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21cbh.com/HTML/2011-9-9/xMMDcyXzM2NDAxMw.html
9月7日晚間,湯森路透旗下IFR報導稱,京東商城計劃於下周啟動IPO程序,計劃融資40億美元至50億美元。報導表示,京東商城計劃於下周在北京對投資銀行進行 「選美」,從中挑選上市承銷商。而IPO日期初步確定在2012年上半年。
針對上述報導,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昨日在微博上巧妙回應了巨額IPO傳聞,暗示傳聞不實。
劉 強東稱,「下周我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某個我都不知道的地方!」就在此前,劉強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曾表示,如果京東的「亞洲1號」倉庫順利完 工,京東將在2012年下半年實現盈利,並計劃最早在2013年上市,屆時將至少融資20億美元。京東內部人士也對此IPO傳聞予以否認。
資 料顯示,此前京東已進行了三輪融資,分別是2007年8月,京東獲今日資本投資,首批融資千萬美金;2009年1月,京東獲得來自今日資本、雄牛資本以及 亞洲著名投資銀行家梁伯韜的私人公司共計2100萬美元的聯合注資;今年3月,京東完成15億美元C輪融資,投資方包括DST、老虎基金等6家基金以社會 知名人士。
近年來,京東一直以犧牲利潤來打擊競爭對手並擴大市場份額的方式一直備受外界質疑。
京東商城2011第一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顯示,銷售額同比增長206%,其中日用百貨增長522%(不含平台商家部分);毛利率同比增長19%,淨利潤同比增長6%(負數);同時調高本年度營收預期:由年初的240億~260億調整為280億~300億左右!
正望諮詢總裁呂伯望表示,「京東不是需要錢,而是需要很多很多錢,現在怕是只有IPO一個選擇了。」呂伯望指出,京東未來的擴展方向都有很有力的競爭者,它的主業3C的毛利率很低,不足以支撐它的盈利,按照它的擴張目標,它在未來3~5年內都不會實現盈利。
易觀國際分析師劉冠吾、陳壽送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隨著資本市場遇冷,2011年大量電子商務企業的交易額增長也遭遇瓶頸。接下來將是比拚硬實力的階段,而投資人已經沒有耐心再去參與中國B2C的持久戰,而這些電商企業同樣也希望通過上市快速拉開與追隨者的差距。
京東方面則拒絕對有關IPO的信息發表進一步評論。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10/zNMDcyXzM2NDEzNw.html
9月7日晚間,外媒報導京東商城啟動IPO計劃,計劃融資40億到50億美元。經本報記者向多家投行中國區高管確認,京東商城確實在跟各家投行接洽,詢問上市事宜。
京東商城提前上市,頗得業界關注,亦引來頗多猜想——為何提前上市,估值是否合理?綜合多位業內人士意見可知,京東商城宣稱C輪融資時估值已經是天價,這個體量下很難再做D輪融資,只能直接上市。如果C輪的錢不夠支撐到2013年,京東商城只能提前上市。
與此同時,市場還有凡客誠品將上市、拉手網上市的消息。中概股最壞時刻已經過去,電商扎堆上市,是從企業到投資者,從投行到美國投資者都期盼的事。這些企業如果上市成功,對電商行業的格局,將影響深遠。
京東商城為何想提前上市?
9月8日,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劉強東在新浪微博上,轉發京東提前上市的新聞並評論:「下周我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某個我都不知道的地方!」這樣曖昧不明的評論,更令人猜疑,此事是無風不起浪。
對此,業內一片嘩然。按照京東商城此前的上市時刻表,京東商城應該在2013年上市,為何提前上市?
大 家的第一反應是,京東商城不會太缺錢。從去年的C1輪到今年4月的C2輪,京東商城宣稱一共融資15億美元。但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在電商界,融資注水是 很常見的事,京東商城亦有『前科』——他們之前曾謊稱沃爾瑪入股。我覺得,京東C輪可能沒有融到15億美元,但我估計10億美元是有的。所以說,京東從財 務上還是有融資需求的。」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馮林指出:「越是大額的投資,其投資者開出的條件相對越為苛刻。京東C輪融資的估值已經達到100億美元,這個體量很難再進行D輪融資,在尚未盈利以及融資環境趨劣的情況下,盡快上市是最佳選擇。」
派 代網分析師李成東則認為,京東商城C輪15億美金融資4月份才完成,其近兩三年才大規模投資主要在倉儲物流,也就是說至少兩年內京東並不會缺錢。京東提前 上市令人懷疑,但如果提前上市,背後的考慮應該是未來兩年全球經濟不確定,資本市場也不確定,不如早點上市,以獲得較好的估值。
綜上可知,如果京東商城C輪融資並不如之前宣稱的15億美元,這些融資不足以支撐到2013年,京東需要提前到2012年上市。那麼,現在接觸投行就正當其時。
此外,京東商城計劃融資40億到50億美元。以首次融資額多為企業股本數的10%-20%,一般不超過25%,那麼這一傳聞背後對應的京東商城的估值為200億美元。這個估值合理嗎?
馮林提到美國新蛋網2009年末上市的舊事。新蛋網在上海地區頗負盛名,它其實是美國最大的3C類電商在中國的分公司。當時,美國新蛋網
的 營業收入為20多億美元,淨利率為1.8%,當時新蛋網的估值僅為10多億美元,但上市計劃最終夭折。馮林認為,京東去年的規模和當時的新蛋網相當,京東 目前還是虧損的,相較新蛋網的優勢主要是背靠中國巨大的市場,但現在的「中國概念」,不再像以前一樣吃香,而更像是雙刃劍。「我個人覺得,這個估值高 了」。
李成東則覺得這個估值可以接受,「從電商類企業在二級市場的表現看,以美國亞馬遜為例,現在的估算公式是:市值是未來一年銷售額的 2倍。京東商城今年可以做到銷售額300億人民幣,明年再翻倍是600億人民幣,近100億美元。到時估值200億美元就比較合理。」李成東認為,目前領 先的電商基本保持年兩倍到三倍以上增長速度,電商行業不像傳統零售那樣受到門店的限制,京東2012年再翻倍不是不可能。
電商上市卡位戰
差不多跟京東商城提前IPO同時,還傳出凡客誠品開始謀求上市、拉手網上市被否的消息。這些,本報記者也基本得到了電商業內人士和投行人士的確認。
美國投行Piper Jaffray中國區首席代表楊銳直言,團購類電商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投資人也在看團購鼻祖美國Groupon上市進程和表現,只有極少數團購類電商企業有機會在海外上市,增長速度、現金流和上市時機很重要。
電商企業扎堆上市,是一件投行、企業、VC和美國市場投資者都喜聞樂見的事。
馮 林則指出,電商類企業上市,是VC退出的最直接途徑,也是企業的最優先選擇。對於想海外上市的企業,上市並不難,核心的問題在於估值怎麼樣。他認為,盈利 問題將是京東商城的軟肋,「之前的噹噹網和麥考林,至少上市時的財報顯示它們是盈利的;另一方面,美國新蛋網當時的淨利率過低也曾為人詬病」。這個道理也 適用於其他尚未盈利的電商企業——在有參照樣本並且市場對中國概念股接受度不如從前的前提下,IPO估值可能會不太理想。
楊銳認為,電商細分行業的邏輯是,誰第一個上市,誰融到的資金最多,誰的團隊強,誰活的長久,最終才能樹立業內領導地位。受行業競爭影響,儘管資本市場仍然動盪,但大家都想搶佔先機。
多位業內人士都指出,如果京東商城、凡客誠品成功上市,對未來行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世道不好,融到大筆現金的企業,自然能活得更久;如果世道好,那麼必定加速行業洗牌。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2875&PHPSESSID=5f8adf24037465e974473a95d9e5d285
這裡是名利場。從這裡發出的一件件批文,會帶來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財富增長。
這裡是中國北京西城區金融大街。這裡是中國上市公司和投行朝拜之地。
這裡是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所在地。這裡「掌握」財富魔方,一次轉動牽扯億萬資金——生存或幻滅。
金融街19號的「背包男」
中國證監會位於北京西城區金融大街19號富凱大廈,門口整日行人往來如織,車水馬龍。
對於已上市公司和擬上市公司來說,證監會就是他們的中心。能否順利募集到公司發展所需要的巨額資金,證監會這一關極為重要。
證監會有一批酒店,專做IPO的買賣。
這批酒店表面上無異常,住客以白襯衫「背包男」居多。或背雙肩電腦包,或拉手提箱,穿梭酒店與證監會之間,一住就是十天半月。
公司臨上會時,這些人的身影,還會出現在東城區東北角的雍和宮內。
為上會,有的發行人準備了三年五年,還有的發行人準備了八年十年,但真正臨到上會前夕,仍舊十分緊張。有剛上市成功的公司IPO經辦人員心有餘悸:「上市一次,就跟扒一層皮似的」。
進證監會時行色匆匆,出來時或面色沉重,或如獲重釋。
他們都是IPO上市的主角,發行人和保代們。從遞交材料,證監會受理,到預審,反饋,補充材料,預披,上會,每一個環節都有失敗的風險,因此也都需要發行人和保薦代表人在證監會附近蹲守,等待傳喚,打點一切。
由於發審現場只允許兩三人進入,其他人都要在門外守候,所以根據「提審」人員出來時的面部表情,可知大概。遇上臉色陰沉、一言不發的,大家就也不多言,一起陪著默默走出證監會大樓。有的時候,保代也會安慰上一句,「還有下次」。
如果一臉喜悅,甚至喜出望外,在門外等候的人往往一擁而上,抱在一起,甚至喜極而泣。這一刻,多少悲喜交集。
燒香雍和宮,打印榮大快印
禮佛之人見廟燒香,即將上發審會的公司老總們也是如此。
「下午上會,上午準備妥當之後,老總帶高管去雍和宮拜佛燒香,求順利過會,」另一位公司IPO經辦人員告訴記者。據記者初步瞭解,至少8成以上的擬上市公司會專程趕赴雍和宮燒香拜佛,「一次燒香多的以10萬元計,有的公司燒香不止一次。」
據理財週報記者調查,去雍和宮拜佛燒香的人主要是江浙一帶和廣東的家族公司,「這批公司原本就有禮佛的習慣,上市這麼大的事情,他們當然要去拜一拜。」
雍和宮又以靈驗著稱,雖不知拜佛之後這些公司是否百分百過會,但對發行人來說,至少可求安心,在發審會上能夠沉著應答。
同樣被謹慎對待的還有打印材料。金融行業向來注重保密性,券商申報的材料中更有商業機密等等。於是圍繞上市公司,形成了榮大快印、時美、聯邦金 考等專業的打印中心。這幾家打印中心以榮大快印最大,並以「券商之家」著稱。位於木樨地地鐵口的榮大快印是幾乎所有上市公司與券商的必到之處。
榮大快印內設多個單間,每家公司打印時都會與其他隔離,有專人服務。有去印刷過材料的公司人員告訴記者,榮大快印24小時營業,對於排版、格式 等錯誤,打印員一眼就能看出,並可立即糾正。「一般公司都會在榮大快印預存幾萬塊錢,印製完材料就從預存款裡扣掉」,他們都是榮大快印的常客,「除非榮大 快印忙,機器和人手都不夠,我們才會轉到另外兩家去打印」。
證監會向東400米威斯汀
以證監會為中心,向南200米,向東400米,向北500米,向東北600米,分別是順成飯店、金融街威斯汀酒店、麗思卡爾頓酒店和金融街公寓。
與其他幾家相比,順成飯店規格多有不及,但憑藉其距證監會更近和寓意良好的名字,住客倒也不少。只不過,順成飯店沒有套房,只有標準間,如果想集中辦公,商討業務,會有些不夠方便。順成飯店的標準間價格是700元/晚左右。
如果想住好一點,就去金融街威斯汀酒店,當然價格也會較高。威斯汀酒店兩居室套房價格一般在2000元/晚以上,外加20%的服務費。如果想住 久一點,還可以選擇的是威斯汀公寓,公寓沒有標準間,只有兩居室和三居室的套房,價格分別是1700元/晚和3500元/晚,另收15%服務費,但威斯汀 公寓人滿為患,很難訂到客房。
麗思卡爾頓與威斯汀酒店類似,住在這兩個酒店的一個好處是,IPO過會後的現場推介路演大都會安排在這裡,麗思卡爾頓的二層和威斯汀聚寶盆廳是「路演客」的常選。另一個常用的路演現場在中國人壽中心,這裡距證監會更近,大概只有100米。
當然,並非所有的IPO經辦人員都會住在金融街上的高級酒店裡。還有很多人住在距離金融街不遠的京濱飯店和國賓酒店或者西單附近。一個原因是經 辦人員級別不同,住的酒店規格也不盡相同,另一個原因是金融街的酒店訂不到,只能往遠處走。好處是京濱酒店確實便宜許多,兩居室的商務套房,700元/晚 左右。(來源:理財週報)
http://www.eeo.com.cn/2011/0913/211091.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余德 本網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國內最大數字商品交易平台5173已經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請,即將登陸香港主板,如果一切順利的話,5173將成為全球首家上市的c2c數字商品電商平台。
據瞭解,5173擁有註冊用戶超過4400萬,2010年年交易額超過70億元,預計到2013年達到200億元;平均每日發佈交易標的為80萬筆,實際日交易量已達到16.1萬筆;根據易觀國際調研報告,5173電商平台市場佔有率在虛擬物品交易領域已超過50%。
在「我為網遊狂」的背景之下,浙江人張秉新正從另一個角度觀察這個行業,他成功地從電子商務的角度切入了這個市場,用浙江金華方言中「我要PK」的發音註冊的5173.COM到今天已成為了國內最大的數字商品電商平台,同時也是全球首家數字商品C2C電商平台。
在B2C大行其道的電子商務發展路徑上,5173卻另闢奚徑,從C2C的領域成功切入了數字商品交易領域。
這一成功沒逃過風投的眼睛,2004、2005年,5173先後獲得IDG及華登國際的投資,外界至今無人獲悉它們投入的具體金額,但業界均認為投資過億美元,佔股比例亦較大。
5173高級副總裁張培驁表示,「5173的目標是打造全球第一的數字商品交易所。」 據瞭解,5173此番上市保薦人為為法國巴黎銀行,計劃融資1.5億至2億美元。
從網遊到電商
網絡遊戲特別是多人同時在線大型遊戲(RPG)中,遊戲玩家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網遊的虛擬世界中得到「成長」(即提升等級),但為了提升等級,必 須獲得與之匹配的技能與裝備,但這些裝備需要通過兩種途徑獲得,一是通過自己辛苦努力「打怪」,二是通過購買,後者即是網遊大腕史玉柱所稱的「人民幣玩 家」。
正是「人民幣玩家」的需求出現,網絡遊戲發行商或運營商發行了遊戲中的「元寶」或者通行的交易工具,你可以使用元寶進行購買,而購買後的虛擬裝備,當你不想玩這款遊戲,或者你已不再需要這些道具時怎麼辦呢?
交易的需求由此出現。5173的張秉新同學就是當時「骨灰級」玩家之一,他一邊瘋狂地玩遊戲,一邊思索著這個「交易」的問題,能不能搞一個虛擬道具的電商平台呢?網遊玩家可以在這個平台自由地交易其靠勤勞或者是用錢購買而來的虛擬裝備,同時增加網遊本身的「好玩性」。
2003年年初,5173電商平台正式上線。按照交易額的一定比例來收取交易服務費,以這種最傳統的商業模式切入虛擬物品交易市場,在當時尚不成熟 的電子商務交易行業迅速走紅。5173從一上線伊始,就開始賺錢。當時,陳天橋所代理的《傳奇》正在成為國內首款最為流行的一款網遊,到2004 年,5173電商平台達到了這款遊戲交易的高峰。5173電商平台在這款遊戲中幾乎無人不知,5173亦由此役積累了最早期的交易誠信聲譽。
2005年,17GAME運營推出的《熱血江湖》再次給5173帶來「爆發生機」。在《傳奇》步入平穩的情況下,《熱血江湖》的火暴交易使5173 保持其持續發展的態勢。2006年,史玉柱旗下的《征途》再一次掀起交易的狂潮,接著網龍的《魔域》,完美時空的《武林外傳》、及其後推出的《誅仙》、 《赤壁》,網易的《夢幻西遊》、九城的《魔獸世界》等等大型遊戲中的遊戲道具及點卡,都紛紛成為了5173平台上的交易標的。
值得一提的是,虛擬道具的交易需求亦進一步為網遊企業所看到,2005年,盛大網絡宣佈推出「免費遊戲」模式,其後的史玉柱亦在其推出的其後大熱的 網遊《征途》中全面採用免費模式,實際上,免費模式並非真的免費,只是收費的方式從原來的以「時長」為主收費的方式變更成為了以「虛擬道具」為主的收費方 式,其後盛大與巨人不斷宣稱「自已才是免費遊戲的最先開創者」。
且不管誰是國內免費遊戲的鼻祖,2005年之後的網遊江湖,免費遊戲模式成為了網遊業的標準收費模式,這進一步證明了張秉新當初以電子商務的方式切入這塊市場的獨到眼光與創業思維。
從盛大的《熱血傳奇》開始,5173平台一步步走向輝煌,越來越趨向規模化、專業化,漸漸發展成為涉及遊戲道具、遊戲帳號、遊戲點卡、其它數字點卡等眾多領域。5173為用戶提供了普通寄售交易、帶號寄售交易、擔保交易等各種個性化交易方式。
根據IDC於2010年進行的調查,中國僅有14.8%的遊戲玩家從未用實際金錢購買虛擬物品。此外,有47.9%的遊戲玩家去年每月至少曾進行超過一次實際金錢交易,而其餘37.4%的玩家去年則至少有進行過一次虛擬物品交易。
與此同時,5173還通過獨具特色的網遊資訊社區為玩家提供瞭解遊戲動態、分享遊戲心得、 講述心情故事的共同家園。
這個家園的背後,2004年和2005年,早期風險投資機構IDG和Walden先後投資5173,這個電商平台從此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009年,5173成為第一家獲得文化部特許交易資質的互聯網文化經營單位。
數字商品交易所
實際上,從推出虛擬道具交易時間上來看,5173並不是最早的企業,像易趣、美國的IGE均推出了虛擬道具電商平台,但是,大浪淘沙之後,5173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它成功的秘密又在於什麼呢?
打開搜索,你能發現,對於虛擬道具電商平台而言,5173是推薦度最高的電商平台,絕大部分網友會推薦,「交易還是在5173靠譜」,儘管是收費的模式,但5173贏得了用戶的口碑。
這正是5173成功的秘密之一,它是第一家成功的數字商品C2C平台,網遊在海外實際上並無免費模式之說,比如美國人仍舊沉醉於「時長收費」的遊戲 模式,陳天橋等網遊大腕多次埋怨「華爾街不懂網遊」的說法一部分就是指向這個方面,這樣的局面就造成了易趣、IGE等虛擬電商平台的發展滯後。
但在國內,並非沒有其它的虛擬交易平台,國內最大的電商平台淘寶網虛擬交易依舊在採取免費模式進行交易,而一些網遊企業亦推出了自己的電商平台,如網易的「藏寶閣」。據一位業界人士透露,在虛擬交易領域,至少有200家以上的企業已經進入或正在進入。
但這些均未給5173帶來較大衝擊,它仍以30%以上速度增長。知識產權律師周賓卿認為,「網遊企業(發行商與運營商)自身打造電商平台實際上並不 可行,拋開虛擬交易並不是網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素之外,其原因依然有二,一是網遊企業很難經營其它網遊企業的虛擬交易,故體量很難做大;二是網遊企業作 為虛擬貨幣的發行方,已不能同時既做發行又做交易(《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中已明確規定),同時虛擬道具的交易是否也存在類似法律風險,尚未可知。」
在虛擬交易方面,部分網遊企業實際上對於用戶間交易態度並不明朗,如網龍CEO劉路遠曾公開提及「用戶間交易會滋生如盜號、銷贓等網絡違法行為的可能。」
但許多企業並不認可劉路遠的觀點,前巨人總裁林海嘯則認為:一些中小的第三方虛擬交易平台因為缺少監管確實導致了一些問題,但虛擬交易確實增加了網 遊企業更多的義務與工作量。一如出現盜號、釣魚網站等不能把責任全怪罪到電子商務平台企業身上一樣,網遊企業亦不能把責任全怪罪到電商平台的出現。
張培驁認為淘寶等免費電商平台一樣不會對5173產生威脅,他認為,這同樣也體現了5173的優勢之一,即服務的優勢。「5173現在有2000多 人的客服團隊,提供一對一交易全過程的服務,這種服務會讓用戶感到放心,從而也更信任5173;同樣,虛擬交易領域一樣也不會是一家企業通吃,我們也希望 這個領域出現更多的競爭者,那麼這個行業的發展會更健康。」
在虛擬道具的電商平台,5173還有更大的野心,這家通過打造交易虛擬道具「發家」的企業正在將眼光掃向更廣闊的領域:打造全球首家成功的數字商品線上交易所。
現在,在這個電商平台上,你不僅可以交易網遊虛擬商品,一樣可以交易電信充值卡,可以購買線上保險,也可以交易更多的數字優惠券、數字商品券等無物流商品。
「5173要打造全球最大也是最成功的數字商品電商平台」,5173首席運營官李治銀在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表示,我們將佈局網遊點卡、道具交易之外的更大的領域,在未來,你可以在我們的平台交易所有法律許可的,沒有物流的數字商品。
但李治銀也透露,實際上5173電商平台上新發展業務目前佔比還很小,但增長速度已是倍速發展。同時,5173還將開拓移動互聯網領域,打造5173手機端電商平台及推出更多應用。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5173將會在9月底登陸港板,融資用途將主要指向以下幾個方面:將展開有關遊戲及非遊戲相關業務的策略收購,以及提升電子商務基礎設施,同時包括移動互聯網業務及各種管理系統、宣傳推廣、補充企業營運資金等在內的全方位提升。
http://www.eeo.com.cn/2011/0915/211315.shtml
北京時間9月15日凌晨消息,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將於2012年底在美國IPO,晚於市場預期。
此前,市場預期Facebook將於2012年4月進行IPO,甚至有人預計Facebook將於今年進行IPO。按照最近交易的Facebook私有股權價格計算,Facebook估值達665億美元。
但該名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希望IPO能在2012年9月或者之後進行,以便讓員工專注於產品開發,而非套現。
Facebook投資人皮特·泰爾(Peter Thiel)表示,科技公司越晚IPO越好,谷歌就是在等待了6年後才進行IPO,當時其已是搜索領域的霸主。
泰爾稱:「晚進行IPO是一個很好的競爭策略,在文化上會讓人們重視長期價值,而非季度數字。」
谷歌在2004年4月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首份財務報告,並於當年8月IPO。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股東超過500的私營企業必須於下一年第一季度披露財務信息。在高盛於今年1月份成為Facebook股東之後,Facebook股東數突破500,Facebook將從明年4月份開始報告財務業績。
Facebook並未公佈財務數據,但據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年營收在20億美元左右。路透社上週在一篇報導中表示,Facebook今年上半年營收為16億美元,同比翻番。
知情人士表示,Facebook推遲IPO或與保留人才有關,Facebook中一些員工非常希望在IPO中套現走人,而扎克伯格則希望保留這些人才,直到明年夏季,以便完成產品規劃。
http://news.imeigu.com/a/1317264543388.html
北京时间9月29日消息,据财经网站Benzinga报道,阿里巴巴集团整体上市的消息意味着最终它将收购雅虎。
全文概要如下:
自从9月初雅虎宣布解雇CEO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对冲基金Third Point经理丹·勒布(Dan Loeb)大幅增持雅虎股票后,市场就一直在猜测谁会收购雅虎。
昨晚传来的消息,阿里巴巴集团将作为整体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我想我们已经找到了答案。
智治基金(Ironfire Capital)创始人埃里克·杰克森(Eric Jackson)表示,这是阿里巴巴将要收购雅虎的前兆。
勒布在提交给雅虎的公开信中已经有过这种说法。在几周前的Delivering Alpha大会上,这种说法再次被提起。勒布非常看好阿里巴巴,并暗示马云可能会参与雅虎的私有化交易。他认为,目前的情况在于,没人愿意与雅虎董事会的那帮小丑共事。
众所周知,马云在雅虎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支付宝的的所有权转移,但最后与雅虎和软银达成了协议。
杰克逊猜测,阿里巴巴集团IPO后,市值将介于400亿-600亿美元之间,这是雅虎市值的两到三倍。雅虎还持有阿里巴巴39%的股份,这意味着雅 虎的市值在156亿-234亿美元之间。从本质上讲,这意味着雅虎根本没有交易的价值,如果阿里巴巴整体上市,它就可能接管雅虎。勒布认为雅虎的股价应当 在19-31美元之间,阿里巴巴IPO的市值越高,雅虎股价就越逼近勒布设定的股价上限。
自从2008年雅虎拒绝微软33美元每股的收购要约后,外界就明白雅虎的管理层已经不适合领导公司,必须做出改变。雅虎董事会已经成了一个笑话,勒 布一直努力与他们共事,试图让他们有所作为。雅虎最终承认公司正待价而沽,但董事会主席罗伊·博斯托克(Roy Bostock)的行为却使得事情难上加难。
阿里巴巴整体IPO的消息表明,真正收购雅虎并释放其价值的并不是银湖资本、微软或其它潜在买家,而是阿里巴巴集团。
http://www.21cbh.com/HTML/2011-9-27/0NMDc
內資企業H股IPO傷不起!
9月20日,原定於9月21日招股,最多募集260億港元資金的A股工程機械龍頭三一重工(600031.SH),突然發佈公告,宣佈推遲招股與上市。
而這已是最近兩月來第三家推遲H股上市的內資企業。此前的8月和9月,光大銀行(601818.SH)和徐工機械(000425.SZ)也宣佈推遲H股招股上市時間。而在9月22日如期招股的中信證券(600030.SH),則在香港市場遇冷。
「歐美債務危機波瀾不斷,股市連續重挫,帶動香港市場大幅下跌,現在H股融資並非好時機。」26日中信建投湖南總部研究總監劉亞輝坦言,內資股因應市場變化,推遲H股上市,不失為明智選擇。
H股集體遇挫
三一重工此次擬發行約13.4億股H股,其中12.73億股,即約95%為國際發售,僅6700萬股約5%供公眾投資者認購。發行價介於16.13至19.38港元,最多募集260億港元。
「現在市場行情不好,招股可能會緩一緩,不過路演還是會繼續進行。」9月26日,三一重工總裁向文波告訴記者,公司H股已經完成香港地區、新加坡兩站路演,接下來是倫敦和紐約。
而一週前的9月,另一家工程機械龍頭徐工機械,也將其H股招股上市時間向後順延,並將原計劃的15億美元融資額削減至10億美元。
此外,原計劃於8月初啟動招股並於8月中旬掛牌上市的光大銀行,也表示考慮到近期市場波動,決定將H股發行時間表順延,廣發銀行也將H股推遲至四季度或明年年初。
相比三一重工等內資股紛紛推遲H股融資時間,A股券商龍頭中信證券的H股計劃則逆流而上。9月22日,完成路演後的中信證券在香港開始招股,不過恰逢香港股市大跌,投資者反應冷淡,當日8家券商共為其借出約22萬元的保證金貸款申新股額度。
「中 信證券是首家赴港融資的內資券商,投資者相對容易接受,而三一重工和徐工機械所在的工程機械行業,此前已經有中聯重科登陸H股,目前股價表現並不樂觀,有 了參照物,香港投資者態度可能比較謹慎,這或許是三一重工和徐工機械推遲H股時間表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劉亞輝分析。
歐美債務「禍因」
內資股香港IPO集體受阻,與目前日漸惡化的歐美債務危機不無關係。
近期來,美國就業及房地產數據疲弱,經濟復甦進展緩慢,市場開始擔憂美國經濟再次陷入衰退,美國股市近期大幅下挫。儘管美國政府提高了債務危機上限,暫時避免了債務違約,但標普仍然調降了美國政府的信用評級,投資者對於美國政府債務問題仍存有較多疑慮。
「歐洲債務危機波瀾再起,歐盟此前的救助計劃雖然暫時緩解了希臘債務違約的壓力,但近期意大利和西班牙國債收益率飆升,迫使歐洲央行開始買入兩國國債,歐洲股市連續重挫。」劉亞輝分析,歐美股市拖累香港市場大幅下跌,H股時間窗口尚不成熟。
股市走軟之際,市場對於新股的選擇也將變得十分挑剔,有基金經理直言,眼下的行情,寧願歇著,也不願去買H股IPO的股票。
然而,最壞的時刻顯然還沒有完全過去。劉亞輝坦言,歐美債務危機何時能夠真正解決,如今仍是未知數,「一旦10月份希臘主權債務違約,港股的投資氣氛會更差,這些利空因素不消除,後市可能仍然難免波動」。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市場全無轉機。劉亞輝分析,PMI或在第四季度見底,到時央行可能下調存款準備金率,貨幣供應會隨之放寬。「一旦四季度資金面緊張的形勢趨緩,三一重工等公司可能迎來H股IPO良機。」
不過,未來H股或面臨更大抽血壓力。今年年內最大IPO的中國水電,正準備A股上市。但該公司董事長范集湘表示,根據未來發展需要,中國水電不排除轉赴H股上市可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17hh8.html
去了武漢漢口的步行街,短短的幾百米步行街,四家李寧、四家X特步、兩家361、一家安踏、一家Adidas、一家Nike、一家Converse、一家Puma,還有幾家不知名的球鞋店,佔據了步行街六成的店面,想不明白?……
離開武漢前,去了武漢人和的地下商場,看到情景和網絡上流傳的熱鬧視頻完全不一樣。基本上有一半的商戶沒有開門,十家有七八家貼了轉讓紙。整個商場水靜鵝飛,由於商戶預繳了一年的管理費,今年公司業績也許還未受影響,但明年管理費肯定很難收。本來想拍張照,被惡保安阻止了。小商戶欲哭無淚,想抗議被警告大老闆姓賀的!呵呵,欠稅大王恆大老闆姓溫我可聽過,人和姓賀還是第一次聽說,有意思。
回正題,人和從北方往南發展明顯水土不服,哈爾濱的情況還算可以,也許因為冬天這邊太冷人都喜歡往地底鑽。下個月回去後要去去廣州人和地下商場看看實際經營狀況。公司網站上的實景照片水份很大。這只股票看來只能減持不宜增持了,儘量年報看來很吸引。現在先持有再看看,真不行錯了可要盡快認。公司股價低迷看來是有些道理的。
今天才從博友的博客上得知米蘭站招股了。眾所周知米蘭站是靠買賣二手手袋起家的。兩年前就從朋友口中得知米蘭站開始準備上市部署了,當時本來是想打著中國概念股的旗號,但面對中國法律的灰色條例,不了了之。我來簡單說一下當中的問題。
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法律是允許俗稱水貨的平衡貿易商業行為,也就是說如果香港代理的LV售一萬元,商家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LV然後賣九千元,去和正規代理商競爭,這個行為是合法的。但在中國,卻被告知是非法的。
現在米蘭站招股,集資所得用於發展國內業務。問題來了,很多人都知道米蘭站買賣二手手袋,但很多所謂的二手貨其實是全新的,賣價也是很接近新貨!為什麼會有人賣全新的貨給米蘭站?在香港(現在國內也流行起來),有這樣的一班人,想去歐洲玩又不願意花錢,他們往往去歐洲前就會先去瞭解一下哪些名牌手袋受歡迎兩地價差又大的,然後去歐洲玩的時候順便買兩三個回來,賺些旅行費。米蘭站如果在國內開三幾家站應該沒什麼問題的,但如果一旦做大了,官非是少不了的。
用iPhone是無法在新浪博客回帖的,新浪網看來並不太與時並進。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21/1NNDE5XzM3MzU1NA.html
尽管中美双方监管机构对于赴美上市中国企业的审计问题处于僵局,美国市场对于中国概念股也并不看好,不过京东商城(下称“京东”)挑选IPO承销商的马拉松仍在进行中。
9月初,有消息指京东考虑明年赴美上市,筹资总额可能高达40亿-50亿美元,将远超2004年Google的19亿美元规模,成为美国市场IPO史上最大单。不过,现实面前,京东的IPO进程无疑已经放缓。
“即便现在开始做,(京东)上市也是明年上半年的事情了。” 一名熟悉内情的消息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现在美国的市况很不好,“或者融不到资金,或者就是贱卖。”
“现在还在挑,没有正式开始(IPO程序)。”上述消息人士表示,现在和京东走得近的都是外资大投行,最终确定的承销团队很可能包括数家外资投行。
避开最坏时机
“美国IPO市场极度敏感,在美国和欧洲,自7月以来没有一单大规模的IPO。” 芝加哥IPO研究及投资机构IPOX Schuster的CEO Josef Schuster告诉本报记者。
事实上,纳斯达克100指数从年初至今累计增长了7.33%,相比今年累计下跌19.25%的恒指来说,表现并没有那么差。这似乎让人难以理解,相对较弱的香港市场却仍有IPO交易。
而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表现让投资者更加敏感。
Josef Schuster指出,中国概念股此前爆发的财务丑闻,不仅让投资者饱受100%的亏损,也促使美国SEC对中企IPO的审查更加严格,这些因素也让机构投资者敬而远之。
去年底上市的当当网10月18日以每股5.6美元报收,较发行价16美元跌幅已经高达65%;今年5月刚刚上市的人人网,挂牌交易一周即跌破发行价14美 元,10月18日以每股5.65美元报收,跌幅高达59%;今年8月上市的土豆网则在当天就跌破发行价29美元,10月18日收盘价为16.59美元,跌 幅超过42%。
“美国市场对中企IPO仍然紧闭大门。”Josef Schuster认为,在这种市况下,京东要融资40亿-50亿美元几乎是不可能的,最终很可能被迫以下限定价。“要激起机构投资者或者散户的兴趣,中企 IPO可能需要大幅打折,以弥补投资中国概念股所需承担的高风险。”
上市或为缺钱?
“自2004年初正式涉足电子商务领域以来,京东商城一直保持高速成长,连续六年增长率均超过200%。”这是京东的“自我介绍”。
根据京东提供的数据,2008年销售额13.6亿元;2009年增长近3倍达40亿元;去年,京东的销售总额更达102亿元,销售规模占中国大陆网购零售份额32.5%。刘强东更表示,有信心今年的销售达到240亿-260亿元。
艾瑞咨询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在自主销售式B2C中,京东商城交易规模占比居首为35.1%,远超其他B2C购物网站。
不过,上述增长数据都未能治愈京东的硬伤——盈利。刘强东仅表示希望明年下半年能够实现盈利。
“(京东)应该是很烧钱的。”前述消息人士表示,但根据京东公开的数据,京东应该不缺钱。
自2007年起,京东相继接获三笔投资。2007年,今日资本对京东投入千万美元;2008年底,今日资本、雄牛资本以及亚洲投资银行家梁伯韬私人公司联 合对京东注资2100万美元。今年初,京东又获得中国互联网市场迄今为止单笔金额最大的融资——俄罗斯投资者数字天空技术(DST)、老虎基金等共6家基 金和私人共投入15亿美元。
“企业上市有很多原因,圈钱是一个,也可能是为以前的投资者提供退出机会。”前述消息人士强调,京东经过多轮融资,总是需要给投资人一个交代。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3494
「現在每當一家公司上市前夕,一些銀行分行副行長會上門拜訪這家公司。」中國銀行深圳分行投資銀行部經理徐若思發現,她最近經常在一些基本敲定上市事宜的公司客戶那裡,碰見其他銀行高管。他們頻繁出入此類公司的目的之一是IPO募集資金的攬存。
自貨幣政策持續緊縮以來,深圳一些銀行對IPO攬存這項業務從「口頭重視」變成「行動落實」,以緩解銀行所面臨的存款壓力。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IPO實際募集資金達2310.8億元,新增A股上市公司239家。深圳新增上市公司24家,首發實際募集資 金156億元,幾乎都為中小板或創業板公司。一些上市公司公告顯示,大量募集資金已轉為定期存款,長期躺在銀行「睡大覺」。一些銀行業人士深知,一旦和上 市公司簽署募集資金監管協議,上市公司再改存到其他銀行的可能性極小。爭取到募集資金監管,往往意味著幾個億的大額、高沉澱資金到手了。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在上半年上市的深圳公司中,中行深圳分行獲IPO募集資金存款近5億元,在深圳銀行業中居領先地位。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股份制銀行成績突出。江蘇銀行、平安銀行、上海銀行等也不甘示弱。
「以前『大雞不吃小米』,現在一些大銀行也加入爭奪戰。」平安銀行一位負責人說,IPO募集資金攬存業務週期長,對不缺存款的大銀行來說資產負債表改善見效慢,以往此類競爭多出現在中小銀行之間。但是,隨著貨幣政策持續緊縮,一些大銀行也日益重視這項業務。
徐若思的感受是,此前他們專心為企業客戶做好金融配套服務,以為到上市時一切會水到渠成,現在卻頻頻有其他銀行在「臨門一腳」之際「橫刀奪愛」,「越是臨近上市,營銷越不能放鬆」。
自從繃緊這根弦後,他們的業務發展不錯。
「暗戰」日益激烈,促使銀行服務不斷前移。前述平安銀行負責人透露,IPO募集資金攬存技術性很強。在擬上市公司決定將材料上報給證監會發審委 前,就得營銷成功。一旦上市成功,實際上,對IPO募集資金攬存的競爭就已結束。他們的做法是在企業上市還沒有動靜時,至少提前一年就開始跟進。
另一家國有商業銀行對客戶上市進程進行細分,在準備遞交材料期間、在已遞交材料等待過會期間等不同階段採取不同「戰法」。
中行深圳分行今年首次劃撥出20億元專用額度支持中小企業信貸,在企業上市前提供大量財務顧問服務,以和中小企業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繫。
然而,提前接觸中小企業,與之建立緊密聯繫只是攬存招數之一。一些銀行業內人士透露,如今IPO募集資金攬存中的關係營銷包含多個方面。一是和 有關部門的關係。銀行可通過有關部門促使企業開設賬戶。二是和承銷商的關係。銀行保持和證券公司的良好緊密聯繫,就能掌握大量擬上市公司資源,時時跟蹤公 司上市進程。三是和創投機構的關係。銀行在擬上市公司私募融資階段就開始介入,在更前端進行營銷。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求日益火爆,也成為銀行IPO募集資金攬存的重要砝碼。在公司上市階段,有銀行會為其量身定做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以換取上市後的募集資金存款。
「企業上市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徐若思說,在上市後,企業往往得到飛躍式發展,從小型客戶成長為大中型客戶。如果能招攬到上市公司募集 資金,不僅能緩解銀行當前業務壓力,也能為將來更多的業務進行儲備,今後IPO募集資金攬存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杜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