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營改增”一周年:生活服務業稅負下降力度最大,建築業最小

自“營改增”全面推行近一年以來,“四大行業”中小規模企業占多數的生活服務業可謂受益最大的行業。

27日,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一份最新的報告分析,在建築、房地產、金融和生活服務業中,生活服務業稅負下降力度最大,建築業最小。報告也預測,未來加大對偷稅漏稅等不法行為的稽查力度將會成為趨勢。

生活服務業稅負下降近30%

2016年5月1日,我國開始全面推行“營改增”,試點範圍擴大到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等四大行業。

根據中國稅務總局網站的數據,“營改增”涉及到將原征收營業稅的近1600萬戶企業納稅人、1000萬自然人納稅人和超過2萬億元的營業稅收入改征增值稅。

數據也顯示,2016年5-11月,建築、房地產、金融、生活服務四大行業,累計實現增值稅應納稅額6409億元,與應繳納營業稅相比,減稅1105億元,稅負下降14.7%。

其中,建築業減稅65億元,稅負下降3.75%;房地產業減稅111億元,稅負下降7.9%;金融業減稅367億元,稅負下降14.72%;生活服務業減稅562億元,稅負下降29.85%。可以看出,在上述四大行業中,生活服務業稅負下降力度和減稅規模是最大的,建築業則是最小的。

普華永道中國稅務部合夥人李敬語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建築業原來的營業稅稅率是3%,‘營改增’之後稅率增加到了11%,所以稅率的提升是它的稅負降低沒那麽快的原因之一。而且,建築行業的進項抵扣是不容易得到的,因為一些建築材料可能會從一些個體工商戶采購,這一部分的進項采購很難得到專用發票進行抵扣,這是行業的現狀。”

進項抵扣難已經引起了政府層面的註意。此前,深圳一位財政部門的官員就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她在做企業調查時,發現很多建房子的企業買鋼筋水泥的時候,習慣從不太正規的廠里買,這樣就拿不到增值稅抵扣發票,抵扣不了稅。

那麽,為什麽生活服務業稅負下降力度較大?李敬語分析,生活服務業中小規模企業占多數。如果是小規模企業,那麽增值稅率將從營業稅率的5%降到3%,直觀減稅;而一般納稅人雖然適用6%的增值稅率,但可以獲取較多的進項發票,如房屋租金、裝修、設備、日常用品等。

加大偷漏稅等稽查力度是趨勢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統計,“營改增”實施以來,98%左右的試點納稅人實現了稅負下降或持平,越來越多的納稅人享受到改革帶來的減稅紅利,總體減稅規模越來越大。2012年1月~2017年2月,“營改增”帶來的減稅總規模累計已超過1.2萬億元。預計到今年4月30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一周年將實現減稅6800億元左右。這是近年來中國最大規模的減稅措施。

不過,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有些企業仍表示對“營改增”的效果感受不明顯,極少數企業甚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稅負上升。此次普華永道的報告也分析,之所以出現稅負不減反增的情況,是因為目前增值稅抵扣鏈條仍存在沒有打通的地方。

該報告也預測,下一步政府的改革方向是更好地落實“營改增”試點政策,完善增值稅抵扣鏈條。與此同時,將會簡並稅率。

今年4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將推出進一步減稅措施,持續推動實體經濟降成本增後勁。在一季度已出臺降費2000億元措施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營改增”,簡化增值稅稅率結構。從今年7月1日起,將增值稅稅率由四檔減至17%、11%和6%三檔,取消13%這一檔稅率;將農產品、天然氣等增值稅稅率從13%降至11%。同時,對農產品深加工企業購入農產品維持原扣除力度不變,避免因進項抵扣減少而增加稅負。

李敬語分析,目前國際上大部分國家的增值稅稅率在一檔到三檔之間,選擇統一稅率的國家比例呈現上升趨勢。“現代增值稅統一稅率的簡單透明以及高效便捷不僅具備強大的財政籌資能力,也符合市場經濟體制下產業間公平競爭的內在要求”。

李敬語也預測:“一方面要減稅,一方面稅收要實現整體增長,未來可以預見的是稅務局必然會加大對偷稅漏稅等稅務稽查的力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179

瞄準16萬戶稅負上升納稅人 長達3月的營改增輔導見效

第一財經記者從稅務總局了解到,最近開展的營改增政策大輔導接近尾聲,這次輔導初顯成效,幫助不少企業更好了解營改增政策,從而降低稅負。

去年5月1日全面推開的營改增完成了試點行業稅負只減不增目標,1000多萬戶試點納稅人中的絕大多數實現了稅負只減不增,但國家稅務總局數據顯示仍有約16萬戶納稅人稅負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部分企業對政策理解仍不到位,這引起了官方重視。

為此國家稅務總局從今年3月起開展了長達3個月的營改增政策大輔導,稅負出現上升的納稅人是此次輔導重點對象,稅務機關希望借此找到稅負上升的原因,從而幫助納稅人找準對策,更好享受政策紅利減輕負擔。

營改增減稅的主要原因是打通了抵扣鏈條,但在大輔導中發現,部分企業由於不理解抵扣政策,導致抵扣不充分,讓營改增減稅效應大打折扣。

“都說營改增後稅負只減不增,我們的稅負有上升趨勢。”看著納稅申報表,華夏銀行揚州分行負責人陸文勝頗為疑惑。江蘇省揚州市國稅局在了解該銀行存在進項抵扣不充分的問題後,輔導其列出取得的進項抵扣清單實現“應抵盡抵”,最終在2016年第四季度申報時,該銀行的進項稅額達到163.34萬元,稅負也從試點初期的5.93%下降至4.6%。

潮州市建築安裝總公司在營改增初期,對進項稅額抵扣和增值稅發票管理等政策不熟悉,經歷了一段“高稅負”時期。為此,潮州市國稅局深入摸清企業稅負上升的原因,輔導企業完善財務核算制度,從選擇材料供應商入手,規範材料供應渠道。公司財務負責人翁漢亮深有感觸:“未來我們將盡力取得進項抵扣發票,拓寬進項抵扣面,讓企業真正享受稅改紅利。”

對稅收優惠政策的不了解也影響了營改增減稅效應的釋放。

前不久,內蒙古萬鑫建築安裝有限責任公司接到營改增後首個建築工程新項目,若適用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需繳稅31.6萬元,企業稅負將達到8.77%。伊金霍洛旗國稅局接到企業咨詢後,發現該公司的新項目滿足稅收上關於甲供工程的認定,可選擇簡易計稅方法按3%征收率計稅,僅一項工程就節約稅款20萬元。

為了更好地服務營改增試點企業,幫助企業了解政策,降低企業稅負,地方稅務機關不斷在摸索創新。

為精準找到稅負上升的營改增納稅人,上海市嘉定區國稅局專門開發“營改增試點一般納稅人稅負變化監控平臺”,抽取金稅三期系統數據,實現稅負異常全程監控。一旦發現異常馬上逐戶分析確認,對稅負確實上升的納稅人,細致開展“點對點”政策輔導,全面分析研判納稅人政策適用情況等,確保納稅人充分享受政策,實現稅負降低。

浙江省紹興市國稅局首創“視頻直播”,開啟營改增輔導“掌上模式”,合理有效利用浙江國稅APP、稅收掌中寶、微信群以及辦稅廳宣傳欄等載體,開展線上線下輔導。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認為,營改增政策大輔導精準發力,幫助企業進一步打通抵扣鏈條,盡享改革紅利,讓減稅成為促進企業長足發展的“催化劑”。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155

2017我國稅收收入12.6萬億 營改增全年減稅9186億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01/1189542.html

Upload_1517497777290.thumb_head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經記者 張鐘尹 每經編輯 畢陸名

2018年2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稅務部門組織收入有關情況。

據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副司長鄭小英介紹,2017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12.6萬億元,同比增長8.7%,扭轉了近年來稅收增長持續放緩的狀況,稅收與經濟增長的協調性明顯增強。

值得關註的是,在營改增方面,2017年全年共減稅9186億元,比2016年增加3450億元。

第三產業稅收占比超五成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稅務部門組織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12.6萬億元,同比增長8.7%。鄭小英表示,這扭轉了近年來稅收增長持續放緩的狀況,稅收與經濟增長的協調性明顯增強。

她進一步解釋稱,2017年,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收收入增長8.7%,比2016年提高3.9個百分點,稅收彈性系數也就是稅收收入增幅與GDP現價增幅的比值接近0.8,處於合理區間。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副研究員何代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稅收彈性是一個對稅收、宏觀經濟都非常重要的指標,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全球貿易。近年,中國經濟在轉型期,新舊動能的轉換意味著稅收也需要時間來適應。此外,稅收制度的變化如營改增等,對長期的稅收收入也將造成影響。

從稅收收入的產業結構來看,第三產業稅收占比保持領先。2017年,第三產業稅收收入增長9.9%,占稅收的比重為56.1%,比第二產業高12.3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稅收保持快速增長勢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稅收分別增長55.1%和36%。

此外,高端制造業稅收增勢較強。2017年,通用設備、通信設備、專用設備等高端制造業稅收分別增長23.5%、21.6%、20.9%。

記者註意到,2017年,高端制造業發展加快。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投資比上年分別增長17.0%和8.6%,分別加快2.8和4.2個百分點。同時,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1.3%,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8和4.7個百分點。

較2016年新增減稅3450億

2017年,我國實行多項減稅政策,成效如何?

王世宇介紹,在營改增方面,重點是落實和完善全面推開營改增政策,全年共減稅9186億元,比2016年增加3450億元。

他指出,新增減稅較多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因素: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從2016年5月1日起實施,2017年有四個月翹尾減稅;2016年購進不動產進項稅額當年抵扣60%,另外40%結轉到2017年抵扣;增值稅稅率四檔改三檔政策從2017年7月1日起實施,7~12月減稅147億元;隨著培訓力度的加大和納稅人對政策熟悉度的增強,抵扣進一步增加。

同時,落實去年出臺的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擴圍等稅收優惠政策也取得明顯成效。王世宇表示,2017年,稅務部門實施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政策共減稅454億元,其中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範圍從年應納稅所得額30萬元擴大到50萬元,減稅128億元。提高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開展創業投資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有關稅收政策試點、商業健康險稅前扣除政策試點以及部分延續實施的稅收優惠政策合計減稅200多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石堅表示,稅收收入增長率是以現價計算的,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7年我國稅務部門組織的稅收收入增幅,比GDP現價增幅低3.5個百分點,這恰恰反映了2017年較大的減稅力度。由於2017年海關稅收增長23.3%,這樣整個稅收收入增幅為10.7%,比GDP現價增幅低0.5個百分點,相應地2017年宏觀稅負即稅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了0.07個百分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689

國策解碼: 「營改增」加速 助經濟轉型 黃尹華

1 : GS(14)@2013-04-13 17:16:3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12/18225189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4月10日的常務會議上,決定8月1日起,將原來只有11個省市參與的「營改增」試點擴大到全國,並考慮將鐵路運輸和郵電通信業納試點。由於涉及大量減稅,該舉動正顯示李克強要推進經濟結構轉型的決心。

涉歧視服務性行業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同時開徵增值稅和營業稅的國家:對貨物生產和加工行業收取增值稅,對勞務和資產買賣等服務性行業則收取營業稅。不過,由於營業稅存在重複徵稅問題,而增值稅則可以扣減生產環節前的費用再計稅,對納稅企業更為「着數」,所以中國目前的稅務安排,其實已對服務性行業有所歧視。
按照目前試點方案,交通運輸業和部份涉及創新的服務業可以改交營業稅,實際稅負大為減少。財政部計算,去年已有102萬戶納稅人「營改增」,等於減稅426億元人民幣,而方案擴大後,今年將減稅約1,200億元人民幣。
中央之前已經宣佈要取消所有營業稅,以鼓勵服務性行業發展,不過目前進度仍出乎不少專家預料。本欄稍後將分析這個被官方稱為「財稅改革重頭戲」的改革方案,對不同行業的影響。
記者:黃尹華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535

德勤:「營改增」料內房徵稅6%

1 : GS(14)@2015-05-04 12:46:31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04/news/ec_ecd1.htm
【明報專訊】內地政府矢言「營改增」(營業稅改增值稅)要在今年內完成,現時只餘下房地產、金融等少數行業仍未實施,惟細則至今未見定案。德勤華南區稅務及商務諮詢領導合伙人展佩佩表示,「營改增」對房地產業最難在於何時實行,因行業營運周期較長,轉合約並非一朝一夕可為,目前該行已就此接觸30至40家地產商,均是在內地與香港有業務。

  展佩佩認為,雖然距年底仍有逾半年時間,但現時才準備「營改增」時間亦未必充裕,部分地產商更早於去年底已手開始準備。該行估計,房地產的增值稅亦將徵收6%或11%,其中徵收6%的機會較高。

抵扣稅額 助降樓價增樓盤

展佩佩表示,若地產商最終可以抵扣進項稅額,資金可用於降低樓價或建設更多樓盤等,是政府刺激該行業及整體經濟之良方。她又預料,今年內政府必會實施「營改增」,而隨馬來西亞推出增值稅,近月亦有逾半大型國際銀行開始為此準備。

德勤稅務及商務諮詢總監石詠文補充,「營改增」等同變相減稅,大趨勢是有利經濟,令政府有持續稅收。她認為,「營改增」實施時,相信房地產業會有陣痛,但若全部地產商結業時,則會無人交稅,絕非政府原意,因此不必過份擔心。至於銀行業迎接「營改增」則要額外耗時不少,主因是其電腦系統較為複雜,加上旗下財務產品五花八門,由改動電腦與會計系統,以至了解「營改增」對產品的影響,均較其他行業繁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095

內地營改增5月實施

1 : GS(14)@2016-03-08 16:08:15

【兩會聚焦】內地將加快稅制改革。去年總理李克強表示要「力爭完成」營改增卻沒有完成,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昨出席記者會指出,李克強已經宣佈5月1日要全面實施營改增,已開出時間表,強調是「下軍令狀」及「任務鞭策」。樓繼偉指,稅制改革進度比預期中稍慢,但時間表已開,反映主要稅種營改增今年一定要完成,但現時地方稅體系仍未建立起來,房地產稅則由財政部配合有關部門處立法階段,個人所得稅改革正在提出方案等。



樓繼偉:今年赤字率3%

為防止經濟下行,樓繼偉指今年中央定出收支赤字率為3%,較去年2.4%擴大。他指中央需適度擴大赤字率,主要是現時經濟面對新常態,各方面出現矛盾,長期累積的矛盾需要解決,提高赤字率可以防止經濟大幅下滑,支撐經濟實現中高速增長,但仍要繼續進行結構性改革。但他補充,不會將赤字空間都用於一般公共支出。



他又提到,今明兩年將各撥備500億元人民幣用於支持去產能過程中的人員安置,而在整體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的過程中,在此結構性改革下,內地銀行的不良貸款率仍會溫和上升,政策可以幫助不良貸款率上升的金融機構。但樓繼偉認為,中國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一些國家不同,內地並未進入不良貸款危機管理狀況,而中國在削減產能時不會給國有銀行特殊對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08/195205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2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