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綠島科技(2023)有乜方法出術呢? (1,完成)

見到好多和一些黑暗財技的人士有往來的本土財經專欄常常好像不知就裡推介此股,但實際上這隻股是有很多東西可以操控盈利。第一篇先寫供應商,第二篇會寫客戶。

(1) 供應商
1.  浙江綠伽包裝容器有限公司
從招股書得知,這間公司的採購比例持續上升,由2010年的27.02%,增加至2012年42.02%,2013年上半年仍有33.46%,和一般供應商在上市前些年比例下降有些反常,上市公司又因價格鎖定獲得每年約96萬至291萬的收益。如下圖:


根據資料,原是由虞岳榮主席的父親虞阿富持有45%的,其餘股權由一位獨立第三方王鬆鬆,以及一間又是以莆田(確實非常巧合!)為總部的福建冠蓋金屬包裝有限公司分別持有5%及50%,浙江綠伽包裝容器有限公司抵押他的土地,以為虞岳榮及其妻子王金飛,為綠島科技作出擔保,可見他們關係也非常緊密。後來因為上市,虞阿富及王鬆鬆在2012年8月27日以估值1,000萬人民幣把50%股權出售給一位所謂獨立第三方徐衛平,合計500萬人民幣,方才解除了擔保,但是不排除他們重新進行信貸的可行性。




事實上,這家公司鄰近公司總部浙江台州市三門縣,另外在2011年,綠島科技佔公司銷售比例絕對集中,達到98.56%,剩下1.44%是其餘3名客戶,可見其實這公司都是和上市公司互相依賴,依賴程度甚至在上市公司附屬浙江綠島科技有限公司預付金額大幅上升,由2010年初的150萬左右,增至2012年底及2013年第一季分別達900萬及2,800萬,如果是兩者無關,好像實在好得太過份,筆者個人認為他自稱「符合行業慣例」是不確的。

另外根據會計師報告,應收虞岳榮主席金額,其實在2011年上市前還在上升中,最高達3,862.8萬,其後才逐步下降至零,和預付的金額的走勢其實相反。

筆者有一個奇怪的假設,其實這個所謂出售交易,只是表面上的,至於預付貨款只是經過浙江綠伽的手,走一圈回到老闆手上,再還款給上市公司,變相好像削減了關連交易,實際上問題是仍然存在的,只是方式隱蔽了,老闆的財務壓力不輕。根據招股書,上市公司預期他還是最大的供應商,看來這個輸送交易情況仍然會持續。

其實他父親真是非常偉大的,這只是其一,在銷售方面我們還可以看到。

2.  中國香精香料
這公司在2008年獲中國香精香料入股10%,作價達2,600萬人民幣,即估值達到2.6億人民幣,當年折算市值大約2.73億,就算現時上市市值都是3.2億,星期五上市後市值也是3.76億,5年間增值只是37.72%,每年複合增值只是約6%左右。根據公告,當年這公司的盈利不過326萬,即市盈率79.75倍,完全是超貴。但上市公司擔保中國香精香料的盈利分別達1,600萬人民幣、2,080萬人民幣,2,704萬人民幣,同時承諾中國香精香料會成為其唯一香料供應商。

反思這次交易,其實這公司盈利只有300萬,並面臨金融海嘯,歐美市場衰退,為何當時這樣有膽保證這麼大的盈利呢,真是令人懷疑。 至於採購方面根據上市公司招股書,2010年至2012年,這3年的採購額分別是198萬人民幣,214萬人民幣及508萬人民幣,佔比例分別是62.08%、45.31%、84.51%,即3年採購額約318萬、472萬及601萬,每年增長都有20%以上,但為為何最後一年在上市公司營業額沒有大增下,價格也是上升10%左右下,採購總金額會大增? 就算以近期盈利率中位數約10%計算,利益分別其實不多,3年加起來也沒有100萬,況且上市公司也坦承中國香精香料的質素是較差的。另外更奇怪的一點是,其實綠島科技是需要賠償1,317萬人民幣的盈利的,但後來中國香精香料卻寬大地取消這些條款,真是使人無可奈何,難道真是不差錢到這個程度?

就這樣來看,其實對中國香精香料當年投下這樣多錢進去,其實動機也成疑。在坐擁大量現金,也接近零銀行負債下,為何公司派息仍是以股代息為主,但卻願意以高估值投下一間公司,在達不成業績下,還不要求別人賠償任何現金及股權,亦不要求別人使用你的產品? 接近是違反了常理,但這卻是真實。

筆者寫下這段後,其實有更深的思考。其實虞先生大費周章在之前要直接拿走公司的錢,是否又和當初這筆投資有關? 但筆者自然找不到證據,但是這家公司卻真是古古怪怪的了,希望時間能解決問題吧。下一篇再會談客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10

綠島科技(2023)有乜方法出術呢? (2)

上一個星期已經談了供應商的問題,這個星期談談客戶,另外加上其他東西。

2. 客戶
(1) Fayshine 及 寧波弘生進出口有限公司
其實這兩間公司最終客戶均是為一間在招股書並無披露名稱的美國公司進行出口業務的,每年來自這名客戶的銷售額佔比超過59%,如下圖:


關於Fayshine,據公司稱是該美國公司的外包代理。該美國公司持有數個品牌,並向美國一系列零售商店提供超過200種保健美容及家居產品的供應商。

至於寧波弘生進出口有限公司其實是一家代出口報關公司,協助其他客戶包括綠島科技出口至Fayshine,然後Fayshine 再出售給最終客戶。從上表可見,在2011年,寧波弘生佔比大增,主要是因為綠島科技聘請報關人員短缺,所以為減輕工作量,所以委任寧波弘生代出口至Fayshine。但當中有幾大可疑:


(a) 應收款項劇增,由498.3萬,增加至3,589.4萬,劇增720.3%,但銷售只是增加約39.7%,由1.52億,增至2.13億。其後仍繼續上升,另應收款質素有轉差跡象。所以可能把這個公司當作中介把貨亂塞進去的情況,所以存貨沒有大增,但款項大增。



(b) 公司稱因為報關人員短缺,所以委任寧波弘生進出口有限公司進出口,但是綠島所處的台州屬近海,雖於各市處後列,但出口額也不少,況且多聘一個人薪金可能只是平均3,000塊錢一個月,就算多貴,一年可能大約7、8萬人民幣就可以了。況且如果有心找的話,為何2年也找不到一個適合的人?

(c) 據公司稱,寧波弘生進出口有限公司會有4%的增值稅損失,最後由Fayshine償還,但綠島科技出售產品予Fayshine 及 寧波弘生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價格無重大差異,這部分的差價大約4%,以寧波弘生進出口有限公司的銷售額大約5,000萬來計,這部分的開支大約200萬,看來損失比較大。關於這些損失,一家大型美國公司完全可以少了這個供應商,但這家廠沒有這個客戶卻可能活不下去,我真不明白當中Fayshine會這樣蝕底的邏輯,所以當中可能有一些帳外處理?

(d) 據網上資料寧波弘生進出口有限公司是屬於浙江舟山弘生集團下屬全資子公司,這個集團實力頗強,業務包括紡織、電機、電子、材料及房地產,看來不屑於做這些報關賺小錢的工作,況且在2011年合作關始後,2013年已經無重大合作關係,為何只有恰恰上市這兩年發生這個代理銷售大增問題?

所以總結來看,客戶銷售大增,可能只是客戶對敲行為,利用寧波弘生進出口有限公司把銷售催谷出來,看來財技高手真是出了不少力。

(2) 義烏威威化妝品商行及其他內銷客戶
內銷其實是他們大幅發展的方向。但銷售有點不尋常,由老闆父親虞阿榮持有的義烏威威化妝品商行為他們的第三大供應商,主要負責管理大部分內銷供應商,的銷售大幅增加,由2010年382.2萬,增加至2012年1,522.1萬,增加比例達398.25%,較這3年的比例,由1,350.3萬增加至3,821.2萬,即182.9%高,可見有少量催谷關連人士銷售的嫌疑。雖然今年把義烏威威化妝品商行的銷售分拆出轉介部分,但據關連交易一節,關連人士仍然會維持,相信在適合時候,這部分也可成為灌水動力。


至於除外分銷商方面,由2012年的17間,增至263間,雖然有一半客戶是由義烏威威化妝品商行分拆出來,這增幅可謂非常驚人,另外一半也沒有貢獻,可見為了上市,瘋狂發展分銷商搞內銷,確實是一個頗不錯煲數的方法。

(3) 新客戶及新廠房
據招股書稱,公司和一間空殼公司Aragon簽訂協議,生產5,000萬個防蚊噴霧,價值3,630萬美元,這空殼公司的產品是向非洲及中東政府出售的,但是至現時他們只取了2,000萬防蚊噴霧的認可,其餘3,000萬罐仍未取得,況且這空殼公司實際上也沒有責任承諾一定要發出訂單給綠島科技,也沒有價格鎖定安排,現時出貨量只是19.08萬罐,金額只是13.4萬美元。所以這訂單是否會完成是成疑問的。



為了這樣的一個原因,他們未來會在同市興建一個新廠房,投資額達1.34億人民幣,該廠產能是2億罐,較現時的產能
9,243萬罐多超過1倍,但現時廠房的總投資只是5,200萬,高出1.5倍,所以有高估資本支出的嫌疑,目的可能是把預付老闆的錢洗走,所以這間公司其實很多東西都充滿水份的。

總的來說,這老闆有個好父親,供應銷售都控制了,控制了成本,又用報關公司把業務和盈利催谷出來,製造快速增長現象,化妝處處,其他東西做大了,要把它洗掉,都離不開擴大資本開支這一招,這就能消化所有為催谷出來的不好的東西了。講到底,這只是一個財技煲出來的上市公司,真實性成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466

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競逐移動醫療藍海

走進浙江東陽市婦女兒童醫院,門診大樓內一如既往熙熙攘攘,收費處的隊伍排成長龍。而住院大樓內,生完寶寶準備出院的陳女士並不著急,她的丈夫正通過醫院微信公眾號做最後的住院押金結算,省卻了排隊的煩惱。

陳女士在該院生頭胎的時候,排隊掛號、候診、抽血、繳費讓她特別頭疼,每次產檢夫妻倆都要折騰一整天,讓身為孕婦的陳女士特別疲憊。而這次生二胎,預約掛號、候診、抽血、檢查、取報告、接收藥單、藥單支付、住院押金支付、出院結算等項目,全部可以在微信掌上醫院里完成,與之前相比,節約了一大半時間。

這前後的改變,源於興業銀行為該院提供的“智慧醫療”服務,更通俗地說,就是“移動醫療”服務。目前,互聯網與醫療行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移動醫療已經成為一塊巨大蛋糕。日前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醫療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5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已達157.3億元,增長率為37.98%,其中移動醫療市場規模達42.7億元,增長率為44.7%。

看到這一巨大市場並已經布局的參與者眾,包括BAT等互聯網巨頭,銀行、銀聯、部分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目前,預約掛號、支付繳費等環節的競爭已經非常明顯,其他就診環節的競爭也呈現出依托各自優勢而逐步分化的局面。

移動醫療群雄割據

興業銀行現金管理部有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移動醫療行業發展迅速,各個細分入口涉及子行業眾多,如患者入口的預約掛號、尋醫問診、門戶社區等;醫生入口的醫生社區、醫生工具;醫藥入口的醫藥電商、醫藥媒體等,移動醫療行業已呈現出諸侯紛爭、群雄割據的態勢。不僅互聯網巨頭BAT跨界進入,創業類公司也層出不窮。醫療器械生產商、電子商務企業、制藥企業、醫療專業機構、醫院、保險公司、銀行等也紛紛涉足。”

移動醫療產業吸引了大量資本湧入。BAT爭相布局——阿里健康有藥品零售、醫療服務、藥監碼、健康保險;騰訊的騰愛醫療有智能終端、醫生平臺和“健康基金+醫保”等業務;百度醫生借助大數據幫助患者尋找醫生、快速掛號。傳統金融企業也紛紛試水——隨便打開一家商業銀行的網上銀行或者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終端,都能找到“銀醫合作”界面,提供預約掛號、醫療費用結算、醫保對賬等服務。

比如,興業銀行早在2014年就率先在國內推出“智慧醫療”,截至目前已在全國範圍內簽約醫院240多家,其中超過一半為三級以上醫院,上線110余家,覆蓋全國20余省市。此外,交行、中信、工行、招行、浦發、北京銀行等均在2014年和2015年推出了移動醫療服務。

興業銀行上述負責人對本報表示:“BAT大多沿自身優勢切入,競爭趨於白熱化狀態。阿里旗下支付寶打通產業閉環,打造以支付寶為核心的未來醫院,同時發力以阿里健康為核心的醫藥O2O;騰訊以微信為核心搭建智慧醫療大廈,並以微信為平臺承載健康管理;百度利用技術優勢打造數據平臺,多點開花廣泛布局醫療健康產業,構建開放生態。而銀行則主要以患者掛號和移動醫療支付為切入點,助力各大醫院實現醫療信息化,方便患者通過移動設備隨時隨地實現預約掛號、門診繳費、住院押金支付、醫保統籌結算、醫保余額查詢等功能。”

此外,銀聯和部分保險公司也加大布局力度。2015年4月平安集團的“平安好醫生”上線,與銀行普遍以掛號和繳費支付為切入口不同的是,其以醫生資源為核心,提供實時咨詢和健康管理服務。而中國銀聯“現代醫院”的“醫程通”APP也成為市場一大競爭主體,實現了掛號、診間門診費用結算、查看報告、候診排隊、醫保實時結算、社保個帳在線支付、住院押金繳納、住院清單查詢等功能。目前主要市場在廣東省,其中廣州已有8家醫院接入。

重在提升客戶黏性

移動醫療從某種程度上說達到了幾方“共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患者排隊等候的時間;提高了醫院的管理效率;增強了銀行和互聯網公司等主體的客戶粘性。

螞蟻金服醫療總經理王博對第一財經表示,“老百姓由此就醫更加方便,這是一片藍海,中國每年就診人次大約在70億-80億人次,其中通過移動醫療就醫的人次其實很少,市場占有率還不到1%。”

醫院從移動醫療中也獲益匪淺,特別是在提高管理效率上。王博講到了一個有趣的細節,某家醫院在與支付寶合作之前和合作5個月後,在早上就診高峰期9:30,於醫院的同一位置對一樓掛號大廳分別照了兩張照片。兩張照片的對比反差巨大,前者人滿為患,後者排隊人流明顯減少,井然有序。

王博認為,減少患者在掛號、繳費、查報告等各個環節排隊等候的時間,對社會效能的提高有很大意義。“中國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以後會有更多的老年人去就醫,很多都需要子女陪同;同時隨著二胎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以後會有更多的兒童就醫,也需要家長陪同。如果能讓患者和家屬節省排隊時間,不是社會生產力的提升嗎?此外,對醫療機構和管理部門來說,移動醫療能為其帶來自動化和電子化,這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不過,目前,不管是銀行還是互聯網巨頭,在移動醫療領域都暫時未將盈利模式作為首要出發點,而是重在提升客戶黏性。

“未來3-5年內,移動醫療將進入高速增長期。根據權威預測,到2023年,中國移動醫療(服務類)市場規模將達到約2000億元。興業銀行推出移動醫療服務並非完全看重直接盈利性,而更看重產品對客戶的黏性。其不僅可以帶來優質、穩定的醫院客戶和個人客戶,還能由此拓展醫療行業全產業鏈里的其他優質客戶。”興業銀行上述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表示。

王博也認為:“就中國醫療現狀來說,老百姓、醫生和醫院等各方都有很多痛點,目前我們做移動醫療的出發點不是去尋找盈利點,而是去解決這些痛點,改善中國的醫療現狀。當然,通過支付寶場景服務的逐步滲透,患者覺得獲得了更多方便和服務體驗,會增強其粘性,在未來會有更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醫保線上支付尋求突破

目前,移動醫療支付最主要涉及的是患者自費領域,在醫保線上支付上,僅有部分城市的人社局開放了端口,比如,支付寶與深圳市人社局在全國首創“電子社保卡+醫保移動支付”模式,率先在全國實現了安全便捷的醫保移動支付,目前,深圳已有13家醫院實現醫保在線支付。

可以肯定的是,若醫保線上支付逐步開放,必將迅速擴大移動醫療行業規模,並大大激活醫保賬戶的活躍度。

不過,醫保線上支付目前的確存在很多難點。王博表示,醫保線上支付最主要的難題在於,傳統的醫保卡都有芯片加密功能,需以專用的刷卡設備去讀取卡片信息,若開通醫保在線支付功能,如何保證醫保資金和個人信息的安全,以及如何做好風控,這些核心問題如何解決沒有前例,只能靠慢慢摸索。此外,各個城市的醫保系統都不一樣,所以醫保在線支付需要“一城一策”地單獨去談,單獨做方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3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