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與特朗普會面後首筆投資 孫正義10億美元砸向OneWeb

12月19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初創企業OneWeb Ltd.在日本軟銀集團牽頭的融資輪中募集到12億美元資金,本輪融資對OneWeb的估值為25億美元左右。OneWeb致力於發射數百顆衛星,為農村以及新興市場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

OneWeb之前已經宣布與空中客車集團組建合資制造公司。本輪融資消息定於周一晚些時候宣布,所募資金可確保OneWeb在2020年之前擁有生產、發射超過640顆衛星的資金。該公司的目標是為美國城市地區的車輛、農村地區的家庭以及發展中國家的學校等對象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服務。

OneWeb創始人、執行董事長以及首席架構師Greg Wyler說,軟銀將向該公司註資10億美元,成為持股約40%的最大股東。軟銀也是太平洋兩岸一些最大互聯網公司的早期投資者。

此舉也標誌著軟銀這家日本電信和互聯網界巨頭的策略性轉型。該公司希望OneWeb能與這些年來軟銀註資的手機業務、各科技公司之間產生協同效應。

另外,在上個月與美國新任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會議上,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宣布計劃未來四年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121

與特朗普會面後 孫正義將為美國創造8000個工作崗位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12月28日,朗普透露,日本軟銀集團旗下的美國移動運營商Sprint與軟銀已決定出資的美國衛星通信新創企業OneWeb將在美國總共雇用8000人。12月6日,孫正義與特朗普舉行會談,承諾將在美國實施500億美元的投資和創造5萬個工作崗位,此次應該是其中的一項具體計劃。

特朗普28日在佛羅里達州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Sprint和OneWeb將分別雇用5000人和3000人。特朗普同時說:“孫正義是很優秀的人,對他表示感謝”。

Sprint在28日公布的資料顯示,到2017年3月底,將通過再雇用和新雇用的方式提供5000個工作崗位,主要將在客戶接洽和銷售部門擴大招聘規模。

Sprint的年度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3月底的員工人數約為3萬人,1年時間將增加約17%。而近年來Sprint在美國市場持續陷入苦戰。5年前的2011年12月底的員工人數約為4萬人,通過裁員等舉措在2016年3月底之前裁掉了約1萬人。

此前,軟銀於12月19日公布了對OneWeb出資10億美元的計劃,預計將在2017年3月底之前獲得該公司的股份。軟銀計劃在佛羅里達州建設超小型衛星工廠,從2018年開始投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869

受孫正義邀請 鴻海夏普正討論在美國建設液晶面板廠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臺灣鴻海精密工業與旗下的夏普開始討論在美國建設液晶面板工廠。據悉,鴻海與合作夥伴軟銀集團社長孫正義共同向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表達了在美國實施大規模投資和創造就業崗位的想法。考慮到特朗普呼籲制造業回歸國內,鴻海和夏普計劃在電視機等家電市場龐大的美國啟動生產。

1月13日,夏普高管就美國工廠的投資計劃表示“正在討論中”,同時說:“我們將謹慎判斷”,並透露投資計劃是應孫正義的邀請。

此外,鴻海還討論在美國代工生產蘋果的“iPhone”。此前一直在中國等地生產,似乎蘋果公司曾詢問鴻海能否在美國生產。不過,在美國生產智能手機和液晶面板,成本必將出現膨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183

逼迫創業者站隊:揭秘孫正義千億美元的投資狂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104/166771.shtml

逼迫創業者站隊:揭秘孫正義千億美元的投資狂潮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

逼迫創業者站隊:揭秘孫正義千億美元的投資狂潮

彭博社網站昨日刊文稱,日本億萬富翁孫正義正在運用積極的投資策略和雄厚的支票簿去改變創業遊戲。他是否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麽?

來源 | 新浪科技(ID:techsina)  

文 | 維金(編譯)

消息人士透露,去年早些時候,滴滴出行創始人及CEO程維曾試圖不接受來自孫正義的投資。

程維對孫正義表示,他不需要現金,因為滴滴已經融到了100億美元。孫正義說,也行,這樣他可能會直接投資滴滴的一家競爭對手。程維的態度軟化,並接受了投資。50億美元是科技創業公司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融資。

11月,孫正義再次采用了類似策略。他公開警告Uber稱,如果無法達成他想要的交易,那麽就會轉而支持其競爭對手。上周,Uber宣布了90億美元的融資,接受了來自軟銀的資金。

過去一年,孫正義成為了科技行業不可阻擋的力量。他的軟銀願景基金規模達到1000億美元,吸引了許多知名出資者,包括沙特王儲和蘋果的蒂姆·庫克(Tim Cook)。隨後,孫正義投資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公司,涉及共享出行、芯片制造、共享辦公空間、衛星制造、機器人制造,甚至室內蔬菜種植。

過去多年,孫正義特立獨行的交易行為令仰慕者和批評者感到困擾,而最近的投資潮也不例外。

消息人士透露,在一筆又一筆交易中,孫正義要求與創業者面對面交流,鼓勵他們接受比需要中更多的資金,並揮舞支票簿作為武器。在這個過程中,他不斷增強的影響力讓對手們感到不安,同時也改變了創業投資的遊戲,無論是好是壞。

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史蒂芬·卡普蘭(Steven Kaplan)表示:“這種情況確實沒有先例。是否能起到效果目前還說不準。”卡普蘭是布斯商學院創業項目的聯合發起人之一。

很難對孫正義的投資策略進行歸類。他將自身描繪為信息革命的忠實信徒,“奇點”的支持者,即未來某天計算機將與人類的大腦和身體融合。然而,也有很多人質疑孫正義。他們想要知道,打車平臺如何與資金管理相結合,或者衛星和室內農業有何關系。

現年60歲的孫正義於1981年創立軟銀。自那時以來,他已經完成了數百筆投資,並在“.com泡沫”期間短暫成為全球首富。不過,他的大部分投資都沒有成功。孫正義在投資方面的名氣幾乎全部來自一筆交易:投中了阿里巴巴。2000年,阿里巴巴以2000萬美元的資金啟動。

軟銀目前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價值約為14.5萬億日元(1290億美元)。這也是有史以來最賺錢的風投交易之一。然而許多人認為,這只是僥幸。孫正義僥幸成功了一次,他能不能再做到一次?

孫正義拒絕對本文做出回應。軟銀發言人表示,孫正義的成功履歷遠遠不止是阿里巴巴,也包括對Sprint、雅虎和手遊開發商Supercell的投資。

“每分鐘10億美元”

最新的交易潮開始於2016年9月。當時,沙特副王儲默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nmmed bin Salman)飛往東京。沙特正在嘗試通過多種方式擺脫對石油的依賴。他與孫正義會面,提出成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投資科技創業公司。在不到1小時內,本·薩勒曼就同意成為基金的基礎投資者。“45分鐘,450億美元。”孫正義在9月份的“大衛·魯賓斯坦秀”節目中表示,“相當於每分鐘10億美元。”

孫正義沒有等資金到賬就開始積極推動交易。根據市場研究公司Preqin的數據,去年他完成了約100筆投資,總價值達到360億美元。以交易額計算,這要超出了矽谷兩大巨頭紅杉和銀湖的總和。

更令人驚訝的是,軟銀的投資幾乎是孫正義的個人表演,盡管該公司也招攬了來自德意誌銀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的銀行家。幕僚們給孫正義提供意見,而孫正義做最終決策。此外,孫正義本人也有很多想法。很明顯,他是軟銀願景基金唯一的關鍵人物。這與其他投資基金不同,通常的投資基金都會有多個有影響力的人物。(如果“關鍵人物”離職,那麽基金的有限合夥人可以選擇撤資。)

一位同意向軟銀願景基金出售股份的公司CEO表示:“100%是孫正義。或者說,至少是99.9%。”

如果交易結構複雜,那麽孫正義就會帶著自己的銀行家團隊。投資Uber就是如此。在這筆交易中,軟銀通過要約收購獲得大部分的股份,其中涉及到敏感的法律問題,原因則是董事會的激烈爭執以及多家投資方的參與。

軟銀發言人表示,這些投資決策“是在經過盡職調查和相關流程後,由公司作出的”。

孫正義的個人風格與眾不同。他常常邀請創業者前往東京,面對面用英語交流。據參加過會議的人透露,每次,他通常會在軟銀公司26樓的某間會議室里先召開正式會議。隨後,孫正義、來賓和員工會前往同一層樓的私人用餐區。來賓可以在他的花園里散步,或是在榻榻米墊子上休息。孫正義的私人廚師會準備日本美食,大屏幕電視機通常播放著軟銀鷹隊的棒球比賽。

衛星創業公司OneWeb CEO格雷格·維勒(Greg Wyler)表示:“他會問很多問題。如果你喜歡認真思考,並且思維很快,那麽你就會進行藝術般的思考,這是非常奇妙的驅動力體驗。”他的公司於2016年12月接受了軟銀的10億美元投資。

1

▲格雷格·維勒

在與創業者會面之前,孫正義的幕僚會進行盡職調查。因此在會議開始之前,他就已經非常清楚自己是否要進行這筆投資。他的問題通常集中在促使創業者思考更廣泛的機會。

5月份,尤金·伊奇科維奇(Eugene Izhikevich)被邀請前往東京。他是俄羅斯著名的神經科學家,居住在美國聖叠戈。在那里,他創立了一家公司,開發機器人大腦。伊奇科維奇試圖說服孫正義向他的公司投資“數千萬美元”,幫助該公司開發能在10年到20年中廣泛使用的機器人。“他打斷了我的講話,說,我知道了,要實現這個目標你要多少錢?”伊奇科維奇表示。

這個俄羅斯人意識到,孫正義想要給他比他要求中更多的錢,而條件則是他要加快進度。孫正義不想等上10年或20年。他希望3到5年時間里就出現全功能的機器人。伊奇科維奇表示:“到處都是機器人,這就是我們的目標。令我發瘋的是,事情進展得很慢。遇到孫正義,我發現了合適的夥伴。”

今年7月,軟銀宣布向伊奇科維奇的公司Brain Corp投資1.14億美元。伊奇科維奇很高興獲得這筆投資,但也承認,孫正義的期望給了他很大的壓力。

在簽完支票之後,孫正義基本上不會幹涉創業者,不過他也會通過電話和電子郵件與他們保持聯系。他是少數幾家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包括Sprint、阿里巴巴和ARM。2016年,他以3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ARM,而這也是他職業生涯中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在Sprint面臨困境期間,他也深度參與了Sprint的經營。

盡管有些人質疑,給予創業者更多現金是否明智,但有另一種方式來看待孫正義2017年的投資狂潮。他讓軟銀在全球十幾家最有名的創業公司中占據了很大的股份,其中包括估值最高的兩家公司Uber和滴滴。在這個過程中,他已經表明,自己的支票可以幫助創業者追尋成本昂貴的夢想。風投公司Mangorve Capital Partners聯合創始人馬克·特魯茲奇(Mark Tluszce)表示:“對於所有與我合作的創業者來說,孫正義都是他們名單上的第一個名字。”

從一開始就被懷疑

孫正義一生都在面對懷疑。他在日本南部的九州長大,由於朝鮮血統常常被欺負。他的父親則非常寵愛他,並且非常看好他的商業嗅覺。孫正義16歲離開日本前往美國求學,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期間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他從日本帶來了《太空入侵者》遊戲,並發明了一款電子翻譯工具,最終以約100萬美元的價格將其出售。

2

在返回日本建立自己的帝國之後,孫正義常常喜歡談論,他如何證明質疑自己的人是錯誤的。他早期投資了雅虎、雅虎日本和阿里巴巴。他接管了沃達豐在日本的無線業務,當時所有人都覺得該業務毫無希望。此外,他還說服喬布斯,將iPhone在日本的首發權交給他,最終使軟銀成為了市場競爭中有力的參與者。

當然,他也遭遇過許多失敗。在“.com泡沫”期間,孫正義是最熱心的投資者。他投資了800多家創業公司,建立了“網絡財閥”。這相當於數字時代的日本財閥企業。然而在泡沫破滅後,幾乎所有這些公司都走向了倒閉,而孫正義損失了700億美元。

目前,孫正義不會再使用“網絡財閥”這樣的詞,但他試圖建立的仍然很像是之前的網絡財閥。他將所投資公司的創業者稱作“同誌”,將他們視為大軟銀集團的一部分。他常常談到軟銀所投資公司的合作機會,即使這些公司的唯一共同點只是拿了軟銀的錢。

Sanford Bernstein分析師克里斯·萊恩(Chris Lane)表示,在和他交流的投資人中,有80%都對孫正義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孫正義是可靠的電信公司經營者,但在投資方面有巨大的風險。此外,他也沒有在科技投資方面表現出特別的能力。

對於這種懷疑,萊恩也看到了清晰的證據:在扣除所有債務之後,軟銀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和其他資產價值超過19萬億日元,但該公司市值才只有9.8萬億日元。這就像是你的鄰居有個裝著100萬美元現金的手提箱,但你只願意付給他50萬美元,因為你覺得他會在回家路上把其中一半的錢弄丟了。批評者們不僅不相信孫正義能發現下一個阿里巴巴,反而認為他會把現在已有的資金浪費掉。

萊恩表示:“如果你認為這是一家在做不相關投資的電信公司,有可能賠錢,那麽給予一定的折價是正確的。但如果你認為這是一家擁有良好過往業績的科技投資公司,那麽這是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機會。”

萊恩於10月份將軟銀股票納入研究範圍,並給予“買入”的初始評級。他是孫正義的信徒。他認為孫正義將成為科技行業的巴菲特。不過自那時以來,軟銀市值相對於孫正義資產的折價率從41%進一步擴大至接近50%。

孫正義常常會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提到折價的問題,他有時很沮喪,有時則很興奮。今年5月,他將軟銀比作會下金蛋的鵝,並認為外界只看到金蛋的價值,卻沒有看到鵝的價值。“相對於金蛋,鵝更有價值。我不知道你們為什麽不這樣想。”他表示,“如果你們問我,那麽我認為被低估更好,因為這意味著更大的增長空間。”

Uber的考驗

對孫正義來說,或許沒有其他投資比投資Uber更重要。孫正義向Uber新任CEO達拉·科斯羅沙西(Dara Khosrowshahi)押下重註。後者承諾要修複Uber的有毒文化,克服監管阻力,更好地面對競爭對手的挑戰,最終帶領Uber成功上市。萊恩表示:“對軟銀來說,這是個關鍵的考驗,即軟銀能否在創業後期投資中投入大量資金。市場將通過Uber的IPO來檢驗孫正義。”

3

▲達拉·科斯羅沙西

孫正義可能已經掌握了主導性位置。軟銀持有美國、中國、印度、巴西和東南亞最大的打車創業公司的股份。在印度和印尼等關鍵市場,軟銀支持的4家創業公司相互競爭。因此,孫正義可能會鼓勵這些公司達成停戰協議,在某些國家將業務合並,從而節約數十億美元提供給司機和乘客的補貼。

消息人士透露,東南亞最大的打車平臺Grab有可能收購Uber在當地的大部分業務。滴滴可能也會采取行動,加快向中國以外市場的擴張。

然而,孫正義的能力仍然有限。他不持有任何這些公司的控股股份,包括Uber和Grab。因此,如果管理層和其他投資方反對,孫正義也不能強迫他們參與交易。不過,孫正義可能會幫助他們看到自身的經濟利益。萊恩表示:“軟銀將盡最大努力消除不健康的競爭。”

從更長遠來看,孫正義必須更好地解釋,他如何將這些交易拼成完整的拼圖。

在6月份的軟銀年度股東大會上,孫正義以一段令人尷尬的視頻作為結尾。

過去幾年,軟銀使用這段視頻來描述該公司眼中科技的未來。在視頻開頭,一名金發男子在石頭廢墟中徘徊。他凝視著鏡頭說:“悲傷是人類的天性。從一開始,人類就試圖戰勝悲傷。”視頻解釋了,科技如何將人們與世界的另一面連接在一起,幫助他們分享思想和概念。在視頻的結尾,這個男子穿過齊腰高的草地。他說:“在一起,我們將開啟通往幸福和歡樂的新世紀之門。”這段視頻帶來了困惑。

正如合作夥伴所描述的,孫正義的願景似乎是對科技未來的樂觀態度,而這已經被行業的許多領袖所闡述:1萬億臺互聯設備,產生的數據將被人工智能分析,從而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在7月份軟銀的一次會議上,孫正義花了一些時間回應批評者。這些批評者認為,阿里巴巴是他唯一的成功。孫正義展示了一張幻燈片,列出了其他所有取得成功的交易。另一張幻燈片則顯示,包括阿里巴巴在內他投資的年化回報率為44%,而不包括阿里巴巴在內也高達42%。

孫正義表示:“你可能會認為,‘你很幸運是因為投中了阿里巴巴。’確實是這樣,我非常感謝馬雲。然而,這不是僅僅靠運氣。如果你不斷有好運,那麽這就是你的能力。或許我就是比較聰明!”

4

▲孫正義(左)與馬雲(右)

也有可能,孫正義已經成為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無法被忽視。

Grab聯合創始人陳炳耀(Anthony Tan)回憶了幾年前與孫正義的首次會面。當時,孫正義正考慮投資Grab。在交談過程中,孫正義提到了早年對馬雲的投資,當時馬雲只是一個不知名的學校老師,而不是現在的中國首富。陳炳耀回憶:“幾年前,馬雲就坐在這里。陳炳耀先生,你應該拿我的錢,這對你我都有好處。如果你不拿我的錢,那麽對你沒好處。”

和許多其他人一樣,陳炳耀也接受了孫正義的投資。

孫正義 馬雲 軟銀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000

孫正義捧阿里帳賺4000億

1 : GS(14)@2014-09-08 09:29: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08/news/eb_eba1.htm\r\n\r\n\r\n【明報專訊】阿里巴巴上市在即,為一眾股東及員工創富,其中「日本首富」軟銀董事長孫正義,可算賺得最「和味」。他在2000年1月首次投資阿里,而目前持有阿里的7.98億股,按招股價上限66美元計算,孫正義14年後帳面狂賺逾4,000億元。同時,阿里最新招股書中詳列股東名單,當中不乏猛料投資者如中投、淡馬錫,甚至「香港首富」長和系主席李嘉誠也有份。\r\n \r\n\r\n孫正義與阿里執行主席馬雲,在2000年科網狂潮下結緣,當時阿里仍未上市。據馬雲之後接受媒體訪問時所述,二人首次見面時已一拍即合。當年孫正義牽頭的財團,以2,000萬美元(折合約1.55億港元)入股阿里,其後在2004年與其他投資者增加投資,該次交易涉資8,200萬美元(折合約6.36億元),但兩次均沒披露軟銀從中獲得多少阿里的股份。\r\n \r\n股東尚包括中投淡馬錫等\r\n \r\n14年後阿里已是內地電子商貿的龍頭,估值更水漲船高,帶挈一批股東。軟銀持近8億股,如按招股價上限計算,市值4080.56億元,美國雅虎的持股則有2678.11億元(見表)。\r\n \r\n同時,之前一直未有在招股書內,公布的股東名單亦已曝光。當中包括中投旗下的投資公司Fengmao Investment、淡馬錫旗下Pavilion Capital Fund、銀湖資本及馬雲有份的雲峰基金等,連李嘉誠基金會亦有持股(詳見另稿)。\r\n \r\n軟銀未在今次上市出售持股\r\n \r\n其中,中投及銀湖資本是繼軟銀、雅虎、阿里管理層及員工後,持股最多的投資者。中投將在今次阿里上市中,出售1,428.57萬股,涉資最多73.07億元,銀湖資本會售出410萬股,涉資最多20.97億元。據阿里披露,除了軟銀未在今次上市中,出售任何持股外,其他如以馬雲為首管理層及員工、機構投資者等,合共出售2.27億股,價值最多為1160億元。\r\n \r\n股東減持 無損投資者認購意欲\r\n \r\n不過,股東減持部分股份,並未影響投資者的認購意欲,有熟悉美股的對基金分析員稱,美國當地對阿里甚感興趣,估計其路演及認購反應相當熱烈。市傳阿里將於今日開始在美國路演,預計會舉行100場投資者推介會,規模可算是甚為龐大。\r\n \r\n明報記者 岑豪
2 : GS(14)@2014-09-08 09:29:2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08/news/eb_ebb1.htm



李嘉誠基金會披露持股 趁上市套現2.6億


2014年9月8日





【明報專訊】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是舊經濟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向來鍾情高科技產業,近年更透過旗下基金會,投資多家科技公司,連阿里巴巴亦有持股。阿里日前更新的招股中,首次披露李嘉誠基金會持有129萬股,估值介乎6億至6.6億元,基金會亦會在阿里上市時減持50萬股,最多套現2.56億元。


阿里執行主席馬雲曾指出,李嘉誠所代表的地產商黃金年代已成過去式,但他亦解釋這說法是指世界變化得太快,並表明視李為偶像。其後,李嘉誠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亦大讚馬雲年輕有為,可見兩人是惺惺相惜。至於,阿里招股書中沒有披露李嘉誠基金會於何時入股,但有寫明股份收益,不會由李嘉誠及其家人、基金會內成員獲得,只會用於慈善相關的活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427

孫正義曾助馬雲起家

1 : GS(14)@2016-06-06 03:00:18

【本報訊】外間一直形容,日本軟銀(SoftBank)的創辦人孫正義是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背後的男人。16年前,英文老師出身的馬雲正四出尋找創投基金,非名牌大學出身令他遭到不少歧視,幸得遇上孫正義。網上就經常流傳馬雲在短短「6分鐘獲得2,000萬美元融資」的故事。《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孫正義表示,在他記憶中,當年前他見了20位中國年輕企業家,每個人有10分鐘的時間,馬雲是其中之一。孫正義表示,他當時見了很多人,但馬雲非常特別,「他的兩眼閃閃發光,今天他的兩眼也是閃閃發光的」。孫正義說:「我當時並沒有太多關注他的甚麼商業模式報告,我看到了閃光的眼睛,同時我也看到了中國網路方面閃光的未來,我當時就意識到,中國網路的大時代將要來到。」當年短短數分鐘,為馬雲提供了機會,同亦為軟銀16年後帶來數千倍的回報。但二人關係並非一帆風順,2011年馬雲將支付寶從阿里分拆而變為私人持股,引發包括軟銀等大股東表示不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02/196374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879

孫正義承諾美投資3900億 紐約晤特朗普 料爭取併T-Mobile

1 : GS(14)@2016-12-08 08:00:51

【明報專訊】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與日本電訊巨擘軟銀的行政總裁孫正義會面後,隨即透過Twitter宣布軟銀承諾未來4年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3900億港元),創造5萬職位。市場歡迎特朗普與孫正義會面,預期將有助軟銀重啟在美國電訊市場的併購交易。受此刺激,軟銀股價昨在東京交易時段上漲6.2%,收市創逾1年高位,公司市值增加超過40億美元。軟銀持有八成股權的Sprint,以至軟銀有意收購的T-Mobile昨早段股價分別升逾5%及2%。道指及標普500指數昨早段再創新高。

電訊業亦可望受惠於特朗普減稅政策,電訊股板塊昨上漲。市場憧憬歐央行在今天會議宣布延長買債,歐洲股市昨普遍上揚。

特朗普稱孫將美國創5萬職位

雙方在紐約曼哈頓的特朗普大樓會面45分鐘,會後特朗普在Twitter表示:「孫正義說如果不是我們(特朗普)贏得大選,他決不會這樣投資。」孫正義會後向記者表示,此行是祝賀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相信他上任後將放寬對企業的監管,令美國會再次強大。消息人士稱,孫正義在會前已準備向特朗普提及因美國監管過於嚴格,令T-Mobile交易告吹,迫使他在美國以外投資。軟銀在美國的最大投資,是2013年斥220億美元購入現時第四大電訊商Sprint的八成股權。

Sprint併T-Mobile 奧巴馬推翻

軟銀原打算收購目前第三大電訊商T-Mobile,把與Sprint與T-Mobile合併,抗衡美國市場最大的Verizon和AT&T,但不獲美國反壟斷機構接納。鑑於特朗普高調接待孫正義,令外界揣測軟銀重新收購T-Mobile的可能性。松井證券的分析認為,通過加強與特朗普的聯繫,孫正義再次收購的可能性增加。

軟銀準備用來投資的資金,來自軟銀10月與沙特阿拉伯,以及其他投者合組的1000億美元科技投資基金。

孫多次與國家元首談生意

孫正義又稱,他計劃投資於初創企業創造就業,但沒有評論T-Mobile可能的交易。孫正義過去也直接找國家領袖談生意。他9月曾跟韓國總統朴槿惠會面,表示有意向韓國科技業投資45億美元。他還跟印度總理莫迪見面,承諾將斥數十億美元發展該國的科技初創企業和可再生能源項目。他曾稱有意成為「科技業的巴菲特」,計劃大舉投資研發物聯網、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等。

AT&T行政總裁Randall Stephenson亦積極評價特朗普的經濟政策,認為調低稅率和減少政府監管有助業界發展,認為稅務改革有助刺激投資。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643&issue=201612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673

英VR初創變富豪寵兒!李嘉誠孫正義都爭住投資

1 : GS(14)@2017-05-13 05:32:44

英國科技公司Improbable最新公佈,由SoftBank(軟銀)牽頭的B輪融資,共獲5.02億美元。此次獲得的所有資金將投放於發展Improbable的技術,包括SpatialOS作業系統—一個能重塑現實的模擬科技(recreating reality as a simulation)。Improbable計劃以新的資金,加快平台發展,招攬人才。
Improbable以雲端分散運算模式,令遊戲開發在短時間內更易於創造大規模的虛擬世界。Improbable行政總裁Herman Narula表示,「我們相信電子運算的下一發展階段,是大型虛擬世界之出現,不僅可豐富人類的體驗,同時透過虛擬世界改變我們對現實世界的認知。Improbable過往幾年,一直為虛擬世界打造基礎平台。」。
A輪的投資者包括 Andreessen Horowitz、Temasek Holdings及維港投資,其中 Andreessen Horowitz及維港投資亦參與此次融資,繼續為Improbable提供建議及指導。維港投資創辦人周凱旋表示:「由Improbable始創至今,其科技的無限潛能,不但能解決真實世界問題,對創造遊戲產業未來的應用空間起著關鍵作用。Improbable是一間有創勁、願景宏大的團隊,能參與其中,我們一直深感榮幸。」
Improbable的科技實現大規模的複雜場景模擬,更有望能擴展應用至真實世界的決策。現時 Improbable正探索如何將技術應用於城市管理、電訊、基建、物流、運輸、交通管制,甚至是醫療、經濟模擬等不同領域。目前的先導計劃,是根據開放源碼地圖、交通、天然氣及電力、供水及排污、互聯網及手機連接數據等資料,模擬了互聯網骨幹及一整個英國城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3/200200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802

孫正義﹕願景基金最終規模百萬億日圓

1 : GS(14)@2017-10-22 15:58:01

【明報專訊】曾揚言要成為「科技界巴菲特」的軟銀集團社長孫正義,在接受《日經亞洲評論》訪問時透露其價值100萬億日圓(約6.88萬億港元)的投資大計。他說,設立「願景基金」投資科技初創只是其計劃的第一步,10萬億日圓(約6880億港元)將不敷應用,未來還會有第二、三、四個「願景基金」,將每隔兩至三年相繼成立。軟銀將建立一種機制,將其融資能力由10萬億日圓,增至20萬億日圓,甚至最終規模將達到100萬億日圓。「股神」巴菲相的投資旗艦巴郡目前持有的股票市值約1645億美元(1.28萬億港元)。

自「願景基金」在5月成立以來,已投資3萬億日圓(約2063億港元),投資領域覆蓋無人駕駛、虛擬現實、癌症檢測、基因診斷、人工智能等。按照目前的投資進度,孫正義估計「願景基金」將在兩年內用光。他預計,未來所有籌集到的所有資金,將在10年內投資至少1000家企業。

分析師﹕軟銀現價被低估

不過有別於傾向投資實業的巴菲特,軟銀主力投資科技公司,例如去年7月斥320億美元收購晶片巨頭ARM,今年5月又向滴滴出行投資50億美元。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師Chris Lane認為,軟銀將能像巴郡一樣取得巨額回報,認為軟銀股價被嚴重低估。預測明年股價漲36%。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719&issue=201710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9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