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3歲囡眼耳口日日流血︰點解我耳仔啲血流唔停

1 : GS(14)@2017-07-09 03:39:00

印度海德拉巴一名3歲女童患有怪病,眼耳口幾乎每日流血,令她身體疲憊兼要不時輸血。阿夫扎(Ahana Afzal)1歲時患肺炎開始流鼻血,醫生說只是發燒之故,但如今阿夫扎眼耳口幾乎每日流血,而且更有嚴重偏頭痛。阿夫扎父母一個月只賺到70英鎊(約700港元),卻為愛女花了1,700英鎊(約1.7萬港元)安排她接受各種測試,可惜醫生始終找不到原因。阿夫扎媽媽表示:「我寶貝問為何她耳朵總是流血,我不知道怎答……我只知道她每次流血,她的血色素水平就急劇下降,我們要安排她接受輸血。」阿夫扎爸爸心痛女兒從前活潑又開朗,如今總是疲憊不堪,到兩個月前更要停學留家休息。阿夫扎爸爸說:「醫生說我們要約1,792英鎊(約1.8萬港元)去做更多測試,只有在分析報告後他們才能確定病因,我不知道那裡找錢來。」阿夫扎父母如今在網上公開籌款,希望熱心人士協助治療女兒。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8/200829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469

【CheckCheckCin】秋分到仲好濕熱 日日飲杯米水脾氣好

1 : GS(14)@2017-10-09 03:47:33

米水不是洗米水,又比薏米水性質更平和。



踏入秋季第四個氣節秋分(9月23日,周六),亦剛好是秋季的中間點。香港屬南方氣候,雖然已過立秋,日漸乾燥,但天氣依然偏熱。到了秋分,才算是正式入秋,但由於氣候原故,我們可能開始感受到絲絲秋意,但要跟着節氣養生,還是要先配合自己體質。



其實一年四季都應該健脾胃,脾胃狀態好自然能強身防病,假如脾胃虛弱,反而吃甚麼滋補食材也不能被吸收,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先健脾再開始潤燥,最好每天飲用一杯屬性平和的米水,理論就好像皮膚要先做磨砂才可好好吸收護膚品。



註冊中醫師梁尹倩

米水並不是薏米水、洗米水或粥水,而是以紅米、白米及生薏米煲製而成,比一般只有袪水作用而又偏涼的薏米水更平和,最適合香港轉季天氣飲用!但記住要天天煲,一天飲完,不要過夜。米水(一人份)材料:紅米2湯匙白米半湯匙生薏米半湯匙做法:將材料洗淨,鍋內加入約800-1,000毫升水,再加入材料,以武火煮滾後調文火煮20-30分鐘。撰文:註冊中醫師梁尹倩@CheckCheckCin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3/201612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291

【專題籽】收集心頭好 日日坐鎮夜冷店 78歲老闆囤積舊物故事

1 : GS(14)@2017-10-09 03:58:52

Annie姐喜歡跟客人談天,介紹舊物歷史之餘藉此解悶。



【專題籽:胚芽故事】玻璃被擱在櫃子一段時間,開始染塵、骯髒,不再堅固,杯上浮現一道道的裂痕,最後碎裂,一般人會將它送進垃圾桶,長埋堆填區。但夜冷店「勇利行」老闆李展韻(Annie姐)仍當它寶貝,原封不動的收藏着。「覺得這些沒有市價,但有歷史價值的物品是值得保留的。」對Annie姐來說,每一件物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一個歷史,或許就是天生當夜冷人的性子吧。



「喜歡懷舊而有品味的人少之有少,很多物品你們產生不了共鳴;我的物品平均都有三十年歴史,原本對它沒有認識,現在強求認識它,怎會有感覺呢?」推門而入,近千呎的地方放置着數排陳列架,架上的物品雜亂無章,杯碟旁放置着佛像,信封、書本、皮銀包、相片、卡通模型、耳環一大堆,都鋪滿塵埃,明顯沒多少客人探訪過,卻見Annie姐密密地將物品歸類,盼客人來時能看得清楚。


曾任校長 最愛高跟鞋

原為幼兒園校長的Annie姐,今年七十八歲,三十年前在中環嘉咸街開辦勇利行,2014年因被市建局收購,搬遷到上環的唐樓繼續營業。由於搬遷時沒有張貼任何告示,來不及跟客人道別,客源亦靜悄悄流失,現在Annie姐在店內大部份時間都是閒着或睡覺,但她仍堅持每天跟老公一起顧店子,希望門鈴響起,客人到訪,讓她告知每件物品的故事與來歷。從前半山大戶人家搬屋,傭人「唔識寶」,將一些酸枝椅、名貴擺設當垃圾丟棄,Annie姐便逐件搬走,象徵式的付上數十元。後來經自己摸索到政府物流服務署,亦即她口中的「充公署」買貨回來賣,開始走低價平民路線。不過早在十年前,她已沒有再買貨,因為愛舊物的人不多,一批批從政府買回來的貨囤積在貨倉中,亦囤積着無數個故事,這裏活像是Annie姐的故事後花園,隨手拈來的物品,都能讓你聽一整天故事。她珍而重之地把一本殘舊不堪的珠算書,包上膠套,放在書枱上,並沒有要賣出的意欲。拿這本書給Annie姐的是一位老人家,看到報道她會收集別人的心頭好,便將珠算書、打字機和幾本當年「沙士」的特輯,專程搭的士送到店中,這事讓她十分感動,原來世上還有人像她一樣儍;但大家內心清楚這些物品放得至三更,也留不到五更,一切只是暫時寄託,最終命運還有待聽候。Annie姐也有賣自己的衣飾,當年身任校長,需要穿上高跟鞋配合身份與形像,穿起來又可以令雙腳顯得窄窄長長,久而久之越買越多,到退休後只留下她最愛的一對蕾絲高跟鞋在店中。對於任何舊物都有一份感情、一個故事的她,難以做出「賣仔勿摸頭」,故意將那對高跟鞋放到一個毫不起眼的地方,深怕將一個故事出售了。
Annie姐喜歡跟客人談話,特別是年輕人,有時更會拿一些物品讓他們猜,「我問那些是熨斗,十個人中有九個都不認識,一個又話煙灰盅,有些說是盛水的,沒有一個能猜到較接近的答案。『劇集中都有這個道具,你都不認識啊?』他說自己怎知道這真的是熨斗。」「有些相片,例如南京大屠殺,客人不買,我都會介紹給他們看,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我們是否要警惕自己不要有戰爭呢﹖」她非但不游說客人買任何東西,還着客人不要買,深怕他們一買,物慾上癮,倒是希望上來坐坐聊天,談一下生活逸事,從中讓他們認識歷史、令富歷史價值的物品不至被時代的洪流淹沒。



Annie姐喜歡看明星,自己亦儲下不少明星海報和雜誌。

有不少學生訪問過Annie姐,並替她留倩影。

這雙高跟鞋Annie姐當校長時所穿的,至今仍保留在店中。圖片來自勇利行facebook。


Annie姐說這款手袋是全人手編織。圖片來自勇利行facebook。

到訪店中好像上一堂歷史課,舊時的熨斗亦能看到。圖片來自勇利行facebook。

畫中的她芳齡十八,是當時的同學送贈。

勇利行上環干諾道西40號東江大廈一樓記者:陳煥欣攝影:張志孟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6/201637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87

【飲食籽】古惑仔變億萬富翁 龍躉大王日日魚照劏

1 : GS(14)@2017-11-13 03:31:41

「恩記龍躉大王」老闆吳伯恩,做過古惑仔,入獄從良後轉戰賣海鮮,成為億萬富翁。

【飲食籽:識飲惜食】賣魚佬,身上掛滿魚鱗,滿身腥臭,難聞的氣味令人敬而遠之,雙手經常沾鹹水,易起水泡,又會風濕、關節勞損。厭惡性行業,但深水埗北河街街市的魚檔出了一個億萬富翁,「賣魚的確是街市佬!街市佬又如何?當你創造成績出來,做律師又如何?醫生又如何?我的車是靚牌子,住的房子大過你,我想要的東西又追求得到,又有乜所謂?」「恩記龍躉大王」老闆吳伯恩(恩哥)說。他做過古惑仔,入獄從良後轉戰賣海鮮,他深信行行出狀元,更出錢出力鼓勵25歲的大仔入行,希望繼承衣鉢。今次首次到他位於汀九的家,談他的發達史。


北河街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物價較其他街市平,是全港最繁忙的街市之一。其中有檔賣深海龍躉,每日上演龍躉show,日劏六、七條兩個人才能捧起的深海龍躉,一刀劈落去,快、狠、準,圍觀的街坊眾多,嘖嘖稱奇。他曾是全港賣龍躉最多的賣魚佬,綽號「龍躉大王」,媒體曝光率一直高企。由深水埗魚檔到他汀九的家,坐着他駕的Maserati Quattroporte,二手買入約85萬元,新車價要200萬元,車內絲毫聞不到腥臭味。「我每次離開魚檔,都會沖個涼換件衫,始終有血腥味,怕臭親人家。」他笑說。戴的是數萬元Cartier皮帶手錶,一身白衣白褲,看起來整潔得很。來到他家中,兩層複式單位,建築面積1,705呎連400呎露台,2003年用1,050萬元買入,還包兩車位,當時花了150萬元裝修,現時市價約2,000萬元。「你的身家有多少?」我單刀直入。「我身家6,000萬肯定有,計埋我的物業都值過億。我是投資致富,讀書少,反而有種冒險精神,有前無後。」他帶我們到天台的主人房,有一個400呎露台,遠眺海景。他拿來數隻名錶,最貴一隻是Sarcar白金手錶,約70萬元,還有約值16萬元的Rolex黃金及數萬元的Corum18k白金錶。「這是嗜好,人生獎勵吓自己,廿幾三十年總有過程。我以前屬於爛賭英雄,街市佬十個有九個賭,賺幾多輸幾多,同老婆經常嘈得厲害,最後自己識懸崖勒馬。


雖然已是億萬富翁,但不變的是,他和太太仍每天落舖劏魚賣魚。

吳伯恩駕的Maserati Quattroporte,二手買入價約85萬元,新車價約200萬元。

吳伯恩喜歡名錶,擁有Sarcar白金手錶(左)、Rolex黃金手錶(中)及 Corum18k白金錶。


複式單位,建築面積1,705呎連400呎露台,還包兩車位,當時花了150萬元裝修,市值2,000萬元。


投資致富 住豪宅揸靚車儲名錶

「龍躉大王」吳伯恩,福建人,16歲來港,樣子有點兇,帶點殺氣。「以前我像一般後生仔,未找到方向,想一朝發達,試過誤入歧途,剛來港,試過被人『蝦』,便入武館學功夫,被人踢入會。大佬說要收數,叫我去打架便去,直到打掉人家3隻牙被判了8個月,行為良好5個月後放監,那時便開始反省,覺得自己人生不可以再這樣了。」1989年,轉行賣海鮮,在北河街舊街市賣走鬼檔。「以前我們買貨時間很早,三更半夜落魚欄,天寒地凍都咪話唔辛苦,聽人講賣魚好做又試吓!一講起北河街,住港九新界的人都會去,東西又便宜,如果你無背景很難立足。我落去深水埗做走鬼檔,由於本身有江湖底,手瓜起腱,又染金毛,落去深水埗北河街霸位,試吓成不成功。第一件事,入行賣甚麼,賣帶子!帶子幾毫子一隻,本小利大,條數好易計。那時北河街好興『呃秤』,一斤得十二両,經常嘈交。我就不斷秤,寧願甚麼都按堆按條按份賣,大堆頭些,又易調節價錢,有彈性,如果其他人再賣得平些,便和他死過,最終殺出一條路。」北河街舊街市清拆,儲到錢便入舖轉賣深海魚,97年恩哥儲到第一桶金。「那時爆出深海魚有雪卡毒,好多做到好大的魚檔都停了,人人都唔敢拎貨。找到利苑,我說你這大集團無可能不賣魚,不如試下用寄賣形式,賣到先計數。結果酒樓大賣,我生意一夜之間,由無名小卒突然去到貨,好多批發商找我。一講龍躉大王,貨未到,已收到電話問我要拿幾多貨,可以批到全港7、8成的龍躉,去貨量好大,最高峯是年尾和大時大節,每月賺30、40萬問題不大。」2003年是他第二個轉捩點。「那時看準舊樓便宜,幾十萬一間,儲夠首期又去買。試過有一年,買了5間,才用300萬元,我不是拿足300萬元,我拿百多萬出來,其他都是問銀行借,租出去做劏房,有人幫我供埋,最高峯個人有12間,現在300萬元連一間都買不到。」劏房品流複雜,不值抵押,後來他賣劏房轉買地舖。他現有太子相連地舖,以2,650萬元買入,市值6,000萬元。「舖位曾自己用來開海鮮酒家。」他說:「飲食生意辛苦,索性將舖位收租,現以月租18萬元租出。另和友人夾份投資荔枝道地舖,2013年以3,400萬元買入,現值4,000萬元。」雖然已是億萬富翁,不變的是,他和太太每天仍落舖劏魚賣魚。吳伯恩太太謝細妹劏魚不遜色於他,「做得辛苦隻手便起繭,做了廿多年,習慣了,不做可能還不舒服,幾乎日日都落舖。」十年前每日劏十條八條,現在減至六、七條,但已細條好多。不怕被人說殺生嗎?「殺生殺得多,對海鮮從業員來說,日子耐了,心好像不平衡,所以我亦會經常放生,平衡自己心態,所謂人在做,天在看!」吳伯恩說。


多年前,已即席表演劏龍躉,是賣龍躉噱頭之一。

魚頭:件身較大,適合蒸煮及熬湯。

魚尾:適合蒸煮



恩記龍躉大王深水埗桂林街89號地下


記者:何嘉茵攝影:伍慶泉、劉永發(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陳慧玲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06/202035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055

【飲食籽】燒鳥名店主打不同雞部位 南非主廚日日爐前逐串燒

1 : GS(14)@2018-01-08 01:29:30

南非主廚Hermanus注重細節,希望能迎合每位顧客的需要。

【飲食籽:識飲惜食】呷一口清酒,聽着烤板上串燒肉汁的滋滋聲響,一室空氣混和着燒鳥的焦香。一邊說着流利的日語,雙手嫺熟地轉動烤板上的串燒,來自南非的主廚Hermanus van Dyk雙眼堅定,縛上頭巾倒有幾分東瀛味。說的不是他的外形,而是日本人對事物專注和追求細緻的執着態度。


燒鳥(Yakitori)日文為「焼褀鳥」,Yaki是燒烤,而tori的意思是雞。在日本從燒鳥專門店到普通料理店,甚或乎居酒屋到路邊小攤檔,都能找到它的蹤迹。一邊和朋友舉杯暢飲,另一邊拿起串燒佐酒,一樂也!「酉玉」(Toritama)是日本有名的燒鳥專門店,總店在東京惠比壽開業十餘年,是不少燒鳥老饕的朝聖之地。香港分店開業也近三年,深受居港日本人追捧,說是能尋得到家的味道,以一解思鄉之情切。縱然沒有故鄉市井味,排列在車站橋底的燒鳥檔攤;位於中環小斜坡上的酉玉卻是走摩登路線,但不變的是那和式滋味。作為備受推崇的燒鳥專門店,酉玉對於燒鳥有獨特的執着。店舖位置不多,只有一張能容納十多人的吧枱,及一間VIP房。主廚Hermanus解釋,若座位人數太多會較難控制食物品質,「我們較着重細節,希望能個別地迎合每位顧客的需要。若餐廳再擴充空間,便不能令每位顧客可以立刻從烤板上享用串燒,這其實也是享受燒鳥的一個過程。」


(左起)金針菜$40、大腿肉$42、雞冠$40。

(左起)雞小腿肉$42、雞肝$40、雞蠔$46。

(左起)銀杏$40、肉丸$42、雞尾$46。


聽着烤板上串燒肉汁的滋滋聲響,一室空氣混和着燒鳥的焦香。



掌握客人口味 秘密武器:97年醬汁

食材新鮮是基本,店舖採用新鮮香港本地活雞,而且大部份蔬菜都由日本空運到港。酉玉講究的是如何用盡雞的每一個部份,從頭食到尾(From Nose to Tail)。由你說得出,到說不出的雞部位都有。就連點餐也講求personal touch(個人化),餐牌看不看也罷。「每當客人坐下,都會了解他們的喜好,然後根據食材為他們度身訂製菜單。我們會衡量口感、油脂及香味等,再調整蔬菜、肉類及內臟等的比例,以配合不同的質感的食材及調味,讓客人每次都有新鮮感。」沾串燒的醬汁來頭並不小,據Hermanus介紹醬汁是由日本總店空運到港,「醬汁是酉玉的創辦人,學師時的燒鳥店店主所贈,有祝福的寓意,醬汁配方至今已有97年歷史,只有四人知道醬汁的配方。每天將雞串不斷的浸沉,並將醬汁細心的打理,就像是看顧小寶寶一樣。醬汁的配方歷年沒有變更,所以味道與東京總店的無異。」他說着說着,臉上流露出自豪的表情。訪尋傳統滋味,飛越萬里走進異鄉廚房,來自南非的Hermanus笑言,作為一個外國人,要踏入日本傳統廚房實屬不易,「剛到日本的頭一兩個星期絕對是最難熬的日子,語言是最大的難題,溝通的確非常困難!」眼前的小伙子二十來歲,笑起來仍有點稚氣,當說到在日本總店受訓時,神情頓時轉認真,「不過只要下定決心去做,向他們展示最好一面,證明自己願意付出,其他人是會看在眼內的。」在總店受訓的三個月,Hermanus解釋要被廚房的各人接納其實並不困難,立下堅定的決心是關鍵,「其實大家是非常樂意教導及示範,但你必須證明自己。要不然為何他們要向你傳授經驗?這可是他們窮一生時間和精神才能領略到的經驗!只要過了這個關卡,他們就像一本打開了的書,會告訴你想要知道的,甚至小秘訣及秘密。」


來自南非的主廚Hermanus van Dyk雙眼堅定,縛上頭巾倒是有幾分東瀛味。

店舖採用新鮮香港本地活雞,酉玉講究的是如何用盡雞的每一個部份,從頭食到尾(From Nose to Tail)。

每當客人坐下,都會了解他們的喜好,衡量口感、油脂及香味後,根據食材為他們度身訂製菜單。


Hermanus相信只要食材新鮮,配合小量調味也能成就美食。


東京總店師傅坐鎮 三年鑽研燒本地雞 


為事業要離鄉別井的不只年輕的Hermanus一個,還有曾在東京總店掌廚五年的松本浩暢師傅,松本師傅廣有名氣,曾在日本電視烹飪節目教烹調料理。每次提及他,Hermanus的言辭中都顯得十分尊敬,「松本師傅大半生都在日本生活,然後毅然決定搬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覺得這是十分瘋狂。」與日本熱血勵志漫畫中嚴師的模樣有別,幾乎光頭的松本浩暢師傅笑容可掬,據說將頭髮幾乎剪光,不但是為了清爽,最重要是能避免頭髮落在食物上。對於放下在日本的一切搬到香港,松本師傅笑道:「全然大丈夫(完全沒問題)!因為我還很年輕,我是指我的心境,哈哈!香港客人待我親切,讓我覺得全然沒問題。」花白的頭髮下,是一份年輕人也自愧不如的勇氣和信心。職人的特性就是,就算多聊幾句閒話,話題兜兜轉轉最後都會圍繞工作,「要數香港與日本最大的分別,我會說是雞的不同。日本的雞美味,有獨有的一套切割及燒烤方法;而香港的本地雞同樣美味,但刀法和技巧與處理日本雞不盡相同,所以過去三年我們仍在不斷學習當中。」在與松本師傅的對話當中,不下數次聽見他提到不斷學習,遣詞用句都是極度誠懇及謙遜。對燒鳥的專注及細節的執着,匠心獨運,也許這就是講求「即食」的急促的城市裏,所欠缺而且久違了的匠人精神!


沾燒鳥的醬汁是酉玉的創辦人,學師時的燒鳥店店主所贈,配方至今已有97年歷史。

曾在東京總店掌廚五年的松本浩暢師傅廣有名氣,曾在日本電視烹飪節目教烹調料理。

松本師傅(左)放下日本一切搬到香港,與Hermanus於香港分店合作無間。


酉玉位置不多, Hermanus解釋限制人數能較易控制食物品質。



酉玉(Toritama)中環己連拿利2號地下採訪:黃雯娟攝影:劉永發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228/202568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467

樂視復牌日日跌停 8日蒸發349億

1 : GS(14)@2018-02-04 21:27:26

【明報專訊】上個星期,喺深交所上市嘅樂視網終於喺千呼萬喚下復牌,不過復牌之後日日都跌停,樂視網噚日又跌10%,最終收報6.6人仔,有內地媒體曾經估計,噚日係賈躍亭嘅「爆倉死線」。

報道話,賈躍亭持有10.24億股樂視網,即係25.7%股權,當中有10.20億股已經抵押咗畀金融機構;根據賈躍亭老婆甘薇喺微博所講,賈躍亭嘅股票抵押貸款餘額係69億人仔,意味只要樂視網跌穿6.77人仔,就會出現資不抵債嘅情况,如果賈躍亭補唔到倉,就會被斬倉。

事實上,樂視網已經跌穿咗6.77呢個價位,市值得番264億,同停牌前嘅612億人仔市值相比,復牌8日已經蒸發349億人仔。樂視網復牌以來都多次提醒投資者,如果公司股價大跌,而賈躍亭無及時追加擔保,金融機構有權處置已質押嘅股權,導致公司實控人有變更風險。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63&issue=201802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747

【東北溫泉】溫泉湯花日日有 日本人點樣洗溫泉?

1 : GS(14)@2018-02-04 23:39:26

日本大部份的溫泉旅館,每日也會定時打掃溫泉,以大的刷洗刷地板。

溫泉是讓人沐浴和浸泡的地方,但嚴格來說,應該是先沐浴才下水的。不過,溫泉為你洗淨身體之時,又是誰去幫溫泉洗白白呢?


「溫泉每日也會形成湯之花,我會用這兩個刷去打掃及掃地板。」黑湯溫泉女將池田佳子說。湯之花,即溫泉中的不溶性沉澱物,多數依附在出水口、岩石面或是木板上,質地是滑溜溜的。一般人以為這些湯之花是污垢,非也,其實是溫泉水中的礦物,冷卻後而成的物質,有溫泉甚至會收集湯之花作為入浴劑出售。「泉水也會積存湯之花,我會打開塞將水放走,再用刷清洗溫泉的水缸。」池田太太說。而較細微的窿窿罅罅,日本人就會用「束子」的刷,即類似香港人的「鮑魚刷」來清洗。因為溫泉每日也會形成湯花,所以大部份的溫泉旅館,每日或至少每星期也會放走泉水清潔。


溫泉每日也會形成湯之花,即不溶性的沉澱物,並非污垢。

日本人稱這個刷為束子,以來洗刷溫泉較細微的地方。


青森的黃金崎不老不死露天溫泉,雖不能放走泉水清潔,但亦會打掃更衣地方。

有溫泉會收集湯之花作為入浴劑,作為紀念品發售。



記者︰黃依情攝影︰潘志恆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131/202905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854

【專題籽】日日撩街坊吹水 80後靠厚面皮團結天水圍

1 : GS(14)@2018-03-12 01:57:09

阿柯(右一)和恩賜(右二)說,在公園閒着的人最容易成功搭訕。

【專題籽:周末專案】天水圍、悲情城市,十多年來,兩者似乎劃上等號。家暴、自殺、倫常命案,早年常於這個人口近30萬的新市鎮重複上演,傳媒報道、電影和音樂取材,令此地看似只剩悲情的標籤。圍城之內,兩個土生土長的80後,兩年多前開始在區內與街坊搭訕,再將街坊的故事放到臉書專頁,為的就是要「搣甩」悲情標籤,「一個地方決不能以一兩個形容詞去歸納。」每周五晚市中心的銀座廣場空地上,除了全港雜耍冠軍在練習外,還有人跳舞、唱歌。「其實這裏很多姿多采。」


柯詠敏(阿柯)與羅恩賜(恩賜)相識於中學時期,在天水圍生活逾20年,有感社區瞬息萬變,兩年多前決心為此地留個記錄,阿柯說:「起初想出版雜誌,但成本太高,所以索性開個不用花錢的專頁。」專頁叫「天水圍人」,參考自美國臉書專頁「Humans of New York」,帶着相機跟街坊聊個天南地北,再為他們拍照上傳至專頁,用簡單文字寫下各人故事,恩賜解釋:「我們想讓外面的人看到,天水圍並非只有慘劇,這裏還有新移民和本地人的故事,總之就很豐富。」

發現天水圍卧虎藏龍

能貿貿然去跟陌生人搭訕,面皮的厚度下過一番苦功。他們的第一次,是在公園帶小朋友玩耍的外傭,阿柯笑說:「很緊張,不斷跟恩賜你推我讓,要想好開場白,又要想被拒絕後怎樣走得瀟灑。後來就直接衝過去打招呼就開始。」第一次是美好的,外傭跟他們講湊仔經,慢慢壯大膽子,嘗試跟不同人搭訕。當然不可能百發百中,食檸檬次數也不少,「畢竟是陌生人,不想談私事很正常。」他們的結論是,悠閒又無目的地的人,最易成功。兩年多以來,他們結識了不少男女老少,當中不乏身懷絕技者,例如全港雜耍冠軍、口琴好手、跆拳道老師、新興運動躲避盤教練等。為再走前一步,他們在2月中開始舉辦「天水圍人社區學堂」,邀請「犀利街坊」擔任興趣班導師,想做到「天水圍人教天水圍人」,凝聚社區。二人去年開始籌備,參加理大的「好薈社」計劃,成功贏得10萬元基金,用作租場地和導師費用,恩賜說:「我們還是要收學費,補貼場租和導師費,沒從盈利角度想,而且綜援家庭學費減半。」須知道從天水圍跑到市區,光是車費已經要命,還未計所花時間,所以街坊能在區內教、區內學,自然省錢又省時。十萬元基金加上學費,能撐得多久還說不定,又要看街坊反應,阿柯對此頗樂觀,「可能無錢就會有無錢的教法吧!」看他們花如此多心機,以為他們時間多的是,其實二人都是傳媒工作者,正職忙得喘不過氣,阿柯卻堅定地說:「只要有時間,就一定會繼續做。」天水圍地方不算大,勝在人多。人多,可能性就多;可能性多,能發生和盛載的事就更多,形容詞怎可能只有「悲情」?


最沉重的一次,是有位婆婆告訴他們,她搬進天水圍那天想過自殺。

社區學堂還在起步階段,暫時得租用體育館等政府場地。

他們笑言,終極目標是跟全天水圍的人都聊一次。



facebook:天水圍人記者:李煒汯攝影:張志孟、蕭志南、鄧鴻欣(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11/203270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95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