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札記【417】「爛組合」好收益之一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5dm.html
「爛組合」好收益之一
我寫札記的習慣思維:讓很多自己或別人的投資實站案例就在腦子裡不斷盤旋回放,然後從中找到一些投資經驗或準則,包括一些缺憾和一些有益的總結,從中產生一些做札記的靈感。
這裡有個當時我看覺得很爛的組合,看看最後結果。
2001年牛市高點少回落時候,一位親戚的組合
三隻股票:精密股份、明天科技、華聯商廈
這是一個多麼爛的組合,他是2001年新股民,因此建倉在牛市稍有回落時候。爛組合之一,集體建倉在牛市末期;爛組合之二:一共三隻股票,精密股份你現在
是已經退市,在他買入後從11元一直下滑,到最後2006年前退市。明天科技現在是ST明科,,後來業績一路下滑,變成*ST,又變ST,期間停牌數次。
只有華聯商廈上海本地商業股還可以,期間也是重組幾次,和第一百貨變成百聯股份長期停牌,又與友誼股份重組,融進友誼股份。
這位親戚買入後因為不斷遭遇暴跌,信心全無,從此自己的倉位成為殭屍賬戶,一直抗戰八年無心打理,直到2009年初的時候清倉走人,資金拿去給孩子買房用
了。漫漫八年,一隻股票退市了,一隻股票ST好久了,一隻股票沒影了變了名稱。三支票倉位基本平均,聯華商廈稍稍多一點。
看看他的收益:2001年約10萬元,2009年清倉時候大約14萬,年復合收益4%多一點,基本維持銀行存款水平。華聯基本有3倍收益,明天科技保本微虧,精密股份全部損失。
期間我們2005年1300點時候接觸一回,因為他談股票情緒不高,我只是簡單說了,應該分批逢低補聯華商廈,這個票倒不了,其他的看不清業績不好的可以
同價格轉移到其他企業上,比如很保險的中石化寶鋼之類的大而不倒的適合他長期看守的。他苦笑說:「心灰意冷,順其自然,任他去吧」,因此沒有任何動作。
根據這個親戚的「爛組合」,不擇安全邊際的隨意買入,以及最後能維持保本的狀態來看,我們能總結出什麼呢?
1、爛組合都能保本,堅持長期投資是根本,但如果稍稍注重選擇企業是否情況大不一樣?
2、如果沒有他的頑強堅持,是否陷入不斷割肉的狀況而出現難以彌補損失?
3、如果稍稍注重下企業的價值和安全邊際,也許就不會在牛市尾端全倉買入,收益是否會大幅提升?
4、如果學會分批買入,同樣是八年同樣的爛股,是否可能最後年複利會達到10%左右而大幅超越存款?
5、看看巴菲特和一些投資大師的一些論述,將投資做得儘可能簡單些是否會有更好的收益?
6、其實投資獲利在你的視角放大後是否覺得竟然是如此簡單明了?
7、沉浸在每一根陽線陰線的預測中、點位漲跌的預測中真的會給你帶來持久的收益嗎?
8、下跌挨套固然會打擊人的信心,但之前你做好這種大跌挨套的計劃準備了麼?
9、商業、醫藥、消費類是否更穩妥一些?
10、行業龍頭和國企龍頭是否更適合作為長期煎熬使用?
、、、、、、
一個案例可以總結很多值得思考的問題,不斷思考也能讓我們明晰很多問題,此類實戰案例如果總結多了,就自然知道目前該做什麼了!
投資札記【419】「爛組合」好收益之二 佐羅股飛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4cdd300102e5eh.html02年底:一個老同學將賬戶放在我這兒,因為他實在因股票弄得太煩了,不再想看自己的賬戶了,
他對我說:」你愛咋弄就咋弄吧。」
他的賬戶:
原始投入:8萬多
股票有:
中國石化:大概成本是4.5左右,估計是01年剛上市那幾天買的,02年底挨套25%以上。
鞍鋼新軋:(鞍鋼股份)與上只幾乎同時買的,也是挨套30%多。
魯泰A:也是01年8月左右13元多買的,挨套30%多。
當時我看的市值也就剩下不到6萬了。
我不願意拿別人賬戶,自家的幾個都嫌多。
他看到我有些為難的樣子,說:「要不你就看著就好,等市值到了十萬以上再告訴我。」
因為平時很熟,我勉強答應。
因為一來我看這幾個企業也都還不錯,除了鞍鋼股份業績週期性變化巨大,其他兩隻都是中流砥柱,而且當時看價格被打壓比較嚴重,三支票分紅都還不錯,很適合長期持有。
但實話實說,以我當時眼光看這三個企業,這是一個比較爛的組合,當時我看好的是醫藥消費金融港口類的白馬股。
02年底轉眼就是03年,03年一年沉寂,04年初2月開始,賬戶資金向上很快就到了10萬以上,我告訴了他這個喜訊,他笑說他自己賬號密碼都忘了,大約過了一週,他說他結婚急著用錢,隨後就取走了8萬元的本錢,
當時賬戶裡還留有3萬元的股票。估計剩下這些股票也是因為不好意思全部拿走,想繼續用利潤來碰碰運氣。
後來我就舉家搬到了北京附近,與他平時少了聯繫,但賬戶還在我這,因為錢少也沒常打開,大概兩個月看一次,我估計這個朋友已經忘了有這個賬戶了,從來沒提起過。
06-07年牛市很磅礴,一路高奏凱歌。
我與他再次談起他的賬戶時候,他聽到他的賬戶又回到了10萬之上,非常吃驚感嘆!
他選的三個股票竟然是三匹大大的黑馬。
魯泰:05-07年高點復權近20倍。
中石化:02-07年高點復權約25倍多。
鞍鋼新軋:02-07年高點復權10倍以上。
(我認為的爛組合裡的票,為什麼他們那麼黑??這在以後博客中細細分析!)
他說:「如果我那時候不把錢拿出來、、、如果我能在被套的時候不斷買入、、、哪怕是定投一些、、、如果、、、、」
我做投資這麼多年,這樣的「如果」聽得太多了,事後的「如果」雖然不能改變過去的收益,但細細總結,必定會對未來的收益實現大有裨益!
上面的操作雖然有些運氣成分,但出自一個當初我認為的一個比較爛的一個組合裡面,令我震驚的當初我下的爛組合斷言卻令我大跌眼鏡!遇事多總結思考是我特點:
1、只要是買入價格不是很高,賺錢的關鍵是持股的毅力。
2、與上一篇的爛組合相比,這組合裡的企業更有長期持股魅力,因為他們都有不錯而穩定的分紅。(鋼鐵稍次)
3、這三個股票這樣一路走來我們發現:最危險的時候是股價最便宜的時候,是大眾都不敢於買進的時候,反而這才是賺錢大機會!
4、再好的股票有個數倍上漲,也要不斷加強警戒,小心再小心。
5、這點最重要:估值有時候很難,但我們總該知道分批買賣吧,這位老弟的賺錢和其留有3萬元的底倉不動有很大關係。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要絕對認為市場就是按照自己的估值運行的,分批買賣才是王道。
6、要有毅力耐心。遇到長期被打壓的優秀的穩定緩慢成長股的時候,越冷越打壓越是金子!真是古語云:「橫有多長,豎起來就多長!」「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好企業不漲就如火山在醞釀,時間越長噴發約久!」
兩個爛組合的實例說完了,我們在投資中不免遇到很多這樣或那樣的實戰例子,如果某項投資準則實戰中我們遇到了無數次,無數次的驗證是可靠的可信的,那麼我
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堅持該準則該信條呢?再去回頭讀讀那些已經被我們翻爛的價值投資大師的警句或忠告,我們是否又會有更深刻的理解呢?
投資水平就是在這樣在反覆思考復總結中、反覆學習唸經的堅持中不斷得以強化並提高的。
派得好投資組合月結 (Sep 2012) PARTIPRAL 派得好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2/09/sep-2012.html回顧九月份, 港股大升超過1千點. QE3出台後, 實物資產類型如地產發展, 收租等公司備受追捧; 而上月底做月結時曾經提及過既黃金單月亦急升近100美元, 準備再度挑戰千八大關.
今次聯儲局推行QE3以每月400億美元之規模購入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劵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 MBS),
而所謂MBS, 其實即是金融機構將大量房產按揭貸款包裝成類似債券產品於金融市場上銷售. 當MBS有聯儲局包底埋單,
可以預期銀行日後對房產按揭審批上理應會比以往寬鬆; 加上本身QE1, QE2, OT等操作早已將利率壓低, 房地產市場交投量可望有所提升.
而更多新盤動工亦有助降低失業率, 刺激消費, 最終令經濟走出谷底.
雖然最終QE3成效是否可以如此理想尚待時間證明, 但以此假設作為投資藍本, 美國相關股票未來好一段時間都會繼續跑贏. 創科(669)備受品題,
價亦已在高位, 但若然美國樓市繼續轉好, 公司則必然會受惠, 加上估值不算貴, 屬中線趁低吸納對象. 更直接方法乃轉戰美股,
美國房屋建築指數基金(ITB.US), 或直接買S&P 500 ETF (IVV.US)皆可以.
目前中國經濟情況仍然令人擔心, 上證指數持續尋底, 就算央行放鬆銀根,
除大型國企之外根本無太多公司可以受惠. 退而其次, 中小企唯有靠發高息企業債借錢. 本身生意已經難做, 人工年年喪升,
原材料價格亦長期處於高位, 利息成本如此沉重, 只會更加打擊利潤. 民間消費亦已經開始轉弱, 中國相關類股份暫時不宜沾手.
個人操作上亦開始放棄中國概念, 曾經研究過利邦(891.HK), 長線而言有機會於內地高檔服裝市場跑出, 但目前形勢明顯不配合, 所以放棄買入.
專注本地公司, 自己今個月開始進駐永安國際(289.HK). 除公司旗下物業頗值錢之外, 股息回報亦算有保證,
配合市場開始對實物資產型公司改觀, 個人對永安中線表現甚具信念. 今個月出席過大快活股東會, 主動發問後管理層回覆雖然簡短但尚算直接;
個人結論係公司十一月份中期業績應該無太大驚喜, 既然股價已經挾升甚多, 會後翌日亦趁高減持.
展望第4季, 坊間普遍傾向相信由於基金經理要努力追數, 港股表現應該差極有限. 個人則認為短期內利好消息已出得八八九九, 指數又已在高位,
目前追買本地藍籌指數股值搏率並不算高. 至於上月曾提及過既黃金, 好倉暫時適宜先行套利, 等確認打爆千八大關後再重新進場, 動力應該會更勁.
派得好投資組合月結 (Oct 2012) PARTIPRAL 派得好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2/10/oct-2012.html
投資組合現時持股狀況:
24% 大快活集團(0052.HK)
22% 永安國際 (0289.HK)
19% 和電香港 (0215.HK)
6% 惠理集團 (0806.HK)
6% 聯亞集團 (0458.HK)
5% 利亞零售 (0831.HK)
4% 永旺 (0984.HK)
14% 現金
投資組合單位面值: 90.90 (+5.1% / YTD: +31.1%)
政府上星期再度出招打壓樓市, 今日林少陽既分析個人相當認同. 基本上首輪SSD推行後之樓價走勢已證明炒家已非推高樓價元兇. 用家主導之下, 首輪SSD只不過將頭一年既購買力壓縮至第二年爆發出來, 現時再將SSD年期加長, 除左確實令二手盤數量再次減少之外, 完全睇唔到此政策有助壓抑樓價; 至於BSD, 當然會直接打擊一手樓樓價以及銷情, 但比較受影響主要都係豪宅. 香港樓市之中, 豪宅同一般用家根本分成兩個市場, 所以對普羅市民而言BSD絕對唔會令你比以前輕鬆上車. 而BSD背後更重要既意義係反映緊政府開始出招出上癮, 過份粗暴干預市場, 香港中共化味道愈來愈濃烈. 當市場欠缺自由度, 又何來再有吸引力?
十月恆指再升近4%, 明顯RISK OFF之下板塊輪流炒作, 期間普遍個股表現皆甚理想. 臨近年尾, 投資者先開始慢慢發現原來今年響股市賺錢係頗為容易. 套用黃子華棟篤笑既一段, 大家去戲院睇鬼片, 散場先知套戲根本無鬼, 入場咁耐原來白驚一場. 仲講緊甚麼危機, 甚麼大選, 甚麼硬著陸, 擔心左成年, 但大家今時今日拉開櫃筒發現原來仲過得好好地, 就會開始明白股市從來不容易預測. 過份投入估計股市走勢, 反而可能得不儐失.
時來風送滕王閣, 牛氣充天之下立心跟炒只需要勇氣, 技術含量反而唔高; 怕死既話立心堅持做好防守, 現時可以做既野實際上唔會有太多, 反而係應該趁機會調節心態, 摒棄眼紅貪念, 胡亂棄關出迎. 就算要搏, 只用現金搏其實已經足夠.
檢視個人組合, 十一月大快活會公佈業績, 近日公司股價明顯借翠華上市又再炒上, 有機會係整個行業估值再度提升, 所以今次無必要太急再沽, 可以等業績出籠後再定去向; 和電近月股價大幅跑輸, 當初買入之時都係當買公用股收息, 暫時未見有特別因素令派息大減, 但單憑估值下調一點都足以拖低股價, 自己持倉水平偏高, 有必要認真考慮如何換馬, 避免因為信心過大而輸入肉; 永安近期升得甚急, 由於個人估計現價$22股息率仍有4.5厘左右, 未算特別偏貴, 所以暫時唔會考慮套利. 呢類老牌公司難得低位買到唔錯比重, 就無謂立亂賣走. 其餘持股方面, 惠理純粹短打, 無太大信念, 仲有空間加多一注, 但上下望10-15%都會打包離場; 聯亞暫無新催化劑, 股價低位橫行; 永旺表現甚弱, 估值其實亦偏高, 幸好8月尾早已高位減持一半, 現時只宜繼續觀望; 相映成趣既反而係利亞, 估值偏貴但股價仍然一再破頂, 自問唔識睇, 都係渣住先就算.
JESSE LIVERMORE名句"BIG MONEY IS MADE BY SITTING.", 要贏錢, 要緊要依然係好股坐定定.
派得好投資組合月結 (Dec 2012) / 半年結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2/12/dec-2012.html
投資組合現時持股狀況:
49% 恆隆集團(0010.HK)
10% 英皇娛樂酒店 (0296.HK)
7% 中國國航 (0753.HK)
6% 京信通信 (2342.HK)
5% 大快活集團 (0052.HK)
5% 稻香控股 (0573.HK)
18% 現金
投資組合單位面值: 90.33 (1.2% / YTD: +30.3%)
5 DEC 買入英皇娛樂酒店10,000股@$1.76
6 DEC 買入稻香控股4,000股@$4.45
11 DEC 買入中國國航2,000股@$5.82
11 DEC 賣出永旺500股@$19.90
12 DEC 買入中國國航2,000股@$5.96
13 DEC 買入壹傳媒10,000股@$1.65
14 DEC 賣出永安國際1,000股@$20.95
17 DEC 買入中國國航2,000股@$6.24
20 DEC 賣出稻香控股4,000股@$4.50
20 DEC 買入京信通信7,000股@$2.98
24 DEC 賣出壹傳媒10,000股@$1.39
28 DEC 賣出中國國航2,000股@$6.45
回顧2012年, 開始時以為會好難捱, 點知年尾計數原來齋買盈富都可以輕鬆贏兩成幾, 金融市場永遠出乎意料之外. 個人組合回報3成, 跑贏恆指少少, 全年計屬中規中矩; 但如果以半年計, 其實並無寸進, 由七月至今自己完全白做, 當中一定有問題出現.
細看當中交易紀錄, 最大打擊當然係聯亞(458)7月底發盈警, 翌日大跌兩成. 加上當時重倉持有此股, 突如其來既意外的確令自己束手無策. 此役大敗, 就算事後回望都唔覺得下次有機會完全避過一劫, 唯一要改善既應該係臨場反應. 如此跳崖式急跌既情況並不罕見, 但當中能夠迅速收復失地既例子其實少之又少, 所以若然類似情況再次出現, 斬在第一日會係明智抉擇. 當市場出現恐慌, 真金白銀作出拋售, 過份堅持價值並非理想出路 - 聯亞至今仍未能收復大跌8月1日低位.
下半年另一個重要打擊係和電(215)買在最高位, 大摩9月4號一份報告係股價逆轉催化劑. 當然我至今仍然堅持本地流動電訊商增長空間仍在, 問題在於當市場開始RISK OFF, 4厘股息回報+盈利穩步增長相對而言已經並不吸引. 和電股價自9月開始不振, 市場情緒改變亦係關鍵之一. 回顧此場敗仗, 情況同聯亞類似, 對價值過份執著而漠視市場力量, 令自己錯失最佳逃生時機. 和電9月5號低位$3.51, 而今日收市價亦只係比僅僅當日高少少. 決心止蝕於微比甚麼價值判斷都來得重要, 永遠不能過份偏離市場意見, 係自己學到既教訓.
經歷過如此失望既半年, 2013年自己會改變打法. 不會放棄長線持股, 如大快活(52), 永安(289)呢類股票, 盈利透明度高而穩定性強, 個人認為仍然值得長期持有. 而長線投資既同時, 自己亦會開始學習捕捉短線機會, 把握短期催化劑例如個股新聞, 行業消息, 指數換馬等等, 提高個人觸覺. 長, 短持倉比例則視乎市況而定, 例如12月至今呢段時間, 其實係有必要加強進攻力, 以免不斷被大市放甩.
研讀股票價值其實並非難事, 如何把握股價反映價值既時機, 先係決定回報高低既關鍵. 無線劇集<<楚漢驕雄>>裡面, 於劉邦掙扎是否應該對項羽背信棄義, 擊其暮歸之際, 張良寄語: "公道不在人心, 是非只在時勢", 正正道出時機何等重要. 只懂分辨股票平貴, 並不代表可以發達. 單純呆坐等運到, 希望終有一日股價會反映心中價值, 所耗時間成本實在太高. 投資路上運氣係重要元素, 但並不是全部. 改變等運到手法, 為操作制訂EXIT STRATEGY, 交易成敗得失會變得較容易量化, 從而做到敗中求勝, 勝中求進.
自己開始加碼於個人組合, 規模比當初大, 開始實驗得到投資技巧是否能夠SCALABLE其實相當重要. 簡易D去講, 打理一個廿萬既組合, 一隻流通量相對較低既細價股揸兩成, 講緊都係4萬錢, 壓力不會太大; 但當組合規模去到五十萬, 甚至一百萬, 要走去揸兩成落一隻細價股, 心理壓力會大得多. 唔係話細價股唔買得, 只係想講如果組合規模細既話, 係可以有能力去把握到好多表面低風險而高回報既投資機會, 組合就算因此而有好表現並不算甚麼特別. 當日後組合壯大, 自然就會慢慢開始發覺以往所用果一套其實已經再用不著. 擴大自己能力圈, 係令自己投資技巧SCALABLE既唯一一途.
展望2013年, 坊間睇得相當牛, 但過份偉大既預測準繩度往往極低. 講緊係一年後既事, 估黎其實都係哂氣. 總之股市一日未見明顯轉弱, 當然要繼續跟炒.
最後祝大家2013年健健康康, 投資順利!
派得好投資組合月結 (Jan 2013) PARTIPRAL 派得好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3/01/jan-2013.html
39% 恆隆集團(0010.HK)
9% 聯想集團 (0992.HK)
8% 理文化工 (0746.HK)
8% 中信証劵 (6030.HK)
7% 龍源電力 (0916.HK)
6% 京信通信 (2342.HK)
6% 中信電訊國際 (1883.HK)
5% 大快活集團 (0052.HK)
4% 創科實業 (0669.HK)
3% 英皇娛樂酒店 (0296.HK)
5% 現金
投資組合單位面值: 92.67
月回報: +2.59% / YTD: +2.59%)
(上月月結: 90.33 / 2010年7月1日起始值: 60.00)
派得好投資組合每日表現
恆隆地產業績相當出色, 內地租金收入及盈利按年增幅達18%至近31億及24億, 盈利增長主力來自租金調升, 租戶組合持續優化, 濟南恒隆廣場全年度貢獻以及新商場瀋陽的市府恒隆廣場於2012年9月開業等因素. 公司陸續賣出香港物業, 未來內地業務角色將會進一步吃重. 公司財政狀況穩健, 持有淨現金近63億, 加上於本港仍有大量豪宅單位待售, 對未來發展甚有幫助.
恆隆地產業績理想, 如果今年搏中國經濟見底概念, 作為內地收租股既恆隆亦應該受惠. 11月中自己買入恆隆集團(10), 以3個月為限希望可以收窄與恆隆地產(101)之差價. 經過11, 12月MSCI, 富時指數換馬衝擊後, 近半個月恆隆集團股價已經明顯跑贏. 如果持續看好恆隆地產(101), 目前更應該持有恆隆集團(10).
今個月買入聯想集團(992), 業績比預期理想, 內地智能手機首度錄得盈利將成短期股價向上催化劑. A股表現甚強, 買入中信証劵(6030)搏一轉順風車. 深信今年投資主題係搏中國經濟見底, 內地股市交投應該會持續暢旺, 與其重注苦等理文化工(746), 不如拆開兩注買埋証劵股.
今個月搏筆克遠東(752)業績, 最後平手離場. 現價偏貴, 暫時唔駛諗住. 京信(2342)發盈警, 但資料太少, 根本不能單憑此通告估計下半年是否已經扭虧; 有機會係假盈警, 反正股價已經早一步反映, 就無必要跟住追沽. 注碼不大, 可以等埋業績再決定去留. 中信電訊(1883)買入原因早前已經提及過, 向上條件實在太明顯, 有點後悔低位買得太少. 高過$2.8就無謂搏, 睇下有冇低位執多注.
組合表現欠佳, 主因操作上長期戴住放大鏡, 見跌少少就雞咁腳止蝕, 見升少少又忍唔住追買, 變相持續高買低斬. 今個月高追幾注如$5.45買理文(746), $6.48買龍源(916), $3.25買京信(2342), 全軍覆沒; 反而低吸如中信証劵(6030), 中信電訊(1883)起碼叫唔駛點輸. 操作上暫時應該要戒急用忍, 太進取想追貼指數反而得不償失, MARK定止蝕位, 坐定定就算數.
雷臺陣 - 「300萬爽組合」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932885這些年來,我貓王一直都拒絕閱讀免費報紙,因為我覺得文章應有價,免費資訊可能只是宣傳的讀物,且又受著舊老闆訓言的影響,他謂小報的財經多不够專業。可是,我的客戶不斷叫我追讀《爽報》財經,其中一個專欄「何車500」很受歡迎,何車多年來在不同的報章撰文,而我亦不斷追讀他的文章。其實,引起全城哄的是「300萬爽組合」的炒股雷臺陣,專家與讀者一起參與競賽,很多客戶都跟著他們的組合而進行買賣的,在群眾壓力之下,春晚之前我終於開始閱讀《爽報》財經了。
講到投資大賽,前幾說到Larry Williams當年參加比賽一炮而紅,我貓王的一個老同事多年前亦曾參加窩輪投資比賽獲得亞軍。如果我參加這類比賽,一定包尾,一則我在任何競賽之中都有表現不穩的前科;二則我只會如常的選擇中度風險的產品。我已失去當年狂炒小型股那股豪氣!參加這類比賽有一個竅門,由於它們不是真金白銀的賭輸贏,於是參加者要勝出,必須運用激進的買賣手段,且要選擇回報高的產品 - 在比賽期間輸清光不是什麼一回事,因為沒有人知道無名的參賽者,但是贏了出來則名留千古!翻閱《爽報》,發覺參與的讀者表現不錯,真的卧虎藏龍!這給專家們很大的壓力,那天看見沈大師說“當頭棒喝”,不知是什麼意思?其實,我覺得他這幾天表現不錯,春節假前多個參與者只他持有熊證,兩隻熊證表現都不錯,並在年二十八晚抛售了,且新購入兩隻濠賭股亦搏中了!希望沈大師急起直追,因為他對香港證券業的事宜十分熱心,支持!
看到《爽報》這個比賽,使我貓王突然想起師父老人家,前幾天他說他老婆外家最近累他花掉很多錢,使他臨老又要再重投風險操作吧!他有運動員性格,可以有表現穩定,既然他是小型股及牛熊證的專家,想看看他參與這個比賽的成績如何?
價值投資在組合管理上的完整性及危險 Consilient_Lollapalooza
http://blog.frankyfan.com/2013/02/blog-post_8497.html價值投資被譽為歷久不衰的投資方法。我認為這可能只有價值投資擁有一個完整的哲學及執行方法有關。
價值投資的重要理論如下:
1買入被低估的股票,直到價值被反映
2不要理會市場先生,長期持有,忽略短期波動
3有大的折讓才買,稱作安全邊際
巴菲特及芒格再下一城:
4持有優質的公司
在投資過程中,投資者需要面對以下最個層面的問題
1如何分配資金去投資?
2分配了的資金,隨著市況要買多少?
3要投資什麼?
4怎樣操作那些投資?
以上四個問題,是隨著市況,隨著機會,隨著盈虧,隨著股票走勢,每天變化的。投資者需要很複雜的思維才可以同時處理好以上四個問題。然而,價值投資給出簡單的答案:
1如何分配資金去投資?
主張把所有資金都去投資,越跌越買,不作額外風險管理,全靠股票分析去處理風險。
2分配了資金,隨著市況要買多少?
不理會市況。
3要投資什麼?
優勢股,被低估的股票。價值投資著重分析,只要分析得好,就可以處理有利位置,冇得輸。先為不可勝,而待敵之可勝。
4怎樣操作那些投資?
被低估便直接大量買入,不再被低估或有明顯地好的機會換馬。其他的怎樣情況都不操作。不著重操作。
簡單黎講,價值投資把複雜的問題,全歸於分析。只要分析得好,任何市況,盈虧,買賣點都不重要。試想想,如果挑中了十倍股,跌5成又如何?大市跌又如何?買賣點不好又如何?
缺憾:
然而,基於價值投資者需要真的做好分析,挑出好股票才能處理好問題,分析方面不能鬆懈。往往價值投資者都敢於買賣,敢於持相反意見,敢於持有現金。價值者不能退而求其次,去挑選吸引力一般的投資,否則基於其操作上的粗疏,到問題浮現時,離場時可能已經太遲。
即是說,價值投資的危險在於
1絶大部份股票都沒有被低估,估值的股票很多是不重要或質素差而估值低而已。如果分析失誤,很容易導致損失。
2因為不理會盈虧及市場行為,確認失誤時可能已經有很大的虧損
3獲利需要長期持有,如果價值被自己高估而一直沒有被反映,可能會浪費很長的時間。
基於上述的危險,大師都有解決的方法:
Benjamin Graham Cigarbutt
1給出價值的程式,真的要付合指標的才買入. 買大量分散投資, 不符合條件就不買, 所以可能長期持有現金, 輸的機會很低, 但有機會長期也持有現金. 這方法主要是捕捉底部, 做收買佬.
Warren Buffett.
2買有優質股,
因為優質的股票, 價值會隨著時間而增加, 所以不怕價值永不反映的問題. 持有一間長期roe20的公司, 在被低估時買入, 長期的回報率可超過20%.就是這樣簡單.
如果說真的價值, 其實benjamin graham的方法比較務實, 因為有數得計, 不需要分析的奇技, 是真正歷久不衰的方法, 但效果並不是十分特出. 現代這方法發展成 Value Quant.
巴菲特的方法, 甚至已經不再是價值投資了, 因為巴菲特寧可買沒有被低估的優勢股, 也不買低估的普通股. 當然, 另一邊他又說growth and value是同一件事., 中間有沒有矛盾呢?我認為沒有.
增長的Perspective可以是price-in的, 增長的假設是有依據的, 例如市場及產品. 然而, 公司的行業, 文化及管理才是公司的長遠價值所在, 隨著時間, 公司可以有新的市場, 新的產品, 新的發明. 隨著時間, 增長的perspective可以增加. 因此, 可以說, 巴菲特己把有形的價值投資, 升華至無形的價值投資了, 而他的功力, 當然也升華至那個水平了.
作為價值投資者, 要先了解自己是在做什麼? 用集中投資的方法執行 value quant可以嗎? 以分散的方法做巴菲特的方法可以嗎? 價值真的有價值? 優勢股真的優質嗎? 還是只是不想面對實實在在的Money Management, 市況及操作管理的難題, 而找上價值投資作藉口呢?
我的經驗如下:
真的被低估的股票很少, 絶大部份的股票只是隨大市上落波動, 因為有不同的資金追續及不同的beta, 而造成不同的相對強弱走勢. 除非大市也跌得很殘, 一般情況下, 只有少數的機會是被嚴重低估的. 然而, 市場的確存在優質管理的公司, 能長期間創造alpha, 他們有自己的管理哲學, 不論是任何行業, 都有這樣的公司.
還有一類投資, 可稱作是Tipping Point投資, 也可能被歸類為價值投資(因為價值太無形了). 例如賭業, 家電, 金飾零售, 甚至是科技類. 這類投資主題在幾年間可以十倍以上, 但其中並不在於管理, 而是市場上出現了巨大的變化, 而股票並不能及時反應. 市場也可有欠缺想象力的時候呢. 當然, 投資者太有想象力, 也要面對失誤或長長未反映的問題. 如何投放conviction, 投多久, 是投資的核心問題.
我需要市場的反饋去支持我的論點, 價值之上, 我認為也可以配合市場學派去應付. 不要理會市場, 是因為假設在左側投資, 只要在右側, 或左右平均的方法, 就可以更好地處理了.
派得好投資組合月結 (Feb 2013) PARTIPRAL - ROAD TO FINANCIAL FREEDOM
http://partipral-hk.blogspot.hk/2013/02/feb-2013.html投資組合現時持股狀況:10% 聯想集團 (0992.HK)
10% 海通証劵 (6837.HK)
8% 理文化工 (0746.HK)
4% 大快活集團 (0052.HK)
4% 稻香控股 (0573.HK)
64% 現金
投資組合單位面值: 92.81
月回報: +0.15% / YTD: +2.75%)
(上月月結: 92.67 / 2010年7月1日起始值: 60.00)
派得好投資組合每日表現
二月份指數開始走弱, 個人組合表現則持平, 全賴聯想最後兩日反攻. 話就話係2月月結, 但本文係寫於3月1號收市後, 主因係恆指成份股變動會於3月1號收市前完成, 而自己今個月組合表現亦基本上全繫於一隻聯想(992)之上.
打劫恆指新貴概念自己一路都係信心十足, 所以就算聯想二月中後段曾經跟隨指數調整, 自己亦夠膽低位加注. 好難有一隻股票可以買得咁大, 11月份既恆隆(10), 2月份既聯想(992)就係屬於呢一類. 當然以個股升幅計其實唔算特別, 但因為持倉比重甚高 (聯想曾一度接近5成), 所以兩者對組合回報貢獻皆甚大.
除左恆指新貴外, 三隻MSCI新成員新華保險(1336), 綠城中國(3900)及人保集團(1339)股價表現亦算理想. 如果計公佈日(13/2)後追買, 成績兩勝一和. 自己當時只搏前兩者原因係以為市值較細, 基金買盤對股價推動力應會較大. 事後睇情況當然並非如此, 所以下次應該三隻買齊. 指數換馬呢類故事將來一定會繼續出現, 根據今次經驗, 日後要留意既係指數走弱亦會拖累相關股份表現, 所以初期不應買得太大, 寧願等調整或接近換馬日先再落重注, 心理壓力會較細.
展望三月份會有大量公司公佈業績, 所以自己亦會先提升現金比重留以作短線炒作. 中長線持倉方面, 仍然會繼續搏中國復甦概念, 理文(746), 海通(6837)呢類高BETA股會繼續持有, 低吸可以, 高追則免; 另外亦要開始注視防守股表現, 尤其係當政府再次出招打壓樓市, REITS吸引力應該會相應有所提升.
也說怎樣做組合管理:1、壓力測試 熊市中那頭懵懂的牛
http://xueqiu.com/4246792644/23251045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也可叫配置管理,是資產管理的基本策略或手法,與分散投資類似,目的是為了規避風險。這裡不打算探究理論,只想從實用角度出發,分享對組合管理的常識性認識,並探討如何運用組合管理方法和原則管理個人金融資產或理財(不涉及非金融資產如房產之類)。
買過基金的人大概或多或少都看過基金的季度報告,那些報告中都會披露基金的投資組合。每個基金不論是什麼類型的,都會嚴格遵循一定的策略或原則來管理持有人的資產並進行投資(至少理論上是如此)。個人的金融資產也可按照類似的方法來管理。
在說組合管理的方法和原則之前,先說一個最最基本的常識,說它是最最基本的常識,是因為它是盡人皆知的,甚至可以叫做投資公理:
如果資產的價格上漲(下跌)然後下跌(上漲)同樣的幅度,資產的價值將減少。
例如,如果你持有市值100元的股票的價格先上漲10%,然後再下跌10%,你的股票市值就少於100元了;反之亦然,即先下跌10%然後再上漲10%,股票市值也是少於100元了。
下面看一下這個用小學數學知識就可以理解的、盡人皆知的常識,在組合管理的壓力測試中顯示的威力。做組合管理一定要做壓力測試,才能制訂適當的組合管理目標和有效的組合管理策略。
假設你有100w金融資產,可能有以下三種不同的投資組合:
組合1:
查看原圖組合2:
查看原圖組合3:
查看原圖以上各類資產裡面的具體內容在這裡暫不討論,以後再分析。現在只需知道這三大類資產在流動性和風險收益特徵上有明顯差異:固定收益類流動性最低,風險較低,收益相對穩定但不高;權益類流動性次之,風險較高,收益很不穩定;現金類流動性最好,僅有相對風險,基本沒有或者不指望有收益。
這三大類資產的價格波動也有很大差異:固定收益類價格波動相對平穩,波動週期較長;權益類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波動週期很短;現金類價格基本不波動。
雖然固收類資產也有一定甚至可觀的收益,但其實現收益的週期較長,且個人投資固定收益資產一般不大會按照公司財務方法逐期計提賬面收益,而是在投資期結束實現收益時才算總賬,所以,壓力測試主要看權益類價格波動對資產總值的影響,並且假定在權益類資產價格波動週期內,1)其他兩類資產價值的變化可以忽略不計;2)沒有現金流入流出,這個假定並不現實,只是為了簡化分析而已,以後再看有現金流動的情況。
現在假設權益類資產的價格先下跌50%,然後再上漲50%,來看看上述三個組合的資產總值如何變化:
組合1:
查看原圖可以看到,權益類資產價格下跌50%的時候,資產總值僅剩70w,即縮水30%。然後,權益類資產價格在上漲50%,資產總值僅僅恢復到85w,而不是原來的100w。經歷這麼(幅度相等的)一跌一漲,你的總資產竟然貶值15%。
這還不是最慘的。來看一下組合2的表現:
組合2:
查看原圖組合2經歷這麼一折騰,損失了20%,100w資產僅剩80w,最低的時候僅60w。
相比之下,組合3要安全得多,但資產總值仍有10%的損失:
組合3:
查看原圖壓力測試不僅要看最壞情況下會發生什麼,也要看看最好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假如權益類資產價格先上漲50%,然後再下跌50%,上面三個組合的表現會怎樣呢?:
組合1:
查看原圖組合2:
查看原圖組合3:
查看原圖所以,上漲的時候不要高興得太早,一旦發生同等幅度的下跌,情況照樣不妙。
綜上,無論是先跌後漲還是先漲後跌,只要漲跌的幅度相同,結果都是一樣的,即資產總值最終是減少了,而且減少的值是相同的。這就是投資公理的威力。
另一方面,從上面三個不同組合由於不同的資產配比而導致不同的結果,也可看到資產配置的效果:高波動性資產配置越少,資產總值的波動幅度越小,資產安全性也就越高;反之,資產風險就越高。
因此,我認為一個好的組合管理目標應該是諸如「在市場下跌X%的情況下,所管理的資產損失不超過Y%」之類,而不是諸如「N年M倍」之類。有了這樣一個目標,就可以通過壓力測試的方法來決定不同類型資產的配比。
證券公司、銀行、基金公司等機構對客戶做的風險偏好評估問卷中,通常會有一個問題:「你能接受的最大投資損失是多少?」,讓投資者在給出的幾個百分比中選擇。這個問題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壓力測試。但如果不用上面的方法分析,這個問題其實是很難回答的;或者反過來說,那些機構在不瞭解你的投資組合的情況下,其實是無法根據你的回答(僅僅一個百分比數字)來判斷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壓力測試只是建立組合管理的第一步。上面的壓力測試分析是在理想的靜態條件下進行的:沒有現金流動,沒有固收類價格波動,沒有改變資產配置。可以看到,壓力之下如果無所作為,資產就要貶值。現實中,面對壓力,恐怕沒有人會無動於衷,除非是不知所措或者束手無策。所以,要制定適當的組合管理策略以應對壓力。動態調整資產配置便是應對壓力的主要手段。關於如何動態調整資產配置,
@sosme 有很多高論(動態再平衡策略),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拜讀一下。本文的下一篇仍將在基本常識的層面討論動態調整資產配置的策略,也是組合管理的基本策略。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