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底線,國際上最悲觀的預測約在7.5左右;央行及各大金融機構,應該立刻展開「7.8壓力測試」,提早準備因應。 未來兩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底線何在?國際最悲觀的預測是再跌一五%,也就是到七.五左右,最「樂觀」的則是中國官方,反覆強調不會再帶給市場「驚奇」。 這些都不去管他,對台灣而言,最關鍵的還是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要如何反應,這關係到台灣的電子業、出口業、股市等,想來各方企業還有央行都已經進入警戒狀態。 一直到年初的人民幣再貶,台灣好像還沒有多少人相信人民幣會破七,這兩周下來,有些人意識到破七可能在望了,但若告訴人們可能會破八,絕大多數人的反應,好像聽到世界上真的有鬼。 個人建議,央行應該立即啟動一項以人民幣匯率為錨的壓力測試專案(貨幣錨,此指試算人民幣匯率不穩的情況),假設其對美元貶至七.八,及早做出新台幣匯率 的預案。各大金融機構、出口大亨、證交所、櫃買中心,也應該立刻展開內部的「七.八壓力測試」。為什麼說立刻,因為它來的時候,一定是立刻來。春節、勞動 節、十一長假之前、二○一七年中共十九大前後,都是緩衝民心的最佳行動日。 前文已分析(《今周刊》九九三期 〈人民幣何時破七?〉),此處不贅述。可以添加說明的是,當政權風光於國際時,人民幣就會被裝扮成「國際貨幣」,但是當政權在國內穩定性遭到根本威脅時,人民幣立馬現出其「國內政治怪幣」的原形。 一六年與一七年,乃是中國政治詭異年分,國內經濟結構若不巨變,難以平衡統治方與廣大人民之間的利益分配平衡,也就是一黨專政的合理、合法性的危機時刻。 就業壓力、預估二五%中小企業倒閉、房市與股市的巨大泡沫、人民幣不斷稀釋的國內購買力,在在都會迫使當局將人民幣的流量、價值與經濟現實拉平,而貌似驚 人的海外投資回報,以及一帶一路等宏偉計畫,遠水必然救不了近火。 那麼,為什麼說底線是七.八,而不是八呢?這只不過是基本的「超市定價原則」。一件商品,家樂福永遠不會貼上十元的價格標籤,而會貼上九.九元,大家會覺得「十元有找」。整數是個心理門檻,七.八比起八,好聽多了。
撰文 / 范疇 |
近日,京東物流實驗室在江蘇省宿遷市開展了一系列無人機送貨實驗,對無人機送貨的流程、飛行調動系統、設備需求、人員分工等方面進行了測試。據悉,此次測試是希望利用無人機將商品從配送站傳遞至鄉村推廣員手中,目標是解決農村電商最後一公里的配送需求。
無人機配送測試的推進意味著京東正在對傳統配送方式進行顛覆式創新,尋求將物流配送行業從勞動力密集型轉向科技導向型。
與此前一些電商和物流企業嘗試的無人機送貨模式不同,這次京東測試的無人機供貨不針對消費者的單個訂單,主要在於完成從配送站到鄉村推廣員之間的農村電商配送環節。隨著渠道的下沈,京東農村電商業務快速發展,至2015年底,京東已擁有700多家縣級服務中心,覆蓋27個省、約800個區縣;同時,京東雇傭了約15萬鄉村推廣員,覆蓋了12000多個鄉鎮的近15萬個村落,服務超過25萬村里百姓;京東幫服務店已在全國開設了1293家,覆蓋31個省、約1300個區縣、2萬左右鄉鎮、近40萬個行政村。
京東通過調研發現,從配送站到村莊直線距離往往小於10公里,但因為地形原因,需翻山過河,配送員進行一次配送有時需要半天以上,時間成本很高。同時,中小件貨物的平均重量和體積都不大,很適合采用無人機批量完成。
實驗表明,這種模式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商品在配送站完成站點驗貨和包裹裝機,通過無人機迅速送到推廣員手中,再由他們分發給村里的用戶,既提升了配送效率,又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由於從配送站到推廣員的飛行線路相對固定,可以通過事先勘察的方式,規劃出安全的路線和著陸點,無人機起飛後,推廣員會收到系統通知,按時在降落點等候即可。
在完成無人機送貨的流程實驗後,京東將有計劃、分階段地推進與第三方的合作,共同研發和生產無人機,建立無人機配送調度中心,完善京東無人機送貨體系的建設,力爭早日實現無人機送貨。
隨著無人機送貨實驗的推進,京東物流實驗室也正式浮出水面。該實驗室致力於研發新一代物流技術,以提升京東的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除了無人機送貨項目,前不久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首次亮相的京東全自動物流中心及倉儲機器人、自動駕駛車輛送貨等項目均出自該實驗室。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5月3日9時,五一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深圳市民潘先生來到深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辦理過戶手續,成為深圳首個領取到增值稅發票的二手房購買者。
“營改增”大幕已在全國全面拉開。此前的文件已經明確,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等行業此次一並納入試點範圍。
行業感受冷熱不均
為潘先生服務的深圳鏈家經紀人張誌壯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潘先生此次購買的房屋總價175萬元,計稅價格為114萬元,按照營改增試點方案計算的交易稅費為87001元,比原先按營業稅繳稅節約了4350元,相當於稅負下降了4.76%。
營改增之後,建築業和房地產業稅率確定為11%,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則確定為6%。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營改增對於各個行業影響不同。
近期,凱悅、洲際、萬豪、希爾頓等國際酒店以營改增為借口集體漲價事宜備受關註,但在被相關部門約談後,上述酒店大多表示暫不漲價。
“對酒店而言,很多項目都可以作為進項成本抵扣,並不一定會影響利潤。酒店以營改增為借口實行漲價是虛假宣傳。”華美首席知識專家趙煥焱認為。
而錦江、如家、華住、格林豪泰等方面則表示,經濟型酒店不會漲價,因為“營改增”本身不影響利潤。
與酒店行業有所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是公寓住宿業。
貝客、青客、魔方、友社等公寓業者表示,“營改增”後會減輕公寓行業的稅負,同時會增加公寓行業的收益。按照目前現代服務業增值稅納稅標準,年營業額500萬以下的企業歸為小額小規模納稅人,實行3%的稅率,年營業額500萬以上的企業繳納一般納稅人6%的稅率。即絕大多數中小公寓公司都能享受到3%的小規模納稅人稅率,相對於此前營業稅的計算規則,納稅總額大幅下降。
“如果我們公寓的月租金收入是1萬元,成本7000元,原本按照營業稅計算則凈收入2500元,但是營改增後則凈收入可提升到2830元,因此營改增利好公寓行業。”魔方公寓市場部負責人邵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零售業也感受到利好。沃爾瑪、家樂福、步步高這類零售業者大多表示,進入5月,其已經在公司內部和供應商方面進行了符合“營改增”的轉變,以公司內部而言,這些零售商在各類報銷和內部采購方面全面實行增值稅發票制度。
而在與供應商的合作方面,大部分大型供應商開具增值稅發票沒有問題,但部分小型供應商則難以開具增值稅發票給超市賣場。對於這類小型供應商,零售商可能采取更新合同,增加補充條款,並希望小型供應商可以早日規範化開具增值稅發票。
大部分零售業者均表示,“營改增”可以規範化抵扣進項成本,是利好零售業發展的,但需規範小型供應商。
比之酒店、公寓和零售業,旅遊業者算是比較煩惱的。
營改增之下,旅遊業者需要其“上遊”提供增值稅發票,否則旅行社無法抵扣進項成本。
然而旅遊行業與其他行業不同,其“上遊”業者很多時候無法開具增值稅發票,這會導致旅行社無法抵扣進項成本,進而影響旅遊業者的利潤。
“旅行社的進項來自於景區、交通和住宿等,這些商家中比如景區門票、火車票和機票都不是增值稅發票,還有一些私人承包的景區、農家樂等,根本無法給出規範的發票。旅遊行業有太多不規範的上遊業者。”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旅遊企業創始人苦惱地表示。
央地關系待重構
營改增之後,不僅僅是相關行業的稅負發生了變化,政府間的收入分配也面臨調整。一是營改增以減稅為目的,政府稅收收入總量將有所下降,另外,中央與地方的財力分配也將重構。
此前,增值稅中央和地方的分配比例為75∶25。如不調整,營改增之後,地方營業稅收入消失,財力將會大降。因此,在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的前一天,中央發文確定,以後中央與地方增值稅分配比例為50∶50。
同時,在以2014年為基數核定中央返還和地方上繳基數的基礎上,中央上劃收入通過稅收返還方式給地方,確保地方既有財力不變。中央集中的收入增量通過均衡性轉移支付分配給地方,主要用於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施文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這個方案將確保營改增後,中央和地方財力格局穩定。中央以2014年為基數,是因為2014年稅收收入的決算數已經公布,在此基礎上,可以確定中央和地方營業稅和增值稅收入。
施文潑此前測算發現,2014年國內增值稅和營業稅收入共計48637.09億元,其中,中央收入為21171.97億元,地方收入為27465.12億元。據此測算,未來增值稅中央和地方分享比例取整定為50∶50。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告訴本報記者,由於地方發展不均衡,增值稅分享比例統一為五五分,經濟發達地區分享後的收入低於營改增前的基數,而對此,中央將通過稅收返還方式補給這些地區,確保這些地方既有財力不變。
他舉例,假設某個地方政府營業稅加增值稅共1000億元,營改增之前,地方稅收(營業稅加上25%增值稅)部分為600億元,如果營改增後,增值稅分享比例 為五五分的話,地方最終拿到500億元。因此中央需要通過稅收返還補給地方100億元,確保地方財力不變。
另外,《方案》明確,中央集中的收入增量通過均衡性轉移支付分配給地方,主要用於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這能兼顧好東中西部利益關系。
難點在過渡期之後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營改增後地方真正擔心的問題是,營業稅是地方的主體稅種,通過這個稅種,地方政府可以發揮對企業和經濟的調控作用,而失去這個稅種後,地方政府調控能力可能被削弱。
胡怡建也告訴本報記者,此前地方政府會通過營業稅先征後返等手段來支持地方發展,營改增後,地方在稅收管理上更加規範,但之前調控的靈活手段也受到影響。
《方案》的過渡期暫定2~3年,屆時根據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地方稅體系建設等改革進展情況,研究是否適當調整增值稅中央和地方的分享比例。
胡怡建認為,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向是,中央承擔更多的事權和支出責任,因此中央分享比例有可能相應提高。
據了解,中央和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預計今年出臺,將在國防、國家安全、外交、公共安全等領域率先展開。
地方失去主體稅種營業稅後,地方稅收體系如何建設也變得更為迫切。
施文潑對本報記者分析,目前地方主體稅種構建還不太明確。有一種思路是將車輛購置稅劃給地方,消費稅的汽車相關稅目下劃地方,最終車輛繳納部分可能合並。環保稅在立法進程中,按現在初定方案,也是地方稅。而立法中的房地產稅也應該是地方稅,但難以判斷何時出臺。
李萬甫對本報記者稱,地方稅收體系如何構建還不清晰,房地產稅還未出臺,消費稅如何改革也不確定,很難培育地方主體稅種。
這個周末,不少遊客激動了!因為期待已久的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始運營測試,盡管運營測試必須持有專門的門票,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入場,但仍然有大批遊客趕到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哪怕不能進入樂園,那麽在迪士尼小鎮駐足一下,也值得玩味。
從5月7日開始,上海迪士尼小鎮部分商戶開業,迪士尼世界商店也迎來了第一批客人,從早晨9點開始,客人就在商店門口排起了長隊,為了維持秩序,迪士尼小鎮上的熱門商鋪——迪士尼世界商店和樂高門店在高峰時采取限流,以控制店內人數,保障客人安全。
重點是,第一財經記者在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始運營測試的首日進入了樂園,雖然在測試階段,並非全部項目都開放,但已經可以領略到迪士尼樂園的風采。今天就讓我們來搶先了解上海迪士尼樂園的玩樂大攻略!
*度假區預覽
早晨的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門口
這是度假區內的一個車站,樣子是不是很時尚?附上路線圖
度假區的遊客中心服務很到位,現在就公布度假區測試版高清地圖啦!
*迪士尼小鎮部分商戶營業!
早晨10點多,進入到迪士尼小鎮,部分商戶開業了,尤其是迪士尼世界商店和樂高門口,已排起長隊
到11點半左右,迪士尼小鎮上一些熱門餐廳的門口也開始排隊用餐
5月7日開始,上海迪士尼樂園開始運營測試,但必須持票入園,大部分沒有門票的遊客正羨慕地向樂園內張望
這就是傳說中非常寶貴的上海迪士尼樂園運營測試入園門票!
*上海迪士尼樂園玩樂大解析!
“重頭戲”來了!第一財經記者帶你入園先睹為快!
安檢是第一步,請註意,水、自拍桿等都不可以帶入樂園,具體註意事項如下:
進入上海迪士尼樂園後,首先看到的就是具有標誌性的米奇花壇,這在美國迪士尼樂園也是類似哦!
員工非常熱情,即便你不買商品,他也會友好地把頭飾借給你佩戴並且幫你拍照哦!
輔助設施一應俱全,有專門的童車和輪椅租借
“米奇大街”歡迎你!這也是迪士尼樂園的標準模式,進入樂園後首先會看到這樣的商業街,並且正對著迪士尼城堡!
“奇想花園”區域,旋轉木馬是保留節目!
城堡實在太壯觀,到下午1點左右,會有大型表演,多位迪士尼公主會和大家見面!
想知道城堡內部是什麽嗎?來一起看看
有沒有《冰雪奇緣》中,艾爾莎女王城堡的感覺?
墻上都是公主系列
上樓看看會發現什麽?原來是白雪公主
在城堡的後面是“夢幻世界”區域,包括“旋轉瘋蜜罐”、“愛麗絲夢遊仙境”、“小熊維尼歷險記”等一系列童話式遊樂項目,等待時間從10分鐘到50分鐘不等(視客流量而定)!值得一提的是,這里在下午3點半會有一場《冰雪奇緣》演出,不容錯過!
友情提示,所有的演出都是提前十分鐘停止入場哦!
喜歡“加勒比海盜”系列的遊客們一定不可以錯過這里——“寶藏灣”,這里有一系列的演出和探險,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下午5點半的《人猿泰山》演出結合了迪士尼故事和中國元素,全場演出以中國雜技來體現泰山的叢林故事,讓人拍手叫絕!
“明日世界”區域則是林另一番景象,各種驚險刺激的項目在等你探索,尤其是“創極速光輪”,這是全球迪士尼樂園中速度最快的過山車之一!
*巡遊和各類表演
巡遊和表演乃是迪士尼樂園的經典項目,下午2點半左右的巡遊一定要看!你喜歡的迪士尼明星們都會和大家見面!
*餐飲
看過這麽多好玩的,一定餓了吧,現在就帶大家來看看樂園內的餐廳和各類食物,當然還有大家最關心的價格。上海迪士尼樂園內很多中式餐點和米奇造型的食物,最有意思的一款當屬米奇鮮肉酥,絕對上海灘風情,25元一個。
當“油面筋塞肉”出現在迪士尼樂園內,有沒有很特別的融合感?
*買買買
樂園內每個區域都有不同造型和主題的迪士尼商店,太多東西可以買,重點推薦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夢想護照,65元一本,可以蓋章,非常有紀念價值哦!
*快速通行證的獲取
遊客可以用門票在自助機器上獲得快速通行證,在指定時間抵達快速通行證上的遊樂項目可以節約排隊時間,但是每個時段的快速通行證獲取量是有限的。
*洗手間
每隔一段距離都有洗手間,門口還有直飲水,洗手間也是精心設計過,不同區域的洗手間風格迥異,連洗手間都是一道風景!
*夜景
璀璨星辰伴隨著夜晚的上海迪士尼樂園,另有一番風情,美麗而浪漫!
*地圖
最後奉上的是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官方地圖和迪士尼小鎮上的《獅子王》演出信息,可以作為福利收藏哦!
目標客群年齡層降低,全世界的App商戰也越演越烈,大家都搶攻這群活躍的使用者,因為那是維繫產品熱度的關鍵。 不知道該怎麼跟家中青少年對話嗎?也許你該從他們手機裡的新App理解起。 根據美國研調機構Edison Research四月公布的最新調查發現,在美國,有「閱後即焚」功能的影音社交軟體Snapchat,首度超越臉書,成為十二歲到二十四歲年輕人最愛的社群軟體。 替品牌操作社群的奧美社群團隊負責人黃逸旻觀察,現在的年輕人,比成年人更注重隱私,會將社群軟體依遠近親疏管理,只想分享給親近朋友看的內容,就用Instagram,或甚至是可匿名的Snapchat與新部落格平台Tumblr。 目前,Snapchat的估值約是一百六十億美元,已高過市場先行者推特(Twitter)的市值。 不僅美國,在台灣,也有一群原生於亞洲的新創App公司,已悄悄攻占青少年的手機(見第四十三頁表)。 之初創投合夥人詹益鑑認為,真正全球普及的App,其實只有臉書、Google、YouTube幾大巨頭,大家往往高估西方App的影響力,同時,青少年本來就是較在地化的社群,因此有在地文化優勢的亞洲企業,能抓住這市場。 但,傳統商業世界裡,二十五歲到四十四歲的青壯年才是主流,國、高中到大學的青少年,總被視為「含金量低」,相對受忽略。為什麼現在卻成了新創服務的兵家必爭之地? 首先,青少年,往往是新創服務最活躍的使用者,掌握他們就不怕產品與服務沒熱度。 用戶M型化,老與小最活躍 「老的跟小的,(在網路上)互動最頻繁,中間那一群都很冷漠,最冷漠大概就是剛出社會,或每天接收資訊的男性,這群人不太跟人互動,也不太按讚。」 旗下代理「美圖秀秀」、「美拍」等軟體的玩美行動總經理柯美慧表示,年輕族群對維繫平台的熱度很有幫助,以旗下影音平台軟體「美拍」為例,十二歲到十八歲的使用者,按讚與回覆的熱度,是成年人的三到四倍。 其次,青少年是新創企業營運服務、改良產品時,重要的風向球。 「晅群人對電商來說,其實不是高消費族群,但他們很願意真誠給你很多回贛,且他們是科技趨勢的早期風向球。」 蝦皮拍賣的行銷總監楊晨欣舉例,同樣是補貼運費,去年僅補貼宅配,未提供超商「店到店」取貨付款服務。但經過年輕使用者回饋,今年一月正武推出超商取貨付款,並補貼「店到店」運費,至今,交易量較去年有十倍的成長。 楊晨欣觀察:「很多學生,住家裡或宿舍,不是很方便收貨,這其實是一個很大、沒被滿足的需求,實施(店到店)之後,不光是學生,也很受上班族歡迎。」 而且,青少年甚至是一個新創服務「生」與「死」的關鍵。 三眉角,抓住新世代商機 要酷!他們說的須當回事 柯美慧指出,青少年通常是產品生命週期中的「早期採用者」(early adopters),得先吸引到這些人,透過口碑擴散,才能慢慢成長到早期大眾(early majority)與晚期大眾(late majority),使產品以臻成熟。 「(青少年)嗅覺很敏銳,不像成年人,對網路會有些抗拒……,你看Facebook或Line,現在連長輩都在用,但一開始也是從年輕人擴散,」她舉例。 而青少年對新創服務而言,不僅掌「生」,更也掌「死」。 「越來越多品牌,都在關注怎麼年輕化,讓使用者年齡層下降,因為品牌最大的考驗,就是老化。」 與Line同屬一集團的社群軟體「Band」總經理邱彥錡指出,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喜新厭舊,容易「變心」,而一旦社群平台上的年輕人流失,容易讓大眾感覺這平台已經不「酷」,是衰敗的警訓。 當青少年使用者,能貢獻給新創服務遠比營收還多的資源時,新創公司該如何想辦法網羅,並留下這群人呢? 第一,你得「不敷衍」的傾聽這群人。 青少年沒收入、沒投票權,聲音往往被企業與政府忽略,因此,想抓住這群人的心,得先讓他們知道:「我把你們當一回事。」 例如Band,一開始其實是完全封閉武的私密社群平台,去年四月整個服務改變,讓平台上社群可私密與公開並存,便是透過使用者意見,發現台灣青少年其實有許多「看見」與「被看見」的需求,於是跟韓國總部溝通,使服務大轉向。 而蝦皮拍賣為了傾聽年輕人的聲音,今年三月起,甚至在客服團隊與「臉書小編」外,獨立出五人團隊,專責社群服務,宣稱「每則私訊都回覆」。 「我們想挖掘他們(年輕客群)真正困擾的點是什麼?例如有高中生希望關閉帳號,我們問為什麼?原來因為手機(拍賣)太方便,沒辦法專心念書。後來我們說,先幫你凍結帳號,如果下次你考得很好,我們會給你一個獎勵,」楊晨欣分享。 「現在年輕人,(你一)『虛假』,他們馬上會知道,很反抗,他們很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黃逸曼觀察。 要潮!僅兩天熱潮也得跟 第二,你得比年輕人更跟緊潮流。 「年輕人每天接受新東西,他今天看上別人,你明天可能就被拋棄,要不斷精進,看有沒有更多有趣東西加進產品。」柯美慧分享,美圖內部會隨時關注熱門議題、緊跟熱點。 她舉例,先前臉書慶祝同志婚姻合法,推出六色彩虹大頭貼時,即使當天是週末,台灣團隊仍立即向廈門技術團隊反映,半天後,也推出彩虹旗濾鏡。 「我們常常為了『跟熱點』三個字,疲於奔命,這風潮可能一、兩天就過了,但沒辦法,做年輕人的生意,就是要這樣,一次。兩次不跟,很快就落後,只能每次都跟上。」 目前,美拍在台灣有大約三百八十萬名用戶,十二歲到十八歲使用者便占了約四成。 別下指導棋,給他主導權 第三,也最重要的一點,得拋棄「在直言商」的本位思考,讓年輕使用者擁有自主權。 邱彥錡指出:「現在學生自主性很高,你很難單方面跟他們說,這東西就是這樣用,不行。他們希望,是他來決定這個App該怎麼使用。」因此Band 不會主動決定,要開設哪些群組,而是讓使用者自由發揮。 柯美慧也舉例,例如美拍團隊,一開始想當然耳的認為使用者在平台上分享影片,自然想獲取知名度,因此會教用戶怎麼將影片拍得更好,後來實際接觸,發現很多年輕用戶其實抗拒「指導棋」,「有些人只是想玩玩、開心,如果你干涉太多,他反而有壓力……,他腦子裡不是想成名或變紅,只是覺得這是讓他認識同好的地方,不帶功利性質。」 「他們不喜歡很商業的操作。例如我們曾經想過找校園代表,讓學生去蒐集同學的東西來平台賣,賺到的錢可以分給他們,後來訪問學生,發現他們對這中間的利害關係很敏慼,覺得不太舒服,」楊晨欣也呼應這樣的觀察。 當網路原生的「Y世代」、出生於行動裝置時代的「〇〇後」 (指二〇〇〇年後出生)逐漸成為商業世界主流,這些生意經,將不僅適用於網路服務,而是每個企業想基業長青,都得關注的課題。 撰文者吳中傑 |
印度今天成功發射了首個用於技術驗證的“可重複使用運載器”(RLV-TD)。這是一個長約6.5米,重1.75噸,大小與一輛SUV相當,外形酷似迷你航天飛機的飛行器。
該運載器是在北京時間今天早上9點30分左右,於印度南部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成功的。負責此次發射的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在火箭升空後20分鐘確認此次任務成功。這是一次高超音速的飛行試驗,也是ISRO首次發射有翼飛行器。該飛行器被安裝在一個特殊的火箭助推器的頂端,此次發射僅用於收集數據。
這也是印度可重複使用運載器計劃的第一步。ISRO科學家表示,可重複使用運載器被稱作是印度自主制造的航天飛機,可以滿足印度進入太空計劃的需求,並實現低成本太空發射目標。不過要實現把宇航員和衛星送入地球軌道,進入大氣層滑翔著陸並多次使用,至少需要10年-15年時間。屆時,搭載衛星等載荷發射的成本將降低至2000美元/千克。
印度發射自主研發飛行器令該國加入了與美國億萬富翁貝索斯和馬斯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競爭。他們都旨在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此前,印度已經在2014年成功將一個探測器發射至火星,當時僅花費成本7400萬美元,顯示了印度的技術能力,並降低太空頻繁旅行成本的能力。
可重複使用運載器已經成為降低太空旅行成本的主要手段。馬斯克的SpaceX和貝索斯的藍色起源(Blue Origin)都已經成功測試可回收火箭降低成本。咨詢公司Alix Partners航空航天專家David Wireman表示:“盡管太空旅行的技術門檻很高,但無論從技術或者成本的層面考慮,印度都已經證明了它的實力。”
印度已經宣布到明年3月的一年中,將在太空項目中投入750億印度盧比(約11億美元),美國NASA今年一年的預算約為190億美元。
如果印度的可重複使用運載器計劃獲得成功,這意味著該國在商用衛星發射方面將占據一席之地。根據衛星行業協會的數據,2014年全球衛星行業的收入約為2030億美元,前景非常可觀,其中約59億美元來自於衛星發射。
印度國防研究院高級研究員Ajey Lele表示:“太空競爭已經不再被歐美所主導,亞洲國家的實力正在快速增強,有望迎頭趕上。”
印度第一次發射火箭要追溯到1963年,第一次發射衛星是在1975年。2009年年底,印度第一次啟動了無人登月計劃。2014年,印度“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入軌,成為亞洲第一個實現火星探測的國家。
Lele表示,印度的挑戰是和SpaceX以及藍色起源一樣的,也就是如何實現火箭回收。馬斯克的SpaceX“獵鷹9”火箭5月8日在大西洋一艘無人船上降落,第二次實現海上回收;而貝索斯的藍色起源幾天後也在發射測試火箭後成功實現回收。
自從Google的AI贏了真人棋士,各種應用開始被看見,日本金融業者善用AI的深度學習功能,預測股市,不久後,也許它將變成所有投資者倚賴的「股神」。 今年春天,Google研發的AI(人工智慧系統)以壓倒性的勝利擊敗職業棋士,這個顛覆戰前預測的結果,也重新為AI的各種應用,開啟了無限的想像。 在國外已有外科機械手臂搭載AI,成功縫好手術傷口;也有大型法律事務所起用「AI律師」,這些「強者」的出現,已開始威脅到高技能專家的地位。在日本,有些AI應用計畫正在進行,例如挑戰東京大學的入學考試,以及通過短篇小說選拔賽的資格審查等。 此外,儘管研發目的不花俏有趣,金融業對於AI技術的發表與試用從未間斷。在這個領域裡,AI必須能夠對未來做出精準的預測。 讀92項指標,理出下月走勢 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表示,他們正嘗試用AI預測日經股價指數的漲跌,以每月的十日為基準,讓AI預測一個月後的股價指數。由於只有漲或跌兩種選擇,所以準確率要超過五〇%以上,才能算是AI的實力,截至去年十月份為止的四十三個月當中,AI 的平均命中率約為七〇%,如果單看二〇一五年間的預測,則高達九〇%。 做為預測依據的是股價指數和匯率變動等九十二項經濟指標,每個月都從過去十五年來的資料當中,找出相似的市場環境和當時的經濟指標,再利用「決策樹」的分析手法進行預測。這種分析手法是指在特定盤勢條件下,把可能影響股價的因素一一細分,就像茂盛的樹枝,例如「工業生產指數在××以下」「澳洲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在××以上」等,以追求最適當的決策過程模式。 利用決策樹來預測股價指數,最有趣的地方就是讓股價的構成要素「可視化」。從二〇一一年就參與這項研究的投資決策分析師瀨之口潤輔表示:「通常AI的統計分析結果大多以複雜的公式呈現,簡直就像黑盒子一般,在投資界根本沒有人有興趣:一旦構成要素可視化之後,也可用來說明盤勢變化的原因。」 障礙:人類思維使預測偏離 如果對下個月市場的漲跌預測可以有九成的命中率,應該可以馬上應用於投資活動吧?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瀨之口去年開始將AI的預測結果提供給一百家以上的投資機構,可能這些機構也根據這項結果進行投資,結果卻導致AI的命中率今年開始跌至七成左右,當坐擁鉅額資金的投資機構開始相信AI的預測而跟進投資時,這些動作本身並非在AI的預測之內,所以市場動向就容易偏離AI原來的預測。 雖然瀨之口深信:「總有一天會出現可以克服這些問題的AI。」不過似乎還需要時間。AI雖然在棋藝上戰勝人類,但是假如把投資看作比賽,就像麻將一般,參加者多,就會有人選擇「少輸就是贏」的保守策略。 如果不能把持股多的投資者的思維都分析過一遍,AI的投資勝率就很難提升。 此外,經濟指標大多每月公布,但其實每日的漲跌也能分析,三菱UFJ信託銀行就開發了預測東証指數每日漲跌的AI,分析基準從每日到每月公布的經濟數據總計約兩百項,今年三月起投入自有資金數億日圓成立的領航員基金,正在活用這項功能。 該基金的投資標的是五十多檔高股息個股,當AI預測隔天股價可能下跌時,便利用期貨避險。把二〇〇八年到二〇一五年間的市場數據讓AI模擬分析投資,結果顯示每一年都有獲利。 該公司的資產運用部課長岡本訓幸表示:「AI判斷的只是盤勢動向,選股方面還是交由研究員來篩選,所以人事成本不會大幅減少。」雖然現在有些論調認為利用AI投資,現有的基金經理人和分析師工作將被取代,但是短期內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 在投資業界已經運用了相當多計量投資(Quantitative)等財務金融工程,但是AI的特色是更精確的「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現階段是先向投資機構募集代操基金,將來希望能成立開放式信託基金向大眾募資。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AI 的優點,就是將大量的情報瞬間分析,並找出特定模式,即使遇到新數據,也能套進原來的模式加以分析預測。若要用來預測經濟動向,還有一項重要的優點,就是不被主觀意識或特定單字印象所影響,可以做出客觀的分析。 野村證券讓旗下AI閱讀日本央行發行的《金融經濟月報》、內閣府發行的《每月經濟報告》等,並且將每一篇文章的景氣觀點數值化,再將平均值編成「野村AI景氣感觀指數」,從去年十二月開始每月公布。 該公司經濟學家水門善之表示,過去的方析方法「文本挖掘」 (text mining),只能做單字出現頻率等表層分析,但是擅長深度學習的Ai對於肯定句、否定句混合存在的長篇文章,或從屬關係不容易理解的表現句型,都能應對。 同時,野村證券也以「景氣觀察調查」為教材,讓AI在閱讀後學習編製出景氣感觀指數。該調查刊登了日本全國各行各業對景氣的看法,每個意見都以五個等級來表示對目前景氣的判斷,當AI閱讀越多調查結果,對於景氣好壞的判斷精準度就越高。 進化:除了總經還能算個股 對散戶來說,總體經濟的預測固然重要,但是更希望能有直接做為投資判斷的預測,也許很快就會出現個股的投資預測服務。 研究機構FISCO正著手開發利用AI分析股價的預測系統。畢竟要研究員追蹤日本三千五百家以上的上市公司有其困難,要看完所有上市公司的財報更是不可能,但如果換成可以瞬間讀完龐大數據並分析的AI,要針對個股預測股價並非不可能。 該系統還將企業經營高層的發言納入分析範疇,發言時的口氣堅定或遲疑、對未來營運看法保守與否都記錄下來,以做為綜合判斷的依據。然而問題就在,如何將這些分析結果結合到公司的事業發展,目前計畫除了賣給投資機構和個人,也將銷售給上市公司公關部門。 AI如何預判投資人對於預測結果的解讀與動作?AI 之間的預測績效如何評估?所有被翻攪的好奇心,全都因為AI拉開了經濟預測的序幕。(Nikkei Business(C)20l6 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Inc.) 譯 張鳳 審稿 張務華博士 | ||
亞馬遜周一宣布,該公司已經獲得英國民航局和其他組織的許可,得以在該國測試無人機送貨業務。
亞馬遜在聲明中說,由英國民航局支持的跨部門團隊已經允許亞馬遜探索三大關鍵創新:在農村和近郊地區測試超出視線範圍的無人機運營;通過測試傳感器的性能來確保無人機能夠識別並躲避障礙物;讓一名操作人員同時操作多臺高度自動化的無人機。
這都是為了拓展亞馬遜的Prime Air無人機配送業務,這項業務希望在用戶下單後30分鐘內,通過無人機送貨上門。
亞馬遜2014年率先向美國監管者提交類似測試活動的監管審批。
事實上,不光亞馬遜能夠通過這些測試獲益,英國政府同樣如此。
“我們希望將無人機安全地整合到整個航空系統中,從而促進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和創新。”英國民航局政策主管蒂姆·約翰遜(Tim Johnson)說,“亞馬遜的這些測試將為我們的政策和未來的落實方法提供信息。”
附亞馬遜官方聲明:
Amazon and UK Government Aim for the Sky with Partnership on Drones
New Program Will Explore the Safe Use of Drones for Delivery
SEATTLE--(BUSINESS WIRE)--Jul. 25, 2016-- (NASDAQ:AMZN) – Amazon has today announced a partnership with the UK Government to explore the steps needed to make the delivery of parcels by small drones a reality, allowing Amazon to trial new methods of testing its delivery systems.
A cross-Government team supported by the UK 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CAA) has provided Amazon with permissions to explore three key innovations: beyond line of sight operations in rural and suburban areas, testing sensor performance to make sure the drones can identify and avoid obstacles, and flights where one person operates multiple highly-automated drones.
“The UK is a leader in enabling drone innovation – we’ve been investing in Prime Ai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ere for quite some time,” said Paul Misener, Amazon’s Vice President of Global Innovation Policy and Communications. “This announcement strengthens our partnership with the UK and brings Amazon closer to our goal of using drones to safely deliver parcels in 30 minutes to customers in the UK and elsewhere around the world.”
This ground-breaking work will help Amazon and the Government understand how drones can be used safely and reliably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t will also help identify what operating rules and safety regulations will be needed to help move the drone industry forward.
“Using small drones for the delivery of parcels will improve customer experience, create new jobs in a rapidly growing industry, and pioneer new sustainable delivery methods to meet future demand,” said Misener. “The UK is charting a path forward for drone technology that will benefit consumers, industry and society.”
As the UK’s aviation safety regulator, the CAA will be fully involved in this work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for safe use of drones beyond line of sight. The outcomes of these tests will help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policy and regulation in this area.
“We want to enable the innovation that arise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drone technology by safely integrating drones into the overall aviation system,” said Tim Johnson, CAA Policy Director. “These tests by Amazon will help inform our policy and future approach.”
歐盟銀行業壓力測試結果出爐。測試開始之初,51家銀行的平均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3.2% ,考慮進了所有的資本要求。測試結束時,上述比率降至9.4%,下降了380個基點。
測試結果出爐 最古老銀行資本充足率僅為-2.44%
本次壓力測試設定的情景包括:未來三年歐盟經濟產出較基線水平低7.1%,利息收入下降20%。 測試結果顯示,近日因不良債務問題而備受矚目的全球最古老的銀行、意大利第三大銀行——西雅那銀行,其核心資本充足率僅為-2.44%。
愛爾蘭的Allied Irish Banks也未達到上述標準,其核心資本充足率僅為4.31%。
值得註意的是,德意誌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為7.8%, 列於表現最弱的12家銀行之內,顯著低於本次測試結果的平均水平。 德意誌銀行表示,將在2018年底達到至少12.5%的核心資本充足率。
德意誌銀行的市值目前僅為巔峰時期的8%,158億美元。德意誌銀行已經做出裁員,收縮業務等眾多措施,然而德銀的問題仍然沒有減輕,在6月的美聯儲銀行業壓力測試上,德銀是僅有的兩家沒通過壓力測試的;本周三(7月27日),德意誌銀行發布的二季度財務報告顯示,該行第二季度凈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8%至2000萬歐元;其業務總收入下降了20%,至74億歐元。
系統性問題需關註 歐洲金融業面臨挑戰
據金融時報報道,壓力測試前夕,意大利政府宣布,計劃通過籌資購買剝離西雅那銀行100億歐元的壞賬,並重新證券化發售,同時西雅那銀行將重新增發50億歐元來充盈資金。路透社稱,西雅那銀行出售不良資產事宜已獲歐央行批準。但是,這項主要依靠政府托底的對策對於西雅那銀行500億歐元的不良債務來說,並不能解決實質性問題。
巴克萊銀行CEO對此指出,歐洲銀行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目前,歐洲主要的12家銀行市值已平均縮水近50%,這不利於銀行業的健康發展,更將危及歐洲的宏觀經濟。
我國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今日演講中評論稱:“意大利的第三大銀行西雅那銀行面臨資本充足率不足,亟需進行融資,亟需增加應對危機挑戰的能力的問題。金融市場方面把5.5%核心資本的充足率作為通過措施的基本前提,-2.44%同 5.5%的基本要求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而且西雅那銀行同歐洲的一些大的金融機構,包括德意誌銀行有非常多的交叉金融業務。德意誌和德國的商業銀行,這兩家非常具有系統性影響的銀行,在本次測試中同樣表現較弱。歐洲金融業的狀況通過壓力測試暴露出的問題,亟需加以解決。 ”
2016網易經濟學家年會夏季論壇7月30日在北京舉辦,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在“2020展望”主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
朱光耀表示,當前世界經濟仍舊在複蘇的進程中,但這一進程非常緩慢,十分不平衡。而且經濟下行的壓力在繼續不斷地增加,這種下行的經濟壓力使得世界經濟面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突出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在短期內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振蕩。英鎊的匯率急劇下跌,公投宣布的兩三天時間 內,全球的股市在劇烈的下跌。在短暫的劇烈振動後,國際金融市場表現出了韌力,恢複了它的穩定,但是英國的脫歐公投進程是相當長的進程,一般預計至少需要 兩年的時間。因此,全球經濟因為脫歐公投的結果面臨著新的不確定性,影響首先體現在對英國經濟、對歐盟經濟的沖擊。所以,世界各國都希望英國和歐盟關於英 國脫歐的談判能夠平穩、順利地進行,形成英國和歐盟良好的合作夥伴關系。無論如何,未來兩年因為英國脫歐的結果將使歐洲經濟和全球經濟面臨著新的、不確定 性的挑戰。
二、歐洲的銀行體系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7月29號,歐盟的金融監管機構公布了對歐洲具有區域內系統性影響的 51家銀行的壓力測試結果,總的來看,歐洲銀行應對風險,應對由於金融風險導致的壓力測試,顯示出了它的進展,顯示出了它的韌力。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必 須立即加以解決的問題。突出地反映在意大利的第三大銀行西雅那銀行,面臨資本充足率不足,亟需進行融資,亟需增加應對危機挑戰的能力的問題。西雅那銀行核 心資本的充足率是-2.44%,一般而言,這個比例應該超過7%。金融市場方面把5.5%核心資本的充足率作為通過措施的基本前提。可見,-2.44%同 5.5%的基本要求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而且西雅那銀行同歐洲的一些大的金融機構,包括德意誌銀行有非常多的交叉金融業務。在前12名金融監管機構通過測 試,認為在資本充足率和相關的方面存在著若幹的前12家銀行中,包括德意誌和德國的商業銀行,這是兩家非常具有系統性影響的銀行。歐洲金融業的狀況通過壓力測試暴露出的問題,亟需加以解決。
三、主要工業化國家貨幣政策的分化。近期歐洲中央銀行、日本中央銀行都明確要繼續實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歐央 行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基本特約就是每月購買800億歐元的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同時把金融機構在歐央行的存款利率下調至-0.3%。日本的中央銀行采取的 措施是每年增法80萬億日元的貨幣,同時,把商業銀行在日本中央銀行的超額準備金存款部分的利率下調為-0.1%。
對比歐央行和日本中央銀行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美國的聯邦銀行,中央儲備銀行去年12月已經啟動了利率正常化的進程,首次提高了利率0.25個百分 基點。在7月26日剛剛結束的聯邦儲備銀行的會議上決定對利率保持不變,目前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基準利率是在0.25-0.5個百分基點的水平。會後發表 的聲明表示出了對美國經濟發展的樂觀判斷,認為美國的就業水平4.9%是在充分就業的水平;核心通脹率1.6%,盡管和2%相比還有一定的水平差距,反映 出了變化的趨勢。
四、重要的新興市場國家恢複到經濟強勁的增長還需要一個過程 。近期隨著巴西和俄羅斯經濟結構調整的進行,以及 全球油價一定程度的回調,使得這兩個國家的經濟狀況有所改善,但是,這兩個國家2016年度經濟增長率仍然是負數,這些重要的新興市場國家恢複到經濟強勁 的增長還需要一個過程。在恢複的過程期間,這種情況的變化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確實產生了影響。
五、地緣政治風險對全球經濟的沖擊力在增加。從中東到其他地區,不安定的地緣政治情況對全球經濟的穩定增長產生了一種新的壓力,而且這種壓力是在不斷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