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盤點彭博的那些“匯率烏龍”

2016年以來,似乎每當提到彭博,就容易將其與人民幣匯率聯系在一起。這也許與彭博爆出了幾個“匯率烏龍”不無關系。

本月4日,彭博報道稱“中國已準備匯率風險應對預案,強制結匯和減持美債在考慮之內”。然而,中國官方並未發表過類似聲明,接近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管局”)的人士當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沒有出臺關於資本管制的新政。”

2016年末的人民幣“破7烏龍”可能屬於最能“攪局”的——12月28日約23:00,彭博終端數據顯示人民幣匯率“破7”,多家媒體引用其數據稱——“在岸人民幣對美元突破7整數位心理關口,最低觸及7.0121元”,引發國內恐慌情緒。

次日中午,彭博內部人士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稱,“數據源反映相關數據存在瑕疵,彭博第一時間按照要求在終端上進行了處理。”

離譜的是,此前的12月13日,彭博引述經濟專家的話稱,相較於中國大陸,中國臺灣更貼近“貨幣操縱者”稱號。中國央行發布新聞稿澄清,強調中國臺灣對美貿易順差100多億美元,遠不如中國大陸的3000億美元。要知道,美國財政部2016年並未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更是早在2015年4月就認為人民幣不再被“適度低估”(moderately undervalued)。

有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匯率波動影響面大,各國的相關管理方都會做一定準備,在風險來臨時能應對自如,並不是一個值得贅述的“新聞”。

進入2017年,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1月3日,截至16:30官方收盤,美元/人民幣報6.9557,較上一交易日小跌62點。美元/離岸人民幣報6.9681,離岸和在岸價差持續收窄;1月4日19:30,離岸人民幣對美元飆漲逾630點,漲幅達0.9%,刷新2016年12月14日以來高位,至6.8957元。

資金出境審查趨嚴非資本管制

彭博的消息聽起來很“地道”——以1月4日的最新報道為例,彭博稱,中國官方通過模型、壓力測試和調研,對2017年人民幣匯率和資本外流情況做了預估和研判,並相應準備風險應對預案。如果需要,考慮對國有企業重新實行經常項目項下按一定百分比強制結匯的措施,該措施將屬於臨時管理措施。

預案還包括必要時繼續減持美國國債,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

眼下,美元仍處於震蕩上行的強勢區間,持續貶值了一年多的人民幣加劇了國內恐慌性換匯需求,私人部門也存在提前購匯償還短期外債情況。因此,中國監管層的確在2016年年末集中出臺了一系列加強資金出境審查的規則,但其主要目的在於防範不合規、盲目的資金外流,並沒有下調5萬美元個人年度換匯額度,也沒有包括所謂的“強制結匯”政策。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彭博所說的“準備風險應對預案”,這應該是每個國家在任何時候都理應做的防風險準備,毋庸贅述。

例如,資深人民幣研究專家、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潘英麗與華東師大金融與統計學院金融學教授吳信如合作的研究建議,是否要幹預匯市,要看人民幣對美元是否偏離了合理波動區間。吳信如測算,就適度水平而言,至今人民幣對美元貶值12%(美元/人民幣從6.2到6.95),如果未來美元/人民幣匯率突破了下軌,可以考慮適度幹預。

各個階段的下軌如下:

此外,中國並未推出任何關於資本管制的新政策,只是強化了對於資金流出的合規性審查。

2016年12月31日,外管局表示,5萬美元個人購匯限額不變,但將加強對銀行辦理個人購付匯業務真實性、合規性檢查,並再度明確境內個人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買房和證券投資。

“這一政策不能說是‘資本管制’,只能說增加了換匯的金錢和時間成本。當前的總思路是——中國仍存在貿易順差,主要導致人民幣貶值的問題在於資本流出,因此保障合理、真實、合規的換匯和對外投資需求,但要對不合規的需求進行管控。這是管理預期的手段之一。”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部主管丁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原司長管濤此前對記者表示,“‘外匯政策’也存在‘不可能三角’,一是負責外匯市場價格出清的匯率浮動政策,二是外匯市場幹預,三是資本流動管理;後兩者為數量出清,不可能這三個工具都不用,即不可能同時既要保匯率,又要保儲備,還要保資本自由流動,至少要使用其中一個工具來解決市場出清的問題。”

“破7烏龍”系數據瑕疵

再回看2016年最為著名的人民幣“破7烏龍”。在12月末的關鍵時點,所有人似乎都在擔憂——美元/在岸人民幣何時可能突破7的心理關口。

也就在這個極度敏感的時刻,任何風吹草動,極容易加劇各界不必要的恐慌情緒,而彭博終端的外匯交易屏彼時就跳出了一個“7”。

2016年12月28日約23:00,彭博終端顯示,人民幣最低觸及7.0121元;隨後在23:49,中國央行微博發布聲明澄清,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匯率在6.9500~6.9666元區間平穩運行,並保留進一步追究責任的權利。

當時就有國內券商分析師第一時間表示,彭博“破7”只是報價,並沒有成交,並非實質意義上的破7,值此敏感點位,各方情緒也很敏感。一般而言的“破”,應該是中國外匯交易中心(CFETS)系統里實質成交的價格。

彭博報價抓取源原本就容易出離群點,報價又非成交價,單邊報價或高或低都是常理。

彭博內部人士對媒體提及,異常行情的出現,可能與蒙古國的郭勒穆特銀行(Golomt Bank)的報價有關。在當日人民幣報價的數據中,郭勒穆特銀行曾給出6.8950/7.0000的買入/賣出價,由於差價過大,因而懷疑是不是該行的報價系統出錯。

然而,也有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銀行報價確實可能出錯,但當報價品種太多的時候就很考驗平臺的管理能力了。各類不同終端的報價數據來源不同,有一些則是銀行提供的,需要系統對偏度較大的數據進行過濾。”當時,其他交易系統或平臺並沒有出現“破7”的情況。

人民幣更自由

對於一系列“彭博烏龍事件”,國內的擔憂在於,這可能引發不必要的恐慌情緒,導致貶值預期自我實現,以及匯率超調。

此外,就彭博和此前一系列美國學者對中國“貨幣操縱國”的指責,事實已經說明了一切。

去年10月14日,美國財政部發布了最新的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並未指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並轉述了中國的承諾和聲明——“基於經濟基本面,人民幣沒有大幅貶值基礎。支持人民幣穩定的主要因素是:高凈儲蓄率、較大規模的經常賬戶順差、高於全球均值的GDP增速。”

“中國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不會也不應該用匯率貶值(以促出口、降低外資在華投資成本)來解決,而是從稅制改革、降低經營成本、降低融資成本等結構性問題入手。”丁爽告訴記者。

走向未來,“自由浮動”(free float)是人民幣的最終目標,“匯率操縱國”的標簽屆時更無緣中國。

“目前階段,預計人民幣仍會對一籃子貨幣維持穩定,但並不會繼續盯住美元,最終人民幣會向著完全匯率市場化的方向前進,簡單來說,屆時就無需設定中間價,上一日的收盤價就是第二日的開盤價。”丁爽稱。

此外,這一輪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壓力源來自於強勢升值的美元,那麽需要明確的便是——強勢美元不會長期持續。

“任何貨幣的強弱都是階段性的,美元近兩三年來很強,但不可能無限量地上升。參考美國經濟走勢和美國利率變化趨勢,110可能是美元指數未來一段時間的大頂。一旦美元升勢趨緩,人民幣就會重新走強。”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潘英麗認為,2018年開始,美元甚至可能步入10年貶值期。依據有三:美元長期變化規律呈現出10年熊市與5年牛市的更替;美國經濟地位已在上一高點顯著下滑 (美元計價誇大了波動);美國債臺高築,負債成本加速上升。

其實,在認清了經濟原理和歷史周期規律後,各界自然能夠更加理性地辨別“烏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0725

法院判寶能系增持萬科無效?首家農信社破產?兩樣全是烏龍!

這幾天,在一些媒體尤其是部分自媒體上,連續出現了多則“烏龍”消息。

第一次,在各個金融類微信公號、以及某社交媒體的財經群里廣泛傳播一則博人眼球的新聞:全國首家農信社破產,並進而討論起了存款保險制度。

有的網友在朋友圈里只轉發了一句話的大標題,評論誇大稱“有第一家就有第二家,破產潮開啟”,有的說“以後都不敢去銀行存款了”。

第二次,6日傍晚開始,某網站和某社交媒體朋友圈里又充斥著“深圳法院判決鉅盛華、前海人壽等增持萬科無效”的新聞大標題。這次多名網友的評論用上了網絡流行語,稱寶能“可能買了個假股票”。

可是,這樣聳人聽聞的標題背後,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那家農信社5年前就破產了

先來說農信社破產。很多“快速閱讀”不深究細節的讀者想必還沒鬧明白,這家農信社其實早在5年前就破產了。

如果把這則新聞讀仔細,近日發生的事情,是全國首個被批準破產的農信社——河北省肅寧縣尚村農信社(下稱“尚村農信社”)破產案“正式進入司法程序”。但全文內容里,尤其是標題里,不知是小編故意還是粗心,並沒有把新聞事實給大家交代清楚:最吸引眼球的新聞點“破產”,早已是“舊聞”。

經第一財經查詢相關文件資料發現,河北省肅寧縣尚村農信社是在2010年底由中國銀監會首次批準實施破產的,並督促河北省政府依法對其履行破產程序,而在此之前,這家農信社已經停業多年。

此後的2011年8月,尚村農信社向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破產申請材料,2012年7月,尚村農信社破產案進入司法程序。眼下,即便是相關媒體獲得了信息,也只是司法程序上的某一次正式推進。但“標題黨”的操作方式,卻有過度突出“首家農信社破產”,隱去了5年前的新聞事實之嫌。

此外,由此舊聞被翻炒而引發的市場對於中小金融機構的不信任,或也有過慮之嫌。據興業行業研究部門觀察,一方面,農信社股改5年,市場整體已從“5000家農信社”的格局走向“1000家農商行”,股改戰績卓著。相較之下,五年前的農信社們則大批出現“歷史虧損掛賬”的情況,尚村農信社的破產,也正是發生在當時。

當前農商行經營步入正軌,據興業行業研究援引銀監會數據,2003年以來,通過組建農村商業銀行,累計處置不良資產和彌補虧損掛賬2756億元,成功處置了160家歷史遺留的高風險機構。農商行不良率水平已大幅降低至2.74%(2016年三季報數據)。不過同時也需要註意,這一不良率數據相比其它類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還是偏高。

寶能敗訴?只是管轄權異議裁定

再說到“深圳法院判決鉅盛華、前海人壽等增持萬科無效”這條新聞。第一財經查詢中國裁判文書網,就被媒體廣泛援引的公開的法院文書(2016)粵03民轄終3184號來看,一眾自媒體所稱的“最終判決”,其實只是一份對於管轄權異議的程序性最終裁定,並非實體判決。

上海鼎善律師事務所律師危龍斌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此文書僅是對於管轄權異議的程序性最終裁定,並非實體判決。即使一審實體判決鉅盛華、前海人壽、南方資本、泰信基金、西部利得等五家公司增持萬科股票行為無效,前述五個主體還是有上訴的機會,不僅如此,萬科工會如果對判決不服,同樣也可以上訴,上訴後法院的判決結果才是對此案的終審判決。

而事實上第一財經查詢了上述網站的相關法律文書,並未發現實體判決內容。轉而查詢羅湖區法院開庭排期表則發現,截至1月15日,此案還在一審審理中,未能找到相關開庭審判紀錄。

一名接近深圳中院民二庭的消息人士也稱,此次僅為管轄權異議裁定,萬科工會起訴寶能系等被告的案件仍在審理中。

危龍斌並稱,從法律專業和司法實踐角度講,“裁定”和“判決”的法律意義有天壤之別。本案所涉及萬科股份的股票限售期滿後,姚振華是否面臨出售萬科股份的局面,還要靜待最終的司法“判決”,而不是本次看到的“裁定”。

這顯然又是一個具有誤導性的“烏龍”。

下附該民事裁定書:

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民 事 裁 定 書

(2016)粵03民轄終3184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寶安北路2088號深業物流大廈八樓802室。

法定代表人:葉偉青,董事長。

上訴人(原審被告):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楊高南路799號11層02、03單元,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0007178846083。

法定代表人:安保和,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毛靈俊,該公司員工。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住所地深圳市鹽田區大梅沙環梅路33號萬科中心二樓。工會社會團體法人資格證號粵工社法證字第030102049號。

法定代表人:解凍。

原審被告: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臨海路59號招商海運9樓909-918房,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403005891979174。

法定代表人:姚振華。

原審被告: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浦東南路256號37層,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10115750555742C。

法定代表人:王小林。

原審被告:南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鯉魚門街1號前海深港合作區管理局綜合辦公樓A201室。

法定代表人:俞文宏。

原審第三人: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深圳市鹽田區大梅沙環梅路33號萬科中心。

法定代表人:王石。

上訴人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因與被上訴人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原審被告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原審第三人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損害股東利益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2016)粵0303民初12430號民事裁定,向本院提出上訴。

上訴人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訴稱,1、萬科工會要求確認原審五被告增持行為無效的訴訟請求所涉及標的金額已經達到數百億元之巨,遠超羅湖法院級別管轄範圍;2、萬科工會系要求原審五被告在股票限售期滿後通過深交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改正無效民事行為”,故該項訴訟請求實為強制原審五被告通過深交所交易系統減持股票,涉及的標的金額亦達數百億元之巨,遠超羅湖法院級別管轄範圍;3、本案涉及上市公司投資者增持股票的合法性審查、上市公司投資者表決權等股東權利的行使等新類型法律問題、案情複雜、社會影響大,應由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案爭議標的以及案件複雜性、影響力均已達到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級別管轄範圍,懇請依法裁定撤銷(2016)粵0303民初12430號民事裁定書,並將本案移送至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管轄。

本院經審查認為,被上訴人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起訴請求確認本案所涉繼續增持行為無效並判令“改正無效民事行為”,以及在改正前限制相關股東的權利,未提出給付金錢的訴訟請求。同時,上訴人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的住所地位於原審法院轄區,故原審法院對本案有管轄權。上訴人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關於本案應由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管轄的上訴主張依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七十一條之規定,裁定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裁定。

本裁定為終審裁定。

審 判 長 翟    墨

審 判 員 徐  雪  瑩

代理審判員 夏    靜

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日

書 記 員 魏楚娟(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494

新三板上的“撿漏”神話:烏龍指頻發,有收益率達600倍

要問今天的股市是否還存在暴富神話,答案是肯定的。

不過,這個暴富神話不是發生在A股主板市場,而是發生在新三板,一個新生的股票市場。

春節假期結束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簡稱“新三板”、股轉公司)處罰了一個名為“姜素華”的賬號,並列出了“姜素華”的四筆違規交易。一筆交易中,“姜素華”以每股1分錢價格買入了創新層企業遠航合金(833914.OC)一萬股,當時遠航合金的二級市場價格在每股6元左右,“姜素華”買入的次日拋出就能獲利6萬元,收益率高達近600倍。

在另一筆交易中,“姜素華”以每股0.24元買入易普森(834245.OC)124萬股,以最近一次交易每股8元的價格計算,“姜素華”收益率超過30倍。

“姜素華”的這些交易都屬於點擊成交別人的低價賣單,就是俗稱的“撿漏”,也被稱作“截和”。

股轉公司指出,“姜素華”以超低價格買入掛牌公司股票,造成市場價格異常,且屢教不改,違規情節嚴重,因此股轉公司決定限制“姜素華”賬號交易6個月。

不過,監管者並沒有撤銷交易,選擇了尊重市場遊戲規則。

資深的新三板二級市場投資者、南山投資創始合夥人周運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2014年以來,新三板已經出現過許多“撿漏”現象,這屬於無風險高收益的買賣,撿漏成為一些二級市場投資者的主業。他們的故事也吸引了更多人前來追逐撿漏機會,都想成為一夜暴富的幸運兒。

花式“撿漏”專釣烏龍指

撿漏之所以能夠存在,是與新三板獨特的交易制度密切相關的。在新三板目前1萬余家公司中,采取協議轉讓的企業數量接近9000家,每日市場協議轉讓總成交金額超過10億元,占全市場的60%左右,是新三板上比較主流的交易方式。

“姜素華”參與撿漏的股票恰恰都是協議交易的股票。這不是巧合,而是新三板協議轉讓的特點決定的。

協議轉讓雖然同樣也能達成交易、形成價格,但是與廣大股民熟悉的A股競價交易相比,協議轉讓的效率較低、操作比較複雜,容易出錯。

在協議轉讓中,系統不會自動為買賣雙方撮合交易,比如報價5元的賣單和同價格買單會同時在盤面上出現,甚至報5元的賣家和報10元的買家之間也無法自動成交,投資者需要手動進行一系列操作才能完成成交。所以,協議轉讓中,市場遵循的不是價格優先,而是時間優先,全憑投資者眼疾手快,才能搶得最優價格。

當然,也有釣魚撿漏的。據媒體報道,2015年5月,就有新三板個人投資者王秀榮因為以每股1分錢釣到九鼎集團(430719.OC)10萬股,當時王秀榮註意到九鼎集團價格波動幅度較大,上至20多元下至一分錢,因此每天掛出1分錢的買單,等待不小心的賣家“願者上鉤”。賣方上鉤後,王秀榮僅以1000元的成本,直接獲利約140萬元。

賣方送上門,也情有可原。在設置協議轉讓的買賣掛單時,由於系統會自動在價格欄出現當前“買賣一”的價格,有人不在意時,就會錯誤地以當前買賣一的價格掛出,而此時的買賣價格極可能是超低價或者超高價,很多在新三板“釣魚”的人,就是通過此種辦法誘人上當出現烏龍。

制度造就“撿漏”空間

所以有撿漏者,必然是對手方出現了“烏龍指”。

“烏龍指”在新三板可謂尋常。由於協議轉讓有多達6種下單方式,交易操作繁瑣、人為成分較大,同時新三板不設漲跌停板限制,這使得烏龍指現象的存在具有一定必然性。

“新三板”近兩年來周成交量數據,可以看出,協議成交量占比相對較高

尤其令市場詬病的是“互報成交確認”。這也叫作“手拉手”交易,買賣雙方在線下約定價格和數量後,設置一個暗號在盤面上進行交易。但是如果因為誤操作選錯了交易方式沒有設置暗號,訂單就極可能被外部交易方“截和”。

一般來說,為了避稅、股權激勵、股權代持還原等目的,互報成交會設置很低的成交價,比如1分錢。如果因為交易人員的烏龍指被第三方“撿漏”,原交易方將面臨巨大的損失。因此,“撿漏”引發的糾紛經常發生。

在前述九鼎集團撿漏交易的案例中,上鉤的賣方就把王秀榮告上法庭,去年12月,河南當地法院裁定該筆“撿漏”交易有效,創下這類案件判決的先河。

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撿漏大軍,撿漏進入白熱化的競爭階段,難度越來越大。於是,市面上出現了各種“搶票神器”,有的軟件能夠第一時間監控並向客戶推送那些價格嚴重偏離均價的訂單;還有的軟件不僅能監控信息還集合了交易功能,幫助用戶一鍵“撿漏”。

對此,周運南認為,撿漏主要緣於交易制度本身的漏洞,但是專業撿漏甚至軟件自動化撿漏可能偏離市場的初衷。他表示,有的軟件里還設置釣魚或碰瓷功能,故意設置高價或低價誘使投資者犯錯,比如短時間將股價拉升幾十倍,然後折價誘惑他人上當接盤。這種撿漏具有系統性有預謀的特點,可能會擾亂市場。

也有從事新三板交易服務的中介機構人士認為,技術本身無過錯,幫助投資者提高了交易的效率。軟件服務的出現,正是由於市場組織者本身沒有能夠提供更好的交易制度滿足市場的需求。

不過,這令沒有使用軟件的投資者處於劣勢。有的報單在還沒有到達投資者的交易終端之時,就已經被搶先成交了,不使用軟件的投資者甚至來不及看到報單信息。因此,使用軟件的公平性有待拷問。

解鈴還須系鈴人

在“姜素華”案件中,監管者認為“姜素華”賬戶無視前期監管,屢教不改,因此從嚴處罰並且公開監管措施。從去年5月至今,“姜素華”已經4次因為“撿漏”受到出具警示函等自律監管。

周運南表示,監管者選擇維持交易有效性、同時處罰撿漏擾亂價格的現象,既處罰了賣方也處罰了買方。過去也有撿漏案例被處罰的情況,但是沒有公開,如今市場已經處於“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態,如果不加規範,市場交易秩序會更加難以維持。

今年1月,ST展唐(430635.OC)股東CGmobileHoldingsLimited以一分錢每股的價格向福特資產轉讓了公司166萬股,雖然是一筆收購交易,並不涉及“撿漏”,但因為價格偏離行情太多,交易雙方都被股轉公司以“申報或成交行為造成市場價格異常或秩序混亂”實施自律監管。

最令人關註的交易違規處罰是2015年4月的“中山幫”事件。這是新三板首個限制交易處罰。

當時,中山市三家投資公司和“譚均豪”等4個賬戶頻繁、大量進行反向交易,多次以大幅偏離行情的價格進行下單。從“中山幫”的手法看,已經不是撿漏那麽簡單。監管者認為,“中山幫”已經造成市場價格異常,嚴重幹擾市場正常的交易秩序和正常的價格形成機制。

不過,要真正解決“撿漏”和交易價格巨幅波動現象,還需要從交易制度入手,彌補制度漏洞。

按照目前監管理念,新三板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環,地位不及滬深交易所,暫不能采取連續競價交易。雖然新三板名為場內市場,但是只能采取適用於場外市場的協議轉讓和做市轉讓兩種交易方式。

周運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三板需要對協議轉讓進行改革和優化,包括盡快推出新三板的盤後“大宗交易”、取消協議轉讓中的“互報成交”等,這樣可有效地制約價格操控行為,降低價格波動幅度,提高新三板日K線的真實性,避免大烏龍指現象的產生。

其次,增加上午收盤時的自動撮合環節,提高交易的公允性。

第三,在交易掛單時引入警醒功能,就是當掛單價格明顯偏離正常市價時,交易軟件會自動提醒警示,讓交易者避免出現價格小數點輸入失誤以及被“釣魚”,降低失誤性烏龍的概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610

北京市首次關停涉黃直播平臺;傳百度將收購一點資訊;烏龍!老幹媽股權仍由陶華碧兩子控制|黑馬早報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18/161284.shtml

北京市首次關停涉黃直播平臺;傳百度將收購一點資訊;烏龍!老幹媽股權仍由陶華碧兩子控制|黑馬早報
靜靜 靜靜

北京市首次關停涉黃直播平臺;傳百度將收購一點資訊;烏龍!老幹媽股權仍由陶華碧兩子控制|黑馬早報

吃蟲子、撿牛糞、爬泥潭,李彥宏的另一面。

頭條:厲害了,李彥宏

吃蟲子、撿牛糞、爬泥潭,李彥宏的另一面

作為一位看起來文質彬彬的老幹部,Robin這次卸下了“偶像包袱”,與貝爾參加真人探險秀《越野千里》。相比以往的儒雅、高端形象,這次他和貝爾爬泥潭、吃動物內臟、趟寒水,簡直是拿繩命在上節目。不知道李彥宏在參加節目時,是否有過後悔?

@博主真的有點傻:這麽成功的人肯定有著別人不具備的毅力,所以作為一個平凡人還是看看別說話了

@心洲步月:這是人家一種生活態度

@天青色中等煙雨:沒有別人成功 就不要隨便噴

@7號監室: 第一個參加真人秀的大富豪?

@安順江水平裝修: 真正的接地氣

@蠕兒: 廠長身材真好。

國內新聞

1、 烏龍!老幹媽仍由陶華碧兩子控制

2月17日消息,此前有報道稱,老幹媽公司的創始人陶華碧和其小兒子李輝已在兩年多前悄然撤出股東名單,“神秘人”李妙行則成為新股東,老幹媽換股東是否意味著其引入職業經理人?是否可能改變“不上市”的“傳統”?一時間,外界眾說紛紜。對此,陶華碧的秘書劉濤回應稱,所謂的神秘人入股老幹媽實際上是一場烏龍,“李輝”只是“李妙行”的曾用名。

@為夢想流浪人: 這下來兩篇稿子了,一個造謠,一個辟謠

@搖滾的石頭rock:一幫屌絲,人家這是在避將來可能的遺產稅

2、北京市首次關停涉黃直播平臺

2月17日晚,號稱擁有海量美女、主播福利天天有的“夜魅社區”已無法登錄,其因被舉報直播表演中含有淫穢色情等違禁內容,被執法機關依法責令關閉。據了解,這是北京市因涉黃關閉的首個網絡直播平臺。此前群眾舉報該平臺,要求行政機關予以查處。

@頂級室內高爾夫yunyida: 什麽時候關停微博上的黃色圖片呢?

@Kumamon護法: 東莞的都出來做直播了

3、潤泰首度回應:阿里、騰訊和蘇寧都在洽購大潤發

2月17日消息,就在近期,有傳言稱,阿里巴巴有意洽購大潤發。對此,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表示:“高鑫零售旗下的大潤發姑娘要出嫁,追求者有3家!”洽談的不僅有阿里巴巴,還有騰訊和蘇寧。

@兩個人DE海洋:大潤發應該保持自身獨立性

@清淡如水1986:大潤發是個很好的超市,希望別被資本玩廢了。

4、百度為內容分發收購一點資訊?

2月17日忽傳百度將收購一點資訊,目前正在談判中。收購後,百度將依托一點資訊發力內容和分發端。一點資訊CEO李亞向新浪科技表示:“一點資訊將保持獨立發展,對傳聞不予評論。”百度方面則對該傳聞不予置評。

@韓邁可: 一點資訊不是在OPPO手里嗎?

@睡前猜: 大股東是鳳凰

@土特產那些事: 百度應該把自己的百家號做好才是正道

5、 京東金融回應央行發函:未收到監管部門整治文件

2月17日,針對微博爆料“央行發函點名京東金融涉嫌承銷未經核準擅自公開發行證券”一事,京東金融方面回應稱,京東金融未收到相關監管部門關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文件》,對於坊間流傳出該文件表示震驚。

@奧特曼-CT: 哈哈,反而更顯得自己low了,我們大家都知道了。

6、優信二手車或陷信任危機 數據造假再起波瀾

2月17日消息,優信二手車在本次輿論風波中被媒體曝出“官網顯示180萬海量車源,實際卻不足8萬輛”,經過翻查也可發現大量車源頁面多為重複顯示。正所謂“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這樣計算來看百萬輛的差距實屬驚人,然而該判斷是否屬實?

@水木學府:很多互聯網創業公司本來主要客戶就是投資者,不是消費者,只要能融到資就是成功!有業績當然是錦上添花,沒有業績也沒什麽關系,市場上人傻錢多,不愁接盤俠。

@帆且留住:自己把自己搞死,包括其他某幾個二手車品牌

7、 趙薇買股大戲還沒完:證監局盯上萬家文化 已經派人上門了

2月17日消息,針對萬家向趙薇控股的龍薇傳媒轉讓股份相關事項,2月13日,上交所就此“刨根問底”連發五問;15日,萬家文化又引起另一家監管機構的關註問詢。16日,新華社就撰文點名萬家文化。

@忘吃藥了吧:別人只不過也是做了個生意而已,有必要這樣嗎???真是的,哎!心疼

@斯托克李:有一個姑娘她有一些任性 她還有一些囂張 有一個姑娘她有一些叛逆 她還有一些瘋狂

8、16WiFi關停除北京昆明外城市WiFi服務

2月17日,公交WiFi運營商“16WiFi”在官方微信號發布致全體用戶的一封信,信中決定在廣州、上海、深圳、佛山、福州、天津、長沙、杭州、海口、紹興、開封暫時關停16WiFi,北京、昆明除外。關閉原因有:高額成本巨大壓力、後向運營模式受阻、沒有政府資金支持。

@sunrays520:呵呵,技術決定了公眾場合的wifi沒有好的用戶體驗,最終只有不了了之

@樂遊冰城:不考慮營利模式,只講情懷,燒光投資人的錢後,只有業務萎縮,然後關門。

9、樂視網回應50寸以上電視缺貨:受春節放假影響

2月17日消息,近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樂視網反應,樂視商城50寸以上的電視還是缺現貨,交貨要50天左右,要到3月底。樂視網17日中午在互動平臺回答時表示,受春節工廠放假影響,電視有部分型號是預售,小尺寸產品均有現貨,會在近期全面到貨。

@路過 大超人:相信樂視還會慢慢好起來的

@仔小仔Sophie:樂視手機和電視我是覺得很不錯的

10、裁員之後輪到高層 TCL通訊中國區總裁楊柘被免職

2月17日,內部郵件顯示,TCL通訊首席運營官與中國區總裁楊柘被免職。自2015年12月加入TCL通訊,楊柘全面負責TCL通訊品牌管理、營銷策略制定、業務規劃和運營。不過其針對中國市場所提出的“宛如生活”品牌轉型並沒能被主流市場所接受。

@安小下同學: 個人的成功還是離不開平臺的

@大土渣子: 個人的成功與否與能力重要和更和身後的大平臺也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吃好睡好就是福: 剛離開華為的時候說華為手機取得的成績全靠他,結果事實證明他取得的成績全靠華為手機  

國外新聞

11、傳三星新增索尼為S8電池供應商 避免重蹈Note 7覆轍

2月17日,《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三星電子為即將發布的新一代旗艦智能手機Galaxy S8增加了一家電池供應商,希望不再重蹈Galaxy Note 7覆轍。新供應商為索尼的鋰電池業務部門。據悉,三星給予索尼的訂單數量較小。

@聰明的一叔: note7是不是電池原因還很難說,S8少量用索尼電池說明產量低。另外萬一再出電池問題可以通過電池品牌鎖定問題大致範圍。三個字:沒信心。

12、rand Finance發布“2017年全球品牌500強” ,百度跌出前100

2月17日消息,日前,“Brand Finance”推出了2017年度的全球品牌500強榜單中,共有55家中國企業上榜,其中16家企業入榜前100強。BAT的排名分別為百度(116名)、阿里(23名)、騰訊(47名),其中百度相比去年下滑了50位,跌出前100名。 

@並不擔心你搶我名字:厲害了,我的馬爸爸。

13、Twitter首席運營官:除了廣告 正在找能賺錢的其他方法

2月17日,據國外媒體報道,Twitter最近受到華爾街的壓力,因季度收入報告不及分析師預期,股價暴跌。首席運營官Noto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公司正在尋找除廣告之外能賺錢的新方法。Twitter在過去幾個季度用戶增長,但廣告定價已經下降多達60%。

@SyberSyuu:會員啊

@萬能的小磊:被微博收購

黑馬早報神點評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070

新三板再現烏龍指:2000股寧波水表虧390萬

寧波水表發布公告稱,公司股價在2017年3月9日上午約11時出現異常波動,在協議轉讓方式下,以1,970元/股的價格成交2,000股,嚴重偏離公司股票的近期成交價格。隨後14時左右,多家新聞媒體對該事項進行了報道,引起社會公眾的廣泛關註和熱議。

公司在發現上述事項後,第一時間通過券商核查交易雙方的信息,並與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公司在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了解情況。通過初步調查,現對本次股價異常波動引起新聞媒體高度關註的情況做如下說明:

1、公司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公司在任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未參與本次股價異常波動的交易,此前對此並不知情,股價異常波動系外部投資人個人行為所致。

2、公司當前生產經營有序進行,未受本次股價異常波動影響。

3、提請投資者在交易本公司股票時謹慎操作,註意投資風險。

3月9日,新三板創新層協議轉讓股票“寧波水表”發生兩筆1970元/股的極端價格成交,較前收盤價21.91元/股大幅上漲。根據成交明細分析,這兩筆“烏龍”可能是缺失小數點,將“19.70元”錯輸成了“1970元”,導致報價直接放大了100倍。這意味著,本身價值僅3.94萬元的股票,被該買方花費了394萬元購買,虧了390萬元之多。這次“烏龍指”的高價買入方為中信建投郴州解放路證券營業部,由於該“烏龍指”的出現,寧波水表的股票均價也隨著攀升至每股800元,股價振幅達到8899.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991

再現烏龍指?股指期貨IC1706早盤漲停近半分鐘

3月17日,股指期貨IC1706早盤漲停,維持了近半分鐘,最高報6951點。3月14日,上證50期指主力合約現烏龍指,一度跌近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669

期指松綁滿月:一周兩次烏龍指 流動性之渴待解

3月17日,期指松綁正式“滿月”。但3月14日和3月17日,IH1703和IC1706兩個期指合約卻相繼出現“烏龍指”,引發市場關註。

2月16日晚間,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公告,對三大股指期貨品種的異常交易手數認定、交易保證金、平今倉交易手續費進行了全面調整,自2月17日起開始實施。此番調整被視為股指期貨市場逐步回歸常態的破冰一步。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期指松綁一個月來,中證500(IC)、滬深300(IF)、上證50(IH)三大股指期貨的成交量和持倉量均有了明顯提升,市場總體運行平穩。

3月14日和3月17日,IH1703和IC1706兩個期指合約卻相繼出現“烏龍指”。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過去一周“烏龍指”頻發的根源在於前期松綁措施力度有限,市場流動性依舊不足。3月17日晚間,中金所針對近期市場波動發布公告稱,一個時期以來,股指期貨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有序,流動性狀況有所改善但仍不充分。提醒投資者應充分評估市場流動性狀況,謹慎交易。

“烏龍指事件其實是一個比較好的契機和時間窗口。”海通證券期貨研究主管高上向記者表示,期指頻發烏龍指,指數短期和現貨市場頻繁出現背離,易對現貨市場形成誤導並引發恐慌,進一步松綁、加深市場深度、改善流動性勢在必行。

一周2次烏龍指

3月17日(周五)為期指交割日,開盤即遇上“烏龍指”。

9時30分01秒,中證500股指期貨IC1706合約價格急速上沖,從開盤6348.4點,拉升至6951點,一度觸及漲停,維持逾半分鐘後迅速回到正常價位。截止收盤,報收6278點,全天收低41.2點,下跌幅度0.65%。分時成交明細顯示,36秒之內IC1706成交超過300手,若按掛單價位計算,這筆“烏龍指”損失超過3000萬元。

資深期貨炒家王凱向記者表示,其判斷是人為失誤的可能性偏大,賣單掛成了買單。“按照交易所保證金計算,動用保證金超過1個億,後面是被小戶一張張撬開。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大戶給中產階級發了紅包。”王凱表示。

這並非是期指第一次出現烏龍指,就在3天前的3月14日,上證50期指主力合約IH1703也曾出現烏龍指。一周2次烏龍指,多位業界人士均呼“實屬罕見”。

分時成交明細顯示,14日下午14:25:48至14:25:49短短兩秒之內,IH1703成交近140手,一分鐘時間內成交超200手。“閃崩”之後IH1703合約迅速恢複正常,截至收盤下跌0.05%,報價2349點。此次“烏龍指”交易多單每手損失在6萬多元,合計損失超過200萬元。

“從具體的成交情況來看,是25分48秒鐘一筆35手的市價單引起的波動。”另一位期貨交易員向記者表示,按照中金所的規定,短時間內成交35手的原因可能是某客戶通過程序化操作多個賬戶同時誤下單;某套保客戶(不受20手限制)誤下單;一個賬戶砸盤的過程中引起其它CTA程序賬戶跟風同方向砸單。

14日35手單子便可以使市場出現極大波動,市場流動性的匱乏可見一斑。“17日的烏龍指雖然手數偏大,但若是在期指未受限之前,300手單子或連1%都打不上去。”前述交易員說。

高上認為,烏龍指發生的直接原因除了人為失誤,也不排除交易者之間存在利益輸送,但根源還是在於市場流動性不夠,稍微大一點的成交量如果價格和當前不一致,就容易產生較大波動。

2月16日晚間,股指期貨松綁“靴子落地”。中金所宣布自2月17日起,股指期貨日內過度交易行為的監管標準從原先的10手調整為20手,套期保值交易開倉數量不受此限。其次,滬深300、上證50股指期貨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證金自17日結算時起調整為20%,中證500股指期貨非套期保值交易保證金調整為30%。

“1個月前的松綁是一個十分積極的信號,但實質作用上確實相對有限。烏龍指事件將市場流動性不足仍暴露得很明顯,最好的辦法還是繼續推進松綁。”艾方資產總裁蔣鍇向記者表示。

業界呼籲繼續松綁

據記者統計梳理,自股指期貨2月松綁以來,三大合約的持倉量和成交量均有了明顯提升,市場活躍度有了明顯改善。

以3月17日和松綁前一天,2月16日的交易數據進行對比,IC、IF、IH的成交量分別增加了64.79%、85.76%、44.82%。持倉量方面,IC、IF、IH分別增加了17.57%、25.91%、23.98%。

(圖:三大期指成交量&持倉量對比,數據來源:中金所)

蔣鍇告訴記者,期指松綁後烏龍反倒頻繁出現,其原因在於前期市場十分清淡,松綁後成交逐步活躍,但市場的深度和流動性卻未能有相應幅度的提升。“相當於拍牌上車的人變多了,需要八車道才能保障交通順暢。但目前只從兩車道擴到四車道,依然會有堵塞。”蔣鍇說。

“松綁之後成交和持倉同步放大,市場開始活躍。但投資者稍稍一試就發現水還是很淺,市場很容易受影響、被操縱。”高上認為,期指市場當前的“易被操縱體質”或容易向投資者開啟市場操縱的大門,唯一的解決之道只有繼續推進松綁,進一步改善流動性。

高上還認為,期指烏龍指頻發的另一個直接影響是,指數頻頻和現貨市場出現短期背離,會對現貨市場投資者形成誤導、引發恐慌。“期指這個‘癲癇’的市場,會使A股時不時就受驚。目前市場已經完全消化了期指松綁帶來的影響,兩會也已經結束,烏龍指事件其實為繼續推進松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和時間窗口。”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松綁進程因烏龍指事件而加速的可能性不大。

“2月16日的松綁,監管層已經表明了態度。後續如何繼續推進,還需視松綁後的市場效果而定,一個月時間相對還是太短。”國金期貨原首席經濟學家江明德表示。

蔣鍇則表示,股指期貨松綁以後,對沖的高成本有所下降,但依舊難言理想。而就負基差情況而言,盡管在松綁之時存在事件性反應略有收斂,但目前也已恢複松綁前的貼水水平,難言有明顯改觀。“負基差和市場情緒有關,但流動性的改善也會對其的收斂起到明顯作用。監管層會根據市場的變化做出調整,朝著常態化的狀態調整。”蔣鍇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886

新三板協議交易設漲跌限制 烏龍指將成歷史

今日,股轉系統發布《關於對協議轉讓股票設置申報有效價格範圍的通知》,通知宣布: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申報價格應當不高於前收盤價的200%且不低於前收盤價的50%。超出該有效價格範圍的申報無效。

關於對協議轉讓股票設置申報有效價格範圍的通知

各市場參與人:

為防範異常價格申報和投資者誤操作,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票轉讓細則(試行)》的有關規定,全國股轉系統將對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設置申報有效價格範圍。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申報價格應當不高於前收盤價的200%且不低於前收盤價的50%。超出該有效價格範圍的申報無效。

二、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股票,無前收盤價的,成交首日不設申報有效價格範圍,自次一轉讓日起設置申報有效價格範圍。

三、本通知由全國股轉公司負責解釋。遇有規則不明或其他未盡事宜,請及時與全國股轉公司聯系。

四、本通知自2017年3月27日起實施。

特此通知。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

2017年3月24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844

中金所“手動消滅”烏龍指:下調單次最大下單量

股指期貨松綁一個多月以來,烏龍指頻發的情況引發市場關註。3月31日晚間,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下稱“中金所”)發布公告稱,自2017年4月5日起,對股指期貨、國債期貨的交易機制作進一步完善。

具體來看,此次調整的細則包括三個方面。首先,取消市價指令類型中即時成交剩余撤銷指令和即時成交剩余轉限價指令。第二,將滬深300、上證50和中證500股指期貨三個期指各合約限價指令、市價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數量,由目前的100手、50手分別下調至20手、10手。第三,將5年期和10年期國債期貨兩個期債各合約限價指令、市價指令每次最大下單數量,由目前的200手、50手分別下調至50手、30手。

“此次交易機制的調整,旨在減少不活躍合約的交易中,因大單量造成的價格瞬間大幅波動的情形。”中金所表示,下一步將在有效防控風險、維護平穩運行的前提下,持續跟蹤監測市場運行情況,不斷完善交易機制,繼續改善市場流動性,促進金融期貨市場功能更好發揮。

3月14日和3月17日,IH1703和IC1706兩個期指合約相繼出現“烏龍指”。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一周兩次烏龍指事件的根源在於前期松綁措施力度有限,市場流動性和深度依舊不足,每次下單數量過大便容易導致市場價格出現異常波動。

3月14日下午,上證50股指期貨主力合約IH1703發生烏龍指,一度跌近9%。分時成交明細顯示,是25分48秒鐘一筆35手的市價單引起的波動。14:25:48至14:25:49短短兩秒之內,IH1703成交近140手,一分鐘時間內成交超200手。經計算,此次“烏龍指”交易多單每手損失在6萬多元,合計損失超過200萬元。

3月17日,中證500股指期貨IC1706合約開盤即出現烏龍指,一度觸及漲停,維持36秒之後迅速回落。分時成交明細顯示,36秒之內IC1706成交超過300手,若按掛單價位計算,這筆“烏龍指”損失超過3000萬元。

3月30日,中金所披露了3月17日IC1706烏龍指背後的“兇手”。17日9時30分,由於興業期貨內部管理不善、業務操作失誤、應急處置不當,該公司錯誤對其資管產品以漲停價格進行了大額買平交易,導致中證500股指期貨IC1706合約價格出現瞬間大幅波動。

據了解,據有關業務規則,中金所當天便對興業期貨進行了現場檢查,並及時采取了口頭警示、約見談話、限期說明情況、責令整改等措施。在此基礎上,根據最新調查情況,中金所還對興業期貨采取了書面警示、責令處分有關人員等監管措施。

中信期貨研究咨詢部副經理劉賓表示,本次對單筆最大下單數量作出調整,是對投資者較好的保護。“由於當前市場的流動性和深度略顯不足,因此每次下單數量過大,容易導致市場價格出現異常波動,也可能給投資者帶來損失。適當下調每次最大下單數量,對於平滑盤面波動及保護投資者利益均是有益的。”劉賓說。

西南期貨研究中心總經理史光達認為,減少每筆指令的最大下單手數並不是限制客戶的交易,也不會限制市場的交易量,有大單需求的客戶可以通過若幹次下單實現交易目的。

“其實絕大多數客戶交易時,每筆下的下單量不會很大。特別是用市價指令時,很少有客戶單筆下大單的。”史光達表示,下調交易指令每筆最大下單手數,能夠防止客戶因敲錯價格、敲錯數量影響市場價格,在當前市場流動性不足的情況下,這一措施有助於維護市場行情平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806

WannaCry鬧烏龍:黑了全世界 贖金只到手5萬美元

5月12日起,一款名為“WannaCry”的勒索軟件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傳播,感染了包括醫院、教育、能源、通信、制造業等以及政府部門在內的多個領域。而據15日CNBC援引一位行業內人士的說法,在全球20萬臺電腦上鎖定文件、要求機主支付比特幣作為贖金的這幫黑客,迄今僅賺到了5萬美元左右的贖金。

位於倫敦的初創企業Elliptic幫助執法機構追蹤那些使用加密貨幣的網絡罪犯,Elliptic調查的網絡犯罪案件涉及比特幣非法交易、洗錢案等,公司主要向美國和英國的執法機構提供服務。據該公司CEO史密斯(James smith)稱,自周五到周一早晨,他的公司發現約有價值5萬美元的比特幣被支付給黑客。

贖金不高的兩大原因

相對於此次攻擊的範圍和規模,5萬美元的贖金顯然是一筆“小數目”,其背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許多人不知比特幣為何物、也不知道如何用比特幣支付贖金。而購買大量加密貨幣需要一定時間,並且開通比特幣錢包賬戶、進行交易也需要一個較長的流程。

據黑客們的說法,從周五開始的72小時,解鎖文件的贖金是300美元,72小時後贖金將翻番至600美元,7天後文件將永久鎖定。

此外,研究人員認為,並沒有看到支付贖金後就能解鎖文件的任何證據。網絡安全公司Check Point周日表示,WannaCry和其他勒索贖金的行為不太一樣:“大多數網絡勒索會為每一個受害者創建一個獨一無二的ID和比特幣錢包,這樣就能知道該把解密信息發送給誰,但是WannaCry似乎只要求你支付贖金,然後就要求你……等待。”Check Point工作人員如是稱。

罪魁禍首是美國政府?

針對WannaCry勒索病毒肆虐全球,微軟認為問題在於美國政府私藏大量漏洞信息。WannaCry病毒正是利用了老版Windows系統中的漏洞來進攻,而這個漏洞最早是由美國國安局(NSA)發現。

微軟總裁、首席法務官布拉德·史密斯在上周日的一篇博客中寫道,我們看到維基解密曝光了CIA私藏的漏洞,而導致此次事故的漏洞來自於NSA,影響了全球用戶。歷史已多次表明,政府部門掌握的漏洞信息在流向公眾之後造成廣泛的破壞。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1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