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渤海引水 新疆600亿“解渴”大能源战略

http://www.21cbh.com/HTML/2010-11-9/0OMDAwMDIwNTE0OA.html

海水引入新疆后,可形成自流。甚至于在地势落差相对较大的区域设立发电厂,对冲前期的投入成本。这将进一步推动新疆生态,特别是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坐拥中国41%煤炭储量的新疆正感受着能源大开发的投资狂潮,投资规模以千亿计的一系列能源项目入疆后,却不得不面对当地水资源匮乏的困境。

11 月5日,“陆海统筹海水西调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市召开。根据此次研讨会的基本思路,新疆将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途径内蒙古自 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后流入新疆。

这对于新疆的大能源战略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

眼下,神华、国电、华电、兖矿、鲁能等国内数十家能源企业都在新疆砸下了大笔资金,而几乎所有在新疆拥有煤炭资源的企业都宣称将在当地投资煤化工项目,从事煤制气、甲烷、甲醇、二甲醚或者煤制油业务。

这意味着新疆需要更多的水资源对重化工项目提供支撑。

报本报记者了解,当前,各大能源企业在新疆投资的项目多数都还处于前期建设阶段,争取用水指标也将是各个企业需要面临的共同课题。

“海水引入新疆后,可形成自流。甚至于在地势落差相对较大的区域设立发电厂,对冲前期的投入成本。这将进一步推动新疆生态,特别是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海水西调的提出者之一,西安交通大学生态环境与现代农业工程中心教授霍有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大能源战略需水资源支撑

今年5月,中央新疆经济工作会议后,新疆的能源开发大幕被拉开。

据 新疆发改委提供的资料显示,新疆计划形成四大煤炭基地:吐(鲁番)哈(密)煤田立足以西煤东运、建立大型煤炭基地为主,满足当地用电和西电东送支撑电源的 要求,适度发展火电;准东(准噶尔盆地东部)立足建立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并参与西煤东运;伊犁以发展煤化工煤电为主;库(车)拜(城)以满足南疆四地州 生产生活用煤为主,适度发展火电。

其中,准东和吐哈煤田因地近甘肃、内蒙,交通便利,而成为各路资本争相抢夺的焦点。

据了解,包括华电、华能、保利、中电投、国投、中煤能源、香港明基、新疆广汇、山东鲁能、湖南煤业等30多家大型企业都已入驻吐哈煤矿。

而在准东和伊利两大煤化工基地,各大企业也全力展开竞争,规划投资都以数百亿计。

今 年6月,在准东两个分别由华能与湖北宜化集团投资的项目启动仪式上,其负责人对外宣称的投资额就分别高达350亿元和325亿元。同一天,华能集团总投资 380亿元的准东煤制天然气项目在新疆奇台县奠基。一期项目将于2013年建成,这也是华能千亿投资新疆计划宣布后第一个落地项目。

事实 上,从奇台到靠近哈萨克斯坦的霍城县,1000多公里长的公路沿线上,类似华能准东这样的能源重化工项目也星罗棋布:神华集团在奇台县五彩湾的煤制油基 地、鲁能在将军庙的煤电工业园、中电投和内蒙古庆华集团在伊犁的能源重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等等,每一块空地,都可能意味着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投资。

与此同时,煤炭巨头神华集团也在积极扩展其资源版图,自2007年入疆以来,神华已分别在北疆多处筹建新的项目。在昌吉,神华集团拟投资数百亿的煤制油项目也在今年5月开工奠基。

除此以外,在四个矿区群中,山西潞安集团也拥有数座大型煤矿,其中一部分更是当今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千万级矿井。据了解,潞安除建设三家发电厂和一条在规划中的长达300公里的运煤铁路外,也将建设一个大型的煤化工项目。

“新疆的煤炭资源前期引入投资者的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我们将规范投资市场,争取到‘十二五’末把新疆建成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完成新疆由国家能源储备基地向国家能源基地的转变。”新疆发改委负责主管能源的副主任热依汗-王素普对记者说。

600亿渤海引水解“渴”

一直以来,新疆都实行以低水价引进大项目的政策,但项目引进之后,用水指标却成了遏制项目顺利进展的绊脚石。

据当地一家大型央企煤化工项目负责人透露,在水资源相对富足的昌吉、伊犁和乌鲁木齐等北疆地区,到2009年,用水指标就已经被各大煤电项目瓜分完毕,新疆新兴的煤化工项目都不得不面临无水可调的窘境。目前,规划中的重化工产业园部分占用的是生态与农业灌溉的指标用水。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为解决水资源紧缺等问题,新疆还低调建设了代号为“505工程”的引水工程,“引额(尔多斯)济克”、“引 额入乌(鲁木齐)”等项目也已初见成效。但由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向中方提出抗议,为避免纠纷,这些引水工程也都处于秘密不宣的状态,因 此供给能力也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争夺至关重要的水资源问题上,新疆本土能源巨头广汇集团则抢先一步,在新疆淖毛湖修建了一个大型水库,此外,还获得了额尔齐斯河总计15亿方水源的1亿方配额。

“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企业,很多项目一开始都声势浩大,宣称投资规模有多大,但下一步的投资计划又‘雷声大,雨点小’,受水资源匮乏与交通运输两方面的限制是主要原因。” 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院长唐立久说。

为突破新疆能源大战略中的水资源困局,此次海水西调构想的提出也得到了政府代表及上百位水利工程专家、企业代表的积极响应。

据 霍有光介绍,海水西调工程可从天津附近的渤海口取水,通过管道分解提升到海拔1280米左右,每吨水升高200米,需要1度电,升高1280米,耗电 6.4度左右,然后通过修防渗渠,采用若干小提扬工程(即用于提高水位的蓄水池)加长距离自流的办法,由黄旗海至甘肃玉门镇北的疏勒河,之后,利用疏勒河 “自东向西流”的天然河道,自流入塔里木盆地之东缘的罗布泊。

而从罗布泊海拔780米至1505米的艾丁湖又有930余米的落差,用来发电就意味着能够弥补洗掉工程中所耗费的部分电能。

在海水的淡化和调水的成本问题上,专家认为可以利用半透膜来达到淡水与盐分离的作用。这种过滤法最大的优点是节能,生产同等质量的淡水,能源消耗仅为蒸馏法的1/40。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室主任杨开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水的淡化目前在中国不存在技术“瓶颈”,工程实施中可以用不被海水腐蚀的玻璃钢管。按照8米口径玻璃钢管计算,输入到新疆每吨水的价格为8元左右。

目前,负责该项目实施的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据测算,项目一期总投资达628亿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38

李小加:滬港通或為A股“引水”七八萬億美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464

537249ec6e4de90e62718453ba3bcf1c_m

本文來源一財網,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今天來這里,本來是要講滬港通初期的交易規模,現在暫時講不了了,因為還沒發生。”李小加的開場白,引來全場善意的“哄笑”。眾所周知,預熱了大半年的滬港通,驟停在了無數人預期中的開通時點上。

11月7日,首屆大梅沙中國創新論壇在深圳舉行,出席論壇的港交所總裁李小加是焦點之一。

李小加說,中國的基礎經濟已經全球化了,但作為“上層建築”的資本市場還基本上是封閉的,這樣最吃虧的是中國,所以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必需且無可避免,唯一的問題是怎麽做,“一紙命令就徹底放開”是不現實的,滬港通就是基於此背景設置的一個探索方案。

李小加認為,過去幾十年對中國來說是個資本進口的過程,對外貿易、FDI(外商直接投資)和資本市場都在做“從外面拿錢進來”這件事,香港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現在這樣的事情基本結束了,需要進行一次巨大的轉型,香港也要對這一轉型做出反應。

“現在中國的銀行資產差不多有22萬億美元,資本市場的市值才4萬億美元,美國這兩個數字差不多各是17萬億~18萬億美元,是1:1的關系,我們是1:5的關系。這意味著我們的資本市場不能給如此大規模的國民財富帶來真正的投資和發展機會,錢基本都在銀行里面,A股市場50%的利潤是銀行的。”李小加說。

“這個一定要改,一定會改。”李小加說,這引出中國資產如何“走出去”的問題,同時,外國的資產也很希望投到世界上最後一塊處女地——中國A股市場,這樣就面臨一個“請進來”的問題。但無論“走出去”還是“請進來”,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因為兩邊的法律法規、市場結構、交易習慣等都存在巨大差別,趨同的過程必以五年十年計。“這是我們等不起的,我們希望在兩個市場暫時的差別底下,實現互聯互通,雙向開放。”李小加說。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監管層設置了一套被李小加形容為“轉換器”或“翻譯機”的交易機制。就是以上海和香港兩個證券交易所及背後的結算公司為對手方,盡量把兩個市場“區別”里邊的90%,在兩個交易所和結算公司之間加以消化,剩下“實在不能改變”的東西,再交由雙方“互相適應”,有了這套機制,進出境的投資者雖然實際上只有兩個——滬港兩地的證交所及背後的結算公司,卻把中國千萬個投資者帶到了全球市場,也把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引入了中國。

李小加詳細介紹了滬港通的幾大特點:第一,只設置一個撮合器,一個價格發現中心,本地市場的訂單全部電子路由到上證所,撮合全在上海,這樣不會造成A股市場出現兩個中心。

第二,每天閉市後,由雙方結算公司先進行結算,買的多了結算錢,賣的多了結算券,因為一個市場的買賣量基本是相等的,這樣每天跨境的清算結算量將非常小,“有可能一分錢都不過境,卻實現了市場的國際化。”

第三,投資於滬港通的資金是封閉運行的,不能洗錢也不能出境。中國內地投港股的錢只能以港股的形式存在;外國人投資A股的錢,只能以A股形式存在,不能進其他市場,包括房地產。這對於中國的監管來說至關重要,也是它能獲批的重要原因。

第四,滬港通的循環是人民幣循環。進來全是人民幣,出境也必須是人民幣,這也就使得人民幣從貿易結算貨幣真正變成了世界舞臺上一個大規模的投資貨幣,而只有走向大規模的投資貨幣以後,才有可能最終走向儲備貨幣。“所以滬港通對人民幣國際化將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將可能從質上帶來人民幣新的發展機會。”李小加描述道。

最後,滬港通的監管是完全對稱的,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雙方都要幫助對方”,這對投資者而言是個有力保障。

對於滬港通的“錢景”,李小加十分樂觀。他認為,這將帶來“世界最大規模資產的一次重新平衡”。李小加預計,上述22萬億美元的銀行資產將大規模地向資本市場轉移,其中的七八萬億美元可能會流入A股市場,使得A股市場的體量在未來五到十年獲得巨大增長。

“這只是滬港通邁出的很小一步,但它將給我們帶來無限的想象力。”李小加說。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550

在矽谷做創投的“清華幫”如何將國內資金引水入渠?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48329.html

在矽谷做創投的“清華幫”如何將國內資金引水入渠?

第一財經日報 江旋 2016-02-05 06:00:00

目前,TAF一共投出1500萬美元,投資了120個項目,有6個退出,另有7個公司估值超過1億美元。其中,移動安全公司TrustGo在2013年時被百度收購,收購價格超過3000萬美元。

目前,TAF一共投出1500萬美元,投資了120個項目,有6個退出,另有7個公司估值超過1億美元。其中,移動安全公司TrustGo在2013年時被百度收購,收購價格超過3000萬美元

矽谷校友會等多個組織在2015年11月聯合啟動了“清華領航導師培養計劃”,首期的26位導師全部畢業於兩岸清華

生活、工作在矽谷的張於慶是很多國內同行去矽谷“朝聖”時經常要聯絡的人。20多年前,1980級的清華電子工程系畢業生張於慶來到矽谷,開始了他的“矽漂”生涯。

和很多投資人一樣,在身份轉變之前,張於慶也過著腋下夾著商業計劃書四處找錢的日子。“那時候在矽谷創業,見投資人似乎是一件特別隆重的事,得提前幾個星期約時間,見面也是緊張到不行。”

在異鄉的奮鬥是艱難的,不過好在後來有了組織。2005年4月,一些來自海內外高科技領域的清華校友企業家在北京成立了清華企業家協會(下稱“TEEC”),後來輻射到美東、美西、日本等清華校友聚集之地。

5年之後,張於慶擔任創始合夥人的TEECAngelFund(下稱“TAF”)在矽谷成立,TAF依托於TEEC成立。這家天使投資機構的LP之一是清華控股母基金,幾位創始成員無一例外是清華畢業生。

矽谷清華校友會現任會長梁鴻傑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保守估計,清華在舊金山灣區的校友現超過1萬人。

在矽谷的清華畢業生絕大部分技術出色,在創業上有優勢。隨著中國市場的高速成長,中美兩地華人創業聯動將進入商業實質期。矽谷的清華畢業生正在聯合國內的校友資源,構建一張橫跨中美、涉足創業各個領域的網絡。

在矽谷做創投

在TEEC成立的5年後,幾位身在矽谷的會員依托TEEC發起了這只名為TAF的天使投資基金。在最新的第三期基金中,TEEC協會會員的出資額超過了50%。

TAF投資團隊成員均同時任職於知名互聯網公司,如Answers.com的COO兼CTO王金林、Google工程總監劉友忠、雅虎工程副總裁邵旭輝、Facebook技術總監葛宏,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清華校友。

TAF的前兩期基金分別投資了25家、87家公司。第三期基金共募集3000萬美元,於去年4月1日開始投資,截至去年末,第三期基金共投出了500萬美元。

目前,TAF一共投出1500萬美元,投資了120個項目,有6個退出,另有7個公司估值超過1億美元。其中,移動安全公司TrustGo在2013年時被百度收購,收購價格超過3000萬美元。TrustGo是由矽谷的華人工程師李旭陽創立,北極光創投(創始人鄧鋒同樣是清華校友)也參與了這個項目的早期孵化。

此外,TAF退出的案例還包括:平板設備廣告商TapEngage2012年被Dropbox收購,網絡安全技術公司PrivateCore以及手勢識別創業公司NimbleVR在2014年被Facebook收購,早教應用LaunchpadToys2015年被Google收購,等等。

和國內天使投資行業這幾年的火熱狀況相似,在矽谷,天使基金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天使投資行業,如果沒有新的玩法,後果是大魚將吃掉小魚。

越來越多的矽谷天使基金開始走“親民”路線,放低姿態主動走到創業者中去,包括建立遍布矽谷各大科技巨頭公司的“間諜”網絡,第一時間網羅創業者、發現創業項目;與其他風險基金、孵化器和高校達成合作關系,共享資源和信息,合作投資優質項目。

2015年8月,當天使投資人李豐宣布在其新成立的基金里打破傳統的管理費收取和收益分配方式時,在大洋對岸的矽谷,TAF也正在嘗試類似的變革。

TAF整個基金團隊由核心投資人、基金合夥人、導師以及增值合夥人(value-addLP)四大梯隊組成。同時,在收益分配上也進行改革,收益多少完全由個人的貢獻率來決定。對於每一筆達成的投資交易,每個人的貢獻率都有清晰的量化記錄,細分到每個環節。例如誰引薦了這個創業項目,誰做了盡職調查等等。張於慶認為,這是新基金想要打破格局的重要一步。

除了TAF,矽谷豐元創投、矽谷天使基金(SVCAngle)等都是近年來矽谷新興的“清華人”創投機構,清華1984級微電子系的校友孔德海是SVCAngle的創始合夥人。這家2015年成立的天使機構,投資方向主要是智慧制造和未來產業技術革命。

“我們投資的項目希望是和國內正在進行的產業變革更加貼近。”孔德海對記者說。截至目前,SVCAngle主要投了三個項目:大數據分析、傳統產業智能化項目、存儲安全相關的項目。現在,他們也在幫助項目在國內尋找下一輪的投資。

清華校友的天使圈

在國內,清華校友的身影更是活躍在各地的創業創投圈。1月16日,清華經管創業者加速器在北京舉辦項目交流活動,吸引了50多家投資機構參與。在創業圈里,但凡提到自己是清華校友,總是會格外受到投資人特別是清華系投資人的青睞。

這是一種強烈的身份認同感。在TEEC的會員里,有一串長長的投資人名單,包括紫荊資本董事長沈正寧、紅杉中國合夥人周逵、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張震、賽富投資合夥人羊東、青域資本管理合夥人林霆、矽谷豐元創投合夥人李強、高瓴資本合夥人洪婧、北極光創投創始人鄧鋒等等。這些手握重金的學長學姐們,為後來走上創業路的清華校友提供了天然的資本優勢。

張於慶曾經談到,TAF和清華互動密切,清華控股母基金為其出資,TAF為創業校友提供資源和資金支持,並將部分利潤回饋學校。

TEEC現在已經有近400位會員,官方資料顯示,會員類型主要以創業家為主,並有部分國內外大型行業領先企業或重要國內國際組織的高管。

相對於龐大的清華校友會來說,TEEC試圖打造的是一個濃縮的校友商業網絡,經常為清華各類創業活動站臺的北極光創始人鄧鋒應該是站在網絡中心的一位。

1981級清華無線電系的畢業生鄧鋒是TEEC的第一任主席,上世紀90年代,他成為留學大軍中的一員,去到美國求學、工作。2005年時,度過了互聯網泡沫危機的美國風險投資行業複蘇,並且對中國市場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彼時,已經有過創業和投資經驗的鄧鋒迅速回國創辦了北極光創投。

在如今北極光的投資名單中,不乏清華畢業的創業者。比如,美團的王興、百合網的田範江、中文在線的童之磊、快牙的王曉東等等。事實上,北極光也經常和其他清華系投資人一起合投項目。

2001年還在矽谷的鄧鋒就認識到了身份認同感的重要性,聯合幾名在高科技領域創業的校友發起成立了TEG(TsinghuaEntrepreneurGroup),這也是後來越來越壯大的TEEC的前身。同時,他在美國還創辦了華源科技協會,更大範圍地幫助在美華人創業。

一張大網

梁鴻傑告訴記者,保守估計,清華在舊金山灣區的校友現超過1萬人。此外,每年還有近百名學生從清華去北加州幾所學校深造,並且,從美國其他州調任矽谷工作的校友也不少。

矽谷清華校友會1994年成立,是覆蓋校友人數最多的清華校友會。現在,盡管需要兼顧1萬多名校友的日常聯絡工作,梁鴻傑和她的團隊卻都屬於誌願者。平時,他們會定期組織校友聚會,幫助校友之間聯絡感情,“讓大家回味一下上大學時的感覺”。此外,校友會還會組隊參加各類體育活動。

盡管不會涉及太多商業上的工作內容,但校友會也會在清華校友的創業、職業發展上積極介入。

梁鴻傑介紹,矽谷校友會等多個組織在2015年11月聯合啟動了“清華領航導師培養計劃”,計劃半年為一期,致力於搭建清華前輩和年輕校友之間的橋梁,幫助矽谷的年輕校友擇業和創業。

領航計劃首期的26位導師全部畢業於兩岸清華。同時,這些導師都擁有非常豐富的創業或是知名互聯網公司任職經歷。

張於慶對記者說,在矽谷的清華畢業生絕大部分技術出色,在創業上有優勢。隨著中國市場的高速成長,中美兩地華人創業聯動將進入商業實質期。同時,中國創新金融市場的發展,也給在美國的公司帶來了全新的退出機會。

從上世紀90年代,華裔天使投資人林富元在矽谷創立矽谷橡子園創投開始,華人組織在矽谷的投資行為越來越活躍。張於慶說,近3年來,大量中國資本開始進入矽谷。同時,華人創業團隊比以前獲取資金的渠道多了。但遺憾的是,華人的創業團隊仍然沒有印度裔的創業團隊那麽“炙手可熱”。

“這邊華人創業團隊很多,華人個人投資行為這幾年也比較活躍,但影響力還不是很大。投資機構上,清華系和北大系的機構投資活動也比較多。清華系本身有一些先發優勢,比較早地建立了生態系統。”孔德海說。

熟悉美國創業投資環境的峰瑞資本創始合夥人林中華告訴記者,近年來矽谷創業創投的一個趨勢是,越來越多的好項目願意加入孵化器,一些天使投資也會圍繞孵化器展開。

2012年,同樣有清華背景的InnoSpring孵化器在矽谷成立,張於慶也是創始人,InnoSpring當時孵化的項目半數是在矽谷的華人創業團隊。InnoSpring種子資金就有清華科技園以及北極光創投參與其中。從InnoSpring“畢業”的創業公司則有可能獲得TAF的投資。

設立協會、基金、創業孵化器,近年來,像張於慶一樣身在矽谷的清華人正在聯合國內的校友資源,構建一張橫跨中美、涉足創業各個領域的網絡。此前有觀點指出,在矽谷,“清華系”正在成為繼斯坦福和伯克利之後的第三支學院派力量。

不止於此,他們還在以各種方式拉動矽谷和國內校友之間的聯系,試圖將這張校友網絡織得更大。

當地時間1月16日,孔德海剛剛參與完成了第六屆北美創業大賽決賽的組織,這次決賽的會場上,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羅泉林、信中利投資集團董事長汪潮湧以及國內多個地方政府率團參加。這個以清華系校友為基礎的創業大賽已經連續舉辦了六屆。2009年,孔德海還和其他校友一起創辦了美中高層次人才交流協會,建立長期的人才庫和項目庫。

“SVCAngle和美中高層次人才交流協會構成一個生態系統,投資於中國新產業革命所需要的技術。”孔德海對記者說。

變革中的中國經濟,對於這些從中國最高等學府走出的學子來說,無疑是一塊甜美的蛋糕。他們帶著共同的標簽,在矽谷這個世界上最有創新力的地方生活、工作,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也撬動著巨大的商業利益。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9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