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諾基亞近期與加拿大運營商加拿大貝爾合作,完成了加拿大的首次5G技術測試。此次測試利用了73GHz頻段,而數據傳輸速率達到加拿大4G網絡的6倍。
上述兩家公司預計,在未來5至7年內,5G技術將得到廣泛運用,提供比目前的4G網絡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以滿足移動用戶播放視頻音樂的要求;它還將提供產能,以更快的網絡速率幫助近期物聯網和互聯汽車的發展。
“第一次5G試驗的成功意味著我們已做好準備,來引領下一代移動技術的方式,”加拿大貝爾的首席技術官和執行副總裁斯蒂芬·豪說,“貝爾與諾基亞和其他合作夥伴將進行密切合作,在北美和全球創建網絡、設備和應用生態系統,確保加拿大人可以在全球充分利用5G。”
貝爾成立於1880年,是加拿大最大的通信公司,為消費者和商業客戶提供領先的無線、電視、互聯網、家庭電話等一系列的通信服務。貝爾媒體是加拿大首屈一指的多媒體公司,主要業務在電視、廣播、數字家庭媒體的。
而在5G發展方面,中國也在奮力追趕,希望奪得主導權。據了解,大唐電信已經完成北京市“5G無線傳輸與網絡關鍵技術研究”相關成果,發布了綜合驗證平臺及大規模天線等。而華為聯手沃達豐在英國紐伯里的沃達豐Emerald House完成了5G毫微波現場測試,這也是全球首次在E-Band微波上對5G進行室外現場測試。根據我國通信發展的總體規劃,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正式邁入5G時代。
幾年前或許你還對車“吃”車的想法嗤之以鼻,以為是天方夜譚,但是今天,車能“吃”車真的變成了現實。
我國自行設計研制、全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空中巴士”——巴鐵1號試驗車,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啟動綜合試驗,試驗包括剎車距離、摩擦系數、耗電等,檢驗車和路、人和車的關系。
巴鐵1號試驗車為一節車廂,車長22米,寬7.8米,高4.8米,額定載客數為300人。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路面測試跑全程不過300米。有網友質疑稱:“300米是開玩笑吧,還沒跑起來就停下了!”
據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介紹,“巴鐵”是一種新型的大運量公共交通工具,設計適用於城市主幹道路面的上空,依靠電力驅動,采用大運量寬體高架電車設計,隆起的架構設計上層載客,下層鏤空部分可以正常行駛高度2米以下的車輛,被網友戲稱為“能吃車的地鐵”。
巴鐵公司此前對外宣稱,“巴鐵1號”試驗車是世界首輛電力驅動的新型道路上部空間載客運輸的公共交通工具,其環保、緩堵、節能的優勢將有效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有效減少“城市病”的問題。
巴鐵公司總工程師宋有洲表示:“理想狀態下,‘巴鐵’最高時速可達60公里,平均時速40公里。”目前普通公交大巴的平均時速為15公里-20公里。
不過對於巴鐵的這種說法,還是有不少的質疑聲。北京工業大學交通研究中心教授陳艷艷曾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城市交通現狀複雜,橋梁高度、電車高度、綠化帶、私家車和社會車輛的行駛要求都會影響‘巴鐵’上路。”還有不少市民擔心交通安全,“現在小車肆意變道太多了,萬一撞上怎麽辦?”
不過作為全球首輛建造完成而且已經測試上路的新型交通運輸工具,“巴鐵”的出現更多地受到了業內人士的鼓勵,幾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業內人士幾乎一直認為該方案對於緩解區域交通的壓力具有積極意義。
智車優行創始人CEO沈海寅對第一財經表示:“‘巴鐵’的項目還是非常具有原創性的,在中國缺乏原創的創新環境下,不管這個項目最終是否經得起考驗,至少做出來了,還測試了,應該鼓勵。”
普華永道旗下思特略全球合夥人、汽車行業分析師彭波對第一財經表示:“對於中國來說,任何新型交通模式、交通工具和交通系統方面的創新都值得研究和鼓勵,‘巴鐵’的案例是中國公共交通領域目前所看到的最具創新的模式,盡管障礙還不清晰,但這是中國所需要的,也是全球首創的,值得好好研究。”
今年5月,‘巴鐵’空中巴士的照片首次在網上公布時,大多數人以為是個玩笑。“這還怎麽在下面開車呢?太恐怖了!”不少網友覺得這個想法太瘋狂。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這個項目是拿來騙投資的。不過,目前究竟誰在投資‘巴鐵’項目還不清楚。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券商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還沒有接觸過任何一個參與該項目的投資人,確實比較難評估,但是這東西的確是新事物,對局部城市交通將有所緩解,提出了全新的積極方案。”他還認為,對中國來說重新修建軌道不是難事,只要政府有決心,肯定能建成。
2010年,“巴鐵”披露空中巴士項目,今年5月,在北京的高新技術展會上正式亮相。“巴鐵”設計師宋有洲表示:“原車型已經在建造中,並且已經簽署試點協議,未來將與包括南陽、秦皇島、沈陽、天津和周口等5個城市的政府合作,進行用車試點。”
據“巴鐵”公司介紹,此次在秦皇島測試的只是目前在建的車廂中的一節,實際上路的空中巴士將由4節車廂組成。而此前有測算數據顯示,“巴鐵”每建造一公里的成本僅為地鐵的16%-20%,能夠至少緩解主幹道35%的擁堵。而且一輛“巴鐵”可以代替40輛普通公交大巴的燃油,每年可節省864噸燃油,減排2640噸。
目前全球範圍內都沒有類似“巴鐵”的案例。有外國網友評論稱:“這是中國在公共領域創新的為數不多的案例之一。”高風咨詢董事總經理、汽車行業分析師羅威(Bill Russo)對第一財經表示:“這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任何創新都要有接受質疑的勇氣。”
他還表示,“盡管‘巴鐵’無論從實用性或者政策層面都會面臨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對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法規制定和人們行車習慣等方面的考驗,但是從創新的角度,對於提升中國制造業確實有其積極意義。”
近來,一輛據媒體報道可以“載客300人的‘空中巴士’——巴鐵1號試驗車”攪動了飽受“城市病擁堵癥”的民眾的神經。
8月2日,“巴鐵”在河北秦皇島北戴河區開始啟動綜合試驗,試驗包括剎車距離、摩擦系數、耗電等,檢驗車和路、人和車的關系。但是有消息人士透露,此次路面測試跑全程不過300米。有網友質疑稱:“300米是開玩笑吧,還沒跑起來就停下了!”。
此前,秦皇島市委和北戴河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均表示,對“巴鐵”運行試驗情況並不清楚。秦皇島發改委工作人員則稱,該市並沒有對“巴鐵”項目進行立項審批。
4日下午,據中新社記者稱,“巴鐵1號”已被企業“封藏”。作為試驗線的富民路附近一段約長300米的道路已被戒嚴,穿著印有“巴鐵”標誌工作服的員工把守在道路兩端。“巴鐵”綜合試驗現場站臺的電子屏上仍顯示著“北戴河‘巴鐵1號’全球首測”的標語。
“巴鐵”被遮陽布遮擋了起來,只能隱約看到其車頭。(圖片來源:中新網)
現場,一座高約10米、寬約9米、長約30米的鋼結構建築把富民路南端的一側路面占滿,外面封擋著彩鋼板,原本通透的南北兩側拉起了遮陽布,整個龐然大物似的建築連邊角處都被用泡沫進行了精心封擋。
據了解,測試後的“巴鐵1號”就“躲”在這座臨時建築中,被封藏了起來,嚴禁觀看,嚴禁拍照。從遮陽布的上方只能隱約看到“巴鐵1號”的高大車頭。
據負責該路段清掃的環衛工告訴記者,“巴鐵”測試當天他就在現場,“啟動時的聲音仿佛飛機起落。”
對於巴鐵運營的各種疑問,制造方三緘其口。
2016年5月16日,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巴鐵科技”發布消息稱,2016年4月27日,“巴鐵科技”與秦皇島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秦皇島方面承諾將為“巴鐵”項目盡快落地提供一切便利條件,並已經為“巴鐵”規劃出一公里的試驗段,120公里的運營線路。
對此,秦皇島市委和北戴河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均表示,對“巴鐵”在秦皇島運行試驗情況並不清楚。秦皇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稱,該市並沒有對“巴鐵”項目進行立項。
巴鐵科技算是一家連續創業的公司,其前身是深圳華世未來泊車設備有限公司(已吊銷),成立於2010年1月26日,註冊資本80萬,法定代表是宋有洲,也是“巴鐵”的總設計師。公開資料顯示,宋有洲與華贏集團在2015年底簽訂戰略性合作協議。
目前,“巴鐵科技”顯示,該公司已與天津、秦皇島、沈陽、南陽和周口五座城市進行合作。
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獲批
今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布《聯合公告》,原則批準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建立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標誌著中國資本市場在法制化、市場化和國際化方向上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聯合公告》的安排,“深股通”範圍涵蓋部分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凸顯我所新興行業集中、成長特征鮮明的市場特色,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為豐富的投資選擇。“深港通”對深交所的改革開放具有重要意義,我所將積極落實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的理念,精心準備,加強監測監控,防範跨境炒作風險,打擊市場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深入開展風險揭示和投資者教育,確保“深港通”平穩啟動,安全運行。
目前,深交所內部技術系統開發和相關仿真測試已經完成,主要規則起草完畢。下一步,深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下,會同聯交所、中國結算等有關各方全力推進各項準備,盡快出臺業務規範性文件,組織市場機構進行技術開發與測試,開展會員培訓等工作,確保在《聯合公告》要求的時間內做好推出“深港通”的業務和技術準備。
據外媒報道,Uber周四宣布,將於本月在匹茲堡公路上測試其自動駕駛汽車。
本月晚些時候, Uber將讓客戶在匹茲堡市中心,用他們的手機傳喚自動駕駛汽車。目前,沒有汽車或技術公司實現這一目標。谷歌的自動駕駛汽車,和特斯拉汽車提供的自動駕駛儀一樣,本質上驅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一種巡航控制。本周早些時候,福特也宣布成立了一個自主乘坐共享服務計劃。但是,這些公司尚未將自動駕駛汽車的共享服務推向市場。
瑞典汽車制造商沃爾沃與Uber就合作開發自動駕駛汽車達成協議,將共同投資3億美元開發自動駕駛汽車,最初研發車型為沃爾沃的旗艦版SUV汽車XC90。這次合作的相關投資將有兩家公司大致平分。相關投資主要用於車流量檢測、障礙探測等硬件研發,以及相應的軟件系統。根據合作協議,Uber將采購一批沃爾沃汽車,根據打車服務的具體需求安裝自有的無人駕駛控制系統。而沃爾沃將在研發自動駕駛汽車時將使用相同的車型。
需要註意的是, 早前,兩家公司決定至2021年,總計花費300百萬美元開發出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 。
據BBC報道,近日,來自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科學家稱通過前期的動物測試或許可以找到一種經濟且無創的方式來檢測帕金森病。
研究人員發現在該病癥狀顯現之前,通過觀察小鼠眼底就可以提前覺察出一些變化。
主導這項研究的Francesca Cordeiro教授表示,對於該病早期篩查與治療來說,這將是潛在的革命性的突破。
“這些測試意味著我們可以更早的的介入並為罹患帕金森的病人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案,”Francesca Cordeiro表示。
據了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是全球範圍內第二多發的神經組織退化疾病。其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中腦黑質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紋狀體DA含量顯著性減少而致病。導致這一病理改變的確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老化、氧化應激等均可能參與PD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死亡過程,因此目前尚未存在有效的腦部掃描或血液測試能夠準確診斷出帕金森病。帕金森雖不會直接致死,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會變得越來越糟。
UCL的研究人員還發現,通過在他們的試驗動物身上試用一種新配方的治療糖尿病藥物能夠減少細胞損傷。
據了解,相關研究結果已經發布於https://actaneurocomms.biomedcentral.com/
近日YouTube頻道PhoneBuff發布了Galaxy Note 7及iPhone 6s的墜落測試對比視頻,視頻中顯示對著兩款手機技術人員共進行了三類不同的跌落測試,共計7次跌落。最後從測試結果來看Galaxy Note 7要比之前的Galaxy S7 Edge進步明顯,並且在最後的測評分數上大幅領先iPhone 6S。
今年5月,iPhone 6s曾經與Galaxy S7 Edge進行了類似的測試,當時從實際結果來看iPhone 6s完勝三星。而現在三星的代表換成了擁有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的Galaxy Note 7。三星Galaxy Note7無疑是現在市場上最受歡迎的旗艦新機之一,現已在不少國家和地區上市。Galaxy Note 7是第一款使用康寧第五代大猩猩玻璃面板的智能手機,因此其耐用性備受外界關註。
官方數據顯示可以抵禦10次1.6米的跌落,因此在這次測試中,使用了專業的機器對兩款旗艦進行了1米的跌落測試。
在第一次的背面跌落中,我們看到iPhone 6s的技術後殼有了一些劃痕,而玻璃機身的Galaxy Note 7則在角落處有破裂。兩款旗艦基本上主要部分都比較完好,尤其是Galaxy Note 7要比之前的Galaxy S7 Edge進步了很多。
而在第二次的正面跌落中,許多智能手機都在這一關敗下陣來,但是對於擁有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的Galaxy Note 7來說結果可能不同了。同樣Galaxy Note 7只是在遠離屏幕的左下方有一些裂痕,而iPhone 6s也是隨機的出現了一些裂痕,二者表現相當。
在兩次跌落後,iPhone 6s和Galaxy Note 7都能正常使用。而接下來就是循環跌落測試了,在5次跌落後,iPhone 6s的屏幕停止了工作。至於Galaxy Note 7的表現非常讓人驚喜,雖然每次跌落都會在屏幕上留下痕跡,但是足足50次跌落後,Galaxy Note 7依然還能正常能工作。
毋庸置疑,第五代大猩猩玻璃為Galaxy Note 7提供了令人驚喜的保護作用,那些平時容易粗心大意,手機時常磕磕碰碰的用戶們可以考慮下三星這款手機了。
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10年世界科學技術領域最佳、最重大突破的發明之一”的“巴鐵”,因為8月底合作期限的臨近,再次引發關註。
官方資料顯示, 巴鐵,是一種大運量巨型電動公交車,被研發者稱為城市交通的治堵神器。“巴鐵1號”的研制方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的高新技術開發公司,致力於自主研發產品的發明、設計、運營及推廣。公司成立於 2015年,總部位於北京。目前,該公司已與尼日利亞、巴西、墨西哥、西班牙、印尼、阿根廷等國家就“巴鐵”項目簽訂意向協議。
據新華網此前報道,今年4月,秦皇島市人民政府與巴鐵科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書,擬在秦皇島市建設“巴鐵”項目研發中心。根據協議內容,合作期間北戴河區車站村富民路部分路段提供給巴鐵科技作為試驗線,合作期限至2016年8月31日截止,試運行期滿後另行協商。
依據協議約定,試運行期限後公司方需將路面原樣修複。有媒體猜測,“巴鐵”項目測試線月底或將拆除。而“巴鐵科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並沒有接到試驗線拆除通知。
據了解, “巴鐵1號”作為測試車,至今投資已逾億元,其動能為純電動,目前尙沒有轉彎功能,其僅有一節車廂,總長度為22米,7.8米寬,高4.7米。
記者近日實地探訪發現,總長度22米的巴鐵試驗車首次“走秀”路段僅300米長。
據附近居民陳先生反應,最近一段時間,“巴鐵1號”測試頻繁,平均每天都有三四次上路實測,“噪音比大型貨車發動的聲音要稍大些,時速很低。”而“巴鐵”試驗現場工作人員證實,“巴鐵1號”近期測試頻繁,只要有投資人前來參觀,現場工作人員都會啟動“巴鐵1號”進行實路測試。對於外界傳言,該工作人員稱有所耳聞,但目前未接到“巴鐵”公司高層和當地官方有關拆除試驗現場的通知。
國際信用卡組織Visa日前宣布,將把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應用到銀行間結算和支付領域。
這項測試將通過Visa倫敦創新中心Visa Europe Collab進行,後者將與加拿大區塊鏈技術初創公司BTL Group展開合作。Visa計劃使用BTL的銀行間結算平臺Interbit,來評估區塊鏈技術能否為銀行間的國際轉賬降低成本、結算時間和信貸風險。
區塊鏈是數字貨幣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其實,區塊鏈就是一個運行在全球獨立計算機網絡上的龐大數據庫。對於比特幣,區塊鏈技術可以追蹤貨幣交易。但這種技術還可以追蹤任何有價值事物的交易,包括股票、債券或其他金融證券。
到目前為止,Visa研究區塊鏈技術已有18個月時間。Visa認為,近年來銀行業對於電子貨幣的看法已經改變,他們不再是一味的懷疑,而是積極尋求通過電子貨幣的技術基礎幫助銀行系統進行升級。而區塊鏈和電子貨幣可以在加快交易的基礎上,保護銀行的數據免遭欺詐和黑客攻擊。
Visa Europe Collab聯合創始人Hendrik Kleinsmiede稱:“我相信,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我們將打造出一項快速、合法、低成本的銀行間支付和結算服務。”
他還表示,Visa已經邀請了一小部分歐洲銀行參與到該項目的後續開發中,這些銀行可以通過網絡與其他銀行進行多種貨幣的交易。
除了銀行間支付和結算,Visa目前還在就區塊鏈在小額支付、機器轉賬和企業間支付的應用方面進行開發研究。
谷歌的無人機很快就將在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校園里配送墨西哥卷,這肯定是很多大學生夢寐以求的事情。
這項試驗性服務將於本月開始,持續約幾個星期的時間。負責此次測試的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Project Wing部門。墨西哥燒烤快餐Chipotle Mexican Grill和弗吉尼亞理工大學也都已經同意參與其中。
Project Wing將使用自動導航的無人機配送墨西哥卷。他們將從Chipotle的快餐卡車上取貨,並最終完成配送。通過這一過程評估導航系統的精確性和人們的反應。無人機將會盤旋在半空,並利用絞盤緩緩放下Chipotle的外賣食品。
此次測試的部分目的是了解包裝的牢固程度和保溫性能。之所以選擇配送食品,是因為這類商品需要面臨更大的挑戰。沃斯表示,該公司已經開發了更加複雜的第二代無人機,但不會在此次測試中使用。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已經認可了這個項目。很多美國公司都希望將無人機送貨變成常規服務,而此次則會成為美國企業迄今為止在這一領域展開的最全面的測試。此前,亞馬遜也已經在英國進行了一輪測試。
“這將是我們第一次真正向有需要的人配送商品。”Project Wing負責人戴夫·沃斯(Dave Vos)說。
在大範圍測試送貨服務前,相關企業還必須說服FAA相信,無人機可以借助機器人技術避開彼此,並安全到達送貨點。該機構已於8月20日出臺了廣泛的商用無人機新規。雖然企業希望這些規定能夠為無人機送貨掃清障礙,但根據規定,他們最初仍然不能開展這類飛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