是新华书店系统内的企业,而会以民营为主。不过,皖新传媒不排除以资本合作等形式,与相关发行企业做跨区合作。

“发行基本都是出版的子集团,这样导致外省的资源进不去,也为其跨区整合增加了难度。”倪志敏称,在这一点上,“皖新传媒上市,为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打造了另一样本。”

据了解,在安徽省内,拥有时代出版(600551.SH)和皖新传媒两家上市公司,一家主业做出版,一家主业做发行,在股权上有合作,在产业上又相 互贯通。倪志敏称,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与安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销售额相加,与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100亿元的规模相当,“但两地经济基 础的差别却是显现的。”

据知情人士透露,出于构建统一市场的考虑,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早就有上述思路,但迫于现实情况进展缓慢。不过,该人士称,在完成发行系统改制工作之后,伴随大型发行集团的上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未来的相关工作,将是打造国内统一的发行市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13

证监会酝酿严格审核房企借壳上市


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2/20100128/000000147261.shtml


CBN记者 石婵雪 陆媛

中国证监会正在考虑严格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的审核标准,提高欲借壳上市的房产企业资产实力和合规性门槛。

“证监会最头疼房地产企业借壳融资,不规范之处多,并且非常容易受行业周期影响,鉴于此,证监会准备收紧房产企业借壳的审核。”一位参加证监会上市并购重组审核工作的人士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北京一家券商投行人士也表示,听说了证监会将严格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审核的消息。

2009年上半年,证监会上市部曾拟过房地产借壳上市审核备忘录供内部工作参考,但由于经济形势的骤变,文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据了解,文件涉及产业政策导向、企业资本实力及财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这次是希望能够强化备忘录的执行。”上述参加证监会上市并购重组审核工作的人士表示,“同时要提高地产企业借壳门槛,规模必须够大,要在行业内处于优势,公司要有一定历史,其次就是合规性考察会比较严格。”

“据我们了解,新的规章制度也仍在讨论中,证监会内部还没有成文,但是趋严的方向肯定是定了,这对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将产生影响,我们也在焦急地等待正式文件出台。”一名券商保荐代表人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看过上述备忘录的人士透露,原来的文件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两限房、经济适用房占比达标并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龙头地产企业上市;限制以别墅、高档豪华住宅开发为主的、其主要业务属于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限制范围的地产企业上市。


在行业地位上,支持全国性房地产企业或者地区性龙头企业;限制近三年有过重大项目开发失败记录的地产企业上市。

在企业规模上,支持资本和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房地产业务历年来保持稳定增长或总体增长的收益水平的地产企业上市。

除万科、保利等地产企业是直接IPO上市,目前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登陆资本市场都是靠借壳上市,包括金融街、招商地产这样的明星房地产企业。

一名房地产行业首席分析师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企业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借壳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如果监管部门严格控制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无疑会对该行业产生较大影响。

2009年底,我国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再次趋紧,证监会人士曾表示,房地产再融资的相关土地手续文件须征求国土资源部意见。

“房地产企业现在每天让我们去打听新规的进展,同时督促我们赶项目进度,唯恐新规出台,使自己被关在了门外。”一名正在从事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项目的券商人士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12

俄铝在港上市首日破发 叶利钦亲戚身家大缩水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00128/20100128040610149.html


本报记者  郭新志  发自成都

        今年全球最大一单IPO的主角——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 (UCRusal,00486,HK,以下简称俄铝)上市首日便遭遇跌破发行价的命运,这给创造了多个“第一”的俄铝命运蒙上了阴影。该公司总裁、实际控 制人——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的外孙女婿杰里帕斯卡昨日(1月27日)表示,他认为股价的表现合理,俄铝在未来10年内将会专注于亚洲市场的发展。不过,因 股价下跌10.56%,这位俄罗斯富豪的账面财富也相应缩水72亿元人民币,而负债累累的俄铝成功上市更是引来种种非议。

千页招股书赶超中石油

        俄铝身上有着太多的标签:全球产量最大的铝业公司、首家在港交所上市的俄罗斯公司、与俄前总统叶利钦有密切关系的掌门人、多位世界级富豪参与股份认购。正因如此,它一上市便格外引人注目。

        这 是俄铝第三次冲刺港交所,此前它都因种种原因而被拒之门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港交所获得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此次俄铝在港IPO定价约每股9.48元 人民币(以下皆以中国人民银行1月27日公布的汇率价换算),共发行16.10亿股,占俄铝扩大后总股本的11%,共募集资金约152亿元人民币。其中, 俄铝掌门人杰里帕斯卡通过其控股的公司间接持有俄铝72.03亿股,占俄铝发行后总股本的47.59%。

        不过,俄铝1月27日上市后就跌破发行价,收于8.48元人民币/股,较发行价跌10.56%,以此粗略计算,杰里帕斯卡账面财富也相应缩水72亿元人民币。

        值 得注意的是,俄铝此次招股说明书厚达1141页,几乎是中石油招股说明书的三倍。“如果你是投资者,你会看完这份千页招股说明书吗?”就连香港监管层人士 都对媒体如此感叹。尽管如此,此次上市,俄铝吸引了包括NR投资公司、美国对冲基金Paulson&Co和马来西亚富商RobertKuo等的认 购,就连向来投资谨慎的李嘉诚也参与了认购。

        资料显示,杰里帕斯卡今年41岁,公司上市前拥有至少140亿美元的资产,是俄罗斯第二大富豪,小时候曾是孤儿,当过工人、厂长,其发家史一直不为人知,1994年,他通过收购铝厂发迹,之后一步步发展成为俄罗斯铝业大王。

负债率近90%上市引非议

        翻开俄铝的招股说明书,很少有公司像俄铝那样:通篇出现多处豁免和警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俄铝照顾说明书开篇便是“红色警告”:如果违背债券人规定的严格条款,该公司就可能无法继续经营。

        招 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目前拥有168亿美元的债务。此前,因为担忧俄铝不能将2010年10月到期的45亿美元贷款顺利归还给俄罗斯国家开发银行,港交所 上市委员会拒绝了俄铝的上市申请。其财报显示,俄铝2009年1月~6月亏损8.68亿美元;2008年全年生产氧化铝1131.7万吨,全年亏损 59.52亿美元,目前负债率高达86.15%。

        或许正是因为业绩不佳、债务压力太大,投资者对俄铝能顺利上市颇有非 议。而港交所也罕见地对俄铝上市作出了相应的限制,严格限制其公开发行股份,这使得俄铝最终发行的股份罕见地低于香港首次公开发行25%的常见水平;此 外,港交所规定,参与认购的只能是“成人”,非机构投资者被拒之门外,且最小认购金额为100万港元,而且股票交易单位将是每手20万股。有评论人士指 出,这些措施好比是给一部电影贴上  “限制级”(R)标签,对投资者并不公平,不利于构建一个透明、严肃的证券交易市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19

黄光裕案又带出泥 商务部巡视员郭京毅被控受贿110万助其上市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00207/20100207123945226.html

核心提示:与此前沸沸扬扬的传言相印证,郭京毅被指在国美上市过程中予以了帮助,按照需求设计制度,共受贿110万。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该笔行贿的主体是单位行为,是否与国美创始人黄光裕个人有关,目前尚未得到证实。

 


宋溪制图

  记者昨日获悉,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巡视员郭京毅因涉嫌受贿600余万元,接受房产贿赂获利165万元,已被北京市检二分院提起公诉。据悉,首创、国美等知名企业均在行贿之列。

  曝出商务部窝案

  今年44岁的郭京毅曾担任条法司副司长,2007年3月升为正司级巡视员。

  2008年8月,郭京毅被“双规”。此后1个月内,北京思峰律师事务所原主任张玉栋、商务部外资司原副司长邓湛先后被检察机关正式批捕。同年10月底,商务部条法司行政法律处处长杜宝忠被控制。随后,国家工商总局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局副局长刘伟被刑拘。
  首创5折售别墅


  据悉,检方认定的行贿者有10余家单位和个人。

  首创设立外资公司以后,为感谢郭京毅和刘伟的帮助,给两人以5折价格,从首创公司下属北京首创阳光房地产公司的房地产项目———北京西三旗的雪梨澳乡小区,各售出1套别墅。两人比邻而居。

  郭京毅还与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原司长许满刚徇私舞弊助某公司逃避外汇检查,受贿共计387万余元人民币。此外,与郭京毅关系密切的北大同 学,时任思峰律师事务所主任的张玉栋,多年来接手郭京毅介绍的审批企业业务,并给郭京毅高额提成。据检方查实,郭受贿金额78万余元。被指收受国美贿赂

  另外,与此前沸沸扬扬的传言相印证,郭京毅被指在国美上市过程中予以了帮助,按照需求设计制度,共受贿110万。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该笔行贿的主体是单位行为,是否与国美创始人黄光裕个人有关,目前尚未得到证实。

  昨日,记者与思峰律所原主任张玉栋的代理人高子程取得联系,高律师表示已退出该案,细节不便透露。

  指控:跨部合作把持外资审批

  据了解,外商投资审批所涉及的部门包括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外汇管理局。郭京毅、刘伟、许满刚三人多年来在这几个单位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多次合作国际经济仲裁案,私交颇深。

  郭京毅多年把持对外商投资审批出具法律意见工作,刘伟负责外资企业的登记注册和审核工作,许满刚司职外汇管理审查。2002年间,郭京毅已升任 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条法司副司长,当时首创公司欲设立外资公司,找到郭京毅帮忙。郭找到时任国家工商总局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局注册指导处处长的刘伟,两人 合力提供帮助。检方认定,这笔交易中,郭京毅获利123万余元,刘伟获利124万余元。

  指控中,郭京毅最大一笔受贿是与许满刚联手做的。许满刚任职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负责对各种违反国家外汇管理法规行为的检查、调查和处罚。

  2005年,某公司因违规使用外汇,遭国家外汇管理局调查。郭京毅受托后,找到许满刚,后者在检查中徇私舞弊。事后,两人收受该公司巨额贿赂,其中包括人民币160万、美元25万、港币22万,共计人民币387万余元。

 10年合作介绍业务提成

  北京思峰律师事务所原主任张玉栋是郭京毅北大法律系1982级国际法专业同班同学。思峰律所专职外资法律事务,世界500强中多家企业都曾是这家律所的客户。张玉栋曾向郭京毅,邓湛承诺,如果郭、邓成功介绍代理项目,可以按照律师费的5%到15%提成。

  邓湛和郭京毅给前来办理审批事务的公司一些指点,介绍成为思峰律所的客户,而思峰律所办理的项目,郭京毅等人关照有加,审批时间相对很短。据指 控,3人合作近10年之久。据检方查证,张玉栋多年来以出钱给郭京毅买房、买车为名,分3次行贿郭京毅78万余元。59岁的邓在行将卸任时,向张玉栋开 口,“借”了165万余元房款。邓在退休之后被牵连入案。

  助力国美修改法规受贿

  2004年,国美电器欲借壳海外上市,将65%股权转让给一家外资公司,但该比例超过了法规规定的外资占股上限。不久后,商务部的这一限制被新的法规取代,外资占股限制被放开。知情人称,郭京毅在背后的运作。

  据悉,国美董事会主席黄光裕与张玉栋关系非同一般,黄通过张与郭京毅熟识后,以重金令郭京毅出手相助,为其资本腾挪扫清了障碍。这是郭京毅式立法腐败———利用手中修改、解释商务法律法规的权力,手法极为隐蔽。

  2006年11月1日,国美宣布收购另一家电器公司。此前4天,商务部就这起电器收购案举行听证会,这是商务部对零售业的并购活动进行的首次反垄断调查听证会。参会家电业巨头均投了反对票,会后在商务部未作出最后表态的情况下,这家电器公司突然宣布成功合并。

  商务部反垄断调查办公室成立于2004年,该办公室副主任由郭京毅兼任。

  检方认定,2004年至2007年间,郭京毅为某公司在股权变更、反垄断审查等事项上提供帮助,收受某公司分两次给予的人民币110万元。

  人物简介:郭京毅

  1982年至1986年,他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国际法专业,毕业后即到外经贸部条法司工作,曾在投资法律处工作多年,历任副处长、处长、副司 长。2003年外经贸部并入商务部之后,郭京毅仍然担任条法司副司长,并于2007年3月升为正司级巡视员。2008年8月,郭京毅被中纪委“双规”。他 也因此成为商务部2003年设立以来,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

  案件进展

  今年1月底,媒体曝出,国家外汇管理局管理检查司原司长许满刚因涉嫌受贿罪被市检察院批准逮捕,目前已移送审查起诉。许满刚是郭京毅案件牵出的第5名官员,他曾受郭京毅委托,查办一家企业时手下留情并收受贿赂。

  此外,商务部原处长杜宝忠已招认了贪污受贿的事实,并未牵涉进入郭京毅案。目前法院判决杜宝忠有期徒刑1年8个月,判决已生效。 (来源:新华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1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