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美日一收一放 市場先生自語

來源: http://mrmarketofhk.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4.html

一如市場所料, 上星期四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佈結束其債券購買計劃, 表示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在啟動兩年多後宣告結束. 簡單地總結2年以來的變化, 美國失業率由2012年9月時的7.8%改善至5.9%, 美匯指數則由2012年9月平均數79.9上升至目前的87.04, 不過, 最大得利益的是美國股市, 道指與標普500指數分別上升33.4%和43.6%. 證明一個政府如果想振興經濟, 最好的方法就是振興股市, 也證明美國政府仍然是地上最強. 俗語說, 有人辭官歸故里, 有人漏夜趕科場. 另一邊廂, 日本央行上星期五突然宣佈擴大每年貨幣基礎至80萬億日圓, 日本政府養老基金也宣佈將海外債券配置比例由11%提升至15%. 筆者不相信美聯儲和日本當局一先一後的的有關決定是巧合.

至於內地A股也不甘寂寞, 在阿爺救樓市谷消費以及人行向市場註資的刺激下, 滬綜指10月份累升2.4%, 以2,420.18點高位收市. 通常股市好保險股盈利與股價表現也不會太差. 內險股已經公佈了首3季業績. 以股東淨利潤計算, 國壽, 平保和太保分別增長16.3%, 38.5%和10.9%. 雖然平保的強勁增幅得力於平安銀行淨利潤大增34.2%, 但也顯示內地保險業本身的一些利好因素. 第一, 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普遍上升, 國壽的淨投資收益率由4.51%提升至4.83%, 平保更加由4.9%提升至5.3%. 第二, 保費收入普遍錄得增長, 平保個險渠道新保單保費增長19.9%, 壽險總規模保費增長15.4%, 太保個險渠道新保單保費更大增27.7%. 第三, 其他綜合收益普遍回升, 其他綜合收益主要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值變動產生的損益而沒有計入當期損益的部分, 國壽其他綜合收益由虧損47.37億元轉為收益185.28億元, 太保則由虧損2.51億元轉為收益72.35億元, 平保更由收益7.16億元大增至101.16億元, 意味著內險股未來資產減值的壓力大幅下降. 由於國壽於債券資產的配置比重較高, 未來受債券價格波動的影響也較大.


首3季業績顯示內險股也有不利的方面. 受到各類銀行理財產品的衝擊, 退保支出普遍上升. 首3季退保金方面, 國壽, 平保和太保分別大增64.6%, 32.9%和57.1%. 國壽, 平保和太保的退保率分別為4.77%,1%和6.6%. 高退保率對內險股的不利影響包括損害現金流的穩定性, 也顯示以往銷售保險產品的可持續性較差. 平保的退保率遠較其他內險股為低, 因為平保的壽險總規模保費當中, 有92.85%為個人代理渠道, 個險比重遠超其他對手. 以預期今年內含價值和新業務價值估值, 國壽,平保和太保的股價對內含價值(P/EV)分別為1.25倍, 1.01倍和1.28倍, 國壽,平保和太保的隱含新業務價值分別為4.57倍, 0.14倍和5.08倍. 平保估值最平, 也是筆者的首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320

20年來一放就亂、一管就死頑疾仍在 陳清泰呼籲落實管資本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著名經濟學家陳清泰23日在“首屆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上表示,國企深層次體制問題最終要靠企業制度來解決。

陳清泰強調,國有企業的轉制就是要由《企業法》規範轉向《公司法》調節,政府要擺脫管企業的糾結就要落實管資本為主、推進頂層國有企業的整體改制,從《企業法》變軌到《公司法》,從行政隸屬關系轉變為股權關系。

為改變政企不分,陳清泰說,政府也曾試圖在管企業的框架內找到一種管而不死、放而不亂的度,但是多次嘗試並不成功。在漫長的20多年間,我們一直在“放”與“收”之間徘徊,未能擺脫“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頑癥。

陳清泰認為,政企不分、所有權經營權不分等體制性問題幾十年得不到解決,不是黨和政府不重視,不是政策出得少和文件寫得不到位。他強調,政策性調整不能替代體制性改革,《企業法》對放開搞活國有企業的歷史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是受改革進程的局限,它的利益不可能超越政府管企業,只能在如何改善和規範管理中周旋,不能做到政企分開;而《公司法》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企業制度,它主張的則是公司的獨立地位和自我治理。

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的主導方面已經不是“國有企業”的自身,而是在國家層面推進國有資產實現形式的資本化。2015年9月《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要準確把握依法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定位,科學界定國有資產出資人監管的邊界,建立監管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實現以管企業為主向以管資本為主的轉變。

陳清泰表示,“管資本為主”是指在競爭性領域國有資產應該盡數地資本化、證券化,而在某些特殊領域不排除政府直接管企業,但應限定在市場失靈的較小範圍,基本不對市場配置資源產生影響。頂層國有企業整體公司制改制需要一個過程,在這期間,監管部門仍需“管企業”。但是主要精力應逐漸轉向做好兩件事:一件是推進頂層國有企業的整體改制,另一個是深入研究管資本的體制框架、實施方案以及政策措施。

現代企業制度是改革的方向,傳統國有企業應逐漸向公司制度轉型、在條件具備的時候要加速轉型,因為與管資本對接的不是傳統國有企業,而是混合所有制的股份制公司。陳清泰認為,在企業轉制的過程中,首先要科學界定“國有企業”,政策制定和執行中的混淆搞不好會使國有企業轉制走過場。

對此,陳清泰建議,在強化國有資本所有權管理的同時,對市場主體的分類和稱謂應該及時地由“所有制”轉向遵循企業制度,依照《企業法》調節的企業仍稱作“國有企業”,按照《公司法》調節的應該通稱為“公司”,政府對他們一視同仁。這不僅有利於國有企業轉制,而且有利於消除所有制鴻溝,進一步解放生產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6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