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果概念股的危與機 林智遠Nelson Lam


2015-07-30  NM

遊雲南,走到中緬邊境不遠,翡翠集散地的騰衝。翡翠原石又名「賭石」,未切開的賭石,不知是寶是草,買賣賭石就如賭博,故賭石又指翡翠買賣。在騰衝兩天,多次聽到當地人說:「瘋子買,瘋子賣,還有瘋子在等待。」形容賭石買賣,亦反映他們了解買賣中的風險。

買股票,不知投資的公司是龍是蟲,與賭石無異。更甚是買了寶石般的股票,亦不了解寶石也有風險,財務報表或許可幫一些忙!

蘋果與瑞聲同病相憐

上 週,股壇中的寶石蘋果公司公布最新季度業績,在全球大賣的iPhone 6帶動下,對比去年同季,蘋果季度收入上升33%,來自中國的收入更增長逾一倍,毛利率和溢利率分別微升1%,至40%及22%。然而,對比表現強勁的同 年上一季,蘋果季度收入卻下跌14%,不如市場預期,蘋果股價因此回落約6%。蘋果公布季績後,在香港上市的蘋果概念股亦受累,瑞聲科技(2018)股價 單日下跌7%,恒指當日僅下跌1%;最無辜的,或是不做蘋果代工生產,但仍反覆被誤認是蘋果概念股的富智康(2038),單日下跌4%。股票價格波動,有 時比賭石更難捉摸,所以要了解投資公司的風險,才能保持平常心做決定。大家了解蘋果概念股的風險嗎?

恒指與瑞聲股價走勢相反

號 稱世界最大聲學產品製造商的瑞聲,市場佔有率約三成半,生產的麥克風、受話器和揚聲器,會賣到蘋果、三星等客戶,作為手機及其他產品的元件。2005年上 市,瑞聲十年間股價上升超過12倍。今年在4月底前,恒指上升了19%,瑞聲股價卻微跌1%。有趣的是,5月起至上週,恒指輾轉下跌11%,瑞聲股價卻反 而上升6%。今年初瑞聲股價的表現,或反映瑞聲2014年較失色的業績,2014年收入按年上升不足10%,是過去五年最差的一年,2010年至2013 年每年收入增長達21%至55%;毛利率及溢利率也由2013年的43%及32%,下跌至41%及26%。可幸,瑞聲四成的毛利率冠絕同行,與蘋果比肩, 瑞聲管理層最近就指同行的毛利率僅約兩成。而瑞聲5月初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業績,收入對比2014年同季上升24%,毛利率及溢利率也保持平穩。故亦 可解釋,為何瑞聲股價在逆市中,自5月起與恒指背馳。

成也蘋果,敗也蘋果

追逐蘋果概念股,有機遇,亦要知危險。瑞聲最大的危 險,就是來自蘋果。蘋果股價的波動已清楚顯示,蘋果有何異動,瑞聲將首當其衝,更確切的,就是集中風險(concentration risk)。瑞聲的年報就披露,瑞聲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共佔總銷售額約四分之三,而最大客戶的銷售額亦佔總銷售額逾35%。換言之,瑞聲的訂單,甚至增長, 均集中依賴一小撮客戶。市場上一直指瑞聲的最大客戶是蘋果,失去蘋果訂單的結果會是怎樣?會否成也蘋果,敗也蘋果?冠絕同行的毛利率能維持多久,是瑞聲的 另一潛在風險。推陳出新,持續研究開發,是維持高毛利率的方法之一,財務報表正列出瑞聲的研發開支,一直佔收入約8%。現時,瑞聲的市盈率是18,若能保 持24%的收入增長及平穩的溢利率,股價不變下的市盈率將降至14;相較溢利反覆不定的富智康,或是偽蘋果概念股,市盈率卻是25。「禍兮,福之所倚;福 兮,禍之所伏。」是老子的名句,亦是投資的道理。財務學上看回報,一定也看風險,禍福必然共存!

林智遠Nelson Lam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783

軍工股中的"航空母艦" 解析國企改革概念股之船舶制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9747.html

軍工股中的"航空母艦" 解析國企改革概念股之船舶制造

一財網 林倩 王樂 2015-08-13 22:11:00

資本小編(cbnyiziben)決定這周為大家繼續送福利,一口氣把軍工(下)再送給大家,上次已經帶大家看飛機和衛星,這次我們一起去看海軍艦艇

沒錯,周四大盤又大漲了一番,壹資本小編(cbnyiziben)又在竊喜啦,雖然還是被4000點關在門外,但是國企改革在手啊,就等於天下我有啊,難道還愁漲停板不來??

數一數這周最火熱的板塊,可能就是數國企改革了,攢人品的壹資本小編(cbnyiziben)決定這周為大家“加餐”,一口氣把軍工(下)再送給大家,上次已經帶大家看飛機看衛星啦,那這次我們換換口味,小夥伴們,坐好啦,我們一起去看海看大船船船!!!廢話不多說,開始上幹貨!

國企改革首看軍工

近日有消息稱,目前國務院已經正式通過國企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有望在近期推出。新一輪國企改革將以功能界定分類改革為基本前提,隨之展開的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員工持股計劃也將各有側重。國企改革“第二季”的大幕已徐徐拉開。

繼8月7日“中海系、中遠系”旗下5家上市公司股票同時宣布停牌後,中航工業旗下多家公司因重大事項也停牌啦,市場對央企整合概念股投資熱情再度升溫。該事件將引爆同樣具備強烈整合預期的“軍工船舶系”。 央行發布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勵骨幹船舶制造企業實施兼並重組,再度引發航運系整合預期。

軍工中細看船舶制造

近期,市場對船舶系央企整體預期增強,與政策面大力支持以及我國打造制造強國的國家戰略有著密切關系。據悉,船舶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初稿已經完成,提出到2020年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關鍵配套設備制造能力明顯增強,進入世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先進國家行列,成為世界上主要的配套設備制造國;而海洋工程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已經被《中國制造2025》列為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

早在2014 年底,海洋局就出臺了《全國海洋觀測網規劃(2014—2020 年)》,加強海洋防務信息化建設;2015 年初,國家海洋局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海洋調查工作的指導意見》 ;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明確提出我國是海洋大國,要編制實施海洋戰略規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顯示國家加強海洋防務建設的決心。

小編八卦時間

早在2015年3月25日,南北船領導就已經對調,南船(中船集團)原董事長胡問鳴任北船(中船重工)董事長;北船(中船重工)原副總經理董強任南船(中船集團)董事長;南北船總經理各由其原一位副總經理升任,被市場普遍認為拉開了南北船整合大幕,現在這個預言愈演愈烈啦。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北船)

公司作為船舶行業龍頭,改革經驗豐富;軍工改革是國家戰略,目前資產證券化率低,空間大;集團已制定改革方案,改革方向明確;科研院所技術實力強;集團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已經確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也基本明確 。下屬3 家上市公司,資產證券化率約49%。

近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董事長胡問鳴詳解集團改革路線圖,中船重工集團將按照軍民融合、產研結合、專業分類原則,“分板塊”加快推進集團軍工資產證券化,將科研院所下屬的產業部分率先剝離,按專業化原則與其他公司同步實現資產證券化。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南船)

公司以軍工為核心主線,貫穿船舶造修、海洋工程、動力裝備、機電設備、信息與控制、生產性現代服務業六大產業板塊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下屬有3 家上市公司,資產證券化率約31%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

公司主要從事國家重要軍民用大型電子信息系統的工程建設,重大裝備、通信與電子設備、軟件和關鍵元器件的研制生產,下屬有7 家上市公司,資產證券化率 約24% 。

改革路徑分析

1)、資產證券化:資本市場將是支撐國企改革重要力量,提高國企的證券化率,可以改善國企的財務結構,並為國資劃撥社保打下基礎,資本市場是本輪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平臺。

2)、資產整合與並購:推進整合資產質量較差、主營業務不突出、盈利能力不佳的上市公司,加大資產、業務重組和債務處置力度,提升上市公司經營業績。

3)、國資流動平臺建立:做大資本運作平臺。統籌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大股權運營、資本運作和資產重組,提升融資特別是上市融資能力, 支持國有企業改革發展。

4)、股權激勵:符合法定條件、發展目標明確、具備再融資能力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可實施股權激勵或激勵基金計劃;人力資本密集的高新技術和創新型企業,可實施科技成果入股、專利獎勵等激勵方案。

A股標的大搜羅

小編再啰嗦

壹資本(cbnyiziben)小編結合券商觀點和市場預期特地為小夥伴們選擇了幾家標的,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根據自身喜好加以研究。不過由於近期軍工股相對強勢,很多標的近期漲幅很高,小夥伴們要註意風險。

中國重工:公司有超大型水面艦船、大中型水面艦船、常規潛艇、大型登陸艦等軍工重大裝備總裝業務,積極向海洋防務與海洋信息化方向拓展,集團資產質地優良,資產註入預期較大。

中國船舶:公司主要進行船舶行業和柴油機生產行業內的生產經營,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和技術開發能力最強的船用柴油機生產企業,主要為造船企業提供先進的船用柴油機產品,未來資產註入的可能性極大。

中船防務:中國首家造船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造船及與造船相關業務,2014 年,集團領導首次提出“四大海洋裝備”概念,更名後突出公司“防務”特性,彰顯出公司是集團軍船、民船總裝層面的重要上市公司平臺。

四川九洲:集團所屬軍工資產是企業制,非研究所制,即相比於其他軍工上市公司的註入預期,進程更快。按照集團整體規劃,假設軍工資產全部註入,給予軍工資產 40 倍市盈率比較合理,四川國資改革推進加速;集團資產註入預期強烈。

天地科技:煤炭裝備安全化、自動化、一體化發展為天地科技帶來新的增長點,煤科總院擁有行業最領先的煤炭清潔技術,有望在我國能源結構調整中發揮最重要作用,煤炭清潔利用技術最領先的國企,改革紅利將持續提升公司業績與估值。

四創電子:一家提供雷達、通信及其它相關電子產品、工程和服務的高科技企業, 被譽為“中國雷達第一股”, 在中國雷達領域地位穩固,公司在軍用雷達業務註入可期,未來資產整合潛力巨大。

傑賽科技:公司作為雲計算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提供了廣州市的雲計算頂層設計, 公司背靠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將成為中國電科華南地區的信息產業平臺,存在整合和快速發展預期。

太極股份:我國 IT 大型綜合性信息系統產品、解決方案與服務提供商, 在黨政國防安全等部門市場優勢明顯,逐步在國產化與信息安全領域形成一體化服務能力, 作為中電科 15 所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其在十五所改革進程中將承擔十分重要的角色。

衛士通:國內首家專業從事信息安全的股份制企業,成為“中國信息安全第一股”, 深化國企改革背景下,衛士通作為集團旗下唯一信息安全類上市公司,大概率發揮平臺整合作用,未來其外延收購或將成為新常態。

國睿科技:光學材料科研生產的主要供應商,雷達業務受益於國防信息化建設,公司是 14 所唯一的上市公司,大集團、小公司格局顯著。在軍工科研院所改制背景下,科研院所有整體上市預期,公司平臺價值凸顯。

華東電腦:大陸IT行業的首家上市公司,依托32所雄厚的科技實力,未來優質的軟件及信息化資產將不斷註入公司,公司將成為華東地區新一代IT航母下屬唯一上市公司平臺,充滿無限可能。

海康威視:資產重組的大背景下,海康集團將更多承接內部優質資源,並繼續孵化培育合適的項目選擇合適時機註入上市公司,且更加重視對員工激勵機制的推進。

風帆股份:從事蓄電池及零配件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的公司,風帆股份成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最新運作的承載平臺。有望註入相關動力資產。

OK,國企改革之軍工國企改革(下)壹資本(cbnyiziben)為小夥伴們介紹到這里,如果覺得不錯,請小夥伴轉發吧,讓更多人能享受國企改革的盛宴;也可以掃碼關註壹資本,查看更多概念股。

掃碼關註壹資本(cbnyiziben)可查看往期概念股:

“國企改革”主題:可回複“國資改革”、“電力”、“江蘇”、“安徽”、“央企1”、“央企2”、“央企3”、“軍工“、“航空”、“航天”、“北京”等查看(持續更新中……)

“互聯網+”主題:已完結,可回複 “汽車”、“家裝”、“金融”、“供應鏈金融”、“信息安全”、“醫療”、“家電”、“農業”、“教育”等查看相應概念股大全。

“一帶一路”主題:已完結,可回複“一帶一路”、“核電”、“基建”、“高鐵”、“核電”等查看。

“港股開戶”專題:已完結,請回複“開戶1”、“開戶2”查看。

小夥伴們不要客氣,速速回複噢!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876

靜安閘北合並概念股市北高新為何開盤漲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2456.html

靜安閘北合並概念股市北高新為何開盤漲停

一財網 胥會雲 2015-09-08 13:48:00

靜安閘北兩區合並的消息,雖然還在醞釀和聽取意見中,但市北高新8日開盤即一字板漲停。

靜安閘北兩區合並的消息,雖然還在醞釀和聽取意見中,但市北高新8日開盤即一字板漲停。

7日晚,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上海發布”稱,關於閘北區靜安區“撤二建一”的工作正在醞釀和聽取意見過程中。

上海市北高新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碼:600604;B股代碼:900902)是閘北區屬國資企業市北高新集團旗下以園區產業載體開發經營、企業服務集成及產業投資為核心業務的上市公司,主要負責市北高新園區的開發建設。

市北高新園區全稱為上海市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成立於1992年8月,園區四至界線為:東至泗塘,西通彭越浦河,南達汶水路,北抵走馬塘—共和新路—場中路,總規劃面積3.13平方公里。

市北高新園區同時也是國務院批複同意建立的全國第三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張江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也就是大張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中心城區距離人民廣場直線距離最近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近年來,市北高新園區已成功轉型成為以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為主導的現代服務業園區。截至2014年,園區上繳稅收總額46.3億元,同比增長23.36%;上繳區級稅收14.36億元,對區財政貢獻18.2%,對區級稅收貢獻20.13%。

目前,市北高新園區註冊企業達2000多家,並每年保持百家以上企業的增量,並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雲計算、節能環保、檢驗檢測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

市北高新的介紹稱,市北高新園區綜合發展指數在上海全市5平方公里以下小型開發區中排名第一;單位土地利潤、單位土地稅收產出強度在全市開發區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外高橋。

除了市北高新園區之外,市北高新還走出去,於2010年8月啟動了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建設,實際可開發面積約4200畝,較之市北高新園區擁有的上海市中心城區1500多畝土地儲備高出近3倍。

市北高新近日公布的2015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048萬元,同比增加3.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16萬元,同比減少229%,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03元,同比減少223%。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83

8月進口同比大降14.3% 外貿概念股探底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2418.html

8月進口同比大降14.3% 外貿概念股探底

一財網 劉菁 2015-09-08 12:08:00

8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4萬億元,下降9.7%。其中,出口1.2萬億元,下降6.1%;進口8361億元,下降14.3%;貿易順差3680.3億元,擴大20.1%

海關總署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04萬億元,下降9.7%。其中,出口1.2萬億元,下降6.1%;進口8361億元,下降14.3%;貿易順差3680.3億元,擴大20.1%。

 

外貿數據不理想,A股多只外貿相關股票盤中探底。截至午市收盤,外運發展(600270)跌1.15%;物產中大(600704)跌2.75%;焦點科技(002315)跌2.68%。

受到基數效應、外需放緩以及商品價格低迷的影響,我國7月出口意外大跌8.3%。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上個月的例行發布會上曾表示,我國外貿發展形勢比預計的更嚴峻、更複雜,全年出口不容樂觀,不排除今後個別月份的出口仍然出現負增長。

數據顯示,1~8月累計,我國進出口總值15.6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7.7%。其中,出口8.95萬億元,下降1.6%;進口6.72萬億元,下降14.6%;貿易順差2.23萬億元,擴大80.8%。 

分國別來看,前8個月,我國對美國、東盟出口保持增長,對歐盟、日本出口下降。其中,中歐貿易總值2.27萬億元,下降8.4%,占我外貿總值的14.5%。中美貿易總值為2.22萬億元,增長2%,占我外貿總值的14.1%。 東盟為我國第三大貿易夥伴,與東盟貿易總值為1.86萬億元,增長0.4%。日本為我國第五大貿易夥伴,中日貿易總值為1.11萬億元,下降11.1%。 

前8個月,內港貿易總值為1.24萬億元,下降9.4%,占內地外貿總值的7.9%。

從國內各省份來看,廣東、江蘇等主要省市進出口波動不大,廣東、浙江、河南等地出口增長。前8個月,廣東進出口總值繼續位列全國第一,為3.94萬億元,下降1.9%,占進出口總值的25.1%。同期,江蘇、上海和浙江進出口總值分別為2.2萬億、1.79萬億和1.39萬億元,分別下降4.7%、3.6%和3.2%。北京(含中央在京單位)進出口總值下降23.9%;山東下降16.5%;福建下降2.2%。上述7省市進出口值合計占我進出口總值的78.2%,比去年同期提升0.7個百分點。

8月份,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34,較7月回落0.1,連續6個月下滑,表明今年第四季度我國出口壓力仍然較大。

不過,沈丹陽在上個月的發布會上表示,全年出口仍然有希望實現正增長。我國出口占國際市場份額仍將穩中有升,進口的降幅還將繼續收窄,外貿質量和效益還將進一步提升。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89

中国高铁“开往”美国 高铁概念股迎生机?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7380.html


经谈判多年,中国在美国建设的第一个高速铁路项目有突破性进展。

新华社9月17日消息称,当日举行的中美经济合作有关项目情况媒体通气会透露,中美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建设并经营“西部快线高速铁路”,该高铁从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到加州胜利谷和帕母代尔,最终到洛杉矶,全长370公里,预计工程于2016年9月开工。

据新华社消息称,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在美国注册成立的中国铁路国际(美国)有限公司与美国西部快线公司已在9月13日签署协议。有机 械设备行业券商分析师表示,继中俄高铁、泛亚高铁后,难度最大的美西高铁也即将落地,中国高铁性价比高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国际客户认可,在与日本等主要对手 竞争力占得绝对优势。

“美国高铁远期市场空间超3万公里,加州高铁将是美国本土第一条高铁线路,对于中国高铁把握后续项目奠定基础,前期中车美国公司成立也为提供本土化服务提供条件。”上述分析师称。

二级市场上,Wind概念指数中,今天高铁指数以1.93%的涨幅位居概念板块第三位,即使是尾盘上证综指大幅跳水,高铁指数也只是小幅回调。38 只高铁概念股中,除去10只停牌股,有19只个股飘红,8只个股飘绿,其中,天马股份(002122.SZ)、晋亿实业(601002.SH)、永贵电器 (300351.SZ)、东方网力(300367.SZ)四股涨停。

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高铁产业链业绩确定、政治正确、催化剂充足,高铁产业链是机械行业中少有的独立于经济周期的子行业,经济下行背景下铁路投融资 改革加速、高铁项目加快释放,国内高铁车辆招标稳定增长+泛亚等“一带一路”项目陆续落地,高铁产业链未来两年景气度向上确定。

不管是内需还是作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项目也一直受到政策鼓励。今年7月底,发改委等五部委发文《关于进一步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投 资建设铁路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开放铁路投资与运营市场,鼓励社会资本全面进入铁路领域。另据发改委网站8月31日消息显示,当时委托咨询评估机构,开 展北京至唐山城际铁路、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城际铁路和合肥至安庆铁路等3个铁路项目的咨询评估工作,三项目合计投资约943亿元。

根据十三五高铁规划,今年年底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2万公里左右,到2020年营运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中长期达到4万公里以上。有分析指出,随着铁路改革进程加快,地方投资主体多元化,地方主导的高铁建设积极性不断提高,高铁建设里程有望大超预期。

从上述38家上市公司今年中期业绩来看,有27家公司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呈正向增长。其中神州高铁(000008.SZ)净利润同比增长 710.43%,时代新材(600458.SH)、鼎汉技术(300011.SZ)、世纪瑞尔(300150.SZ)三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逾2倍。

在A股市场非常态形势下,一机构人士表示,可将三季报预期作为一个投资逻辑。截至发稿,高铁概念上市公司中,有11家发布了三季报预告,其中6家预 计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呈增长状态。增长情况相对较好的则为众合科技(000925.SZ),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133.66%-146.28%,其次 则为鼎汉技术,预计同比增长88.17%~115.05%。

在高铁概念上市公司中,中国中车(601766.SH),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铁路车辆制造商,备受市场关注,中国中车首份中报来看,净利润同比增6.85%。在业内看来,中国中车半年报报业绩一般,投资亮点主要看其海外业务的增长空间以及新业务的发展。

对于高铁板块的投资机会,东方证券机械设备行业分析师佘炜超多次在其报告中表示,关注高铁国产化和后市场的平台型公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785

中國高鐵“開往”美國 高鐵概念股迎生機?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7380.html

中國高鐵“開往”美國 高鐵概念股迎生機?

一財網 黃思瑜 2015-09-17 19:38:00

高鐵概念上市公司中,有11家發布了三季報預告,其中6家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呈增長狀態,在A股市場非常態形勢下,一機構人士表示,可將三季報預期作為一個投資邏輯

經談判多年,中國在美國建設的第一個高速鐵路項目有突破性進展。

新華社9月17日消息稱,當日舉行的中美經濟合作有關項目情況媒體通氣會透露,中美雙方將組建合資公司,建設並經營“西部快線高速鐵路”,該高鐵從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到加州勝利谷和帕母代爾,最終到洛杉磯,全長370公里,預計工程於2016年9月開工。

據新華社消息稱,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的中方聯合體在美國註冊成立的中國鐵路國際(美國)有限公司與美國西部快線公司已在9月13日簽署協議。有機械設備行業券商分析師表示,繼中俄高鐵、泛亞高鐵後,難度最大的美西高鐵也即將落地,中國高鐵性價比高的核心競爭力得到國際客戶認可,在與日本等主要對手競爭力占得絕對優勢。

“美國高鐵遠期市場空間超3萬公里,加州高鐵將是美國本土第一條高鐵線路,對於中國高鐵把握後續項目奠定基礎,前期中車美國公司成立也為提供本土化服務提供條件。”上述分析師稱。

二級市場上,Wind概念指數中,今天高鐵指數以1.93%的漲幅位居概念板塊第三位,即使是尾盤上證綜指大幅跳水,高鐵指數也只是小幅回調。38只高鐵概念股中,除去10只停牌股,有19只個股飄紅,8只個股飄綠,其中,天馬股份(002122.SZ)、晉億實業(601002.SH)、永貴電器(300351.SZ)、東方網力(300367.SZ)四股漲停。

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高鐵產業鏈業績確定、政治正確、催化劑充足,高鐵產業鏈是機械行業中少有的獨立於經濟周期的子行業,經濟下行背景下鐵路投融資改革加速、高鐵項目加快釋放,國內高鐵車輛招標穩定增長+泛亞等“一帶一路”項目陸續落地,高鐵產業鏈未來兩年景氣度向上確定。

不管是內需還是作為“走出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高鐵項目也一直受到政策鼓勵。今年7月底,發改委等五部委發文《關於進一步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的實施意見》,提出全面開放鐵路投資與運營市場,鼓勵社會資本全面進入鐵路領域。另據發改委網站8月31日消息顯示,當時委托咨詢評估機構,開展北京至唐山城際鐵路、北京至天津濱海新區城際鐵路和合肥至安慶鐵路等3個鐵路項目的咨詢評估工作,三項目合計投資約943億元。

根據十三五高鐵規劃,今年年底高鐵營運里程將達到2萬公里左右,到2020年營運里程將達到3萬公里,中長期達到4萬公里以上。有分析指出,隨著鐵路改革進程加快,地方投資主體多元化,地方主導的高鐵建設積極性不斷提高,高鐵建設里程有望大超預期。

從上述38家上市公司今年中期業績來看,有27家公司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呈正向增長。其中神州高鐵(000008.SZ)凈利潤同比增長710.43%,時代新材(600458.SH)、鼎漢技術(300011.SZ)、世紀瑞爾(300150.SZ)三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逾2倍。

在A股市場非常態形勢下,一機構人士表示,可將三季報預期作為一個投資邏輯。截至發稿,高鐵概念上市公司中,有11家發布了三季報預告,其中6家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呈增長狀態。增長情況相對較好的則為眾合科技(000925.SZ),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長133.66%-146.28%,其次則為鼎漢技術,預計同比增長88.17%~115.05%。

在高鐵概念上市公司中,中國中車(601766.SH),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鐵路車輛制造商,備受市場關註,中國中車首份中報來看,凈利潤同比增6.85%。在業內看來,中國中車半年報報業績一般,投資亮點主要看其海外業務的增長空間以及新業務的發展。

對於高鐵板塊的投資機會,東方證券機械設備行業分析師佘煒超多次在其報告中表示,關註高鐵國產化和後市場的平臺型公司。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74

【諾獎背後】六家“屠呦呦概念股”&業界大佬怎麽看諾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3910.html

【諾獎背後】六家“屠呦呦概念股”&業界大佬怎麽看諾獎?

一財網 王悅 2015-10-07 22:24:00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6家醫藥類股票涉及“屠呦呦“概念,分別是複星醫藥(600196.sh)、昆藥集團(600422.sh)、浙江醫藥(600216.sh)、新和成(002001.sz)、華潤雙鶴(600062.sh)、白雲山(600332.sh)。

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6家醫藥類股票涉及“屠呦呦“概念,分別是複星醫藥(600196.sh)、昆藥集團(600422.sh)、浙江醫藥(600216.sh)、新和成(002001.sz)、華潤雙鶴(600062.sh)、白雲山(600332.sh)。

【複星醫藥】控股子公司桂林南藥青蒿琥酯於2010年正式通過WHO-PQ認證,在WHO建議的5個複方中有3個包含青蒿琥酯,創新藥品Artesun(註射用青蒿琥酯)為全球首創,已經成為國際治療重癥瘧疾的金標準,WHO強烈推薦的重癥瘧疾治療首選用藥;在全球重癥瘧疾市場占有率超過90%,2014年,複星青蒿琥酯類藥物銷售額超過兩億人民幣。

【昆藥集團】昆藥為諾華蒿甲醚原料的供應商,並且擁有蒿甲醚針劑的生產批文,9月29日昆藥完成對華方科泰的收購後獲得雙氫青蒿素哌喹片等青蒿素類產品。目前昆藥蒿甲醚針劑及雙氫青蒿素哌喹片(科泰複)都正在申請WHO-PQ認證。

【浙江醫藥】諾華Coartem(蒿甲醚+本芴醇)的組分本芴醇的供應商,有蒿甲醚原料批文。

【新和成】具有青蒿琥酯制劑和原料、雙氫青蒿素制劑批文。

【華潤雙鶴】具有雙氫青蒿素制劑批文。

【白雲山】有青蒿素批文。

人福醫藥董事長王學海:

看到網上大家瞬間從不同角度的解讀和引申,特別是院士選撥制度和中藥發展的意見,我想說幾個事實:1,屠教授獲獎的成果,是四十年前,也即是中國文革期間的成果。這次的獲獎不代表中國的科研水平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目前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2,青蒿素的發現,是個政治任務,是舉國體制下集體協作的結果,屠教授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但不是她個人的自主發明,她自己也承認,這也是她最偉大之處。3,中國的院士制度是有很多問題,但屠教授這個例子不典型,據我不全面的了解,屠教授在青蒿素後的這40年里,沒看到有新的重要成果。4,青蒿素和中藥有關系,但關系不大,是植物提取物,並不是我們說的中藥。5,青蒿素雖然是中國的發明,但沒有形成中國的產業。70年代沒有申請專利,後來軍事醫學科學院的複方蒿甲醚專利,又在1994年轉讓給了瑞士諾華公司,讓它壟斷了全球市場,現在還在制約著中國的青蒿素種植和提取產業。6,我們要學習屠教授等前輩的獻身精神,自立自強,真正地提升中國的生物醫藥科技水平!

昆明制藥控股股東、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

今天聽到這個消息,一方面我很高興,為中國人終於獲得這份遲來的肯定感到驕傲,但更多的是壓抑,一個世界公認的中國人的發明和創造成果,在原料的源頭上中國有絕對控制優勢的產業鏈,居然仍然還是市場廉價原料的供應國,至多是制劑產品市場的配角和補充,這不得不令人感到悲哀啊!這些年來如果中國政府能理直氣壯地在世衛組織中真正支持我們,能以國家行為來扶植規範青蒿素行業,能及時阻止行業中的那些攪局者、我們自己能更努力、高效地執行戰略,今天的中國在全球抗瘧藥市場應該不是這樣的地位。

上海通用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軍平:

目前全球重癥瘧疾的首選治療藥物是桂林南藥劉旭發明的青蒿琥酯註射劑,該品種在2010年通過了WHO-PQ認證,目前是世衛和公立基金采購的最主要抗瘧疾藥物之一。青蒿琥酯的發明是青蒿素之後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中國對世界抗瘧疾的重要貢獻之一。應該是2010年八月份前後,屠教授通過SFDA張偉司長找到複星,希望合作開發雙氫青蒿素增加適應癥。當時是複星技術中心傅院長和我一起到屠教授辦公室首談合作的。辦公室15平米左右,有點亂,感覺就像是高校教研室。屠教授人很直率,也很平和,很樸實的一個老知識分子。我離開桂林南藥時項目還在洽談,很可惜後來合作沒談成,原因不清楚。

昆明制藥總裁袁平東:

其實昆藥和軍科院一起賣給諾華的複方蒿甲謎片才是銷量冠軍。

諾華中國總裁徐海英:

希望昆藥或其它國內企業同道的制劑生產線早日成熟並通過認證,諾華一定樂見其成並大力支持!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370

光熱發電概念股被資本市場熱炒 技術及成本存爭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4481.html

光熱發電概念股被資本市場熱炒 技術及成本存爭議

一財網 王佑 2015-10-08 20:42:00

國家能源局發出了關於推動太陽能熱發電通知後,10月8日資本市場旋即“買賬”:涉及CSP的目前有三只概念股---首航節能(002665.SZ)、天壕環境(300332.SZ)、新三板公司中海陽,兩家公司大放異彩。

當9月30日國家能源局發出了關於推動太陽能熱發電(下稱“CSP”)的一紙通知後,10月8日資本市場旋即“買賬”:涉及CSP的目前有三只概念股---首航節能(002665.SZ)、天壕環境(300332.SZ)、新三板公司中海陽,兩家公司大放異彩。

當日上午,滬指及深成指高開後,首航節能和天壕環境分別上漲,收盤時大幅飆漲8.07%和6.16%。然而,相比更為簡單、更成熟及價格更低的光伏發電技術,在國內還處於繈褓中的CSP技術,爭議卻不斷。多數人士認為CSP的發展條件還不夠成熟。高昂的建設成本、不確定的技術路線,都暫時不能支持該領域的大規模發展。國家能源局的鼓勵措施意在試水,國內是否全面推進CSP項目建設仍是未知數。

技術路線不成熟

這則對資本市場產生重大刺激作用的通知,全名為《關於組織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建設的通知》。它要求,未來的CSP示範項目以槽式導熱油、塔式水工質和塔式熔鹽等三種技術路線為主,申報的裝機單機不低於50兆瓦。同時該通知要求,項目資本金比例不低於總投資的20%,建設期按2年、經營期按25年計算;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則參考新能源發電項目的平均收益水平;增值稅稅率暫按經營期25年內的17%測算。同時為了減少重複建設和浪費,該通知對同一技術來源和類型的項目進行數量控制,同一項目業主在一個省的項目超過1個時,應為不同的技術路線;企業可以在不同地區申報項目,但總數不超3個,同一技術路線和技術來源不超過2個。

上海電氣一位內部管理層在電話中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目前CSP的建設成本過高,相比普通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要高出3到5倍。比如每瓦的光伏電站建設成本是9元,CSP在30元左右。因此,國家能源局試圖用引導的方式來開啟CSP市場。

“當然,如果企業你自己認為,可以承受CSP的投入且也不追求盈利的話,你可以大膽進入。”他說道,目前CSP的技術並不是十分成熟,現有的槽式、碟式斯特林、塔式、菲涅爾等四種技術中,碟式、菲涅爾的使用者並不多,項目規模也小,不太符合國家能源局要求的50兆瓦規模要求;塔式和槽式相對更好,“國家的通知可解讀為,目前確定的是後兩種技術作為主路線,但也不否決其他技術,都在探索過程中。”

另一位CSP專家則表示,“雖然槽式技術是上世紀80年代由美國與以色列聯合的LUZ公司發明的,而且也在美國運用過,但該技術存在效率低、電站建成後發電量少的問題。從結構上看,該技術由於其吸熱管比較長,導致熱損失較高。而塔式技術相對來說較新,它是將太陽光聚合在更多的鏡面上,再反射到一個塔上,發電效率更高,但控制、集熱及儲熱等技術細節也較複雜,其介質為熔融鹽,要保持一定溫度、且維持24小時運轉不能出錯,對技術要求更高。不過,國內不少公司還是采用了塔式技術作為實驗田來運作。”

中國氣候條件影響光熱發電

在國家能源局發出的通知中,CSP的優惠電價政策並沒有明確。上述上海電氣的管理者就對本報表示,預計價格會定在1元到1.2元之間,“肯定要比光伏的電價0.9元左右高一些,但不會高出太多。”但另一部分CSP行業人士則指出,估計定價會在1.3元左右,“如果不是1.3元,項目確定虧本。”但上海電氣的那位管理層說道,事實上一個CSP項目是否盈利,現階段要做多方考慮:有些小公司希望通過示範項目,一次性將前期的貸款投入、設備安裝等都拿回來,這有些不現實。“而一些大公司在CSP項目上,其研發、前期投入等可在未來進行分攤,加上還可考慮今後碳交易所獲得的收入,所以1元到1.2元的電價也是合理的。”

行業內爭議的焦點還在於:中國的現有氣候條件是否適合光熱發電?前述CSP專家就稱,光熱發電不同於光伏,前者需要的是直射光,像10月8日這樣的陰雨天是完全不能發電的。國內西北部地區經常出現沙塵暴,空氣中會有灰塵,對直射光產生巨大影響,如果直射光占輻照比較低的話,轉化就不高。

通常情況下,較好條件的地區應該可以達到直射輻射(DNI)量不應低於2000kWh/m2a,但國家能源局給出的是1600kWh/m2a,已經降低了要求。上海電氣上述人士對記者分析,國內使用CSP的最佳地帶應該是青海格爾木和西藏拉薩等,但如西藏這一地區距離核心用電區域遠,地形結構不具備,二類發電地區如甘肅、內蒙古等地的條件是差一些,但短距離的上網、需求側都要比西藏好,所以能源局可能做過權衡,定了一個比2000小時更低的數據。

前述那位CSP專家則給出了完全相反的觀點:他認為目前東部地區肯定不像光伏那樣還可以發展分布式,CSP只適合在西部和北部等條件資源相對優越的區域來展開。而包括內蒙古、甘肅等地也並不一定適合發展CSP,“直射光不足加上當地本來建設的電站也不少了,都是制約條件。”

不過他也表示,國家可能會給出一個明確的電價上網政策,從而引導當地選擇合適的技術、成本,再根據項目的建設和使用情況來衡量是否要大規模發展該項目。

《第一財經日報》從西南證券的統計數據中看到,目前參與CSP項目的開發商並不少,有國電集團、大唐新能源、華電集團、華能集團、中電投、中廣核、首航節能、中海陽、神華等等,技術力量則來自於BrightSource、SolarReserve等海外企業。

2014年6月,SolarReserve攜手保利協鑫(03800.HK)在南非建設了兩座總輸出功率為150兆瓦的百萬瓦級光伏電站,目前已經並網。時隔5個月後,上海電氣則與BrightSource簽署一項協議,組建一家合資企業,參與中電投子公司的135兆瓦聚光太陽能發電廠建設,作為青海德令哈光熱發電項目的一部分。

上海電氣上述人士也透露,能源局的鼓勵政策,毋庸置疑是CSP業務向前推進的信號,而且諸多公司也希望獲得一杯羹,至於項目是否盈利、前期試探後會有什麽結果,無從知曉。而也有人士指出,部分企業即便是虧本,也會去爭取搶到CSP示範項目的資格。

記者註意到,多家券商正在熱炒CSP概念。而概念股首航節能也在不遺余力的推廣自己的技術前景。該公司日前發布公告稱,將從10月開始連續三個月進行5期投資者大講堂,涉及該行業發展、核心投資技術交流及產業政策解讀等,公司期待資本市場認可CSP前景的急迫性可見一斑。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902

十三五規劃將引領市場新熱點 五大概念股有望輪番領漲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4554.html

十三五規劃將引領市場新熱點 五大概念股有望輪番領漲

證券日報 2015-10-29 21:33:00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健康中國”戰略落地,“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醫療健康產業有望突破十萬億元市場規模。

今年9月初,國家衛計委全面啟動了《健康中國建設規劃(2016-2020年)》編制工作。而根據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申曙光的表述,“健康中國”將是一項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的中長期規劃,也是“十三五”時期衛生計生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隨著“健康中國”戰略落地,“十三五”期間圍繞大健康、大衛生和大醫學的醫療健康產業有望突破十萬億元市場規模。

市場表現上,上周“健康中國”主題全面爆發,除上海三毛複牌後連續5個交易日漲停外,板塊內樂金健康、宜華健康、九安醫療、戴維醫療、尚榮醫療、華邦健康、仟源醫藥等概念股上周累計漲幅均超過25%。

而投資機會上,中泰證券表示,短期來看,醫藥作為常青樹行業,在“十三五”規劃出臺之際是市場投資的絕對熱點板塊,而“健康中國”則帶來很好的主題投資機會。從中期看,承接“十二五”邁向“十三五”的歷史機遇,“健康中國”戰略將明確三大投資主線:第一,增強新藥創制能力仍為主要任務,建議積極關註具備創新藥研發積累藥企、規範性臨床CRO龍頭企業;第二,先進醫療器械國產化步伐繼續邁進,醫學影像設備、體外診斷儀器及家用普及型醫療器械相關企業仍將收益,其中研發創新能力突出、多元化產品線儲備豐富、全球化營銷渠道布局積極的本土醫療器械企業將率先受益;第三,隨著人口老齡化、消費升級以及民營醫院資源的發展需求,養老等醫療服務行業可享受人口及政策紅利,建議積極關註可享政策紅利的醫療服務企業以及協助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醫療信息化企業。

國企改革 重上資本市場風口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國企不僅成為深化改革的主戰場,同時也是資本市場中最受關註的群體。而分析人士普遍表示,國企改革在逐漸深入、展開的同時,將成為“十三五”階段深化改革的立足點。而隨著十八屆五中全會召開,以及新一輪五年規劃——“十三五”的臨近,國企改革主題將再站資本市場“風口”,並迎來市場長期地追捧。

回到二級市場上,國企改革主題也成為了孕育大牛股的搖籃,僅從10月份以來市場表現來看,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上海普天、特力A、錦江投資、上海三毛、金自天正、中航動控、複旦複華、中成股份、龍頭股份等月內股價上漲超過五成的超級牛股均屬於國企改革主題板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公布,而國企改革總體方案的落地,標誌著新一輪國企改革將進入高潮。在此背景下,獲得首批試點的6家央企旗下上市公司紛紛獲得機構看好,而除此之外,出於對地方國企改革的期待,許多省市地區的相關概念股也獲得了機構青睞。例如,廣發證券便重點推薦了深圳國企改革股。

具體來看,該券商認為,深圳國企主要集中在房地產等傳統行業領域,單純依靠自身力量難以迅速做強,需要引入以央企與投行等外來力量實現企業轉型,而這將是一種有想象空間且受市場歡迎的改革方式。相關公司主要有:沙河股份、深紡織A、深物業A、深振業A、深深房A、深深寶A等。

中國制造2025 有望在規劃中重點提及

肩負著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使命,我國制造業的綱領性文件《中國制造2025》有望在“十三五”規劃中被重點提及。而分析人士也表示,在此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特殊時期,以及《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引領下,行業內勢必將湧現出眾多代表著智能制造發展的制造業龍頭,這也帶動相關上市公司在二級市場持續受到關註。

受益十八屆五中全會本周召開,上周五兩市“中國制造2025”相關概念股集體異動,板塊內金自天正、亞威股份、博實股份、賽為智能、日發精機、京山輕機、機器人、華中數控、埃斯頓、南京熊貓、新時達等11只概念股均以漲停價報收。而從10月份以來表現來看,板塊內博實股份、金自天正、華麗家族、三豐智能等個股累計漲幅均超過50%。

投資策略上,申萬宏源看好細分領域成長龍頭以及關註智能裝備價值窪地。具體來看,該券商表示,當前智能裝備板塊面臨兩類投資機會。第一類,繼續看好細分領域轉型成長龍頭,建議關註黃河旋風,智雲股份;第二類,看好穩健的智能制造領域龍頭,匯川技術、博實股份。

互聯網+ 成為新經濟增長點

7月4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並提出了“互聯網+”創業創新、“互聯網+”協同制造、“互聯網+”現代農業、“互聯網+”普惠金融等11項重點行動,而這些行動項項關系著國計民生,因此“互聯網+”戰略也被業界譽為“十三五”期間的創新之基。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創新驅動發展將成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任務目標,在此背景下,互聯網也將成為“十三五”被重點培育的新經濟增長點,相關上市公司值得長期關註。

而投資策略上,海通證券認為政策受益比較大的細分板塊或將集中在:1.智能制造,工控軟件是智能制造實現的關鍵主體;2.大數據和雲計算,大數據分析和應用環節仍需要市場的推動和政策引導,雲計算技術優化處理資源配置,帶動智慧經濟效率升級;3.信息安全,政策紅利釋放不斷,2019年安全可控信息技術的應用占比目標超過75%。4.智慧城市,2015年智慧城市開始逐漸進入系統平臺搭建完成的收入確認期,政府大數據的開放加速智慧城市的大數據運營模式開啟。

新能源 具備巨大發展空間

一直以來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都是我國能源領域發展的重要任務。而根據國務院辦公廳2014年11月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顯示,到2020年達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目標。這標誌著在“十三五”期間新能源將具備巨大的發展空間。

而近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朱明也在2015北京國際風能大會上表示,“十三五”是我國能源轉型發展的關鍵期,也是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期,要切實落實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戰略部署,在‘十三五’期間要對能源生產、消費、體制、技術發展等領域開啟根本性轉變。

投資機會上,核電成為新能源領域最受機構青睞的行業,其中國泰君安便表示,核電競爭力優於火電、水電等傳統能源以及風電、光伏等新能源,在電力行業市場化改革大潮中,優勢將越發體現。在政府支持、資本市場助力下,國內核電發展潛力巨大。預計隨著未來政策對內陸核電站建設的放行,規劃內陸核電項目的公司成長預期將被提振,估值存在上升空間。相關受益標的包括:中國核電、贛能股份等。

編輯:余佳瑩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67

大家都說:台股逼近壓力區,獲利空間不大 跟著大戶物色 美國概念股2.0出列


2015-10-26  TCW

經過兩個多月急拉,台股大盤終於再度收復八月股災的急跌段,指數重回季線八千三百點之上,隨著指數逼近這波股災前的大量套牢區位置(約九千五百多點),上檔空間大約僅剩一成左右,這波從最低反彈幅度超過三成的個股數量,也已經高達七成以上。這個階段還值得進場嗎?

未來美國概念股股票齊漲的情況將不再,法人會進一步思考哪些股票還有潛在利多可以支持買盤。而「美國概念股2.0版」,將是最有潛在爆發力的族群。

所謂美國概念股2. 和過去有何不同?1.0版泛指所有對美出口廠商,包括品牌廠供應鏈,例如運動用品、家居修繕、汽車和智慧型手機等。而在全球經濟走緩的大前提下,美系品牌 廠商將更要求壓低成本,或廠商須提高產品機能,以維持品牌產品售價,這將是納入美國概念股2.0版的條件。

攤開數據來看,不論是已知的外銷訂單或出口統計,今年來美國市場已經明顯勝過中國,一月到九月台灣對美國出口是微幅正成長,但對中國出口就衰退達一一%。細究背後,當然包括紅色供應鏈崛起與中美兩地經濟消長,特別是前者對台灣出口業者的殺傷力更大。

大型股關鍵字:蘋果A10、物聯網轉換到選股上,法人和市場資金大戶將著重兩個特性:競爭門檻高、中國業者做不來。而台股中最符合這兩個條件的,第一個當然就是高技術和資本密集的半導體產業,可注意標的包括台積電、聯發科、日月光。

以晶圓代工產業龍頭台積電來說,雖然第三季法說會上釋出今年半導體業零成長的利空,並將今年資本支出金額降至八十億美元,創近四年來新低,但據台積電高層 解釋,主要是因效能提升和製程轉換,訂單與市占率都沒掉,毛利率在第四季還將增加〇.五個百分點,淨利率則是維持和第三季一樣,等於是花更少錢就可以維持 產能,有助獲利穩定表現,應當作利空出盡來解讀。

且台積電的新武器--整合型扇出型封裝(InFo),明年將搭配最新十六奈米製程,預計將取得蘋果A10應用處理器七成訂單;而在全球智慧型手機面臨飽和之際,蘋果依舊熱賣,台積電的後市當然值得期待。

再者,就外資選股邏輯來看,台積電營收多半以收美元為主,同時又具備大型權值股地位,隨著美國景氣復甦加快,聯準會(Fed)升息預期帶動美元走強,題材面、資金面勢必湧入台積電。而具備跟台積電同樣特性的,還有日月光、聯發科。

像日月光在持股矽品後,將更鞏固全球封測龍頭地位;而聯發科雖因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趨緩而遭外資砍殺,及新產品競爭力和策略聯盟腳步加快,包括與亞馬遜 (Amazon)、蘋果,企圖透過智慧型手機、家庭娛樂和物聯網產品,強大產品生態系,未來成長題材已經具備,面對目前股價仍維持在二〇二一年左右的低 檔,吸引力十足,也難怪日前傳出被點名是中國科技業可入股最熱門標的。

中小型股關鍵字:機能衣、飛機當然,資本門檻較低的,就得靠產品機能再提升,像是負責提供蘋果平板、整合多項高速訊號的傳輸介面晶片商F- 譜瑞、中小尺寸背光模組廠瑞儀;還有在越南大舉設廠的紡織股龍頭儒鴻,受惠於大客戶耐吉(Nike)喊出二〇二〇年營收要挑戰五百億美元,前景也是依舊樂 觀,都是近期若有急殺,值得逢低撿便宜的好公司

此外,跟上美國需求成長的,還有航太產業,像是台股航太供應鏈龍頭漢翔就值得關注。

隨著新興市場民眾收入增加,搭機人數暴增,挹注全球飛機龍頭波音訂單,而其下游供應鏈中,漢翔以工程與製造能力獲得青睞。同時,漢翔也是台灣國防部指定最大合作商,目前有逾兩千億元的潛在訂單。

當然,投資人如果不選這類大型權值股,也有特殊利基產業,像是遠端伺服器晶片商信驛、Type-C連接器供應商嘉澤、電子檢測驗證服務商宜特,都有業績、毛利成長的特性,成為中小型股中的焦點。

從國際法人角度來思考,傳統上第四季到明年第一季前後進場布局台股,按照歷史經驗,幾乎賺多賠少,下檔風險相當有限。現階段指數波動空間不大,正是精挑好股的時機,在農曆年前至明年第一季,潛在報酬值得期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0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